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注意防治羊小反刍兽疫

合集下载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

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11期摘要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近年来,小反刍兽疫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已对养羊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本文通过对小反刍兽疫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等进行综述,为养羊户正确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诊断;防控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措施龙晓芳1张戎21.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宗场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宜宾644000;2.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宜宾644000收稿日期:2016-08-11龙晓芳,女,1978年生,助理兽医师。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羊瘟,属于我国一类动物传染性疾病,该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与牛瘟类似,因此又被称作伪牛瘟。

近年来,小反刍兽疫疫情时有发生,其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已给养羊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1病原学特征小反刍兽疫病毒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呈圆形或长丝状,有囊膜,对紫外线、乙醚、氯仿等敏感,低温和碱性环境适合其生存,-70℃以下或pH 值在7~9范围内可生存数年,冻干状态下能长期存活,但对热和干燥环境抵抗力弱,60℃经30min 即可灭活,常用消毒药如3%福尔马林、5%石碳酸溶液等对本病毒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2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小反刍兽疫主要经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传染,患病羊或带毒羊的排泄物、分泌物是主要传染源,牛和猪也能被感染,但只表现为亚临床经过。

易感羊群接触到该病毒时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潜伏期在4~21d ,发病动物体温上升至41℃,精神沉郁,两眼无光,食欲减退,鼻黏膜充血,分泌浓稠鼻液,口腔黏膜、下唇、下齿龈等处充血,流出大量口涎,呼出有恶臭气味气体,严重者在唇部、齿龈、颚、咽喉等处可出现溃烂、坏死,患病后期严重腹泻,混有黏液、伪膜,伴有恶臭,迅速消瘦,并出现咳嗽、呼啰吸音等肺炎症状。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

下药,按照患病部位不同,进行针对性治疗。

口腔出现症状的病羊,可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然后涂甘油2~3次/d。

蹄部出现症状的病羊,用2%来苏尔液清洗溃疡位置,同时涂松馏油(1∶10),可以用绷带包扎蹄部。

持续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蹄壳脱落,新蹄壳就会长出。

乳头部位出现溃疡症状的病羊,用3%硼酸液洗净,涂抹青霉素软膏。

3.2 羊肝片吸虫病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疾病,通常以雌雄同体的肝片吸虫为主。

该疾病不仅仅在羊群中出现,在牛、猪等一些家畜中也会出现。

在对羊肝片吸虫病进行防治的时候,养殖户要对羊群饲喂方面的工作做好科学的安排,保证羊群的水源卫生无污染,同时和潮湿放牧地区保持较远的距离。

当出现感染羊肝片吸虫病的病羊时,要第一时间做好隔离,为其灌服硝氯酚等药物。

除此之外,还要对所有的羊群做好按时驱虫,9月份下旬、10月份分别驱虫1次,第二年2~3月份、10~11月份展开两次驱虫。

用三氯苯唑驱虫,剂量为5~10mg/kg·bw,空腹灌服,5周后重复用药1次。

3.3 羊急性瘤胃膨胀 羊急性瘤胃膨胀是因为羊在进食的时候,食用过多容易发酵的饲料,这些饲料堆积在体内就会产生气体且无法有效排出。

通常情况下,病羊出现急性瘤胃膨胀的症状时,会伴随着呼吸急促、腹部空胀等症状,有些病羊还会出现口吐白沫。

对此,养殖人员要做好对病羊的处理。

首先,可以通过穿刺放气法减轻病羊的症状。

其次,放气后,注入0.5%普鲁卡因青霉素80~240万IU,或者酒精20~30mL。

还可以给病羊服用花生油、棉籽油50~100mL,可以有抑制发酵的作用。

最后,灌服硫酸镁50~100g,或植物油100mL,让病羊可以快速排出胃肠内容物。

4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对肉制品的健康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当前羊群发病率不断上升,使人们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健康安全受到威胁。

所以,寻找动物发病因素,同时制定科学的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山羊小反刍兽疫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以及防治措施分析

山羊小反刍兽疫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以及防治措施分析

176农业工程与能源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2017年3月下山羊小反刍兽疫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以及防治措施分析林凤云(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新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楚雄 675400)摘要: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传染范围较广,严重威胁到畜牧业发展,因此加强对小反刍兽疫的有效研究尤为重要。

山羊丝状支原体是诱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它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为更好的促进山羊养殖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对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这类疾病的有效研究。

现对山羊小反刍兽疫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山羊小反刍兽疫;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7)06-0176-02山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表现为:腹泻、支气管肺炎、发热等,它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传染性的特点。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播方式为:直接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典型临床表现为:胸膜炎、纤维性肺炎、咳嗽及高热等,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因此为促进当地养殖业经济发展,必须加强对山羊小反刍兽疫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有效研究。

1 山羊小反刍兽疫1.1 流行病学特点在非洲西部地区最早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蔓延至亚洲及非洲东部地区,并逐渐大范围流行起来。

在印度、老挝等国家曾经被报道过该种疫情的存在,且在我国西藏地区也存在山羊小反刍兽疫的情况。

山羊和绵羊是小反刍兽疫的易感群体。

空气传播和接触性传播是山羊小反刍兽疫的主要传播途径,且在干燥和多雨季比较高发。

1.2 诊断1)诊断依据。

腹泻和发热是突发症状,山羊和绵羊为主要感染群体,同时存在嘴部溃烂和口腔溃疡的情况,并伴肺部疾病。

2)临床特点。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咳嗽和发热,1周的时间为动物的潜伏期。

同时出现眼角结膜、嘴部溃烂等情况,动物伴有疲乏无力的症状,在10天内会出现死亡的情况。

探讨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特点及防控对策

探讨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特点及防控对策

小反刍兽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具有较高传染性的疾病,小反刍兽疫病的主要感染群体为山羊、绵羊等哺乳纲偶蹄目的草食性动物,一旦感染小反刍兽疫病则会导致羊只出现发育迟缓甚至危及生命进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本篇文章也以此为中心,主要讨论了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分析了发病症状、临床诊断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帮助,有效落实羊小反刍兽疫病防控。

经济社会的发展让现阶段人们的物质资料生产能力和获取能力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饮食结构在发生变化,羊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较为契合于我国人民的饮食喜好,因此市场上对于羊肉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是在羊群养殖的过程当中,羊小反刍兽疫病的出现很容易会造成大范围的损失,必须引起关注和重视,明确防控对策,而在此之前,首先则需要了解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以及发病症状。

一、病原及流行特点羊小反刍兽疫病又称羊瘟,是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羊小反刍兽疫病病原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该种病毒的抵抗力是相对较低的,一般情况下在2小时内即可以完成消灭工作,同时在pH<4.5或pH>11.1的条件下病毒也很难存活,但是在冷藏冷冻的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时间保存。

除此之外,醇、醚等相应的清洁剂也可以起到较好的灭杀效果,例如2%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苯酚都可以起到较为明显的消杀效果,因此做好防治往往可以较好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有效地防止羊小反刍兽疫病大范围传染的情况。

该病主要的感染群体为山羊、绵羊等哺乳纲偶蹄目的草食性动物,当然不同种类的动物其感染概率和感染之后所造成的影响是有所区别的,例如相较于绵羊,山羊在感染羊小反刍兽疫病之后所呈现出的临床症状更加明显,而年龄相对较小以3~8月为主的山羊在感染羊小反刍兽疫病时症状最为严重。

除此之外,鹿、野猪等都会感染小反刍兽疫病,区别则在于其临床症状以及感染状态。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摘要: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多见于小型反刍兽的传染病,也被称之为“羊瘟”,该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发病急等特征,这种传染病对于养羊业的发展来有很严重的危害,已经被列入常见羊传染疾病行列。

一旦爆发小反刍兽疫,不仅会给威胁羊群健康,甚至还会给养殖人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做好小反刍兽疫的防治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篇文章围绕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诊断;防治措施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最容易感染这一疾病的是绵羊和山羊,而且所引起的后果十分的严重。

该病与牛瘟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伪牛瘟,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死亡性,其中排泄物、分泌物、饲料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对于养羊业的发展有十分严重的危害。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小反刍兽疫,就需要结合该疾病的发病以及流行特点等,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来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减少动物死亡率。

1、小反刍兽疫的概况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就是发炎、高热、肺炎、腹泻、脓性角膜炎等,其中绵羊和山羊是最容易感染的,小反刍兽疫给羊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我国已经正式将其纳入一类动物疾病中。

我国最早出现小反刍兽疫是在2007年,随后国内也偶尔会出现。

按照国内外的经验,在小反刍兽疫的防治中,需要以预防为主,同时辅以合理的防治手段,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1]。

2、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的主要感染对象就是小型反刍动物,比如说山羊、绵羊、羚羊、野生盘羊、野生鹿等,其中山羊感染后的症状是最严重的。

通常来说,这种疾病的潜伏期最高为4-5天,其中也有个别潜伏期更长的,可以达到21天,而且具有常年发生的特点。

小反刍兽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健康羊接触到病羊,就会直接被感染,病羊的口腔、鼻腔甚至眼睛等分泌物中都有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存在,一旦出现一只患病羊,就会给其它的健康羊群带来威胁;在感染这一疾病的后期,病羊的粪便中也会存在大量的病毒,会直接污染养殖环境,加速疾病的传播,从而威胁整个养羊场的发展。

这个季节必须接种的羊疫苗

这个季节必须接种的羊疫苗

这个季节必须接种的羊疫苗春季羊群需要进行集中防疫,只要做好各项防疫工作,才能最大程度保护羊群不生病。

今天详细介绍一下羊群要做哪些防疫,以及应注意哪些事项,希望对广大养羊户朋友能够有所帮助!1、羊三联四防疫苗羊三联四防疫苗主要预防羊梭菌性疾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疽、羊黑疫、羊肠毒血症以及羔羊痢疾。

羊梭菌性疾病发病往往较为迅速,患羊常常来不及治疗便死亡了,因此必须做好羊三联四防疫苗才可以。

羊三联四防疫苗的免疫保护期为12个月,理论上一年免疫一次即可,但是实际养羊过程中多选择一年两免或大小分免。

一年两免是分别在春季、秋季对全群各免疫一次,只要羔羊达到7日龄以上就可以免疫。

大小分免是母羊临产前20天左右进行免疫,这样羔羊初生后便可以获得相应的母源抗体,然后羔羊15~30日龄时再进行免疫。

一年两免更省事一些,大小分免保护效果更好一些,大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山羊痘活疫苗山羊痘活疫苗不仅仅可以预防山羊痘,还可以预防绵羊痘,因为两者有较好的交叉免疫效果。

羊痘并不是羊身上长痘这么简单,患羊内脏也可能长痘,而且会伴随高热、败血症等全身症状,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故而山羊痘活疫苗同样要做。

山羊痘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期为12个月,一年免疫一次即可,一般春季羊群免疫了秋季便不用再免疫,春季没有免疫到了秋季则一定要免疫。

山羊痘活疫苗的注射方法非常特别,只有在羊尾根皮内注射才能起到较好的免疫效果,以注射部位鼓起一个透明的小水泡为成功。

3、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口蹄疫毒株类型多,且之间难以产生交叉免疫,因此需要选择二价或多价灭活苗才可以。

羊患口蹄疫之后会出现高热、烂嘴、烂蹄等症状表现,其治疗难度大,预后多不良,死亡率较高,因此必须要给羊群免疫口蹄疫疫苗。

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一年需要免疫2次才可以,可以春季、秋季各免疫一次。

需要注意该疫苗有可能造成母羊妊娠初期流产、妊娠末期早产,因此刚怀孕和临产前的母羊一定要谨慎使用。

小反刍兽疫常见症状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小反刍兽疫常见症状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U 小反刍兽疫常见症状及其防治措施分析才秀加小反刍兽疫也被称作是羊瘟以及肺肠炎等,主要是由于小反刍兽疫病毒会导致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出现,进而会对小反刍动物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在现阶段的畜牧领域不断发展大环境下,多种畜牧疫病经常出现,让养殖大户出现了经济方面的 损失。

尤其是小反刍兽疫,相关的养殖人员要更加重视,使用合理有效地防治方法,降低疫病出现的概率。

一、 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的感染对象主要是小反刍动物,例如,绵羊以及山羊等,在亚洲与非洲等区域所流行。

此类疾病的传播渠道是直 接接触,而排泄物以及分泌物属于非常重要的传染源,尤其是对于病羊而言,其传染性非常高。

对于此疾病而言,会感染到猪类动物,然而,却不会存在临阵症状。

二、 疾病症状此疾病的潜伏时间主要是4天到21天,所以要及时进行诊断。

如若出现自然发病现象,只会出现在绵羊与山羊的身上,其它现象都属于病原传播感染。

此疾病能够进行治疗。

然而,某些山羊康复之后的唇部位置会出现口疮情况。

经过感染的动物,其 具体症状和牛瘟病牛之间类似,其体温会上升到41!,持续3天到5天的时间。

患有疾病的牲畜非常容易发生烦躁现象,降低 食欲现象。

在发热疾病的前四天时间当中,口腔黏膜出现了充血现象,颊黏膜会遭受巨大的损害,之后也会发生坏死性病灶。

与此同时,口腔黏膜存有坏死病灶现象,之后转变为粉红色,不断 向下齿龈以及下唇的位置进行演变。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牲畜而言,会过度到乳头以及舌头等位置。

在此疾病一直发展到后期 阶段的时候,病畜容易出现腹泻现象,不断消瘦以及脱水,其致死率非常高。

三、 临床表现山羊患有此疾病的症状非常显著,对于绵羊而言较为轻微。

病畜经常出现忽然发热现象,具体的时间在2天之后的温度会实现42!,之后持续性发热3天的时间,在发热后期的时候,病羊会出现死亡现象。

在刚开始生病的时候,病羊容易流出水样的鼻液,然后不断变成粘稠性的鼻液,导致病畜的鼻孔出现堵塞现象,导致呼吸非常困难。

浅谈如何科学防控羊小反刍兽疫

浅谈如何科学防控羊小反刍兽疫

浅谈如何科学防控羊小反刍兽疫单位:塔合曼乡畜牧兽医站邮编:845250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羊养殖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但其规模和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养殖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为疾病的暴发提供了可能。

在当前养殖过程中,羊小反刍兽疫通常呈现出暴发和蔓延趋势。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羊小反刍兽疫所带来的危害,必须采取措施,以确保广大养殖户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羊小反刍兽疫防制工作的开展,必须深入了解疾病的流行规律和临床表现。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率,我们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科学防控;羊小反刍兽疫引言羊小反刍兽疫是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小反刍兽疫病毒,极易潜伏在羊的生活环境中,抵抗力较弱的小羊羔易感性较强。

羊小反刍兽疫的主要感染途径为直接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如同槽饮食,同盆饮水等行为发生传染。

羊小反刍兽疫在2007年首次传入西藏地区,因其发病快,传染性高,病死率高,被我国列为一类法定报告疫病。

1病原特征引起小反刍兽疫的病原为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

由于病毒抗原性与牛瘟病毒十分相似;因此,该种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病又被称为假性牛瘟。

小反刍兽疫病毒外观近似球形,直径100~300nm,核衣壳呈螺旋中空杆状并且具有特殊性的亚单位。

病毒能在绵羊的肾、胎羊和新生羔羊的睾丸细胞当中大量繁殖,引起细胞病变,形成合胞体。

小反刍兽疫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一般的消毒剂均能够短时间内将其杀死,对乙醚等消毒剂比较敏感,苯酚和2%的氢氧化钠是最常用的消毒剂。

pH值为3.0的条件下3h才能将其灭活。

在冷藏和冷冻的组织当中能够存活很长时间。

实验感染山羊的尸体在4℃环境中保存8d后,仍然能在淋巴结中分离到该病毒。

2临床症状小反刍兽疫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2℃,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同时会出现流黏鼻涕、眼周围有泪及黏稠浆液、口腔中的黏膜可以出现溃烂,出现鼻塞呼吸困难症状,可嗅到病畜呼出有恶臭味的气体。

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治

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治

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治作者:李海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04期羊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假性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一般情况下,如果得了小反刍兽疫,病情严重的死亡率达到100%尤其是羔羊,病情较轻的死亡率达到50%。

被国家定位一类疾病。

不过不管现在你家的羊是不是小反刍兽疫,都要先将发病的羊隔离开,然后在治疗。

1 流行特点该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特别是山羊较为易感,临床症状也较为严重;传染源多为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草料、用具和饮水等;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为主,饮水也可以导致感染;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

1.1 病原诱发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微生物是副黏病毒科的麻疹病毒,主要感染小反刍兽,尤其山羊和绵羊多发,野生动物偶尔感染。

此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一般的消毒剂都可以将其杀死,最常应用的消毒剂为2%的氢氧化钠。

1.2 传染源及其传播途径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畜和隐性感染动物,它们的分泌物、排泄物中都含有病毒,就会污染饲料、饮水或者用具等,健康的动物可能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感染病毒诱发疫病。

病毒还可以存在于精液或者胚胎中,人工授精或胚胎移植也会导致疫病的发生。

1.3 易感动物山羊、绵羊对此病毒比较敏感,尤其山羊发病率高,症状明显。

不同的品种或者个体易感程度也不相同,欧洲品系易感性强。

瞪羚、野生山羊、野生绵羊、鹿等野生动物也会感染,但多为亚临床经过。

2 典型症状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为4~5天,最长21天,山羊发病较严重。

一些康复山羊的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

感染动物临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

急性型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天。

感染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

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

在发热的前4天,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

小反刍兽疫的预防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预防措施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外来动物疫病,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专门感染体型比较小的反刍动物,又名羊瘟、小反刍兽瘟。

小反刍兽疫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由于本病是一类烈性动物传染病,传染性强,危害大,很难治疗,也是不允许治疗的,临床治疗不能防止疫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一只羊确诊后就要对整群羊进行捕杀做无害化处理,并严格按照我国对这类动物疫病的防治规范进行处置。

所以要抓好小反刍兽疫预防工作很重要。

如何防治:治疗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2000g,连用5-7天,病发症状基本消失预防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1000g,连用3-5天,也可长期添加。

备注:本品不含任何违禁成分,绿色、环保、安全、健康,可长期添加使用。

在源头上把好关不从外边引进未经检疫的或者来历不明的羊。

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只,对外来羊只,尤其是来源于活羊交易市场的羊调入后必须隔离观察30天以上,经临床诊断和血清学检查确认健康无病,方可混群饲养。

做好消毒工作。

由于小反刍兽疫的病毒怕高温、怕紫外线,对一般的消毒药没有抵抗力,所以消毒是预防本病来源的一项有力措施。

一般在羊场的大门口设消毒池,紫外线消毒,对来往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同时对羊圈定期消毒,以防病原传入。

日常管理到位。

若环境潮湿,粪便未及时清理,卫生条件又差,外界气候又不好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导致这个病的发病率升高。

让圈舍通风、光线好、清洁,饲喂又营养均衡,管理到位,羊群就不易感染此病毒。

疫苗免疫。

处在受威胁区的动物除了基础消毒和预防措施外,用疫苗做紧急免疫,建立免疫隔离带。

与有疫情相邻的边境县,应严格按照农业部要求开展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工作,定期免疫。

加强羊等易感动物的监测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如果出现类似症状,要立即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

不能擅自治疗和转卖,积极配合做好处理和防控工作。

羊小反刍兽疫诊断与防控

羊小反刍兽疫诊断与防控

羊小反刍兽疫诊断与防控摘要:羊小反刍兽疫又被称之为肺肠炎、羊瘟热等,其主要原因在于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所引起,并且这种病毒存在较强的病毒性、发病急等特征,通常会对小反刍兽造成感染,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为出现腹泻、体温上升、肺炎以及口炎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是多雨季节或者是低温干旱季节,一旦患病不但会对当地羊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还会为羊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基于此,本文从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为切入点,分析该病的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羊;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防治措施随着人们对羊肉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羊与其制品调运、贩卖日益频繁,导致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率逐渐呈现高发的趋势。

羊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极其常见的动物疫病,主要发生于多雨季节和低温干旱季节,绵羊和山羊的感染率、死亡率相对较高,并且一旦爆发将会对羊养殖业带来的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此,广大养殖户应提高对该病的重视程度,详细调查该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并根据相关要求加强对该病的防治管理,避免出现该病大面积扩散的现象。

1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病毒主要会对山羊和绵羊造成感染,对野生动物造成感染的几率相对较小,尤其是针对于山羊而言,其感染该病毒的几率要高于其他品种的羊,并且山羊在感染该病之后会表现出更加严重的临床症状,且不同品种、年龄的羊在感染该病毒之后也会产生具有差异性的临床症状。

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通常会呈现出区域性流行的趋势,主要发生于多雨季节或者是寒冷干旱的季节,普遍以零散的形式出现,但是若没有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将会呈现出大面积流行的状态[1]。

本病主要通过间接或直接接触病原菌而引起的传染,在病羊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都会有大量病毒的产生,在羊与羊间进行接触后也会传染该病毒,并且健康羊间接接触患病羊使用过的用具、饲料、饮水以及牧草后也会引发感染。

除此以外,该疾病偶尔会呈现出爆发性流行的趋势,但是在发病之后的5~6年内会逐步缓和,一旦在羊群内爆发,病死率将会达到70~80%左右。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简介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反刍兽类动物,如牛、羊和山羊等。

这种疾病会导致感染动物出现发热、食欲不振、腹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应对小反刍兽疫的威胁,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防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措施一:加强动物管理和监测1.建立健全的兽药使用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兽药,严格遵守规定的兽药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兽药。

2.定期开展动物体检和病毒监测:定期对养殖场内的动物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并隔离,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

同时,定期进行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病毒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严格防疫和消毒措施:养殖场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动物饮水和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对圈舍、设备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措施二:加强养殖环境管理1.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减少环境污染和恶劣气候对养殖场的影响,提高养殖动物的抵抗力。

2.规范饲养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确保饲养场干净卫生,防止疫情传播。

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和交叉感染。

措施三:加强人员卫生和安全管理1.加强培训和宣传:养殖场应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普及疫情防控的知识,引导人员正确掌握养殖技术和防疫措施。

2.健全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养殖人员遵守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3.及时报告和紧急处理:养殖人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主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尽量减少疫情的扩散范围。

措施四:加强监管和信息共享1.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确保养殖场落实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置违规行为,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2.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将养殖场的疫情情况和防控措施等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其他养殖场,提高整体防控效果。

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处置与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处置与防控措施

病呈 现 高 发 的趋势 ,需 要 防疫 人 员 切实 做好 羊 小反 刍 兽疫 的 防治 消 毒 排 泄 物 ,羊 只 隔 离 观察 ,不 得 随 意变 卖 ,待 封 锁得 到解 除 工作 ,提 升羊 的养 殖效 益 。 后 ,方可 交 易到 市场买 卖 。 1 传播 途径 4 . 4 普查疫 区 内所 有羊 只
小反 刍兽 疫 ( P e s t e d e s p e t i t s r u m i n a n t s ,P P R)是一 种感 染 山 发热 、 口腔 及 舌 黏膜糜 烂 、流 泪 、流鼻 液 、腹 泻 和肺 炎 。 周际动
. 3 及 时 隔离封 锁 羊 、绵 羊 和野 生小 反 刍兽 的 严重 的 烈性 、接 触 性传 染 病 ,特 征为 4

物卫 生 组织 ( O I E) 将 该 病 列为 A类 动 物疫 病 ,我 国将 其 列 入一 其 产 品流 向市 场 。更 禁止 其他 人 畜 、用具 等 进入 封 锁 区 ,追 踪所 类动 物 疫 病 。近几 年 在我 国一些 养 殖地 区 出现 了羊 小 反 刍兽 疫 的 有 封锁 前 贩运 、宰杀 的可疑 羊 只 ,查 明情况 后 ,根 据实 情做 进 一 病 例 ,对 该地 区的养 羊业 造 成 了严 重 的威胁 ,面对 小 反 刍兽 疫疾 步 处理 。需要 宰 杀 的 , 照 章 对尸 体 做无 公 害处 理 。不需 宰杀 的 ,
肠粘 膜 出 血 、糜坦 、有条 纹状 出血 ;肾脏有 出血 点 、水 肿 ;脾脏 弱 毒 苗有 污染 环 境 的可 能 。 南此 ,严格 接 种程 序 ,使用 过 的疫 苗
4~6 d 。调 查证 实 ,此 病流 行率 在 6 0 %以上 。而 致死 率却 高 达5 0 % 4. 5 严格 彻底 消毒

羊小反刍兽疫的症状与预防

羊小反刍兽疫的症状与预防
兽 医 临 床
羊 小 反 刍 兽 疫 的 症 状 与 预 防
孙 洁 ( 河北 省邢 台市动 物疫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0 5 4 0 0 0 )
小反刍兽疫是 由副粘病毒科麻 疹病毒属小反刍 兽疫病毒引起 的 , 以发热 、 口炎 、 腹泻 、 肺炎为特征 的 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 山羊和绵羊易感 , 山羊发病率和 病死率均较高 。我 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
小 反 刍 兽疫 首 次 出现 在某 个 国家 或 地 区 时 ,需 进 行 快速鉴定 , 一 旦 确 诊 应 立 即采 取 严 格 的封 锁 、 扑杀 、 隔 离 检 疫 等应 急 措 施 。对 动 物 的尸体 进 行 无 害化 处
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感 染途径 以呼吸道 为 主。本病 一年 四季均可发生 , 但多雨和干燥 、 寒冷 季 节 多发 。本 病潜 伏 期一 般 为 4 - 6天 , 有 的也 可达 到
子在 p H值为 5 . 8 — 9 . 5 之间稳定 , 当p H值在 4 . 0以下
或 l 1 . 0以上时很 快 失 活 。 病 毒 对 乙C 1 2 小时可将其灭活。用非离子水 去污剂可使病毒所有的纤突脱落 , 2 %氢氧化钠 2 4 小 时 可将 其灭 活 。
1 0天 。
3 临 床 症 状
山羊临床症状 比较典型 , 绵羊症状一般较轻微 。 病羊突然发热 , 第2 3 天体温达 4 0 ~ 4 2  ̄ C, 发热持续 三天 左 右 。病 羊死 亡 多集 中在发 热后 期 , 病 初有 水样
理 ,彻底清洁污染区域并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 毒处 理 。
4 病理变化
口腔和鼻腔 黏膜糜烂 、 坏死 , 支气管肺炎 , 肺 尖 肺炎 , 有时可见坏死性或 出血性肠炎 , 盲肠 、 结肠 近 端和直肠 出现特征性条状充血、出血 ,呈斑 马状条 纹。有时可见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 巴结水肿 , 脾脏 肿大并可 出现坏死病 变。组织学上可见肺部组织 出 现 多核 巨细 胞 以及 细 胞 内嗜酸性 包含 体 。

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什么是羊小反刍兽疫?羊小反刍兽疫,简称“疫病”,是由家畜、野生反刍动物和鼠类等动物携带的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该疾病可以引起家畜的生殖器官、泌乳系统和关节等部位的炎症,严重时还会影响人的健康。

羊小反刍兽疫传播途径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直接接触感染:与感染了布鲁氏菌的动物直接接触,例如触摸、饲养或屠宰。

2.食物传播:食用了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的肉、奶或奶制品。

3.环境污染传播: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粪便、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污染了环境,人或动物接触到环境中的这些污染物后,也有可能感染布鲁氏菌。

综合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播,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控措施:动物防控1.确保良好的动物饲养和管理:避免动物过度疲劳、受寒、受热和挤压等不良饲养环境,保证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充足的营养供给。

2.定期进行检疫:养殖场、屠宰场等需要定期进行动物疫病检查,一旦发现病情,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3.加强动物疫苗接种:羊的布氏杆菌疫苗接种是羊小反刍兽疫防控的关键措施之一,可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率。

4.严格控制动物交易:加强动物交易检疫,禁止非法或无证养殖、贩卖和运输动物,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食品安全防控1.严格控制动物屠宰和产品加工:确保屠宰场设施完善、卫生条件达标,鼓励消费者选择放心食品并自觉接受检测。

2.对食品进行检测:对放牧的羊、山羊、牛等肉品和奶制品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有羊小反刍兽疫的痕迹,要进行深入调查、隔离和处理。

3.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播途径、食品安全知识以及食品卫生和安全标准等,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消费习惯。

环境安全防控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与家畜接触的污水、污泥和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严格卫生操作规范,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2.防治虫媒传播:定期清除垃圾堆、废旧物品等易孳生昆虫之地,设置虫媒诱杀器、喷洒杀虫剂等防虫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

2.6 联防联控,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加强对农村地区散养羊管理,政府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相关的畜牧部门联合进行疫苗的注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制定防疫小组工作制度,村级防疫员组成防疫小组,做好本村的散养羊的防疫工作,然后对免疫工作进行相关的记录,提高免疫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建立防疫联防小组,举荐一名养殖户为当组长,负责本村的防疫事宜,提高责任心。

2.7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规范性 建立养殖户的基本养殖信息,鼓励养殖户认真的填写防疫信息,实行电子档案的网上管理,了解散养羊的疫情防控状态。

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制度,并且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让更多的养殖户认识防疫制度,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在防疫制度中明确规定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引导养殖户积极的遵守,减少疫病所带来的危害。

2.8 羊群进行分类饲养 针对农村散养户缺乏科学管理的问题,应该加强对养殖户的养殖技术的培训,基层畜牧兽医站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鼓励养殖户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购买书籍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养殖水平,还可以向养殖大户学习养殖经验,学习先进的养殖管理方法,在具体养殖的过程中,要结合羊只的大小和类型进行分开饲养,将老弱病残的羊只单独隔离喂养,并且适当的补充营养,减少患病的概率。

针对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羊,要及时的淘汰,否则会影响健康羊的生长,不利于羊群的整体发展。

2.9 重视精饲料的搭配 因为受到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一些养殖户为了节省成本投入而使用田间的草料,导致羊群的营养不良。

应该选择优良的优质作为养殖的饲料,玉米和豆类都是很好的选择,还要将作物打碎,提高饲料的消化能力。

在营养方面,要适当的增加青绿饲料的喂养量,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对策够保证粗饲料和精饲料的搭配均衡,从而满足散养羊的生长需求。

3 结语农村散养羊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主经济要来源,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养殖业开始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季注意防治羊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

自然发病主要见于绵羊、山羊、羚羊等小反刍动物,但山羊发病时比较严重。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是传染源,在密切接触的动物之间也可通过空气传播。

该病的潜伏期为4至5天,最长21天。

感染动物临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

根据症状可分为温和型、标准型和急性型。

温和型:症状轻微,发热,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类似感冒症状。

标准型:发热,体温可达40℃—41℃,持续3至8天,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腹泻严重,有时有口腔溃疡;有时表现支气管肺炎,类似羊支原体肺炎;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

急性型:较少发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呼吸异常,感染后1至2天内死亡。

防治方法
控制小反刍兽疫,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

把好入场关,确保引进羊只未感染。

引进羊只时,要弄清楚羊只的来源和背景,不要购买没有检疫证明的羊只。

羊只调入后,至少要隔离观察1个月,确认健康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把好管理关,提高养殖场所生物安全水平。

要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指导下,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加强防疫管理。

做好相关场所及设施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

人员和运输工具进场时,要进行彻底消毒,羊舍周围用碘制剂消毒药每天消毒两次。

羊群转场、放牧时,要防止交叉感染。

把好防疫关,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

在农业部批准实施免疫的地区,要在当地兽医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把好治疗关,肌肉注射小反刍兽疫疫苗(小反刍血抗配合刀豆素),1次/天,连用2天,病情严重可以加大剂量但不超过3针,或者配合点抗生素分点注射效果更好。

对怀孕的母羊,按照治疗量每天分两次注射,两天后化脓的部位出现结痂,结痂后完全恢复正常。

但要注意稀释后的疫苗应避免阳光直射,气温过高时在接种过程中应冷水浴保存,稀释后的疫苗应限3小时内用完;用过的疫苗瓶、剩余的疫苗及接种用注射器均应消毒处理;疫苗应在-15℃以下保存。

在季节变化时,使用黄芪多糖或扶正解毒散加入精料中预防。

同时,干扰素与头孢噻呋粉针结合也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羊的小反刍兽疫,且可以增强免疫力,中和病毒;还应该加强圈舍的消毒工作,经常用过氧乙酸或聚维酮碘进行消毒。

牛羊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