印度的教育改革

合集下载

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教育改革典型案例一、芬兰教育改革芬兰教育改革是全球知名的教育改革案例之一。

芬兰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教育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取消标准化考试、实行终身教育、提高教师待遇等。

这些措施使芬兰的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新加坡教育改革新加坡教育改革是亚洲地区教育改革的典范。

新加坡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推行了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和评估方式。

此外,新加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三、中国大陆高考改革中国大陆高考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改革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改革包括取消高考加分政策、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拓宽招生渠道等。

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提高了高考的公正性。

四、美国教育改革美国教育改革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改革案例之一。

美国教育改革主要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

改革措施包括提高教师素质、推行个性化教育、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等。

这些措施使得美国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五、日本小学教育改革日本小学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改革措施包括开设综合学科、强化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等。

通过这些措施,日本小学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意识得到了加强。

六、南非教育改革南非教育改革是非洲地区教育改革的典范。

南非教育改革注重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

改革措施包括加大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投入、提供免费教育、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等。

这些改革措施使南非的教育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贫困学生的接受教育机会得到了增加。

七、德国大学教育改革德国大学教育改革旨在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和实用性。

改革措施包括推行学分制度、加强实践教学、开设跨学科课程等。

印度的教育

印度的教育
Company Logo
德里大学
在印度的高等学府中,德里 大学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 的大学。以其高水平的教学 与研究而闻名,目前,有14 个学部,86个系,79个学院, 有大约22万学生。
Company Logo
印度高等教育中最热门的是IT专业院校, 每年报考这一专业的考生超过20万人,但 毕业生几乎全部被美国硅谷各大公司一抢而 光。每年都有大批学生成为美国微软、惠普 等著名公司的技术骨干员工。
盛行穆斯林教育。穆斯林教育的主要目 的是传播伊斯兰教,讲授伊斯兰教的原 则、法令及社会习俗。教育内容由宗教 教育和世俗教育两部分组成。
印度穆斯林在进行祈祷
Company Logo
三.近代印度教育
近代印度主要指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的时期。 1757年,印度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教育 体制以英国教育制度为样板。 1854年,印度颁布《伍德教育文告》。标 志着印度现代化学制的开始。 1857年,创办加尔各答大学、马德拉斯大 学和孟买大学。它们被认为是印度现代大 学的先驱,从而开创了印度高等教育发展 的新局面。
Company Logo
从印度教育的沿革得出的几点认识
1.印度灿烂的古代教育是由各部分教 育共同构成的。
2.殖民教育对于印度独立后的影响很大。
3.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必须要不断进 行,因为教育问题是始终存在的。 4.教育改革要从本国实际出发,遵循 事实求是的原则。
Company Logo
印度现行的教育制度

Company Logo
印度的高等教育
中央大学 经费来源 邦立大学 大学
附属性大学
高等教育
职能
单一性大学
政府学院
学院 私立学院
Company Logo

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措施

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措施

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措施一、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现状印度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近年来在科技、经济和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亟待进行改革。

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尽管印度政府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但由于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原因,许多地区的工程技术教育水平仍然较低。

印度的教育体系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农村地区的工程技术教育基础薄弱,导致了人才培养的不均衡。

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滞后于国际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印度需要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式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虽然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但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许多高校的师资队伍规模较小,且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这导致了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影响了学生的学术成果和就业竞争力。

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提高印度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有必要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A. 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就开始关注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发展。

在1951年,印度成立了第一个工程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工程教育政策。

印度政府陆续成立了多个类似委员会和机构,以推动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发展。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印度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提高中等教育质量、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0年代,印度政府开始着手改革工程技术教育体系,将原有的理工学院改为综合性大学,并引入了更多的研究型课程和实验室设施。

印度教育改革为什么会遭遇“光打雷不下雨”的尴尬?

印度教育改革为什么会遭遇“光打雷不下雨”的尴尬?
风 的威胁 。 根据 印度教育 当局 公布的报告 , 印度全 国有 2 % 5 的岗位缺少教 师职员 ,7 的教职员没有硕 士和博 士学位。 5% 大学 教育体 制落后 , 已跟不 上 时代前进 的步伐 。 早 为 此 , 多印度 企 业不 得 不每 年 再耗 资 几百 万 美元 给 新入 许 职 的大学 毕业 生 “ 补课 ” “ 和 再充 电” 即使是 在 印度最 。 高水 平 的大学里 , 旧不 堪 的基础 设施 也 比 比皆是 、 破 不堪

印度的教育改革 真的走 向穷途末路了?
每年 7 月都 是新学 年之始 。 时 , 此 在德里 大学 宽敞 的 校 园里 , 学生们 有 的兴奋激 昂 , 的忐忑不 安。 有 此前 不久 , 入学考 生还在各 系和 学院为 自己的前 途焦虑 奔波 , 多方打 听 自己的名字 是否被 列入 “ 学许 可者 ” 入 的登记 花名册 。
益, 与政府 教育 改革 方针 分庭抗 礼 , 续阻 挠外 国 名牌 大 继
万。 另据 印度全 国软 件服 务业协 会 的一项 调查 , 多公司 许
不是以公司人才资源过剩就是以企业能力有 限等为 由,
想 方设 法拒绝登 门求 职 的大学毕 业生 。 如 果政 府 的钱 袋 子扎 口能松 一 些 , 校 的 基础 设 施 学 肯 定能得 到初 步改 善。 样 , 这 必然会 博得 在校 师生或 全社
在 印度 , 几乎从 未有人置疑 过只有通 过大 学深造这 道
府 的改 革政 策 于不 知不 觉 中也 深深 卷入 官僚 体 制无 法 自 拔 和无 法独善 其 身的漩 涡。 面上 , 等教育 的规模 在发 表 高 展 壮大 , 实质 上 , 而 积弊 多年 的深 层次 问题 和 矛盾依 然盘 根 错节 、 深蒂 固。 根 德 里 大 学 毕 业 的 经 济 学 家 兼 印 度政 府 总理 辛 格 宣 布 , 府计 划 在 5 内, 政 年 新建 7 所高 等教 育学 府 , 中包 2 其 括 8所 印度 工 业大 学 、 所 印度 管理 研 究学 院 、 所 印度 7 5 科 学 教育 研 究 院和 2 所 印度 信 息技 术 学 院等 各 类 专业 0

印度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技术

印度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技术

印度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技术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大量的年轻人口。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印度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印度也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并将教育技术应用于学校和教育体系中。

一、印度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在印度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优先事项之一。

政府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普及教育和促进教育机会平等。

下面将介绍印度教育改革的一些重要方面。

1. 提高教育质量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加大了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增加了学校建设和师资培训的资金。

其次,政府鼓励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通过教育交流项目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另外,政府也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普及教育印度政府致力于促进教育的普及,特别是在农村和贫困地区。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供教育机会,例如免费教育、发放助学金、建立学校和改善基础设施等。

此外,政府还推出了一项名为"Sarva Shiksha Abhiyan"的全面教育计划,旨在将基础教育普及到每个儿童。

3. 促进教育机会平等印度的教育系统存在着城乡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政府通过改革政策和立法来促进教育机会的平等。

例如,他们鼓励女童接受教育,实施了性别平等政策,提供了针对女童的特殊教育项目和奖学金。

此外,政府还努力减少不同阶层之间的教育差距,提供公平的机会给予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

二、教育技术在印度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印度开始意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教育技术在印度的应用情况。

1. 在线学习平台印度出现了许多在线学习平台,如BYJU'S、Unacademy和Coursera 等,这些平台提供各种课程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在校内外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访问课程内容和学习材料,借助互联网教育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

获得独立之后的印度

获得独立之后的印度

获得独立之后的印度独立是每个国家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对于印度来说,1947年的那一年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一年标志着印度从英国殖民地变成了一个独立国家。

在此之后,印度经历了许多的变革和进步,这些变革不仅改变了国家的政治形势,也改变了印度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1. 社会制度的改革独立之后,印度政府开始进行社会制度的改革。

在这之前,印度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种姓制度,这些制度严重割裂了印度社会的联系。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印度政府通过了很多法律,这些法律禁止了种姓歧视,并且保护了弱势群体的权利。

在此之后,印度逐渐消除了种姓歧视的现象,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平等。

2. 教育体制的改革独立之后,印度教育体制也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印度政府开始大力投资于教育,同时也倡导民间教育,这使得更多的印度人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文化。

现在,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初等教育系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3. 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方面,印度也经历了很多的变化。

独立之后,印度逐渐开放市场,吸引了更多外资,同时也加强了对本土经济的扶持。

这使得印度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了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

现在,印度的经济已经从以前的农业为主转变为多元化的经济模式,包括信息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4. 政治制度的改革印度独立后,政治制度也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印度政府成为了一个拥有民主制度和自由选举体系的政府,在这个体系下,政治人物需要通过选举获得国民的支持。

这样的改革让印度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5. 科技的进步印度独立后,科技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开始崛起,并逐渐成为了全球的科技中心之一。

此外,印度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印度政府也开始大力支持科技研究,从而加速了印度科技的发展。

结论印度的独立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很多的变化和进步,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国家面貌,也改变了印度人民的生活。

印度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印度逐渐成为了一个成熟的现代化国家,并且有一个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改革的经验、问题与启示

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改革的经验、问题与启示
( 浙江 大 学 教 育学 院 , 江 杭 州 3 02 ) 浙 10 8
摘要: 印度 近年 来在 工程技 术 方 面取 得 了世人 瞩 目的成 就 , 程技 术人 才得 到 了世 界 的承认 。这 与其对 工
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印度在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方面所进行的一些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工程
Re o ms o n i g n e i g & Te h i a u a i n a d isEx e in e , s u sa d。 u g s i n f r n I d a En i e r n c n c lEd c to n p r e c s I s e n S g e to s t P ENG i mi Hu — n
维普资讯
复旦教 育论 坛
20 年第 6 08 卷第 2 期
Fdn Euao o m 20. o6N. ua dctnFr 08 V1。o i u . 2


外・
印 度高 等 工程技 求教 胄 改革 硇 经验 问题 与启 示
彭 慧敏
造卫 星发射 器 的发 展使 得 印度不 但能 够独 自为 本 国 发射 了一 系列 的人造 卫星 , 为其他 国家承 担卫星发 还 射 的任务 ; 级重水 反应堆的设计 和开发也取得 重大 超
国家之一 ( 2个是美 国和 日本 ) 另 。此外 , 印度 的软件
工程 师得 到了世 界的公认 。印度是世 界上软件业增长
(ol eo dct n Z ei gU i ri, nzo 10 8,hn) C lg E uao, hja n est Hagh u3 02 C ia e f i n v y
Ab t a t n i a d r a r g e s i n i e r g a d tc n l g ,a l a e o o c g o h i sr c :I d a h s ma e g e tp o r s n e g n e n n e h o o y s wel s c n mi r wt n i r c n e r h o g n i e r g a d tc n c d c t n h i a tr e d n o t e s c e s o n i n e e t y a s t r u h e gn e i n e h i a e u a i .T e ma n f co s la i g t h u c s f I d a n l o e gn e n n i e r g& t c n c l d c t n l n i o ii s f a c n , r a iai n c o e a in a d c r iu u a d S i e h ia u a i i i t p l e , i n i g o g n z t , o p r t , n u rc l m, n O e o e s c n o o o . e c n l a n fo t e e p re c so n i O a o i r v u n i e r g e u a i n n W a e r m x e n e fI d a S st mp o e o re gn e n d c t . r h i i o

印度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改革

印度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改革

印度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改革近年来,印度一直致力于改革其教育体系,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印度政府深知这一点,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教育改革。

本文将对印度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改革进行探讨,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印度的教育体系印度的教育体系由中央政府、各邦政府和私立机构共同管理。

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和中学,在印度的法律规定中是义务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专业学院。

此外,印度还拥有众多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实验室,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印度的教育体系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往往不够高,师资力量短缺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其次,教学内容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和创新的培养。

最后,印度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市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相对较好,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校则面临严重的资源不足。

二、教育改革的举措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举措。

首先,政府大力投资于基础教育,提升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

此外,政府还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其次,印度政府倡导多元化的教育,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学生还需要学习实践技能、领导力和人际交往等综合素质。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此外,印度政府还推动了数字化教育的发展。

利用互联网和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课程。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印度已经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改革教育体制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努力。

未来,印度的教育改革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展:首先,政府应该继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教育改革。

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同时,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其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印度教育

印度教育

印度佛教遗址,古印度佛教 四大圣地之一,第一次五比 丘讲说佛法之地 。
印度舞王湿婆像——创造与毁灭之神
菩提加耶是佛祖顿悟的地方, 这座佛塔就是供奉佛祖顿悟后 佛像的佛塔。
爱情的丰碑—印度泰姬陵, Taj Mahal, India
神秘妖媚的印度美女
印பைடு நூலகம்的早餐
咖喱味很浓的印度菜
印度波罗蜜
印度莲雾
3岁学电脑5岁学乘法 印度择校战从学前班开始
图中的学校与我们印象中 条件简陋的印度学校大不 相同,该校招生比例已接 近20∶1
家长在学校公布的录取名单上 急切寻找孩子的名字
(图片均摘自《纽约时报》网站) 2008年02月28日

初等教育 印度初等教育的年限为8年,儿童入学 年龄一般为6岁分两个阶段:1—5年级为初级 阶段,实施机构为初级小学;6—8年级为中 级阶段,实施机构为中级小学。
破坏之神Siva湿婆 保护之神Visnu毗湿奴
大梵天四面佛Brahma
婆罗教是多神教,但主要由三位神组成,三位一体
二、中世纪印度教育

8世纪初~1200年,盛行穆斯林教育。穆斯林教育 的主要目的是传播伊斯兰教,讲授伊斯兰教的原则、 法令及社会习俗。教育制度由初等教育和高等数育 两部分组成。教育内容由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两部 分组成。 12OO~1757年,印度实施人文学科的教育,学生受 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因而在教学方法 上注重死记硬背,教育内容中充斥着宗教经典。

职业技术教育 印度政府正努力建设一个系统的有计 划的职业教育体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就 业能力,减少技术人力的供求失调现象, 为那些要求入高等院校而又无特殊兴趣和 目的的人提供选择机会。

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巩固提高, 防止教育质量下降,具体措施有:①大量 建立自治学院;②重新设计课程和教育计 划;③改革教学方法;④大力支持大学的 科学研究工作;⑤成立全国性机构,发展 跨学科的研究。

印度的教育体制与国际竞争力

印度的教育体制与国际竞争力

印度的教育体制与国际竞争力印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之一,其教育体制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然而,尽管印度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努力改善教育质量,但该国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印度的教育体制以及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1. 教育体制概览印度的教育体制由中央和州级政府管理,实行12年的基础教育制度。

教育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

印度的教育系统以重视传统学科知识为主导,比如数学、科学和语言等。

此外,印度的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交技能。

2. 教育质量问题尽管印度的教育体制在投入和规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教育质量依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在城市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则缺乏基本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

其次,印度的考试评价制度存在问题。

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和应试能力,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3. 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要提高印度的教育国际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应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鼓励学生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加强与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实践性的科学实验和创新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

4. 教师培训和发展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教师培训和发展十分重要。

提供全面的教育技能培训以及终身学习机会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此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5. 学生交流与多元文化教育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印度的教育体制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意识可以帮助他们适应全球化的世界。

此外,多元文化教育的推广可以提高学生的包容性和理解力,为他们未来面对国际竞争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6. 公平与平等公平和平等是教育体制的核心原则。

确保教育机会的平等分配,减少教育资源的城乡差距,提供基础教育的普及化,都是提高印度教育体制的关键。

印度教育状况

印度教育状况

三、发展高等教育

(一)强调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早在独立初期,尼赫鲁总理就曾经指出:“大学代表人道主义、坚韧性、 理性、进步和对真理的探索。它代表人类朝向更高的目标全速前进。如 果大学充分履行其职责,那么它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 印度独立初期,专门成立了“大学委员会”,制定了高等教育的方针和 任务,“教育方针和计划必须适应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目标,要把教育的 各种不同目标统一起来,教导和影响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而且要训练 思想,使受教育者产生共同的思想准则。”“个仅向学生灌输知识,而 且要发展其健康的判断能力,以满足社会的各种职业的需要。”从学校 领导到任课教师,都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和争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 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注意并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训练。
一、国家教育的出发点

印度自独立以来,政府认识到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要提高每个人的生活素质,必 须对人们的教育进行投资,使教育工作在国家计划中占有适当地位,这是印度发展教育的 基本出发点。为此,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保证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不论年龄大 小,为其提供学习知识、发挥才干的机会;使受教育者在体育、智育和文比三方面得到全 面发展;在教育、就业和发展三者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宣传国家统一,宗教与教育分离, 民主生活方式和尊重劳动的重要性。教育方针中明确强调了“普及教育”和“消灭成人文 盲”的重要性,把普及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消灭文盲的重要措施,中等教育和中等专 业化教育的目的是为印度的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建立积极而有益的联系;把高等教 育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及通向“现代化”的重要门径。尤其拉吉夫· 甘 地于1985年任总理后,对教育事业同样重视,他强调指出“要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改 革”,“使教育成为把国家引向21世纪的工具,鼓励人们,特别是青年的积极进取精神, 促进国家的进步,加强科学与技术教育,使教育同就业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密切结合起 来”。在这个总方针的指导下,各级政府为办好教育采取了一些措施。在1985年政府发表 了题为《教育的挑战》的文件,接着又制定了《1986年全国教育政策》,经议会两院讨论 通过,接着又制定了《二十三点行动纲领》,以落实上述政策。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努 力,从而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印度以地区办学为主的基础教育政策之得与失

印度以地区办学为主的基础教育政策之得与失

- 18 -一、问题的提出 印度由于其特殊的国情,如政治局势多变、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经济效益较低的农业大国等,“与这些问题相联系的人口爆炸、贫困和童工、辍学等问题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长期以来影响着印度基础教育改革政策。

”[1]这就是为什么印度在普及义务教育总政策不变的情况下一再推迟普及义务教育的期限的根本原因。

印度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早就规定了“向儿1947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的国家政策指导原则。

但是印度最早计划在年实现的普及义务教育的1960目标一直到现在还未能实现,而且其形势还十分严峻。

[2]据年月印度官方报道:“年2006112005月份调查显示印度有万岁的儿童辍7-813406-14学”。

[3]这份报道足以说明印度普及基础教育的前途迷茫,印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应该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政府如何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公平分配往往会对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策略等往往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印度实行的是中央和各邦共同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分权为主,以集权为辅,体制的分散性和开放性特点突出。

印度实行两级立法体制,初等教育由各邦负责。

各邦根据国家《宪法》和法律、政策等为本邦的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制定具体法令。

年的国家教育政策规定了基础教1986育分权化的管理目标,强调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需要加强地方的参与。

年印度人力资源开发1990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印度在改善教育规划和管理上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在普及初等教育方面,大概是越来越通过微观层面的规则使教育发展计划分权化。

”[4]年月,印度19948启动了全面改革初等教育管理的“县初等教育计划”,该计划的总目标是通过实行地方分权政策,调动地方积极性,由各县制定适合县情的县级计划等策略来普及农村初等教育。

[5]印度在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是城市和农村同步发展的策略方针。

印度教育改革的举措分析

印度教育改革的举措分析

印度教育改革的举措分析[摘要] 本文从印度古代的教育制度开始,直至当代教育制度进行了较为笼统的分析,通过初等教育制度、中等教育制度和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这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分析了印度教育改革过程中可以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印度古代教育制度;印度教育改革。

众所周知,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古老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

而且由于印度拥有大量青年人口,因此被认为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部分印度青年人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但是,古代印度的教育制度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人性化的。

古代印度的教育与它的社会阶级和宗教信仰密不可分,教育控制权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早期宗教,此教赞成种姓制度,并把人分成四个等级。

与婆罗门教的发展相适应,婆罗门的教育非常重视这种维持种姓间的等级和进行宗教意识的教育。

儿童最初是在婆罗门家庭接受教育。

公元前8世纪以后,婆罗门教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学校,被称为“古儒学校”。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吠陀经》,以及一些基础性的与读经有关的学科等。

在古儒学校里,教师主要采取体罚的办法管理学生。

从19世纪50年代到独立前夕的一百多年间,印度考试制度产生于英殖民地时期,并随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和近代大学的创办,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考试制度。

1947年印度宣告独立后,考试制度乃至整个教育制度都面临着重建的任务,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已不能适应独立后印度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亟待进行彻底的改革。

在此期间根据人口普查得知,印度的识字率仅为18.33%。

尼赫鲁总理在1948年明确指出:“教育的整个基础必须来一次革命,现在的教育或许曾适应以往的形势,但在现在的情况下继续这种制度只会对国家有妨碍了。

”2O世纪8O年代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年代。

印度总理拉·甘地在1985年1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宣布。

要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印度学校年级制度改革

印度学校年级制度改革

摘要:印度独立后,教育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年级制度的变革。

本文将回顾印度学校年级制度改革的历程,分析改革的原因、过程及其对印度教育体系的影响。

一、改革背景印度独立后,原有的“5·3·3”学制(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3年)已无法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

1968年,印度政府开始实施“1023”学制改革,即小学加初中10年,高级中学2年,高等教育3年。

此后,印度教育体制不断调整,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二、改革历程1. 1968年:“1023”学制改革印度政府提出“1023”学制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改革后,印度小学教育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初中教育年限由3年延长至7年,高级中学教育年限由3年缩短至2年。

此举有助于学生更早地接受基础教育,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2. 1986年:“8·4·2”学制改革为了适应全球教育发展趋势,印度政府于1986年推出“8·4·2”学制改革。

该学制将小学教育年限缩短至8年,初中教育年限延长至4年,高级中学教育年限缩短至2年。

改革后的学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3. 2010年:“5·3·3”学制改革为解决教育质量问题,印度政府于2010年再次推出“5·3·3”学制改革。

此次改革将小学教育年限缩短至5年,初中教育年限延长至3年,高中教育年限缩短至3年。

改革后的学制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改革影响1. 提高教育质量印度学校年级制度改革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改革后的学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潜能,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2. 促进教育公平改革后的学制缩短了教育年限,降低了教育成本,使更多家庭能够承担起子女的教育费用。

同时,改革也有利于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二战后印度教育政策

二战后印度教育政策

二战后印度高等教育政策述评及其发展特点与趋势摘要:印度经济以信息服务业为先锋,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在其中功不可没。

文章在对二战后印度高等教育政策综述的基础上,考察和梳理了印度高等教育政策演变及其制度变迁过程;并对印度高等教育政策的呈现方式、内容的规定性予以概括和总结,并阐述了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关键词:印度;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特点与趋势一、二战后印度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考察(一)“计划经济”时期(20世纪50-80年代)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独立之后的印度百废待兴,但印度第一届尼赫鲁政府最先想到的仍然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率先成立由拉达克里希南领导的“大学教育委员会”(简称“UEC”),负责制定国家大学教育发展规划。

该委员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其中包括:大学经费的拨款形式、大学教育的组织和管理结构、高等教育的目的、教学标准和语言使用以及大学教师任命和工资标准等。

该报告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个高等教育政策建议,表达了新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设想。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它正式向政府提出成立UGC的政策建议,并被新政府和议会所采纳。

20世纪50和60年代,在教育部和UEC的领导下,印度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取得初步的成就。

高等院校的数量从1950年的606所发展到1965年的2370所,但在整个教育体制方面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印度政府于1964年成立了历史上第六个“教育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就是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制定全面教育发展与改革政策。

1968年,印度国会讨论并通过了由该委员会提交的题为《教育与国家发展》的报告,正式形成“国家教育政策”(简称“NEP”)。

报告是印度独立后颁布的第一个综合性国家教育政策,全面阐述了印度国家教育发展问题,其中包括了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等问题的具体建议。

这些建议大部分内容为“国家计划委员会”(简称NPC)所吸纳,成为国家“第四个五年规划”以及之后“五年规划”的组成部分。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教育改革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教育改革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教育改革在英国殖民统治的时期,印度教育系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些改革既带来了一些正面的变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些变化,并分析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教育的影响。

首先,英国殖民统治带来了现代教育体系。

在英国的干预下,印度的教育制度开始向西方式的学校体系靠拢。

传统的儒学和巴拉拉学院学制被取代,取而代之的是英国式的教育体系。

这一变化使得印度教育更加国际化,为印度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其次,英国殖民统治推动了印度的现代教育思想。

在殖民统治期间,许多印度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并开始借鉴英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们积极推动现代科学和学术研究,为印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

然而,英国殖民统治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英国殖民者将印度教育市场视为发展殖民经济的手段。

他们将教育体系转变为服务于殖民统治的工具,以培养更多的官僚和技术人员来服务于英国的利益。

这导致了印度教育的功利化和功利导向。

其次,英国殖民统治引入了一种不平等的教育体系,这使得社会阶级和种族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印度教育系统发生了社会分层,只有少数精英阶层有机会接受高水平的教育。

这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社会流动的限制,加剧了印度社会的种族和社会问题。

最后,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教育体系的改革也导致了对传统印度文化的侵蚀。

许多传统的学科和知识体系被排斥在现代教育体系之外,这削弱了印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殖民统治迫使许多印度学生接受英国文化和价值观,破坏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总结起来,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教育改革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如现代教育体系的引入和教育思想的推动。

然而,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教育的功利化和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评估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教育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并寻找合适的方式来扭转这些负面影响,为印度的教育发展铺平道路。

中国和印度在教育改革方面的立场有何不同?

中国和印度在教育改革方面的立场有何不同?

中国和印度在教育改革方面的立场有何不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改革成为各国关注和探讨的热门话题。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国家,在教育改革方面也有不同的策略和立场。

下面将分别从两个国家的角度来探讨其教育改革方面的立场的异同。

一、中国的立场1. 注重基础教育及知识传承在教育改革方面,中国一直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的学生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包括数学、语文和英语等科目的训练,以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水平。

此外,中国在教育改革中也注重知识的传承,旨在保持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 推崇综合素质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指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培养多方面能力的教育。

中国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科学文化、职业生涯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

3. 加强职业教育中国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职业教育的改革之中,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

中国认为技能短缺导致潜在就业机会的流失,职业教育是中国新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印度的立场1. 培养创新思维印度将培养创新思维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印度政府在改革教育体系,专注于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整体上进行创新思考。

2. 加强数字化教育印度在教育改革方面大力推动数字化教育的发展。

除了提供在线课程外,印度还通过数字化教育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方式扩大了教育的普及度。

3. 强调母语教育印度强调母语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印度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印度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母语教学,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传统和价值观。

综合来看,中国和印度在教育改革方面有着不同的立场。

中国注重基础教育和知识传承,推崇综合素质教育并加强职业教育;而印度则注重培养创新思维、数字化教育以及强调母语教育等方面。

在教育改革方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选择,每个国家的教育改革策略和立场均应在本国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考虑,因而本质存在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改革除了继续扩大儿童接受中等教育机 会外,重点发展“标兵学校”。 设立标兵学校是为了使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有机会 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更快地成长,特别是对那些来自全 国各农业地区的天才儿童,这样做有利于国家的团结 和平等,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改善学校教育。 “标兵学校”实行寄宿和免费制度。
继续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

印度为了确保贱民种姓、贱民部落以及教 育落后 的阶层和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集团等家庭的子女能够 入学,正在采取 各种办法和措施,如为他们提供奖学 金、在高校招生时给予照顾并在政府和 公务部门中为 他们预留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等。同时,印度政府更 加重视非 正规教育体系的发展,以加强农村扫盲教育 和妇女教育,力图实现教育机会 均等的理想

为了规范私立高等教育机构,2003年12月,大学 拨款委员会制定了《大学拨款委员会(建立和维护私 立高校标准)规范》,此举措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提供了一定的有力保障。
4.职业技术教育

印度政府正努力建设一个系统的有计划地职业教 育体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减少技术人力 的供求失调现象,为那些要求进入高等院校而又无特 殊兴趣和目的的人提供选择机会。
1.初等教育

改革重点: 普及和提高14岁以下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 提高初等教育质量。 改革措施: 采取最好的方法激励学生入学; 规定了小学的基本设施; 提出了系统的非正规教育计划。



印度政府在1986年国家教育指导方针中 要求:到 1995年,要向所有未满14岁的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 育。同时, 改善小学办学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正常 地由一个教育等级升入下一个教育 等级;应在初等教 育阶段采取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与家 长的 积极性;为辍学学生、童工和女孩开办一项大规 模的系统的非正规教育课程 计划,并力求提高教育质 量。 印度普及初等教育包括4个组成部分:普及教育设 施;普及入学率;普及保持率;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3.高等教育


改革重点: 巩固提高,防止教育质量下降 具体措施: 大量建立自治学院。 重新设计课程和教学计划。 改革教学方法。 大力支持大学的科研工作。 成立全国性机构,发展跨学科的研究。 成立鉴定委员会以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此外,印度还努力发展开放高等教育,以确保人 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在 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积极帮助发展高等 教育和扩大高等教育经费的社会来源等。
印度的教育改革
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

20世纪80年代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年代。印度 总理拉· 甘地在1985年1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宣布。 要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同年,印度政府发表 了题为《教育的挑战——政策透视》的文件,并在全 国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于1986年制定了新的教育政策, 即“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为印度今后的教育改革 制定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印度教育的发展趋势
1.进一步普及与更新初等教育。 2.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互作用。 3.继续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

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互作用

为提高教育的效益,使高中毕业生 具有易于就业的 技能,印度政府将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并争取使50% 的学生 转到职业型高中上来,这一比例在1995年要求 达到25%。印度已将劳动实 践看作所有教育阶段的重 要组成部分,并拟定了系统的职业教育计划,试图 借 此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减少技术劳动力的供 需失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