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情境式默写练习及答案
杜甫诗三首练习及参考答案 (1)
《杜甫诗三首》练习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决眦()老妪()不胜簪()泣幽咽()邺()城戍()青未了()3.阅读《春望》,根据提示填空。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是:(2)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3)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是:(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根据你对《望岳》这首诗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语句是:(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是:(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是:4(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阅读《石壕吏》,根据提示填空。
《石壕吏》中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6.根据诗意,用“/”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7.巍巍五岳,举世闻名。
早在古代,歌咏五岳的名言佳句就不胜枚举。
请任意写出其中完整的一句,并注明作者。
二、阅读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诗三首》情境式默写练习及答案
《杜甫诗三⾸》情境式默写练习及答案《杜甫诗三⾸》情境式默写练习及答案(2018-03-18 10:12:28)转载▼标签:《杜甫诗三⾸》情境式默写分类:学习档案练习及答案语⽂教学《杜甫诗三⾸》情境式默写练习及答案编稿 / 柳栖⼠1-1.《秋兴⼋⾸(其⼀)》⽤双关⼿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是,。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1-2.《秋兴⼋⾸(其⼀)》以枫叶凋零、秋⽓萧瑟寄寓诗⼈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露凋伤枫树林巫⼭巫峡⽓萧森)1-3.《秋兴⼋⾸(其⼀)》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1-4.《秋兴⼋⾸(其⼀)》借捣⾐的声⾳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寒⾐处处催⼑尺⽩帝城⾼急暮砧)2-1.《咏怀古迹》运⽤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悲剧根源的句⼦是,。
(画图省识春风⾯环珮空归夜⽉魂)2-2.《咏怀古迹》中运⽤拟⼈,借⼭⽔形象蓄势,⽤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
(群⼭万壑赴荆门⽣长明妃尚有村)2-3.《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的⼥⼦的乡⼟之思,吐露诗⼈⾃⼰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2-4.《咏怀古迹》中凝练地写尽昭君⼀⽣悲剧的句⼦是,。
(⼀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3-1.《登⾼》由⾼到低,写诗⼈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是,。
(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3-2.《登⾼》道出郁积诗⼈⼼中⾃⾝苦和国运恨,⽆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是,。
(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3.《登⾼》中诗⼈远离故乡,⼜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是,。
(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4.《登⾼》借落叶和江⽔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是,。
(⽆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5.杜甫《登⾼》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是,。
(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分享:。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1.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2. 、①“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②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3. 思念故乡4. 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 一许孤独、忧伤之感5. 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天高,反衬出人的渺小,孤单哀猿,烘托出悲凉飞鸟,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寻找失散的鸟群诗人借六种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气氛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很宏大的气势逼显出个人的渺小6. 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7.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8. 怨恨9.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10. 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1.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12. (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中考语文情景式默写:《杜甫诗三首》
中考语文情景式默写:《杜甫诗三首》
中考语文情景式默写:《杜甫诗三首》
《望岳》(杜甫)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诗三首答案
§25、杜甫诗三首一、默写填空(每空2分)1《望岳》中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 《望岳》中写细望泰山景色句是:荡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3. 《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望岳》5. 《望岳》忧国思乡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 《望岳》首联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7. 《石壕吏》说明当时战争惨烈的诗句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8. 《石壕吏》最能概括凄惨情景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9.《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10《桃花源记》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桃花源记》中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其中的两个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落英缤纷、怡然自乐、鸡犬相闻、与世隔绝、老死不相往来。
(只写两个即可)13.《陋室铭》中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4.《陋室铭》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5.《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6.《陋室铭》中表现作者情趣高雅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7.《陋室铭》中运用类比表明作者志趣抱负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9.《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20.《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道出荷花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品格。
2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22请写出有关战争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4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古诗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理解性古诗默写一、《蜀道难》(每空1分)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
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
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二、《杜甫诗三首》(每空1分)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
”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
”6.《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
杜甫诗三首测试题答案
杜甫诗三首测试题答案《杜甫诗三首》练习题一、基础知识的积累1.要求默写诗句:(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2)《春望》一诗中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3)《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4)《石壕吏》哪句话写出了官吏的凶狠。
2.写:(1)造化钟神秀,。
(2) ,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
(4) ,浑欲不胜簪。
(5)夜久语声绝,。
(6) ,老妇出门看。
3.下列各诗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鸣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吏呼/一何怒 D.二男/新战/死4.面各句中书写与全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5.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与《马说》的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
B.《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C.《春望》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D.《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6.面加横线的字解释有错误的是( )A.老翁逾墙走(越过) B.一男附书至(书写)C.二男新战死(最近) D.急应河阳役(应征)7.学常识填空:(1)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与合称为“李杜”,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石壕吏》与、一起合称为“三吏”,其中诗是在早年时期的作品。
(2)《春夜喜雨》也是杜甫的名作,诗中,这二句为后人沿袭赋予它特殊的含义。
你还会杜甫的其它诗句吗?请写二句:二、教材探究1.《春望》中写尽诗人心系亲人的诗句是哪句?2.《春望》中哪句诗是写诗人的感受?3.《石壕吏》体裁是什么?本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事件是什么?4.什么差吏抓丁要利用夜间呢?5.妇“致词”一段可分几层?层意是什么?6.《石壕吏》一文表达怎样的感情?1.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岱宗()决眦()溅泪()簪()逾墙()戍守()老妪()幽咽()2.甫字子美,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诗三首提示性默写,赏析,题
杜甫诗三首理解性默写《望岳》1、抒发人生誓言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诗中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6、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8、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杜甫的《望岳》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望岳》中表达诗人心情激荡、眼界空阔的两句诗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春望》1、用拟人手法写作者感时伤世感情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诗人通过刻画自己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诗中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7、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9、将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0、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1 、诗人感时伤怀、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诗三首》情景式默写(答案)
《杜甫诗三首》情景式默写(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是: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4.借秋天长江和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咏怀古迹》(其三)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4.借用理想的质问和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两句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杜甫的《登高》中,诗人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家仇而悲愤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5、杜甫在《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6、杜甫在《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
杜甫诗三首-理解性默写(2020)
登高
9.《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 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0.《登高》中道出诗人个人悲苦和国运艰难,表现无限悲凉 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 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秋兴》中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秋兴》中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 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3.《秋兴》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 淡的诗句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4.《秋兴》中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
5.《咏怀古迹》中运用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 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6.《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烘托昭君形象 的诗句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7.《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诗人自己飘 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咏怀古迹》中凝练地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2.《登高》中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 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3.《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渲染秋江景物 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4.《登高》中表现诗人忧国伤时,揭示诗歌主旨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9.《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 的句子是: 10.《登高》中道出诗人个人悲苦和国运艰难,表现无限悲凉 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11.《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 独之感的句子是: 12.《登高》中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 伤的句子是: 13.《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渲染秋江景物 特点的句子是: 14.《登高》中表现诗人忧国伤时,揭示诗歌主旨的句子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唐诗三首》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4.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15.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尽欢颜
16.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十、《卖炭翁》白居易
1.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石壕吏》中写出官吏凶狠的诗句是_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4.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5.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二十)石壕吏
杜甫的诗歌高三情景式默写
杜甫的诗歌高三情景式默写杜甫的诗歌高三情景式默写1、《秋兴八首》(其一)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两句,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
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
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2、《秋兴八首》(其一)中“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两句,写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
在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
3、《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写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
作者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
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身在夔州,心系故园。
4、《秋兴八首》(其一)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两句,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
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抒发了客子强烈的羁旅之情。
二十六、《蜀相》(选修)1、杜甫《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
奠定了全诗“沈挚悲壮”的.风格基础,并且洋溢着一种蕴借哀凉的气氛。
2、杜甫《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
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3、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
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4、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
以诸葛之伟才,得先主托孤之重,后主言听计从,本可以一统河山,建千秋伟业。
无奈天不从人愿,诸葛亮正当盛年之时,即在五丈原病逝军中,苦心经营的兴复大业也付之东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情景式默写练习
【情景默写】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两句起势迅猛,以拟人化手法写出秋风之猛烈,表现了诗人的焦急万分。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
“,”两句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
“,”两句从眼前处境想到安史之乱,又回到现实,既盼雨停,又盼天亮,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两句由身处屋破漏雨的困苦环境,推及天下寒士,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温暖的诗句是“,”。
答案: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理解性默写:
①体现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现杜甫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③唇焦口燥呼不得。
唐诗三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2021部编版八下24课】
唐诗三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2021部编版八下24课】《唐诗三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下】24.唐诗三首一、石壕吏一、《石壕吏》杜甫【原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理解性默写】(1)概括全诗的句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石壕吏》《石壕吏》中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句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3)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从侧面反映老妇被带走的句子: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描述战役需求大量人力的句子: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7)战役使群众生活贫穷的句子:有孙母未去,收支无完裙。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原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三、卖炭翁/白居易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理解性默写】1、《茅舍为金风抽丰所破歌》主旨句、施展阐发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妙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整理:杜甫诗三首情景默写
1.《秋兴八首》(其一)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5.《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写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
作者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
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身在夔州,心系故园。
6.《秋兴八首》(其一)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两句,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
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抒发了客子强烈的羁旅之情。
2.《咏怀古迹五首》(其三)1.《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2.《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3.《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诗人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4.《咏怀古迹》中凝练地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3.《登高》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3.《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6.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7.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8.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人教版必修二《诗三首》情境理解性默写卷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二《诗三首》情境理解性默写卷及答案涉江采芙蓉》中描写了女子们在江中采莲,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
这些诗句表现了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
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
XXX《短歌行》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另外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短歌行》中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XXX在《短歌行》XXX《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
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XXX在《短歌行》XXX《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
一旦XXX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
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9、XXX在《短歌行》中描绘了远方宾客前来探望他的场景,表达了他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
10、XXX在《短歌行》中借月亮和乌鸦的比喻,为贤才指明方向,鼓励其勇往直前。
11、XXX在《短歌行》中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他渴望XXX的愿望,同时展现了他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决心。
12、《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固守节操,不随波逐流,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
13、《归园田居》中描写了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的勤劳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14、透过《归园田居》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15、《归园田居》中描写了乡村中常见的声音,让读者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舒适。
16、《归园田居》中表现了诗人对尘俗的摒弃和对自然的渴望,表达了他返归自然的心愿。
17、XXX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也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
《杜甫诗》默写及答案
《杜甫诗》默写及答案杜甫诗默写及答案
一、默写题
请用您对以下杜甫诗词的理解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4.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5. 世人欢笑我何求,天下如椽笔如椽。
二、答案题
请用适当的诗句回答以下问题。
1. *春望*中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
2. *登高*中的"白日依山尽"表达了什么意思?
3. *月夜忆舍弟*中作者忆起了谁?
4. *秋兴八首·其七*中的"纷纷暮雨下"描绘了什么场景?
5. *登高*中的"青青园中葵"暗示了什么?
三、参考答案
一、默写题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4.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5. 世人欢笑我何求,天下如椽笔如椽。
二、答案题
1. *春望*中作者看到了故乡的一片春色。
2. *登高*中的"白日依山尽"表达了太阳渐渐落山,黄昏将至的意象。
3. *月夜忆舍弟*中作者忆起了在遥远的外地的舍弟。
4. *秋兴八首·其七*中的"纷纷暮雨下"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暮天细雨不断下落。
5. *登高*中的"青青园中葵"暗示了在高处俯瞰的景象,象征着壮美的自然景观。
以上是《杜甫诗》默写及答案的内容。
感谢您的参与!。
必修三《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琵笆行》情景式默写
必修三《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琵笆行》情景式默写《杜甫诗三首》《琵笆行》练习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 本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2.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的妙处。
(2分)3、首联叙写了怎样的景物特点?有什么作用?(4分)4、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首联的托物起兴、颔联的象征、尾联的烘托,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请你选取其中一种来简要地分析一下情景交融的效果。
(3分)情景式默写:5.《秋兴八首(其一)》①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②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③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④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
6.《咏怀古迹(其三)》①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②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③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
④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
7.《登高》①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②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③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④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⑤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琵琶行》练习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
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3.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完整word版)《登高》情景默写及答案
《登高》情景默写1.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两句是“,。
”2.杜甫《登高》中抓住“猿”“鸟”等意象描写夔州秋天景色的名句是“,。
”3.杜甫《登高》中“,。
”一联,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4.杜甫《登高》开篇写登高见闻,以“,。
”两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图画,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奇妙无比。
5.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6.杜甫《登高》中“,。
”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7.“,。
”杜甫《登高》中的这两句是景语也是情语,是实写也是虚写,极力渲染了浓重的悲秋情结。
8.古诗中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
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今人常用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9.杜甫《登高》中“,。
”两句,从大处落笔,描绘了登临高处见到的壮阔无比、波涛汹涌的画面。
10.杜甫《登高》中,将写景和抒情自然串联、融为一体的诗句是11.杜甫《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12.杜甫《登高》中“,。
”两句融情于景,不仅描写了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13.杜甫《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名句是“,。
”14.杜甫《登高》中发出“,。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挑战者体衰的惆怅之情。
15.杜甫《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
”16.杜甫《登高》中“,。
”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表达了诗人无限深沉悲秋的情感。
17.杜甫《登高》中,“,。
”两句,表现了作者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
18.杜甫《登高》中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
《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情景式默写
11、杜甫《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情景式默写(1)杜甫《望岳》中的“,。
”这两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表达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也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杜甫《望岳》中写近望泰山,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的两句是:,。
【答案】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3)杜甫《春望》中运用对偶的手法写出“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讯,此时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的两句是,。
【答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甫《春望》中运用移情手法,借助“花”“鸟”形象表达自己感时伤世情感的两句是:,。
【答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5)“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惨事。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茅屋被秋风所破后突降大雨,漫漫长夜,无法入眠的两句是:,。
【答案】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6)“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是历代爱国诗人在诗作中经常表达的主题,屈原在《离骚》中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
【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诗人宁可自己受寒,也愿天下寒士居有所庇的无私奉献精神的两句是:,。
【答案】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8)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的茅屋被秋风卷走后,一群顽皮孩童当面将茅草抱走,描写诗人为阻止孩童行为大声呼喊却无人理、投诉无门的两句是:,。
【答案】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三首》情境式默写练习及答案
1.《秋兴八首》(其一)
1-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1-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1-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1-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5.《秋兴八首》(其一)中“,”两句,写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
作者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
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
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身在夔州,心系故园。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1-6.《秋兴八首》(其一)中“,”两句,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
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抒发了客子强烈的羁旅之情。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2-1.《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2-2.《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3.《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诗人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2-4.《咏怀古迹》中凝练地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5.
3.《登高》
3-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3.《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4.《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
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5.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6.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7.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8.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9.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
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10.表现本诗的主旨的句子
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11.古诗文常以“风”为意象烘托意境,如杜甫《登高》中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