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合集下载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回 忆……
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 标出各物质的质量比可表示为:
H—1 O--16
2H2 + O2 ====== 2 H2O 2×1×2 :16×2 : 2 ×(2+16) 4 : 32 : 36 若: 4 g : ( 32 )g : ( 36 )g 若: ( 2 ) g : ( 16 ) g : 若: ( 8 ) g : 64 g : 18 g ( 72 ) g
TiCl4 + Mg == Ti + 2MgCl2
24 x 48 24g
48 24 = 24g x 24 × 24g x= =12g 48
答:需要镁的质量为12g 。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设的时候应该用: “设…的质量为x”,无单位 (2)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一定要配 平!! (3)将已知量化成质量单位 (4)列比例式时,竖比=竖比
149 245 = 7.45g x 245 × 7.45g x= =12.25g 149
96 149 = y 7.45g y= 96×7.45g =4.8g 149
答: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 ,放出氧气的质量为4.8g
3、在实验室里电解1.8g水,问要标准状况下可制得氢气多少升? (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 g/L)(H 1 O 16)
例3:A+3B==2C+2D中,A与B的相对分子 质量之比为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 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1gD,
2:1 则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_______
能力提升题:2.不纯物质的计算 例1: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克加热至 不再有气体放出,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11.2克。 求:(1)反应所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2)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题关键: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g 16g 18g 有两种情况:
一是氢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2+2) : 16=1 : 4 二是氧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2 : ( 2+16)=1 : 9
练习:加热31.6克高锰酸钾,当得到3克的
氧气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2 KMnO4Δ==== K2MnO4+MnO2+O2 ↑
316
例2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355
克氯气需要氢气多少克?需要标准状态下的氢气多
少升?(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0.09克/升)
解:设需要氢气质量为 x H2 + Cl2 =点==燃= 2HCl
2 71
x 355g 2: x = 71 :355g
x =10g
氢气的体积=10g/ 0.09g/升=111.1升
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 KMnO4==Δ== K2MnO4+MnO2+O2 ↑
2×158
32
6g
x
2×158 6g
32 =x
x=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二)涉及气体的体积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气体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密度
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氧气的的质量=40克–30.4克=9.6克
2KClO3 ==M=nO=2= 2KCl + 3O2 ↑
245
96
x 245 : x =96 : 9.6克
9.6克 x = 24.5克
二氧化锰的质量=40克—24.5克=15.5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1 教学目的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响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才能。

教学重难点1.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解题的格式标准化。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根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2)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3)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5)求解;(6)简明地写出答案。

简记为“设、写、算、列、求、答”。

【讨论交流】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根据是什么?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温馨点拨】1.列比例式,实际表达了参加反响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

2.(1)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2)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3)找准题意中的量和未知量。

【名师归纳】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所用量和待求的未知量都是纯洁物的质量。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详细质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不要漏掉单位。

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展单位换算。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假如遗漏,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存两位小数,带单位。

【反响练习】1.在M+RO22N的反响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

1.2gM完全反响生成5.6gN。

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D)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参加反响的RO2质量为4.4gD.2.4g M与5g RO2反响生成7.4gN2.在化学反响2A+B2===2AB中,A与B2反响的质量关系如下图,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响,那么生成AB的质量是(C)A.9gB.11gC.12gD.14g3.电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气多少克?32克4.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响,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0.21克5.反响:2A+B===C+D,A与B反响的质量比为4∶3,假设A与B恰好完全反响后生成的C和D共2.8g,那么消耗的反响物B为1.2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随着教师考试临近,想必许多考生都在为没有合适的示范教案而烦恼,常常困扰于课程内容太多无法删减,时间自然也无法保障。

本文以化学学科《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为例,为您呈现10-20分钟的课堂教案,精简的速写教案将成为您备考的参考依据。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能够正确书写出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树立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

【难点】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设疑【多媒体】播放"神舟五号"升空场面。

【教师引导】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请书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设疑:如何确定氢气和氧气的用量来保证氢气的完全燃烧?过渡语:看大家的表情都是很困惑的,那么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这个问题一定能够给予解决。

环节二:联系旧知,讲授新知【教师引导】根据写出的化学方程式,说一说上面书写的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生】(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质的方面)。

(2)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分子数之比2:1:2。

(量的方面)【教师补充】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质量之比1:8:9。

答:至少需要碳酸钙20g。

【教师总结】计算的步骤:设、写、算、标、列、解、答。

环节三:改错辨析,加深理解用多媒体展示两道有错误的例题。

请学生进行竞赛:看谁找错误多、快、准;写出正确的计算步骤和解析。

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谈一谈学完本节课后的收获。

即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及计算。

作业:练习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需要氧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多少克?练习2:在绿色氧化剂双氧水的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常温下即可产生大量氧气,若制取48g氧气需消耗纯净的双氧水多少克呢?四、板书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来描述化学反应的方式。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1.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代表了物质里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

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O2->2H2O,可以得知每2摩尔的H2反应生成2摩尔的H2O。

2.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原子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2mol的H2,需要计算H2的质量。

根据氢气的摩尔质量(2g/mol),可以计算出质量为4g。

3.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4g的H2,需要计算产生的H2O的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1:1,可以计算出摩尔数为2mol 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36g的H2O。

4.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2mol的O2,需要计算剩余的H2O的摩尔数和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2:1,可以计算出剩余的摩尔数为1mol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18g的H2O。

5.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对于气体反应,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

根据烧瓶法则(Avogadro's law),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1mol的O2,根据化学反应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反应产生2mol的H2O。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 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 位不一致的,先换算成一致的再进行计算. 2.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标明反应条件.气体.沉淀 符号,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完整性. 3.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的化学式下,一定 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的系数,已知量和 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 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④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导致质量比错误。
⑤同一种物质不用相同的单位或单位不统一。
⑥张冠李戴,物质的量代错。 ⑦把不纯物当做纯净物。 ⑧把物质的体积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设、写、算、标、列、解、答)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保留两位小数);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单位要代入计算 过程);
点燃
8CH3OH + nO2
mCO2 + 2CO + 16H2O
1 m值是 8 . 2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写出计算步骤)
解: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 x 。
8CH3OH + 13 O2
点燃
8CO2 + 2CO + 16H2O
416 X 416 X 288 3.6g
X=5.2g
288 3.6g
C
31.6g
A + B + D
19.7g 8.7g 3.2g
C反应后质量没有了, 说明是反应物,而B、D反应 后质量都增加了,说明是生成 物,C反应掉 31.6g,B、D共 生成的质量只有 11.9g,说明A 也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 19.7g, 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一定是化合物, A、B、D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36
32
18g
x
—33—62 =1—8xg— 解得 x=16g
强化练习
3、在2A+3B=2C+4D中,3.2g A与9.6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 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 )
A.6 B.28 C.44 D.64
【方法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D的质量,进而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C、D的质量
48 32 80 故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48:32:80。
强化练习
2、完全电解18g水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C )
A.2 g B.4 g C.16 g D.32 g
【方法点拨】根据分解的水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产生氧气的质量即可。
【解析】解:设产生氧气的质量是x。 2H2O通==电=2H2↑+O2↑
解:反应后剩余3g氢气,说明氧气和氢气反应了9g,
设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是x,则氧气就是(9g-x),
点燃
2H2+O2===2H2O 4 32
x 9g-x —342—=9—gx-—x 解得 x=1g
所以混合气体中氢气的质量是1g+3g=4g
方法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水的质
量为12g-3g=9g
点燃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 + 3B = 2C + 2D
28 3x
14g 48g
28 3x

14g 48g
解得 x=32
化学方程式质量比的表示方法: (1)实际质量之比(g) (2)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 比
新课讲解
【例题4】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2g,点燃充分反应后,还剩余了3g氢气,则混合气体 中含有氢气多少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3CaO+CO2↑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56和已知量、未知量x1t④列出比例式,求解=x==1.8t⑤简明地写出答案答:需要碳酸钙1。

8t。

【要点诠释】(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CaO+CO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10056x1t———-—----—--—---————----——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x==1.8t------———----—————---——--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并且伴随着物质的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计算。

(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2。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二)3。

巧解型:这类题主要是利用所给数据,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数量关系,间接解题(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三、四)【要点诠释】由于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若给定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条件,应把物质的体积转化为物质的质量.有些题目利用常规化学方程式不易解决的就要想办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极值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3CaO+CO2↑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56和已知量、未知量x1t④列出比例式,求解=x==⑤简明地写出答案答:需要碳酸钙。

【要点诠释】(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CaO+CO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10056x1t--------------------------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x==-------------------------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并且伴随着物质的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计算。

(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二)3.巧解型:这类题主要是利用所给数据,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数量关系,间接解题(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三、四)【要点诠释】由于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若给定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条件,应把物质的体积转化为物质的质量。

有些题目利用常规化学方程式不易解决的就要想办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极值法等。

实际解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规律方法指导]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涉及到的题型有选择、计算等。

1.对于常规题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来计算。

a.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1)质量=密度×体积(2)分解率=已分解物质的质量/未分解物质的质量×100%(3)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含该物质的总质量×100%(4)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b.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1)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

(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真正的依据。

(3)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入计算。

(4)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

(5)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

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然后仔细计算;对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要尽量避免。

2.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

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基本计算题1、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精确到)同时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是/L)(精确到/L)【思路点拨】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都是质量关系。

若要求出待求气体的体积数,则要将已求出的气体质量换算成体积;若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参加反应,则先要换算成气体的质量。

【解析】首先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求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再把已知量、未知量写人相应物质的下面,然后列出比例式,求解。

所求的是气体的体积,得先求出质量,再换算成体积。

【答案】解:设可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x,消耗氧气的质量为y。

4P+5O2 2P2O54×315×322×142=124=160=28420g y x=x===y==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L,所以氧气的体积为。

答: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克五氧化二磷,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是。

【总结升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首先要注意解题格式和步骤一定要准确;另外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的是物质间的质量比,当涉及到气体体积时,应通过气体的密度进行计算;还有就是计算时要注意单位问题。

举一反三:【变式1】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

阿旺扎西等一些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

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

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L)(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队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变式2】下面是某位同学做得一道计算题,请指出他的错误:题目: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制取H2,问可制得H2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可得H2为xg。

Zn+HCl==ZnCl+H2↑65 1x65:1=x:x==答:可制得。

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利用质量守恒法计算题2、在A+B=C+2D中,已知跟完全反应,生成6gC,又知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思路点拨】本题可以利用质量守恒法解,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

【解析】由题意得知和是完全反应的。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物C和D的质量之和应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因此生成D的质量为:(+)-6g=。

然后再根据AD反应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然后求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解: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由题意得生成D的质量为:(+)-6g=A+B=C+2Dx2×18=x==58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总结升华】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举一反三:【变式3】将含有15gA,10gB,9gC的粉末状混合物充分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后,A剩余3g,B增加到25g,C已消耗完,并有气体D放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变化的比值A∶B∶C∶D为()A.5∶4∶3∶2B.4∶5∶3∶2C.3∶2∶4∶5D.2∶3∶5∶4【变式4】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相互化合时,只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A与C正好完全反应,则A与B参加化学反应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三:利用差量法计算题3、将若干克锌粒投入到稀硫酸中,称得反应完成后溶液的质量为。

求反应生成氢气多少克?【思路点拨】本题可以利用差量法来解决。

差量法是根据题中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值求解的方法,它把化学变化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物理量的增加或减少的量放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作为已知量或未知量,利用对应量的比例关系求解。

差量法解题关键是弄清这个“差”是谁与谁之间的差,如何与化学方程式联系起来。

【解析】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若有65g的锌参加反应,可以生成2g氢气,那么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就增加了(65-2)g。

现已知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g。

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列比例式,x即可求出。

【答案】解:设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质量差652(65-2)=63x(-)==x==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总结升华】差量法是化学解题典型方法之一,最大优点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差量法计算只是这一类计算题的一种解题方法,本题还有其它解法。

举一反三:【变式5】将一含杂质的铁粉10g投入足量100g稀盐酸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为,求铁粉中铁的质量分数。

【变式6】将一根10g铁钉放入10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铁钉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发现铁钉的质量为,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类型四:利用极值法计算题4、3g木炭和5gO2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物全是CO B.产物全是CO2C.产物是CO、CO2的混合物D.木炭过量,产物为CO【思路点拨】极植法解题就是先把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问题简化从而顺利得出结论,然后再回头来认识现实问题,将计算结果和题意相比较得出结论。

【解析】考虑两个极端,若产物全部是CO,根据化学方程式2C+O22CO,反应中C与O2的质量比为3:4;若产物全部是CO2,根据化学方程式C+O2CO2,反应中C与O2的质量比为3:8;而题中C与O2的质量比为3:5,。

可见产物既不是纯CO也不是纯CO2,应是二者的混合物。

【答案】C【总结升华】极值法解题可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解题时注意思考寻找哪个量作为极值。

举一反三:【变式7】现在有含杂质的铁28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氢气,则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A.Al B.Zn C.Mg D.Mg和Al【变式8】两种金属的混合物6g,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氢气(假设生成的氢气全被收集),则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A.锌、铜B.镁、铁C.铁、锌D.镁、铝答案与解析:【变式1】【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化学计算灵活解决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根据密度=质量/体积,求出氧气的体积;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高锰酸钾的质量。

【答案】解:(1)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000 g/L=(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2KMnO4 K2MnO4+MnO2+ O2↑31632x kg316/32= x / Kg x = kg(3)不行。

此法成本太高。

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太浪费时间。

【变式2】【答案】(1)设写的不准确,应为“可得H2的质量为x”(2)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写错了,应为Zn+2HCl==ZnCl2+H2↑(3)比例式列错(4)计算结果错(答出3条即可)【变式3】B【解析】此题没有明确给出化学方程式,我们必须通过题中条件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这是做对此题的第一个关键。

A由15g变为3g,质量减少,可见是反应物。

B增加到25g,可见是生成物。

C已消耗完属于反应物。

气体D放出,可见D是生成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