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合集下载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点燃
2HCl 2NaCl
点燃
我们之前学习过,水可以在通电的条件 下分解产生氢气,你会写出它的化学方程式 么? 2H2O == 2H2 + O2
通电
一种思路:可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求解 理由:水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 解:18k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 Ar(H) ×2 ×100% 18kg× Mr(H2O) 2× 1 × 100% = 18kg × 2×1+16 =2k 6.3g = 0.6g 316 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 (7)简明地写出答案 到0.6g氧气。
练习一: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 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找出下列所解答案中的错误) × 解:设可生成X克五氧化二磷 ①设未知数不正确
点燃
× P + O 2 ====== P 2 O 5
X + 3O2 = 2CO2 + 2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 C2H4 。 思路: X + 3O2 = 2CO2 + 2H2O 反应前 X中: C: 2个 H: 4个 反应后 C: 2个 H: O: 4个 6个
O: 6个 注意:X前的计量数
若2X + 3O2 = 2CO2 + 4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
× 31 × 15.5
②未配平
③质量比找错 ④未注明单位, 未带单位计算
×
142 X 31 15.5 ------- = --------142 X
×
142×15.5 X = -------------31 = 71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克.
⑤计算结果错误且无单位
练习2: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 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 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 需要碳酸钙多少t?

初中化学_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4.3.3 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过渡,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角度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教材中给出了两个实例来说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特点来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本课题中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净物的计算,在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不高,计算难度也不大,关键在于正确列出比例式。

因此,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方程式是进行化学反应相关计算的基本依据,体会到化学计算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在本册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为今后的化学计算奠定了基础。

3.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已经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表示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显得水到渠成,学生能够认识到反应物和生产物之间的质量比是不变的,利用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就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此外,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注意使学生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使用化学方程式,要强调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及时检查纠正不规范的书写。

【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简单计算。

2.通过学习例题,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的一般方法。

3.结合实际生活,初步体验定量计算在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重要作用,进一步了解化学定量研究的实际应用。

【评价任务】1.设计题目,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目标1)2.从例题的格式中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目标2)3.列举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实例,写一写与生活联系的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1 教学目的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响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才能。

教学重难点1.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解题的格式标准化。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根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2)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3)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5)求解;(6)简明地写出答案。

简记为“设、写、算、列、求、答”。

【讨论交流】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根据是什么?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温馨点拨】1.列比例式,实际表达了参加反响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

2.(1)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2)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3)找准题意中的量和未知量。

【名师归纳】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所用量和待求的未知量都是纯洁物的质量。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详细质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不要漏掉单位。

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展单位换算。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假如遗漏,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存两位小数,带单位。

【反响练习】1.在M+RO22N的反响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

1.2gM完全反响生成5.6gN。

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D)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参加反响的RO2质量为4.4gD.2.4g M与5g RO2反响生成7.4gN2.在化学反响2A+B2===2AB中,A与B2反响的质量关系如下图,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响,那么生成AB的质量是(C)A.9gB.11gC.12gD.14g3.电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气多少克?32克4.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响,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0.21克5.反响:2A+B===C+D,A与B反响的质量比为4∶3,假设A与B恰好完全反响后生成的C和D共2.8g,那么消耗的反响物B为1.2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本人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二、说教法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本节课本人所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真实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说学法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来描述化学反应的方式。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1.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代表了物质里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

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O2->2H2O,可以得知每2摩尔的H2反应生成2摩尔的H2O。

2.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原子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2mol的H2,需要计算H2的质量。

根据氢气的摩尔质量(2g/mol),可以计算出质量为4g。

3.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4g的H2,需要计算产生的H2O的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1:1,可以计算出摩尔数为2mol 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36g的H2O。

4.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2mol的O2,需要计算剩余的H2O的摩尔数和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2:1,可以计算出剩余的摩尔数为1mol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18g的H2O。

5.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对于气体反应,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

根据烧瓶法则(Avogadro's law),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1mol的O2,根据化学反应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反应产生2mol的H2O。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 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 位不一致的,先换算成一致的再进行计算. 2.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标明反应条件.气体.沉淀 符号,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完整性. 3.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的化学式下,一定 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的系数,已知量和 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 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④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导致质量比错误。
⑤同一种物质不用相同的单位或单位不统一。
⑥张冠李戴,物质的量代错。 ⑦把不纯物当做纯净物。 ⑧把物质的体积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设、写、算、标、列、解、答)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保留两位小数);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单位要代入计算 过程);
点燃
8CH3OH + nO2
mCO2 + 2CO + 16H2O
1 m值是 8 . 2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写出计算步骤)
解: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 x 。
8CH3OH + 13 O2
点燃
8CO2 + 2CO + 16H2O
416 X 416 X 288 3.6g
X=5.2g
288 3.6g
C
31.6g
A + B + D
19.7g 8.7g 3.2g
C反应后质量没有了, 说明是反应物,而B、D反应 后质量都增加了,说明是生成 物,C反应掉 31.6g,B、D共 生成的质量只有 11.9g,说明A 也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 19.7g, 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一定是化合物, A、B、D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 学会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计算。 • 学会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 能力。
例题 1:
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 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2×158 6.3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练习3:(选做习题)
加热3.1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多少克? 同时得到二氧化锰多少克?
Mn——55
(相对原子质量:K——39
O——16)
在本课题的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困惑?
在进行化学的有关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首先要正确把握题目中的化学含义,即正确书写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特别要注意配平。 (2)注意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如:“设需要***的质 量为x”,不要写成“设需***的质量为xg”。 (3)注意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正确,切不可忘记将相对 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相乘。 (4)必须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等。 (5)列出比例式时,要注意相关量的对应要正确。如果利 用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必须使用统一的质量单位。 (6)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列出的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CaCO3
100
x
100 56 X=
高温
CaO +CO2
56
5.6t
= x 5.6t =10t
100×5.6t 56
答:需要碳酸钙10t。
练习1:
在空气中燃烧3.1g红磷,需要氧气 多少克?
(相对原子质量:P——31 O——16)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导学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导学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能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3、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培养规范解题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和步骤。

(2)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难点(1)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2)对题目中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三、知识回顾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以 2H₂+ O₂点燃 2H₂O 为例:(1)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表示每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水分子。

(3)表示每 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

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四、新课导入在化学实验和生产中,经常需要知道一定量的反应物能生成多少生成物,或者生成一定量的生成物需要多少反应物。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五、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还能体现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例如: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每 36 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 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

因此,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就可以由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

六、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设未知量设未知量时,要设出所求物质的质量,一般用“x”表示,并且不带单位。

例如:求生成氢气的质量,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

2、写出化学方程式要确保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配平完整。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其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得到相对质量。

同时,将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质量下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知识梳理
1.利用_________的化学方程式,才能进行计算,每个方程式各物质间都有固定的_________,质量比_________相等,但等号左右质量比之和_________相等,根据反应中的一种反应物或_________的质量,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_________。

在计算过程中要以_________定律为基础,利用正确的反应为依据。

答案:正确质量比不一定一定生成物质量质量守恒
2.在2H2+O2点燃2H2O反应中,_______份质量的氢气与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份质量的水,这三种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答案:4 32 36 1∶8∶9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主要是:①设_______;②写_______;③摆_______;④列_______;⑤解_______;⑥答_______。


答案:未知数化学方程式已知量和未知量比例式求解简明地写出答案
疑难突破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剖析:(1)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定要正确。

(2)各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计算正确,有的需要乘上它的化学计量数。

(3)所列比例式中,物质的质量都应该是有关纯净物的质量,如为不纯物的质量,需要算出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4)计算中所用的已知物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

(5)计算中的单位必须对应统一。

~
(6)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

问题探究
问题怎样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探究:(1)写的时候,通常先写相对分子质量,然后再写实际质量。

在做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写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直接列出比例式,或者只写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不列出比例式。

这些都是错误的。

(2)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

若物质不纯,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各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计算正确,有的需要乘上它的化学计量数。

(4)计算中所用的质量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5)计算过程中的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


(6)必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化学式书写不得有误,必须配平等。

(7)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

典题精讲
例题12 g镁带要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需消耗氧气多少克?同时生成氧化镁多少克?
思路解析:本题为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的质量以及生成物的质量。

答案:解:设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y。

2Mg + O2====2MgO
48 32 80
-
12 g x y
483280
==
12g x y
解之:x=8 g y=20 g
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8 g,同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2。

知识导学
应当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
物质,而且还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

疑难导析
>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考虑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有关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是否有误,格式是否规范。

还要弄清比例式中,物质的质量是否应该是有关纯净物的质量,单位是否统一等等。

问题导思
要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涉及的两种类型,即一是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二是根据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分析。

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

首先,要说明摆出哪类质量,根据什么列出比例式。

然后要找出各代入量,注意各代入量是否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不是纯净物的质量,应该怎样换算。

还要弄清计算中所用的质量要注意什么问题;有关计算过程中的各物理量的单位要注意什么;还要检查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等等。

典题导考
)
绿色通道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一个事项。

三个要领是步骤要完整,格式要规范,答案要准确;三个关键是准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注意事项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典题变式
消化药片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

某消化药品的标记如图5-2。

医生给某胃酸过多的患者开出服用此药的处方为:每天3次,每次2片。

图5-2
试计算,患者按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论上可中和HCl多少毫克?〔计算结果取整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答案:1 888 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