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析框架
文化差异的分析框架
第9单元 文化差异的分析框架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给经理们提供一套有用的工具来观察一个组织中的个人和团体的行为方式及其原因。
本章通过现实世界中的例子说明在全球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行为的动机,分析了国家间文化的差异,介绍了两种分析方法: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和霍夫斯诺德构架。
持有所有成功的管理实践可以从一个国家照搬到另一个国家的观点的人应该思考一下沃特迪斯尼公司的案例。
迪斯尼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建立的两个主题公园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
1992年4月,他们在巴黎郊外建造了欧洲迪斯尼乐园,它几乎是美国主题公园的复制品。
在开业的前18个月,价值41亿美元的项目却毫无收效。
参观者远远低于预计人数,公园亏损3亿多美元。
部分原因是法国人并不是美国人的克隆。
例如:z与美国人相反,法国人以前很少接触主题公园。
花钱买门票只是为了进去走走这一理念对他们来讲是完全陌生的。
z法国人一周只保留一天也就是星期日作为一家人外出活动日。
和家人在周六或工作日中的某一天出去玩不是他们习惯的做法。
z法国人喜欢度长假。
在8月,所有的事情结束后,人们都去度假。
因此,对主题公园的需求不会像在美国一样。
z法国人素有讨厌见陌生人的习惯。
被满面微笑、热心问候的陌生人接待令他们感到不快。
z在美国,50%的游客在公园里吃快餐。
然而,大多数法国人不吃零食。
欧洲迪斯尼公园是否应该有美国式的就餐场所?如果有的话,会有顾客吗?z法国人没有耐心。
让他们排队等候会令他们不舒服。
美国人似乎不在乎花30分钟或更长时间排队等候乘坐过山车。
这是否限制了法国公园的游览人数,或是对新公园的致命一击?z法国人喜爱狗。
他们到任何地方,包括到大多数的度假圣地和高档饭店都喜欢带着狗。
然而,狗一直是被禁止在迪斯尼公园之外的。
z迪斯尼员工佩戴只有他们名字的徽章的做法在美国是可行的,因为美国人不拘礼节。
但法国人对此不屑一顾。
z法国工人不喜欢唯命是从。
他们不大可能爽快地遵守公园管理者限制他们吸烟、吃口香糖、和同事闲谈的要求。
《2024年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篇一一、引言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交际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它为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社会习俗和交流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本文将通过电影《别告诉她》这一文化现象,分析中美两国在文化维度上的差异,以深化对两国文化特性的认识,并为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供新的思考。
二、文化维度理论概述文化维度理论是由荷兰文化学家霍夫斯塔特提出的,该理论将文化分为五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刚性与柔性以及时间取向。
这五个维度为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和交流方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三、电影《别告诉她》的文化背景分析电影《别告诉她》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人物设定,反映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爱情和文化冲突的故事,展现了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
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一维度上,中美两国存在明显的差异。
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独立和权利。
而中国文化则更倾向于集体主义,重视家庭、亲情和群体关系。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在面对家庭和爱情时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从而反映出两国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的差异。
五、权力距离在电影中的反映权力距离是指社会中权力分配的差异程度。
美国社会相对较为平等,权力距离较小;而中国社会则存在一定的权力距离。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角色之间的权力关系和互动方式,从而分析两国在权力距离方面的差异。
例如,电影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上下级关系等,都反映了不同国家在权力距离方面的文化特征。
六、不确定性规避的差异在电影中的表现不确定性规避是指对未知事物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美国文化相对开放和自由,对不确定性有较高的容忍度;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稳定和秩序,对不确定性有一定的规避倾向。
中国传统战略分析模型与现代战略分析模型
中国传统战略分析模型与现代战略分析模型如何能够培养有效的战略思维方式,能够对问题进行高度结构化的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关键信息的分析,进而找出问题和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也许是很多家人在学习战略管理的时候经常自问的问题。
这就是学习战略分析模型的必要。
先概念性地简单介绍一些经典的战略分析模型(部分参考了“专业人力资源工作者的132项工具”一帖的讨论和其他文章的总结),这些战略分析模型其实大部分教科书上都有,只是需要总结和应用。
希望各位有兴趣的家人能跟帖就相关的熟悉模型跟帖介绍和讨论,先谢谢大家的支持。
1、战略框架:公司层战略框架包括总战略框架和公司业务组合矩阵。
总战略包括稳定性战略、增长性战略、收缩战略和组合战略;公司业务组合就是的BCG矩阵了。
2、基准化分析法(Benchmarking):将自身的状况与同领域内最好的状况相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模仿行为。
要找出或制定评价指标,并对指标进行量化或打分。
3、SWOT分析法: S: strength, W: weakness, O: opportunity, T: threats。
具体操作是划一个大十字,分别在四个区间写上自身优势、自身劣势、外部机会、外部威胁。
进行各种因素的组合,找出应对方案。
4、波士顿(BCG)矩阵法:波士顿咨询集团在1970年创立,分两个维度评价现有业务(产品) --市场份额和成长性。
把现有业务分为:现金牛型(高市场份额,低成长性)、瘦狗型(双低)、明星型(双高)、问题型(高成长,低市场分额),进而安排业务组合。
5、GE矩阵法(又称九盒矩阵法):按市场吸引力和业务自身实力两个维度评估现有业务(或事业单位),每个维度分三级,分成九个格以表示两个维度上不同级别的组合。
两个维度上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评价指标。
6、价值能力导向模型:对九盒矩阵法的深化,在两个维度上进行细分。
这样,这个矩阵就可以不仅仅用来评价投资的业务了,还可用他来评价管理能力发展的优先次序等。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态,更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包括了诗、书、画、礼、乐、射、御、书法、卜、数等众多领域的学问。
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化元素通过千百年来的积淀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的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共同具备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精神追求等方面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所在。
在中国,民族精神强调了团结、和谐、勤劳、智慧、崇高等价值观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孝道、儒家思想的传承、尊重师长、尊老敬老等传统思想观念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民族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正是因为有了民族精神的支持和坚守。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民族精神的弘扬,而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播也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关系,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在当今社会,我们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深入理解和传承,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部分的回顾:简要回顾一下文章的主题和目的,以及前面已经讨论过的内容。
例如,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概念和定义。
文化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何以可能
或无意地忽略了文化作为分析框架何 以可能这样一个元问题 。这种提问即是要求给文化作为 分析框架提供理 由和意义 , 出根据 和证明 , 给 这是一个前提性 的元问题。如果这一 问题不解
有 历史 和逻 辑 自洽性 的分 析框架 , 也就 是说 , 文化 就是 文化 , 它既不 是 “ 唯物 的”, 不是 “ 心 也 唯 的” 它 就是 它 自己的用 以把握人类 文 明历史 进 程一 种 范式 、 , 一种 尺 度 、 一种 视 界 、 种分 析框 一
架。( ) 3 这种哲学性质的文化概念 , 如丹尼尔 ・ 贝尔所说 的应该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诠释的 系统 , 它内源 于人的自觉能动的意识性 、 超越性和创造性( 即如蓝德曼所说的“ 主观精神” , ) 外 化、 外显于人的社会 生活和实践及 其对象化 的成果和样 态中 ( 即如蓝德 曼所说 的“ 客观精
是指用文化作为分析 、 把握人类社会生活及其历史进程 的基本范式和基本尺度。 在思想史上分析 、 把握人类社会及其历史进程有许多不同的分析框架 , 在西方思想史上远 如柏拉图的“ 理念论” 近如现代西方的“ , 现代化理论 ” 中国传统思想更多地从道德伦理 维度 , 来解释社会历史 , 马克思主义则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出发 , 赋予社会历史 以唯物而 又辨证的解释框架。2 世纪在历史哲学方面一个较为突出而又普遍 的倾 向就是 以文化 作为 O
分析框架来解释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在西方有以斯宾格勒的《 西方 的没落》 和汤 因比的《 历 史研究》 为代表的“ 文化形态史观” 雅斯贝尔斯 的“ , 轴心期 ” 理论。而中国从近代开始经五四 新文化运动到 2 世纪 8 O O年代的思想启蒙 、 文化 比较和论争 , 中国传统和历史 的反思与批 对 判,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构等等 , 对 更有一种“ 文化上行” 即从 文化上来分析 中国由传统 走向 现代的社会转型和历史变迁的深层动因。显然 , 文化 已成为 2 O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思想学术界
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_一个分析框架
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一个分析框架周雪光 艾 云摘 要:强调变迁过程中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旨在解释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制度变迁现象。
制度变迁是由占据不同利益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而推动和约束的,而不同群体和个人的行为受其所处场域的制度逻辑制约。
因此,制度变迁的轨迹和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
需要在多重制度逻辑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它们的各自角色,在行动者群体间互动中解读制度逻辑的作用,并关注制度变迁的内生性过程。
我们以北方一个乡镇中村庄选举制度2000 2008年的演变历程来阐述这一分析框架所提出的研究课题、分析概念以及理论思路。
关键词:制度逻辑 制度变迁 村庄选举作者周雪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艾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本研究得到斯坦福大学CEA S 和H ew lett Faculty Fund 、上海市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大学)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支持,并得益于美国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的讨论班、刘玉照、王修晓等人以及 中国社会科学!匿名评审人的批评,特此致谢。
∀ V ictor N ee,#A T heor y of M arket T ransitio n:F ro m Redistr ibution to M ar kets in Stat e Socialism,"A mer ican Sociol ogical Review ,vo l.54,no.5,1989,pp.663 81.∃ Jean C.O i,#Fiscal Refor m and the Eco no mic F oundatio ns o f L ocal St at e Corpor atism in China,"W or ld Politics ,vo l.45,no.1,1992,pp.99 126;A ndrew G.Walder,#Lo ca l G ov ernments as Indust rial Firms:A n O rganizatio na l Analysis of China s T ransitio nal Economy ,"A mer ican J our nal of S ociolo gy ,vo l.101,no.2,1995,pp.263 301.% L in Nan,#Lo ca l M ar ket So cialism:L o ca l Cor por atism in A ctio n in Rur al China,"T heor y and So ciety ,一、作为新兴制度的村庄选举:研究课题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规模制度变迁的时代。
框架分析理论在中国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框架分析理论在中国新闻报道中的应用1959年,贝雷尔森的一句“传播研究行将就木”不仅没有致传播学于死地,反而催生了传播研究的新领域,即受众中心论的出现。
以卡茨、布拉姆勒、麦圭尔、格里维奇等人为代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经验学派受众中心论的主要阵地,而以霍尔模式为基石的文化研究学派则体现了批判学派的受众中心论观点。
但无论是经验学派或批判学派,在谈及受众中心论时都暴露出了同样的一个缺陷,即研究过于侧重微观层面,都以受众个体为研究对象,而社会作为一个系统,远非只依靠简单个体的叠加就可以被理解和定义的。
因此,当20世纪80年代,批判的文化研究者还在进行接受分析时,在美国,一种受众研究的新方法正在成形。
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早年芝加哥学派的米德及其弟子布鲁默所提出的符号互动论以及社会学家伯格和卢克曼所提出的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即“强调人们的现实经验是一个进行中的社会建构,人们进行人际传播和接触大众媒介的目的是为形成日常生活的主要事务的典型化图示建构一个自然的背景”,很明显这样的理论基础中隐含着积极的受众的意思。
这种受众研究新方法的代表成果之一就是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的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理论。
一、框架分析理论的定义在《框架分析》一书中,戈夫曼首次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的具体事实。
”戈夫曼最初的假设是:人们都要设法给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件赋予一定的意义。
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要依据一定的程序或标准的,即戈夫曼所说的“框架”。
“框架”是指人们用来定义情境的最基本的组织模式,也就是指人们内化了的现存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是一系列的惯例和共同理解,也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舞台上进行演出的依据。
二、框架分析理论的内容简单的说,框架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的期望。
框架的形成就是指我们如何把某个事物归入一致性的范畴中,框架主要分为首要框架和次要框架。
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建筑:一个历史框架
1 9 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建筑 : 个历史框架
一
I
CUL TURAL ARCHI TE CTURE I N CHI NA
SI NCE 1 980 :
A HI S TORI CAL FRAMEW ORK
吕品晶 \L y u P i n j i n q
何 回应三 个时态共同交织的这段 历史的?
师。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 院 、中央 美 术学 院 ,获 建筑 学工 学学士 、
硕 士 、美术 学 博士 学 位 。入选 教 育部 新 世
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
建 筑学 院 院长 兼研 究 生 院副 院长 ;中国 美 术 家协 会 建筑 艺 术委 员 会主 任 ;住 房与 城 乡 建设 部 城市 设 计专 家 委员 会 委员 :高 等 学 校建 筑 学学 科 专业 指 导委 员 会委 员 i中
今天 很多演讲嘉宾都提到 了 ,“ 文化 建筑”是一个非常大的题 目 。 这 么大一个题 目 , 从哪 入手 , 是 一个非常 困难的事情 。 现 在我代表 中央美术学 院研 究团队把 基于历史维度 的基础性
梳理 工作做一个 介绍 ,以期能 够对切入 “ 文化建筑 ”这 个庞大主题有 些帮助 。这个介 绍分为
圈 1 . 中国 经济 瞻 型的 五 个阶 殷
TRANS F 0R M AT I ON OF 9 8 0 年 以来 的 中铜 文化 建 筑的 多种 维
ARCH I T EC TURAL I ☆Ⅱ】 城 MI 『 ) I A
圈 3 中 国文 化 建筑 的三 个 “ 时 恋” 、 三个 “ 主 体 ”与 三种 “ 维度 ”
然而 ,“ 塑造 国家形象的文化 建筑 ”与 “ 建 构公共活动 的集体空间 ”这两者之 间 ,又是一种怎 样的互动关 系?
文化传承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示例
文化传承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示例研究思路研究文化传承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领域,需要采用系统和有条理的研究思路来进行有效的探索。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研究思路:1. 概念理解:首先,研究者应该对文化传承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和明确界定。
这包括研究文化的定义、文化传承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概念理解:首先,研究者应该对文化传承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和明确界定。
这包括研究文化的定义、文化传承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2. 问题确定: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标。
例如,可以探究文化传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文化传承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差异,或者探索文化传承的创新方式等。
问题确定: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标。
例如,可以探究文化传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文化传承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差异,或者探索文化传承的创新方式等。
3. 文献综述:进行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梳理,以了解当前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已有研究的观点和发现。
这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研究的重点和切入点。
文献综述:进行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梳理,以了解当前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已有研究的观点和发现。
这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研究的重点和切入点。
4. 研究方法: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
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如案例研究、访谈或观察等,也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或统计分析等。
研究方法: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
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如案例研究、访谈或观察等,也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或统计分析等。
5.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验证研究问题和假设。
这可以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或质性分析技巧,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验证研究问题和假设。
这可以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或质性分析技巧,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6. 结果呈现:将研究结果以清晰和有说服力的方式呈现出来。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或文字来展示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结果呈现:将研究结果以清晰和有说服力的方式呈现出来。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或文字来展示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初中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四种脊梁概括事例
初中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四种脊梁概括事例1. 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在数千年的文明演变过程中,中国人民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勤劳智慧的努力,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即初中时期的学生们似乎失掉了自信力。
在这个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学生们面临着各种学习和竞争的压力。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影响和焦虑情绪的增加,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初中时期正是他们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自信和勇气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然而,一些学生似乎缺乏自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本文将通过四种具体的事例来概括初中语文教育中中国学生失掉自信力的原因。
这些事例包括对比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学习方法中的困扰、社交压力和评价体系的问题等。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初中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每个事例,并探讨其对学生自信力的影响。
通过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初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恢复自信,重新找回自己的脊梁,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引起社会对初中语文教育中学生自信力问题的关注,并促使教育部门和家长们重视这个问题。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和关心,我们才能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积极、自信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坚定的内心和自信的人生态度。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为: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描述本篇长文的整体框架和组织方式。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本文要探讨的主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问题。
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整体框架,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西方数据新闻中的中国一个视觉修辞分析框架
西方数据新闻中的中国一个视觉修辞分析框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方式,逐渐在新闻传播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数据新闻已成为其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西方数据新闻中的中国形象,通过构建一个视觉修辞分析框架,深入剖析西方数据新闻在呈现中国时所使用的视觉元素、修辞手法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
本文将首先回顾数据新闻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然后聚焦西方数据新闻中的中国报道,分析其视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构建一个视觉修辞分析框架,该框架将包括视觉元素的选择、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意识形态的体现等方面。
通过这一框架,我们将对西方数据新闻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影响。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媒体如何运用数据新闻塑造中国形象,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塑造和传播策略。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报道方式,逐渐在媒体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关注也日益增强。
在这一背景下,西方数据新闻中关于中国的报道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因此,对西方数据新闻中的中国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形象。
回顾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对西方数据新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数据新闻的定义和特征,即如何界定数据新闻,以及它与传统新闻报道相比具有哪些独特之处;其次是数据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机制,包括数据来源、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数据新闻在媒体平台上的发布和推广方式;最后是数据新闻的社会影响与伦理问题,即数据新闻如何影响公众的认知和行为,以及在数据新闻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伦理失范问题。
简要阐释文化“四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要阐释文化“四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文化“四层次”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本(NeilJ.Smelser)提出的一种关于文化分析的概念。
他主张,文化应该看做是一个由四个层次和多个要素组成的网络,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凝聚体。
它的四个层次包括:文化特征、社会层次、行动层次和系统层次。
文化特征是指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化的、相互关联的、共同持有的看法、信念、态度、价值观、实践模式和行为方式,如语言、艺术、宗教、传统等,这些共同构成一个社会文化的基本框架。
在这个框架下,一个特定的文化只是在一组特定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格局,这就是社会层次。
例如,中国的中国传统的文化实践是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征上的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层次。
社会层次也包括创造和接受者这两个概念。
行动层次由文化特征和社会层次组成,包括普遍行动发生的社会环境、文化特征的实施及其效果,以及此类行动的频率、同时发生的其他行动的准确数量及其构成的文化系统的分布情况。
最后,系统层次,是指与文化相联系的全球性范畴,它包括不同社会团体之间的文化形式以及这些文化形式与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关系。
它还包括每个文化形式在内部的协调功能,以及各个文化形式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外部文化形式的关系。
总之,它就是文化形式之间的更加深入的分析,用于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外部文化形式的关系。
文化“四层次”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文化的复杂性,不再把文化看做一个独立的凝聚体,而是把它看做一个系统,该系统是由四个层次和多个要素组成的,这些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文化的网络。
四个层次分别是文化特征、社会层次、行动层次和系统层次,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一个网络,它们共同构成文化的复杂性。
奥尔本的文化“四层次”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化理论思想,从而为文化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范例。
它也使得文化分析更容易,因为它把文化分析分解为多个因素,这样分析就更容易和更有针对性了。
中西文化线性与环性的特征分析
中西文化线性与环性的特征分析一、线性与环性认知结构中西文化的差异(一)线性结构在关系推理中,当人们面对自然界确定性现象时,常常表现出线性传递的推理结构。
在形式逻辑框架下,若前提为真,结论也必为真。
①假定:A、B和C表示三种事物。
A的单一属性———“长度”大于B,且B大于C,那么绝大多数人可能做出逻辑推断:A大于C,该推断的关系传递路线是线性的。
②线性结构是一些自然属性﹙如身体、楼房等的轻/重、高/低﹚在确定性情境下的推断规则。
其逻辑的合法性是基于关系推理中比较的属性﹙长度﹚是单一的,而不是多种属性组合,否则会出现多种非线性结构。
对被试来说,根据前提准确推断A和C的关系,很大水准上依赖于头脑中储存着线性结构的认知结构。
至此,我们能够推断:西方文化表现出的线性结构可能根源于该文化中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确定性现象的认知和文化偏好,具有自然认知的特点。
(二)环性结构当人们面对多种属性组合时,事物间的关系则是不确定的,我们很难根据前提判断A与C的关系。
这时,线性规则可能并不成立,而必然出现非线性传递的关系结构,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③下面以起源于中国民间的社会性游戏———“锤子-剪刀-布”来说明环性认知结构的特点。
与“3-2-1”的线性传递关系不同,“锤子-剪刀-布”的大小关系是环性传递的,这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事物间比较的属性是多样的,二是多种属性的比较导致概率性质的互反关系。
比如,布和锤子的比较包含“重量”、“面积”等多种属性,那么二者的关系就难免包含“布的重量比锤子小”、“面积却比锤子大”等,这种互反关系代表了中国文化“一物降一物”的互相联系与制约思想。
如果假设:锤子大于剪刀,且剪刀大于布时,那么,布和锤子的关系客观上存有以下情况:1.可能二者毫无关系;2.可能布大于锤子;3.可能布小于锤子等。
具体是哪一种情况,要根据个人经验和具体社会情境而定,这就是一种不确定的推断,常被称为社会传递性推理。
其中第2种情况为环性结构,因其关系传递路线形似圆环得名。
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的动力机制——一种分析框架与研究视角
流行 文化 是 社 会 文 化 系 统 中一 个 相对 晚 出 又个性 鲜 明的 文化 形 态 。从 流行 文化 的创造 主体
为人 文社会 科 学研 究 领 域 的 常用 术 语 , 以揭示 用 研究 对象 的 发生 动 因、 在 机理 与 运 动 规律 。对 存
当代 中国流行 文 化 生 成 的动 力 机 制
— — 一
种 分 析框 架 与研 究 视 角
孙 瑞 祥
摘
要: 当代 中 国流 行 文 化 生 成 机 制 与 传播 动 力是 复 杂 和 多 元 的 , 内源 性 因素 与 外 源 性 因素 共 同作 用 的 结 是
果, 需要 运 用 复 杂 系统 与 复 杂 性 科 学 理 论 加 以 分析 。 中 国社 会 发 展 的世 俗 化 、 开放 与 自信 的 文 化 ・ 、 现 代 文 态 后
范式 或文 化精 神介 入 和影 响 的情 况 下 , 由原 生 文 化模 式 内在 的超越性 与 自在性 矛盾 的 冲突和原 生
进行 生产经 营 , 通过 大 众 传 媒广 泛传 播 的文 化 并
形态 。流行 文 化在 当代 中 国的生 成 绝 非 偶 然 , 是
政治 、 济 、 经 文化 多 种要 素共 同孕 育 的结 果 , 反 既 映 了当今世 界文 化 的 发 展潮 流 , 体 现 了 中国 的 也 现 实文 化诉 求 。学 者有 言 :无视 流行 文化等 于忽 “ 视 了一 种 塑造 我 们 生 活 的 重 要 力 量 。 []P3分 ” 1(2) 析 当代 中 国流行 文 化 的生 成 机 制 与 动力 源 泉 , 有 助 于提 高我们 对 这一 文 化 形 态 特 殊性 质 、 产 方 生
中国叙事学的原理和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叙事学的原理和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叙事学是研究中国古代和现代叙事传统的学科,它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叙事一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叙事可以传递文化、道德、历史和人类经验等方面的信息。
中国叙事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民间故事、史书、传说、戏剧、小说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和叙事风格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叙事作品的分析与解读,中国叙事学试图揭示叙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提供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中国古代,叙事往往是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进行的,故事通过吟唱、讲述、演奏等形式传递给后代。
这种口头的传统方式使得叙事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文学作品的书写和印刷等方式的出现,叙事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叙事传统依然保留着深厚的根基,对中国叙事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叙事学的方法主要包括文本分析、历史考证、比较研究等。
通过对叙事作品的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可以揭示其中隐藏的叙事规律和内涵,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独特之处。
同时,通过对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考证,可以更好地理解叙事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中国叙事学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叙事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索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另外,中国叙事学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讨现代叙事形式和传统叙事之间的关系的视角,对于推动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之,中国叙事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中国古代和现代叙事传统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叙事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可以揭示中国叙事的独特之处和深刻内涵,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中国叙事学的原理和方法: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中国叙事学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其定义和发展背景。
艾布拉姆斯四要素与中国文学理论(1)
艾布拉姆斯四要素与中国文学理论(1)【内容提要】艾布拉姆斯提出的四要素分析框架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欧美批评界和非西方学界均认定这一理论的有效性。
本文指出,借用外来理论的逻辑前提是双重的学理性,即这一理论本身是否具有普遍有效性,以及研究对象本身所要求的学理性。
借用一种理论的学术研究应把握该理论背后的指涉与知识之间的关联,同时也应对研究对象背后的历史关联有所意识。
本文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艾氏理论依然是一种历史时段中的框架,它难以对文本外部环境进行有效分析,也不能针对传播对文本从生产到接受的整体过程进行有效分析。
北美部分汉学家在未质疑的前提下预设艾氏框架的普遍有效性,以“客观”的西方理论切割和分析中国文论,其结果只能证明源自不同文化区域的中国文论不过是西方理论的注脚,或证实中国文论与西方理论的“附属关系”。
美国康乃尔大学英文系M.H.艾布拉姆斯(M.H.Abrams)教授的名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The Mirror and the Lamp: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是在其1940年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修改,并于1953年出版的。
此书以其深刻的理论分析和可操作性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权威地位。
艾氏的其他论著,如其编选的《诺顿英国文学选集》(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和《文学批评术语》(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等论著亦是文学批评学界的案头书。
其中,艾氏在《镜与灯》中提出的四要素分析框架结构,不仅成了西方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指南,同时也成了非西方文学研究界以及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文论的重要方式。
可以说,艾氏的四要素框架不仅是20世纪引用率最高的分析框架之一,亦是 20世纪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半个世纪过去了,学界对这一理论应当有所回顾。
中国文化的个分析框架
中国文化的个分析框架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覆盖最广、内容最丰富的文化之一。
要全面地分析中国文化,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分析框架:一、历史和传统中国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包括各种历史事件和传统,如夏、商、周等朝代的建立和衰落、儒家、道家、佛家等学派的兴起和传播、汉字和中国传统礼仪等各种文化符号。
这些历史和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哲学和思想中国文化有着丰富的哲学和思想体系,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为中国文化开创了独特的哲学传统。
这些哲学和思想中注重和谐、礼仪、思辨、心灵等方面的思考,也成为了国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三、文学和艺术中国文化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古诗词、小说、戏曲、民间故事等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均受到了时间的考验,仍然为世人所敬仰。
四、宗教和信仰中国文化中的宗教和信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这些宗教和信仰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带来了各种文化交流和变迁。
五、科技和教育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不仅带来了重大的科技成果,还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
同时,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注重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教育,也为中国人塑造了特殊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是由多个方面组成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各方面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性。
这些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从的文化维度理论看中美差异以《家有儿女》和《摩登家庭》为例
从的文化维度理论看中美差异以《家有儿女》和《摩登家庭》为例一、概述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其文化差异自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文化维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不同文化间差异的框架,本文则试图借助这一理论,探讨中美两国在家庭生活、亲子关系、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选取了两部极具代表性的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和《摩登家庭》作为分析对象。
《家有儿女》是一部反映中国城市家庭生活的电视剧,以其真实的家庭生活场景和生动的角色塑造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而《摩登家庭》则是一部以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为背景的情景喜剧,凭借其幽默的风格和对家庭生活的深刻洞察,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通过对这两部电视剧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家庭文化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
例如,在亲子关系上,中国传统家庭强调父母的权威和子女的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更注重亲子间的平等和沟通。
在教育观念上,中国教育更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美国教育则更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介绍文章主题:通过比较两部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和《摩登家庭》,探讨中美文化差异。
本文将通过对比中国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与美国情景喜剧《摩登家庭》,深入探讨中美文化在家庭生活、价值观、教育方式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差异。
这两部剧分别代表了各自国家的家庭文化和社会现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中美文化差异的独特视角。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将揭示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家庭角色的分配以及家庭价值观的体现。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这些差异背后的历史、社会和心理因素,以期更全面地理解中美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也为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 引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作为分析框架。
在探讨中美文化差异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借助一些理论工具来深化理解。
框架理论在我国的研究: (1)
(三)高姆森发展
• 专门从事社会运动研究的美国学者高姆森可能是迄今引用框架
理论最重要的研究者, • 高姆森将框架的定义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界限之意,可引申 为对社会事件的规定,另一类则指人们用以诠释社会现象的 “架构”。由界限的定义来看,框架像是人们藉以观察世界的 镜头,凡属此镜头纳入的实景,都成为人们认知世界中的部分。 再由架构的定义来看,人们藉由框架来建构意义,以了解社会 事件发生的愿意与脉络。前者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后者则显示
的影响、对信息的价值判断态度以及行为反映的影响。
• 心理学上“框架效应”。 • 称为框架效果并不是绝对的,只有在与受众框架互动的过 程中,透过受众框架的过滤才能发挥其效果。
(四)受众框架
• 受众个人接受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 • 围绕不同新闻事件所产生的各种舆论反应,实际上是大众 传播的新闻框架与受众框架相互作用的结果。
•
存储在人的记忆系统里。
• 认知“基模”即“诠释的框架”
2、框架效应:预期心理学视角 • 框架效应是凯尼曼(Kahneman) 特威尔斯基 (Tversky)决策研究中所考察现象之一,指
同一种资讯经由不同的表述会导致不同的选
择。
• 情景设想:假设发生了一场致命的传染病,该病可能导致 600人死亡。
意义的结构,是一种观察事物的世界观。
• 将框架理论引入新闻传播领域的是美国传播学者吉特林。 • 他认为框架是“关于存在着什么、发生了什么和有什么意
义这些问题上进行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
框架是一个持续不变的认知、解释和陈述框式,也是选择、 强调和遗漏的稳定不变范式。通过这样的框架,符号的处 理者按常规来组织话语。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特定的新闻 报道,而是一种经过了抽象并且具有一般规律的处理方式。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作者:杨延圣来源:《观察与思考》 2018年第4期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①习近平同志还曾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②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性,充分表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逻辑起点,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落脚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重大论述主要有两次。
第一次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第二次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物质文化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种物质性需要,其满足程度可以用量化的考核指标进行衡量,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除了物质性需要外,还包括了社会性需要(如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等)和精神性需要(如价值观、精神、理想信念、信仰等),除物质性需要以外,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难以进行量化考核,因为从主观上来讲,民众基于主体性特征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解存在诸多偏好,难以进行统一的衡量和评价。
但从实际工作角度来讲,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其目标完成情况又非常需要构建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衡量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衡量和评价。
为此,从理论上读懂弄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出的理论依据及其基本内涵,结合当前中国改革发展实际,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衡量指标体系研究的分析框架,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社科理论工作者亟需进行思考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析框架[内容提要] 从一般价值导向看,中国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单向度和等级的特征,是一种强势文化,实质是为强势服务。
具体表现是:有等级,无平等;有强势,无弱势;有传统,无创新;有人治,无法治;有礼节,无理性。
在现实层面,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权威主义、机会主义、平均主义、血缘主义、功利主义。
在宏观的社会效果方面,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有利于强者,不利于弱者;有利于坏人,不利于好人;有利于熟人,不利于生人;有利于个体,不利于整体;有利于现在,不利于将来。
中国文化的单向度性和强势性体现在微观的个人人格方面,主要表现为一种双重人格的形成。
具体表现是:主子与奴才人格的两极统一、柔弱与残暴人格的两极统一、面子与里子人格的两极统一、自尊与自卑人格的两极统一、内圣与外王人格的两极统一。
中国的封建专制等级制度是催生文化不均衡性和强势性的根本原因。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其中体制创新是关键。
关键词:中国文化分析作者简介:宋圭武,男,甘肃靖远人,1964年10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理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现为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问题,曾先后公开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5本,并获得过10多项科研奖励。
什么是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本文所指中国文化,主要是指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表现出具有一定稳定性和主导性的一种文化形态。
在现实层面,主要表现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并融合其他文化的一种文化存在。
几千年来,在中国人的深层意识里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及精神状态,就是这种文化的具体表现。
中国文化有些什么特点?也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从一般的价值导向看,中国文化体现了一种单向度和等级的特征,是一种强势文化,实质是为强势服务。
具体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有等级,无平等。
无论是在家族层面,还是在社会和国家层面,中国文化都表现出强烈的等级性。
家族的等级性立足于血缘。
而社会和国家的等级性是家族等级性的进一步推演。
等级性的实质是不同等级的人具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权,尤其是具有不同的剩余分配权。
一般而言,等级越高,其所具有的分配权就越大,其享受的待遇就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平等,只能是同一等级内部的平等,并没有全社会的平等。
所以,有等级就必然无平等。
因为平等应当是一个整体范畴,而不是一个局部范畴。
二、有强势,无弱势。
中国文化本质是为强势服务的。
这也是文化等级性的一个必然结果。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然都具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但相互间权利与义务是不对称的。
对强者而言,是权利大于义务;对弱者而言,是义务大于权利。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反过来是绝对不行的。
有的同志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人本的特点,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准确的说法。
民本与人本是本质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
人本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范畴,而中国文化所体现的只是民本范畴。
民本的目的为了强者,是最终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人本的最终目的是所有人。
所以,民本只是一个局部范畴。
当然,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精神是非常明显的,但这种现实主义导致的是一种以人为中心,而非人本;因为这种以人为中心只是以少数人为中心,只是以强者为中心,而非以所有人为中心。
三、有传统,无创新。
祖宗之法不可变,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顽固特点。
由于缺乏创新,所以中国文化实质是一种静止的文化,或是一种循环的文化。
虽然有局部的变革,但充其量只能算是枝叶的修剪或是对整体的一种修饰。
其修饰的结果往往表现为对原有本质的进一步深化,而不是实质的变化。
这里中国文化没有创新根本原因不在自身。
任何文化本身都是极具创新力的。
中国文化缺乏创新,根本原因是外在力量的压抑,尤其是强势利益集团的压抑。
创新意味着改变,意味着对传统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所以,创新总会遭到原有利益集团的抵制和摧残。
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不均衡的社会结构造成的格局是:强势太强,弱势太弱。
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创新除非对强势有利,否则,创新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四、有人治,无法治。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本质是人治社会。
人治社会反映在文化上,必然是一种人治文化。
反过来,人治文化又促生和巩固了人治社会。
德治是人治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人治的有效性,道德自律就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周公在总结商殷灭亡的教训时说:“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儒家认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这里修身是起点,中经齐家,终于治国、平天下。
另外,统治者也是历来喜欢人治,而不喜欢法治的。
因为人治为统治者提供了极大地掠夺空间,而法治则不能,因为法治对统治者也是一种约束。
所以,专制制度与人治文化是相伴而生的。
人治文化是专制制度的寄生物,专制制度是人治文化的进一步推演。
五、有礼节,无理性。
中国文化在“礼”方面的表现是相当丰富的。
中国人的一切社会活动,无不纳入“礼”的范畴。
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
在中国古代,各朝都设有专门管理礼制的官职。
在周代,礼制的管理属于宗伯,后世逐渐演变,就成了礼部。
“礼”的实质是“利”。
“礼”是形式和手段,“利”是内容和目的。
在中国,“礼”体现的本质是不平等,是封建等级制度。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礼”成了统治阶级维护特权利益的提防。
所以,中国的“礼”是一种不合“理”的“礼”。
这种“礼”只会加剧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不断造成社会的动荡,其结果是既失去了“礼”,也失去了“理”。
所以,“礼”必须建立在“理”的基础上;否则,只会产生局部均衡,不会产生整体均衡,只会产生短期效益,不会产生长期效益。
所以,礼仪之邦不等同于理性之邦。
从长远来看,理性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条件。
一个国家要实现持久发展,不仅需要“礼”,更需要“理”。
在现实层面,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一、权威主义。
权威主义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上的贫穷和落后;二是精神世界的不确定性。
由于落后和不确定性,人们必然就有追求和向往。
而权威是与追求和向往相伴而生的。
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落后与愚昧是一对孪生子,所以,中国具有产生权威主义的肥沃土壤。
对个人来说,权威主义表现出两极的特性。
一方面,个人需要和崇拜权威;另一方面,自己也梦想有朝一日成为权威。
在中国,权威主义意识经过几千年时间的不断强化,已进入到国民的深层意识结构中,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和巨大的。
二、机会主义。
机会主义产生的一般原因是:经济人假设、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等。
但在中国,机会主义的诱因除了以上因素外,还有着更为深刻的根源。
首先,小农经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博弈不同于工业社会由社会化大分工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博弈,前者更容易诱发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其次,封建专制体制所体现的人治传统是催生机会主义的天然政治温床。
再次,中国文化所体现的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是产生机会主义的文化乐园。
正因为有如此雄厚的现实基础,所以中国机会主义的泛滥也就是一种必然。
三、平均主义。
平均主义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社会的不确定性;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由不确定性所导致的平均主义是一种原生平均主义,这是人类所共有的,它不因民族、国家、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差别而有所差别,体现的是一种普遍性。
由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所导致的平均主义是一种派生平均主义,它与特定的民族、国家、文化、环境等因素有关,体现的是一种特殊性。
在中国,一方面存在原生的平均主义;另一方面,有着产生派生平均主义的更为雄厚的土壤。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不均衡一直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首先是经济的不均衡。
经济的不均衡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的不均衡:一方是高度集中的完全垄断;另一方是高度分散和小规模的无序竞争。
二是分配的不均衡: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足之地。
其次是政治的不均衡。
主要表现有:天下权力集于一人之手,等级制,权力缺乏制衡,上下级之间权力不对称等。
再次是文化的不均衡。
主要表现是以强势为中心。
不均衡必然导致人们对均衡的渴求,越是不均衡,人们对均衡的渴求度就会越高。
从结果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最终表现就是不平均。
所以,人们希望均衡,往往就会演化为对平均的追求和执着。
四、血缘主义。
血缘主义在中国的泛滥是一件人所共知的事实。
血缘主义体现的是一种以基因为准则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
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远近是与所含相同基因的多寡成正比例的。
血缘主义的原则可以泛化到血缘圈子以外,如朋友之间的称兄道弟实质就是血缘关系的泛化。
血缘主义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自组织均衡,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但血缘主义不利于社会化大分工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的法治化建设,不利于社会的平等化建设,最终,不利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
在中国,血缘主义可谓根深叶茂,所以破解血缘主义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五、功利主义。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功利主义是一个普遍范畴,中国也不例外。
但在中国,功利主义表现得更为现实和具体,中国的功利主义是一种更为现实的功利主义,这种功利主义是与农业文明紧密相关的。
中国现实功利主义的主要表现是:重经验,轻理论;重短期,轻长期;重局部,轻整体;重特殊,轻一般;重人情,轻法律;重迷信,轻自信。
这种更重现实的功利主义很容易导致社会发展的“囚徒困境”。
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功利主义,但功利主义必须要有理性的约束;否则,功利主义只会导致功利主义的异化。
在宏观的社会效果方面,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一、有利于强者,不利于弱者。
中国文化是一种富于弹性和随意性及人治特征的文化。
文化的灵魂是价值,是规则。
文化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凝聚、导向、整合和规范的功能。
而规则本身又是人们谋利的一种手段。
在强者和弱者共同参与的博弈中,如果规则不具有较大弹性和随意性,则博弈结果未必一定有利于强者。
但在规则有较大弹性和随意性的情况下,博弈结果会多数有利于强者。
主要原因是:规则的弹性和随意性导致了规则有效性的降低,这时,博弈双方的结局主要取决于二者的个人实力,而不是其他因素;另外,由于规则的生成和运用本身具有强势主导的倾向,所以,在规则随意性较大的情况下,规则会体现一种为强势服务的工具倾向。
所以,只有刚性的规则,才能为社会合理性提供一定的前提条件。
反之,若规则随意性大,则其实际所体现的最大功能就是更多成为了为强者服务的一种工具。
在规则随意性较大的情况下,假如你犯了事,这时问题就不是看你犯的事大不大,而是要看你的后台硬不硬。
处理的结果是与你的强势地位密切相关的。
一个人越是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处理的结果对其就越有利;反之,则反之。
近年以来,海派文学和通俗文学的深入研究造成了我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新的认识。
这两种文学形态正好都是长期被有意无意地排斥、遮蔽,不见于文学史家的笔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