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与《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地图与《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
《中国历史地理》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它注重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结合;历史地图则是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工具,它可以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空间变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只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标签:中国历史地理;历史地图;空间观念
地图是用特定的符号和图形表达地理事物的一种有效工具。古往今来,几乎凡是具有空间分布差异的地理事物,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过去的还是现实的,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可以用地图予以表现;历史地图作为地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人类历史时期发展情况的地图,它能对不同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其地理环境提供明显的概念。如反映历史时期疆域、政区、历代政治军事形势、民族迁徙、地理环境的变迁、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等即是如此。显然,历史地图与抽象的文字相比更直观、更具体,是对历史现象的动态反映,补充了教材文字叙述的不足,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历史地图的教学功能,重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深入研究如何运用历史地图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一、历史地图的教学功能
1.历史地图是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一种常用方法。对于历史地图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郑樵就提出“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学史要点。相对于教材内容而言,历史地图以其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的特点,在时空与地理位置上更能体现历史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重要进程。因此,利用历史地图教学已逐渐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尺度。
众所周知,历史的空间观念是靠历史地图来表示的,没有历史地图,就不可能获得空间观念,没有空间观念,要较好和学好历史地理课程是不可能的。
2.历史地图可以补充、完善教材之不足。历史地图蕴涵着丰富的文字知识,且重点突出,节省语言文字表述,而教材内容相对于历史地图而言是现成的、枯燥的文字表述。历史地图作为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历史地理学知识,是学习中国历史地理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图文结合、时空结合,全方位掌握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它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形成综合的学科素养。
二、历史地图在《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历史地图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空间观念。历史地图就是把客观分布
的地理要素以缩小的形式供学生分析和比较各种地理现象的规模大小、分布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等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因此,历史地图作为传统的教学工具在当今电化教学时代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所不能取代的。
在近二千年的时期内,中国行政区划出现郡县时代、道路时代、行省时代三个阶段,期间政区变化比较复杂,不太容易记忆掌握,如果合理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和历史时期疆域变迁图相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我国历代行政区划都是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在其所辖范围内,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诸如地理条件、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经济联系、民族分布与疆域界限等,对全国范围进行区域划分。我们知道,行政区划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依据“山川形便”原则,也就是将自然区划与行政区划有机结合起来,即以重要山脉和河流为界限划分区域,这种原则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同时对内部交通、社会经济交流的形成,以及文化的认同等都有好处。例如,秦岭是我国历史上一条重要的南北自然分界线,也是行政区划的重要分界线。但是这一原则也存在着很大弊端,容易产生封建统治分裂割据局面,如历史上四川盆地、山西高原、岭南地区都是地理环境比较好的自然割据单元,历史上不少政权都据此为天险,建立方国,为了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统治,从元代开始,中央政权完全打破这一原则,开始采用“犬牙交错”原则来划分政区,即将独立的自然环境完全打破,比如前面所述的秦岭,将陕西省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一边是陕北黄土高原区域,一边是江南鱼米之乡,一南一北两个区域文化认同差异明显,也不利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能有效防止地方割据政权出现,稳定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对于这类问题从历史地图中我们也能发现,江西行省跨越南岭,深入到今天的广东省境内,洞庭湖则横亘于湖广行省中间,又跨越南岭,直到今天的广西。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地图直观性的优势,帮助学生记忆理解,使学生形成历史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历史地图能补充教材文字讲解之不足,帮助学生理清重点和难点。历史地图与教材文字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例如,我们在学习历史城市地理时,不免谈到城市兴起的地理特点,一般来说,城市兴起先要考虑它的自然环境诸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在沙漠、戈壁等恶劣环境区域是根本不会有城市兴起。从历史时期城市分布图我们不难得出,我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城市多分布于平原、水陆交汇处以及沿江沿海地区。相反,在我国内陆干旱半干旱的缺水或沙漠地区,城市很难兴起,即使有,也不会有城市群的出现,例如,位于陕北毛乌素沙漠无定河流域的统万城,曾经“临广泽而带清流”,是五代十六国时期大夏国赫连勃勃的都城,公元10世纪以后开始沙漠化,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白城子,还有今天地处沙漠中的楼兰古城遗迹,即是如此。今天北方地区许多大城市的发展被缺水问题所困扰,制约着城市发展的规模,如隋唐时期的国际大都市长安今天即是如此。唐宋以降,历史城市地图告诉我们,城市分布开始有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以南扩展。
3.历史地图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黄河流域曾经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农耕区,历史时期曾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由于过度开发,无节制的索取,唐宋以降,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迁移至东南地区。据统计,在1949年前的三千多年间,有着“浊河”之称的黄河下游决口1 500多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