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合集下载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_1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_1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你会马上说“当然用耳朵啦!”但俗话说的好“聋子的耳朵——摆设”,什么意思呢?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来看,说明我们要听到声音,不仅仅要有这个“摆设”,而且必须保证从“摆设”到听觉神经之间所有的器官和组织都是完好的,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便听到了声音。

二、骨传导如果声音在传向听觉神经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鼓膜、听小骨等的损伤,将会造成非神经性耳聋,不过我们只要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到声音。

据说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30多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耳疾,听力完全丧失,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将木棒的另一端顶在钢琴的键盘上感受旋律,继续自己的创作。

现在同学们听到的《田园交响曲》就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这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表达了作者丧失听力以后对大自然深沉的眷恋之情,与《命运交响曲》一起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经历种种挫折和不幸,但是,只要我们能像贝多芬那样,不向命运低头,敢于迎接挑战,就一定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那么像贝多芬那样,让声音通过牙齿或者有些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听录音机放出的自己的声音总觉得不太像,而在别人听来都认为像,这是这么回事呢?原来从声带发出的振动经过牙齿、牙床、上下颌骨等骨头,传入我们的内耳。

因此,对我们自己来说,听自己讲话是通过骨导方式听到的。

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两种不同的传声媒质,它们在传播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我们听上去就感到通过不同途径传来的声音的音色有差别,于是就觉得录音机里放出来的自己录制的声音不像自己的声音了。

三、双耳效应有一位老师曾经领着学生做过这样一个探究活动:让一个蒙上双眼的学生坐在教室中央,让其他学生从教室的不同方向叫这个同学的名字,结果他都能准确无误的指出说话学生的方位。

人是怎样听见声音的

人是怎样听见声音的

人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1.外耳收集声音:声音在人的外耳部分,被耳廓收集,然后经由耳道传递至鼓膜,使鼓膜振动;
2.中耳导纳声音:中耳里的听骨链与鼓膜紧密相连,它们接收到鼓膜的振动,并把振动的明显程度放大,再传递到耳蜗之中;
3.内耳转化声音为生物电:内耳主要是耳蜗,在耳蜗之中,在毛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共同作用下,振动被转变成了生物电信号;
4.生物电信号传输至听觉中枢:耳蜗内产生的生物电又通过听神经,被传递至大脑的听觉中枢,这时我们就听见了声音;但听见只是感知,并不代表对声音的理解。

因此,还需要最后的步骤,才能听清、听懂声音。

5.声音的辨别与理解:生物电到达听觉中枢之后,还需要在负责语言、理解、记忆等等的其他脑区的配合下,才能够进一步地识别和理解这些声音,并且必须要等到识别和理解的过程结束之后,我们才能听出来:这是哪种声音,以及它代表什么意义。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第一篇: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学生:老师:李老师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3:了解声音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

2: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

2: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关心帮助聋哑人的爱心。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教学难点】: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观察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前章温故ν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ν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是学习科学探究,善于科学探究,方能学好物理。

本章知新ν声音的产生【探究】ν声音的传播【探究】ν声音的差异【探究】ν声音的利用与控制【自学与社会调查】新课教授一、新课引入通过播放音频引入课题,由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三个内容: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3.人怎样听见声音二、新课教学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通过使纸发声的活动进行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演示实验:尺子发声时尺子振动发声的音叉使水四溅人发声时喉咙在振动,证学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猜想。

活动:学生设计几个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动手做一做。

结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源: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问:音叉是不是声源?敲击音叉发声,用手紧握,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我们说正在发声的物体是声源,没有振动发声的物体不是声源.所以说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声源,没有发声的音叉不是声源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方式a)水滴滴入平静的水面,水面上下起伏,向四周传播,形成水波;b)音叉振动,临近的空气粒子随音叉振动,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形状向四周传播.这就是声波.结论:声音的传播方式:声波(2)声音的传播条件我们周围的物体有气体、液体和固体,那么声音是否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传播呢?我们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例如在空气中,现在听老师讲课,就是靠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那么声音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么? a、b、水中击石,缸外听音隔墙敲墙,隔墙听音以上现象说明除了气体、液体也可以传声.(举例:游泳潜水时在水下可以听见岸上游泳池的广播;钓鱼时,钓者不喜吵闹,因鱼可以听见岸上人的说话声和脚步声)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电影《地道战》中,猪头小队长趴在倒扣于地的水缸上,听游击队员挖地道的声音)气、液、固都可传声,那么,那种效果最好呢?回忆课上实验:听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不同物体传声)结论:固体传声效果优于液体和气体.固体、液体、气体能传声,因为它们的物质粒子随声源的振动形成声波.若物质粒子是紧紧靠拢的,传声效果就好,反之,就差.提出:真空可以传声么?『回忆实验』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最后再让玻璃罩内进入空气。

八年级物理我们怎样听见声音1

八年级物理我们怎样听见声音1
动放大及传送至耳蜗。
耳廓
听小骨
听神经
鼓膜
耳蜗
外耳道 耳廓
听小骨
听神经
耳膜
耳蜗
5
耳蜗侦察到振动,并 把振动转换成信息。
外耳道 耳廓
听小骨
听神经
鼓膜
6 最后,信息耳沿蝸听神经
传送到脑部,脑部会 把信息翻译为声音。
听到声音的条件:
• 发声体振动发声→声音以声波的形 式在介质中传播→引起鼓膜振动→ 听觉神经
2.人耳要区分原声与回声,回声 与原声至少相隔0.1s。
要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至少 相隔17米。
活动2 把声音显示出来
示 波 器
四、声音传播需什么条件?
• 铃实验
1、声音传播需要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否相同?
五、声音传播有多快
• 1、声速: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 所用时间之比。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物体振动時,会令周 围的空气粒子振动。
當振动传送至我们 的耳朵,我们便能 听到声音。
声音能在空气 中传送。
形成疏密相间 的波形---声波。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思考:声音在传播过程遇 到障碍物会怎样呢?
三、回声的形成
1.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遇到障 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 声音叫做回声
阅读:贝多芬的故事
说明:鼓膜、听小骨损坏时,声 波还可以通过头骨、颌骨等传声。
小结
1、声音的产生条件
2、声音的传播形式
3、回声
4、声速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帕斯卡的发现 活动: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通过 骨传导来听声音。
用牙齿听声音
助听器
体验2:为什么录音机里的声音不像自己的?
但是别人却认为很像
录音机里的声音并没有“失真”,它录下的 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日直 接听到的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所以别人都认为象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 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靠“骨导”这种传导 方式,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媒质,所以 两种声音的音色就有差别。看来,用骨导听 音是广泛存在着的,虽然它在听外来的声音 时是多么不方便。
双 耳 效 应
小结(板书)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
学到的物理知识: 骨传导 双耳效应
应用的实例: 助听器 立体声
探究的问题:
骨传导 得出的结论
新的思考与发现有:
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听到了回声,求 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已知:v=340m/S 求:s
t=1.5S
解:由公式v= s / t可以变形得到
s=v ·t
s=v·t=340m/s×1.5S=510m
s’=0.5S=0.5×510=255m
答: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是255m。
已知一种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 若将这种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 秒后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求海洋深度。
人要想听到自己喊叫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
1.2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 的声音,人们凭借人体的什么器官听 到声音呢?
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通过什么 途径来感知声音的?
一、耳朵感知声音规管 前庭


外耳
外 耳 道耳

中耳 内耳

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4悠扬的笛声是
分层作业
5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A )
D.不能确定
分层作业
6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
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C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信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完成“活动1
观察发声体的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习导学
1.(1)将被敲击了的音叉插入水中,出现的现象是 水面溅起水
花 。
(2)将手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上,手感受到 发声的扬
声器在振动 。
(3)实验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振动 产生的, 振动 停止,
声音停止。
预习导学
2. 正在发声 的物体叫做声源。人说话、唱歌的声源是 人的
讨论:声音是怎样向外传播的?
声音向外传播时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与水波相似)。
分层作业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作业用时
建议用时:15 min,实际用时
答错题题序
min
分层作业
1“山间铃响马帮来”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的撞击从而 振
动 发声,在山间的小路上人听得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通过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 .
素养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说出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
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大致速度,会用回声测量距离,
知道人怎样听见声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概述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自然界中的各种声响,我们都需要通过听觉来感知它们。

那么,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本文将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以及人类听觉系统的工作原理。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所产生的机械波。

当物体振动时,会导致周围空气分子的压缩和稀疏,形成声波。

这些声波通过空气或其他媒介的传播,进而达到我们的耳朵。

声音的产生可以是由声源直接产生,比如人的说话、乐器演奏等;也可以是由一种能量形式转化为声音,比如风吹树叶或机械设备的运转声音。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依靠某种媒介,最常见的是空气媒介。

当声波通过空气传播时,空气分子会沿波的传播方向做周期性的振动,形成声压波。

这些声压波不断地向外传播,直到抵达物体表面,然后被反射、吸收或折射。

如果声音遇到障碍物,如墙壁或隔板,它会继续传播到另一侧。

人类听觉系统人类的耳朵是我们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外耳是位于头部两侧的可见部分。

它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耳廓可以捕捉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然后将它们引入外耳道。

中耳外耳道通往中耳,中耳是一个空腔,内部有三块小骨头:听骨。

听骨由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它们通过关节相连。

当声音进入中耳时,它会引起听骨振动,进一步放大声音的振幅。

内耳内耳是位于颅骨内部的一个复杂结构。

它包括耳蜗和三个半规管。

当听骨振动通过鼓膜传递到内耳时,它们会引起耳蜗中的感光细胞的振动。

这些感光细胞通过神经信号将声音信息传递到大脑的听觉中枢。

听到声音的过程当声音进入耳朵时,它首先会被外耳和耳廓捕捉到,并传递到外耳道。

然后,声音会到达鼓膜,鼓膜的振动会导致听骨振动。

听骨通过关节将声音传递到内耳。

内耳中感光细胞的振动会引发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传输到大脑的听觉中枢。

大脑通过处理这些信号来识别和理解声音。

总结起来,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如下:1.外耳和耳廓捕捉声音。

2.声音进入外耳道并到达鼓膜。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V固>V液>V气
V空 =340 m/s
衙前中心学校 焦小飞
衙前中学
2012.10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思考: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水管的一端, 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击一下管子,你认 为甲同学可能会听到几次敲击声,为 什么?
衙前中心学校 焦小飞
衙前中学
2012.10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4、回声是怎样一回事 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又返回来的一种现象。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 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衙前中心学校 焦小飞
衙前中学
2012.10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 8、小明站在山头,面向另一座山体大声喊了一声, 经过2s他听到了回声,则他与另一座山体之间的距 离大约是多少米?
衙前中心学校 焦小飞
衙前中学
2012.10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真
空 中不传播声音。
衙前中心学校 焦小飞
衙前中学
2012.10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思考: 2005年3月,某地小报上报道 “一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的看到 星体爆炸,感到其声震耳欲聋”。 这篇报道真实吗?为什么?
衙前中心学校 焦小飞
衙前中学
2012.10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感受共同特征: • 1. 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 2. 树叶发声时在振动 • 3. 鼓面发声时在振动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基础知识讲解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基础知识讲解

【基础知识讲解】
1.感知声音的途径
认真阅读本节课文,了解人耳的构造,了解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即外界传来的声波→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听到声音.可见,在人们感知声音的过程中,耳朵所起的作用主要有:集声、传声和感声.耳廓和外耳道主要起集声作用;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等结构主要起传声作用;耳蜗主要起感声作用.正常耳的传声途径是声波作用于鼓膜.经听骨链传入耳蜗,称气传导.声波也可通过头骨的振动直接传至内耳.称骨传导.
2.如何证明“骨传导”
从上述内容可知,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有二:一是空气传导,二是骨传导.怎样才能证明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骨传导的方式引起的?同学们一定想到了,只要阻断气传导的途径,看看通过头骨、颌骨是否也能听到声音.若能听到声音,就可证明“骨传导”确实是人耳感知声音的方式之一;若听不到声音,就不存在“骨传导”.本节课文中的“想想做做”就是用这样的思路安排实验的.请你做一做,然后说出你的结论.在你的实验中,哪一项操作是用来阻断“气传导”这一传声方式的?。

2.1_我们怎样听见声音_第1课时

2.1_我们怎样听见声音_第1课时

第1课时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

【自主学习】课前准备:小瓷碗、筷子、脸盆或水桶、小石块两个。

活动一:观察发声物体的振动1.将手指放在喉咙处,当说话时手指和喉咙的感受如何?2.用筷子敲击盛有水的瓷碗,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水面的变化。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活动二:把声音显示出来1.将小石块轻轻放入盛有水的瓷碗中央,观察水波。

2.用示波器显示人唱歌时的声波,观察声音的波形。

与水波不同,声波不能被直接看见,但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结论: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活动三:传声试验1.我们能够听到老师上课的声音,说明:能够传声。

2.将两个石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并相互敲击。

我们能够听到石块敲击的声音吗?。

说明:。

3.一位同学用筷子敲打桌脚,另一位同学能够听到筷子敲打桌脚的声音。

如果这位同学用耳朵紧贴桌面,他还能听到声音吗?。

说明:。

4.仔细观察教材中图2——6所示的实验。

说明:不能传声。

小结:声音的传播需要,(包括、和),不能传声。

声音传播有多快阅读课本P27~29,回答: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

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在同种介质中,声速还跟有关。

想一想:1.百米赛跑时,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正确吗?为什么?2.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他是怎样听见琴声完成创作的?为什么?【课堂练习】1.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

2.航天员在太空漫步时,他们即使相距很近,交谈也必须要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的缘故。

3.2014年,我国鲁甸发生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课堂小测
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2、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 .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 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3、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 •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D •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5、将一直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如图 1 所示,
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

原因是:()。

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 B 、手机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
的手机;
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
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手机
的固体亦能传声
6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9、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 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
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7、吹笛子时,人听到美妙的笛声是由于()
A、气柱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了声音;
B、竹笛的振动产生
C、人声带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动产生了声音•
D竹笛周围的空气振
8、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
大于17m B.大于34m C .小于17m D .小于
34m
10、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进行交谈,这是因为 ( )
A.月球上尘埃太多
B.月球上温度太低
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
D.月球上没有空气
11、 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14、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 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

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 A .一次
B.两次
C. 三次
D.四次
、填空题
A.岸 —空气
一 水 鱼
C.岸
—空气一
-鱼
12、关

'声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幅度无关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声音
C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气中传播得慢些
E. 空气——水——鱼 D.岸——水——鱼 ( )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
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
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
16、人在游泳时,会引起水的________________ 而发声,鱼会被吓跑,这主
要是因为__________ 能传播声音。

17、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 生的,它是通过_______ 传入
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
的______ 同.
18、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
地方大约_______________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19、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
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亡够传声,且比空
气传声的速度__________ •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 m/s.
20、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3s后才听到
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_____ m
21、电影《铁道游击队》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游击队员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及早听到远处火车的轰鸣声,这是因为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
____ (快/慢)的缘故
22、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他用一根棒来听取钢琴的演奏,他把棒的一端触在钢琴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当琴弦发出声音时,振动就经
__________ 至内耳
23、在一次实践活动课上,小明、小红两位同学用纸杯和细线制成了“土电话”
(如图11所示),并进行了通话。

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 能传播声音'
24、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声音响亮,这是因为_________ 和_________ 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