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介绍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产生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11家工商企业机构中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调查中他设计了许多问题,例如,“什么时候你对工作特别满意?”“什么时候你对工作特别不满意?”“原因是什么?”等等,请受访者一一回答。

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调查结果可用图示表示如下:

在图中,纵坐标上列出的是影响职工满意程度的因素。每种因素对应着一个长方形线框,其长度表示该因素在面谈中出现的频数,宽度表示满意或不满意情绪持续的时间。横坐标的左半段表示因某项因素不具备或强度低而导致不满意,右半段表示因某项因素具备或强度高而导致满意,数字表示因素出现频数百分比。

结论

赫茨伯格从1844个案例调查中发现,造成员工不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的政策、行政管理、监督、工作条件、薪水、地位、安全以及各种人事关系的处理不善。这些因素的

改善,虽不能使员工变得非常满意,真正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却能解除员工的不满,故这种因素称为保健因素。研究表明,如果保健因素不能得到满足,往往会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

理论主要内容

理论核心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核心在于:“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这一论断,因此如何认定与分析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并“因材施政”这才是关键。

1、员工积极性的因素有: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环境)

薪水

管理方式

地位

安全

工作环境

政策与行政管理

人际关系

●激励因素

工作本身

赏识

进步

成长的可能性

责任

成就

两个因素该如何区分?(有什么差别)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实质区别就在于“平等因素”与“公平因素”的区别,

平等因素:共同享有的、共同承受的、共同面对的就是平等因素,

公平因素:而与其工作职责目标紧密统一的,必须按工作成就成绩分层次、分等级享有、承受与面对的

因而是必须给予其基本满足,但却是永远难以完全满足的因素;相反,凡是公正的必然是激励的,因而虽然是员工不会主动要求的,但却是最大程度地有激励性的,从而也是应该给予提倡与实施的

2、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非不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非满意

3、消除不满意因素只能让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因素,只能给工作场所带来和平。而不能让员工感到满意即没有激励用处,而要员工感到满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则需要靠激励因素,才能提高市场效率

1、如何分配这两个因素?

●根据工作的性质分配,当员工的工作性质安全舒适度要求很高时,高工资高福利政策也

就是必须的,比如很多高科技公司,员工需要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来激发灵感,所以公司所需要提供的“保健因素”要求就高许多。与此同时,保安,保洁员,餐厅服务员,文员,会计等职务时,它们所需要的基本工资和保险等条件就较为重要。

●相反,当员工的工作性质需要其高外向性,必须面对外面各种令人畏难的艰难困苦环境

时,实施低基本工资与高机动工资也就非常必要。例如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员工的基本工资是偏低的,其实际工资的多少决定于其绩效的高低,这就是激励因素的差别。

2、在分配这两个因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慎重改变两者的比例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当管理者将员工福利分配于这两个因素上的时候,必须要慎重,不能顾此失彼或者头重脚轻。如果把某些激励因素,如表扬和某些物质的奖励等变成保健因素,或任意扩大保健因素,都会降低一个人在工作中所得到的内在满足,引起内部动机的萎缩,从而导致个人工作积极性的降低

●合理给予员工两个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借鉴这种理论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仅要充分注意保健因素,使员工不致于产生不满情绪;更要注意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努力工作。

如果只顾及保健因素,仅仅满足员工暂时没有什么意见,是很难创造出一流工作成绩的。

对理论的评价

积极性

“保健因素不能得到满足,往往会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但保健因素的改善,却难以使员工变得非常满意,从而真正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以及“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但激励因素即使管理层不给予其满意满足,往往也不会因此使员工感到不满意”

在现实中这个理论是有一定体现的,例如在工厂中工作环境太差,会引起员工的抗议和罢工,;富士康员工自杀时间更是给公司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就算管理层将公司办的其乐融融,公司环境舒适宜人,也不见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

而在激励因素方面,年终奖金可以大幅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但是要是一开始公司就没有奖金的话,员工也不见得有很大的反感,习以为常就好。

不足性

●有主观性

以满意与否作为评判标准有主观性,员工满意既可表现为以岗为家而导致的认真负责,也可表现为志得意满而导致的不求进取,前者是员工忠诚职守的表现,而后者是员工具有颓废心理的显示;而不满意亦可表现为忠言与建议,也可表现为冷漠与敌视,前者亦是员工工作主动可靠的显示,后者则又是员工消极被动的表现。所以,“满意”不一定是坏事,而不满意也不一定是好事

●缺乏典型性

首先调查人群不够,全面我们可以看到,赫茨伯格的实验是建立在美国匹兹堡地区11家工商企业机构中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上的。而事实上,不同职业和不同阶层的人对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就国内的农民工、蓝领阶层、白领阶层、管理阶层相比,不可能一致都将工资薪金作为保健因素,而都将成就感作为激励因素,恰恰相反的是:对于农民工来说,工资薪金相对于成就感则往往是更具有激励作用的。

●缺乏时代性

其次时代性也有所局限,固定地认为社会各阶层和各时代都是如此心理倾向是不客观现实的。因为我们将眼光放在当今80后90后所在的职场上,可能会发现他们对公司的“软条件”也就是“保健条件”更为重视,所以这个理论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需要辩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