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士岗位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与保健措施
一、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二)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三)以下情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接触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3、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四)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或为隔离患者治疗护理时,应当穿隔离衣,戴眼罩、面罩穿鞋套等以防感染。
(五)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
(六)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消毒。
(七)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八)若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二、医疗锐器伤的防护措施(一)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教育,对医疗锐器伤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预防医疗锐器伤的措施。
(二)正确处理医疗锐器,避免发生锐器伤1、锐器及用后的针头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2、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3、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4、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5、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6、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7、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三)发生利器伤后,立即上报护理部、院感科并填写利器伤及职业暴露报告卡,并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理。
三、化疗防护工作规范(一)总体要求1、护理人员到岗前进行岗前教育,并定期接受防护知识培训,增强化疗科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
2、接触化疗药品及做好相关处理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防护衣,戴好口罩、帽子、眼罩、手套等,摘掉手套后应认真洗手。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二)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三)以下情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解除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3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四)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当穿隔离衣,戴眼罩、面罩,穿鞋套等,以防感染。
(五)在护理传染性疾病患者时,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和防护措施,必要时采取双向防护。
(六)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
(七)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装备应进行清洁消毒。
(八)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九)若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照顾护士人员绩效考核制度1依照公平、激励、竟争的准绳建立照顾护士人员绩效考核综合量化指标、评论标准及考核项的分值等内容。
2每个月一次对全院照顾护士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3考核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原则,对照绩效考核标准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同一岗位执行相同的考核标准。
4考核评价竣事后,考核者应及时与被考核者进行沟通,将考评结果告知被考核者。
5如果被考核者认为考核结果不公正,与考核者沟通无效,并且有证据的情况下可以启动考核结果申诉程序。
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在接到员工考核申拆后的5个工作日内给予解决。
6考核结果将于年度评优、培训要求、奖金发放等方面挂勾。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1.为规范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行为,制定此评估制度。
2.通过对患者评估全面把握患者基本的现状和诊疗服务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诊疗(手术)方案(计划)提供依据和支持。
3.患者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包括:住院患者评估、手术前评估、麻醉评估、危重病人评估、住院患者再评估包括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等。
护士职业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护士职业安全,预防职业暴露和职业危害,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和护士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
三、职责1.护理部: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本制度的执行,定期对护士职业防护安全进行培训和考核。
2.各科室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士职业防护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落实防护措施,确保制度执行。
3.护士: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职业防护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四、职业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用品(1)根据工作需要,为护士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2)护士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保持其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感染。
2.手卫生(1)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污染物品前后,必须洗手。
(2)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时,应按照说明书要求正确使用。
3.感染性疾病防护(1)护士在接触感染性疾病患者时,应穿戴隔离衣、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2)对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4.职业暴露处理(1)护士在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科室护士长报告,并按相关规定进行评估和处理。
(2)职业暴露后,应按照规定接受相关检测、治疗和随访。
5.培训与教育(1)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进行职业防护安全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
(2)科室护士长应定期对护士进行职业防护知识的考核。
五、监督与考核1.护理部对护士职业防护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制度落实。
2.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科室护士长应立即制止,并给予相应处理。
3.护士在职业防护工作中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5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护士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和医生一样都在救死扶伤。
但是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位群体。
危害护士执业安全的因素有机械,物理性,化学性,心理性,工作环境,这些相关损伤因素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管理者要建立适当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以减少护士职业病的发生,增强护士职业安全性。
生物因素:经血液传播疾病种类有____多种,最常见的包括HBV、HCV、HIV等。
据研究,含病毒浓度最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化学因素:护士每天在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用于各种物品的消毒,这些消毒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缓慢的,不会迅速表露出一些自觉症状,往往容易被护士所忽略,但这些药物可以释放、挥发到空气中,有些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被人体直接吸收,对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
还有化疗药物,护士在配制和接触这些药物的过程中经呼吸道、皮肤直接吸收,剂量虽小,但因蓄积的作用,便会造成白细胞减少、流产率高,甚至致癌、致畸等危害。
放射也是护士职业损伤危害因素之一,一些治疗释放出来的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力很强,如果放疗护士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放射线,会造成有机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孕不育、放射病、致癌等。
环境因素:三班倒扰乱了护士的生物钟,可引起失眠、饮食代谢紊乱、慢性疲劳。
同时,长期的睡眠不足,对人的认知能力和神经性行为的影响也是严重的。
主要表现:一为注意力下降,警觉性降低;二为认知能力下降,必将导致工作效率低;三为记忆力下降;四为经常感疲乏,即使睡眠充足,亦感觉疲劳、无力;患者的痛苦表情、患者及家属的无理刁难均可使护士产生不良心境。
另外,护理专业在社会中的各种评论及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也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及消极情绪。
防护对策防止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护理部及科室应组织学习,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
护士的职业防护
护士的职业防护标题:护士的职业防护引言概述:护士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疾病和感染的风险。
因此,做好职业防护对于护士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一、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1.1 穿戴口罩: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防止呼吸道感染。
1.2 戴手套: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等时应佩戴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1.3 穿戴护目镜:在进行手术或者处理可能溅射的液体时,应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不受伤害。
二、正确洗手和消毒2.1 遵守洗手规程:护士应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2.2 使用合适的洗手液:选择适合的洗手液,保证有效清洁和消毒。
2.3 定期消毒工作环境:对医疗器械、工作台面等进行定期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合理使用防护用品3.1 定期更换口罩:口罩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应定期更换,保证有效防护。
3.2 注意手套的使用时机:手套不能长期佩戴,应根据需要及时更换。
3.3 避免重复使用一次性防护用品:一次性防护用品不能重复使用,确保防护效果。
四、保持良好的职业习惯4.1 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与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直接接触。
4.2 避免手部接触面部:避免用手触摸面部,减少传染的风险。
4.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五、应急处理和自我保护5.1 学习应急处理知识: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学会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5.2 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可能危(wei)险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5.3 寻求匡助:遇到无法处理的情况时,及时向领导或者专业人员求助。
结论:护士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他们的职业防护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洗手消毒、合理使用防护用品、保持良好的职业习惯以及应急处理和自我保护,可以有效降低护士工作中的感染风险,保障其健康和安全。
希翼每位护士都能重视职业防护,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1、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2、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
3、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提高护理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和正确性。
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穿隔面罩、穿鞋套等,防止污染。
5、在护理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时,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必要时采取双向防护。
6、置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
7、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设备应进行清洁消毒。
8、正确处理医疗垃圾,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9、若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10、肿癌科、放射科、放疗科、感染性疾病科、校医学科等特殊科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按国有关规定执行。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试行)1、护理部高度重视护士绩效考核工作,做到注重实绩、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2、根据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制定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
3、护理部每月根据护士长的目标管理、护理工作质量、人员培训、安全工作、教学科研等工作进行考核,年终进行年度考核,作为护士长评优和风险奖的发放依据。
4、护士长每月根据护理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技术风险、业务能力等对本科室护士进行考核。
5、护士长将护士考核结果作为对护理人员的绩效、奖惩、护士晋级等的依据。
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1、护理人员应在上岗后按受系统的、有计划的规范化培训。
2、医院护理部负责根据省(市)行政部门的培训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具体培训目标与实施细则。
3、护理部和各科室专人负责管理培训工作,并选择合适的人员负责教学。
4、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与方法,严格考核,保证规范化培训的有效措施与培训质量。
5、规范化培训形式和方法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护士职业防护制度内容(七篇)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护士职业防护制度内容(七篇)最新护士职业防护制度(推举)一一名护士的仪表、言语、眼神、动作、表情及服装、装扮都会涉及到风度的雅俗,都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产生不同的效果。
当一个护士一进入病房,首先患者看到的是护士的仪表。
可能有的人会说,护士的仪表如何关系不大,只要技术作风过硬就可以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我们知道患者住进医院的心情是不开心的,任何不良的刺激都会给患者的心情造成不好的影响,患者见到穿不洁的衣服或咯咯作响的高跟鞋的护士,会有可怕与厌恶之感,同时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所以,当进入护士角色后,必需穿着干净,使人感到和谐、优雅、大方,要具有端庄、含蓄的举止,自然的表情姿态,这可使人有悦目的美感,对患者坦率热忱、态度和气,这可使人感到稳健、亲切、可信。
护理人员的责任是给患者以人性的暖和,护士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恰当的问候,一个温顺的操作,一个适时的提示,一次倾心交谈,都能表达出护士对患者的敬重,对生命的敬重,使患者深切感受到被关注、被关心、被理解的幸福,在人文护理的良好气氛中,患者的不良心情就会化解,对疾病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个护士的素养是塑造心灵的途径,也是显示心灵的表现,一心一意为患者效劳的内在思想感情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
护士要有良好的情志和意志修养,在工作中必需保持稳定、振作和开心的心情,见到患者应热忱而严厉、亲切而稳重,工作紧急但井然有序,以良好的心情去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士要留意自己的行为,不要把不良的行为表现在患者面前,这样一方面对患者有不良的反响,另一方面有损于护士的形象。
如护理工作经常是一个独立进展,特殊是单独值夜班的状况下,面对的是不能申述自己意见的神态不清的患者或婴幼儿,对于病情的观看和处置是否精确准时、恰当严密,往往缺乏监视,这全凭护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道主义信念去履行她的职责。
一个护士要更好地完成她的任务,就必需具有良好的素养及较高的技术水平,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学问,是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
健康体检与管理机构健康体检护士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健康体检与管理机构健康体检护士职业防护管理制度为保护护理人员自身健康,加强职业安全防护,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特制定相关制度如下。
(一)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要求1.建立护士的职业防护制度和相关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2.各岗位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应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3.体检中心应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防护用品配置完整、充足,便于工作人员获取和使用。
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做好个人防护。
4.放射性防护要求: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放射性防护有关知识,按照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和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医务人员和受检者的防护。
一旦发生放射损伤或事故,立即报告体检中心主任,按照体检中心关于“放射事故医学相关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置。
5.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按照医院关于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及相关规定执行。
6.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应按照岗位要求定期体检,如有需求可进行免疫接种及治疗。
工作人员患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期间应暂时离开直接接触受检者和无菌物品的工作岗位。
7.进行消毒、灭菌工作的相关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1)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应防止燃烧;高压蒸汽灭菌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的灼伤事故。
(2)紫外线、微波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3)液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黏膜的损伤。
(二)防护用品规范使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穿脱顺序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医务人员认真评估医疗活动的危险性,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后及时按要求收集。
注意利器的安全使用与收集,有效防止伤害。
坚持标准预防,认真洗手和手消毒。
(三)对感染性疾病防护具体措施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受检者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遵循《护士条例》规定,护理人员执业,有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有依照《护士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病的,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权利。
(二)、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三)、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以下情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接触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3、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四)、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教育,对医疗锐器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预防医疗锐器伤的措施。
(五)、鼓励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心理课讲座,缓解因工作压力和暴力威胁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六)、护士在配制化疗注射用药时,应在负压垂直层流生物仓内配制和供给,避免化疗药物配制中的污染;配置时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穿一次性隔离衣;怀孕和哺乳期的护理人员应避免接触化疗药物。
发生有毒化学物质/化疗药物外溢时,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紧急处理预案》等制度。
使用过的废弃物应放置在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物蒸发污染室内环境。
(七)、发生医疗锐器损伤的报告流程:1、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护士或工勤人员报告护士长、医生报告科室主任)及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分机61312)。
2、当事人完整填写登记表,《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损伤)登记表》。
同时由科室负责人或护士长签字。
3、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尽快记录职业暴露情况。
当事人就诊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科)或皮肤科,根据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科)及皮肤科专家处理意见进行相应的评估、检查、治疗、尽可能在24h内采取预防措施。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护士职业防护制度「篇一」一、职业防护原则1、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确诊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特殊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全方位防护,应使用面罩、呼吸防护器。
二、基本预防控制措施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减少职业危害。
2、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3)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让锐器面对着他人,在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作,使用的针头不可再套回原针帽内,如果一定要套回,则采用单手复帽技术,不要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不要折毁锐利器具等。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对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必须严格进行“感染筛查”。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职业暴露和职业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护理人员,包括在护理岗位上工作的在编护士、合同制护士、实习护士和进修护士。
第三条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管理、科学评估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培训,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
二、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第五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第六条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包括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等。
第七条以下情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1.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 接触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3. 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第八条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当穿隔离衣,戴眼罩、面罩,穿鞋套等,以防感染。
第九条在护理传染性疾病患者时,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和防护措施,必要时采取双向防护。
第十条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
第十一条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消毒。
第十二条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在使用锐器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锐器伤。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在接触化疗药物、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对自身造成伤害。
第十五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职业暴露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三、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与教育第十六条医院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4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职业防护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保障其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护理人员,包括合同工、正式员工以及兼职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和宣传,确保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和个人身体健康。
第二章职责与权利第四条护理人员应按职责和岗位要求认真履行工作,接受职业防护培训,遵守职业防护规定和制度,确保工作安全和个人健康。
第五条护理人员有权要求单位提供合格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单位应根据工作特点和需要合理配备,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需求得到满足。
第六条护理人员有权要求在工作中遵守相关的职业防护操作规程,包括正确佩戴、使用和保管防护用品,合理控制和管理感染源,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等。
第七条护理人员有权拒绝执行不安全或违法违规的工作任务,单位应当尊重并保护其正当权益。
第八条护理人员有权反映职业防护工作中的问题和意见,单位应及时处理和回应,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章工作环境和设施第九条单位应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建立相应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环境,确保护理人员的工作场所明亮、通风、宽敞,设施完备、设备齐全。
第十条工作区域应进行合理划分,确保工作流程的顺畅和职业防护的有效性。
同时,单位应为工作区域提供足够的防护设施,如洗手间、换衣室、消毒设备等。
第十一条单位应保证工作区域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清理医疗废物,保持环境清洁。
并提供充足的清洁用品和消毒剂,以保障工作环境的卫生状况。
第四章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第十二条单位应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风险因素,合理配置和提供护理人员所需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应按照单位规定的程序佩戴和使用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做到正确使用、及时更换和妥善保管。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在使用防护用品时,应根据工作的具体需要和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防护级别和种类,确保自身的安全性。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为保障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医院制订了一套完善的职业防护制度。
该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要求进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防正常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由相关部门制定并发布,一般为每周工作5天,每日工作8小时,同时也为护士提供适当的休假制度。
为保障护理人员的休息和健康,对于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的护士,需要安排至少8小时的连续休息时间。
二、防医院感染的制度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医院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并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时佩戴,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2.手卫生制度:医院鼓励并落实护理人员的手卫生制度,要求护士在不同工作环节进行洗手或使用消毒洗手液,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隔离制度:医院设立特殊隔离病房,并根据感染类型和情况设置不同级别的隔离,以遏制感染的传播。
4.废弃物处理制度:医院制定了严格的废弃物分类和处理制度,确保废弃物的处理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标准。
三、防身体伤害的制度1.劳动保护设备使用制度:医院配备了适当的劳动保护设备,如护背带、隔音耳塞等,并要求护理人员在需要时使用,减轻工作带来的身体负荷。
2.危险物品处理制度:医院制定了合理的危险物品使用和处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保证安全操作和处理。
四、防心理压力的制度医院护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强度和复杂性的工作,容易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
医院制定了以下制度,帮助护理人员做好心理调节工作:2.员工关怀制度:医院建立了健全的员工关怀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座谈会和活动,增进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3.职业拓展机会:医院提供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机会,鼓励护士参加职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综上所述,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涵盖了正常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防医院感染制度、防身体伤害制度和防心理压力制度,旨在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是为了保护护理人员免受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和伤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1.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等,用于防止接触传染源时的飞沫和血液等液体。
2.职业健康监测:护理人员需接受定期体检,其中包括传染病筛查、肺功能测试等,以确保身体健康。
3.职业暴露预防:护理人员需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职业暴露的风险和预防措施,如正确使用针头和锐器、遵循感染控制措施等。
4.应急处置措施:针对意外暴露或传染病流行时,制定相关的应急处置措施,如紧急注射免疫接种、快速隔离等。
5.心理健康支持:护理工作压力大,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为护理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预防和应对职业疲劳和心理困扰。
6.工作时间和休息安排:合理设置护理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防止疲劳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和错误操作的发生。
7.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专业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保持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提高。
8.权益保障:保障护理人员的基本权益,如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保证他们能够安心从事护理工作。
以上是常见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可以有效保护护理人员免受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和伤害。
同时,护理人员也应积极主动遵守和配合这些制度,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医院护士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护士职业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2. 规范护士职业防护行为,保障护士职业健康。
3. 优化护理工作环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成立职业防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
2. 护理部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护士进行职业防护培训。
3. 各科室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工作,确保制度落实。
四、职业防护措施1. 手卫生(1)操作前后、接触病人前后、离开病室前后必须洗手。
(2)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品后,必须立即洗手。
2. 防护用品使用(1)操作过程中,根据操作风险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2)防护用品使用后,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清洗、晾晒或废弃。
3. 化疗药物防护(1)严格按照化疗药物使用说明配制药物,配药时戴手套、口罩。
(2)化疗药物配制区域应通风良好,避免药物挥发。
4. 放射性防护(1)严格执行接触放射线安全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2)操作放射性物质时,佩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5. 锐器使用与处理(1)使用锐器时,佩戴手套,避免徒手操作。
(2)用过的锐器应立即放入锐器盒内,不得随意丢弃。
6. 病室环境(1)保持病室清洁、通风,定期消毒。
(2)病人床单元、床头柜、地面等污染物品应按规定消毒。
五、职业暴露处理1. 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科室护士长报告。
2. 科室护士长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暴露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按照相关规定接受职业健康检查。
六、培训和考核1. 医院应定期对护士进行职业防护培训,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意识。
2. 护士应积极参加职业防护培训,掌握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
3. 医院应定期对护士进行职业防护考核,确保制度落实。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文档】
十一、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 .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穿相应工作服,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即将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 ,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4 .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5 .在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 .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8 .干热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 40cC 以下再开箱,以防炸裂。
9 .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10 .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人眼内、吸人体内或者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11 .调配化疗药物时防护要求:配备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透性防护服、护目镜,聚氧乙烯手套、乳胶手套、防护垫、污物专用袋及封闭式污物桶.12 .处理锐器时的防护要求:锐器使用后的针头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防护制度1、坚持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2、在医院内进行的所有操作,都视为可感染性操作。
将操作中所有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暴露源均列为有潜在危险的传染源,积极做好职业防护。
3、各科配备必要的隔离防护用品,物品放置做到定位、定数、定时检查。
4、当皮肤接触或可能接触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黏液或与可疑被污染的环境直接接触时,应戴手套,并使用正确洗手方法。
5、预计血液、体液有喷溅、飞溅至眼、口腔、其他黏膜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时,应戴护目镜和防渗透性口罩。
6、预计有大面积血液、体液飞溅的可能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7、凡是与血液、体液或感染性材料接触后的设施、设备、环境均应尽快消毒。
8、禁止在可能存在血液暴露的工作场所进食,不得将食物及饮料放在放置感染性材料的冰箱内。
9、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动作:禁止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帽;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10、操作时或操作后,尽快将使用过的暴露源丢弃在专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箱中,将锐器物放入符合国家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中。
11、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12、护理人员自身带有皮肤伤口、皮炎或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等,不应参加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治疗、护理、检查工作。
(二)报告制度1、护理人员应参加职业防护知识和操作培训,学习、掌握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熟悉上报制度和流程。
2、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本科室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患者,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3、向上报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情况、暴露源情况、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等。
(三)处理制度1、护理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护士的职业防护制度
护士的职业防护制度摘要:随着医疗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护士的职业防护制度变得尤为重要。
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工作风险,如职业暴露、感染传播等,因此建立和实施一套完善的职业防护制度对于保障护士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护士的职业防护制度的意义、内容及其实施方法。
一、引言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面临着许多危险和风险。
例如,护士可能会与患者接触,暴露于病原体和有害物质之中,还可能面临职业暴力等问题。
因此,建立和实施一套完善的职业防护制度对于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二、职业防护制度的意义1. 保护护士的职业健康职业防护制度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护士的职业健康。
通过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如配备个人防护装备、规范操作流程等,可以降低护士在工作中暴露于有害物质和病原体的风险,减少职业疾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率。
2. 提高护士的职业满意度良好的职业防护制度可以提高护士的职业满意度。
护士在工作中面临诸多风险和压力,如果能够获得充分的保护和支持,将提高其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助于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3. 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职业防护制度的有效实施还能够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护士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
通过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可以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误差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职业防护制度的内容1. 职业暴露防护职业暴露防护是职业防护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护士接触的患者和环境可能存在各种疾病的传播风险,因此,建立和执行适当的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此外,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也是重要的措施,帮助护士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2. 职业健康监测职业健康监测是职业防护制度的另一重要内容。
通过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病例登记,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疾病和职业伤害,保护护士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岗位职业防护制度
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群体。
危害护士执业安全的因素有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心理性、工作环境等,这些相关损伤因素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管理者要建立适当的职业安全与防护制度,以减少护士职业病的发生,增强护士职业安全性。
一、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
1.机械性因素
护理职业感染的重要途径是通过被污染酌医疗锐器如头皮针、缝针、刀片等刺伤(统称针刺伤),其他途径为黏膜,皮肤伤口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尤其是手在破损的情况下。
通过接触传染媒介被传播疾病,最常见和危险的是乙肝(HBV),丙肝(HCV)和艾滋病(HIV),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很高,一次即可能感染。
2.物理性因素
放射也是护士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之一,在治疗子宫癌、直肠癌行腔内放射治疗所采用的放射性核素为钻60,而释放出的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能力很强,如果放疗护士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放射线,会造成机体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孕不育、放射病、致癌、致畸等。
3、化学性因素。
:
主要为抗肿瘤药物(Ads)的危害,护士尤其是肿瘤科护士长期处于治疗环境,在药物配制及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药物的逸出,形成合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被动吸收Ads,形成潜在的身体危害,经常接触者可能引起自细胞减少,自然流产率增高,而且有致畸、致突变的潜在危险。
4.生物性因素
经血液传播疾病种类有20多种,最常见的主要包括HBV、HCV、HIV等。
据研究,含病毒浓度最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在护士工作的压力中有:心理压力,工作负荷及工作危险等。
6.工作环境对护士造成的损伤
工作环境所带来的许多强刺激既影响患者又影响工作者,如细菌病毒的威胁、令人不愉快的气味、长期接触化疗药物造成的身体危害、复杂多样的心理反应的肿瘤患者、生离死别的场景等。
二、防护对策
1.强化职业安全教育
要定期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健康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
护理管理者首先应该建立安全护理观和职业安全观,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健康的管理理念,加强对接触化疗药物护士的化疗专科理论培训、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以及化疗防护技能培训,强化预防观念,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应用多种方法宣传职业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性与重要意义,如:制作宣传册、制作宣传板、举办“职业防护”、“预防针刺伤”、“如何预防艾滋病”、“搬运患者及提重物的正确方法”等专题讲座,提高防护能力。
2.加强规范化管理
管理者从决策上重视安全防护,有相应的监督机制,组织和制定严格的防护方案,定期为护士进行体检,合理安排休假,保护护士合法权益。
3.完善防护设施
为有化疗药的病区设中心配药站,增加百级层流生物安全柜,提供防护用品和设备,如用简易隔离箱,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人员流动,尽可能减少护士在操作时与化疗药物的接触机会,为病房配置锐器盒,安全留置针、无汞电子血压计及体温计、过床易、防护眼镜、口罩、帽子、脱敏手套、隔离衣等保护性器具,把对护士的损害减少到最小。
4.实行人性化管理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体谅护士工作的繁重及不规律性,减少护士工作超负荷现象,设法改善工作环境,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减轻护士压力。
医院为全体在职、在岗护理人员提供免费体检。
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或进行心理指导,教导护士学会自我调整心态,掌握减压的部分方法,如放松、回避、疏泄、转移、自我暗示、锻炼等。
三、教会护理人员掌握正确自我防护技术
1.避免物理性损伤
在操作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严禁在放射性工作室内饮水、进食或存放食品,严禁将污染物带入非放射场地,尽量使用远距离操作器械及缩短操作时间。
2.避免化学性损伤
(1)配药前准备
①配制化疗药物需在百级层流的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生物安全柜按要求进行年检,配药前启动柜内紫外线灯进行操作区空气消毒40分钟,配药前3分钟开启风机。
使用防护屏障时要穿防护服,戴棉纱口罩、帽子、两副乳胶手套、有条件的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②操作室要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操作台覆盖一次性防渗漏防护垫。
(2)配药操作规程
①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各项操作。
②在操作台中央部位进行配药操作。
③配制化疗药物时,避免正压或强负压操作,防止产生气雾,应推入等量空气,将药液吸出。
④打开玻璃安瓿药物配制时,应轻敲其顶部和颈部,使用无菌纱布包裹瓶颈,如药液为粉剂将溶媒沿瓶壁注入瓶底,待药液浸透后再混均。
⑤抽取药液量不能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注射器活塞脱出。
⑥手套破损时及时更换。
⑦若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晴里,应立即用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局部冲洗至少15分钟。
⑧药液配置好放在防渗漏无菌巾上备用。
(3)配药后废物处理
①立即对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化疗药物性医疗废物应与其他医疗废物严格分开。
②化疗后产生的废物及污染的物品(如注射器、一次性手套等),用密闭、坚固、防漏的容器收集,3/4满时封口,并注明“化疗药物性损伤性废
物”。
③用75%酒精擦拭柜内部及操作台。
④操作完毕后,脱去手套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水彻底洗手。
⑤操作结束后,风机继续运转3分钟后关闭。
3.避免生物性损伤
处理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血液污染的废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操作完毕认真洗手并进行手消毒。
4,避免机械性损伤
教育护士在工作中要注意力集中,操作规范熟练,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原则,并对使用过的针器、锐器做安全处理,不要将针头套回针帽;使用过的针器、锐器应尽快投入锐器盒,容器外应有醒目标志;出现针剌伤时,立即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的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然后用0.5%碘伏、75%酒精消毒后包手。
对HbsAg阴性护士统一进行HBV疫苗注射,护士受伤后及时填报锐器伤报告单,报告单内容包括受伤的时间、部位、原因、锐器是否有血液污染、血液污染来自患何种疾病患者,受伤后是否做了及时处理,如何处理等问题,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上报到医院感染控制科,一份保存于健康档案。
护理部
2014年12月11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