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一导学案

合集下载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其经济水平在世界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宋代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2. 激发进修兴趣:通过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和演变过程,从而思考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迪和借鉴。

二、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宋代经济的特点、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经济文化的兴趣,增强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导学过程1. 概述宋代经济的特点- 商业发展:宋代是中国商业繁荣的时期,货币经济逐渐成熟,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种植业和畜牧业得到发展,农产品来往活跃。

- 工商业兴盛:手工业、工业和商业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品种繁多,商业活动频繁。

2. 探究宋代经济的发展过程- 经济制度:宋代实行了农田水利制度和均田制度,增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贸易活动: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与西亚、印度、东南亚等地进行广泛的贸易往来。

- 金融体系:宋代建立了完善的金融体系,推动了货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

3. 分析宋代经济的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宋代政治稳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进经济发展。

- 文化因素:宋代文化繁荣,推动了科技和商业的发展。

- 地理因素:宋代处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四、教室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宋代经济的特点、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并展开互动交流。

2. 指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内容,形成结论性观点,深化对宋代经济的理解和认识。

五、课后拓展1. 学生可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历程。

2.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宋代经济遗迹,感受中国传统经济文化的魅力。

3. 学生可以撰写钻研报告或展开课外讨论,深入探讨宋代经济对中国历史和摩登经济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

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唯物史观:理解“市”突破时空限制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认识到商业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不同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理解“市”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

难点:归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第一层级知识记忆与理解(一)商业活动的主体——商人(1)商代:产生了职业商人(2)春秋战国:商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如、(3)汉代: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4)明清:、等商帮形成,在大城市出现了重要场所;富商奢华之风盛行(5)商人经常面临人身财产安全威胁(二)商业活动的交易内容——商品(1)明清以前:以交流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2)明清: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劳动力成为商品(自由雇佣关系)(三)商业活动的交易媒介——货币(1)原始社会:以物易物(2)西周时期:货币需求量增加,、作为交易媒介流通(3)春秋战国:多种多样(布币、刀币、贝币等等)(4)秦代:统一货币为(5)汉代:发行(6)唐代:开元通宝(7)宋代:北宋时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8)明清: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票号掀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辉一页(四)商业活动的场所——城、市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城”、“市”逐渐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1、“市”的发展(1)秦代:对“市”的管理有法律规定(2)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正式的“市”九处(3)南北朝:出现了民间集市“”,政府设立“草市尉”等官职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的作用十分显著,并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也比较繁荣;坊(住宅区)市(商业区)分离。

(5)宋代:“市”突破了原先的限制,不再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形成了繁荣的;原本不许设立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商业活动不再受的直接监管;内还有完备的饮食设施。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000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000

专题一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掌握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与发展历程2.能说出秦汉以来“市”的发展历程3.归纳出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教学重点】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古代市的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知识梳理(具体要求:阅读、勾画标注、记忆。

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1)起源早,并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3)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4)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

(5)地位低下。

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始终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主导地位。

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

(6)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7)对外贸易发达。

以海陆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外贸成为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二、自学检测(具体要求:5分钟限时闭卷完成)1.简述我国古代商业发展下列几个朝代的阶段性特征(最重要表现)秦汉:隋唐:为商业服务的、和相继问世。

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明清:城镇商业依然繁荣,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叫做。

2.以宋为分水岭,简述宋之前与宋时市的不同特点:宋以前宋时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探究案一、情景构建(选取几则有趣的小故事,激发兴趣,准备探究)1.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名商人,听说秦国的丝绸价格很高,于是带着一批丝绸货物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逃过军队的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秦国,心想可以大赚一笔。

但谁知秦国的尺寸比齐国的大,所以尽管是高价出卖,仍然没有赚到钱,只是拿到了本钱。

他又想在秦国继续做生意,但是秦国政府又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对商人征收沉重的赋税,最后返回齐国时,已经是身无分文。

2. 唐玄宗时期,儒生孙仪进京赶考。

由于铜钱携带不便,他把铜钱折换成了“交子”200缗作为盘缠。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宋代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

3. 分析宋代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宋代经济的基本特点2. 宋代经济的发展历程3. 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4. 宋代经济的影响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宋代经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进修:介绍宋代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脉络。

3. 分析:分析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让学生理解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

4. 总结:总结宋代经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四、导学要点1. 宋代经济的基本特点包括商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等。

2. 宋代经济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时期。

3. 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包括市场经济、交通运输、货币铸造等。

4. 宋代经济的影响体此刻社会结构、文化传播、国际贸易等方面。

五、导学延伸1. 请学生分组讨论宋代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展开展示。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宋代经济在当时社会中的具体表现。

3. 让学生撰写论文或演讲,探讨宋代经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启迪。

六、导学反馈1. 通过小测验或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宋代经济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 收集学生的思考和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增强对历史经济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的进修和钻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导学案05.docx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导学案05.docx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自主学习】一、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一一重农抑商1、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也叫“”、“________________ ”,都是强调要发展 _ ,限制和的发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①经济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②政治目的: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的稳定,巩固____________ 的地位;③根本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4、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1)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2)抑商:①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举例)②实行____ 制度,限制民营商业范fflo③对民营工商业不断加征赋税。

④ 以前政府对商人和市场严格管制。

⑤明清时期实行“”政策,严格限制民间海外贸易。

⑥组建庞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1)积极作用:封建社会的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①经济上:有利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________ ②政治上:有利于 ______ —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______(2)消极影响:封建社会的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第4课___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绝佳版

第4课___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绝佳版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提纲【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其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

难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

【知识线索】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井田制。

* 井田制:①含义:一切土地属于。

国王把土地,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与;同时要向国王交纳。

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

那时的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

②实质: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周王的土地所有制)。

③瓦解的原因:a、由于社会生产力(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根本原因;b、周王室衰微,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c、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d、在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 封建土地所有制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封建土地国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

* 封建土地私有制:①形成背景(原因):井田制遭到破坏。

②确立:a、春秋:鲁国“初税亩”: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③弊端:土地兼并严重。

* 土地兼并:①原因:在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

②危害:A、政治上:a、贫富两极分化加大,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危及王朝统治;b、导致政府赋税收入减少,激化了国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c、导致地主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

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课标解读】1、能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2、能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对等的深层次原因;范蠢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仇后,颇为自得地说,我为越国献了七条计策,越王只用五条就获得了成功。

往后,我想把这些策略用到治家上;他放弃官职,来到货物集散交易中心之地陶,经营商业,改名朱公。

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问题一: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商人地位提高)问题二:在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地点的原因?(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

“商”是什么意思?(商朝)“商人”名称的起源呢?【知识导学】商人的种类贾:固定在一个地方经营者。

流通的物资叫商品;商:流动在外进行贸易的人。

从事买卖活叫经商。

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

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徽商老字号】张小泉剪刀张小泉,明末徽州黟县会昌乡人。

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

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

明朝末年,灾害频繁,烽烟四起。

黟县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

父子二人,制剪为业,小泉刻意求师访友,技艺大进。

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创制出嵌钢制剪的新技术。

他选用闻名的“龙泉”钢为原料,制成的剪刀,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刀口锋利,开闭自如,因而名噪一时。

一些专业艺人如裁缝、锡匠、花匠等慕名前来定制剪刀。

胡开文墨业胡开文,字柱臣,号在丰,著名徽商,徽墨行家,“胡开文”墨业创始人,清代乾隆时制墨名手,徽州绩溪县人。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

【导语解析】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与成就:①立国之“本”②技术成熟、管理完备③对世界贡献卓越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形态:①小农个体经营;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①农民的负担沉重;②土地私有制为主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①手工业以官营为主,管理严格;②商业被看做“末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课标解读】1、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存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目前,我们还经常提及三农问题。

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知识导学】知识点一:农业的起源和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神农”(农业的始祖)的传说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2、长期以来,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势,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谈谈你的看法: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汉景帝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知识点二: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演进——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耕作方式:涉及农具、技术、制度及经营方式等。

完成下表,认识中国古代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时期主要耕作方式主要生产工具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石、骨、木商周石器锄耕石、骨、木;青铜农具很少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发达地区)农用动力的革命;传统耕作方式形成(秦国“以牛田”)铁制农具、(发达地区)汉代铁犁牛耕普及全国,铁农具数量大量超过前代曲柄锄、大镰、镂车唐代铁犁牛耕曲辕犁【思考探究】学习完古代中国从原始时期至两汉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发展,这种发展有何作用?有什么缺陷?有利: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缺陷:长期以来中国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发展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演进——“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1、完成下表,认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进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商周时期奴隶贵族土地国有所有制(国王、贵族土地所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井田制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国有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2、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高三古代中国经济复习导学案

高三古代中国经济复习导学案

燕大附中高三历史导学案备课人齐斌王秀君2013年10月
1
燕大附中高三历史导学案备课人齐斌王秀君2013年10月
2
燕大附中高三历史导学案备课人齐斌王秀君2013年10月
3
燕大附中高三历史导学案 备课人 齐斌 王秀君 2013年10月
4
四羊方尊 三角援戈 人面纹方鼎 乐府钟 .农具和酒器 B .礼器和兵器 C .礼器和农具 D .兵器和农具 .下图所示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发明的时间是 ( ) D .西汉
.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
图一 人面彩陶壶 图二 邢窑白瓷长颈瓶 图三 粉彩开光花尊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7.浙江某地因施工发现一个古墓,其出土文物种类相当丰富,经考古人员整理,向社会公开展示的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 )
①唐三彩 ②青铜镜 ③烟叶残渣 ④活字印刷品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明朝
陕西剪纸男耕女织 嘉庆青花云 四羊方尊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

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
燕大附中高三历史导学案备课人齐斌王秀君2013年10月
5
燕大附中高三历史导学案备课人齐斌王秀君2013年10月
6
燕大附中高三历史导学案备课人齐斌王秀君2013年10月
7
燕大附中高三历史导学案备课人齐斌王秀君2013年10月
8。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01.doc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01.doc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01.doc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标要求: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学习⽬标:1、知识与能⼒:了解中国古代商业⽣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 的基本知识;了解各朝代⽂⼈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的都市;深⼊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英在吋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和理解能⼒。

2、过程与⽅法:学⽣还可以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 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都市的基本情况进⾏分析和论证;教师可以利⽤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但在必要的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给予学⽣以适当的指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可以了解到⼬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

同吋学⽣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拥有巨⼤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分低下。

⽽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的经济形态的诞⽣。

学习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市”的发展演变。

学习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市”对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理解中国古代商⼈经济实⼒和社会地位不对等的深层次原因。

课前预习使⽤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将预习⼬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我的疑问”处, 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

2、完成预习⾃测题⽬。

3、限时20分钟独⽴完成。

教材助读—?、富商⼤贾周流天下1.商业起源:(1)商朝: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2)西周:交易活动频繁,货币流通 __________________ ,(3)春秋战国:出现富⾜的巨商和繁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商业发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代⽔路:有所谓“”,规模宏⼤,航程较远。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一、导入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经济发展在当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了解其特点和影响。

二、目标1. 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历程;2. 掌握宋代经济的特点和影响;3. 能够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导入问题1. 你知道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吗?2. 你认为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 你觉得宋代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社会有何影响?四、知识讲解1. 宋代经济的发展历程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经济最为繁荣发达的时期之一。

在宋代,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宋代经济的繁荣主要表此刻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

2. 宋代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农业生产的繁荣、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的繁荣。

农业生产的繁荣使得人口增加,城市兴起,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发展。

宋代经济的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宋代经济的繁荣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扶持和民间经济的发展。

宋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扶持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同时,民间经济的发展也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重要支持。

五、知识拓展1.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经济的繁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你认为宋代经济的发展与摩登经济的发展有何异同的地方?六、案例分析请结合以下案例,分析宋代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在宋代,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稻米、丝绸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不仅满足了当地人民的需求,还遥销他地,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增进了城市的发展。

七、教室讨论1. 你认为宋代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有何影响?2. 你觉得宋代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启迪?八、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宋代经济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同时也深入思考了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宋代经济的繁荣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一、导入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让同砚们了解宋代经济的特点、影响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二、目标1. 了解宋代经济的基本特点;2. 掌握宋代经济的发展过程;3. 分析宋代经济的影响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三、导入问题1. 你知道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吗?2. 你了解宋代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吗?3. 你认为宋代经济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四、进修内容1. 宋代经济的基本特点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繁荣的时期,其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也逐渐兴起。

宋代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商业贸易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很多贩子和手工业者,他们的兴起推动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2. 宋代经济的发展过程宋代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不息的变革和完善。

在北宋时期,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商业贸易也逐渐繁荣起来。

到了南宋时期,商业贸易更加繁荣,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此外,南宋时期还出现了很多繁荣的城市,成为了商业贸易的中心。

3. 宋代经济的影响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宋代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后来的明清时期奠定了基础。

此外,宋代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增进了科技的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拓展练习1. 请分析宋代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 请比较北宋和南宋时期的商业贸易状况,分析其异同点。

3. 请谈谈你认为宋代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历史的意义是什么。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宋代经济的基本特点、发展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宋代经济的繁荣不仅带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希望同砚们能够对宋代经济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今后的进修中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其中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遥影响。

本节课将重点探讨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了解当时的经济结构、商业繁荣和贸易活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状况;2. 掌握宋代商业繁荣的原因和特点;3. 了解宋代的贸易活动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4. 掌握宋代经济对后世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宋代经济的特点及发展状况2. 宋代商业繁荣的原因和特点3. 宋代的贸易活动及其影响4. 宋代经济对后世的影响四、进修重点1. 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状况;2. 宋代商业繁荣的原因和特点;3. 宋代的贸易活动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4. 宋代经济对后世的影响。

五、进修方法1. 听课、笔记;2. 小组讨论;3. 教室展示。

六、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宋代经济繁荣的场景,引起学生兴趣。

2. 进修内容呈现:介绍宋代经济的特点、商业繁荣原因、贸易活动及对后世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商业繁荣的原因,并展示讨论结果。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宋代的贸易活动及其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

5. 总结提问:对学生进行提问,总结宋代经济对后世的影响。

6. 教室练习:安置相关练习题,稳固学生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2. 思考宋代经济对当时社会的影响;3.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__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__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知识导学三古代中国商业经济 2.商人的活跃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

商人的活跃,形成了特殊的交通现象,促进了水上商运和陆路商运的发展。

1.学习第一目内容,要通过中国古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具体实例,来认识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并说明在明代以后中国出现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著名的有晋商和徽商等。

中国古代的“市”由最初的受到严格规范,到宋代突破了原来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逐渐摆脱了官吏的直接监视,从而有利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2.学习第二目内容要注意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的生活。

他们虽然拥有大量的财富,并且是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但是却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而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地位。

他们通过经济活动追逐利润,经历着诸多辛劳和风险。

【基础自测】见练习册【课堂导学】一、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1.历程汉代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唐代商旅往来频繁;宋元海外贸易尤为发达;明代出现了会馆,晋商和徽商势力最强大。

2.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稳定的政治局面;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政府开放开明的政策;内外交通的便利;自然经济的影响弱。

3.唐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政治统一和国家强盛提供了社会保障;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海内外交通发达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国内各民族交往和中外交往的密切,直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动;重农抑商政策的相对松动。

4.宋代商业繁荣原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限制,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5.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3)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4)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二、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况1.“市”的发展①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地点是“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②六朝时代,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其实行行政管理,设了草市尉。

古代经济政策导学案

古代经济政策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重点】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评价;海禁政策原因、影响【难点】理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掌握农耕经济特点以及小农经济特点与评价;认识农业经济在古代中国重要地位,勾画书中重点语句。

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

(总预习时间25分钟)预习案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

海禁不是禁止与外国交往,而1.苏州碑刻博物馆中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依仗官府势力)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

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②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苏州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进过斗争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2.粱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C.由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 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人热衷海外殖民3.《齐民要术》的序言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同“缺”)而不录”。

这说明该书A.重视商业发展B.推动了南方农业生产C.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D.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趋势4.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某地居民一份职业结构,据此判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A二、探究案一、合作探究、展示成果(18分钟)探究一:明清之际的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

时福建涉海居民私载海舡(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

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

《宋代经济的发展》 导学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 导学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2、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3、认识宋代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1、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成就。

2、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学习难点1、理解宋代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2、对宋代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四、知识梳理(一)农业的发展1、耕地面积扩大宋代人口增加,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开垦了大量的荒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农业生产技术提高(1)出现了新农具,如秧马,用于插秧,提高了劳动效率。

(2)引进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占城稻从越南传入,因其耐旱、适应性强,在江南地区广泛种植,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3、水利工程的兴修政府重视水利建设,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太湖流域的捍海塘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增多。

2、制瓷业(1)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辉煌时代,瓷窑众多,遍布全国各地。

(2)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城市的兴起(1)宋代商业城市众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2)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海外贸易(1)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4)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基础再现】默写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两课知识结构【限时训练】1.(2019山东德州期中)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平籴法”,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

这一措施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C.导致了商品经济的停滞D.抑制了生产热情的提高2.(济南市2019一轮)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

这主要说明A.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B.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C.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D.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3.(潍坊市2020高三上学期期末)中唐以后,“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道,其河东、镇冀、魏博、范阳、淄青等十五道,不申户口。

”迫使政府“以江淮为国命”“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江南八道”。

这表明A.北方长期战乱不断B.北民南迁进程加快C.南方经济地位提高D.赋税制度发生变化4.(2020·河南平顶山许昌济源一模·26)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

到唐朝后期,太湖流域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

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两、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

材料表明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 B.程朱理学推动了文化发展C.南北文化格局发生重要变动 D.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5.(2020·河北唐山高三期末·27)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士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这主要体现了A.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C.儒学教育普及化程度 D.区域经济失衡的影响6. (2020·云南昆明高三摸底·25)表1 目前东汉“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分布情况据表1可知东汉时期A.北方牛耕使用比较普遍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出现结构完备的曲辕犁D.统治者重视开发江南地区7.(2019·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3)汉代《汜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此书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A.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C.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 D.生产资料投入很多8.(2019·广东六校第一次联考·4)学者温铁军认为: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

其强调的主旨是()A.赞誉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 B.评价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C.剖析人多地少的生产压力 D.肯定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9. (2020·湖北宜昌高三元月调研·27)明清时期,农业继续发展,棉、麻、桑等作物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

这一现象导致()A.农产品日趋商品化B.农业发展停滞C.农业难以实现转型D.人地矛盾突出10.(2020·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期末·24)考古学家通过比较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发现,两者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觚、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见于三星堆和二里头,据此可知,该时期()A.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精湛 B.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C.跨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 D.两地农业文明较为发达11.(2020.1·浙江高考·3)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冶铁供风形式始于()A.战国 B.西汉 C.东汉 D.元代12.(2020·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论衡·程材》云:“齐部(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

这反映出东汉时期齐部(郡)和襄邑()A.丝织业出现雇佣关系B.官营丝织业技术高超C.丝织业生产的普遍化 D.抑商政策有所放宽13. (2019·云南昆明一中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26)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B.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C.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14.(2019·广东惠州高三第二次调研·27)据检索,“绵”字在汉代以来的典籍中是常见字,意为丝绵。

南宋始见“棉”字,与“绵”混用,明清时期“棉”取代“绵”成为广泛认同的流通用词。

据此可知() A.汉字简化是必然的趋势 B.丝织业地位在不断下降C.民众衣被原料发生改变 D.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认同15.(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8)清代北京门头沟煤矿矿工多系无籍流民,每年七月以后,窑主“按公平时价,雇人工作”,到次年五月,煤窑就暂时停工,“以避盛暑煤毒”,矿工“即行散工”。

这表明当时()A.工场手工业规模大范围广 B.矿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C.煤窑停工使流民大量出现 D.窑主与矿工是隶属关系16.. (2020·山东济南高三期末·17)(12 分)中国古代消费观念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家训谱籍中,有关节节俭的内容引人注目。

古人认为这不仅是节约的一些钱物,而且是关系到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问题。

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曹魏大司农桓范在《政要论·节欲》中云:“修身治国之要,莫大于节欲。

”曾国藩则提出:“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

”——摘编自严文强《浅谈中国古代家训家法中的“节俭”思想》材料二明清时期,历史上传统的消费观受到质疑,新的消费思想应运而生。

这集中体现在明代陆楫的思想上,他在其《蒹葭堂杂著摘抄·禁奢辨》中指出:“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

致于统论天下之势则不然”“彼以梁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

——摘编自吕晓萌《中国古代鼓励消费的经济思想辨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消费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消费观念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8分)答案解析1-5AACCD 6-10AADCC 11-15CCACB1.【答案】A【解析】“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有利于确保农民生活的稳定和小农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平价收购、出售粮食,不会加重国家负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抑制商业发展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表明,“平籴法”有利于防止农户破产,防止谷贱伤农,从而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D项错误。

2. 【答案】【解析】从题目可知,周襄王将“公田”作“私田”进行赏赐,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故A项正确。

题目涉及的是土地制度改革,只是经济改革的一方面,同时维护统治才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故B项错误。

题目中无法得出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故C项错误。

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与题目土地制度改革不符合,,故D项错误。

3. 【答案】C【解析】中唐以后北方”不申户口”,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区,说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地位提升,选项C正确;材料未反映当时北方战乱,排除A;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材料末反映出赋税制度的变化,而且赋税制度的变化是全国性的,不存在南北之分,排除D.4.【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解析】根据材料“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

……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两、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成长起大量政治人物,这说明我国文化教育中心南移,南北文化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动,故选C项;根据材料“唐朝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

……到北宋时则出现了大批出生于江两、福建、苏南等地的政治人物,并且他们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重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文化重心已转移到南方地区,并非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排除A项;南宋以后程朱理学发展为官方哲学,与材料所述时间“北宋”不符,排除B项;中央集权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与材料主旨南方与北方关系无关,排除D项。

5. 【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明朝;明清社会转型(27题)【解析】自南宋开始南方地区经济完全超过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明朝时期南北方差异更明显,“南北榜”就是受到这种区域经济失衡的影响,反映了科举考试录取的区域差异,故选D项;君主专制的强化体现在中央官制的设置上,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是通过商业的发展情况体现的,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南北榜”体现的是地域差异,无法体现儒学教育的普及程度,二者毫无关系,排除C项。

6.7.【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解析】根据材料“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农业耕作技术,体现了精耕细作的一面,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耕作技术,排除B项;通过材料不能反映前代的耕作技术水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因时、因地、施肥、选种等农业技术,排除D项。

8.【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解析】根据材料“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除了歌颂中国农民的勤劳,同时也赞誉了其智慧的一面,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不强调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故B项错误;“资源匮乏”,仅是温铁军论述中国农业养活众多人口时的客观自然地理条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肯定的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勤劳与智慧,结合所学,他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智慧地创造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产量,故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