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课《三顾茅庐》预习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预习学案)
23 三顾茅庐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罗贯中(1330?~144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罗贯中“有志图王者”,后来朱元璋这样的“真主”一统天下,其政治抱负落空,而致力于小说创作。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等。《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描绘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富有浪漫色彩。
二、合作预习
1.题目《三顾茅庐》中的“顾”的意思是。“茅庐”本意是指的是
。在本文中指的是居住的地方。
2.这篇课文选自《》。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另外还有三个人物,分别
是:、、。
3.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第次去拜访的故事。
4.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拜谒谬举帝室之胄
存恤社稷羽扇纶巾
愧赧身披鹤氅箪食壶浆
5.根据意思写词语
⑴对长者或宾客尊重而有礼貌。
⑵形容湖水十分的清而透明。
⑶形容环境稀疏敞亮。
6.诸葛亮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天下形势的?
课后检测
1.《三顾茅庐》节选自《》,作者,名,号,人,该小说以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
2.读下面句子,想想可用什么成语来概括。
3.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对联的下联。
上联:司马徽再荐名士
下联:
4.《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含有数字的故事,如三让徐州、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你在阅读中积累了哪些呢?请写出三个。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后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茅塞顿开
....。
B.刘备求贤若渴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C.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
....,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窗逃走。
D.当军队凯旋时,老百姓都箪食壶浆
....,热情地犒劳他们。
6.请连线以下与三国有关的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打黄盖粗中有细
蒋干盗书一言不发
张飞使计谋计上心来
诸葛亮皱眉头上了大当
7.解释加点的词语意思。
①民殷.国富②总揽
..英雄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中导学
23 三顾茅庐
设计:实验中学彭广玲校版:大羊中学邢艳艳【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识记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明确文章
大意。
2.初步学会详略得当、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分析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3.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古人胸怀大志的思想。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吗?其中最熟悉的人物是谁?
2.认真读课题,试着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二、设问导读
(一)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自读课文,用不同的标记勾画出生字生词和难以读通的语句。
2.正确认读下列词语,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拜谒同榻如雷贯耳蜿蜒起伏秀丽宜人群雄分争茅塞顿开
3.挑选自己读得较好的自然段展示朗读。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结合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抓住人物的言行是读懂人物形象的好方法。默读课文第二大段,勾画出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词句,交流、展示。(交流、展示方法提示:可有感情地朗读,可说出自己的见解,也可二人小组演一演。)
3.合作探究:刘备如此诚心诚意只为邀请诸葛亮这一布衣,值得吗?(结合课文第3、4、5自然段有关句子和资料链接谈谈看法。)
三、总结提升
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 总结:文章为表现刘备的诚心诚意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运用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法?
四、知识拓展
假设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是不是就终老山林?请展开想象,阐述自己的理由。
当堂达标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未审.得入览否?②但恨.亮年幼才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