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的理念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的方法和技巧
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方法
纪录片是“等”来的真实、发现的艺术,是作者对被记录者人生的感悟,是最主观的客观记录,它记录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和人对生活的态度,纪录片是原生态的记录、创意性的编辑,是用世界的语言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纪录片创作者不能赋予纪录片太多的功利色彩。
由于纪录片是以画面语言为主的片体,而面画本身是多义的,所以纪录片的主题是多元的。他认为纪录片的创作要有开放式的结尾,画面语言的故事化要做到“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纪录片创作中做到有“中南海的思想,老百姓的心态和记者的敬业精神。”
中国纪录片发展创作启示录
--------------------------------------------------------------------------------
冷冶夫
前言
电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视纪录片又是电视中最有品味,最具精品魅力,最能体现电视综合艺术的电视节目。从1958年7月,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英雄的信阳人民》开始,中国纪录片就以它超出人们想象的发展势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如今这个在新闻电影纪录片的胚胎里诞生,在电视新闻专题片的模式里成长的片种,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里程。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真正腾飞使于1978年,当时中央电视台从日本引进了一批ENG设备,这种由便携式摄像机、录像机构成的电子采集方式,很快替代了原先16毫米电影胶片的拍摄,大大地解放了画面纪录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以往处于垄断地位的新闻纪录电影遭遇了新的挑战。以至于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直接导致新闻纪录片这个片种从电影系统“撤离”,转而成为电视台的看家品种。加上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随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而这时,纪录片又及时地把真实的社会环境人的生活状态送上了屏幕,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生存的社会各个层面,迅速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
在不长的时间里,一些专门为纪录片开设的栏目也相继诞生了:最早出现的是中央电视台1978年9月30日开辟的《祖国各地》,其后又开办了《兄弟民族》《人民子弟兵》(1983)
《人物述林》(1984)《地方台50分钟》(1989)。与此同时,各地方台也纷纷开办自己的纪录片栏目。如《长城内外》、《岭南风云》、《浦江新貌》、《可爱的中国》等,这些专门播放纪录片栏目的出现,不仅标志着电视纪录创作高潮的来临,也标志着中国电视纪录片地位的确立!中央电视台还专门辟出黄金时段,特别播映《话说长江》、《唐蕃古道》、《长征生命的歌》、《让历史告诉未来》等大型纪录片。
这个时期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有了重大演变:60―80年代的创作理念是:宣传与指导。节目的特点是重视脚本,依赖解说,声画脱节。80-90年代的创作理念是:客观纪实。节目的特点是“原生态纪录”,声画并茂,同期声的大量运用。90年代后期――至今的创作理念是:“主观与表现”。节目的特点是,符号语言(画面)的大量运用,故事化戏剧化更加突出,个性化创作的观念被认证。
这个时期纪录片的创作形式也呈出多样化趋势:
画面加解说式:《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让历史告诉未来》
访谈加解说式:《广东行》《中国外交风云》《泰富祥日记》
客观纪录式:《押运兵》《望长城》《潜伏行动》《龙脊》
主观表现式:《西藏的诱惑》《天驹》《英与白》《幼儿园》
客观纪录加再现式:《阻击手》《复活军团》《相约红土地》
但最多的创作形式还是“客观纪录式”,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纪实拍”、“跟腚拍”。这个时期电视屏幕上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片,诸如《藏北人家》、《沙与海》、《最后的山神》、《中华之门》、《女子特警队》、《德兴坊》、《壁画后面的故事》、《毛泽东》、《邓小平》等。一批富有才华的纪录片编导脱颖而出,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多个创作群体,纪录片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电视纪录片开始具有了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成为当代人审视现实生活的重要窗口;成为电子时代高品格的文化代表;成为电视总体制作水平的标志。
由于这种“纯纪实”的创作忽视引导,忽视主观作用,过分强调还原“原生态”,因而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中期的纪实主义浪潮后,中国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各种电视纪实栏目的收视率也开始急遽下划。曾创下36%的收视奇迹的《纪录片编辑室》近几年已降至7%左右。尽管进入了21世纪,中央电视台和部分省级电视台还保留着九十年代开辟的《百姓故事》、《纪录片》(后改为《见证》)、《纪录》等栏目,上海和深圳电视台还开辟了纪实频道,但伴随着纪实浪潮的消退,纪录片的创作和纪录片栏目的收视率仍然逐渐走向低谷。尽管这期间独立制片人的作品和DV纪录片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毕竟前者微乎其微,后者的节目形态和质量难以保证。所以中国纪录片仍然需要理论上的驾驭、创作上的争鸣和实践中的突围。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一:强化故事性
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那么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笔者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辑中,不妨使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打击犯罪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视觉的悬念。
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有这样几种不同形态:
1、画面语言直接叙述故事
2、对画面进行故事化剪辑
3、讲述故事兼有画面接应
4、话筒采访故事,配上相应的画面
5、解说词直接叙述故事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创作形式,纪录片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讲义,它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而艺术品的主要价值就是好看。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录片中,已经大大加强了节目的故事性。象长纪录片《毛毛告状》、《伴》等,不仅片中有故事、矛盾,还有人物冲突。近日评出的第四届《中华荟萃》纪录片奖中,获得一等奖的《草台帮的头家》《简洁人生》、《马明山的故事》等节目都是故事性强、可视性强的作品。去年获得中国纪录片大奖的《陈小梅进城》、《纸殇》、《阮奶奶征婚》等,更是纪录片故事化的典范。
细节也是纪录片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的地方。细节作为情节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换句话说,细节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纪录片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细节。日本获国际大奖的《小鸭子》里,编导在公园内野鸭成长迁移的过程中捕捉了这群野鸭中最小最弱的一只并用两个细节扣住观众心弦:一是当鸭群纷纷离开池塘,只剩最后一只最小的不能飞,它几次想条跳过最后一个石阶,却一次一次总是失败,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才成功。这个细节在展示过程中,观众绷紧了神经,心也随着小鸭子的起跳而跳动。第二个细节是当鸭群长大,欲离开皇家公园时,所有的小鸭均挥舞着翅膀直冲云霄,惟独那只最小的鸭子试飞了一次又一次,毫不气馁的小鸭直至第八次才稳稳地升空与伙伴们会合。这一细节是鸭子故事的终结,也给了观众巨大的心灵冲击与感情洗礼。
然而今天,有些创作者一谈起纪录片的故事化,就害怕把自己的纪录片说成是故事片。实际上,我们把纪录片拍的象故事片那么好看不是更好吗!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故事性,而是故事本身的“虚构还是非虚构”。如果因为保持与故事片的距离而丢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