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人教版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课件【专题十三】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3页)
②发生中和反应时,要放出热量。
③中和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体验安徽
第13课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考点2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性 近几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 熟石灰 加 酸性,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__________ 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硫酸厂的污水 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体验安徽
第13课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易错点归纳】 1.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 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测溶液的酸碱度时,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不能直接插入
待测液中,测得的pH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或负数。
3.因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而误认为可用氢氧化 钠来治疗胃酸过多。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体验安徽
第13课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皖 考 探 究
类型一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命题角度:以酸碱中和实验为情景考查中和反应实质。
例1 图13-2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示意图。
图13-2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体验安徽
第13课时┃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操作如下:
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 溶液,如图①。 (1)此时烧杯中溶液是____ 红 色。 通过溶液色的溶变,判断溶液中酸 (2)加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碱是否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题十三】硫代硫酸钠性质
硫代硫酸钠一、物理性质名称: 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海波化学式: Na2S2O3、式量: 158.11、沸点: 100℃;熔点: 48℃;物理性质:无色透明的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显弱碱性,不溶于醇。
Na2S2O3·5H2O的熔点48摄氏度,熔化时熔于结晶水。
二、化学性质1、硫代硫酸钠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稳定,遇酸分解立刻分解放出二氧化硫气体并产生硫的沉淀。
S2O32-+2H+=S↓+SO2↑+H2O2、在空气中加热被氧化分解成硫酸钠、二氧化硫。
在隔绝空气下燃烧则生成硫酸钠、硫化钠和硫黄。
2Na2S2O3 + 3O22Na2SO4 + 2SO24Na2S2O33Na2SO4 + Na2S + 4S3、硫代硫酸钠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能跟溴化银形成络合物。
根据这一性质,它可以作定影剂。
AgBr + 2Na2S2O3 = NaBr + Na3〔Ag(S2O3)2〕洗相时,过量的大苏打跟底片上未感光部分的溴化银反应,转化为可溶的Na3〔Ag(S2O3)2〕,把AgBr 除掉,使显影部分固定下来。
4、硫代硫酸钠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将氯气等物质还原:Na2S2O3 + 4Cl2 + 5H2O= 2H2SO4 + 2NaCl + 6HClS2O32-+4Cl2+5H2O=2SO42-+8Cl¯+10H+三、制法:1、亚硫酸钠法将纯碱溶解后,与(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作用生成亚硫酸钠,再加入硫磺共煮沸腾反应,经过滤、浓缩、结晶(重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Na2CO3 + SO2 == Na2SO3 + CO2Na2SO3 + S + 5H2O == Na2S2O3·5H2O2、硫化碱法利用硫化碱蒸发残渣、硫化钡废水中的碳酸钠和硫化钠与硫磺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经吸硫、蒸发、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 + Na2CO3 + 4SO2 == 3Na2S2O3 + CO23、氧化、亚硫酸钠和重结晶法由含硫化钠、亚硫酸钠和烧碱的液体经加硫、氧化;亚硫酸氢钠经加硫及粗制硫代硫酸钠重结晶三者所得硫代硫酸钠混合、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020中考化学基础知识分类演练——专题十三:酸和碱
2020中考化学基础知识分类演练——专题十三:酸和碱考点一:酸碱度1.下列数据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尿液4.7∼8.4B. 唾液6.6∼7.1C. 血浆7.35∼7.45D. 胃液0.9∼1.52.下列能正确表示加水稀释pH=10的溶液时pH变化情况的是()3.人体内几种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血浆呈碱性B. 胃液和胆汁呈酸性C. 胰液比血浆的碱性强D.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碳酸饮料4.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B. 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C. 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D. 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5.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 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B. 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C.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 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考点二:常见的酸和碱1.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A. 氧化钙、消石灰、CaOB. 氢氧化钠、烧碱、NaOHC. 碳酸钙、熟石灰、CaCO3D. 氯化氢、盐酸、HCl2.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A. 浓硫酸B. 浓盐酸C. 氢氧化钠D. 石灰石4.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丙可能为( )A. 碳酸钙B. 氧化钙C. 氢氧化钙D. 碳酸钠5.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具有腐蚀性B. 都能用来检验二氧化碳C. 可用无色酚酞试液来区分它们D. 都不能用作建筑材料6.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A. H2CO3B. NaHCO3C. SO2D. NH3•H2O7.、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A.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B. 溶液的质量都增大C.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D. 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8.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或符合实际的是( )A.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 浓盐酸装在细口瓶里,密闭保存C. 在实验室里可用品尝味道的方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D. 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9.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A. 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 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C. 都能解离出氢离子D. 都含有氢元素10.化学变化多姿多彩,美丽如花。
专题十三--探究题(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沭阳银河学校
专题十三—探究之质量守恒
1、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我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计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
2
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二课时芳香烃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二课时芳香烃【课堂目标】1.以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与其他烃类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举例说明芳香烃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基础梳理】活动一:苯的结构与性质1.苯的结构和芳香烃苯分子碳原子杂化为;苯分子具有空间结构。
辨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78g苯中含碳碳双键为3mol2.区分苯的同系物、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
【例题1】下列物质属于芳香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的是A.③④B.②⑤C.①②⑤⑥D.②③④⑤⑥三者关系可表示为(画圆圈):3.苯的性质(1)物理性质苯有毒,溶于水,密度比水,熔点仅为5.5℃。
(2)苯分子的特殊结构决定了苯兼有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即:取代,加成,氧化。
①取代反应:苯与溴发生反应:;苯与浓硝酸发生反应:;②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③氧化反应: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火焰并。
活动二:苯的同系物由于苯环受烃基的影响,使苯的同系物与苯有所不同。
(1)氧化反应:①燃烧。
②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的烃基一般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基。
以甲苯为例:。
(2)取代反应:甲苯与浓HNO3、浓H2SO4的混合物反应:。
辨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苯和乙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例题2】含苯环的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写出苯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的结构简式。
(2)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3)乙苯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几个峰?一氯代物有几种?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活动三: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芳香烃来源于煤的提炼和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催化重整。
2.一些简单的芳香烃如苯、甲苯等可用于合成炸药、染料、农药等。
3.烃的来源及应用(填写下表空白处)【课堂训练】1.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B.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C.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D.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2.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一一鉴别的是A.己烯、苯、四氯化碳B.苯、己炔、己烯C.己烷、苯、环己烷D.甲苯、己烷、己烯3.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A. B.C. D.【问题反馈与反思】专题十三 有机化学基础第二课时 芳香烃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备课资料1.苯的结构性质苯的特殊结构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与H2溴代反应与Cl 2 硝化反应磺化反应③氧化反应:C 6H 6+152O 2——→点燃6CO 2+3H 2O ,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专题十三 实验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专题复习实验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1.[2013•广东卷] 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解析]本题考查教材中实验的相关内容,涉及叶绿体色素的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细胞分裂图像、酶的特性等知识。
Ⅳ为黄绿色,是叶绿素b,A项错误;培养基中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根据透明圈的大小来确定细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B图中菌Ⅲ周围的透明圈最大,B项正确;由C图中染色体分布在细胞中央可知,该细胞处于分裂中期,C项错误;D图说明酶具有高效性,D项错误。
[答案]B2.[2012·广东卷] 分析下表,可推测()A.甲溶液含有淀粉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解析]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分别用来检测蛋白质、淀粉和还原糖。
据题表可以推测,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含有蛋白质,但不能确定是否为淀粉酶,A项错误;乙遇碘液变色,含有淀粉,B项错误;混合溶液与碘液显色,说明含有淀粉,C项错误;甲和乙混合能够产生还原糖,证明甲中含有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产生还原糖,D项正确。
[答案]D4.[2013•广东卷] 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
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
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6-13-3所示。
(1)向发酵瓶中加入5 g酵母菌开始实验。
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___________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
(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他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十二课时有机合成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十二课时有机合成【课堂目标】1.了解加成、取代、消去、加聚和缩聚等有机反应的特点,能判断典型有机反应的类型。
2.掌握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能利用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合理路线合成简单有机化合物。
3.知道简单合成高分子的单体、链节和聚合度,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基础梳理】活动一:基础知识回顾1.有机物的类别:(按官能团分类)2.基本有机反应与特征反应(1)取代反应:饱和烃取代(反应条件为光照);卤代烃水解(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酯化反应(反应条件为浓H2SO4并加热);酯或淀粉的水解(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等。
(2)加成反应: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或醛基的加成反应(其中“-CHO”和“苯环”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HO”与溴水反应是被溴水氧化)。
(3)消去反应:能够发生消去反应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4)氧化反应①燃烧氧化②弱氧化剂氧化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1mol -CHO 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Ag↓或1molCu 2O 。
③催化氧化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
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A→B→C,则A 应是具有“-CH 2OH”的醇,B 就是醛,C 应是酸。
(5)聚合反应①加聚反应:单体的结构特点:含有不饱和键,如:“-C =C -”、“-C≡C-”、“>CO ”②缩聚反应:酚醛缩聚 聚酯 聚酰胺 聚醚(6)有机显色反应:遇FeCl 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3.有机物结构鉴定的常用方法:化学方法:利用特征反应鉴定出官能团。
物理方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七课时醛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七课时醛【课堂目标】1.了解醛类2.熟悉醛基的氧化性与还原性、熟悉银氨溶液、银镜反应、熟悉醛与新制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基础梳理】活动一:醛类1.通式: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或。
辨析:( )①标准状况下,22.4L HCHO含2N A个H原子( )②标准状况下,22.4L CH3CHO含2N A个C原子活动二:乙醛1.乙醛的结构:乙醛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或,官能团是 (名称),醛基的电子式为。
2.乙醛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还原反应):乙醛蒸气在催化剂存在下,跟氢气发生反应(类型)。
反应的方程式为:。
(2)氧化反应:与弱的氧化剂反应。
①银镜反应a.银氨溶液的配制:加到至。
b.银镜生成的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c.银镜的洗涤(离子方程式):。
d.用途:。
②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在试管里加入10%的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滴~6滴,振荡后加乙醛溶液0.5 mL,加热至沸腾,可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的沉淀,该沉淀为。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辨析:( )①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银氨溶液的配制。
( )②淀粉溶液在硫酸存在下水解一段时间后,加入一定量的银氨溶液混合后水浴加热,无银镜出现,证明淀粉没有水解。
( )③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入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后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 )④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结论:Y中不含有醛基。
【学生练习】(1)写出的银镜反应的方程式。
(2)写出乙二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方程式。
总结:醛基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量的关系③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
练习:写出有机物在Cu 作催化剂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紫色褪色。
辨析:( )用酸性KMnO 4溶液直接氧化邻羟基苯甲醛可实现反应①【例题1】根据,推测A 、B 、C 、D 分别是什么类型的物质?【学生讨论】 ①苯甲醛储存时要避免与空气接触,其原因是 。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十一课时 糖类、油脂、蛋白质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十一课时糖类、油脂、蛋白质【课堂目标】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基础梳理】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要素为:、、、维生素、水、无机盐。
活动一:糖类1.“一单”——葡萄糖最重要的是葡萄糖,它的化学式为,结构简式为,是一种多羟基醛。
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其化学性质兼有醛基和羟基的性质:①银镜反应——制镜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被新制的Cu(OH)2悬浊液氧化——检测糖尿病患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人体内氧化——维持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④加氢还原;⑤在酒化酶作用下的分解反应——制酒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⑥酯化反应(1mol葡萄糖可与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是果糖(C6H12O6),它是一种多羟基酮:CH2OH-(CHOH)3-CO-CH2OH ——用于糖果制造业。
2.“两二”——蔗糖和麦芽糖蔗糖和麦芽糖化学式都为,是同分异构体,蔗糖是非还原性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
蔗糖和麦芽糖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两多”——淀粉和纤维素通式均为,它们同分异构体。
淀粉遇变色。
辨析:( )①糖类都能水解。
( )②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 )③纤维素和淀粉都属于天然高分子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 )④1mol 蔗糖完全水解的产物是2mol 葡萄糖。
( )⑤向稀硫酸与蔗糖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银镜现象产生,说明蔗糖未发生水解。
( )⑥麦芽糖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入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后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麦芽糖已经发生水解。
( )⑦淀粉液−−−→−42SO H 浓水解液−−→−OH N a 中和液−−→−碘水溶液变蓝,说明淀粉未水解。
( )⑧淀粉液−−−→−42SO H 浓水解液−−→−OH N a 中和液−−−→−2)(OH Cu 有红沉淀,说明淀粉水解完全。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六课时酚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六课时酚【课堂目标】1.酚类物质的判断2.熟悉苯酚的弱酸性与酚类与Br2的定量反应及显色反应3.简单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基础梳理】活动一:酚类酚的定义:下列属于酚类物质的是。
A B C D活动二:苯酚1.苯酚的物理性质:苯酚俗名,苯酚有毒。
2.苯酚的化学性质:(1)苯酚的酸性:苯酚的电离方程式为:。
①在苯酚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现象为。
②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③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辨析: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2+CO2 +H2O →2↓+CO32-注意:无论CO2过量与否,均有现象,其产物为而不生成。
④苯酚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设计实验比较苯酚、碳酸和醋酸的酸性强弱?(画装置、注明药品)见教材选修5-P60(2)苯酚的取代反应: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浓溴水,其现象是有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总结:发生反应的位置在。
思考:如何除去苯中的苯酚?(3)苯酚的显色反应:苯酚遇FeCl3溶液显色,溶液颜色变为,这个反应可用于鉴别和检验苯酚。
思考:鉴别苯酚的方法?(4)苯酚的氧化反应:苯酚易被氧化,空气中放置即可被氧化而带有色。
鞣花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褐色的原因。
有机物是一种食品香料,该香料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其原因是。
(5)苯酚的加成反应:【例题1】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mol丁香酚最多能与1molBr2反应B.丁香酚、香兰素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1mol丁香酚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香兰素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变式1-1】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10羟基喜树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0H16N2O5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D.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 NaOH反应活动三:简单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写出C7H8O的分子中含有苯环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标记“△”2.写出分子式为C8H10O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课堂训练】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使苯酚生成三溴苯酚,再过滤而除去B.苯酚可以在医院走廊里用来杀菌消毒C.苯酚有腐蚀性、毒性,溅在皮肤上可用NaOH溶液冲洗D.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但可以和NaHCO3反应放出CO22.莱克多巴胺可作为一种新型瘦肉精使用。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十课时给定条件下推断同分异构体(1)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十课时给定条件下推断同分异构体(1)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书写是江苏高考化学的热点内容之一,考题上主要出现在Ⅱ卷第17题有机大题中。
《2014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的有关内容从《13说明》的“能判断并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改变为“能根据给定条件推断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课堂目标】能将基团根据给定条件进行整合加工处理,准确推断并书写给定条件下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教学过程】我们把能根据给定条件推断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并书写,比喻成工厂中将“零件”按合适的位置进行组装成品的过程,这里的“零件”便是有机物的某些基团。
活动一、对称性训练有若干面大小相同的“△”、“○”、“☆”小旗,按要求将其插在苯环上的相应位置上(已知:①苯环上的碳原子上只能放一面小旗;②小旗与小旗之间不能连接。
)。
1.有一面“△”小旗,一面“○”小旗,碳原子上插完小旗后,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2.有两面“△”小旗、一面“○”小旗,碳原子上插完小旗后,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3.有两面“△”小旗、一面“○”小旗、一面“☆”小旗,碳原子上插完小旗后,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小组交流,成果展示通过刚才的训练,下面我们将小旗换成基团进行书写。
活动二、给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推断与书写一、写出满足下列给定条件下有机化合物(香兰素)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例题】观察该有机物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可能官能团为:。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能官能团为:。
③分子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根据①②③的给定条件进行检查。
【变式训练】【变式1】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可能官能团为:。
③1mol该物质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1molH2可能官能团为:。
④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⑤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根据①②③④⑤的给定条件进行检查。
【变式2】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能官能团为:。
高中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点
高中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点
一、实验室安全及基本操作
1.实验室安全规范
2.常见实验室设备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常用实验室药品的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4.有机化学实验中的防火、防爆处理方法
5.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实验室玻璃仪器和实验技术
1.玻璃仪器的特点、分类及使用方法,如容量瓶、烧杯、试管等
2.测量实验室中常用试剂的浓度和质量的方法,如滴定法、称量法等
3.常用实验室反应的温度控制方法,如水浴法、电炉法等
4.分离技术,如提纯、结晶、蒸馏等方法
5.实验室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如误差计算、曲线拟合等
三、常见化学实验反应
1.金属与酸的反应,如金属与盐酸、硫酸等的反应
2.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如金属与氧气、氯气等的反应
3.化学平衡与离子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非金属氧化反应,如非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5.氧气的制备方法、气体的收集与检测方法
四、常见化学实验定性分析方法
1.阳离子的检验方法,如铁离子、铜离子、钙离子等的检验
2.阴离子的检验方法,如氯离子、硫离子等的检验
3.复合离子的检验方法,如碳酸盐、氢氧根离子等的检验
4.有机化合物的检验方法,如醇、醛、酮等的检验
五、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及步骤的设计
2.可行性分析及风险评估
3.实验结果的预测和解释
六、化学实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实验现象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出入分析
3.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4.实验结果的图表化处理和解读。
【恒心】高考化学夯实基础-专题13 化学仪器的使用与实验基本方法
16. 除去NO中的NO2,可通入水中再用排水法收集;除去
CO2中的SO2气体,可通入Na2CO3溶液中再收集。 ( )。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三级排查
答案
1.√;2.√;3.×(正确为: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
火应该用湿抹布、石棉或沙子盖灭。);4.√;5.√;6.√; 7.×(正确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可检验氨气,试纸由红
剂的加入顺序,③试剂的用量,④试剂过量后如何处
理。 ( )。 12. 蒸馏是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易挥
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的方法。所需主要玻璃仪器有
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等。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
)。
三级排查
13.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 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
中。
③苯的硝化反应。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水中。 ④硝酸钾晶体的制备。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溶液中。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三级排查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思路是什么?答题时的注意事项是什
么? 【答案提示】 (1)检验装置气密性的基本思路:使装置
内外压强不相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答题模板: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 作(酒精灯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 得出结论。
盐酸至中性→蒸发结晶。
一级排查
二级排查
三级排查
4.溶解、过滤和蒸发都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各是什 么? 【答案提示】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时 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溅出及冲破滤纸;蒸发时用玻璃 棒搅拌,以防止溶液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液滴飞溅。
易错警示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所用的玻璃棒 需洗涤,且洗涤液应转入容量瓶。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四课时卤代烃
ClClCH2£-CH2BrBrCl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四课时卤代烃【课堂目标】了解卤代烃水解、消去反应的条件、结构特点,会正确书写方程式。
【基础梳理】活动一:卤代烃结构1.分类【例1】下列卤代烃中:①CH3CH2Br、②CH3Cl、③CH2=CHCl、④CCl4、⑤⑥⑦其中属于卤代芳香烃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卤代脂肪烃的有;属于多卤代烃的有;属于溴代烃的有。
2.饱和一元卤代烃:(1)通式为:。
(2)命名:与烯烃的命名相似。
即:BrCH2CH2CHBrCH3 画出其键线式。
(1)主链的选择:;(2)编号原则:。
命名:。
活动二:卤代烃物理、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辨析:( )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含有3mol Cl原子2.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CH3Cl+H2O —— (一卤代烃可制一元醇)。
BrCH 2CH 2Br +H 2O —— (二卤代物可制二元醇)。
(2)消去反应CH 3CH 2CH 2CH 2Br +NaOH —— 。
ClCH 2CH 2Cl +NaOH —— 。
CH 3CHBrCHBrCH 3+NaOH —— 。
归纳: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比较【思考1】下列物质在NaOH 乙醇溶液中加热,问能否发生消去反应,如能,产物是什么?CH 3—CH 2—CHCl 2【例2】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水解C.取代→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消去【思考2】如何由1—溴丁烷制取2—溴丁烷?写出合成路线。
3.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桥梁作用)(1)引入卤素原子引入一个卤素原子:。
相邻位置上引入相同的卤素原子:。
1,4号位上引入相同的卤素原子:。
(2)消去卤素原子引入双键(3)由卤原子引入羟基活动三:检验卤代烃分子中卤族元素的方法辨析:( )向溴乙烷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溴元素。
重庆市2015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共78张PPT)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考点突破
审题答题
[最新考纲]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药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 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4.能对常见的物 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C.钠的焰色反应(铂丝、氯化钠溶液、稀盐酸)
D.肥皂的制取(蒸发皿、玻璃棒、甘油) 解析 A项中温度计用不到; B项中醋酸铅是重金属盐,会
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D项中甘油不到;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考点突破 审题题
题组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 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其操作或记录的数 据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8.84 g食盐 B.用220 mL容量瓶配制所需的220 mL 0.1 mol/L NaOH ( )。
考点突破
审题答题
考点一 化学实验常见仪器与基本操作
[重温真题· 考情] 1.(2014·重庆理综,4)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 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
考点突破
审题答题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考点突破
审题答题
解析
中和滴定实验是一个精确测定浓度的定量实验,利用
了两种溶液反应到终点的方法实现体积的准确测定,从而计 算出未知溶液浓度,过程中只需指示剂,不需要加热;中和
热的测定是利用量热计测定,不需要用指示剂;实验室对乙
烯和乙酸乙酯的制备都用到了加热和催化剂才能完成。 答案 D
专题十三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原理与操作
2.注意事项 (1)实验准备:①油酸酒精溶液配制后不要长时间放置,以 免改变浓度,产生误差; ②实验之前要训练好滴法; (2)实验过程:①注射器针头高出水面的高度应在 1 cm 之 内,当针头靠水面很近(油酸酒精溶液未滴下之前)时,会发现 针头下方的粉层已被排开,这是由于针头中酒精挥发所致,不 影响实验效果;②待测油酸面扩散后又收缩,要在稳定后再画 轮廓,扩散后又收缩有两个原因:一是水面受油酸液滴冲击凹
陷后又恢复,二是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③当重做实验时,水 从浅盘的一侧边缘倒出,在这侧边缘会残留油酸,可用少量酒 精清洗,并用脱脂棉擦去,再用清水冲洗,这样可保持浅盘的 清洁;④从浅盘的中央加痱子粉,使粉自动扩散至均匀,这是 由于以下两种因素所致:第一,加粉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变小, 水将粉粒拉开;第二,粉粒之间的排斥.这样做比粉撒在水面上 的实验效果好;
(3)下列说法不.能.作为油膜法粗略测定分子直径的实验基 础是________
A.油滴扩散为油膜时体积不变 B.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 m C.让油酸在水面上充分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 (4)实验中若油酸未完全散开,会导致计算分子直径的结果 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1)“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配 制酒精油酸溶液(教师完成,记下配制比例)→测定一滴酒精油 酸溶液的体积 v=NV(题中的④)→准备浅水盘(①)→形成油膜 (②)→描绘油膜边缘(⑤)→测量油膜面积(③)→计算分子直径 (③).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 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 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 玻璃板上.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一课时脂肪烃及其同系物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一课时脂肪烃及其同系物【课堂目标】1.回顾认识典型有机物的代表物与官能团,了解有机物分类。
2.以烷烃、烯烃、炔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3.了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4.了解同系物的性质递变。
【基础梳理】活动二:甲烷、乙烯、乙炔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对比活动三:脂肪烃代表物的典型化学性质1.烷烃:取代反应(如乙烷和氯气生成一氯乙烷)。
2.烯烃 化学性质(1)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化学方程式):。
①酒精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 ;②酒精与浓硫酸的混合方法:;③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④应在混合液中加几片碎瓷片防止;⑤应使温度迅速升至;⑥浓H2SO4的作用:。
(2)氧化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
(3)加成反应乙烯能使溴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利用乙烯制取乙醇,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4)加聚反应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加聚反应。
如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烯烃:通式为与同碳原子炔烃互为同分异构。
化学性质与烯烃相似,主要是在加成反应时有多种情况1.2-加成(非极性溶剂中)。
CH2=CH-CH=CH2+Br2——1.4-加成(极性溶剂中)。
完全加成(Br2足量)。
3.炔烃(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碳化钙水解):。
(2)氧化反应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
②在空气中燃烧。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
(3)乙炔的加成反应①将乙炔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逐渐,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乙炔与HCl发生制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乙炔的加聚反应制聚乙炔。
【思考】除杂:乙烯(SO2)试剂,方法。
乙烷(乙烯)试剂,方法。
CO2(SO2)试剂,方法。
活动四:脂肪烃的同系物及其通性1.概念及通式(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键结合成链状,其通式为:。
(2)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键的不饱和链烃,单烯烃的通式为:。
(3)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键的不饱和链烃,分子通式为:。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八课时羧酸、酯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八课时羧酸、酯【课堂目标】1.了解酸的通性2.熟悉酯的制备方程式、装置3.会书写相关酯的结构简式【基础梳理】活动一:乙酸1.结构:分子式,最简式,结构简式:。
官能团是 (符号)、 (名称)。
2.物理性质:乙酸俗称,它是一种无色气味的体,易挥发,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凝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故无水乙酸又称。
3.乙酸的化学性质:(1)乙酸是弱酸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方程式。
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食醋洗涤热水瓶污垢的离子方程式:。
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几种常见物质的酸性强弱顺序为:盐酸>乙酸>碳酸>次氯酸>苯酚>NaHCO3①则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H3COONa、NaHCO3、NaClO、C6H5ONa、Na2CO3的碱性(pH) 由强(大)到弱(小)的顺序排列:。
②若pH相同,则CH3COONa、NaHCO3、C6H5ONa、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酯化反应:(方程式)——以乙醇与乙酸反应为例。
思考:①浓硫酸的主要作用?。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③长弯导管的作用?。
④如何证明酯化反应是羧酸脱羟基而醇羟基脱氢原子?。
活动二:羧酸的基础知识1.概念:由烃基或H与羧基相连的一类化合物,官能团为—COOH2.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为或。
3.羧酸的重要性质4.几种重要的羧酸(1)甲酸的性质:具有-COOH的性质和-CHO的性质(2)几种常见的高级脂肪酸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3)乙二酸——俗称。
活动三:酯1.举例:书写相关酯类物质的结构简式。
乙酸乙酯:。
二乙酸乙二酯:。
乙二酸二乙酯:。
聚乙二酸乙二酯:。
硬脂酸甘油酯:。
苯甲酸苯甲酯:。
2.组成、结构、通式酯的官能团:。
饱和一元酯的通式:。
3.物理性质:(1)低级酯具有芳香气味,可作香料;(2)一般是比水,溶于水的中性油状液体,可作有机溶剂。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五课时醇
专题十三有机化学基础第五课时醇【课堂目标】1.学生记住醇的物理性质(溶解性)、通式、命名;2.学生记住-OH的名称及主要性质(醇消去反应的条件、结构特点;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结构特点;醇的酯化反应的条件、断键方式。
),会正确书写方程式;3.熟练书写醇的同分异构体。
【基础梳理】活动一:醇类1.物理性质辨析:(1)标准状况下,22.4LCH3CH2OH含有的-OH数为N A。
( )(2)用左图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与乙酸。
( )(3)用乙醇作萃取剂从碘水中提取碘。
( )(4)乙醇的沸点甲醚的沸点,原因。
(5)乙醇与水任意比互溶的原因。
(6)除杂:乙醇(水),方法:。
(7)乙醇常作洗涤晶体表面可溶性离子的原因。
(8)通式:饱和一元醇的通式。
(9)醇的命名CH2OHCH3CH2CHCH3OH CH3CHCH2OHOH,,。
(10)常见的醇及应用甲醇:结构简式为,俗称木精或木醇,来源于木材的干馏,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剧毒。
乙二醇:结构简式为,无色、黏稠的液体,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
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丙三醇,结构简式为,俗称,是无色、黏稠、有甜味的液体,吸湿性强,有护肤作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活动二:乙醇官能团的名称。
2.乙醇的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反应 CH3CH2OH+Na 。
(2)取代反应CH3CH2OH+HBr 。
(3)氧化反应①燃烧 CH3CH2OH+O2。
②催化氧化 CH3CH2OH+O2。
醇催化氧化: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氧化成醛或酮。
③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重铬酸钾溶液色。
(4)消去反应: CH3CH2OH 。
总结:根据乙醇的结构式,发生下列反应断开什么键?(1)与活泼金属反应,断开键(2)与HX取代反应,断开键(3)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断开键(4)分子间脱水反应,断开键(5)催化氧化反应,断开键(6)消去反应,断开 键。
【例1】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同时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 A. B. C.CH 3OH D.归纳: 【变式1】下列有机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能发生消去反应,且能得到两种不饱和有机物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4.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
1.识别四类仪器(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①试管②蒸发皿③坩埚④圆底烧瓶⑤平底烧瓶⑥烧杯⑦蒸馏烧瓶⑧锥形瓶⑨集气瓶⑩广口瓶⑪燃烧匙(2)用于提纯、分离和干燥的仪器①漏斗②分液漏斗③球形干燥管(3)常用计量仪器①量筒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温度计⑤托盘天平(4)其他仪器①冷凝管②表面皿③滴瓶④胶头滴管2.熟记十大基本操作下面10个基本操作在高考中经常考到,要熟练记忆。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及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3)洗涤沉淀操作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5)装置气密性检查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下图: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液柱无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答题模板]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描述现象―→得出结论(6)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①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
②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将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放开手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若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纯净。
③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满。
④氨气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⑤氯气验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7)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塞上塞子,用右手心顶住塞子,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将分液漏斗倒置,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先打开上口塞子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8)浓H2SO4稀释操作将浓H2SO4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9)粗盐的提纯①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过滤、烘干。
②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弄破滤纸。
(10)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蒸发→结晶→过滤。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题组一仪器的识别及使用1.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2 g NaCl②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③用蒸发皿加热NaCl溶液可以得到NaCl晶体④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1的H2SO4溶液⑤区别NaCl、Na2SO4时需用到胶头滴管、试管⑥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盛放液体、固体加热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③⑤⑥答案A解析量筒是一种粗量器,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时误差较大,应选用10 mL量筒进行量取,②错误;100 mL容量瓶只能配制100 mL溶液,无法配制50 mL溶液,④错误;由于物质鉴别所用试剂量较少,故应使用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胶头滴管滴加试剂,⑤正确;烧杯只能用于盛放液体加热,⑥错误。
2.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加热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D四装置都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E、F装置加热时需垫上________。
其中F 装置中对试管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H2还原CuO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下同)装置。
(3)加热NH4Cl及Ca(OH)2的固体混合物制NH3可选用________装置。
(4)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可选用________装置。
(5)乙酸乙酯的制备可选用________装置。
(6)MnO2及浓盐酸混合制Cl2可选用________装置。
若该装置只加热液体时,容器内必须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石棉网水浴加热使仪器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溶液的温度(2)A(3)C(4)D (5)B(6)E碎瓷片或沸石解析化学实验中有三种加热方法。
①直接加热:在较高温度下不分解的溶液或纯液体可装在烧杯、烧瓶中垫上石棉网进行加热。
②水浴加热:当被加热物体要求受热均匀,且温度不能超过100 ℃时,用水浴加热;加热温度在90 ℃以下时,可将盛物容器部分浸在水浴中。
③油浴、砂浴加热:若需加热到100~250 ℃时,可选油浴加热;若需加热到更高温度时可选砂浴加热。
(1)试管可直接加热,烧瓶、烧杯需要垫上石棉网加热。
F装置中,试管置于水中加热,这是水浴加热的方式。
水浴加热可使仪器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溶液的温度。
(2)用H2还原CuO需要加热,可选用A中的硬质玻璃管装置。
(3)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气体应选用C装置。
(4)加热胆矾失去结晶水,测定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即得胆矾中结晶水的含量,固体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故选用D装置。
(5)实验室用加热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方法制备乙酸乙酯,可用大试管作反应器,故选用B装置。
(6)固体及液体共热制气体,应选用E装置。
若该装置只加热液体时,为了防止液体暴沸,应加入少量的碎瓷片或沸石。
题组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2016·海南,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答案B解析A项,过滤时为防止液体飞溅,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内壁缓缓流下,故A正确;B项,滴加试剂时应防止污染滴管,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B错误;C项,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接触锥形瓶内壁,可使滴定管流出的液体充分反应,故C正确;D项,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为防止流出容量瓶外,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故D正确。
故选B。
4.(2016·全国卷Ⅰ,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及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及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及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解析A项,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乙酸乙酯,分离乙酸乙酯应该用分液漏斗,长颈漏斗不带有活塞,无法用于分离操作,故A错误;B项,NO会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且NO密度及空气相近,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C项,氯化铁易发生水解,所以配制时应在较浓的盐酸中溶解,抑制其水解,防止生成沉淀,再加水稀释,故C正确;D 项,将Cl2及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但是得到的Cl2未干燥,会含有水蒸气,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C。
5.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1)石蕊试纸(检验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容量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管(不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集气瓶(收集氯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2)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3)用待装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4)干燥集气瓶解析(1)石蕊试纸上的石蕊是酸碱指示剂,红色的石蕊试纸遇碱变蓝,蓝色的石蕊试纸遇酸变红,而酸、碱必须在溶液中才能电离出H+、OH-,所以在用石蕊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之前应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2)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在使用之前应检查是否漏水。
(3)滴定管是用来准确量取溶液体积的仪器,为了防止滴定管内残留的蒸馏水稀释待装溶液而使待装溶液的浓度减小,在装入待装溶液之前要用待装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4)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氯化氢的集气瓶需要先干燥。
1.化学实验中的几个数据2.几种操作的“第一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验证气体的性质等及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
(2)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的使用。
(3)调“0”点——天平等的使用。
(4)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
(5)分别取少量溶液——未知溶液的鉴别。
(6)润湿——用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或验证某些气体时。
1.常见阴离子的检验(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CO2-3:加入BaCl2或C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
SO2-4: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SO2-3: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3)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或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H+―→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3.离子检验实验操作的答题模板操作⇒现象⇒结论取样,加入……⇒有……生成⇒……的是……例如:检验某溶液中含有Fe2+而不含Fe3+的方法是取适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H2O2(或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2+而不含F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