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十五从军征》 (共52张PPT)优秀课件

九年级《十五从军征》 (共52张PPT)优秀课件

简介作者
岑参(约715-770),湖北江陵人,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
诗人。 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来又往来 于北庭和轮台之间。晚年为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由于 从军多年,对边疆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因而善于描写塞上 风光和战争景象。他的诗气势豪放,风格奇峭,想象丰富, 色彩绚丽,色彩绚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歌行是 岑参最为擅长的诗体,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有《岑嘉州集》
学欣习赏目诗标歌 感受诗情
检查预习
正音句读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 ā)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 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 dò)u 入,雉( z)hì/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ku)í 。 舂(chōn)g 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 y)í 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 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 “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 则表明他中途一直都未回来。
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 之久。
创作背景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 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 时间可能会更长。诗中的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是一个野心勃勃、 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 匈奴发起战争。于是, 诗中的主人公就“十五 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这四句写送别宴会。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
表现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
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风雪 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诗
去时雪满天山路。 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
山回路转不见君,
写与朋友告别,诗人伫立 雪上空留马行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30张PPT)
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出 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合作探究
老兵在回家路上的心情怎样?从哪里 可以看出?
老兵心情喜悦、充满期盼。
从“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可 以看出。
合作探究
老兵满怀希望地返回家乡,他多么希望 亲人早已在路旁迎接,老兵的愿望能否 实现?
不能实现,“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乐府诗集》
导入新课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始终伴随着战争,无 论哪一个朝代都有战争的刀痕,印在文学诗 词的长卷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据着相当大 的篇幅。其中,无论是用剑和心抒写的豪情 ,还是用弓和刀叙述的征战,抑或是用白发 和眼泪表达的思念,都让人长叹,让人流泪 ,让人感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写战争的 诗歌《十五从军征》。
战争是残酷的,它让有家的人变得无 家可归,它让百姓饥寒交迫,尸骨遍野。 老人的悲苦经历只是当时遭受战争苦难的 人们的一个缩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家 庭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即使 在崇尚和平的今天,世界上仍有人在忍受 着战争的痛苦。
合作探究
主旨
这首乐府民歌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 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看 到家破人亡的情景,反映出封建兵役制度 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 争的控诉及对和平的向往。
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返乡经历: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 中→出门东向看
情感变化:急想回家(归途中)→希 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 心茫然
主旨: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罪恶,控 诉战争,向往和平。
拓展延伸
积累写战争的诗,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 伤害。
(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 (2)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人汉家。(李颀) (3)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 (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共23张PPT)

为什么十五岁就去当兵:残酷的兵役制度(在汉朝,男 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 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人遇上了战争, 所以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久服役
2、这漫长的65年里,他是在哪儿度过的?在这65年中, 他想回家吗?这里有一个字,告诉我们他很想很想回家, 哪个字?
字音
冢 狗窦 雉 舂 羹 饴
zhǒnɡ dòu zhì chōnɡ ɡēnɡ yí
道逢: 在路上遇到。
阿: 没有实在意义。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狗窦: 让狗出入的墙洞。 雉: 野鸡。 旅: 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葵: 葵菜,嫩叶可以吃。 羹: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 饴: 同“贻”,送给。
4、家人死亡让老人深受打击,可让他悲伤的还有 什么呢?
家凄凉
从哪里可以看出家的凄凉?
至此,我们看到主人公想了65年,盼了65年的家 却是这样一番家破人亡、凄凉悲惨的景象,无残酷,这就是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 重灾难,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诗歌,感悟这首诗歌的 主题。
揭主题谈感想诗歌以白描手法勾勒了出征多年的老兵回乡的见闻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刻画了主人公内心对家人团聚的期盼与最终失望哀伤的心情表现出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以及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诗词曲五首
导课题
从古至今,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就一直存在着战 争,战争是无情的,是残酷的,战争是可怕的,它给世 人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它让多少人流离失所,让多少人 家破人亡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战争有关的古诗— —《十五从军征》,让我们通过这首古诗去感受战争给 人们造成的苦难。
揭主题,谈感想
诗歌以白描手法勾勒了出征多年的老兵回乡的见闻, 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刻画了 主人公内心对家人团聚的期盼与最终失望哀伤的心情, 表现出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以及对战争的 厌恶之情。

24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16张PPT)

24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16张PPT)
24 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关于“乐府”——
(一)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 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 诗歌,称为 乐府诗 ,简称 乐府 。乐府诗多收录在 宋 人 郭茂倩 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二)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三)《 孔雀东南飞》与《 木兰诗 》合称“南北双璧” (《乐府双璧》)。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给狗出入的墙洞中钻进去,野 鸡在屋梁上面乱飞。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上长出野生 的葵菜。
拿着用杵臼捣去皮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羹。羹 和饭一会儿就做好了,却茫然不知送给谁。
走出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我的衣服上。 熟读并背诵《十五从军征》。
三、品读鉴赏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也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 C.“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
以乐景写哀情,渲染了荒凉寂静、人迹皆无的凄清氛围。 D.全诗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生动传神
地描绘出了一位征战多年的老兵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
“兔从狗窦入……井上生旅葵”四句写出了庭院荒凉破败 的景象,并非是乐景。
4.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内容: 用野谷和野葵做饭,再次表明 家园荒芜,没有粮食 。 “不知饴阿谁”表现了 主人公的孤苦伶仃 。
5.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内容、手法: 通过 动作 描写,生动刻画了主人公内心 对家人团聚 的
期盼与最终 失望哀伤 的心情。
四、延伸拓展
1.简要分析“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 饴阿谁”的表达效果。
这段对答贴切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人的关切,也反映了 乡人见到几十年未见的归人时的复杂心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18页)ppt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18页)ppt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 曲五首 ——十 五从军 征》(1 8页)p pt精品 课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十五从军征》PPT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十五从军征》PPT
译文:路遇同乡便把话问:“我家里还有谁呢?”“且看远处都是您 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段解:老兵九死一生归来,等待他的却是坟墓相连的情景。这反映了 当时生灵涂炭的现实。
十五从军征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 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同“贻”,送给)阿谁。【句解:动作描写,表现 出老兵孤独凄苦的处境和心情。】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句解:写老兵的 动作和内心世界。极深刻地写出了老兵无以言状的心境。痛苦至极,怆然泪下。】
gēng

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句解:这两句说明主人公从军时间之长,揭露 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译文:少年十五岁参军出征,八十岁才得以还乡。 段解:开头两句,统摄全诗,高度概括了主人公的一生。
十五从军征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句解:语 言描写,这两句问答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人的关切,也表现了乡人几十年未见的归 人时的复杂心情。】
➢ 最大的特点是: 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 ➢ 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zhǒng lěi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zhì
chōng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
十五从军征
从军之久: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远望 回乡所见
近看 行动: 作饭、作羹
兵役给人 民带来的 沉重灾难
回乡心情: 泪落沾我衣
主题归纳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应征多年的老 兵的回乡见闻,细致地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 凄凉遭遇,反映出封建兵役制度给普通老百姓带 来的苦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31张PPT)

文体知识
Hale Waihona Puke 乐府常识(1)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 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 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 称乐府。 (2)最大的特点是: 叙事性强 (3)《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 双璧”。 (4)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 或拟乐府。
背景资料
景物描写,描绘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 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凉画面,以荒凉的景 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和绝望。
合作探究
说说“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 一时熟,不知饴阿谁”的表达效果。
这句诗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 伶仃的状况,主人公此时内心感到极度 的孤独悲伤。这一句也将哀景推向极致 ,蓄足了抒情的势,使得最后一句“泪 落沾我衣”感人至深。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代词前面
坟墓
“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
众多的样子
洞穴 野鸡
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 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 坟墓。”走到家门前(却)看见兔子从狗洞里出进, 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合作探究
当老兵往前走,他又看到了什么?体会 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 谷,井上生旅葵。”人去屋空,人亡园荒, 倍伤人心神。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 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 在数十年魂牵梦萦而今却无一亲人相迎的“ 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 倍……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从“始”字可看出老兵从军历程之 长,盼家之心已久。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 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 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 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 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宋以后的词、散 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为“乐府”。
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 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这里,突出老兵出门张望 (“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 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 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 抒发得淋漓尽致。
❶谋篇布局,巧妙自然。
本是反映的是封建兵役制度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却 未写战争,而是围绕老兵的回乡经历及情感变化谋篇 布局,巧妙自然,主题鲜明。
十五从军征
指年龄
意思是被招募 去从军作战
题目为后人所加,以首句入题。
汉魏时期,统治者穷兵黩dú武,战乱连年, 当时的兵役制度也非常苛酷,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 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 暮。本诗便是一首揭露当时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 的乐府民歌。
乐府是指古代的音乐官署。先秦时就有,秦代称之为“乐府”, 汉朝沿用秦时名称,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主要掌管音乐, 并监管搜集各地的民歌,配上音乐,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 唱,乐府搜集演唱的诗歌被称为乐府诗。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ē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zhǒng冢/累累。” 兔/从狗窦dòu入,zhì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chō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yí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九年级下册语文《十五从军征》人教版 (共31张PPT)[优秀课件]

九年级下册语文《十五从军征》人教版 (共31张PPT)[优秀课件]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心中都要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的心有多宽,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格 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我很平凡,却不简单,只要我想要,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羡慕别人不如自己拥有,现在的努力奋斗成就未来的自己。人生要学会储蓄。你若耕耘,就储 存了一次丰收;你若努力,就储存了一个希望;你若微笑,就储存了一份快乐。你能支取什么,取决于你储蓄了什么。没有储存友谊,就无法支取帮助;没有储存学识,就无法支取能力;没有 储存汗水,就无法支取成长。想要取之不尽的幸福,要储蓄感恩和付出。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岖与坎坷,甚至会有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儿。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我们只有一种选择: 再向前跨出一步!尽管可能非常艰难,但请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的人生会无比绚丽!弯得下腰,才抬得起头。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门都很宽阔,有的门需要你弯腰侧身才进得去。所以, 必要时要能够弯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畅通无阻。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一路走下来,路过太多的 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别人优秀了。因为大部分人都 不舍得花力气去钻研,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努力,就占了大便宜。女生年轻时的奋斗不是为了嫁个好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在哪里都饿不死的一技之长,有一份不错的 收入。因为:只有当你经济独立了,才能做到说走就走,才能灵魂独立,才能有资本选择自己想要伴侣和生活。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 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也许你要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日复一日,踽踽独行。但只要笃定而动情地活着,即使生不逢时,你人生最坏的结果,也只是大 器晚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 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行动力,是我们对平庸生活最好的回击。人与人之所以拉开距离, 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梦想就只是好高骛远;不执行,目标就只是海市蜃楼。想做一件事,最好的开�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23张PPT)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23张PPT)

指十五岁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作品简介
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专门官署 (自
秦汉时设立,专事配置乐曲、训练乐工 和采集民歌)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 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简称乐府。“乐府诗”大多来自民间,没 有确定的作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现状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文笔自然朴素, 打动人心,有很强的叙事性。后人拟乐府 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 府双璧
作品简介
《乐府诗集》为诗歌类著作,是北宋
郭茂倩所编著的乐府歌辞集。《乐府诗 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 在。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 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 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语言 朴实自然。《乐府诗集》把历代歌曲按 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 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 了很大的方便。
背景链接
《十五从军征》: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 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 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 感愤,催人泣下。当时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 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暮。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理解诗歌内容 2.学习本文以叙述为主,用环境描写和动作描 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领会诗歌抒发的悲凉凄苦之情,深刻体会长期战争 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背景链接
汉朝时,北部边界时常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 繁。诗中的这位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 个野心勃勃、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匈奴发起战争 ,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有些人的一生几 乎都葬送在服兵役的痛苦中,这首诗就写了一个老 兵回家后见不到亲人的痛苦经历,于是,文中的主 人公就“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从军征》PPT免费精品课件

《十五从军征》PPT免费精品课件
读出痛苦与哀伤
读出悲痛与凄凉
3、诗人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什么?
这首诗通过白描的手法,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几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 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乱世中人被迫裹挟于时代潮流中,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厌恶。
思考探究
他出门向东看,在看什么?
一说望坟。《古诗十九首·驱车向东门》中提到:“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汉朝沿袭旧俗,死人多葬于“郭北”,结 合上下文理解,当是朝“东北”方向。 一说望乡。我国古代扩张最迅速的当属西征,既然是向西,那么东望故乡已然成为一个习惯,六十五年的日夜思念 ,六十五年后习惯成自然。 一说望募。“募”即招募,如今回来士兵见此惨状,必然会忆及当初从军时的招募之景。《汉乐府诗》中《东门行》 亦有言:“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bǎ谷i 持z作hǒ饭nɡ,采葵lěi持作羹。
dòu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kuí chōnɡ

zhì ɡēnɡ
理解诗词大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 等前面。
写出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 的痛苦,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刻画出主人公内心此时极度的孤独与悲伤。
出门东望
看到家中这番景象诗,人老人刻的画心情出是了怎样一的位? 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怎情样的老兵形象?
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作者塑造了一个饱受战争 摧残、家破人亡、晚景凄凉的老兵形象。
知识必备
《乐府诗集》,是北宋郭茂倩所编。 《乐府诗集》辑录汉魏到唐五 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全书共一百卷,分十二类,是现存 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行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下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行 课件(共29张PPT)

朗读诗歌, 注意节奏, 读准字音, 读出感情。
十五从军征
暴露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极端不合理的 建社会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封建兵役制度
不合理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远望所见
的兵役 制度对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劳动人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近看所见 凄 凉 破 败
民的残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迫切—希望破灭—彻底绝望—茫然)
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 死去,田园故宅成了废墟,自己已无家可归的悲惨情状, 控诉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在那个时代,老兵的遭遇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遭遇 吗?是什么造成了老百姓们悲惨的生活呢?
不是。这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 是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连年的战争造 成了老百姓们悲惨的生活。
从军之久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
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从军后从未
回来过。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归途所闻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数十年了回来,道逢乡人 他只敢问,家中还有谁于 不幸中苟活人世,心存侥 幸。哪知道等来的却是原 来的家所在已经是坟冢累 累,家里惨况令人震惊。
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
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 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 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 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父子世代为兵。
北朝出现了“府兵制”。 宋朝的主要兵制“募兵制”。 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 明朝实行“卫所制”。 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
回乡所见 远望 近看
行动: 作饭、作羹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兵 役制度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 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 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 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 的苦难。
当堂检测
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为什么?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
“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院子里长满野谷,野生的葵菜 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 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 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 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整体阅读 通读诗歌,简要概述这首诗的情节。
得归
道逢乡
见家景
泪沾巾
出东门
做饭羹
重点研讨 1.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的主人翁是谁?哪一句给我们介绍了他一生 的经历?
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
特点:荒凉、悲凉
重点研讨 4.“不知贻阿谁”一句,写出了老翁怎样的心境?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这写出老翁孤 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
重点研讨 5.理解诗歌内容,探究本诗描写手法。
(1)语言描写,通过路人说出的哀景来写出哀情。 (2)环境描写,写出了家中荒凉的景象。 (3)动作、神态描写,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通过老兵 “出门东向看”与“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 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 抒发得淋漓尽致 。
第24课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 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 独特的篇章。古往今来,诗人也用 他们的笔,写下了许多有关战争的 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乐府 诗集》中的关于战争的诗篇—— 《十五从军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3.本诗中描写家园破败荒废,控诉当时 繁重的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句子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18
作业:
1.把《十五从 军征》改写成记 叙文。
2.完成《南方 新课堂》的练习
19
20
进一步表现出老兵孤 独凄苦的处境和心情。
一行——余悲痛
12
入诗境
• 满怀悲痛的他只能——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一泪——心茫然
动作描写: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突出 老兵 “出门东向看” 与 “泪落沾我衣” 这一 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 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 淋漓尽致 。
15
虽然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和平, 但我们庆幸生在一个和平的国 家!愿我们的世界充满和平, 充满光明,充满爱!
16
当堂检测
1.背诵全诗。 2.默写全诗。
17
当堂检测——理解性默写
1.本诗中表现老兵家破人亡、孤独悲伤的句子是: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2.本诗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 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 葵:野生的葵菜
•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用蔬菜煮的羹
舂: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饴:送给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7
明诗意-疏通诗意
• 十五少年参军出征,八十老翁才得还乡。 • 路遇同乡便把话问:“我的家中还有谁人?” • “从远处看那是您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 野兔乱窜出入狗洞,野鸡乱扑飞上房梁。 • 野生谷子长满庭院,野生葵菜布满井沿。 • 舂罢谷子拿来煮饭,采摘葵菜拿来做羹。 • 羹饭全熟端将出来,举目无亲与谁共享? • 步出庭院向东张望,悲从中来泪满衣裳。
2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理解 诗歌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本文以叙述为主,用环境 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4、领会诗歌抒发的悲凉凄苦之情, 深刻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5、背诵并默写本诗。
3
关于“乐府” 1、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 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 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 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 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2、最大的特点是: 叙事性强,语言朴 素自然。
3、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 称“南北双璧”。
4、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 4
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解 诗题
1.题目解说
题目的意思是:十五岁去当兵。原题及作者 均已失传,后人就以诗的首句为题。
2.背景资料
汉朝时,北部时时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 繁,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
《十五从军征》就写了一个从军老兵回家后不 见亲人的悲苦经历。
5
明诗意-朗读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ā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zhǒng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dòu zhì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kuí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chōng
gēng
•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6
明诗意-理解字词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始:才 阿: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
道逢:在路上遇到
词前面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冢:坟墓 累累:众多的样子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雉:野鸡
8
入诗境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哪些词 最能触动你的心? “十五”与“八十”: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 “始得归”: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六十五年征战,唯一不变的是老兵对家的思念。
一翁——思归家
9
入诗境
遇到乡里人,老兵怎么问?乡里人怎么答?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 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 累。’”
一言——知亲讯
10
入诗境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诗中写了哪几种景物?
通过环境描写,将家中的悲凉凄惨淋 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一景——满悲情
11
入诗境
• 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样生活的? 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13
升华主题
老兵悲惨遭遇的原因是什么?
战争!
补充:残酷的兵役制度(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 式服兵役,直到56岁。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 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人遇 上了战争,所以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14
这就是战争的残 酷,这就是战争给人 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啊!
再次齐读这首诗, 再次走进老人的内心 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