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课件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美术基础(绘画)PPT课件

2、水平线可以导致视线上下移动,产生开阔、伸延、舒展的 效果,具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 3、斜线会使人感到从一端向另一端扩展或收缩,富有变化、 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 4、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 5、自由的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2021
24
形体
形体在绘画中不仅指具体物象的形貌,还 指这种形貌所暗示的情感倾向特征。 1、几何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几何形是比较规则的形状,也是基础形。 在幼儿绘画中,几何形运用得比较多。 2、实物形:如月亮、星星、树叶、水果等。 人们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发现它们都具有 一定的外形特点。 3、自由形:自由形是没有特定规律的,也 是幼儿比较好掌握的一种形。如云的形状, 就是自由形的表现。
2021
30
2021
31
命题画
意愿画(回忆)
意愿画(想象)
2021
32
装饰画
6、学前儿童美术绘画实践教学运用
小班 中班 大班
2021
33
小班
1、知道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名称、用途
和用法。主要是彩色铅笔、蜡笔、油画
棒和图画纸等。
2、有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握笔、用笔
的姿势和方法。要求幼儿做到:肩平、
背平、头正,身体稍向前倾,眼睛和画
2021
25
色彩
色彩是绘画中最富情感性质的要素。 1、 冷暖色:指一些特定颜色的心理特征。通常称红色、 黄色、桔黄色为暖色,蓝色和绿色通常被定为冷色和“退 缩”色。 2、 深浅色:色彩越亮,明暗度越高;色彩越暗,明暗度 越低。因此,如果加白色,明暗度就提高;如果加黑色, 明暗度就降低。当白色颜料占大多数时,最后得到的色彩 称作浅色,而加上黑色就成了深色。 3、 互补色:红与绿、蓝与橘黄、黄与紫等,都是幼儿偏 爱的鲜艳色彩,每对互补色中,没有一对颜色拥有与其他 颜色共有的一种特性,从这种意义上说,互补色是相互对 抗的。但却造就了幼儿色彩画艳丽、夸张、主观的表现特 色。
2021
24
形体
形体在绘画中不仅指具体物象的形貌,还 指这种形貌所暗示的情感倾向特征。 1、几何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几何形是比较规则的形状,也是基础形。 在幼儿绘画中,几何形运用得比较多。 2、实物形:如月亮、星星、树叶、水果等。 人们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发现它们都具有 一定的外形特点。 3、自由形:自由形是没有特定规律的,也 是幼儿比较好掌握的一种形。如云的形状, 就是自由形的表现。
2021
30
2021
31
命题画
意愿画(回忆)
意愿画(想象)
2021
32
装饰画
6、学前儿童美术绘画实践教学运用
小班 中班 大班
2021
33
小班
1、知道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名称、用途
和用法。主要是彩色铅笔、蜡笔、油画
棒和图画纸等。
2、有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握笔、用笔
的姿势和方法。要求幼儿做到:肩平、
背平、头正,身体稍向前倾,眼睛和画
2021
25
色彩
色彩是绘画中最富情感性质的要素。 1、 冷暖色:指一些特定颜色的心理特征。通常称红色、 黄色、桔黄色为暖色,蓝色和绿色通常被定为冷色和“退 缩”色。 2、 深浅色:色彩越亮,明暗度越高;色彩越暗,明暗度 越低。因此,如果加白色,明暗度就提高;如果加黑色, 明暗度就降低。当白色颜料占大多数时,最后得到的色彩 称作浅色,而加上黑色就成了深色。 3、 互补色:红与绿、蓝与橘黄、黄与紫等,都是幼儿偏 爱的鲜艳色彩,每对互补色中,没有一对颜色拥有与其他 颜色共有的一种特性,从这种意义上说,互补色是相互对 抗的。但却造就了幼儿色彩画艳丽、夸张、主观的表现特 色。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为什么有的儿童一旦画画就说我不会?
学习儿童那样的绘画,已经花费了我毕生的精力-----毕加索
低控制原则
在练习之初,不要画具体的图像,他们会因为了要顾及“形”,而坏了玩“色”的兴致
生活中找颜色 训练美感
就是要让孩子~喜欢画
换掉背景,就地取材~谁规定要画在白纸上?
要指导并帮忙控制水分及浓度
兴趣性原则
这个阶段儿童绘画的特征有:
拟人化表现
透明式表现
展开式表现
强调式表现
装饰性表现
美梦式表现
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
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 1、拟人化 指幼儿把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植物画得和人一样,不仅赋予它们以生命,而且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的特点和本领的绘画现象。 皮亚杰曾把儿童的泛灵论与知觉的发展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 (1)对自己和经验不加区分,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己一样具有相同的心理(4岁以前); (2)认为只有活动着的对象才有生命、有心理(4~6、7岁); (3)能将依靠自己的力量使物体活动的对象和因为其他力量使物体活动的对象加以区分,认为只有前者才有生命和心理(8~10岁)。 2、“透明”画 指幼儿在绘画表现时,总认为凡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都必须把它们画出来,虽然是重叠的两物,但画面上还是互不遮挡,全然不考虑透视的绘画现象。 3、展开式 又称异方向同存式或视点游走式。指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事物在同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的绘画现象。 4、“夸张法” 指幼儿在绘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关心的事物、认为重要的事物画得很仔细、很突出,而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他没注意到的地方加以忽视和遗漏的绘画现象。
1
成人为幼儿创设方便良好的绘画操作环境,友善、宽容地对待幼儿的涂鸦行为与作品 。
2
涂鸦期(小班)
学习儿童那样的绘画,已经花费了我毕生的精力-----毕加索
低控制原则
在练习之初,不要画具体的图像,他们会因为了要顾及“形”,而坏了玩“色”的兴致
生活中找颜色 训练美感
就是要让孩子~喜欢画
换掉背景,就地取材~谁规定要画在白纸上?
要指导并帮忙控制水分及浓度
兴趣性原则
这个阶段儿童绘画的特征有:
拟人化表现
透明式表现
展开式表现
强调式表现
装饰性表现
美梦式表现
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
幼儿绘画中的特殊表现 1、拟人化 指幼儿把无生命的物体或有生命的动植物画得和人一样,不仅赋予它们以生命,而且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的特点和本领的绘画现象。 皮亚杰曾把儿童的泛灵论与知觉的发展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 (1)对自己和经验不加区分,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己一样具有相同的心理(4岁以前); (2)认为只有活动着的对象才有生命、有心理(4~6、7岁); (3)能将依靠自己的力量使物体活动的对象和因为其他力量使物体活动的对象加以区分,认为只有前者才有生命和心理(8~10岁)。 2、“透明”画 指幼儿在绘画表现时,总认为凡是客观存在的东西,都必须把它们画出来,虽然是重叠的两物,但画面上还是互不遮挡,全然不考虑透视的绘画现象。 3、展开式 又称异方向同存式或视点游走式。指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事物在同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的绘画现象。 4、“夸张法” 指幼儿在绘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关心的事物、认为重要的事物画得很仔细、很突出,而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他没注意到的地方加以忽视和遗漏的绘画现象。
1
成人为幼儿创设方便良好的绘画操作环境,友善、宽容地对待幼儿的涂鸦行为与作品 。
2
涂鸦期(小班)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ppt课件

环境创设与资源整合在美术
05
教育中的应用
环境创设原则及实践案例分享
安全性原则
确保环境创设中使用的材料安全无毒 ,避免尖锐物品和易碎品,保障儿童
在活动中的安全。
参与性原则
鼓励儿童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培养 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
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适宜性原则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 设适宜的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 刺激和创作材料。
表达与表现
儿童运用美术语言(线条 、色彩、形状等)将内心 感受和思想表现出来。
不同年龄段儿童美术心理特征
涂鸦期(1.5-3.5岁)
象征期(3.5-5岁)
儿童喜欢随意涂鸦,通过涂鸦来表达自己 的情感和想法。
儿童开始尝试用图形符号来代表事物,表 现出一定的象征性。
图示期(5-7岁)
写实期(7岁以后)
儿童能够用较为准确的图形来表现事物, 开始注意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01 02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迅速,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 法和手段日益丰富。同时,也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专业素质有待 提高等问题。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注重儿童的自由表达和创造力培养,强调艺术教 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鼓励儿童通过艺术手段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思维,具有表象思 维能力,但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0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逐渐发展出逻辑思维能力,但仍需要具体事 物的支持。
美术创作心理过程分析
01
02
03
幼儿园美术教育 ppt课件

三、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 1、是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2、有其独特的视觉样式和审美效果 启示:我们的教育是在珍惜和保护儿童的艺术天性 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推进和促进儿童美术能力 的发展。
四、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类型
▐ 绘画活动 ▐ 手工活动 ▐ 美术欣赏活动
五、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
(一)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1、涂鸦期(1.5岁—3.5岁)
三、活动性原则——在具体的实践中发展艺术素养 ▐ 依据:美术教育的要求 ▐ 具体要求: 1、为全体幼儿提供进行美术活动的机会 2、让美术教育和其他领域互相渗透
四、愉悦性原则——充满快乐的过程 ▐ 依据:心理学要求 ▐ 具体要求: 1、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帮助幼儿获得成就感 2、采用生动形象的游戏化语言
这些本能反应为以后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做心理准备
1、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约2-7岁) (1)关注作品内容多于形式 欣赏作品时,首先感知的是作品的内容;但对作品 内容的把握是浅表的。
(2)初步关注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 对线条、形状的感知;对色彩的感受;对空间构图
的感知;对情感表现性的感知。
蒙特芳丹的回忆 柯罗
启示: 1、多手段激发创作热情 2、提供机会加深对生活、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扩大创作与表现的的范围
和主题 3、提供多种绘画工具材料让幼儿选择
4、幼儿绘画中独特的表现形式
夸张
透明画
独
拟
特
的
人
空 间
表
现
(二)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
1、玩耍阶段(2-4岁) 启示: (1)态度上鼓励; (2)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材料和工具 (3)教给幼儿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
同伴作品 (7)周围环境、自然景观的美等
(二)各年龄班美术欣赏活动内容的选择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ppt课件126p

01
活动目标
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儿童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02
活动内容
组织儿童学习书法、剪纸等传统艺术,引导儿童用画笔表现自己对传统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03
活动效果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作品充满浓厚的文
化气息和艺术韵味,同时提高了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活动目标
通过了解节日文化,培养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活动内容
以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例,组织儿童学习节日的起源、习俗 和象征意义,引导儿童用画笔表现节日的喜庆和祥和。
活动效果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加深了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作品充满浓厚 的节日氛围,同时提高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案例三:以环保为主题的美术教育
练习法
绘画练习
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让儿童进 行自由创作或命题创作,锻炼绘
画技能。
手工制作练习
引导儿童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 手工制作,如剪集体创作、美术展览、艺术表演等 ,提高儿童的综合艺术素养。
欣赏法
艺术作品欣赏
让儿童欣赏各种类型的艺 术作品,如油画、国画、 雕塑等,了解不同艺术流 派和风格。
02 通过美术教育,学前儿童可以学
会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
,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美术教育中的绘画、手工等活动
有助于提高学前儿童的手眼协调
03
能力。
培养耐心和专注力
04 美术教育需要学前儿童花费较长
时间进行创作,有助于培养其耐
心和专注力。
0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
儿童美术发展阶段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指导提议:
❖ 1.提供合适旳材料:大纸、单色且不锋利 旳笔(蜡笔、油画棒、水彩笔)。这是为 了让幼儿能充分地使用动作、不受纸张大 小、鼻尖流畅性、色彩过多旳干扰,产生 快乐涂鸦旳体验。
❖ 2. 一般涂鸦只需鼓励小朋友动作,不做其 他刺激
❖ 3.命名涂鸦有明确旳刺激益处,使小朋友对 涂鸦后旳形象加以关注和联想,初尝发明 旳喜悦,刺激他们关注所绘画旳形象。
❖ 4.成人为幼儿创设以便良好旳绘画操作环境, 友善、宽容地看待幼儿旳涂鸦行为与作品 。
涂鸦期(小班)
1.能用紊乱不规则旳线条、直线、波形线、圆形线。
2.是游戏中旳涂鸦活动。 3.个体旳最初绘画活动,是一种游戏,是一种快乐。
❖ 无意识旳涂鸦 1岁4个月男孩画
涂鸦期
有控制旳涂鸦
❖ 1岁8个月画
❖ 这个阶段小朋友绘画旳特征有: ❖ 1.拟人化体现 ❖ 2.透明式体现 ❖ 3.展开式体现 ❖ 4.强调式体现 ❖ 5.装饰性体现 ❖ 6.美梦式体现
幼儿绘画中旳特殊体现
1、拟人化 指幼儿把无生命旳物体或有生命旳动植物画得和人一样,不但赋予 它们以生命,而且赋予它们一切人所具有旳特点和本事旳绘画现象。
❖ 在西方绘画被称为“没有错误旳学科”, 小朋友画被以为是“小朋友真正旳最自主旳 活动”
学习小朋友那样旳绘画,已经花费了我一生旳精力-----毕加索
爱好性原则
❖ (一)在练习之初,不要画详细旳图像,他们会 因为了要顾及“形”,而坏了玩“色”旳兴 致
❖ (二)要指导并帮忙控制水分及浓度 ❖ (三)生活中找颜色 训练美感 ❖ (四)换掉背景,就地取材~谁要求要画在白纸
图式期
图式期是小朋友开始真正地用绘画旳措施有目旳、有意识地再现周围事 物和体现自己旳经验旳时期,也是小朋友绘画最充斥活力旳时期。
学前教育美术基础绘画精品PPT课件

水油分离画
正是利用了蜡笔和水 粉不相溶的基本性质, 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效 果。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体 验认识了不同绘画工 具材料的特性,为幼 儿进一步掌握绘画工 具的使用技巧提供了 儿童使用各 种彩笔完成的绘画。包 括蜡笔、彩色铅笔、油 画棒等等。
指导要点:让幼儿掌握 各种笔的握笔方法和使 用要领,比如油画棒质 地软,要均匀的轻涂。
纸版画:用稍厚的纸张剪或 刻出形象的平面轮廓,贴于 另一基纸,形成凸版,上墨 或上色后即可拓印。
指导要点:让幼儿注意滚油 墨的技巧,如在滚油墨时要 滚的均匀平整。
2.1绘各画种绘工画具工和具材材料料的的使认用识方与法使用
吹画:将墨汁或某种颜色的 颜料沾一些在纸上,用嘴吹 来代替画笔作画,一般线条 都是用吸管来吹墨珠。
指导要点:让幼儿掌握最基 本的执笔、蘸水、舔墨、用 笔等基本方法。
2.1绘各画种绘工画具工和具材材料料的的使认用识方与法使用
印画:主要包括印章画、 拓印画、刮印画、合印 画等。(指点画)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选 择自己喜欢的纹样、比 较细心的完成印画。
2.1绘各画种绘工画具工和具材材料料的的使认用识方与法使用
象征期
1、造型方面,用流畅的线条描绘对象的整体形象 2、色彩方面,能够灵活运用三原色、间色; 3、构图方面,开始注意物体的空间关系;
形象期
2、 各年龄阶段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
年龄阶段 2~3岁
绘画教学活动目标
1、引导儿童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绘画互动的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2、通过手的活动,脑的思索和眼手的协调,由模糊笼统的感知提高到具体明确的形象记忆,从鉴定单的模仿提高到创造性的活动。 3、引导儿童认识油画棒、蜡笔和纸等基本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养成恒却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4、引导儿童学会画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状(圆形、方形等),并用于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的物体的轮廓特征。 5、以临摹画作业为主,培养幼儿的形象概念,使土话形象与实物形象沟通起来。 6、引导儿童学会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基本的颜色并选择多种颜色作画。 7、引导儿童学会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安排主要形象,并把它画大些。
正是利用了蜡笔和水 粉不相溶的基本性质, 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效 果。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体 验认识了不同绘画工 具材料的特性,为幼 儿进一步掌握绘画工 具的使用技巧提供了 儿童使用各 种彩笔完成的绘画。包 括蜡笔、彩色铅笔、油 画棒等等。
指导要点:让幼儿掌握 各种笔的握笔方法和使 用要领,比如油画棒质 地软,要均匀的轻涂。
纸版画:用稍厚的纸张剪或 刻出形象的平面轮廓,贴于 另一基纸,形成凸版,上墨 或上色后即可拓印。
指导要点:让幼儿注意滚油 墨的技巧,如在滚油墨时要 滚的均匀平整。
2.1绘各画种绘工画具工和具材材料料的的使认用识方与法使用
吹画:将墨汁或某种颜色的 颜料沾一些在纸上,用嘴吹 来代替画笔作画,一般线条 都是用吸管来吹墨珠。
指导要点:让幼儿掌握最基 本的执笔、蘸水、舔墨、用 笔等基本方法。
2.1绘各画种绘工画具工和具材材料料的的使认用识方与法使用
印画:主要包括印章画、 拓印画、刮印画、合印 画等。(指点画)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选 择自己喜欢的纹样、比 较细心的完成印画。
2.1绘各画种绘工画具工和具材材料料的的使认用识方与法使用
象征期
1、造型方面,用流畅的线条描绘对象的整体形象 2、色彩方面,能够灵活运用三原色、间色; 3、构图方面,开始注意物体的空间关系;
形象期
2、 各年龄阶段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
年龄阶段 2~3岁
绘画教学活动目标
1、引导儿童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绘画互动的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2、通过手的活动,脑的思索和眼手的协调,由模糊笼统的感知提高到具体明确的形象记忆,从鉴定单的模仿提高到创造性的活动。 3、引导儿童认识油画棒、蜡笔和纸等基本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养成恒却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4、引导儿童学会画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状(圆形、方形等),并用于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的物体的轮廓特征。 5、以临摹画作业为主,培养幼儿的形象概念,使土话形象与实物形象沟通起来。 6、引导儿童学会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基本的颜色并选择多种颜色作画。 7、引导儿童学会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安排主要形象,并把它画大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ppt课件

2.对幼儿美术能最新版力整理的ppt 影响。
3
三、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阶段
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
一岁半—三岁左右
涂鸦期
三岁——五岁左右
象征期
五岁——八岁左右
图式期
八岁以后
写实期
(8岁以前的儿童还没有进入初级写实期,
他们的想象力强而写实性差,对于比例、透视、
强弱等写实性素描训练的东西不易接受。所以,
经过许多儿童美术教育专家和心理学专家研究:
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与标准去评价幼儿的 作品。
最新版整理ppt
10理ppt
12
最新版整理ppt
13
三、幼儿美术作品中表现力的丰富与童趣
1.表现力是否丰富。 2.画面中表现出的物体、形状、线条、色彩 等的变化程度。
四、幼儿美术作品中的认真、大胆与自信。
认真、大胆与自信是幼儿美术作品中所反映 出 的良好个性品质,是通过美术教育而逐 步建立的 情感、意志和性格方面的积极特征。
3 发挥美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学前儿童
健全人格的形成。 最新版整理ppt
16
最新版整理ppt
17
最新版整理ppt
18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研究对象。
Q1:教育、美育、美术教育有什么不同?
Q2:什么是美术活动中的教育性因素?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指导原则。、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有低控制原则、发展 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创造性原则、兴趣性原则 和( 实践性 )原则。
1.恰当适度地处理操作因素与艺术因素的关系;
2.突出游戏因素和生活因素的地位;
3.强调创作因素的作最新版用整理。ppt
19
作业:
1.简述学前儿童象征期的年龄范围、 阶段涵义、特征、指导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一)涂鸦期 • 年龄范围:1岁半——3岁左右 • 阶段涵义:指儿童从单纯的肌肉运动(玩笔画线
阶段)转变为对图画的想象、思考阶段。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表现特征:此阶段的儿童从不能控制画笔和所画 的线条,到能手眼配合初步的控制,并对所画出 的画发生视觉上的兴趣,产生形象上的联想。
1、 从造型上看,这时的儿童喜欢用线条描绘物体形象的轮廓,但不再 用简单‘的图形以组合的方式来表现事物,而能用较为流畅、熟练的线条 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试图将部分与部分融合为整体,并用一些细节来 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其结构合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基本正确。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二)象征期 • 年龄范围:3-5岁 • 阶段涵义:儿童开始有目的地创造形体,用自创的
样式“符号”来尝试表现物体的阶段。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象征期
1、从造型上来看,儿童常常用所画的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意 象,但这些图象与事物实体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仅仅是简 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的组合,是一种实物的替代物,常常 只具备物体的最基本部分,多半是粗略的、不完全的,往 往会遗漏部分特征,没有整体感,结构有时不合理。
• 阶段特征:在这一阶段中,儿童通过自身的观察、 理解与多次实践,开始以较为固定的样式描画事物。 绘画表现的样式多数能为成人接受,但受心智发展 水平限制,这种样式呈现出幼稚不羁的特点,对色 彩的使用也开始形成较为固定的样式,发展趋势是 越来越现实化,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图式期
图式期是儿童开始真正地用绘画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再现周围事物 和表现自己的经验的时期,也是儿童绘画最充满活力的时期。
蝌蚪人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大象站着玩》 作者:男;3岁4个月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象征期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长 颈 鹿
象征期
狮 子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三)图式期 • 年龄范围:5——8岁 • 阶段涵义:儿童逐渐形成并发展他绘画表现的样式
的阶段。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4.成人为幼儿创设方便良好的绘画操作环境,友善、 宽容地对待幼儿的涂鸦行为与作品 。用紊乱不规则的线条、直线、波形线、圆形线。
2.是游戏中的涂鸦活动。 3.个体的最初绘画活动,是一种游戏,是一种快乐。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无意识的涂鸦
1岁4个月男孩画
2、从色彩上看,这时儿童的辨色能力大大提高。
3、 从空间构图上来看,这时的儿童在画面上所画形象较多, 他们似乎是用一种很随机、很偶然的方式,把物体安排在 纸上的。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指导建议: • 1.提供适当材料:蜡笔、水粉毛笔、大纸张。(这一
时期的手工制作可以提供剪刀、粘土、折纸等)。 • 2.通过刺激个人经验或增强对某一事物的体验,激发
• 涂鸦又分为无意涂鸦、控制涂鸦、圆形涂鸦、命 题涂鸦四个阶段。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一、涂鸦期
1、未分化的涂鸦(1.5~2岁) 由于动作协调不够,儿童画在纸上的是一些 随机的点和杂乱的、不规则的线条,如横线、竖线、斜线、弧线等,这些 线条长短不一,也极不流畅,互相掺杂在一起。
2、控制涂鸦(2~2.5岁) 由于练习和生理的发育,这时的儿童的动作已较 能受到视觉的控制,即手眼之间逐渐协调。
儿童以美术语言表达、表现的兴趣与愿望。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3.设计幼儿喜爱的内容,运用游戏或互动等形式进行 简单的绘画技能练习。技能的学习能增强儿童的控 制力,这是一种策驱力,因为借助这种能力能使儿 童有控制地、较好地表现作品内容,因此适当的技 能能促进绘画的兴趣。
• 4、对于儿童作品要尽量用探究、了解的态度去欣赏 与解读。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1.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 2..儿童绘画的发展 3.儿童绘画的特征 4.儿童绘画的指导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你相信嗎?
人类天生就有画画的本能。 画画也是一种沟通的工具。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学会像儿童那样画画,却花费了我毕生的时间。” ------毕加索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涂鸦期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有控制的涂鸦
• 1岁8个月画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命名涂鸦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火 车
涂鸦期
好 朋 友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涂鸦期
我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涂鸦探因
• 认知是产生涂鸦活动的重要因素 • 涂鸦是儿童有意识的模仿 • 兴趣和练习是儿童涂鸦发展的动力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指导建议: • 1.提供适当的材料:大纸、单色且不尖锐的笔
(蜡笔、油画棒、水彩笔)。这是为了让幼儿能 充分地使用动作、不受纸张大小、鼻尖流畅性、 色彩过多的干扰,产生快乐涂鸦的体验。 • 2. 一般涂鸦只需鼓励儿童动作,不做其他刺激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3.命名涂鸦有明确的刺激益处,使儿童对涂鸦后的 形象加以关注和联想,初尝创造的喜悦,刺激他 们关注所绘画的形象。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球迷》高孝然5岁
• 《摩洛哥风景》 马蒂斯(法国)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 《吹乐器的人》毕加索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儿童画的发展阶段
1.涂鸦期(一到四岁) 2.象征期(四到五岁) 3.图示期(五到九岁) 4.写实前期(九到十二岁)
小班 三到六年级
3、圆形涂鸦(2.5~3岁) 由于肩、肘、手腕关节等的发育,这时儿童能注 视涂鸦时笔的运动方向,可以在纸上反复地画圆圈。
4、命名涂鸦(3~3.5岁)这时儿童虽然仍未能画出具体的形象,但开始意 识到所画的线条与实物或自己的经验之间的联系,已有明显表达的意图, 也就是说,儿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自己的涂鸦动作连结在一起,并为自 己画出来的线、圈等加以意义,或象征某种事物而加以命名。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象征期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
象征期(3—5岁)
1. 善用某种图形代表某种事物。例如,圆圈象征 头部、点当眼睛 、对线当作手脚。
2.画作中出现”蝌蚪人”(或称为棒棒人),这 些人往往有正确的眼、口和手脚,但却有十分 随意的手指和脚指。也常忽略了鼻子和双耳。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