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青海省高校为例
青海省就业状况分析及政策选择
青海省就业状 况分 析及 政策选择
万玉 勤 (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摘 要 : 业 是 一 个 国 家 或 地 区经 济稳 定 发展 的 重要 衡 量 指 标 。自中央 提 济 、 就 集体 经济 、 私营个体 经济分别 占 3 .%、 .%、 92 与 2 0 26 22 3 .%, 0 0 出实 施 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以 后 , 部 地 区市 场 化进 程 加 快 , 济 生 活 有 了快 速 年 的 4 .% 、 .% 、86 相 比 , 有经 济 就 业 人 员所 占 比 重 下 降 , 西 经 17 42 1 .% 国 的发展, 由于其起点低 但 与其 它省份相 比许多方面仍比较落后。 中就业 问 私 营 个 体 经 济 比 重 大 幅度 上升 。 其 题 已成为影响西部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 的难题 。本 文针对西部相对落后 的 2 青 海 省 存 在 的 就 业 问题 分 析 青海省经济状 况、 制度建设 、 财力状 况的实际 , 分析 青海省就业压 力的主要 21 农 村 劳 动 力供 大 于 求 趋 势 / , ,就 业 出 路 问题 突 出 “ 。 J ̄ I 三 制约 因素及就业的政策措 施, 这对青海省解决就业 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 上接 1 6页 ) 1
农” 问题 的根 本 是 就 业 问 题 , 农 村 劳 动 力 的就 业 出路 问题 。 村 就 是 农 业 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 的: 首先, 农业就业空 间不断缩小 , 这是人 口 增长和 水土资源减少双重 因素挤压 的结果。其 次, 乡镇 企业 也处于 调 整 中 , 业 增 长 缓 慢 。再 次, 城 镇 化 过 程 中 , 镇 对 农村 劳 动 力 就 在 城 的 吸纳 环 境 不 够 宽 松 , 吸纳 条 件 不 足 , 重 影 响 了城 镇 吸 纳 能 力 的 严 提高、 规模 的持续扩大和农村劳动力 向城镇 的稳定 转移 。反过来 也 制 约 了城 镇 水 平 的 提 高 。 22 就业结构层 次仍处于低水平 2 0 _ 0 6年 , 第一产业从 业人员 占全部就业人员的 比重为 4 .%, 73 而占近 一半的从 业人员所 创造 的 增 加 值 仅 占 GDP的 1 % , GD 1 即 P的 九 分 之 一 : 二 产 业 的就 业 比 第 重 为 1 -% , 创 造 的增 加 值 却 占 G 92 所 DP的 5 % ; 三 产 业 的就 业 2 第 比重 为 3 .% , 创 造 的增 加 值 占 3 % 。 明青 海 省 就 业 结 构 的调 35 所 7 说 整 尚 处 于 低 层 次 , 业 人 员在 一产 表 现 偏 重 , 业 劳 动 力 转 移 缓 慢 、 就 农 富余劳动力多。二产 中主要是企业就业人 员减 少 , 劳动密集型企业 比重下降。第 三产业 吸纳就业人 员空间和潜 力大。 23 劳动 者整体素质偏低与经济发展 的矛盾加剧 主要是劳动 . 者 整体文化水平 低导致新技 术新工艺 的职业 技能普遍匮 乏。2 0 05 年 1 %人 口抽样调查数据显 示, 青海省 就业人 口平均 受教育年限仅 有 69 .1年 , 虽然 比 2 0 0 0年 的 61 .4年 提高 了 07 .7年 , 但只 是略高 于 小 学 文 化 程 度 。 城 镇 就 业 人 口平 均 受 教 育 年 限 达 到 1 .7年 , 05 高 于 全 省 平 均 水 平 36 .6年 。在 城 镇 就 业 人 口中 , 专 以上 占 2 % , 大 8 高 中 占 2 。% , 中 占 2 .% , 学 占 1 .% , 1 7 初 93 小 41 文盲 占 69 。 在 生 产 .% 技 术 水 平 提 高 和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转 变 过 程 中 , 动 者 素 质 低 而 不 适 应 劳 新工作 岗位 的结构性 失业 日趋严 重 ,这一制约青海省经济发展 、 影 响和谐社会 的瓶颈 , 应切 实加 以解决。 24 国 有 企 业 下 岗职 工 再 就 业 问题 突 出 从 青 海 省 劳 动 力市 场 . 供 求状 况调 研来 看 , 行业用 工需求的 6 %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 5 餐饮 业、 建筑业、 制造业、 采掘业和 3 5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上。而青 海省 国有企业下 岗失业人 员大多来 自重工、 机械和纺织行业 , 职业转换能力 不强, 难以找到工作, 尤其是部分年龄偏大的人员, 找工作的难度就更大。
试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策略及应对措施
试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策略及应对措施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及就业供需矛盾的日趋尖锐,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愈加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影响就业困难成因多种多样,就业能力欠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文章通过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阐述及现状分析,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根源,并提出高校、政府和大学生自身在提高就业能力方面应该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和措施a文章编号:()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毕业生规模的急剧膨胀,以及后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刻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大量高校毕业生未能充分就业必然冲击我国高等教育的有序进程,因就业问题极易滋生诸如质疑高等教育质量,仇视社会不公等消极等消极极端心理,对社会的和谐进程极端不利。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期望他们不仅要接受一定的学历教育,而且更为注重其是否具有相应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只有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才有可能获得就业机会,实现人生价值,实现理想追求和人生抱负,满足社会需求,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顺利发展。
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及现状研究(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能够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应聘求职而获取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并胜任工作的能力或者自主创业、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人生理想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由“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五个维度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更多是一种综合能力[]。
刘建新()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学生毕业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身体素质和其他相关能力的总体”。
从其本质上来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主体性、发展性和综合性,它不仅是一种择业技能的综合体,而且是一种职业发展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特征当前,我国大学生在人数激增的同时,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却出现了滑坡现象。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青海师专学报 ( 教育科学 )
J oUR AL 0F QI GHAI U oR T AC R CoL E N l N NI E HE s’ J L GE
( d ct nS e c ) E uai d n e o
20 0 6年第 3期
维普资讯
余永英 :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发挥 自己的专业特长 , 在工作 岗位上建功立业 为原 则, 主动出击 ,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用人观。目前有
相当多的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 、 民营企业“ 用不起”
难以取得一些相关 的资格证 。由于政 策的限制 , 大
至三个月 ; 四是对学生素质要求更高 , 用人单位对学
年增加 , 报考者持续增加 。有关专家认为 , 公务员职
位的吸引力、 社会就业 的压力 以及录用公平机制 的 建立 , 是公务员招考持续升温的主要原 因。公务员
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 在了解学生的档案材料 、 考
试成绩及面试通过后 , 还要进行笔试 , 对学生的表达
名普通高校毕业生 , 平均就业率达 7 ‘ 3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20 0 5年全 国高j
加到 38万人 , 3 大学生就业压力将进一
生子女 , 在应试教育 中没有学到多少专业技能 , 在劳 动力市场上缺少优 势。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 民
营企业 、 乡镇企业对招用 大学生望而生畏。大学生 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 准确 自 我定位 , 适度调整就业
单位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 的增加 , 对就业者学历的
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手拿本科 、 专科文凭 , 但却难以找
到工作 。
一
要求水涨船高 , 但事实上 有些普通岗位要求从业者 具有高学历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 。青海省对省级医 院的新进护士要求学历必须本科 , 而北京阜外医院 、
高校毕业生就业短板分析与改善对策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短板分析与改善对策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也变得愈发严峻。
然而,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其就业短板逐渐凸显。
本文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短板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旨在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短板分析1. 就业观念不合理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观念不合理的问题,过分追求名校、大企业,对于中小企业、基层岗位缺乏足够的认可和尊重,导致就业机会受限。
2. 缺乏实践经验在校期间,部分学生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导致毕业后无法胜任实际工作需求。
3. 就业技能匮乏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发现自身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4. 求职能力不足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简历制作不规范、面试技巧欠缺、职业规划不清晰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求职成功率。
5. 行业了解不够部分毕业生对于各行各业的情况了解不足,缺乏对就业市场的准确把握,导致选择岗位不当,错失合适的就业机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短板改善对策1. 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多渠道寻找就业机会,提升就业成功率。
2. 注重实践教育高校应加强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增加就业竞争力。
3. 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高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就业技能水平。
4. 提升求职能力高校可以开设求职技巧培训课程,帮助学生规范简历、提升面试技巧、进行职业规划,提升他们的求职能力和成功率。
5. 拓宽就业渠道高校可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拓宽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加强对各行业就业市场的调研,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岗位。
结语:高校毕业生就业短板的存在是一个长期而严峻的问题,需要高校、社会和学生共同努力来解决。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作者:鞠娟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12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鞠娟(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西安 710122)摘要:高校就业难问题已经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
结合当今时代的现实情况,客观总结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论述如何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就业指导工作机构职能、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网络化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34-0191-02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平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现状日益彰显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运作状况必然会聚焦众多眼球,引发社会各界高度的重视。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应对学生毕业潮,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采用多种措施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迎接社会的挑战,顺利地由高校踏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大致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时下,虽然很多的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或类似功能的其他机构,但就其现实运作状况来看,该类机构普遍存在着人员不足的问题。
而且就现有的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很多人属于非正式编制,以人事代理甚至外聘人员为主,这使得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常常因人员的更迭而缺乏持续稳定性,一些政策也是变化频繁,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问题迫在眉睫。
事实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一支具有丰富社会阅历和专业知识以及心理辅导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作为支撑,仅仅依靠辅导员队伍是不够的。
此外,就机构的工作运转情况来看,也存在着经费偏少的问题,受制于经费不足,使得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一些就业信息的传送,甚至招聘会的开展没有费用后盾的支撑,往往是效果不佳,而且对于大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往往因为囊中羞涩而请不到高水平的心理工作师,导致就业指导的内容不系统也不全面,职业生涯的憧憬和预设,创业教育的机遇和挑战,皆未能充分涉足,对于就业价值取向上的教育着力太少,这些都反映出机构职能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就业焦虑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2)二、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分析 (3)1. 就业焦虑概念界定及特点分析 (4)2. 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现状描述 (5)3.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焦虑表现 (6)三、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 (7)1.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8)(1)经济形势变化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10)(2)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分析 (10)(3)社会支持与就业期望差距研究 (12)2. 学校教育因素分析 (13)(1)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匹配程度研究 (14)(2)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现状分析 (15)(3)校园文化与就业焦虑关系探讨 (16)3. 个人因素与就业焦虑关系研究 (17)一、内容描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焦虑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其学业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焦虑的主要表现,包括对就业前景的过度担忧、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等。
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导致就业焦虑的原因,如经济压力、就业市场竞争、教育体制弊端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
在提出应对策略时,本文综合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主要包括: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学生就业的经济压力;鼓励创新创业,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等。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这种环境使得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就业焦虑不仅会导致大学生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心理问题,还可能影响其学习动力和职业规划,甚至对其未来发展造成阻碍。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影响因素与提升研究
* 本文系济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就业指导模式改革研究 ” ( JZC1105 ) 的研究成果。
- 46 -
充实和完善的。就大学生个体来讲, 就业能力也是 个人能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 。谭诤就指出: 大 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 而不仅仅是指大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就业 学生毕业获取工作, 能力有一个培养、 实现和继续发展的过程, 包含大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培养就业能力的阶段 , 搜寻职业 , 岗位实现就业能力的阶段 以及就业能力不断提升 [7 ] 的职业生涯阶段。 从就业能力发展性特征上来 看, 研究的视角更加注重大学生个体在就业时的主 动性和就业后如何更好地发展的能动性 ; 就业能力 的发展性特征也表明, 就业不是一种结果, 而是一 种为了更好地发展的终身学习的过程 , 不仅仅表现 为找到一份工作, 更确切地说是使学生成为善于思 考、 善于学习、 善于钻研, 不断进取的人。 3. 差异性特征 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差异性特征的因素有很 多, 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体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两个 方面。个体性因素主要表现在: 大学生个人通过在 校期间对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具备的 理论知识、 专业技能、 个人品质、 社交能力、 语言表 达能力、 沟通交往能力、 个人内在气质、 外在形象等 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这些本 满足社会基本需求、 领在每个大学生身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 社会性因素主要表现在: 各高等院校由于办学条 件、 师资力量、 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等 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差异性; 大学生本 不同, 家庭背景也是造成就业 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网络、 能力差异性的重要原因。 4. 综合性特征 有的学者从综合视角研究定义大学生就业能 力, 如英国的 Hillage & Pollard 为英国教育和技能 部( DFES) 做出的就业能力政策分析报告, 将其定 “就业能力是获得最初就业、 义为 维持就业和必要 时获取新的就业需要的能力。对于学生个人来说, 就业能力依赖于知识、 技能和态度等资本的存量, 运用和部署这些资本的方法, 对潜在雇主展示资本 [8 ] ” 该定义强调了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 的能力。 就业能力是个动态概念, 包括从获得就业岗位、 维 持就业岗位到重新选择和获取新的岗位 ; 其次, 就 业能力是个多维度的概念, 包括知识、 技能和态度 等方面的个人特点; 最后大学生需要具有的知识、 技能和态度, 同时还需要有恰当的方法向用人单位 [9 ] 展示。
当代大学生就业对社会影响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一、大学生就业难可能造成社会影响1、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容易导致心理挫伤和应激行为大学生大多都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阶段,对自身能力和发展前景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
然而,当他们临近毕业,甚至一入校,就开始面临逐渐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较容易在心理中蒙上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
而当这种阴影成为一种‚情结‛的时,无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校园中有5%的大学生情绪不稳定,他们急需‚心理救助‛。
当大学文凭和能力不足以成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安身立命的保证时,期望于现实的巨大反差,可能会造成一些心理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的学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挫折感,一旦受消极外力的触动和激发,难免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过激行为。
如2003年1月,浙江某大学学生怀疑招工公正性竟刺杀公务员事件。
又如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2〃23‛恶性凶杀案。
这些血的事实都发生在毕业生的身上。
2、冲击公众的教育投资心理和消费心理,可能引发新一轮道德失范和社会不公据调查,在我国家庭消费的排序中,68.8%的家庭将教育消费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长占被调查者的89.8%。
这种心理在下岗职工家庭中更为强烈。
77.6%的父母要求子女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而这其中,56.6%要求子女达到本科或硕士学历。
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对广大家庭的教育投资和消费产生两种不利影响,即一是一些经济宽裕的家庭,会不断加大教育投资,一味追求子女的高学历,而忽视其实用性;二是一些经济相对较差或比较困难的家庭,尤其是广大农村家庭,可能因不堪日益沉重的教育投资而迫使子女失学。
如河北一些农村的家庭已经一改往日‚砸锅卖铁资助孩子读大学‛,在经济并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让子女主动失学。
如果高校毕业生就业吃紧形势继续发展,在‚供过于求‛的职场杠杆作用下,不少求职者很难显示出公平竞争、不卑不亢的气度。
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思考论文(共6篇)【论文】
第1篇: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初探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难,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困境更加复杂。
造成如此困境的因素有很多,如毕业生自身学业不精、缺乏自信,没有职业规划;学校自身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企业脱节、实习实训条件不足;国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笔者试图找出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1、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就业观念滞后、不愿意就业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中专对口招生和参加高考经过本科院校多轮筛选剩下的学生,生源质量低下。
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差,导致了基础课以及专业技能学的不够扎实,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学生毕业时对自己本身缺乏职业规划,就业定位不准确,一些学生好高骛远,然而眼高手低,怕吃苦,不肯脚踏实地,只愿选择高薪又舒服的部门和岗位;相反的,一些学生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够胜任企业的岗位需求。
2、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习实训条件不足、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学校不顾自身师资和硬件条件,盲目跟风,争先恐后开设社会上需求较好的热门专业,然而由于师资力量匮乏和响应硬件条件不完善往往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课程设置不能与企业接轨,陈旧老化,导致学生所学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轨。
实习不能专业对口、实训设备落后、数量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提升,难以形成岗位职业能力。
学校就业指导的机构体系设置不健全,缺少经过正规和系统化培训的就业指导教师。
就业知道工作不能深入细致,方式方法简单,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系统化的就业理念和意识。
3、就业大环境严峻,一些企业唯学历论思想严重以及政府就业政策不完善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加之互联网等新兴科技的崛起,传统制造业企业不断倒闭,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4篇(优质)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4篇(优质)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吧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篇一在课堂上老师帮我们分析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式,还有关我们实习工作的安排。
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人开展意向,老师给我们一些建议。
这是很难得交流时机。
也进一步增进我们师生间的理解。
为每一个学生的开展有一定的帮助,我挺喜欢这门课程。
本质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展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看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同时,进展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使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顺利地就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即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求职信息传播。
从就业指导这门课程我意思到对自己的认识也是就业的关键部分,我们更好地认识了现状。
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醒更深化的认识,对自己的将来和前途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案。
培养了我们的职业素质,鼓励了我从现实开始不断地丰富自己,为就业早做准备,就不会像一个苍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
我们应该进步自己的觉悟。
正处于快毕业的我们总是会陷入几个就业心理误区:自我期望值过高、过多的物质要求、迷恋大型企业、追求热门职业。
因为对自身的才能都还不认识清楚,往往过高的期盼总会使我们碰到很多的挫折。
因此,我们从中知道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敏选择。
但不管怎样,绝不能一味高挑,慢等。
因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社会,毕业的大学生早日就业是硬道理。
《就业指导》它很多的讲到了很多我们以后会遇到的问题,即将遇到的问题,告诉了我们很多普遍的应对方法,但我们不能光只看,不动手,必须理论才能在以后的困难中沉着的对待,以获得成功。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论文.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论文2019-01-20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就业难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文章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提升对策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指获得工作及保持工作的能力,以及进一步发展的能力[1]。
根据就业能力的性质可分为基础性能力、适应性能力和改造性能力三类。
基础性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与工作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适应性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工作实践中的表达、沟通、协调、逻辑、人际交往等能力;改造性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的分析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工作技能和改善工作方法的综合能力。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一)缺乏明确的职业认知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是指其对自身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及职业环境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自身与环境的客观评价。
很多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学校与专业不甚了解,导致入学后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职业认知不清晰,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面对就业压力时不知所措,直接影响就业。
(二)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足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大学生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种基础性的能力。
现代企业不仅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大学生的学习力。
而目前很多大学生只注重考试分数,临考前突击复习,忽略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性,缺乏对自身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其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足。
(三)专业实践能力薄弱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其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体现了其动手操作、分析解决问题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没有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得毕业生实践能力欠缺,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岗位要求。
(四)大学生基础能力欠缺基础能力主要包含与人交往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操作能力与外语应用能力等[2]。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成为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
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而且不同行业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持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学术进展和行业动态,以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此外,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实习经验等方式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次,大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
这些能力是大学生在工作中进行自我展示和与他人合作的重要基础。
为了提升这些能力,大学生可以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学生组织、志愿者活动等,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协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另外,大学生还可以参与模拟实训、辩论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演讲和表达能力。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
大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科研项目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
校内实习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的实际操作,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校外实习则可以让大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职场文化和职业需求。
通过积累实践经验,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以上策略外,大学生还应该重视个人终身学习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大学生应该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自学、参加培训课程、持续教育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行业报刊等方式,了解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民族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黑龙江科学HEILONGJIANG SCIENCE第12卷第5期2021年3月Vol. 12Mar. 2021民族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王晓(青海民族大学,西宁810007)摘要: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对民族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研究。
调研结果显示,择业意向过于单一,就业地区选择过于 局限,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教育有待加强,就业观念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综合素质与职业要求不符,实习实践能力不突出。
对此,需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本科教学改革工作,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通过提高综合素质进而提升竞争能力,培养符 合中小学教育要求的创新能力,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平台,提供合规的社会保障。
解决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做好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民族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状况中图分类号:G657. 3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8646(2021)05 -0136 -02Research of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Normal Graduates in the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Through Taking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Wang Xiao(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 Xining 810007 , China)Abstract :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normal graduates in the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through taking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ployment intention is too simple , the selection of employment area is too limit, curriculum provision is not rational , basic education needsstrengthening , employment idea is disjointed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 , and practical ability isn't prominent. Therefore ,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undergraduateteaching reform oriented by employment , improve graduate employment ability through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enhance competitive ability through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 train the innovative ability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 establish the cooperation platform of thecollege &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 and provide compliance social insurance ・ Solving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ofnormal graduates has good guidance function for doing well in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work of the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Key words :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 Normal graduates ; Employment situation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近五年少数民族本专科毕 业生平均占比达55. 77%,师范生在其中占据着较高比例,平均占比21.5%。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及对策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虽然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各不相同,但总体来看,就业难、就业压力大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面对这个问题,学界、政府和社会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业形势的压力与变化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远远超过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导致供过于求。
其次,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变化,高技能人才和技能人才缺口渐渐扩大,而中低收入人群的职位则越来越多,使得毕业生进入市场的门槛更高。
此外,全球化的影响也使得就业市场更加变化多样化,毕业生需要适应更多元化的工作环境。
研究和探索的方向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学界、政府和社会都在作出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学界主要通过开展相关研究,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和建议。
政府方面则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机会。
社会则通过各种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加详实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机会。
研究方面,学界主要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多方位、深度的分析研究。
例如,从就业市场结构、就业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分析就业问题;从毕业生就业意愿、就业压力来源、择业观念等方面剖析就业问题;从政策法规、政策效应、政策落实等方面评价就业政策等等。
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
通过财政投入、政策措施等来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机会。
最近几年,政府的就业政策不断优化,重点措施如下。
一是加大公共就业服务的力度,全面推行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
二是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行动计划,扩大就业岗位需求和供给。
三是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鼓励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四是支持创业就业,给予创业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五是完善就业保障体制,建立完善的就业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就业者的权益和利益。
社会扮演的角色社会各界也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中重要的成员。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增加 , 有实 习或 工 作经 历者 签 约 率 较 高 结 果显 示, 被调查的2 0 l 3 届 高 职 高专 毕 业 生 签 约 率为 3 5 %, 低 于上 届同期 9 个百分 点 , 本 科 毕业 生 为 3 8 %, 低 于上 届同期 8 个百 分点 ; 硕 士 毕 业 生 为2 9 % 低 于上 届同 期 7 个 百分
关键词 ’ 夫争毕业生 ” 就业
中图分类号 : G 4 2 1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O 8 ( b ) - O 1 9 5 —0 l
根 据 麦 可思 研 究 院 的 跟 踪 调 查 , 受 宏 准 , 做 到人 尽 其 才, 才尽 其 用 。 第三, 招 聘程 能 力, 做 到 与时 俱进 。 第三, 就业 定位准确 。
现 自己的 人 生价 值 。 第 四, 广 开 渠 道实 现 握
2 大 学 毕业 生 自身 存 在 的 问题 和对 策
就业。 必 须 利 用各 种 途 径 和 渠 道 , 努 力寻 找
点。 不论是高职院校、 普通大学还是重点大 2 合适就 业岗位, 珍 惜和 抓 住 每 一 次 就 业 机 . 1 存在 的问 题 考 虑先 就 业 后 择 业 , 在不 断 积 累工作 和 学毕业的学生 , 就业形势 日趋严峻。 切实解 大 学 毕 业 生 自身在 就 业 方 面 存在 的 问 会 , 不 断 提 高 自我价 值 , 不 断 决大学 生就 业问题是 一个系统工程 , 需要 题 主要 表 现 在 : ①诚 信 问 题 。 在 大 学学 习期 社 会 经 验 的 同时 ,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尽管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以减少就业压力,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未有太大改善。
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1. 就业率下降根据教育部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科班毕业生在2019年就业率约为85.8%,创历史新低。
而对于非科班毕业生,就业率可能更低。
2. 就业渠道有限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许多高薪岗位较难获得。
同时,传统的就业岗位也有所减少。
此外,自主创业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方面的机会。
3. 就业单位整体条件好大多数企业招聘需要有工作经验,这使得应届毕业生非常难找到好的职位。
而那些能够参加校园招聘的企业,大多都是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严格,但与相应的工作压力相对的是较好的福利和薪酬待遇。
1.“早期规划,多面培养”大学生在学业中要树立尽早规划人生事业的意识,选择适当的方向和专业,了解自己的潜力所在,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发挥综合能力。
在学业中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改善自身的软实力,如提高应聘技巧、增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应尽早自我学习职场实践经验,提高个人品牌的成功和形象,增加自己的自身价值和竞争力,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
3.选择就业方式,开拓就业渠道对于现在就业也谈不上骑驴找马,充分了解现在开展的所有就业方式,拓展自己的就业渠道。
例如网上、线下招聘会、邮件投递、社交平台等都可以选择,最好和同学、老师、朋友建立联系和加入各类巴士群组等,也会更有机会找到自己的好的工作。
结语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就业市场仍面临种种问题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明确就业方向和目标,实际创建自己的竞争力,积极寻觅就业机会,一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理想的工作,并取得职业和生活上的成功。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青海省高校为例
齐姗 QI S h a n
( 青 海 大 学财 经 学 院 , 西宁 8 1 0 0 1 6)
关键词 : 大学生; 就业能力
Ke y wo r d s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 e mp l o y me n t a b i l i t y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3) 0 3 — 0 2 1 5 — 0 3
0 引 言
业压力很大程度上还是结构性 矛盾,学生希望 到大城市、 待遇高 的地 方工作 , 不愿 意到基层 、 艰苦条件 的地 方工作。
②大学生 的就业 能力 与社会 需求之 间存在 不吻合 。 表 现在 大学生 眼高手低 , 自身定位不准确 , 实 际动手 能力较 差 ,很多学生甚至在办公软件 的操作 方面都存 在 问题 , 专 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临近毕 业知识在实践 中的应用少 , 同时很 多大学生表 现出对 自身 就业指导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 业的几个 月里开 始求职 , 对 自己适合做什 么 , 不适合做 什 的工作缺 乏热爱和 忠诚。 总体来看是大学生表现 出对社会 么并不 了解 , 对 自已和职业都 没有太 多的认识 , 更谈 不上 需要 的 不适 应 。 ( 大学 生 对就 业 服 务 满 意度 低 。 很 多 学 生 认 为高 校 的 科 学规 划 自己的职业生涯。 因此在就业时常常手足无措 , 不能准确把 握求职信息 , 准备不足。 就 业 指 导 缺 乏 实用 性 。 虽 然 高 校 都 设 置 了就 业 指 导 中 心 , ③专业知识和技 能不足 , 学 习能力不强。通过 此次调 提供 了相关服务也 开设了就业 指导课程 , 但是 对于学生 的 查发 现大学 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 专业 技能不熟练是 一个 就业指导效 果有 限 , 难 以提供 系列 的持 续的指导。 典型 问题。 同时文科和理工科学生也存在 差别 : 因为人 文 ④ 高校 的学科体 系在 大学生就 业能力 的培养过 程 中 学科 是研究人 类社会发展过程 中文化产物的学科 , 所 以在 存在一定 问题。目前三所高校 都在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
青海省农牧专业高校毕业生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
第2 8卷 第 2期 21 0 0年 4月
青 海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un l f ig a U iesy N tr Sine o ra o nh i nvri ( a e c c ) Q t u e
V 12 o 2 o. 8 N .
Ap . 01 r2 0
青 海 省 农 牧 专 业 高 校 毕 业 生 需 求 分 析 及 对 策 研 究
张 凯 , 李希 来
( 海 大学了掌握 青海省 对农牧 专业人 才 的需求和 对 高校 毕业 生专业 、 学历 、 质和 能 力等 方面 素
A s a tT n u te e a df au t o ees dns ao i ar utr n nm l u・ bt c :of do th m n r rd a dcl g t et m jr n gi l e da i a h s r i d og e l u c u a
ma d n
在 20 0 9年 全 国普通 高 校毕业生 就业 工 作会 议上 , 教育 部 长周 济 指 出 : 高等 学校 要 从 专业 设 原 “ 置、 教学 实践 、 师资水 平等 多方面提 高 人 才培 养质 量 , 源头 上解 决 高 校毕业 生就 业 问题 。 “ 坚定 不 从 ”要 移地推进 以社会 需求 为导 向深化高 等教育 改革 , 从根 本上 提升 毕业 生 的就 业竞 争力 。 大 学生 就业 是 社 ” 会 关注 的热点 问题之一 , 农牧 院校 的招 生 和就 业是 学 生 、 长 、 家 学校 和社会 共 同关 注 的 问题 。“ 海 大 青
青海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及对策
青海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及对策
赵昌芝
【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34)003
【摘要】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的热点问题。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早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根据职业规划目标,全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自身各方面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本文论述了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针对青海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总页数】3页(P133-135)
【作者】赵昌芝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基础部,青海西宁8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8.4
【相关文献】
1.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孙娜;苗楠
2.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张蓝月;王淼
3.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分析——以福建某高校为例 [J], 谢国富
4.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状及对策考量——以青海省为例 [J], 赵云云
5.吉林省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 [J], 邢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lue Engineering 0引言结合根据事业发展阶段理论和事业锚理论,本研究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有:自我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三方面。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
1青海省高校大学生整体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1.1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存在差距①学生的就业期望高于社会需求。
当前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程度上还是结构性矛盾,学生希望到大城市、待遇高的地方工作,不愿意到基层、艰苦条件的地方工作。
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吻合。
表现在大学生眼高手低,自身定位不准确,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很多学生甚至在办公软件的操作方面都存在问题,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少,同时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对自身的工作缺乏热爱和忠诚。
总体来看是大学生表现出对社会需要的不适应。
③大学生对就业服务满意度低。
很多学生认为高校的就业指导缺乏实用性。
虽然高校都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提供了相关服务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效果有限,难以提供系列的持续的指导。
④高校的学科体系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目前三所高校都在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的问题,尤其在经管类专业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2学生自身素质影响就业能力高低①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培养缺乏意识。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许多学生对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就业能力的概念理解的很狭小;另一方面,许多学生认为就业能力的培养仅仅是在即将毕业的前几个月才进行的,认为大学的前三年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在大学期间没有有意识的去积极主动的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
②择业意识的形成相对滞后,求职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是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步,但是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并不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据有关调研显示“青海省三所高校并未对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仅仅是几次讲座而已,更没有系统地设置课程体系。
”①就业指导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临近毕业的几个月里开始求职,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并不了解,对自己和职业都没有太多的认识,更谈不上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因此在就业时常常手足无措,不能准确把握求职信息,准备不足。
③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学习能力不强。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专业技能不熟练是一个典型问题。
同时文科和理工科学生也存在差别:因为人文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产物的学科,所以在大学期间很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在专业技能上存在欠缺;而理工科是培养学生技术方法和工艺水平的操作性专业,所以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校所学的课程,专业的技术较强,但缺乏人文专业基础的教育。
④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缺乏。
当前,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非常看重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很多企业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一来就能马上胜任工作。
但是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一直是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又一大因素。
⑤思维能力差,缺乏创新思想。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只———————————————————————基金项目:青海大学2010年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青海省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010-QS-04)成果。
作者简介:齐姗(1979-),女,北京人,硕士,青海大学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青海省高校为例Problems in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 Training and Countermeasures :A Case Stud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Qinghai Province齐姗QI Shan(青海大学财经学院,西宁810016)(Qinghai University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ning 810016,China )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章以青海省高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Abstract: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employment is an important reason leading to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Tak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Qinghai Province as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mployment ability trai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15-03·215·价值工程有靠不断创新才能够生存,而企业的创新取决于它的人才的开拓创新能力。
因此墨守成规、不具备创新能力优势的大学生受到了冷落。
⑥较汉族而言,少数民族的就业能力不足。
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意识淡薄,对实现自己的就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被动地位。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就业支持网络②。
拿藏族同学来说,青海藏族大学生多来自各州、县及偏远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基础教育,导致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普遍弱于外地大学生。
2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2.1大学层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2.1.1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全面管理思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绝不仅仅是学生管理部门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毕业生面对的问题,想要真正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必须建立全面管理思想。
第一,建立正确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观点。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是应聘能力而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
只有使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就业能力的准确含义才能引起学校以及师生的关注,从政策措施上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二,树立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就业能力培养思想。
大学教育正是处于事业建立阶段,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只是针对毕业生而言的,学校需要建立一整套从新生入校开始至毕业全过程的分阶段、分侧重点、分专业的系列培养方案,对就业能力的培养也是夯实基础、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
第三,动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来。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需要不断革新教学方式方法,从课堂内、课外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互动角度把传授科学知识和育人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一方面,传授给学生的应是科学的、先进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体现实践应用的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培养的是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与职业需求相吻合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自我发展意识、适应能力以及应聘能力。
第四,激发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自我养成意识。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归根结底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养成,除了学校将就业能力培养作为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以外,学生自身也需要加强自身就业能力的塑造。
2.1.2大学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夯实专业基础青海省的各个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应该把握当前我国的发展政策以及本地区内产业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和考察,根据市场的动态来进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
各个高校要根据自身的优势以及外部的环境,树立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以及办学特点,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学校的规模大,专业多。
2.1.3高校要继续加强教学改革,推进“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相结合针对理工科和文科的就业能力的差异,一方面,加强理工科的素质,多开些素质选修课,提高其自我意识发展能力和应聘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文科生的专业技能能力。
高校需要加强教学改革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改变陈旧的“讲授式”、“接受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模式,由传统的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主的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训力度,努力建立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
2.1.4重视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从入学开始,就开始向学生传授创业精神,并不断的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欲望,并把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大学生认识到未来创业也是一种实现自己理想和发挥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其次,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并不断的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一些创业课程,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创业,并通过一些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最后,通过一些创业型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大学可以成立一些以创业为主体的社团,将有着创业志向的学生们组织到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提高。
2.1.5加强系统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不仅是找工作的指导,更是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开发,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追求,内化科学的择业创业观念。
青海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白皮书》中提及“青海省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以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的能力与竞争力。
”由此高校需要加强系统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建立就业指导工作新模式。
2.1.6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作用大学生择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学生个体在就业中会面临不同的就业问题或困扰,也可能出现一些就业心理问题或不良情绪,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尤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的工作力度,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科学的心理咨询,随时掌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避免他们走进心理误区。
2.2大学生自身方面提高就业能力的对策2.2.1大学生要尽早意识到培养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学生要在入校后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换,清醒认识本科教育阶段中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