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三字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三字经》(节选)(第10册)

授课教师:石园小学刘宏文

授课时间:2006年4月25日

【教材分析】

这篇《三字经》节选,是清初通行本《三字经》开头的120字,分为10行,均用三字一节的韵文写成,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第1行,作为全书的开头,从“人性”这一根本问题论说:每个人生下来天性都是善良的。因此,人性之间的差别是极小的。后来,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同,才使人们的性格发生了变化,产生了种种差异。全文紧紧围绕着第1行的意思展开:第2~5行讲的是要对儿童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第6~10行,讲的是人生下来要学习,以及应该学习的内容。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内容,受到启发是教学的重点。理清结构,明确内在的联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字经》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不仅与其三字一节的韵文形式、言简意赅的丰富内容有关系,也与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有关。这篇节选在说明教育和学习的事理时均从正反两个方面、多个角度来阐述,还例举了一些小故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再将句子中的事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动学生的心灵。

【学生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旧时的启蒙课本,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对于今天学习白话文的孩子来说,读得上口、读得入心,有一定的困难。虽然注释有全部的句子和不少字词的解释,仍然需要通过多读,揣摩其中的意思,再借助注释、搜集相关资料来达到理解内容、感悟蕴含的思想和事理的目标。

【设计理念】

《三字经》从问世起,以其难以比拟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粹之一。作为学习的教材,学生不仅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也要感悟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本课的教学注重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了解意思、理清脉络,理解内容,感受精神,也注重教师的引导、提升,力求使孩子能够朗朗上口地读,融会贯通地解,而且能与时俱进地学。在读中理解、感悟与积累,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

【课前准备】

读课文,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了解《三字经》,读懂文中的小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每行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三字经

今天我们学习18 《三字经》(节选)。

通过课前的预习,说说你对《三字经》有了哪些了解?

二、检查预习,读通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重点指导“教”、“处”、“杼”、“少”的读音。

自由读课文,把自己读起来感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每人一行,开火车读一遍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汇报生字自学情况。

通过自学,你觉得在字形上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杼”字右边不要多撇;“窦”字上下要写紧凑;“琢”字右边不要少写点。

三、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课文是由一行一行的句子组成的,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一行的句子,然后你们自学其它的句子。

①读一读,边读边想这行讲的是什么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字词看看注释或查查工具书。

②对照注释,明确这一行的意思。

③读句子,说句意。

(2)谁来总结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这一行的?

板书:边读边想看注释说意思

2、按照上面的步骤自学2~10行,遇到不理解的也可以与小组同学一起探究。

3、集体交流。按顺序说一说每行的意思,可以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结合书上的注释来说。

四、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这篇《三字经》(节选)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或想知道的问题?

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问题,看看是否能够得到解决。

2、交流学习收获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有什么不懂的或想知道的问题?

为什么每个人生下来时很善良,后来却性格不同?

孟母为什么要择邻?

为什么弟弟对于哥哥要先懂得尊敬兄长的道理?

……

(2)你能试着说说这篇《三字经》(节选)主要讲了哪些方面的思想和事理吗?

人天性善良,由于后天的影响,才使性格发生变化。所以人生下来要教育,自身要学习。(板书“教育”和“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懂得课文中讲述的思想和事理,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从文中吸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内容。

2、能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三字经》(节选)主要讲了哪些方面的思想和事理?

二、自学感悟

2、学生按自学提示进行学习。

三、共议交流

(一)感悟“教”

“人生下来要教育”,谁对这一点感受深?

1、学生容易谈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让学生结合句子的意思,谈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到因为“性相近习相远”,所以人生下来要教育;因为“苟不教性乃迁”,所以人生下来要教育。)谈到哪句与读结合。

如果学生未谈到“五子登科”,则引导:还从哪儿体会到了人生下来要教育?

学生可能(或在上面的启发下)谈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顺势引导:父母和老师有教育的责任。再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父母一定要教育,教师的教育要严格;如果能谈到父母和老师的严格教育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成长则更好)

2、引导深入1:能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谈谈对“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解吗?(可以结合“孟母三迁”谈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可以结合“孟母断机”谈同一个人教育与不教育的区别)

引导深入2:自由读2~4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教之道贵以专”——在教育的很多规律中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最重要;“子不学断机杼”——要教育孩子好好学习,教育要有方法;“教五子名俱扬”——教育讲究方法,教育有成效或说能为社会做贡献等)

3、小结:因为“性相近习相远”,因为“苟不教性乃迁”,所以人生下来要教育。父母和老师有教育的责任和任务,而且教育要严格,要讲究方法。再读一读这几行,进一步体会其中的含义。

学生也可能先谈文中的事例“孟母择邻”、“孟母断机”、“五子登科”,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事理——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对人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读一读文中哪些地方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把故事与文章中的句子结合起来理解。学生如果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感受来谈则更好。

4、背诵指导:前几行从不同的角度谈了教育的重要性,既有深刻的道理,又有具体的事例,让我们试着把这几行背一背,体会古人对教育的认识。

(二)认识“学”

“人生下来要学习”,谁对这一点感受最深?

1、学生容易谈到“幼不学老何为”、“人不学不知义”,结合句子理解到学习的必要性。也可能联系到“玉不琢不成器”来理解。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联系上文中古人的事例理解(孟子如果不学习,就不一定能成为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五子登科”因为窦禹钧教子有方,也因为自己的努力学习,他的儿子们才成了有作为的人)。

连起来读读6、7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