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丝分裂”说课稿

《有丝分裂》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体细胞的分裂》第1课时《有丝分裂》。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设计理念

新颁布的生物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采用合作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资料、实验和问题使学生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加入探究内容,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丝分裂》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北师大版必修1第6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主要内容包括有丝分裂、影响有丝分裂的因素、无丝分裂等。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是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有丝分裂的内容还是学习《遗传和进化》模块中减数分裂、配子生成和融合、合子发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2.区别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3.理解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说明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

运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尝试建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实物模型和动态变化的坐标曲线模型。

情感态度忽然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建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实物模型和动态变化的坐标曲线模型,体验模型法在生物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认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运动性、有序性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教学难点:

1.理解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

三、教法分析

教学有法,学无定法!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细胞生命活动的认识过程和方法运用,是进行合作探究教学的很好素材。结合实际,我将本课时

设计为一节探究课型,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引导--发现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有丝分裂过程特点的探究与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这样一个重要生命活动的实质和变化特点。

四、学法分析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遗传物质DNA、细胞的基本结构、代谢和信息传递等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但是,有丝分裂是整个高中生物学的难点,其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细胞、染色体和DNA变化特点十分抽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指导。

1.通过提前发放学案,让学生在课前根据相关资料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2.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通过小组制作有丝分裂模型并展示学习成果。

3.通过层进设问、模型制作、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孕育新知

好的引入,可直接刺激到学生的学习兴奋点,通过视频导入到“细胞增殖”的学习,讲述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然后明确提出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3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而进入“有丝分裂”的学习。

(二)团结协作,探索新知

1.创设问题情景是把学生引入探究的很好方法。

在引入有丝分裂教学之前,首先提出问题:细胞分裂是生长的基础,那如果受精卵只进行1次有丝分裂,能不能长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呢?如果不能,需要怎么办?从而引入“细胞周期”的学习。通过细胞周期图和形象的讲解,如:一个细胞周期就像200米跑道的一圈等,让学生明白“细胞周期”是有丝分裂的一个重要概念,为下面学习有丝分裂过程打下基础。

通过做“分饼”游戏。

提出问题:

(1)细胞分裂有没有这么简单?有什么问题?

(2)两个部分都与原来部分不一样,如果这是细胞分裂,那分裂后的两个子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就会减少,分裂一次其遗传物质减少1/2的话,那分裂2次。遗传物质减少多少?分裂3次呢?越分越少,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要保证遗传物质的稳定,一定要先将遗传物质进行复制。

再提出问题:

(1)刚才的“掰饼”游戏中,分裂形成的两个部分彼此一样大吗?

(2)如果这样分,一个细胞大、一个小,一个遗传物质多、一个少,行不行?引导学生思考,遗传物质复制后还要均分。

通过这样的活动,直点主题,有丝分裂的关键是遗传物质的复制和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揭示学习的重点,明确学习目标

2.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其染色体的形态、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又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为了让学生能顺利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探究之前通过“染色体的变化”等知识铺垫,让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

行为的变化有了一定了解,这对学生下一步合作探究奠定了知识基础。

3.提供材料,学生分组阅读教材P99~100的内容,归纳各时期的特点,完成学案;并完成高等植物细胞模型制作,小组展示成果讲述各时期的特征;与此同时,教师提出系列问题,师生展开讨论,逐步引导学生对有丝分裂各时期进行深入探究,师生通过口诀共同归纳各时期特点。最后,播放高等植物有丝分裂动画课件,总结有丝分裂全过程。

4.学习完高等植物有丝分裂后,适时提问:我们了解了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那动物细胞呢?并展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让学生比较两种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通过提问“两种细胞结构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填表归纳不同点。

5.最后提出技能训练“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学生归纳并画出“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和DNA数目变化的坐标图”。通过此教学环节,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有丝分裂的理解,锻炼了数学推理能力;并通过坐标图的分析,强调有丝分裂前后细胞内遗传物质是保持稳定不变的,从而引入到“有丝分裂意义”总结。

(三)交流讨论,总结新知

在有丝分裂过程的教学中,采取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学生有了更多的讨论、分析、总结的机会,这不仅能调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还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新的知识。

在学生讨论和展示时,教师除进行部分的指导外,也该融入到这一课堂活动中,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来,亲历感受思维碰撞的火花。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教与学,更是一种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共同体验成功的伙伴关系!

(四)巩固新知,运用新知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最后,通过《增殖的离愁》诗一首结束本节教学,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欣赏诗歌,并找出其中的生物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

好的评价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合作与竞争的机制运用到教学,通过评分的方式为小组的模型制作和讲解打分,可以很好的刺激小组的学习效率。在小组进行交流表达时,教师的带头鼓掌,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七、板书设计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板书,即节约了教学时间又直观,提高了教学效率。

八、本节课的特点

1.疑问多。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衔接,都是由疑问来实现的,在活动时,总结运用新知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能更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学”变得更加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启发性、互动性强。

本节课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开展讨论交流等活动,训练了学生各项技能,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落实了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等理念。

3.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

通过诗词归纳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既可以科学的体现生物知识,又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