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1.什么是公共事业?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2.为什么政府要管理公共事业?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公共事业的特性决定了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市场运作的缺陷决定了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必须积极有为,政府管理公共事业有其优点和长处.3.如何认识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公共事业应该是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微利事业,是社会生活中必要的基本服务,一定会具备基础性和公共性。
目标是服务是全体社会人员,一定是不以营利为目标,从整体出发,有具体目标,以提高社会水平和质量为宗旨的来看,一定会具备专业性。
公共事业管理围绕公共事业自身的特征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是政府部门,是公共权力部门,所以一定的强制性,非营利性和服务性,这些特征。
4.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如何管理公共事业?履行好职能,综合运用方法5.政府组织有何特征和体制优势?特征:公共性强制性普遍性执行性规模性体制优势: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制度,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垄断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应对紧急事件.6.政府失灵有哪些具体表现?1、公共政策的偏差与失效2、政府部门的膨胀3、低效率4、寻租行为7.事业组织有何体制优势和局限性?体制优势:相对独立性非营利性低成本高质量专业性接近性灵活性在培养互助精神,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等方面更具优势。
局限性:筹款不足志愿活动的狭隘性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志愿组织的业余性8.市场体制在发展公共事业中有何优势和局限性?优势:有效配置各类资源,加快市场主体优胜劣汰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市场主体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推动科学技术创新调节收入分配,促使市场参与者理性决策促进人的发展局限性:市场无法有效的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无法消除外部效应市场无法消除信息不对称市场无法消除垄断市场经济无法保证收入分配公平和公正市场经济无法解决宏观总量平衡问题,无法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市场调节无法克服自身所导致的某些消极后果市场无法使经济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重点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1.公共事业: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2.事业单位: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给,受国家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领导的社会组织。
3.公共事业组织: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规、或有关法律),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
4.公共事业组织的特征(简述)①组织性②非政府性③非营利性④自治性5.志愿失灵:个人或集体资源的非政府组织在其志愿活动运作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使得志愿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的现象。
6.志愿失灵的表现(简述)①行政化严重②组织性质杂乱③立法滞后④经费不足⑤自律机制不健全7.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内在的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8.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公共事业组织为了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履行组织使命,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其管辖内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奖惩、激励、保障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过程的总称。
9.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就是在公共事业领域内从事管理、生产和公共服务工作,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的人员的总和,外延上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
10.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的特征(简述)公共事业人力资源除具备一般人力资源的共性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共性:①能动性②高增值性③社会性④时效性自身特点:⑴主体智能性(2)领域约束性⑶价值公益性⑷影响扩张性(5)功能持久性(6)服务大局性11.公共事业财务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框架下,对资金筹集、使用、分配等所进行的计划、决策、调节、控制、监督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12.公共事业财务管理的特点(简述)公共事业组织在财务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负责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公共事业的运行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
它包括了公共事业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监管等方面,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
公共事业是指提供满足公众需求的基本服务的行业或领域,如教育、医疗、交通、能源和环境保护等。
而公共事业管理则是对这些公共事业的组织、管理和运营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总称。
公共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如下:1. 公共事业规划:公共事业规划是制定和实施公共事业发展战略的过程。
它包括对公共事业需求的分析、目标的确定、发展策略的制定、资源的配置和实施措施的评估等内容。
2. 公共事业建设:公共事业建设是指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和建设的过程。
它包括了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环节。
3. 公共事业运营:公共事业运营是指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过程。
它包括了设备的运行、维修、更新、供应和服务的提供等方面。
4. 公共事业监管:公共事业监管是政府对公共事业运行和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它包括了监督和检查公共事业的质量、安全、效率和公平性,保障公共利益和用户权益的实现。
5. 公共事业评估:公共事业评估是对公共事业的运行和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的过程。
它包括了对公共事业绩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评估,以及对政策和措施的评估和调整等方面。
6. 用户参与:用户参与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中用户对决策、监督和评估进行参与和参与的过程。
它通过增加用户的投入和参与,提高公共事业的透明度,增加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7. 公共事业融资:公共事业融资是指对公共事业建设和运营进行资金筹措的过程。
它包括了财政预算、政府投资、发行债券、引入社会资本和开展融资合作等方式。
8. 社会责任: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共事业运营单位或运营者对社会公众和环境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它包括了照顾弱势群体、保护环境、回报社会、提高服务质量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责任。
公共事业管理中公共事业的概念
公共事业管理中公共事业的概念
公共事业是指由政府或具有公共属性的组织提供的为满足社会公众基本需求而进行的各种服务和管理活动。
它涵盖了诸多领域,如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环境保护等。
公共事业的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服务对象广泛,具有公共性、必要性和普惠性。
公共事业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共性:公共事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普遍需求,而不仅仅是个人或特定群体的需求。
2. 服务性:公共事业的核心是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例如提供教育、医疗、交通等基本服务。
3. 必要性:公共事业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人民的基本权益和福祉,政府承担着提供和管理公共事业的责任。
4. 普惠性:公共事业应该面向全社会,不分阶层、地区或收入水平,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共服务的平等机会和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公共事业管理旨在提供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公共服务,通过规范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公共事业的例子
公共事业的例子一、电力事业电力事业是指电力发电、输送和供应的行业。
电力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公共事业之一,它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力事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和保障。
二、水务事业水务事业是指水资源的管理、利用和保护的行业。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基础。
水务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涉及到供水、排水、水处理等方面。
水务事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清洁饮用水和良好的环境卫生,还为农业、工业等提供了必要的水资源支持。
三、交通事业交通事业是指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的行业。
交通事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便利起着重要作用。
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也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
四、邮政事业邮政事业是指邮政、快递等邮件和包裹传递服务的行业。
邮政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涉及到信件、包裹的投递和传递。
邮政事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快捷可靠的邮件服务,也为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流支持。
五、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是指教育资源的管理和提供的行业。
教育是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素质提升和社会进步。
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也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六、医疗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事业是指医疗资源的管理和提供的行业。
人民健康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福祉。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也为人民的健康保障和疾病防控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七、文化事业文化事业是指文化资源的管理和提供的行业。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文化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生活。
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也为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八、环境保护事业环境保护事业是指环境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的行业。
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概念界说
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概念界说一、本文概述在探讨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概念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这些术语的基本含义和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些概念不仅关系到每个个体的生活品质,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
因此,本文将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入剖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以期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将探讨公共利益的概念。
公共利益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公共利益进行解读,包括其定义、特点、实现途径等。
通过对公共利益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公共需求,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关注公共事务。
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管理的事务。
这些事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
本文将分析公共事务的性质、特点和管理模式,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公共事务管理,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将讨论公共事业。
公共事业是指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提供的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等。
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公共事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促进公共事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对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概念界说,本文旨在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公正、高效的社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我们期望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概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二、公共利益的概念界定公共利益,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核心而复杂的概念,其定义和内涵在不同的学科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解读。
简单来说,公共利益可以被理解为社会公众在公共生活中所共同追求和维护的利益。
这一概念涉及到社会公正、公平、共享等多个方面,是评价社会政策和公共行为的重要依据。
公共利益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
它不同于个人或特定群体的利益,而是指向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这种利益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教育普及、社会保障等,它们都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并希望得到的保障和提升。
公共事业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之
STEP 03
问责机制
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对 违规行为进行追责,维护 公共利益。
政府监管机构、第三方审 计机构、社会公众等对公 共事业组织进行监督。
Part
04
公共事业组织的绩效评估与改 进
绩效评估的意义与标准
意义
绩效评估是公共事业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组织 目标的实现。
服务创新与升级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公共事业组织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服务以适应 这种变化。
应对策略与建议
加强资源整合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 用效率,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公共 事业组织的国际竞争力。
强化内部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 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信息化与数字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事业组织正加速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 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国际化视野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共事业组织开始寻求国际合作,以拓展业 务范围和提升竞争力。
面临的挑战
资源短缺
公共事业组织在提供服务时常常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如资金、人 力和物资等。
监管压力
随着公众对公共事业的关注度提高,监管机构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 管力度也在加大。
治理结构应公开透明,接 受社会监督,确保公众了 解组织运作。
运行机制
目标设定与战略规划
根据组织使命和目标,制定长期和短期战略规划。
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确保组织高效运作。
项目管理
实施项目时,需明确项目目标、预算、进度和责任人。
监督机制
STEP 01
内部监督
STEP 02
公共事业管理-导论
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公共事业管理 管理目标:多元性(政治、经济、社会) 多重性:中央、地方、部门有不同的管理目标 权力来源:政府是主体,权力来源于公共权力。 社会团体被纳入国家或地方事业单位正式编制的, 权力来源公共权力 非行政化的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谁出资谁管理 的原则,民主决策
贰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
壹 公共事业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含义
公共事业 事业单位可以分为: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 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 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一般是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 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 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 财政提供。
贰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
管理的要素:
管理主体:高层、中层、基层 管理客体:有形资源、无形资源 管理目标:组织确定的成效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方法:哲学、宏观、具体操作层面
贰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
管理学的分类: 管理领域: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社会管理、旅游 管理、教育管理、体育管理 管理主体:企业管理、政府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 管理方式: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标杆管理、绩效 管理、战略管理、质量管理 杠杆管理:标杆管理的本质是不断寻找最佳实践, 以此为基准不断地“测量分析与持续改进”。它可 以帮助企业创造自身的管理模式或工作模式,是企 业实现管理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工具之一。
公共事业公共基础知识汇编
公共事业公共基础知识汇编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公共事业的基础知识的综合汇编。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公共事业概念和相关信息:公共事业的定义公共事业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提供给公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例如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
公共事业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并促进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
主要公共事业领域能源能源是公共事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能源供应包括电力、石油、天然气等。
在能源领域,政府通常负责能源资源的开发、供应和监管,以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交通交通是公共事业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铁路、港口、机场等。
政府承担着规划、建设和维护交通基础设施的责任,以提供高效、安全和可靠的交通服务。
水利水利事业涉及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
它包括给水供应、排水系统、水资源保护等。
政府在水利领域起着重要的监管和管理作用,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通信通信是公共事业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包括电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等。
政府通过监管和许可制度确保通信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促进信息的传播和社会的互联互通。
公共事业监管公共事业的监管是确保公共利益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措施。
政府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和规范公共事业的运行和管理。
监管机构的职责包括制定政策、制定标准、监测运营商的行为等。
公共事业的发展趋势公共事业的发展受到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公共事业正朝着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同时,公共事业的市场化和私有化也成为一种趋势,吸引了私人资本的投资和参与。
总结起来,本文档提供了关于公共事业基础知识的综合汇编,包括公共事业的定义、主要领域、监管和发展趋势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公共事业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公共事业管理概述公共事业是指为满足社会公众基本需求而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活动。
公共事业管理旨在保障公众的权益,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本文将对公共事业管理进行概述,介绍其概念、特点、挑战以及管理策略。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对公共服务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的过程。
其核心目标是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共性:公共事业的服务对象是全社会公众,不以盈利为目的。
其服务范围广泛,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
2. 公平性:公共事业管理追求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服务分配,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
3. 社会责任:公共事业管理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应社会需求,为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
4. 多元化: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机构的合作与协调,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统一管理机制。
二、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的挑战1. 公共需求多样化: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公共事业管理需要不断调整策略,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2. 资源有限制约:公共事业管理受限于财政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如何协调资源配置是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3. 管理体制不完善:当前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存在部门职能重叠、决策分散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4. 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公共事业管理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公众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
三、公共事业管理的策略1. 健全管理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和权限,增强管理效能。
2. 创新管理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激发公共事业管理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 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公共事业管理效率,加强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
4. 强化监督和评估: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公开透明、廉洁高效。
5.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
1.公共事业:是指主要由社会公共组织提供,为所有社会成员或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构成人们共同生产生活条件的社会事务。
(p4)2.公共事业管理: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有关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规范,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活动。
(p6)3.非营利组织(公共组织):指以维护社会共同利益,实现社会成员整体福利最大化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组织。
(p8)4.现代公共事业活动的特点和性质:(p4)1.公共性。
各项社会事业是为所有社会成员,或者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利益,构成了人们共同的利益和为生产生活提供条件;2.非营利性。
各项社会公共事业以为公众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己任,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3.服务性。
与企业生产经营相比,公共事业活动主要是为社会成员提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服务;4.专业性。
专业性是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都是在特定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尤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5.简述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和控制职能。
1.计划职能:含义:指公共事业组织及其管理者确定公共事业发展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规划,动员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实现公共事业发展目标的活动。
按照计划的广度划分分为战略计划和运行计划,按时间来分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按特性来分分为指导性计划和具体计划按使用频率来分分为一次性使用计划和经常性计划。
与公共事业其他管理职能相比,计划职能处于基础地位,在公共事业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
公共事业计划制定的步骤(见17页图)2.组织职能:含义:在公共事业内部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优化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实现组织发展目标。
组织工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1.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2.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组织目标3.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公共事业机构市场竞争力4.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公共事业组织内部管理水平。
公共事业管理
期末作业考核《公共事业管理》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公共事业公共事业就是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从公共事务的角度看,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公共事务,是由公共事务中的狭义的社会事务为基础和主要内容,并包括一定的经济事务所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从公共物品的角度看,公共事业主要由公共物品和准公共产品构成,但主体是准公共产品。
公共事业的基本范围,主要是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通讯、邮电、铁路和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组成的公用事业等。
2. 政府就是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
阶级性和社会性是政府的基本属性。
政府的基本职能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
3. 狭义的社会事务即在社会公共事务层面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
狭义社会事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民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
我国传统的事业包括的主要就是这种狭义的社会事务。
4. 公益性研究主要是指一些涉及公众整体利益的技术研究,如关系到气象服务、灾害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和研究等。
公益性研究不可能市场化。
5.卫生事业也称医疗卫生事业,它是通过对疾病的诊治和预防,通过对公共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保证和提高公众基本健康水平的活动。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75分)1. 我国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第一、从理论上看,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或者说属于社会公共产品的范畴,必须以不同于私人事务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或者说,企业和个人家庭不能管、不愿管也管不了的事务应该是公共事业的基本内容。
第二、从社会公共事务的角度看,公共事业作为社会全体公众所拥有的共同事业,因而在逻辑上,凡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公共事务,都可以在公共事业的范围中。
但我国公共事业这一概念或提法,实际上是由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有的“事业”发展而来的,“事业”的基本内涵主要是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即狭义的社会事务。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一、 公共事业的定义: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活动。
从社会产品的角度看,公共事业涉及的事以准公共产品为主并包括纯公共产品乃至某些俱乐部产品的活动。
二、公共事业与公共事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在于:从公共事务的角度看,公共事务科分为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即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共事业所包含的的基本内容主要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
因而公共事业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公共事务涵盖了公共事业。
区别在于:广义的公共事务由于还涉及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因而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而从传统的事业向公共事业的转型中,基于原有事业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取向,公共事业主要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即基本上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具有更为强烈的社会性和服务性。
三、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四、公共事业环境:是公共管理主体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或说是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及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特征:广泛性、复杂性、差异性生态环境:是指公共事业管理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文化环境:是指 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置身于其中的一定的社会思想意识、文化心态和观念形态的总和,它是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意识形态。
政治环境:是指一定政治体系中与公共组织并列且对公共组织产生作用的诸种政治因素的总和。
经济环境:就是公共事业管理所处的经济背景,是制约和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一切经济因素的总和。
五、 公共管理环境与公共事业管理之间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关系,主要包含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两个方面(一)、辩证关系:所谓的辩证关系就是指公共事业管理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决定、制约公共事业管理总体上看,表现为公共事业管理的根本性质、原则和职能内容,实际上是由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决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方式、决策等都要受到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制约。
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和意义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行政机构对社会公共事务开展的管理活动。
它是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导向的行为。
公共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服务提供等手段,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顺利运转,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公共管理的范围1. 经济领域:包括财政预算、税收征收、金融监管等方面,以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平稳。
2. 社会领域: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传承等方面,以保障人民基本权益。
3. 环境领域: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以保障人类生存环境。
4. 政治领域:包括选举投票、司法审判等方面,以保障民主法治。
三、公共事业管理1. 公共事业概述公共事业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给社会各个层面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如水电煤气、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公共安全等,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2.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公共事业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公益性:公共事业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基本需求。
(2)政府主导:由于公共事业服务涉及到国家和民众利益,因此必须由政府主导。
(3)市场化:公共事业服务也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但市场化程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规范性:公共事业服务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保障服务质量和安全。
3. 公共事业管理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着以下挑战:(1)投资不足:由于公共事业投资需求巨大,但受到财政收入限制等因素影响,投资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2)资源短缺:一些地区存在能源、水资源等方面的短缺问题,给公共事业管理带来了困难。
(3)服务质量不高:一些地区公共事业服务质量不高,存在滞后、缺乏竞争等问题。
(4)监管不力:一些地区公共事业监管不力,导致一些企业存在违规行为,影响服务质量和安全。
四、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关系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是相辅相成的。
公共事业的服务
公共事业的服务公共事业是指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的涉及整个社会或广大公众利益的服务,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交通运输等。
这些服务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公共事业的服务不仅需要高效、便捷,还应该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公共事业的服务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公共事业的重要性公共事业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所需和社会运行所依赖。
供水、供电、供气等服务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和货物流通,这些服务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公共事业服务存在的问题虽然公共事业的服务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供应不稳定。
在一些地区,供水、供电等服务经常出现断供、停电等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其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地区的供水水质不达标,供电线路老化严重,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
再次,服务覆盖不均衡。
一些偏远地区的公共服务相对滞后,人民群众享受不到公共事业的优质服务。
三、改进公共事业服务的措施为了提高公共事业的服务质量,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提升供水、供电、供气、交通等公共事业的基础设施,确保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优化服务流程。
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确保服务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再次,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在提供公共事业服务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共事业服务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达到标准。
四、公共事业服务的意义提供良好的公共事业服务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公共事业服务是社会运行的基石,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发展条件。
其次,公共事业服务是各行各业顺利运行的前提,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简述公共事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简述公共事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公共事业伦理是指在公共事业领域中,对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
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公正:公共事业的实施要求公正,公务人员不能在工作中给予或接受任何不正当的利益,保证公共资源的公正分配。
2. 诚实守信:公务人员应当讲诚信、守信用,不得以虚假信息欺骗公众、误导领导。
3. 务实尽责:公务人员应当忠诚于公共利益,尽职尽责,认真履行职责,不随便推诿责任。
4. 保密:公务人员应保守国家秘密,保护个人隐私,不泄漏任何机密信息。
5. 公共参与:公共事业是公共利益,公务人员应该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公正处理各种矛盾利益,提高公共决策的透明度。
6. 社会责任:公共事业不仅仅是一种工作,而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公务人员应该尊重公民权利,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从而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社会公共品位。
公共事业公共管理知识点
公共事业公共管理知识点现代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对公共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和掌握公共事业公共管理的知识点,对于提高公共事业的效能、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析公共事业公共管理的知识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一、公共事业概述公共事业是指政府或政府主导的机构提供给公众使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
它们对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人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则是指对公共事业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二、公共事业公共管理的重要性1. 公共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和配置公共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 服务公平公正:公共管理应确保公共事业产品和服务能够平等地提供给每个市民,照顾到弱势群体的需求,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3. 效能和效率提升:通过对公共事业的组织和协调,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效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4. 治理与社会稳定:公共管理能够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危机管理能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三、公共事业公共管理的知识点1. 公共事业规划与决策:对公共事业的目标、规划、策略进行制定和调整,以保证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2. 组织与协调管理: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责关系,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协调。
3. 预算与财务管理:确定公共事业的预算,合理分配资金和财务资源,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4. 监督与评估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对公共事业的运行和绩效进行监督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实现政府服务的便民化和智能化。
6. 公共参与与合作机制:倡导公众参与公共事业管理,建立与公众的沟通与合作机制,提高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和合法性。
四、典型案例与成功经验1. 北京奥运会组织与管理:通过系统的组织与协调,北京成功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发展成果和城市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公共事业:就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基本目标、直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创造条件或提供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社会活动。
特点:第一,公共性P.4第二,公益性第三,非营利性第四,服务性2.公共事业管理:就是政府对公共组织进行规范,同时为促进其发展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所进行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3.非政府组织: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性活动,实行非强制性、非等级和非利润取向的网络型体制。
4.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特征:第一,事业单位的性质是社会公益性组织。
第二,事业单位的举办主体是国家机关或其他国有机构。
第三,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是国有资产。
第四,事业单位的组织目的是从事社会根本服务。
第五,事业单位的活动领域主要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
5,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特征:第一,非政府性第二,自愿性第三,共同性第四,非营利性第五,自我约束性6,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主要包括:民办的大学、医院、科学研究院、体育俱乐部、福利院、职业培训学校、法律援助中心和艺术表演团体。
7.基金会: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为目的,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特征:第一,基金会存在的依据是基金,而不是组织或个人,这是与其他非政府组织最显著的不同,据此也有人称基金会是“财产结社”第二,基金会基金的来源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捐赠就意味着是自愿的、不图回报的第三,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是从事公益事业。
8.公共支出:一般是指政府为完成其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多种活动的财产资金的支付。
就其本质而言,公共支出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是政府职能的成本。
9.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由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体包括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公共事业管理、参与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方法10.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其中主要是竞争机制,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方法。
二、1.公共物品特征:消费上,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效用上,不可分割性特点:第一,公共物品一般包括有形物品、无形物品,还有公共服务,比如灯塔、国防、法律、制度、教育、医疗等第二,公共物品中有许多规模巨大,投资回收缓慢,甚至难以收回,比如地铁、高速公路等第三,公共物品可能不是最终消费品,而只是中间必需品,比如天气预报、电信卫星接转站等分类:公共物品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可以将公共物品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2.公共组织主要类型:政府(狭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
(出政府外其他四种也成为非政府公共组织) 3.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必然性?P.7公共物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或者不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使得对公共物品的消费进行收费是不可能,因而私人提供者就没有提供这种物品的积极性”。
●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即新增加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收费定价的主要依据是边际成本,那么对新增加的消费者就应该免费,而由于无法区分新增加者,实际上很可能导致私人部门提供公共物品后无法得到补偿。
●尽管在公共组织不介入的情况下,公共物品的提供也不会为零,但肯定会出现供给不足或供给不均衡。
●供给公共物品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公共组织的身上4.公共事业管理区别于企业管理?a)管理目标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经济效益b)管理权力的来源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权力企业管理:生产资料所有权c)管理手段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法律、规制、政策企业管理:公平竞争d)管理结果的衡量标准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不易确定企业管理:量化指标5.公共事业管理区别于行政管理?a)管理主体不同。
行政管理:政府机关公共事业管理:政府、事业单位、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公共组织b)管理对象不同。
行政管理:所有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及一部分经济事务c)管理方法不同。
行政管理:行政方式和法律方式公共事业管理:以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为依据,在运行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传统管理方法的同时,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的方法d)管理主体的财政地位不同。
行政管理各部门以及作为行政系统和事业系统的一部分的事业单位,经费依赖于国家财政。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中的非政府组织,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它们也通过有偿服务的收费维持正常运转,在经济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6.市场失灵具体表现?a)市场无法幼小的提供公共物品b)市场自己无法纠正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c)市场无法消除垄断d)市场自身无法维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e)市场机制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7.政府管理的优势?a)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b)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c)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d)调节收入分配8.政府管理的局限?(一)公共政策失效(二)政府组织存在低效率(三)存在寻租及腐败9.与非政府组织相近的几个概念:非营利性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志愿者组织、草根组织、中介组织P.29.3010.非政府组织的特征?(一)非政府性。
非政府性指组织独立于政府,它既不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也不由政府主导。
(二)非营利性。
非政府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主要活动是公益性的。
(三)志愿性。
非政府组织一般都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
(四)公益性或互益性。
非政府组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维护社会公益、服务于社会的,也称为公益组织或公共利益组织;另一类是为了维护组织内部成员的利益、服务于内部成员的,也称为互益组织或相互利益组织。
而不论哪一种组织都不是为了个人的私立,这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五)组织性。
组织性是指非政府组织总是具有规范的组织形式。
11.中国非正政府组织的特点和问题。
P38.39.40(一)独立性差(二)公信力不足(三)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四)法制和监管机制不健全(五)能力不足12.如何促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P41.42.43(一)明确政府职能边界,规范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要解决非政府组织行政化和独立性差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政府越位的问题。
(二)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建设。
建设非政府组织公信力,首先要明晰产权。
其次,还要倡导制定非政府组织的道德伦理守则,逐步建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信用文化。
(三)健全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国家应根据现阶段非政府组织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逐步制定和完善相互配套的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四)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能力建设。
提高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资金筹措和运作能力等,是中国非政府组织在能力建设上面临的紧迫任务。
13.中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特征及弊端?特征(一)非经济性。
事业单位活动被排斥在经济活动之外(二)国有化。
国家是举办事业单位的唯一主体(三)行政化。
政府直接举办各项事业,同时由国家财政提供各项事业的经费弊端1.非经济性的事业单位脱离社会经济发展轨道2.国家“包办”事业加重了财政负担,降低了事业投入的使用效率3.事业单位的行政化使事业单位成为政府的附属物14.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内容?P.59.60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
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
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完善相关财政政策。
15.社团分类:学术性社会团体、行业性社会团体、专业性社会团体、联合性社会团体P65.66不同分类标准又有哪些形式?按照社会团体的社会职能不同,政治性团体、经济性团体、社会性的团体按照社团的组织形式不同,协会、研究会、联合会、联谊会、促进会、商会等按照社会团体的宗旨和活动内容不同,为谋取自身合法权益的切身利益组织,为谋求社会共同利益和福利事业的社会福利团体,基于成员的共同爱好、意向和共同愿望的志同道合团体等另外,根据社团民间性程度,官办、半管办和民办的社会团体16.社会团体管理体制?1)统一登记2)双重负责3)分级管理17.我国管理部门对基金会的分类?公募基金会即西方所谓的公共筹款型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不得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主要靠接受特定对象的捐赠资金及资金的增值从事公益事业18.基金会的管理体制?政府对基金会的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
对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规定了不同的设立条件和管理措施。
第一,登记管理,《条例》对公募基金会实行分级登记管理的原则,对非公募基金会实行属地登记的原则第二,设立标准,《条例》对两者设立了不同的设立标准。
800万、400万、200万(详见P75)第三,公益支出管理,《条例》规定了两者不同的公益事业支出比例。
70%、8%19.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核心是监督和制约低层次的公共事业责任机制体现为避免违规,避免不当行为和账目的完善管理高层次的公共事业责任机制体现为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即指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真正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20发达国家的责任机制英国:行政监督模式,以监督专员或慈善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特点,主动性和行政规制美国:非管制模式,胡萝卜政策,如税收优惠,赋予特权;大棒政策,如特权的剥夺和司法调查21.发达国家监督机制框架主体:主体多元化,各部门专门机构,慈善委员会规制:政府规制注册登记制度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政政策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规制a)盈余分配约束b)支出比例规定c)行政开支比重规制d)账目公开规制对公共事业组织投资规制a)严格区分贸易和投资b)董事会负责制c)专业咨询和投资经理制d)应遵循安全和道德投资两个基本原则e)投资类型的限制:商品买卖和艺术品购置投机行为和期货贷款房地产投资公共事业组织的不平等竞争的规则发展趋势1)政府对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管理的强化2)多元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强化3)公共事业组织自律机制的强化4)公共责任层次由低到高的重点转移22.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第一,社会腐败对公益机关的侵蚀第二,道德滑坡,公共事业组织所面临的道德危机第三,薄弱的社会监督第四,组织缺位,监督主体多元化与激励不足第五,角色冲突,监督主体的身份障碍第六,双重俘获,监督瘫痪的必然结果第七,市场约束的软化,限制竞争的产品措施,a)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组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