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的发展
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效果观察
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效果观察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传统中医药中,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常被用来治疗这一疾病。
本文将通过对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
一、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是乙肝病毒感染进展到晚期的表现,常伴有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腹水等严重症状。
患者的肝脏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害,肝细胞受损程度严重,肝功能严重衰竭,需要积极治疗来延缓疾病的进展。
二、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机制六味五灵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复方,由六种中药组成,包括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黄连泻心汤及赤芍。
其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可改善肝脏功能,减轻黄疸症状。
熊去氧胆酸则是一种胆汁酸,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减少肝内胆汁郁积,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改善肝功能。
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的治疗理念是通过清热、退黄、利湿、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负担,从而延缓乙肝肝硬化的进展,保护肝功能。
三、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观察结果在临床实践中,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黄疸和水肿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研究显示,六味五灵片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少病毒对肝细胞的损害。
四、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的临床应用联用六味五灵片和熊去氧胆酸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
在药物使用上,通常采用口服的方式,每天两次,每次一定的剂量。
最新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2016年版)一、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ICD-10:K74.100)伴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疾病编码。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十二版)、《内科学》(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2):888-905)。
《欧洲营养指南》(临床营养2006,25(2)285-294)。
1.根据影像学诊断或肝组织病理学诊断,肝脏弹性扫描检查、肝功能生化学、凝血功能以及Child-Turcotte-Pugh评分等检查评估肝脏功能。
影像学、生物化学或血液学检查有肝细胞合成功能障碍或门静脉高压症证据,或肝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不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2.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可伴或不伴HBV DNA阳性和肝功能异常。
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十二版)、《内科学》(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2):888-905)。
《欧洲营养指南》(临床营养2006,25(2)285-294)。
1.隔离:血液与体液消毒隔离。
2.评估肝硬化为代偿期(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按五期分类法评估肝硬化并发症情况,1期:无静脉曲张,无腹水;2期:有静脉曲张,无出血及腹水。
3.评估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
4.若HBVDNA阳性,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
5.中医中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硬化(ICD-10:K74)伴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疾病编码。
肝硬化的诊断、分期及治疗原则
肝硬化的诊断、分期及治疗原则肝硬化是医院肝胆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往往是通过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起来的,会对患者的肝脏功能造成极大的伤害。
在我国及南亚地区,肝硬化的发病率约为3.68:1,患者群体中,多数患者会在45~75岁时因病死亡。
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肝脏疾病患者的肝硬化是由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肝硬化诊断、分期和治疗原则的那些事。
1、肝硬化基本情况作为一种慢性肝病,肝硬化是在一种或多种病因反复作用下,患者肝脏逐渐变形、硬化而形成的一种肝损伤疾病。
患有肝硬化疾病后,患者在代偿期的表现并不明显,疾病发展到失代偿期后,患者的症状表现逐渐清晰,其中多数患者有食欲退减、恶心、消瘦的表现,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黄疸、面部黑黄、皮肤色素沉着等问题。
当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或治疗效果不理想时,部分患者还会并发差社会功能消化道出血、胆石症、感染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临床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较为明显,其中除肝脏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外,多少肝硬化患者还有再生结节和肝内外血管增殖特征表现。
从致病因素来看,造成肝硬化的病因类型众多,其中肝炎病毒、脂肪性肝病、免疫疾病是造成肝硬化的重要原因,部分患者发病还和药物或化学毒物、胆汁淤积、循环障碍有关,此外遗传、寄生虫感染、代谢疾病等都是引起肝硬化的重要因素。
2、肝硬化的临床诊断病理组织学上诊断肝硬化的标准是“弥漫性肝纤维化伴假小叶形成”。
从诊断过程来看,肝穿刺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这使得其难以在临床上大范围使用。
近年来,无创的肝纤维化检查手段得到了应用,其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具有积极作用,从诊断方法来看,除APRI、FIB-4、肝脏瞬时弹性测定等都是较为常用的诊断方式,其中,APRI和FIB-4需要测定血液的相关指标,而肝脏瞬时弹性对于影像学技术方法的依赖较大。
通过这些无常无创检查手段的应用,能实现肝纤维化、肝硬化问题的准确判断。
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与治疗
入院诊断:1.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2.腹水;
3.自发性腹膜炎;
4.低蛋白血症。
诊治经过:根据病史资料及入院诊断,给予脱氧核苷酸钠护肝、头孢唑肟钠抗感染、补液、利尿等对症治疗,并补充
1.呋塞米40mg,口服,每日1次;
3.头孢唑肟钠2g+生理盐水100ml,静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功能减退以及门静脉高压。
在肝细胞功能减退方面,患者大多伴随不同程度的乏力、体重减轻、蜘蛛痣、肝掌、面色晦暗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厌食、腹胀,对脂肪以及蛋白质类食物的整体耐受性较差。
轻微反应表现为腹泻,随着疾病的持续进展,会逐渐表现出中毒性肠麻痹等问题。
此外,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会影响机体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合成,在脾功能亢进的情况下,血小板可能减少,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或者呕血等。
部分男性患者可出现性欲减退、乳房增大,女。
乙肝的发展和研究近况
乙肝的发展和研究近况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
它主要影响肝脏功能,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乙肝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过去,由于对乙肝病毒的认识有限,诊断技术不够先进,很多乙肝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乙肝的了解逐渐深入。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
在感染乙肝病毒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的阶段。
在急性感染期,部分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清除病毒,从而实现自愈。
然而,对于许多患者来说,乙肝病毒会在体内持续存在,进入慢性感染阶段。
慢性乙肝患者可能长期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损害肝脏细胞。
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肝硬化会导致肝脏质地变硬,功能严重受损,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而肝癌则是乙肝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
在诊断方面,现代医学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检测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 e 抗原、乙肝 e 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乙肝病毒 DNA 定量、肝功能检查等,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乙肝感染的状态和肝脏的受损程度。
近年来,乙肝的治疗也有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乙肝治疗的关键。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
核苷(酸)类似物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干扰素则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但使用时可能会伴有较多的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对于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肝移植手术。
然而,肝源的短缺和手术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在乙肝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
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基因治疗旨在通过修改病毒基因或患者的基因来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
预防乙肝同样至关重要。
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最有效措施。
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
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
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衰竭、门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是严重和不可逆的肝疾病。
在我国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并发症的病死率高,主要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近年来酒精性肝病比例有上升趋势。
【临床表现】起病常隐匿,早期可无特异性症状、体征,根据是否出现黄疸、腹水等临床表现和食管静脉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可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1.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病人无特异性症状。
常在体检或手术中发现。
可有食欲缺乏、乏力、消化不良、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
临床表现同慢性肝炎,鉴别常需依赖肝病理。
2.失代偿期肝硬化(1)症状:食欲缺乏,有时伴恶心,呕吐,乏力,腹胀,腹痛,常为肝区隐痛,腹泻,体重减轻,可出现牙龈、鼻腔出血、皮肤黏膜紫斑或出血点,女性常有月经过多等出血倾向。
内分泌系统失调:男性有性功能减退,男性乳房发育,女性常有闭经及不孕;糖尿病发病率增加,表现为高血糖、糖耐量试验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和外周性胰岛素抵抗。
进展性肝硬化伴严重肝细胞功能衰竭病人常发生低血糖。
出现昼夜颠倒、嗜睡、兴奋等神经精神症状。
(2)体征:常呈慢性病容,面色黝黑,面部有毛细血管扩张、口角炎等。
皮肤表现常见血管蛛、肝掌,可出现男性乳房发育,胸、腹壁皮下静脉可显露或曲张,甚至脐周静脉突起形成水母头状,静脉可听到静脉杂音。
黄疸常提示病程已达到中期,随着病变进展而加重。
1/3病人常有不规则发热,与病情活动及感染有关。
腹水、肝性胸腔积液、下肢水肿常发生在晚期病人。
肝在早期肿大,晚期坚硬缩小、肋下常不易触及。
35%~50 %病人有脾大,常为中度,少数重度。
【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主要依据为:①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等有关病史;②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征的临床表现;③肝质地坚硬有结节感;④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发现;⑤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节形成。
肝硬化中医治疗新进展
肝硬化中医治疗新进展摘要:关键词:肝硬化属中医学“鼓胀”范畴。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鼓胀”病名,见于《灵枢·水胀》:“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历代医家对鼓胀均有论述,如隋朝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曰:“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如似肿状,名水蛊也”。
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研究较多,现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肝硬化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病因而言,张弛等[1]研究认为饮酒无度、过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影响脾胃之生化,肝脏之条达,导致脾虚生湿,湿郁化热,进而壅滞气机,形成水阻中焦、湿浊内聚,发展至鼓胀。
酒食滋味厚重,会直接阻碍肝脾功能,致使两脏功能失调,气机失于疏泄,无力运化,邪壅于内,以致气、血、水互结于中焦而不得行,终致腹部膨满胀大,发为鼓胀。
袁今奇[2]认为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忧思过度,郁怒不节,致疏泄失常,气机不畅,进而导致瘀血内阻,肝气犯脾,木穿土位,脾运受克,运化受阻,气血运化不畅,津液运行障碍,水液、血瘀互为因果,滞阻于中焦,发为鼓胀。
气机畅达为一身气血运行之关键,因气机瘀滞,失于调达,可致全身气血运行障碍,致病鼓胀。
蔡林[3]认为鼓胀病因病机为外感邪毒,虫毒寄蚀肝脏,导致肝气不舒,血行不畅,致水道壅塞,水液与瘀血积于腹中成鼓。
李鲜[4]认为因形劳、房劳过度而至正气虚耗,机体虚损后未及时充养而致积劳成损,脾失健运湿浊流注证,一身水液代谢失常,水、瘀、痰三物壅滞腹部发为鼓胀。
病机而言,蒋俊民[5]认为肝体阴而用阳,主一身气机之调达,主疏泄,主藏血,机体能够正常代谢全赖肝脏功能的正常疏泄,而脾主升清,清升浊降,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循环不息依赖脾功能正常,肝脾功能正常,全身气机条达,血行其脉,水行其道,则机体运行通畅,反之则气滞血壅发为鼓胀。
张国梁[6]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为一身阴阳之根本,与脾脏胡滋胡制,助推气血之推动、温煦、激发等功效,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液运转不畅而致鼓胀加重。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概括,从其病因病机、辨证和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治疗常用要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近况,以期指导临床用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进展综述慢性乙型肝炎(CBH)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机错综复杂、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常见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1,2]。
在中医学中“慢性肝炎”归属于“黄疸”、“急黄”、“瘕瘕”、“胁痛”、“郁证”、“臌胀”、“积聚”、“虚劳”等范畴,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
然而近年来中医药在肝病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故中医药治疗乙肝成为世界肝病研究的热点。
现就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近几年来的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CBH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目前较为统一的认识是:认为CHB的发生与感染邪毒、情志、酗酒、过食肥甘厚味、体质强弱等诸多因素有关,乙型肝炎病毒的侵人以及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关键。
毒邪是否能致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
发病的基本病机为正气虚弱、疫毒(湿热夹毒)外侵、气滞血瘀引起正虚邪恋。
正气虚弱之人遭到毒邪攻击时,抵抗力不足致使毒邪进入人体,并易居肝脏,致肝脏疏泄功能失调,气机郁滞,进而血脉瘀阻。
当湿热毒邪进入机体,最易损害肝脾,患者多呈土衰木旺。
因为,脾为湿土之脏,土性易为湿,脾运不健,最易生湿,湿邪也最易困脾;肝具风火之性,湿遏气机日久,肝郁不畅,湿邪借肝经气火之力内郁化热[3,4] 致湿热内生。
湿热内蕴,气化枢机不利,若不能及时清除于体外,发生质变,即可成毒;湿热蓄积日久,又可人血入络,出现热郁血瘀征象,或湿淤互结;湿热淤毒邪伤肝,瘀阻肝络、三焦不能通调,或热伤阴血,或木郁土壅、湿困伤脾,肝病及肾,出现水液运行障碍,加重湿浊潴留。
肝硬化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肝硬化诊断与治疗新进展摘要: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且该病具有结局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
目前,针对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并无标准化的成熟方法。
所以,本文对最近几年来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肝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肝硬化诊断治疗研究进展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053【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058-01肝硬化是一世界性疾病,在欧美、日本、中国均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欧美人因饮酒的生活习惯,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
但近年来肝炎后肝硬化发病率也持续上升,亚洲、非洲则以乙肝肝硬化多见。
通过对肝硬化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硬化临床发病率达到1.39%,约占全部肝病患者的50%,而死亡率约为10%,因此肝硬化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高死亡率疾病[1]。
所以,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治疗进行积极的治疗非常重要。
但是,目前针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因此,针对肝硬化应早诊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1 肝硬化的诊断方法1.1 血清生化指标。
目前对于乙肝肝硬化的最可靠的检查方法仍为肝活体病理学组织检查,由于其存在创伤性和风险性,所以在诊断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血清生化指标检查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在诊断乙肝肝硬化的过程中常被采用。
血清生化指标检查,主要反应在肝纤维化时,指标出现异常而得出诊断结果。
肝脏纤维化标记的血清指标,大体上可分为间接指标和直接指标。
间接指标反映肝功能改变但不直接反映细胞间质的代谢,如血小板计数,凝血机制和肝转氨酶,直接指标反映细胞外间质代谢。
肝纤维化的直接标志反映的是肝纤维化所造成的ecm标志数和质量上所发生的变化。
肝纤维化的直接标志包括:和基质沉积相关的标志,和基质降解相关的标志物,和纤维形成相关的化学因子和细胞因子。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乙肝肝硬化是具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的,尤其是在早期,发现的越早有治疗效果就越好,那么它的诊断标准如下:
1、肝功能可能正常或有轻度异常。
2、肝纤维四项检查绝大多数有明显异常。
3、HBV-DNA检查有病毒复制。
4、肝脏超声波检查:
(1)在排除脂肪肝和其他的肝病情况下肝脏内血管显示不清晰。
(2)门静脉内径≥1.3cm。
(3)脾脏厚度大于4.0cm。
由于一次肝穿刺所做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往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患者很难反复接受这样的创伤性检查,因此,采用无创伤性检查往往是最合适的,从临床治疗学的角度讲,这样做能够尽早发现乙肝患者是否出现肝硬化状况,因而是很有必要的。
1。
肝硬化诊断和治疗指南
肝硬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肝硬化(Cirrhosis)的形态学定义为弥漫性肝脏纤维化伴有异常结节形成。
仅有弥漫性肝纤维化而无结节形成(如先天性肝纤维化),或仅有结节形成而无纤维化(如结节性再生性增生)均不能称为肝硬化。
从临床的角度来看,肝硬化是指上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血清白蛋白降低、胆硷酯酶活力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和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等表现。
从病理学上来看,慢性炎症坏死首先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沉积(纤维化),继而导致肝小叶结构的破环和假小叶形成,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实际由肝纤维化向肝硬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在临床上无法将二者截然分开。
一、临床分类1.根据肝脏功能储备情况可分为:①代偿性肝硬化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级。
虽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
血清蛋白降低,但仍≥35g/L,胆红素<3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多大于60%。
血清ALT及AST轻度升高,AST可高于ALT,γ-谷氨酰转肽酶可轻度升高,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②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B、C级。
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1.0,明显黄疸,胆红素>35μmol/L,ALT和AST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60%。
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2.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将肝硬化区分为:①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ALT升高;黄疸,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并伴在门静脉高压征。
②静止性肝硬化 ALT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地硬,脾大,伴有门静脉高压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
乙肝肝硬化评估与预后
7
肝衰竭模型
欧洲皇家学院医院标准(’ ,标准)、(—— 评分(评分)、( — 评分(评分)、评分,综 合了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影像学改 变等各方因素,对于疾病的预测更为全面和准 确。
8
、
衍生的评分因其客观细致,及简单易行的评分, 是目前临床上最常广泛应用的两个评价肝衰竭 的模型系统。
乙肝肝硬化评估与预后
乙肝肝硬化临床诊断
相关肝硬化临床诊断的必备条件: ①组织学或临床提示存在肝硬化证据; ②病因学明确的感染证据。排除感染、酒精和药
物等其他病因。
2
乙肝肝硬化分期
临床上根据有无主要并发症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 失代偿期。 、代偿期肝硬化:影像学、生物化学或血液学检查有肝 细胞合成功能障碍或门静脉高压症证据,或组织学符 合肝硬化诊断,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 水或肝性脑病等症状或严重并发症。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以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其他严重并发症。
. 年龄<岁或>岁;
. 病因学:非甲非乙或药物反应;
. 自黄疸发生到出现肝性脑病的时间 大于天;
. 国际标准化比值大于;
. 血清总胆红素大于。
满足标准提示预后不良。
12
13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10
肝病治疗发展前景分析
非药物治疗
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心 理治疗等,对于肝病恢复 有辅助作用。
02
肝病治疗技术发展
药物治疗进展
靶向药物
随着对肝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针 对特定靶点的药物研发不断取得突破 ,能够更精确地针对肝病进行治疗。
基因疗法
通过修改或修复与肝病发病相关的基 因,从根本上治疗肝病,具有巨大的 发展潜力。
肝病治疗发展前景分析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肝病现状 • 肝病治疗技术发展 • 肝病治疗药物研发 • 肝病治疗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肝病治疗发展前景展望
01
肝病现状
肝病患者数量
全球肝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尤其在 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较快。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 脂肪肝、酒精肝等非传染性肝病发病 率逐年上升。
肝病类型与分布
肝炎
01
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其中乙型肝炎最常见,丙型
肝炎治愈率较高。
脂肪肝
02
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有关,多见于肥胖、糖尿病等
人Hale Waihona Puke 。肝硬化03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来,可导致肝功能衰竭。
肝病治疗现状
01
02
03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肝病类型,使用 抗病毒、抗炎、保肝等药 物。
手术治疗
03
肝病治疗药物研发
新型药物研发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肝脏疾病的特定靶点,开发具有高度选择性 的药物,以减少副作用和增强疗效。
免疫疗法
利用免疫系统调节机制,开发能够激活或抑制免 疫反应的药物,以控制肝脏疾病的发展。
基因疗法
乙肝患者易发生肝硬化,龟源治肝法打破硬化难题
乙肝患者易发生肝硬化,龟源治肝法打破硬化难题对于肝炎患者来说,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出现肝病三部曲,肝炎患者的肝癌多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所以,及时关注和干预肝硬化尤为重要。
经常见到慢性肝炎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发生消化道不适、腹水、巩膜黄染等现象,但是去医院一做影像学检查就发现已是早期肝硬化了。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很多的肝硬化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等到出现消化道出血、腹水、意识障碍等并发症表现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失代偿肝硬化了,这个时候再开始治疗虽然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一定的生存期,但因为干预太晚,已经错失了逆转肝硬化、大幅度延长生存期的良机。
所以,及早发现肝硬化十分重要。
但刚才已经提到,慢乙肝患者仅通过症状自行早期发现肝硬化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在这里肝胆卫士李亚磊提醒广大患者,以下情况的慢性肝炎患者,存在肝硬化的几率较高,需要密切随访、提高警惕:1、经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病毒的患者,及年龄超过 40 岁以上的患者,因为感染病毒时间越长,肝硬化发生风险越大。
2、长期生活习惯不健康,如饮酒、熬夜、吸烟等。
3、经常感觉精力不济,疲倦,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可解释的时候。
4、经常胃肠道不适,消化不良,时好时坏,而并没有可查出的胃肠道疾病。
5、40 岁以上仍然是大三阳的患者。
6、肥胖,或者中重度脂肪肝,伴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
7、血小板、白细胞计数下降患者,或经常牙齿出血、鼻衄(流鼻血)的患者。
9、对于出现肝病面容(一般面色灰暗)、肝掌、蜘蛛痣,皮肤眼睛黄染、男性乳房发育、性欲明显减退、脐静脉显露、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的患者更应该提高警惕。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委员,肝胆卫士李亚磊独创的“龟源治肝法”通过患者的不同症状,不同病因,进行辨证施治,加减化裁,辨证论治,注重症候表象,以象推理,肝病患者遵医嘱扶正固本。
同时再结合“龟源贴”刺激自身元气的生成,元气足才能推动气血的运行,规定平衡点,促进阴阳平衡的调节,源头治疗,实现康复。
2024肝硬化的诊断、评估与防治对策
2024肝硬化的诊断、评估与防治对策多种慢性肝病均可导致肝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导致肝硬化,成为沉重的疾病负担。
全球约有1.23亿肝硬化患者,我国有700万肝硬化以及数亿肝硬化高危人群,包括约2.7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5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6200万酒精性肝病和1000万慢性丙肝病毒感染患者。
近年来,肝硬化的自然史和临床分期理念逐步在更新,其诊断及其评估手段、病因治疗、并发症管理措施和疾病预防方面也在不断取得进展。
一、肝硬化诊断和评估肝硬化的诊断和评估进展主要表现在病因、肝纤维化精准检测和并发症无创评估等方面。
此外,需鉴别恶性肿瘤肝转移等情况下的假性肝硬化。
肝硬化的病因分布存在地区差异。
随着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推进和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的开展,肝硬化患者中乙肝病毒的病因构成比在逐渐下降,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硬化逐渐增加。
更重要的是,非酒精的旨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比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预后可能更差。
与乙肝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出现腹水的患者稀释性低钠血症、难治性腹水、肝脏相关死亡和肝移植累积发生率也更高,提示肝硬化防治领域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早期诊断和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非常必要。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治疗前后重复检查可准确判断肝硬化的发展趋势,但其有创性和花费等限制了临床应用。
我国学者根据肝组织纤维间隔特征变化提出了〃北京标准〃:将治疗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动态变化分为进展为主型、不确定型和逆转为主型,仅依据治疗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即可判断肝硬化发展趋势,避免两次肝穿刺带来的风险和经济负担。
鉴于肝组织病理学评分相同的患者可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亟需对肝纤维化进行精准评估。
我国学者应用单细胞RNA测序等技术建立了基于肝纤维化特异性基质基因的纤维化分类新方法,揭示了传统组织学评估无法检测到的隐藏信息,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乙肝肝硬化指南
列研究显示, 1 0 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 2 2例在平均 1 3个 月的随访中死亡, 死亡原因包括肝肾综合征( 3 2 %) 、 静脉曲张
[ 2 9 ] 者、 隐匿性 C H B 。
3 . 2临床评估 H B V相关肝硬化的临床和病毒学特点在首次诊断时各不 相同。在 C H B随访期间得以诊断的肝硬化, 被认为接近于肝 硬化发病或相对早期阶段; 而以其他方式得以诊断的肝硬化, 其确切发病时间则很难确定。因此, 在建立诊断的同时应进行 最初评估, 在治疗随访阶段应定期进行后续评估。全面的评估 至少包括: 病毒复制状况、 肝脏功能及代偿能力、 并发症情况和 H C C的筛查等。 3 . 2 . 1 病毒复制状况评估 病毒学指标 H B VD N A是临床评估 B V复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可反映病毒的复制水平, 用于 和监测 H 慢性 H B V感染的诊断、 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疗效的判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5 2 5 6 . 2 0 1 4 . 0 2 . 0 0 2 收稿日期: 2 0 1 4- 0 1- 2 0 ; 修回日期: 2 0 1 4- 0 1- 2 9 。 基金 项 目:科 技 部 十 二 五 重 大 专 项 课 题 ( 2 0 1 2 Z X 0 9 3 0 3 0 0 1 ; 2 0 1 3 Z X 1 0 0 0 2 0 0 4 ) 通信作者: 茅益民, 电子信箱: m a o y m 1 1 9 6 8 @1 6 3 . c o m ; 尤红, 电子信箱: y o u h o n g 3 0 @s i n a . e t 。
中医对乙肝后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肝硬化患者临床 常出现 急性上 消化 道 出血 、肝 性脑病 、原 发性 肝癌 、感染 等严重并 发症 或发生进 行性 肝功能 衰竭 而 导致 死亡 。该病不 仅严重 地危 害着患 者的健康 ,同时 由 于其 治疗药物 昂贵 ,也 给个人 和社会带 来 了沉重 的经济 负 担。 目前 ,西 医对 于乙肝 后肝硬 化 的治 疗主 要采用抗 病毒 和抗肝纤 维化 药物 ,但其疗效却 不尽如人 意。近 2 的文 0年 献 资料显示 中医药对 乙肝后肝硬化 的治疗有着较好 的前景 。
4 现 代中医对于肝硬化 的治疗现 状 辨证论治 大多是 针对肝 硬化 的病 因病 机 ,采用 凉血 解 毒 、活血化瘀 、益气健 脾 、养阴利水等 方法进行 辨证论治 , 以达到缓解肝硬化及其 并发症 的 目的。刘 鲁 明 将 肝硬 化 腹水 12例 患者 ,分 为气 滞 血瘀 ,脾 肾 阳虚 ,湿热 蕴 结 , 7 肝 肾阴虚 4型。治疗 用血 府逐瘀 汤 ,桂 附苍 防 黄精汤 ,茵 陈 四苓散 加 味 ,一 贯煎 或六 味地 黄 汤加 减 ,加 以利 尿剂 、 白蛋 白、血浆辅助 治疗等 ,结果 总有 效率 达 7 . %。齐嫣 56 等 将本病分 为湿热壅盛 、脾 肾两虚 、瘀 血瘾 积 、血热 胃 , 阴虚 4型 。基 本 方 以黄 芪 、丹参 、泽 泻 、茯 苓 、车 前 子 、 白茅根为 主 加减 。治 疗 12例 ,4 0 7例 l 治愈 ,2 临床 8例显 效 ,1 7例 有 效 ,1 0例 无 效 ,总 有 效 率 9 . %。许 院 院 02 等 治疗肝 硬化腹 水 5 0例 ,中医辨证 为 湿热 病毒 、气滞 血瘀 、水湿困脾 3型。随 证 自拟方 治疗 ,结果 治愈 2 3例 , 显效 l ,有效 9例 ,总有 效率 8 . % 。洪 玫 对 9 2例 80 0例 肝硬化患者进行分 期辨 证治疗 。早 中期静 止性 肝硬 化应用 “ 疏肝抗纤 汤 ”进 行辨 证加 减 ,黄疸 型活 动性 肝硬 化应 用 “ 清肝解毒汤 ”加减 ,晚期肝 硬化腹水 应用 “ 消臌分利 汤” 加减 ,根 据肝硬化 中医疗效判定 标准疗 效为一级 5 O例 、二 级 2 例 、三级 l 。王红永 用参苓 白术散 为基 本方加 8 2例 减 治疗肝硬化 6 例 , o 辨证加 减 :①气 郁证 (2例 ) 1 :基本 方加枳壳 1g 0 、延胡索 2 g 4 、川楝子 l g O 、炒麦芽 3 g 0 。②水 湿 内停证 (4例 ) 2 :基 本方加 大腹皮 3 g 0 、泽 兰 1g 0 、桂枝 1g 0 、泽泻 3 g 0 。③ 气滞血 瘀证 ( 4例 ) 1 :基本 方加 制龟 板 2g 0 、制鳖 甲 2g 0 、穿山 甲 1g 5 、泽 兰 3g 0 、丹 参 1g 2 。④ 肝 肾阴虚证 (0例 ) 1 :基本 方加枸 杞子 1 g 5 、天 冬 1g 8 、蝉 衣 1g 5 、蒸黄精 3 g 0 。结果 总有效率 7 .7 6 6 %。章关 根 对 16 2 例肝硬化 腹 水患 者分 组 治疗 ,对 照 组 7 6例 :西 医 常规 治 疗 。治疗组 5 0例 :在对 照组 治疗 基础 上加 用宣 肺 消臌 汤 : 杏仁 、紫苑 、川芎 、当归 、水蛭 、炒枳实各 1g 0 ,莪术 、木 防 己、泽 泻 各 1 g 5 ,葶 苈 子 、黄芪 、炒 白术 、车前 子、槟 榔 、丹参各 3 g 0 。若 兼 脾 肾 阳 虚 者 加淡 附 片 1g 巴戟 天 2、 1g 5 。肝 肾阴虚 者加 女贞 子 、生地 黄各 3 g 0 ,水 煎服 。腹 水 基本消退后 ,停用 西药 ,单 纯 口服宣肺消臌汤 。两组均 以 1 个月为 1 个疗 程。治疗 4个疗 程后 ,两组 临床 总有 效率 有 显著性差异 ( 0 O ) P< . 1 。刘雪英 自拟金柏 化积丸 、金 柏 赤芍清肝汤 、金柏 白术 消臌 汤三 方 ,分别 治疗 早 中期静 止 性肝硬化 、高 度 黄疸 型 活动 性肝 硬 化 和晚期 肝 硬 化腹 水 , 效果较好 。 近年来抗肝纤维 化研究 与应 用较 多 的中药 复方 制剂还 有 “ 正化瘀 方” ( 扶 丹参 、桃仁 、虫草菌 丝 、松黄 等 ) 、强 肝软 坚汤 ( 黄芪 、当归 、丹参 、鳖 甲等 ) 、复方 鳖甲软肝 片
肝硬化pptppt课件
流行病学及危害
流行病学
肝硬化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但不 同地区和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 差异。男性比女性更易患肝硬化,且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危害
肝硬化可导致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 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肝硬化还可增加 患者罹患肝癌的风险。
临床表现与分型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肝硬化的诊断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与其他肝病的鉴别,如肝炎、肝癌等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肝硬化的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综合治疗,防治并发症
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肝硬化领域前沿动态关注
腹腔镜活检
在腹腔镜引导下进行肝组 织取样,适用于穿刺活检 难以确诊的患者。
术中活检
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肝组织 取样,主要用于肝硬化合 并其他需要手术治疗的疾 病患者。
03
肝硬化治疗原则与措施
一般治疗原则
01
休息
肝功能代偿者宜适当减少活动,可参加轻工作;失代偿期患者应卧床休
息为主。
02
饮食
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严禁饮酒。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肝硬化的定义
一种由不同病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 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肝硬化的病因
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代谢障碍 等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机制
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纤维组织增生等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的发展
肝硬化是各种临床肝病发展到最后阶段临床期末综合症,乙肝肝硬化无疑是最广泛最重要的因素,本文主要将就乙肝肝硬化治疗谈谈最近的思路发展。
标签:抗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是各种临床肝病发展到最后阶段临床期末综合症。
在我国,乙肝肝硬化无疑是最广泛最重要的因素,每年约有100万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因肝硬化病程进行性发展,五年生存率低,多数因各种并发症或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浅谈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的发展》(第一版)已于2010年9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肝纤维化、肝硬化学术会议交流发表,“乙肝肝硬化的诊断及分期”这里不再累述,近几年来,随着乙肝抗病毒治疗广泛开展,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本文主要将就乙肝肝硬化治疗谈谈最近的思路发展。
2010年《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的逆转肝硬化的进程,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尽可能的延长肝功能代偿期,预防并发症。
1 对活动性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应尽早行抗病毒治疗及护肝、抗肝纤维化治疗。
延缓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及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夫代偿和HCC的发生,尽可能的逆转肝硬化的进程。
抗病毒治疗药物以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为主。
其中,针对不同个体选择不同的药物,某种程度上能改变患者的预后。
如拉米夫定由于五年耐药情况较普遍,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日渐减少,如同替比夫定安全性好,不会致胎儿畸形,适合年轻女性患者怀孕期前、怀孕期中、怀孕期后的抗病毒治疗,产后及时换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耐药率低的药物抗病毒治疗。
阿德福韦酯经过一段时间的广泛应用,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脏损害,不适用用于诱发各种疾病发展诱发肾功能衰竭基础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蛋白尿及肾输尿管结石患者,以及肿瘤化疗诱发肾脏损害、老年(65岁)患者。
由于价格适中,广泛适合年轻且不接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患者。
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由于副作用小,耐药率低,将会是未来抗病毒治疗的一线用药,但价格高,超越了我國广大经济基础较差广大乙肝患者经济承受能力。
对于广大活动性肝硬化(乙肝、丙肝)代偿期、肝纤维化患者:①无脾功能亢进,RBC、WBC、PLT在正常泛围可行抗病毒患者,尽可能选用干扰素。
临床资料表明:干扰素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时,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率<1%。
尽管临床上很多人认为可诱发肝功能失代偿或肝细胞的损害,但多数资料表明:干扰素某种程度上逆转肝硬化进程,肝组织细胞学明显改善,门静脉、脾脏、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脾静脉、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部分恢复正
常。
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我们认为干扰素是能短期逆转病程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因此,对符合干扰素治疗指标的应尽可能的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对符合干扰素治疗指标的但对干扰素无应答或部分应答患者才可选择口服核苷类似物治疗。
同时因干扰素治疗经规范治疗。
疗程短,治疗可达到病情待续稳定的目的,避免了核苷类似物长期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副反应。
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彩超、HBV-DNA、HCV-RNA、甲胎球蛋白等。
当然,在选择药物时,尽可能选择价格合理,不易耐药变异的药物为主。
对干扰素治疗无应答及应答后再次病毒复制的患者也应选择核苷类似物治疗。
干扰素治疗的相对、绝对禁忌证均需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②对伴有脾功能亢进,WBC、RBC、PLT偏低患者长期口服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治疗。
药物的选择应依据患者病情的基础情况、身体的基础情况作出合理及合乎患者经济承担能力的选择。
同时定期得查肝功能及彩超、HBV-DNA、HCV-RNA、甲胎球蛋白,确保治疗有效。
脾功能亢进者,多伴有食道、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及低蛋白血症、腹腔积液。
容易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及相关并发如肝性脑病而死亡。
传统的脾切除手术加食道、胃底静脉仅能避免消化道大出血,不能延缓疾病的进程,且脾切除后T细胞、B细胞发育障碍,感染的风险及肿瘤增加的风险明显提高。
我们不主张行传统手术脾切除术,而由于现代微血管栓塞技术的进步,主张行脾部分栓塞及曲张食道、胃底静脉栓塞,在此基础上长期口服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治疗及抗肝纤维化及利尿、输蛋白等基础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病毒耐药和变异的情况,在选择抗病毒治疗药物有效的基础上应定期检测HBV-DNA,出现耐药,及时调整用药。
定期得查肝脏彩超及甲胎球蛋白,由于对于原发性肝癌目前治疗手段较多,仍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的可能。
核苷类似物治疗活动性肝硬化时,大部分患者肝炎可趋于静止,肝功能正常,但肝脏组织细胞学改善不直观,经过长时间改造或重塑,部分组织结构恢复正常,延长生命预期。
2 对活动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在传统治疗肝硬化的基础上,可口服核苷类似物治疗。
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多因肝炎活动而诱发肝衰竭而死亡。
短期口服核苷类似物,见效较慢,难以达到控制HBV-DNA的目的,短期内不能控制和逆转病程,因此疗效较差。
因此,早期口服强效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比夫定)若能控制HBV-DNA,让活动性肝硬化肝炎快速趋于静止,肝硬化可以延缓病程,可明显延长生命预期。
当然,传统肝硬化治疗是基础。
预防肝硬化并发症是关键。
3 静止性肝硬化代偿期和静止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治疗。
前者,因目前缺乏明确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而抗病毒治疗是抗肝纤维化及病情趋于稳定的基础。
对HBV-DNA阳性,HBeAg阳性仍以抗病毒治疗为主;选择药物原则如上所述,若HBV-DNA阴性,HBeAg阴性,因ALT AST正常,仍以临床观察为主,定期复查HBV-DNA、B超,ALT AST,出现异常及时治疗。
肝硬化代偿期、静止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行肝脏彩超及甲胎球蛋白,时刻预防原发性肝癌的出现,原发性肝癌出现后依据病情,彩取多种综合
治疗手段,切除肿瘤病灶预防各种并发症。
若能有效防止肝炎的反复活动发生,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就能延长生命预期限,提高五年存活率。
总的来说,确保抗病毒治疗有效的基础上综合治疗,尽快的让AST ALT恢复正常,尽可能的让患者早期由活动性肝硬化转变为静止性肝硬化,延缓和阻止肝脏失代偿、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的逆转肝硬化的进程,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尽可能的延长肝功能代偿期,预防并发症及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医学各学科进步及抗病毒治疗的持续广泛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传染病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1.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胆病杂志,2011,13:881-891.
[3]Janssen HL,van Zonneveld M,Senturk H,et al.Pegylated interferon alfa-2b alone orin combination with lamivudine for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