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问题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红楼梦阅读教学

合集下载

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教学的整体性问题

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教学的整体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I242;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21)04-0107-(08) DOI:10. 13852/J. CNKI. JSHNU. 2021. 04. 012
一、问题的提出
2017 年,教育部组织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 程标准正式发布,“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纳入“语文 课 程 标 准 ”设 立 的 18 个 学 习 任 务 群 中 。① 2020 年 ,教 育 部 组 织 编 写 的《普 通 高 中 教 科 书 语 文 必 修》下册正式出版,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构成该 册 教 材 第 七 单 元 ,并 且 在 全 国 部 分 省 市 先 行 试 用。② 有关《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问题迅即成为全 国语文界的一大热点,并影响到学术界。中国红 楼梦学会在 2020 年组成以张庆善会长担任首席 专家的研究团队,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学术社团研
构成一种更为立体的功能。① 《红楼梦》则不然。这里,笔者以其中的一回
为例,简单梳理《红楼梦》的基本构成单位在整体 方面所显示的意义。如小说第六回“贾宝玉初试 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② 从这一回单元本 身来看,贾宝玉的行为与刘姥姥此后的行为似乎 并无联系,是多头线索的并列推进。但出于色心 的宝玉对袭人的欲望,与出于温饱考虑的刘姥姥 向荣府求财,还是把人的最基本的两种欲求联系 了起来。不过,这种同一回内部的对比,既有局部 意义上建立起的整体关联,也有跃出这一回而在 更为宏观层面的价值指向。一般认为,刘姥姥第 一次进荣国府,与其后来的二进、三进等形成一种 来自外部视角的整体观照,并从这一视角勾勒出 贾府的整体盛衰转折。也就是说,第六回内部与 全书构成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整体价值。但除 此之外,在前六回构成总纲的中观层面,第六回刘 姥姥进贾府与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同样构成了一 种整体性对照。同是陌生化的视角,一种是底层 人进贵族之家的好奇,一种是贵族投亲的谨小慎 微,所见所感就有很大的区别;一位是物质上的打 秋风,一位是寻求感情寄托,所以进荣国府之于刘 姥姥是一次性的出入和事件的迅速完成,之于林 黛玉,却是进而不出的事件序幕的慢慢拉开。也 因为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对照出林黛玉进贾府和贾 宝玉初试云雨情两方面,这就把前六回中贾宝玉 与异性交往的情与欲的两面性丰富地表现了 出来。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教学设计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红楼梦》前八十回共61万字,对于高一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其虽然已经在必修上册接触过一次整本书阅读,但《乡土中国》属于学术型文章且字数仅7万字左右,61万字的阅读对于学业紧张的高中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也考验着教师对于《红楼梦》阅读的组织能力。同时,部分学生阅读长篇小说的经历较少,耐心较差,阅读意愿较低。而且,当下快餐文化盛行,短视频、短咨询和言情,玄幻等网络小说充斥着同学们的生活,《红楼梦》作为一部长篇巨制就意味着其阅读难度较高,学生对于《红楼梦》的印象可能是一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老古董。
教材分析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峰,首先其对于生活细节的刻画十分细致,包括对古代贵族的奢华家庭生活的描写,对于古代经典颜色美、服装美的刻画。其次,《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具有深厚意蕴。《红楼梦》人物数量、关系复杂。几乎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遵循了圆形人物的塑造方法,红楼梦中人既没有单纯的好、也没有单纯的坏。最后,《红楼梦》的故事构造和精神意蕴非凡。《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如血。《红楼梦》通过前五回制造了独特的倒装结局,且其创造了神话和现实两个世界。《红楼梦》具有深刻的"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剧意蕴。因此学生阅读《红楼梦》对于学习古代社会风俗、学习小说人物塑造及结构,陶冶欣赏悲剧美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授课题目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教材版本
1.《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书配套教材即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2.教师和学生研读的读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原因:高中阶段对于《红楼梦》的学习以欣赏人物形象,感悟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为主要目标,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对《红楼梦》得出自己的感受,故不采用红学家版本或脂评版本,且仅研读其前八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至今已畅销26年(1 996年12月出版),一直为人们所接受,其书对文化常识等注释详尽,对于学生更好地进入红楼世界,理解其深厚的思想意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整本书阅读教学经验分享——以《红楼梦》为例

整本书阅读教学经验分享——以《红楼梦》为例

阅读指南1941年,叶圣陶在中强调:“把整本书作主体,非常有必要,但这种阅读不能只是阅读,作与交流来提升阅读能力,教师,以《红楼梦》为例详细谈谈。

一、要求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高中生需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方法,够的。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读计划,让他们有目的、与阅读单篇文章不同,费精力较多,读完整本书。

考虑到这一点,以制定月计划、周计划、读整本书的时候就不会迷失方向。

以例。

学生可以将阅读的目标定为:书,把握作品的主题,富的写作素材,以制定日计划:X 月X 日,阅读“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牙牌令”。

1.在规定时间内读完这一章回。

2.3.分析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4.揣摩作者安排这一情节的目的。

……这样一来,划,阅读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二、鼓励学生撰写读书心得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说阅读是输入信息,那么写作就是输出信息了。

学生读完整本书后,一定会有很多的感悟和心得,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撰写读书心得,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整本书的印象。

学生可以分析书中的某一个人物形象,也可以探究作品的艺术特色,还可以谈一谈自己的读后感受。

比如,在读完“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这一章回后,有的学生写道:“我觉得黛玉葬花这一章是对整部书的高度概括。

作者安排林黛玉将那些落花葬入土中,让其‘化作春泥更护花’,而不是飘入肮脏的水潭里被污染。

在这里,曹雪芹将当时的社会比作肮脏的臭水塘,那些美好的人又怎么能落入如此肮脏的环境中被世俗‘污染’呢?”有的学生在读完“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后,写道:“这是小说的第一回,是作者对故事来源的介绍。

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作者的创作目的:‘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他写此书,一是为了记录下那些值得记录的人;二是为了抒发家道中落后的悲哀之情。

”有的学生在读完“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后,写道:“宝钗、香菱、莺儿三个人正在‘赶围棋作耍’,贾环见了也要玩。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课例《红楼梦》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课例《红楼梦》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课例《红楼梦》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与阅读策略关注一个核心问题,撬动整本书阅读,积累阅读方法,纠正阅读偏差,逐步深入地理解人物。

教学目标1.研读经典文段,撬动整本书阅读,逐步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2.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方法,纠正阅读偏差。

教学重难点重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方法。

难点:整体把握,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如何认识宝钗对宝玉的感情宝玉挨打,在第33-34回,是《红楼梦》中作者着力描写的大事件。

上节课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了研读文本的发现,以王焕同学为代表的18名同学的发言中都提到,来探视宝玉伤情的宝钗好像在完成一次礼节探视,和黛玉的真情流露相比,作秀的痕迹明显,认为她对宝玉是虚情假意。

以辛玉聪同学为代表的20个同学认为宝钗是真心爱宝玉,心疼宝玉的。

两派意见的同学都拿出了文本依据。

认为宝钗是在演戏、无有真情的文本信息有:1.神态:和黛玉“哭”不同,宝钗是“笑”着和袭人告别的不难过2.动作: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有沽名钓誉、收买人心之嫌3.语言:像医生给病人开药、查房、下医嘱一样,没有深情厚谊4.侧面描写:宝玉也用非真之语答复曰:"好些了”,以假对假认为宝钗是真情流露的相关文本信息有:1.神态: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与平时端庄不同2.语言: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心疼宝玉真情流露3.侧面描写:宝玉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宝玉因宝钗之情忘疼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我们阅读大部头的作品,阅读中有了疑难问题或者和别的读者意见不一致时,请大家不要简单机械地给人物贴标签。

可以尝试运用“前后勾连,整体把握”(板书)的方法。

例如:34回,宝钗的哥哥薛蟠说宝钗的话。

又如48回,贾琏被父亲打得走不了路,平儿向宝钗去讨药。

33回,宝玉挨打后母亲、祖母等无人想到给他敷药止疼,宝钗第一时间给他送药上门。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以《红楼梦》为例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以《红楼梦》为例

任务群教学整本书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旨在训练学生独立阅读整本书,高效提炼整本书内容并运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对整本书教学有着专用的任务群、专题单元和教学目标。

整本书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相关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提升高中生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为目标,从整本书导读、精讲、专题、活动、总结等维度出发,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趣味导读———了解整本书构成要素和文化背景导读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导读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使学生对整本书内容形成初步、浅层的了解。

在趣味导读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封面、目录等了解整本书的构成要素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以实践探究的方式观察、分析整本书的构成要素,包括封面、插图、标题、作者简介、序言、目录、结语、推荐语等。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文化背景探究活动。

这一文化背景的渗透可以是教师预设的拓展类阅读材料、音视频材料,也可以是预先为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

例如,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之初,教师可以为学生找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一书。

在趣味导学环节,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布置自主探究任务,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一书的序言、目录、作者介绍、推荐语等要素。

学生充分阅读后讨论,分析本书内容的主要构成部分和作者的创作思路。

具体整本书初读信息如表1所示。

表1学生整本书要素解读成果展示《红楼梦》整本书构成部分学生从中获取的重要信息作者推荐语/序言《红楼梦》的序言是后人结合作者的创作心路历程和对书的理解,围绕作者留下的寥寥数语“浮生着甚苦奔忙……十年辛苦不寻常”为整本书作的序,包含作者的出身、整本书的创作故事、文学价值、阅读线索等重点内容。

旨在帮助读者从创作的角度深入了解本书的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红楼梦》为例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红楼梦》为例

2021年9期┆181研究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红楼梦》为例王伟杰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且关乎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逐渐意识到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不仅要对学生课外阅读书籍进行全方位的把控,还应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兴趣。

本文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学生在学习时极少进行整本书阅读,且现在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无纸化阅读以及碎片化阅读,学生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很难静下心来进行整本书阅读。

因此,本文通过《红楼梦》为例进行探究以提出整本书阅读策略,为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的必要性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的核心部分,关乎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其中整本书阅读是一个综合性的阅读策略。

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改善阅读习惯,为学习其他学科打好基础。

整本书阅读类似对学生进行个人分离式教学。

整本书阅读对每个人的教育效果都不同,不同人感兴趣的点不尽相同,有些人对自己做记录的知识内容印象更加深刻。

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通过不断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二、整本书阅读的课外阅读规划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当中,由于学生自身的主观阅读意识以及必要的阅读方法的应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1]。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前应进行学习计划,让每个学生完成阅读目标,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文章的人物与故事梗概大致了解;第二阶段,对全书进行初步阅读,并用思维导图分析书中的人物关系;第三阶段,进一步阅读书中的细节;第四阶段,细致的阅读全文,并将学生分组,学生可按照个人兴趣选取人物加以分析;第五阶段,再读一遍,仔细思考书中采用的写作技巧,总结自己的收获;第六阶段,推荐学生阅读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书籍。

三、选择《红楼梦》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影响力非常广泛,因此具有浓厚的阅读价值和教学价值。

寻找切入点,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以《红楼梦》的教学为例

寻找切入点,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以《红楼梦》的教学为例

课堂点睛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蒋伯潜等教育家就指出了“文选式教科书”的不足,并提倡学生要阅读整本书。

如今,新版语文教材也将“整本书阅读”纳入了“学习任务群”。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阅读书籍,带领他们走进作品。

本文就以《红楼梦》为例详细谈谈。

一、从环境描写切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高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知识储备量,但是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依旧会遇到各种困难,特别是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他们还是会觉得难以坚持读下去。

对此,教师应该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教师就可以从环境描写切入,让他们关注书中描写环境的语段,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红楼世界”。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

作者并没有孤立地去讲述一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爱情悲剧为中心,展现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批判了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灭亡的封建制度。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由此带领他们走进作品,设身处地地感受书中人的喜怒哀乐。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作者借林黛玉的眼睛带领读者了解了贾府的环境。

荣禧堂是贾政的住所,东边的耳房里不仅有“猩红洋罽”“大红金钱蟒靠背”,还有“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可见其华贵;但是东廊的小正房里却都是半旧的“青缎背引枕”“青缎背引枕”“弹墨椅袱”,这显然和贾府的“富丽堂皇”是不相称的。

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继续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找到答案:贾政与贾敬、贾赦、贾珍等人都不同,他是正统的读书人,恪守封建礼法,谦恭厚道,人品端方,每日只看书著棋,同一众清客闲聊,并不喜好繁华奢侈的生活。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学实践与探索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学实践与探索

感谢观看
一、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的价值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内容丰 富、博大精深,涵盖了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开展《红楼梦》整 本书阅读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1、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能力
《红楼梦》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小说中的描写语言和人物对话既生动形 象又精炼传神,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接触 到大量的语言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规律,提高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
3、你如何看待贾宝玉的人生观?
然后,在分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言,探讨上述问题的答案。在课堂讲 解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红楼梦》中的主题和艺术手法,以及如何评 价贾宝玉的人生观。最后,教师还引入了其他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经历,帮助 学生全面了解这个章节所涉及到的背景、人物性格和故事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红楼梦》的理解和体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小说 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讲座、展览、话剧表演等等。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 深入了解小说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内容
引言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巨著,富含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和艺 术价值。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高中语文课程纳入了《红楼梦》 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本次演示将围绕《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其重要 性和方法,为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2、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能力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命运、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 要进行分析、综合、推理等思维活动。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 到锻炼与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 力。

高中语文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以《红楼梦》为例

高中语文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以《红楼梦》为例

高中语文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以《红楼梦》为例一、案例背景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红楼梦》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有着广阔且深刻的内容,折射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和人情,描述了不同人物在古代社会的生活全貌。

读懂了《红楼梦》,也就看懂了我国的古代社会。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就有着众多的研究和解读,乃至诞生了“红学”。

直到今天,还能看到“索隐派”和“考证派”的争论。

教材上安排《红楼梦》作为整书阅读的对象,可谓用心良苦,对于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感受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对文学形象进行深刻审美乃至将来自己创作有趣的故事,丰富精神世界和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而从高中生的普遍特征来看,他们经过多年的语文知识学习,已经具备了阅读《红楼梦》的能力。

但是,由于《红楼梦》的复杂性和学生人生经验的不足,所以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对于其中的人物关系等要素可能不够熟悉,理解难度较大。

因此,教师应该在依托于教材的同时,结合教学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

而且,这一课堂上的指导应该制作为整个阅读过程指导的开端,在此后的阅读时光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线上或线下的不同途径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以上是本案例的背景。

二、案例过程(一)初步略读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之前,学生需要通过略读对《红楼梦》建立起初步的印象,还要把这一印象表达出来,这样教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带领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状态,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从几个方面请学生进行了预先的略读:阅读《红楼梦》的序幕,了解《红楼梦》的整个故事基调;阅读《红楼梦》每一章回的名称,思考并猜测其大致的情节可能是什么;自行通过网络搜索与《红楼梦》有关的各种解读等文章并进行阅读。

完成上述内容的略读之后,我在课堂上首先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略读的体会。

有的学生表示,《红楼梦》概括起来其实就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比如一开始富丽堂皇的钟鸣鼎食之家“贾府”最后就败落了;有的学生说,《红楼梦》里出现了那么多的人,其实都是封建社会毒害下的可怜人,哪怕是看起来威风八面,最后也难免悲惨的结局;还有的同学看了解读后,认为《红楼梦》就应该是一个悲惨的故事,高鹗的续写其实不符合曹雪芹的本意……这些同学的发言各有千秋,也都存在某些不足,但充分说明大家都进行了积极的略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是卓然矗立的一座文学丰碑。

它的艺术手法精妙绝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文化内涵丰盈厚重。

它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正所谓“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以其诗意的语言,绘人绘事,绘声绘色;以其悲剧的情怀,描红写翠,记荣写败。

又以冷静的笔墨写历历往事,依依深情;以卓越的才华,写凡尘仙境,众生百态。

或写诗书簪缨钟鸣鼎食门庭若市的高门巨族;或写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忙于生计的草根细民。

写意传神,惨淡经营!往事如烟,佳人如花,簪它于纸上,它便永不凋谢了!它是一首刻骨铭心痛彻心扉的爱情诗,是一幅繁华落幕烟火依旧的风俗画,是一首凄婉哀恸无可奈何的别离歌。

总之,《红楼梦》是一部经典的诗化小说,也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百科全书。

对于这样一部皇皇巨著艺术绝唱,那么,怎么在高中一年级安排《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呢?对于这部诗化小说的阅读教学,笔者建议应以语言艺术的学习和运用为核心和第一要务。

在情节主线把握、人物形象分析、生活习俗社会文化了解、中心主旨探究、艺术手法学习等环节的任务设计和活动开展中,应以语言艺术的学习和运用为核心和统领。

然而,在听课实践中,在阅读一些关于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和方法及教学设计的论文时,发现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平均用力,偏离主线;阅读,走形式,走过场;忽略《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学习这一中心任务。

如果在教学设计前或教学设计时能及时发现、规避这些问题,那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效果会有极大的提高。

一、《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听所见到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发现这些存在着的问题,有的是主次高下之分的问题,有的是还未提及的问题。

列举如下:(1)阅读前没有进行细致周密的学情调查。

(2)阅读时间保障和阅读过程跟进的具体方法欠缺或无实质性保证,以及过程性评价的具体措施较少。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摘要整本书阅读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开拓视野、锻炼思维的主要方式。

在新教材的整本书阅读规划中,《红楼梦》是其中一部重要的阅读篇目。

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到整本书阅读中去就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

对此,笔者就如何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设计和研究,以此来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为教师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整本书阅读”是什么早在20世纪30年代,夏丏尊先生就提出阅读教学应该是对“整册书的阅读”。

整本书阅读指的是将书册作为阅读对象的阅读,即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围绕整部经典作品展开的,与作者、文本、教师、同伴对话的过程。

其对象具有丰富性,过程具有综合性,旨在培养阅读习惯、探索阅读方法、建构阅读经验、丰富阅读认知,形成较为综合的语文核心素养。

自从教育部将整本书阅读列入教学计划后,整本书阅读问题广受关注。

这对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我们,碎片化、浅层化的阅读无助于养成纵深思考的良好习惯,阅读能力日渐消减。

阅读的对象应该是书,而不是短视频、影视剧或其他快餐文化。

要读原著,感受文字,触摸纸质书,读懂整个故事情节,认识鲜活的人物形象,鉴赏个性化的语言,进而思考思想主题,认识社会人生。

二、为什么选择《红楼梦》作为阅读文本(一)《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高峰《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张爱玲曾说“一恨鲫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周汝昌评价《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从所有中国明清两代重要小说来看,没有哪一部能像《红楼梦》具有如此惊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了。

(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落实新课标的目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3 版)》相比,任务群的提出是发生改变的主要部分之一。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读前引导:交流阅读经验,探索阅读方法1.读回目,理清结构及主线《红楼梦》是章回体作品,其回目犹如小说的“眼睛”,简练工整,精要地概括了各回的主要内容。

在整本书阅读之前,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初读回目以梳理整本书内容及主线的方法。

让学生品读关键词,从而把握小说的网状结构,理清其主线。

2.扣文体,贴住文本细读教师可以结合自己阅读《红楼梦》的经验,把自己编写的回目提纲、圈点批注的文字和撰写的阅读心得进行了展示,引导学生真正感知“贴着文本”阅读的具体方法。

《红楼梦》是文学作品,是长篇小说,可以着重从环境描写、人物塑造、情节发展、手法运用、主题探究等方面对文本进行圈点批注,并将自己细读的结果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埋首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乐趣。

3.知学情,变着法儿阅读初读《红楼梦》,会有人产生读不下去的感觉,老师要适当地在尊重学生原生态阅读的自由上,“变着法儿地”带着学生读。

可以向学生推荐了以下阅读方法:通读全书。

“通读”,形象地说,即学生“连滚带爬”地读。

《红楼梦》篇幅之长,章回之多,情节之密,人物之众,常常让初读者摸不着头绪,老师可带着学生编写章回提纲,以初知小说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感知书中人物。

略读章回。

“略读”也称为浏览或跳读。

迅速阅读相关章回,以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整合内容。

例如表现贾府“日常生活”时,可以让学生迅速跳读第三十九回至四十二回,筛选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中呈现的贾府吃、穿、住、行、娱乐等细节画面。

精读细节。

“精读”,即品读文本细节,圈点批注,品味鉴赏。

例如“黛玉含酸”“静日生香”“共读西厢”“宝玉挨打”等经典细节,都可陪着学生紧扣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心涵泳。

共读分享。

“共读”实际上是在阅读中互相感发,交流体会,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主题写作阅读心得。

《红楼梦》是小说,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开展、艺术手法赏鉴、主题探讨等多方面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通过优秀习作心得交流、印发和推公众号等方式激发学生踊跃分享。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课方案1《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课方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学习目标:拓展阅读视线;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和方法;提高鉴赏研究的能力和思想;理解和传承中华优异的传统文化;促使生命感悟和精神成长。

阅读准备:(一)阅读版本选择《红楼梦》版本许多,高中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与商讨”其实不在于版本考据或甄别,而是为了学习古人的阅读经验,习得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从而读懂文本,掌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为此,能够依据学生的阅读特色和需求,介绍学生准备人民文学第一版社的《红楼梦》。

其前八十回以曹雪芹创作的《石头记》庚辰本为底本,后四十回则认为是无名氏续写,由程伟元和高鹗整理。

这个版本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勘,聘请了吴世昌、吴组缃、周汝昌、启功等老红学家作为顾问,凝集了冯其庸和众多工作人员的心血,已刊行 36 年;并且册页对疑难字词及文化知识都有详尽说明,对学生读懂《红楼梦》,感觉其丰厚的艺术魅力,有着不行小觑的作用和意义。

(二)阅读时间安排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与商讨” ,第一老师得读起来,才能有设计阅读活动的视线和格局,才能有阅读经验和方式的发现和累积。

其次,整本书阅读与商讨的主体终究是学生,要让学生读起来。

要充足尊敬学生对《红楼梦》进行原生态阅读的自由和权益,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亲近接触与对话中探访长篇章回体小说的阅读方法,环绕小说的主线梳理情节,认识复杂的人物形象,在贾府特别是大观园这富裕典型意义的环境中,感觉其平时生活的细节中包含的人性、人情和社会内涵。

在高一学年第二学期展开《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商讨,能够充足利用了课内与课外相联合的方式,将每周的 1-2 课时的阅读课留给学生静心阅读,每周周末让学生阅读四至六个章回,经过写作念书心得、在民众号展现优异笔录、填写阅读清单等方式,带动和敦促学生阅读。

在平时课间鼓舞学生就自己的阅读疑惑和老师沟通商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红楼梦》为例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红楼梦》为例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红楼梦》为例摘要: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沿用至今,但一直以来,“整本书阅读”的工作开展困难,整本书阅读对阅读的时间跨度要求更长,教学效率要求更高。

因此,教师可以以多元化角度分析所选书籍、提高学生基础的阅读能力以及教学措施多样化三个角度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索整本书阅读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拥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将以《红楼梦》为例,运用整本书阅读帮助高中学生体会《红楼梦》的文学魅力,并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提供方向。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高中语文;《红楼梦》一、多元化角度分析《红楼梦》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阅读长篇著作对他们来说往往是不现实的,但长篇著作的阅读却又是高中生学习所必须的。

因此,如何为高中生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文本,同时还要满足阅读需求的书籍,也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红楼梦》正是符合以上要求的书籍,它深刻又全面的反映了我国封建时期的封建家族由盛而衰的特点,向众人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黑暗和矛盾。

教师在向学生解读文本及内涵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其一,语言分析:《红楼梦》的语言风格十分有特色,除了极少部分的诗词歌赋是用古文写成的之外,可以说完全属于通俗易懂的白话,对于读者来说,绝大部分都浅显易懂,通过语言的描述,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风俗文化。

《红楼梦》还具备文学性的内涵,不管学生是通读还是细读文本,都能感受到《红楼梦》传达出的文学魅力。

因此,这要求教师在解读所选文本的时候,应适当地多关注文本作者创作的语言风格。

其二,人物分析:《红楼梦》里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活且饱满的人物。

对王熙凤的描写,只看衣着打扮就能看出她张扬的个性,为人刁钻。

如何分析文本里的人物,从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到行事风格,再到人物最后的结局,这都是值得教师思考和钻研的方向。

其三、文化价值分析:《红楼梦》是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属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不朽的红楼”。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构建整本书的阅读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的“整本”就是要打破碎片化、随意性的阅读壁垒,关注整体语境,将人物、情节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解读。

这里的阅读不是浅层的、单一的,而是深度的、立体的,是包含了多种阅读方式的综合阅读。

《红楼梦》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被誉为“艺术的绝大著作”,它内容深广,折射历史,反映社会,书写人生,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

阅读这样一部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对拓展学生的视野,构建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学习和思考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读完整本书之后,要理清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整体把握小说的主题和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构建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

《红楼梦》的版本众多,在推荐阅读版本时,应考虑高中学生的阅读特点和需求。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前八十回以庚辰本为底,后四十回以程乙本为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勘,书页中对疑难字词及文化常识都详细注释,对于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有很大帮助,所以选择这一版本让学生阅读。

二、学情分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对象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虽然他们在高一上学期已经进行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但对于《红楼梦》这类长篇小说的整本书阅读经验不足。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繁忙,加上《红楼梦》的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阅读起来会比较吃力,在完成阅读任务时容易流于敷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测。

基于此,将安排学生在寒假假期及高一第二学期的前两个月集中阅读,每周阅读十个章回,以周为单位写读书笔记,并概括每章回的主要内容,教师每周进行检查。

关于学生问题的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以《红楼梦》阅读为例

关于学生问题的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以《红楼梦》阅读为例

04理论•学术/课题荟萃关于学生问题的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以《红楼梦》阅读为例张晓毓(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21)摘要:整本书阅读要读得扎实深入,可以开展基于学生问题的专题教学。

本文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实践为例,通过自读、调查、引导,设计导读专题课;通过聚焦、诊断、深读,提炼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设计人物专题课;通过调研、探究、展示,设计文化专题课。

教学过程重在解学生读书之惑,引导学生获得读书之趣,领悟读书之道。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学生问题;《红楼梦》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155(2020)12 -0004 -02整本书阅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传授经典名著的阅读方法为重心,以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为途径,以构建学生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

整本书阅读要读得扎实深人,可以开展基于学生问题的专题教学。

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教师激发并广泛了解学生的疑问,确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围绕课题指导学生开展文本整合、收集整理、分析比较、归纳演绎、写作演说等阅读任务,将文本初读与深度阅读相结合,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本文仅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实践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自读、调查、引导:导读专题课整本书阅读要上好导读课,导读课如何导?于学生有疑处人手导读,将会极大地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课堂也更为高效。

在展开阅读前,笔者做了学情调査,全班学生都没有读过《红楼梦》,个别女生看过几集电视剧,只知道小说写的是爱情故事,甚 至还有同学认为这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

众多的人物头绪、充满距离感的内容、舒缓琐细的情节及厚重的篇幅令学生心生畏惧,刚接触文本,学生就普遍反映“读不懂”,阅读任务难以推进。

从结构上看,《红楼梦》的前五回相当于整部书的“序幕”,它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全书情节的必要背景,更是对未来情节走向的预示和对小说主题的有力揭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石头自称“弟子蠢物”,道人:你携了这蠢 物,意欲何往?僧人:将这蠢物交割清楚。甄士 隐:适云蠢物,不知为何?等等。
(二)学生问题举隅
• 4.宝黛爱情自有其现实基础,一般的标志人物,有青 梅竹马之情分,心照不宣之默契,两心相悦,两情相 许,理固宜然。不能终成眷属,也自有其性格、环境、 家世的现实原因。作者有何须假托“还泪之说”,再 造一份前世的凄美姻缘?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世 事
甄士隐故事
贾雨村高论
人 情
洞 明
人生历程:好与了
人性构成:正与邪
练 达
皆 学
冷子兴演说
红楼梦仙曲
即 文
问 社会变迁:盛与衰 情爱视角:痴与空 章
三、问题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 ——以开篇第一回为例
(一)开篇第一回叙事单元梳理
红楼梦来历:补天、历劫、还泪、转录 甄士隐出家:识通灵、失英莲、历炎凉、悟红尘 贾雨村发迹:困顿风尘、佳人回顾、士隐资助、金榜题名
第三忌:不可使学生为高考命题之套路而读书
《红楼梦》教学建议
1.《红楼梦》整本书教学的重点: 思想内涵、人物鉴赏、情节梳理、语言描写 2.《红楼梦》在阅读教法上的建议:
改变灌输或变相灌输结论性知识的做法,拿出课程空间, 通过学生阅读、教师讲读、文献探究、成果汇报等环节, 培养学生好奇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位同学至少经 历一次深度研究的体验,形成一种研究成果,并进行分享。
(二)学生问题举隅
• 6.家人霍启抱英莲则“祸起”,甄士隐梦幻识通 灵则言“到那时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 矣”,僧道见甄士隐抱着英莲,就说:“你把这 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里作甚?”事情 还没有发生,就把结果预言写下来,是宣传因果 报应的迷信还是另有用意?
(二)学生问题举隅
• 7.短短一回之中,有诗词7首:石头一首,曹雪芹 一首,僧人一首,贾雨村两首,道人一首,甄士 隐一首。这些诗词分别有哪些功能和作用?如果 要研究红楼梦诗词,该怎么做?
问题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 --《红楼梦》阅读教学
一、问题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
• 1.问题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型
教师 教书人
③民主态度 问题
学生 读书人
作者 写书人
问题是质疑的载体 问题是生成的资源 问题是对话的媒介 问题是写作的源泉
• 2. 问题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 有助于处理篇章精讲和全书自读的关系 • 有助于处理共性知识和个性经验的关系 • 有助于处理碎片知识和深度探究的关系
• 3.问题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原则
• 相信好书会说话:原生态阅读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 • 鼓励学生提问题:好奇与发现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起点 • 师生共同做研究:研究性读写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核心
二、《红楼梦》阅读教学
《红楼梦》的多种面相
鲁迅:“《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 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 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流言家看见宫闱秘 事……”( 《鲁迅全集》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
(二)学生问题举隅
• 1.此书既为曹雪芹所做,为何要假托石头记,并引出一僧一道, 故作荒唐之言,用意何在?
• 举证:若云雪芹批阅增删,然后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是谁撰? 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家用画家 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蒙蔽了去,方是巨眼。(甲戌本脂 评)
(二)学生问题举隅
• 2.程乙本: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落得逍遥自在, 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 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那么,贾宝玉、石头、 神瑛侍者、通灵宝玉四者到底什么逻辑关系?
(二)学生问题举隅
• 3.石头为炼石补天所造,能通天地之灵气,和以全书之中屡次以 “蠢物”称之?此石究竟是通灵还是蠢物?如:
• 蒙侧批:恩情山海债,惟有泪堪还。
• 甲戌眉批: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遍尝 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心中 悒郁。
(二)学生问题举隅
• 5.《红楼梦》中人名如: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空空道人、贾化字雨村、甄费字士隐、英莲、霍 启、封肃等,地名如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 太虚幻境、大如州等,名中寓意,弦外有音,作 者这样命名的用意何在?如此大范围地使用隐喻 意味的命名,是否有伤小说的真实性?
张新之《石头记读法》:“全书无非《易》道也。” 梁恭辰《北东园笔录》:“《红楼梦》一书,诲淫之甚者也。” 花月痴人《红楼幻梦序》:“《红楼梦》何书也?余答曰:情书也。” 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二编》:“故相明珠家事”。 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是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
蔡元培《石头记索隐》:“《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 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 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红楼梦》之为小说,随大家都不怀疑,事实上并不尽然。总想把他 当作一种史料来研究,敲敲打打,好像不如是便不过瘾,就要贬损《红 楼梦》的声价。其实处于根本的误会,钻牛角尖,求深反惑也。……但 他毕竟是小说,夫小说非他,虚构是也。以本书言之,其来历如何,得 失如何,皆正问也。若云宝玉何人?大观园何地?即非正问。何则?宝 玉者,小说中主角,不必实有其人;大观园者,小说中花园,不必实有 其地。即或构思结想,多少依凭,亦属前尘影事,起作者于九泉,恐亦 不能遽对。
——俞平伯
《红楼梦》教学三忌
第一忌:不可使学生陷入考据派和索引派争论 第二忌:不可使学生在未读原著之前先入为主
推荐书目(供阅读后进行研究之用者):《红楼梦》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脂砚斋重评石头 记》2006年,天津古籍出版社;《红楼二十讲》2008年,华夏出版社;《红楼大家丛书》2006年,团结出 版社;《说红楼》2008年,陈大康,胡小伟,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学生问题举隅
•10.石头希望空空道人抄录此书,传奇 于世,而道人读罢无感。石头历述古 今小说、戏曲以比较之。这段看似多 余,何必要写?
问题
合理性 必要性 优越性 启迪性 (三)学生问题研究指导框架
(二)学生问题举隅
•8.脂评贾雨村:“写雨村真是个英 雄”,从后文来看,贾雨村明明是个 忘恩负义的坏人,何以英雄称之?
(二)学生问题举隅
• 9.《红楼梦》开篇第一回有许多名字,“石头记”“情僧 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为何竟最后叫了《红楼梦》? 哪个名字更好?
• 注:该生读庚辰本《红楼梦》,“甲戌本”有 “吴玉峰题名红楼梦”句。
《红楼梦》教学建议
3.前五回全书纲目,教学重点所在。既明,兴趣必 生,研究方向可定。后文回目各有精彩,可点染精 读,也可以问题带动学生阅读。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