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护理进展
伏立康唑治疗肝衰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疗效初步研究
伏立康唑治疗肝衰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疗效初步研究宋海燕; 陈曦; 张骏飞; 方雪晴; 董静; 陈照林; 潘劲劲; 刘波; 陈从新【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年(卷),期】2019(022)005【总页数】4页(P676-679)【关键词】肝衰竭; 肺部真菌感染; 伏立康唑; 治疗【作者】宋海燕; 陈曦; 张骏飞; 方雪晴; 董静; 陈照林; 潘劲劲; 刘波; 陈从新【作者单位】230031 合肥市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感染病科; 合肥京东方医院消化肝病科【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PF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念珠菌为常见的感染菌株,其次为曲霉菌,侵袭性曲霉菌病也更多地发生在重症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真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导致病情恶化的根本原因。
本研究分析总结了我科收治的肝衰竭并发PFI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了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疗效和肝损害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6年 2月~2018年8月我科住院的肝衰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33岁~72岁,平均年龄为(52.9±9.8)岁。
按照2013年 3月中华医学会修订的肝衰竭诊治指南的标准诊断[1],其中亚急性肝衰竭1例、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9例和慢性肝衰竭16例;病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4例和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符合以下条件:CT检查出现新的或进展性的肺部浸润影,加上下列3个临床症候中的两个或以上:①发热超过38℃;②G和/或GM试验大于正常值;③呼吸道分泌物涂片找到真菌菌丝或培养出真菌。
1.2 治疗方法对肝衰竭患者,采取内科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常规护肝、预防感染、退黄、促肝细胞再生等治疗,部分患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给予亚急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黄疸消退后逐渐减量;给予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安徽贝克生物有限公司)抗病毒治疗;给予部分患者伏立康唑(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12 mg·kg-1分2次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自第 2 d起,给予4 mg.·kg-1分2次静脉滴注;给予部分患者伊曲康唑(四川仁安药业有限公司)0.4口服,自第2 d起,给予0.2口服,1次/d。
2024肝衰竭诊治的进展与挑战
2024肝衰竭诊治的进展与挑战肝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其病死率极高,多年来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
各国学者不断探索其定义、病因、分类、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
其中,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作为一种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失代偿并伴有器官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其短期病死率尤为突出。
目前,〃三早一体系〃的全程管理模式已成为肝衰竭治疗的基本策略。
尽管近年来肝衰竭的临床诊疗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进一步加强临床和基础研究。
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的争议与共识ACLF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以肝脏和/或肝外器官衰竭和短期高病死率为主要特征的复杂综合征。
ACLF的定义一直是国内外有争议的问题,全球尚无统一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ACLF定义与诊断标准包括:欧洲肝病学会ACLF标准(EASL-ACLF)、中国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小组ACLF标准(COSSH-ACLF)、亚太肝病学会专家共识(APASL-ACLF)、北美终末期肝病研究联盟ACLF诊断标准(N ACSELD-A CLF)、美国胃肠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指南》和中国肝衰竭诊治指南等。
2022年美国胃肠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指南》综合APASL x EASL-CLIF X NACSELD,提出具有包容性的定义。
ACLF是发生在伴或不伴肝硬化的慢性肝病基础上的一种具有潜在可逆性的疾病,在缺乏基础肝病治疗、肝脏支持系统治疗或肝移植的情况下,可导致多器官衰竭,3个月内病死率高。
ACLF通过慢性肝病、胆红素升高和INR延长来识别,肾脏、呼吸、循环或脑功能衰竭支持诊断的建立。
脏器衰竭的严重程度可以采用EASL-CLIF或NACSELD脏器衰竭评分来评估。
我国《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版)》中将ACLF定义为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引起以急性黄疸加深、凝血功能障碍为肝衰竭表现的综合征,伴或不伴随肝外器官衰竭。
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抗真菌治疗
(PAMPs)及损伤相关分子模型(DAMPs)的刺激息息相关。在 细胞移植、皮质类固醇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真菌感染
肝硬化失代偿期,细菌产物的持续性易位,例如肠道菌群紊乱, 的发病率成倍增加,但由于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造成诊断不
导致 PAMPs信号连续传导、抗炎性细胞因子的下调以及负反
及时,错过最佳诊治时间,最终导致短期死亡率高[4]。预防性
【关键词】 重症肝病;侵袭性真菌病;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血药浓度
肝脏疾病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关注问题。重型肝炎是大 量肝细胞坏死导致严重肝功能障碍为表现的一种严重肝脏疾
的患者因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并且合并感染时往往会加 重原发病的病情,进一步导致或者加重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
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1]。重型肝炎的疾病谱包括肝硬化 死亡。尤其是合并真菌感染,发病率虽然低,但预后差,短期死
(二)抗真菌药物的选择 目前抗真菌药物有唑类、棘白菌 素类和多烯类 药 物[9]。对 于 重 症 肝 病 合 并 侵 袭 性 真 菌 病 的 患 者,临床上常用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1.唑类 主要通过 抑 制 细 胞 色 素 P450 依 赖 酶 (14α固 醇 去 甲 基 酶),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的合成,导致细胞膜通透 性增加和生长抑制,最终发挥抑菌的作用[10]。人体内不含14 α固醇去甲基酶咪,所以唑类抗真菌药物是较为安全的。 伏立康唑是 新 一 代 具 有 广 谱 抗 真 菌 活 性 的 三 唑 类 药 物。 伏立康唑对念珠菌、曲霉菌、足放线菌属以及镰刀菌均有效果。 伏立康唑的适应证是侵袭性曲霉病、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念珠 菌血症患者、对氟 康 唑 耐 药 的 念 珠 菌 引 起 的 严 重 侵 袭 性 感 染。 在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曲霉病的患者中,伏立康唑仍然是首选药 物,但是治疗剂量尚未统一。伏立康唑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 P450同工酶 进 行 氧 化 代 谢,其 中 包 括 CYO2C19、CYP2C9 和 CYP3A4,但其药物动力学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存在差异性,影响 因素包括年龄、肝功能、药物相互作用和 CYO2C19基因多态 性[1113]。伏立康唑的副作用是肝毒性、幻觉、睡眠障碍、视觉障 碍。关于伏立康唑 的 剂 量,说 明 书 的 标 准 剂 量 是:负 荷 剂 量 为 400mg1/12h(体质量大于等于40kg)或200mg1/12h(体质 量小于40kg);维持剂量是200 mg2/d(体质量大于等于 40 kg)或100mg2/d(体质量小于40kg)[14]。在使用伏立康唑抗 真菌治疗过程中,注意动态监测肝功能指标。但对于轻度至中 度肝硬化患者(ChildPughA 级和 B级),维持剂量应减半[15]。 但是对于 ChildPughC级肝硬化患者,推荐伏立康唑负荷剂量 和维持剂量减半可能不合适[16]。所以在使用伏立康唑抗真菌 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监测其血药浓度,伏立康唑的最佳血药浓度 为1~5μg/mL[17]。 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18],我们建立了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 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 的 优 化 伏 立 康 唑 方 案 (负 荷 剂 量,200 mg
终末期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
终末期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YANG Zhong-yuan;CHEN Tao【摘要】终末期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高.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诊断上存在一定难度,且抗真菌药物存在诸如肝肾毒性、药物相互作用和耐药等临床问题,终末期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面临较大挑战.本文将主要围绕终末期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传染病信息》【年(卷),期】2019(032)003【总页数】4页(P199-202)【关键词】终末期肝病;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作者】YANG Zhong-yuan;CHEN Tao【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R519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 ESLD)患者由于严重的免疫麻痹及肠道菌群易位,极易造成机体菌群失衡,出现真菌感染。
同时,由于广谱抗生素及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ESLD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FI)患者明显增加。
ESLD合并IFI患者因其肝功能失代偿以及各种并发症,使抗真菌药物种类和治疗时机的选择及对耐药真菌的治疗均成为临床一线医师面临的难点问题。
近年来,对于IFI的免疫治疗、营养治疗及肠道微生态治疗等新治疗策略研究进展迅速。
本文将就ESLD合并IFI的抗真菌及综合治疗策略作简要综述。
1 ESLD合并IFI的定义和特点ESLD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仍无具体定义。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诊治专家共识》[1]从肝脏病理和功能出发,将ESLD定义为:各种慢性肝损害所致的肝病晚期阶段,主要特征为肝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
其范畴包括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肝功能严重受损和失代偿,包括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 CLF)和晚期肝细胞癌。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
定期开展宣传活动
通过宣传册、讲座等形式 ,定期开展侵袭性真菌感 染的预防宣传活动,扩大 知识普及面。
05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等。
感染症状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诊断过程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等。
案例分析
感染病原体
04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
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以降低菌群失调的风险。
提高免疫力
鼓励患者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自身 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空气流 通,减少病菌传播。
预防管理
01
02
03
建立预防制度
制定并执行针对重症患者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管 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得 到有效落实。
微生物学证据
血液、痰液等标本培养出真菌,或组织病 理学检查发现真菌侵犯。
诊断方法
血液培养
通过采集患者血液样本进 行真菌培养,是诊断侵袭 性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痰液培养
对于疑似肺部感染的患者 ,采集痰液进行培养有助 于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活检或手术获取病变 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可明确真菌侵犯的组织类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 和治疗指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 引言 •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
断 •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
疗 •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
防 •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案
肝衰竭并发多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Li e a l e c m plc t d by m uli s se nv sv u a nf ci ns v rf iur o ia e t- y t m i a i e f ng li e to
S i b n WANG i f n, IC e , U Ha— i , Hu — e L h n ZHAO Ho g L N F n , n , I a g YAN T o M0U i— o g L e , i mio a, Jn s n , IL i XU Ha — a
a d 3f . %1i y t ms n 1 n 4 s se .A1 t e p t n s h d b e r ae t n i i t s b f r F s c n r d.Oft e p t n s 6 5 4 1 h a i t a e n te t d wi a t o i e e I 1 wa o f me e h b c o i h ai t.3 . % e
Lv rF i r rame ta d R s ac ne . 0 s i l fP A B in 0 0 9 hn ie al eT e t n n e e rhCe tr 3 2Ho pt L u ao ej g1 0 3 ,C ia i
* r s o d n u h r E ma l wa g uf n Cor p n i g a t o . — i e : n h i @me ma l O c e d i C B.n .
染前均有使用抗生 素史。以肺部感染 最为多见 (65 , 3 .%)其次为 消化 道( 28 、 2 .%) 泌尿道( 98 、 1. %)血液 ( 1 %) 1 . 及腹腔(. o 4 9% 6 共分离菌株 8 株 , 中酵母样 菌 6 4 其 2株(38 , 7. %)为最 常见菌株 。6 0例(2 %) 8. 在不同系统中分离 出 1 2 种菌株 ,0 1. 分离出 1 例(3 %) 7 2 种菌株 , 例(. 分离出 3 2 2 %) 7 种菌株, 例(.  ̄- 4种菌株 。抗 真菌治疗有效率为 3 . 基础 疾病 治愈好转率为 2 . 1 1 %)J 4 N出 56 %, 1 %。 9 抗真菌疗效与是否并发肝性脑病和抗真菌药物使用时间是否 >1 有关 。 结论 对于肝衰竭患者 , 4d 应注重 多系统 II F 的监测。
伏立康唑治疗肝功能衰竭合并肺真菌感染十例不良反应分析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6 年 11 月第 34 卷第 11 期 Chin J Infect Dis ,November 2016 ,Vol .34 ,No .11
· 683 ·
累及器官 肌肉
例数 2
眼睛
2
口腔
4
皮肤
1
神经系统
1
表 1 伏立康唑治疗肝功能衰竭合并肺真菌感染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7 .0
主要表现为唇裂 、脱皮 ,嘴唇干燥
5 .0
全身多形性皮疹
13 .0
双下肢感觉异常 ,表现为双侧大腿部发麻
不良反应的患者分析发现 ,伏立康唑与泮托拉唑合并使用 时 ,可导致器官损害如肌病 、神经系统症状 、肝功能损害等 。 原因为泮托拉唑的肝脏药物代谢酶抑制作用使伏立康唑的 血药浓度急剧升高 ,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 伏立康唑在体内 CYP2C19 、CYP2C9 和 CYP3A4 代谢 ,其中 CYP2C19 是其主 要的代谢酶 。 本研究中 2 例出现肌肉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 , 分析发现使用伏立康唑时均合并应用了奥美拉唑 。 奥美拉 唑是 CYP2C19 的抑制剂 ,伏立康唑说明书提到伏立康唑与 奥美拉唑合用时 ,伏立康唑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A UC )升高 41% ,可使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升高 ,从而加重不良反应发 生的概率 。 有研究表明 ,CYP2C19 这种酶具有基因多态性 , 能使个体和种族间表现出不同的代谢能力 。 15% ~ 20% 的 亚洲人为弱代谢者 ,而弱代谢人群在白人和黑人中仅占 3% ~ 5% 。 以健康白人和健康日本人为研究对象 ,同一种族弱代 谢者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比强代谢者高 4 倍[17] 。 因此 ,本 研究中出现的 2 例严重肌病患者属弱代谢性人群的可能性 不除外 。
血液科IFI(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时机及治疗药物使用
血液科IFI(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时机及治疗药物使用发表时间:2016-06-08T10:42:10.4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作者:代恩艳[导读] 随着对IFI认识和研究的深入,IFI的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越来越受到重视。
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血液科 276300摘要: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指真菌侵人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对IFI认识和研究的深入,IFI的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IFI;治疗时机;治疗药物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指真菌侵人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对IFI认识和研究的深入,IFI的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时,各种新的抗真菌药物的不断上市也使得抗真菌治疗的临床策略和药品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血液病患者因自身免疫力缺陷、使用放化疗或免疫抑制剂以及常合并粒细胞缺乏症等因素,是IFI的高危人群。
如何正确把握血液病患者抗IFI治疗时机、合理选用抗IFI药物,已成为血液科和感染科医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本文结合具体病例进行讨论。
1 临床病例1)病例1:男性,42岁,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患者。
经Hyper-CVAD方案(环磷酰胺+长春碱+阿霉素+地塞米松)诱导化疗后,骨髓抑制严重,粒细胞绝对计数<0.1×109/L。
骨髓抑制期间,患者出现稽留高热,并有咳嗽及少量白色黏液痰。
使用利奈唑胺+美罗培南治疗3d,发热未缓解,且出现呼吸急促及胸闷,血氧饱和度低至85%~90%。
给予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5%,床旁胸片提示“双肺弥漫性病变,肺间质性病变可能”。
加用卡泊芬净静脉滴注,首日70mg,次日起50mg/d。
患者呼吸急促及胸闷减轻,体温渐下降,1wk后患者脱离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达95%以上,体温基本正常,复查胸片示肺部病灶明显好转。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
immunocompetent
ICU患者与其它科室的患者相比,最突出的特点
是其解剖生理屏障完整性的破坏。
ICU患者往往带屏障损害,因此使得
正常定植于的条件致病真菌,以及环境中的真菌易于 侵入原本无菌的深部组织和血液。
内容提要
ICU真菌感染的特点
患 者 比 例
(%)
Charles PE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03;29:2162-2169.
念珠菌感染的预后--高死亡 率
49家美国医院开展的为期3年的医院内血液感染的监测研究
50% 40% 40%
Mortality(%)
30% 20% 10% 0% 念珠菌血症
临床诊断
抗真菌治疗
Defining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Host factor Clinical feature
Mycology
Tissue
组织病理学仍是诊断的“金标 准”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Cooperative Group
Mycoses Study Group
d级免疫调节治疗?主要包括胸腺肽1白细胞介素ggcsfgmcsf和mmcsf粒细胞输注等?目的是增加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的数量激活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杀真菌活性增强细胞免疫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等?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可以改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ifi患者的预后但尚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尚不被推荐作为常规治疗外科治疗?对于曲霉肿
医院感染监控,了解侵袭性真菌在当地的病种及其流 行状况。
推荐意见1: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首先需要进 行原发病治疗,尽可能保护并早
期恢复解剖生理屏障。(E级)
40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4 0例 肝 衰 竭 合 并侵 袭 性 真 菌 感 染 患 者 的 临床 分 析
朱 雪
( 永城市人 民医院 感染科 河南 商丘 4 7 6 5 0 0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肝 衰 竭 合 并 侵 袭性 真 菌 感 染 患 者 的 临 床 治 疗 效 果 。方 法 : 选 取永城市人 民医院 2 0 1 1年 7 月至 2 0 1 3年 6月 收 治 的 4 0例 肝 衰 竭 合 并 侵 袭 性 真 菌 感 染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 分 析 治 疗 效 果 。 结 果 :肝 衰 竭 并 侵 袭 性 真 菌 感 染 主要 累 及 消 化 系 统 及 呼 吸 系 统 ; 经 治疗痊 愈 4 / 4 0 ( 1 0 . 0 0 %) , 好转 8 / 4 0 ( 2 0 . 0 0 %) , 无 效 2 8 / 4 0 ( 7 0 . 0 0 %) 。结论 : 肝 衰 竭合 并 侵 袭 性 真 菌 感 染 疾 病 具 有 预 后 差 、 死亡 率高 等特点 , 医 护 人 员 应 及 时 为患者实施诊断及治疗 , 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 关键词 : 肝 衰竭 ; 侵 袭 性 真 菌感 染 ; 临 床 效 果
2 0 0 1 ,2 1 ( 1 ): 7 25 - .
[ J ] .B r J C a n c e r, 2 0 0 5 , 9 2 ( 1 1 ) : 2 0 7 6 2 0 8 3 .
[ 1 O ] 许 鹏 ,黄 强 ,刘 臣 海 ,等 .胰 腺 癌 危 险 因 素 的 临 床 对 照 研 究
中 图 分 类 号 :R 5 7 5 .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4 3 7 X 2 0 1 4 . 0 2 . 0 5 1
肝衰竭并发细菌感染与抗生素治疗
功能低下是其 容易并发细 菌感染 的主 因。 肝脏在机体
的天然免疫 中起着 重要 的作用 。在肝 衰竭时 , 肝 内网 状 内皮 系统 严重受 损 、 巨噬细胞吞噬 功能 以及 白细胞
1 . 3 细菌感染对肝 衰竭预后 的影响
毫无疑 问 ,继发
粘附 、 趋化 与吞噬功 能降低 、 补体成分合 成不 足 , 宿主 对 细菌 的易 感性增 加 。同时 , 由于血浆纤 维连 接蛋 白 缺陷、 K u p f e r 细胞功 能下降 ,防御肠 道细菌入 侵及清 除细菌 的能力 降低 , 使肠源性感染 增加 。 此外 , 肝衰竭
【 Ke y wo r d s 】L i v e r f a i l u r e ; 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 E m p i i r c a l / P r e v e n t i v e me d i c i n e ; A n t i b i o t i c s 【 F i r s t a u t h o r ’ s a d d r e s s 】I n s t i t u t e o f I n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o f P L A, N o r t h w e s t H sp a h a l , T h i r d Mi l h a r y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到肝 衰竭救 治的成败 。因此 , 熟悉肝 衰竭并 发细 菌感 染 的原 因 、 诱因 , 综 合应 用 检验 手段 和 临床经 验选 用
敏感 的抗 生素 , 最 大程度 地控 制 细菌感 染 , 在肝 衰竭 的救治 中十分重要 。 1 肝衰竭患者细菌 易感性及感染对 预后的影响 1 . 1肝 衰竭 患者 细菌 易感的原 因 肝 衰竭对细菌 的易 感 性增加 , 主要缘 于患者免 疫功能 的异常和 机体抵抗 力 的下 降。在我 国 , 慢性 乙型肝炎肝 衰竭患 者多在肝 硬 化基础 上 出现慢 加急或慢 性肝功 能衰竭 , 长期免疫
肝衰竭的护理进展
肝衰竭的护理进展摘要:有较多疾病会导致肝衰竭的发生,主要是肝脏受到严重损伤后,其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出现相关功能的障碍,如排泄、合成、解毒和生物转化等功能等,导致多种临床症状表现发生,如腹水、凝血机制障碍和肝性脑病、黄疸等。
肝衰竭的类型较多,有急性、亚急性、慢性等,所以此类患者的病情十分复杂且多变,极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护理难度较大。
因此对肝衰竭的护理加强分析就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肝衰竭;护理;进展引言:由于肝衰竭患者病情变化快且复杂,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所有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难度,且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差,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具相关数据统计,肝衰竭的死亡率高达70%至80左右[1]。
当前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临床中各种监测手段不断完善,同时肝脏移植以及人工肝辅助治疗系统的发展,促进了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患者的预后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患者接受肝脏移植手术后5年的存活率约有80%。
但在此期间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效果。
因此本文对肝衰竭的相关护理进行分析,做出如下综述。
1一般护理1.1基础护理在对肝衰竭患者的护理期间,需要对病房环境加强护理,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干净,并保持室内安静。
也可将患者转移至监护病房,要求患者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机体消耗,促进肝脏血流的增加,促进受损肝脏得到恢复。
在护理期间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做好相关记录,定时完成患者相关检测,了解其凝血功能和肝功能,并观察血氨和电解质的变化[2]。
通常情况下肝炎较为严重的患者,常伴有低血糖,因此肝细胞受损严重程度可通过血糖水平来反映,血糖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率有密切相关性。
护理期间,对患者的精神变化要密切关注,并了解患者的睡眠、排泄和饮食等方面的状况,从而及时发现患者不良情绪,以便做好防护。
1.2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床上用品干燥整洁,观察患者的下肢和阴囊情况,如果发现水肿,则需要将下肢采用棉垫托起。
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分析
【 e wrs Ky o 】 H pt i r nai u oa pr ls; Rs f ts r ns d eacaue vs e l nr a e io s‘ i c r ifl ;I v p m y s gl i k a o ;Po o s g i
近年来 ,侵袭性真 菌感染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
c mp i ae t A w r n l z dr t s e t ey Re u t Al t e ain s a l u d r i gds r e a sc r n c o l tdwi I e ea ay e r p c i l. s l c hP eo v s lh t t h da l n e l n io d r h t h o i p e y t wa
h p t i B,b t a oga uo yo e i o a rn l yoi. h L oe w s( 7 1 ±1 . 4 .% ( /5) f e ais t u dn rn l tp na r ga uo ts T e h c c s ME D s r a 3 .3 1 3) 67 c 0 7 1 o tep t ns a i oyo om n s s 6 % ( /5) h dhs r f r a — p cr m a t it s s ( i g r h a e t h dhs r f r o eu e ; 0 i t h 91 a i oyo o d s et ni o c e s l o t b u b iu n e mui l ) 6 % ( /5) f a e t rc ie rv u l dp r c t n 3 _ ( /5) a d ci D Tc l l pe 0 9 1 o p t ns e ev d e i s o ui a o . 33 5 1 h da e u t ni C 4 l t i p o bo i f i % r o n es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策略与病情观察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策略与病情观察肝功能衰竭是指肝脏在慢性疾病或急性损伤的情况下,无法完成正常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该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供有效的护理策略和确保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下面将讨论一些关键的护理措施与病情观察要点。
一、护理策略在护理肝功能衰竭患者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变化较为复杂,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生命体征变化,包括意识状态、体温、心率、血压等。
特别关注黄疸的加重、腹水的增加、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等情况。
2.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对于肝功能衰竭患者至关重要,因为缺氧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护理人员应定期清洁患者的口腔,必要时辅助患者进行呼吸道清洁,并保持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3.有效控制感染:肝功能衰竭患者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床单、衣物等,并确保环境的清洁。
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治疗手段,及时处理感染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营养支持:肝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需求与一般人略有不同,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
患者通常需要高蛋白、低纤维、低钠的饮食,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患者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的营养,可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5.药物管理:肝功能衰竭患者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药物中毒。
护理人员应仔细记录用药情况,遵循医嘱并避免过量用药。
如有需要,可向药剂师咨询肝脏代谢能力降低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二、病情观察要点观察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意识状态:意识改变是肝功能衰竭患者中常见的表现之一。
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况,如注意力不集中、嗜睡、昏迷等。
对于昏迷的患者,应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等工具进行评估,并随时进行观察。
2. 皮肤与黄疸:肝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黄疸,因此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和黄疸程度的变化。
不同真菌感染对肝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Hu e ,U H ii,t o L Ps rd a d o Sh o,e i 0 8 3 C ia D p r e to i rFi r eerh f in S ab e 1 A ot a ut Me w c ol ln 10 5 ,hn ; eat n f Lv a ue sac n .P g e 1 B lg m e l R
【 关键词 】 肝衰竭 ; 真菌感染 ; ; 预后 终末期肝病模型
I pac s f fe e f ngo i e tons m t o di r nt u us nf c i on e ert s v iy a nd ognoss pr i of pate s ih ve f iur L/ n W AN G i nt w t f r al e i N Fa g.
实用肝脏病杂志 2 0 年 2 09 月第 1 卷第 1 2 期
J l e a l e rr 2 0 . 1 2N . i H p t , bu 0 9 o 1 o Cn oF y V . 1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 5
著 ・
不 同真菌感染对肝衰竭患者病情及预 后的影响
林 芳 王慧芬 苏海滨 许海苗 赵 鸿 牟劲松 闫 涛 李 晨
末期肝病模型 ( E D) M L 评分分别为 2 .± .、51 6 5 6 2 . . 2 . 62 / 0 5 , 染后则分别为 2 . 872 . 98和 3 .+ . 3 0 ± 4和 6 + .( > . )感 2 0 58 .、87 . + - + 29 7 -7 (< . L P 00 o 5 ME D评分分别增加 04 、. . 36 6 6和 67 , . 感染后三组问 ME D评分 比较 , 5 L 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 00 0 o . 浅部真 0
肝衰竭并发细菌感染与抗生素治疗
肝衰竭并发细菌感染与抗生素治疗王英杰【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117-120)【关键词】肝衰竭;细菌感染;经验性/预防性用药;抗生素【作者】王英杰【作者单位】400038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感染病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并发感染是肝衰竭常见的并发症,肝衰竭患者细菌及真菌的感染率可高达80%,主要有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胆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肠道感染。
细菌感染直接影响到肝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同时可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及时发现和判断肝衰竭患者并发细菌感染,并予以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关系到肝衰竭救治的成败。
因此,熟悉肝衰竭并发细菌感染的原因、诱因,综合应用检验手段和临床经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最大程度地控制细菌感染,在肝衰竭的救治中十分重要。
1.1 肝衰竭患者细菌易感的原因肝衰竭对细菌的易感性增加,主要缘于患者免疫功能的异常和机体抵抗力的下降。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多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慢加急或慢性肝功能衰竭,长期免疫功能低下是其容易并发细菌感染的主因。
肝脏在机体的天然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肝衰竭时,肝内网状内皮系统严重受损、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白细胞粘附、趋化与吞噬功能降低、补体成分合成不足,宿主对细菌的易感性增加。
同时,由于血浆纤维连接蛋白缺陷、Kupffer细胞功能下降,防御肠道细菌入侵及清除细菌的能力降低,使肠源性感染增加。
此外,肝衰竭本身容易出现内毒素血症,也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缺陷,使得并发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且与肝衰竭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1]。
1.2 肝衰竭患者细菌易感的诱因根据院内感染的定义,大多数肝衰竭患者并发的细菌感染属于院内感染。
其中,用于诊断和治疗的侵入性操作、高效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是医源性感染的主要诱因。
前者破坏了患者的正常免疫屏障,使病原微生物更容易侵入患者的机体;后者在抑制或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使正常菌群失调、条件致病菌耐药并乘虚而入;两者在肝衰竭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护理进展Nursing progress on liver failure combined with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翟庆慧,刘婉姝,王 会,王潇涵,曹丽巍,陈海燕,国玲玲,阳绪灵Zhai Qinghui,Liu Wanshu,Wang Hui,et al(NO.302Hospital of PLA,Beijing 100039China)摘要:介绍了真菌感染的类别及部位、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相关因素、肝衰竭合并IFI的预防与护理。
认为应综合现有的医疗技术,对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进行系统预防,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护理措施,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化及建立相应的检测和管理体系,以降低IFI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衰竭;侵袭性真菌感染;护理Abstract It introduced the type and location of fungal infections,the relat-ed factors of IFI,prevention and care of liver failure combined with IFI.Itthought that we should carry out systematic prevention to endogenous fac-tors and exogenous factors under existing medical technology,and summa-rize evaluation dur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continue to modify and im-prove the car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standardized operationand to establish the appropriate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to reduce the IFI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of life.Key words liver failure;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nursing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11.053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4B-1033-03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腔积液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肝衰竭病人由于免疫力低下,极易出现各种感染,近年来各种原因导致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 infection,IFI)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常引起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2]。
因此,积极预防IFI的发生,做到早发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尤为重要。
现对肝衰竭合并IFI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综述如下。
1 诊断标准肝衰竭诊断标准参照我国2006年10月制订的《肝衰竭诊疗指南》[3]。
IFI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7年制订的《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4]。
2 真菌感染的类别及部位关于真菌感染的研究有很多报道,大多临床观察结果中真菌感染以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分布以肺部感染占首位。
闫涛等[1]报道323例肝衰竭合并IFI病人中感染念珠菌157例,曲霉菌49例,其他菌属11例。
肺部感染202例,泌尿道感染10例,腹腔内感染9例,血行感染11例。
苏海滨等[5]报道肝衰竭合并多系统IFI病人73例中分离出白色念珠菌40株,热带念珠菌4株,光滑念珠菌4株。
肺部感染占36.5%,消化道感染占22.8%,泌尿道感染占19.8%,血液感染占11.4%,腹腔感染占9.6%。
3 相关因素3.1 内源性因素3.1.1 年龄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功能逐渐减退,特别是随着胸腺退化萎缩,胸腺素明显减少,T、B淋巴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免疫功能下降[6]。
因此,老年肝病病人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上升,并且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7]。
牟劲松等[8]研究分析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的病人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的预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2 免疫机能低下 肝衰竭时肝实质细胞和枯否(Kuffer)细胞严重受损导致补体、纤维粘连蛋白、内毒素吞噬能力下降,致使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导致真菌感染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活动性肝硬化病人HLD-DR的表达下降,脂多糖(LPS)刺激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产生减少,单核细胞活性下降,细胞免疫功能减弱,表现为免疫麻痹[9]。
另外,肝硬化病人Kuffer细胞及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缺陷,由致炎因子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上调黏附因子、NO、自由基等继发性炎症因子的表达,通过“炎症瀑布反应”造成机体免疫紊乱[10]。
3.1.3 营养障碍 肝脏在机体营养吸收和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
肝衰竭时肝功能严重受损,利用氨基酸的能力下降,出现负氮平衡,这种分解难以被外源性营养所纠正[11]。
另外,肝衰竭病人存在代谢异常,由于肝糖原的储备减少、糖异生功能降低及高胰岛素血症等,往往易出现低血糖[12]。
并且肝病病人多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3.1.4 心理因素 肝衰竭病人常因病情危重、病程长、并发症多,害怕病情恶化,易产生悲观、失望心理,失去治疗的信心。
病人治疗花费较多,经济负担重,不愿拖累家庭,往往产生内疚与自责。
另外,病人常常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胃管等多种管道,岳建荣等[11]报道,病人在应用胃管初期,焦虑、恐惧明显加重。
3.2 外源性因素3.2.1 侵入性操作 肝衰竭病人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经常行侵入性诊疗操作,常见的措施有导尿、动静脉置管、留置胃管和使用呼吸机等。
侵入性操作直接破坏了人体的防御屏障,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张美英等[13]研究发现,进行侵袭性诊治措施病人发生真菌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未接受侵袭性诊治措施的病人。
3.2.2 激素及抗菌药物的使用 抗菌药物的使用可导致机体菌群失调,激素则使机体免疫力下降。
临床上常见的致病真菌多为内源性条件致病性真菌,其致病性不强,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菌群失调时引起感染。
闫涛等[1]报道,323例肝衰竭合并IFI病人真菌感染前有抗生素和激素应用史的分别为181例、103例。
苏海滨等[5]报道了73例肝衰竭合并IFI的病人在发生真菌感染前均有使用抗生素史,其中有38例使用了糖皮质激素。
4 预防与护理4.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情况,要勤问、勤看、多观察、多巡视;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的颜色、性状和量的变化;活动后有无憋气、胸闷、心悸;有无发热、腹胀、腹痛。
观察口腔两颊部、双唇内侧黏膜、齿龈、舌面、上腭、咽部有无白斑、白点存在。
如果发现病人咳白色拉丝状、胶冻样黏痰,应及时做涂片或培养[14]。
观察病人每日大便次数、量、颜色、性质。
真菌性肠炎主要表现为长期黏液样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询问病人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表现,观察尿液的量、颜色、性状,有无絮状物、尿渣存在。
4.2 绝对卧床休息 正常人站立时,肝血流量比卧位时可减少50%~80%,因此加强卧床休息可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有利于受损肝脏的修复,对能下床活动者应按时下床轻微的活动,以增强体力及消化能力。
4.3 消毒隔离 真菌感染能通过水平传播,医务人员的手是重要的传播途径[15]。
因此,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施,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或消手、戴口罩、戴帽子、穿隔离衣等,诊疗用物专人专用,每日消毒[16]。
在临床中要强化医护人员认真洗手的依从性,目前主要运用的是床旁快速手消毒液和“六步洗手法”,除菌有效,且方便、快捷。
4.4 口腔护理 pH值4~6时有助于真菌生长,应选用4%碳酸氢钠注射液每天口腔护理2次[17]。
王秋芳[18]报道,用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对控制留有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和昏迷的危重病人真菌感染作用较呋喃西林液效果显著。
目前临床使用的口腔漱口液种类很多,可根据口腔pH值测量结果或口腔涂片检查结果来选择口腔护理液。
病人饮食上应注意不饮或少饮可口可乐等碳酸饮料,进食产酸少、易消化的食物。
对口腔已有真菌感染者,在加强口腔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药物局部涂抹和雾化吸入法。
可用制霉菌素片碾碎涂于患处,每天2次或3次。
雾化吸入一般使用氟康唑50mg加生理盐水100mL,每天4次,每次20min,雾化吸入、口腔涂药在饭后1h后及睡前进行。
口腔刮片检查连续2次阴性后再停药。
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口腔护理可用擦拭法和口腔冲洗法相结合[19]。
林振伟等[20]报道,肺真菌感染部分病例先有口腔真菌感染,口腔和肺部致病真菌的种类是一致或基本一致,念珠菌性口腔炎可作为肺真菌感染的指标。
因此,切断入侵门户是预防真菌感染的前提。
4.5 呼吸道护理 房间早晚通风>0.5h,空气洁净器消毒房间,每天2h,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病房物品表面及地面,每天2次,定期空气培养,菌落数<500cfu/m3。
对病人采取保护性隔离,减少探视人员及探视次数,探视时应戴口罩。
指导病人避免互串病房,外出时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鼓励和指导病人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使分泌物排出,尽量使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协助病人定时翻身、变换体位、雾化吸入、震荡、叩背或采取体位引流等方法促进排痰[15]。
昏迷的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对不能自主排痰者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伴有低氧血症的病人,尽早给予间断或持续低流量吸氧,注意湿化气道,对有严重低氧血症者,遵医嘱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呼吸,缓解缺氧状况[21]。
4.6 消化道护理 病人长时间卧床,常有不同程度的胃肠紊乱,应确保饮食安全卫生,保护胃肠道功能,尽可能行胃肠内营·4301·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April,2012Vol.10No.4B养,以维持肠黏膜结构功能的完整性[14]。
肝病病人应使用弱酸性溶液灌肠,可以清洁肠道,并减少肠道有毒物质产生与吸收。
指导病人便后清洁肛周,保护局部皮肤。
4.7 泌尿道护理 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排尿,也可口服苏打水碱化尿液[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