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基础会计》课教学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基础会计》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原国家教委主任王达明曾经在中职教育改革时指出“现在普遍反映中职教学比较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道德感不强。”这一针见血地反映了目前中职学校,包括职业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智力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依然停留在封闭式教育或缺少自己的特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校培养将来能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显得迫切了。近几年来,我在从事会计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探索并实践了几种教学方法。其精神是:按照认识规律,理论投入到实践之中,按照成长规律,素质培养投入到日常学习之中:达到师生互动,生生联动,营造愉悦、宽松、合作、和谐的学习氛围,并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一启发思维——强化实训——复习巩固”等教学手段激发广大同学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参与训练。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基础会计》课程是财经类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学科及人门课,这门课的学习效果直接决定着以后各专业课的学习,因此我从《基础会计》开始进行教学法的课改,为其他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树立理论基础。

一、中职《基础会计》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原因

1.教学实践中应用型教学目标被落化,导致《基础会计》就业性

培养目标薄弱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仍然沿用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时代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统一的中职教育目标。中职这一教育层次的界限模糊、不够明确。而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会计》中职与大专以上层次的教学内容只有广度的不同而缺乏深度的差别,致使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无法形成自身的特点。中职学生《基础会计》应偏向于实践教学,作为中职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课就应具备出纳工作技能,就应成为会计的助手。中专《基础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职业道德素养、有理想,掌握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身心健康,能熟悉审核和办理简单的财务收支,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和办理其他会计事务的初级会计人员。要将《基础会计》就业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是:以需求为动因,把小规模的经济组织和个体经济对会计人员的需要作为我们的目标市场,“生产”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教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突出每一章节的就业理念,不应一成不变照本宣科,在讲授每一内容时,教学目标就应突出实践是怎么做的。

2.中职学生学习现状,促使基础会计教学要改革

中职学生招生难,入学时大多数学生属典型的双差生,即学习能力差、学习主动性、课堂自控能力差。新学期头三个月是流生的高发期,而作为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新生的入门课,教学适当与否关系到学生是否继续读下去的原因之一,而我们有相当的老师在基础会计授课时普遍存着教师过度重视完成教学任务和课堂教学,以单

一的“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代替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讨论和深究,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原始,忽视了现代教学手段、设施的运用,课堂气氛死板、无新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且教师的劳动强度大,教学效果不理想;脱离基础会计课实务型课的特点,忽视实践性教学,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极差。学生讨厌上《基础会计》课,长久以往学生失去学所有会计课的兴趣,导致会计专业流生严重。

3.上基础会计课的教师大部分没有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先生还应该是学生的师傅(教师应具备较强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但现实是中职学校在教师考评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和轻职称能力和业绩,真正的“双师型”人才较乏,很多老师一本书上了好几年,实践是怎么样的知之甚少,甚至这些教师有的还是会计师职称。比如基础会计中记账凭证的填制,在填制记账凭证借贷方金额栏时,有的老师告诉学生每写一组金额都应前面加上人民币符号,而实践中只是在合计时前面才加币种符号。又如很多老师不知道何时要填制银行进账单等等。

4.对学生考核方法单一,难以发挥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的主动性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其一是考核方式单一,总是用一份从概念到概念的所谓标准化试卷进行课堂考试,然后再用百分制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从而难以保证基础会计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如何改革

1.理论讲授贯穿于课程体系中,教师应有的放矢,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理论讲授,它贯穿课程体系,内容尤其重要,它突出教学重点,点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阅读。也就是要做到三清:即把内在关系理清,把重点内容讲清,把疑难问题说清。这样就不会使学生看到书本感到无所适从。针对中职学生自觉性、主动性较差的特点,我在教学时,主要把握两个一:开课第一讲和每一单元第一课。开课第一讲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学生对这门课很陌生,往往抱着试听的心理,一方面瞧瞧老师的水平,一方面品品这门学科的内容,如果符合自己的兴趣,就认真地学,如果觉得不对格,也就放松了学习。因而,我每次与新生第一次开课第一讲都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投入极大的热情,通过情感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这一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和爱国热情,介绍了我国古时期,尚无文字,人们采用“结绳记事”“刻契记事”,西周时期“官厅会计”……特别重要的是在唐宋两代创建和运用了“四柱结算法”,这是我国古代会计的杰出成就,它为我国通行多年的收付记账法奠定了理化基础。到了明、清两代,又在“四柱结算法”原理的启发下,设计了“龙门账”的会计核算方法。通过介绍从古到今的会计发展史,使学生对这门课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激发其求知欲。而每单元第一课,即理论教学也很重要,这一课实际就是把单元理论讲清,把重点、难点、精髓挑出来,讲透彻。因而,要做到深入

浅出,抓住要害,同时为了防止理论的枯燥,配合适当的实例,加上必要的提问和情感投入,营造一种愉悦、宽松的课堂气氛。

2.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堂

案例教学法是将企业会计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参与讨论及教师的总结归纳去实现会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现代会计教学的主流方法之一。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上限于理论知识讲授,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作业练习,期中、期末通过考试检查掌握对会计知识理解的程度,其结果是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记住了会计的有关概念、原则和计算方法,但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适时采用案例教学,将会计的书面描述即案例呈现给学

生,让学生进入所描述企业会计情景现场,对案例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使案例分析符合教材内容需要,我在上课之前,事先尽量搜集了有关企业经营实际工作中典型案例,针对性地穿插在理论教学中。例如《基础会计》中会计凭证一章“原始凭证的审核”学完后。为了考核学生对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合法性、正确性以及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布置了这样一个案例供学生思考:某公司陈××采购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旅馆开出发票记载为80元,人数1人。时间为10天,金额为800元。而陈××却将单价80直接改成280元,小写金额改成2800元,将大写金额前加了一个“贰仟”,报销后贪污了金额2000元。请问:1.出纳员对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