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

合集下载

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标准

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标准

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标准
涂层表面的附着力是指涂层与基底材料之间的牢固程度。

涂层的附着力测试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相关行业组织制定。

目前较常使用的涂层附着力测试标准有以下几个:
1. ISO 2409:涂层和涂层系统的划格附着力测试标准。

该标准使用划格工具将涂层表面划割成一系列交叉的划痕,然后使用胶带将划痕处的涂层剥离,并通过划格附着等级进行评定。

2. ISO 4624:涂层的拉伸附着力测试标准。

该标准使用机械装置施加拉力来剥离涂层,并通过测量拉伸力来评定附着力。

3. ASTM D3359:通过切割测试来评估涂层附着力的标准。

该标准使用切割刀将涂层表面切割成一系列几何图案,然后使用胶带剥离切割处的涂层,并通过评定切割附着等级来评定附着力。

4. GB/T 9286:中国国家标准,涂层附着力试验方法。

该标准使用拉力机或拉力计来施加拉力来剥离涂层,并通过测量拉伸力来评定附着力。

以上标准都是通过实验室测试来评定涂层附着力,具体测试方法和评定等级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标准。

油漆检测标准

油漆检测标准

性能检测标准1 附着力"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1720-1979 〔1989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 5210-2006 〕〔ISO 4624:2002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286-1998 〕"用胶带试验测定附着力"〔ASTM D3359-2008 〕2 外观和透明度"清漆、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测定法"〔GB/T 1721-2008 〕3 颜色"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 〔GB/T 1722-1992 〕"透明液体加氏颜色等级评定颜色第1 局部:目视法"〔GB/T 9281.1-2008 〕/ (ISO 4630-1:2004)"透明液体以铂- 钴等级评定颜色第1 局部:目视法"〔GB/T 9282.1-2008 〕/ (ISO 6271-1:2004)"透明液体的颜色〔铂钴法〕"〔ASTM D1209-2005 〕4 粘度"涂料粘度测定法"〔GB/T 1723-1993 〕"胶粘剂粘度的测定"〔GB/T 2794-1995 〕" 涂料黏度的测定斯托默黏度计法"〔GB/T 9269-2009 〕5 流出时间"色漆和清漆用流出杯测定流出时间"〔GB/T 6753.4-1998 〕6 细度"涂料细度测定法"〔GB/T 1724-1979 〔1989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 〔GB/T 6753.1-2007 〕〔ISO 1524:2000 〕7 不挥发物含量"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1725-2007 〕/ 〔ISO 3251:2008 〕"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 2793-1995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5 〕8 遮盖力"涂料遮盖力测定法"〔GB/T 1726-1979 〔1989 〕〕9 枯燥时间"漆膜、腻子膜枯燥时间测定法"〔GB/T 1728-1979 〔1989 〕〕"涂料外表枯燥试验小玻璃球法"〔GB/T 6753.2-1986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16 〕10 摆杆硬度"色漆和清漆摆杆阻尼试验" 〔GB/T 1730-2007 〕"色漆和清漆摆杆阻尼试验"〔ISO 1522:2006 〕11 柔韧性"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31-1993 〕12 耐冲击性"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GB/T 1732-1993 〕"色漆和清漆—快速变形( 耐冲击性试验) 第1 局部:落锤试验( 大面积冲头) "〔GB/T 20624.1-2006 〕/ "色漆和清漆快速变形〔耐冲击性〕试验第1 局部:落锤试验〔大面积冲头〕"〔ISO 6272-1:2002 〕"色漆和清漆—快速变形( 耐冲击性试验) 第2 局部:落锤试验( 小面积冲头) "〔GB/T 20624.2-2006 〕/ "色漆和清漆快速变形〔耐冲击性〕试验第2 局部:落锤试验〔小面积冲头〕"〔ISO 6272-2:2002 〕"有机涂层抗快速变形〔冲击〕的试验"〔ASTMD2794-1993(2004) 〕13 耐水性"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33-1993 〕"色漆和清漆耐水性的测定浸水法"〔GB/T 5209-1985 〕14 耐热性"色漆和清漆耐热性的测定"〔GB/T 1735-2009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6 〕15耐湿热性"漆膜耐湿热性测定法"〔GB/T 1740-2007 〕16 灰分"色漆和清漆颜料含量的测定第2 局部:灰化法"〔GB/T 1747.2-2008 〕(ISO 14680-2:2000)17 腻子膜柔韧性"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48-1979 〔1989 〕〕18 稠度"厚漆、腻子稠度测定法"〔GB/T 1749-1979 〔1989 〕〕19 回粘性"漆膜回粘性测定法"〔GB/T 1762-1980 〔1989 〕〕20 耐磨性"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GB/T 1768-2006 〕〔ISO 7784-2:1997 〕"涂料耐磨性测定落砂法"〔GB/T 23988-2009 〕"落砂法测定有机涂层耐磨性"〔ASTM D 968-2005 〕21 打磨性"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GB/T 1770-2008 〕22 耐盐雾性"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1771-2007 〕〔ASTM B117-2007 〕23人工老化"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 1865-2009 〕"色漆和清漆涂层的人工气候老化曝露曝露于荧光紫外线和水"〔GB/T 23987-2009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加速试验方法"〔GB/T 14522-2008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三局部:荧光紫外灯"〔GB/T 16422.3-1997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荧光紫外灯〕试验方法"〔GB/T 16585-1996 〕"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GB/T 18244-2000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方法——第三部:荧光UV 灯"〔ISO 4892-3:2006 〕"色漆和清漆涂层的人工老化——暴露于荧光紫外线和水"〔ISO 11507:2007 〕"非金属材料暴露用紫外荧光设备的操作"〔ASTM G154-2006 〕"汽车外饰材料加速暴露用紫外荧光凝露设备"〔SAE J2020-2003 〕24 邵氏硬度"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 邵氏硬度) "〔GB/T 2411-2008 〕25 耐干热性"家具外表漆膜耐干热性测定法"〔GB/T 4893.3-2005 〕26 闪点"闪点的测定快速平衡闭杯法" 〔GB/T 5208-2008 〕(ISO 3679:2004)27 耐砂浆性"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 局部氟碳漆喷涂型材"〔GB 5237.5-2008 中5.4.10 〕28 铅笔硬度"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6739-2006 〕〔ISO 15184:1998 〕"用铅笔试验测定漆膜硬度"〔ASTM D3363-2005 〕29 弯曲试验"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 〔GB/T 6742-2007 〕〔ISO 1519:2002 〕" 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 锥形轴) "〔GB/T 11185-2009 〕30酸值"塑料用聚酯树脂、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局部酸值和总酸值的测定"〔GB/T 6743-2008 〕〔ISO 2114:2000 〕31 漆基皂化值"色漆和清漆用漆基皂化值的测定滴定法" 〔GB/T 6744-2008 〕〔ISO 3681:1996 〕32 密度"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GB/T 6750-2007 〕〔ISO 2811-1:1997 〕密度"液态胶粘剂密度的测定方法重量杯法"〔GB/T 13354-1992 〕密度"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2 局部:密度的测定"〔GB/T 13477.2-2002 〕33 贮存稳定性"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GB/T 6753.3-1986 〕34 涂刷性"涂料产品的大面积刷涂试验"〔GB/T 6753.6-1986 〕35 全锌含量"锌粉"〔GB/T 6890-2000 中附录A 〕36 金属锌含量"锌粉"〔GB/T 6890-2000 中附录B 〕不挥发分中金属锌含量HG/T 3668-2000 "富锌底漆"中5.13 、"锌粉颜料和富锌涂料干漆膜中金属锌的含量的测定"〔ASTM D6580-2000 〕37 流挂性"色漆流挂性的测定"〔GB/T 9264-1988 〕38 耐洗刷性" 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 9266-2009 〕39 最低成膜温度"涂料用乳液和涂料、塑料用聚合物分散体白点温度和最低成膜温度的测定"〔GB/T 9267-2008 〕/ "塑料聚合物分散体白点温度和最低成膜温度的测定" (ISO 2115 ∶1996)40 乳胶漆耐冻融性"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GB/T 9268-2008 〕41 体积固体含量" 色漆和清漆通过测量干涂层密度来测定涂料的不挥发物体积百分率"〔GB/T 9272-2007 〕〔ISO 3233:1998 〕42 漆膜无印痕试验"漆膜无印痕试验"〔GB/T 9273-1988 〕43 耐冷液性"家具外表耐冷液测定法"〔GB/T 4893.1-2005 〕44 耐液体介质性"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GB/T 9274-1988 〕45 耐碱性"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 9265-2009 〕"海港工程混凝土构造防腐蚀技术规"〔JTJ 275-2000 中附录C.1 〕46 耐油性"漆膜耐油性测定法"〔HG/T 3343-1985 〕47 绝缘漆耐油性"绝缘漆漆膜耐油性测定法"〔HG/T 3857-2006 〕48 巴克霍尔兹压痕试验"色漆和清漆巴克霍尔兹压痕试验"〔GB/T 9275-2008 〕/ 〔ISO 2815:2003 〕49 耐划痕性"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 〔GB/T 9279-2007 〕/ 〔ISO 1518:1992 〕50 耐码垛性"色漆和清漆耐码垛性试验" 〔GB/T 9280-2008 〕/ 〔ISO 4622:1992 〕51 漆基软化点"色漆和清漆用漆基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GB/T 9284-1988 〕52 杯突试验"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 〔GB/T 9753-2007 〕/ 〔ISO 1520:2006 〕53 光泽"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 °、60 °85 °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9754-2007 〕/ 〔ISO 2813:1994 〕54 铅含量"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1 局部: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取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9758.1-1988 〕"锌粉"〔GB/T 6890-2000 中附录C 〕55 镉含量"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4 局部: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取光谱法和极谱法"〔GB/T 9758.4-1988 〕"锌粉"〔GB/T 6890-2000 中附录E 〕56 六价铬含量"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五局部:液体色漆的颜料局部或粉末状色漆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GB/T 9758.5-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五局部:液体色漆的颜料局部或粉末状色漆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ISO 3856.5:1984 〕57 铬含量"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6 局部:色漆的液体局部中铬总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取光谱法"〔GB/T 9758.6-1988 〕58 汞含量"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7 局部:色漆的颜料局部和水可稀释漆的液体局部的汞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取光谱法"〔GB/T 9758.7-1988 〕59 铁含量"锌粉"〔GB/T 6890-2000 中附录D 〕60 耐沾污性"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GB/T 9780-2005 〕61 酸性盐雾试验"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0125-1997 〕"人造环境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ISO 9227:2006 〕62 船舶漆耐盐水性"船舶漆耐盐水性的测定盐水和热盐水浸泡法"〔GB/T 10834-2008 〕63 漆膜颜色"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局部:原理"〔GB/T 11186.1-1989 〕、"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局部:颜色测量"〔GB/T 11186.2-1989 〕、"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三局部:色差计算"〔GB/T 11186.3-1989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GB/T 9761-2008 〕/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 (ISO 3668:1998)64 总铅含量"色漆和清漆总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13452.1-1992 〕65 漆膜厚度"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13452.2-2008 〕/ (ISO 2808:2007)66 丝状腐蚀试验"色漆和清漆钢铁外表上涂膜的耐丝状腐蚀试验"〔GB/T 13452.4-2008 〕"色漆和清漆耐丝状腐蚀的测定第1 局部: 钢构造" (ISO 4623-1:2000)67 粉末涂料烘烤时质量损失"粉末涂料第7 局部:烘烤时质量损失的测定法"〔GB/T 21782.7-2008 〕/ 〔ISO 8130-7:1992 〕68 拉伸性能"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528-1998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9 〕69 粘结强度"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7 、8 〕"海港工程混凝土构造防腐蚀技术规"〔JTJ 275-2000 中附录C.3 〕70 撕裂强度"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10 〕71 定伸时老化"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11 〕72 加热伸缩率"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12 〕73 低温柔性"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13 〕74 低温弯折性"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14 〕75 不透水性"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 16777-2008 中15 〕76 电阻率"石油罐导静电涂料电阻率测定法"〔GB/T 16906-1997 〕77 胶化时间"热固性粉末涂料在给定温度下胶化时间的测定"〔GB/T 16995-1997 〕78 二异氰酸酯单体含量"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异氰酸酯树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GB/T 18446-2009 〕79 玻璃化温度"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2 局部: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GB/T 19466.2-2004 〕/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 2 局部: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ISO 11357-2:1999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ISO 16805:2003 〕80 异氰酸酯基含量"聚氨酯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测定"〔HG/T 2409-1992 〕81 脱漆剂脱漆效率"脱漆剂脱漆效率测定法"〔HG/T 2881-1997 〕82 催干剂催干性能"催干剂催干性能测定法" 〔HG/T 2882-1997 〕83 击穿强度"绝缘漆漆膜击穿强度测定法"〔HG/T 3330-1980 〔1985 〕〕84 体积电阻、外表电阻"绝缘漆漆膜体积电阻系数和外表电阻系数测定法"〔HG/T 3331-1978 〕85 电泳漆电导率"电泳漆电导率测定法"〔HG/T 3335-1977 〔1985 〕〕86 电泳漆泳透力"电泳漆泳透力测定法"〔HG/T 3336-1977 〔1985 〕〕"电泳漆泳透力测定法〔钢管法〕"〔HG/T 3339-1979 〔1985 〕〕87 吸水率"漆膜吸水率测定法"〔HG/T 3344-1985 〕88 绝缘漆吸水率"绝缘漆漆膜吸水率测定法"〔HG/T 3856-2006 〕89 水分"稀释剂、防潮剂水分测定法"〔HG/T 3858-2006 〕90 白化性"稀释剂、防潮剂白化性测定法"〔HG/T 3859-2006 〕91 挥发性"稀释剂、防潮剂挥发性测定法"〔HG/T 3860-2006 〕92 胶凝数"稀释剂、防潮剂胶凝数测定法"〔HG/T 3861-2006 〕93 涂层耐冻融循环性"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JG/T 25-1999 〕94 抗氯离子渗透性"海港工程混凝土构造防腐蚀技术规"〔JTJ 275-2000 中附录C.2 〕95 粒度分布"粉末涂料第13 局部:激光衍射法分析粒径分布"〔ISO 8130-13:2001 〕〔GB/T 21782.13-2009 〕96 流动性"粉末涂料第5 局部: 粉末/ 空气混合物流动特性的测定" (ISO 8130-5:1992)97 异氰酸酯单体含量"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异氰酸酯树脂中单体二异氰酸酯的测定"〔ISO 10283:2007 〕98 VOC 含量"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那么"〔GB/T 9722-2006 〕"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含量的测定差值法"〔GB/T 23985-2009 〕(ISO 11890-1:2007)"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23986-2009 〕(ISO 11890-2:2006)"色漆和清漆低VOC 乳胶漆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罐VOC) 含量的测定"〔GB/T 23984-2009 〕〔ISO 17895:2005 〕99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凝胶渗透色谱(GPC) —第1 局部:四氢呋喃(THF) 作为洗脱剂"〔ISO 13885-1:2008 〕100 MEQ 值"色漆、清漆和清基水性涂料和漆基MEQ( 毫克当量) 值的测定"〔ISO 15880:2000 〕101 含水量"气相色谱法测水稀释性涂料含水量"〔ASTM D3792-2005 〕102 耐溶剂擦拭性"用溶剂擦拭法测定硅酸乙酯〔无机〕富锌底漆的耐MEK 擦拭性"〔ASTM D4752-2003 〕"采用溶剂擦拭法测定有机涂料耐溶剂擦拭性"〔ASTM D5402-2006 〕"涂料耐溶剂擦拭性测定法"〔GB/T 23989-2009 〕103 残留单体含量"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苯丙〕乳液中残留单体的含量"〔ASTM D4827-2003 〕104 T 弯"预涂漆试板涂层弯曲试验方法"〔ASTM D4145-83 〔2002 〕〕"卷材涂料试验方法第7 局部:弯曲时涂层抗开裂试验〔T 弯试验〕"〔DIN EN 13523-7-2001 〕105 抗石击性"试验方法标准涂层抗石击性"〔ASTM D 3170-03 〕" Erichsen 抗石击性测试仪规"〔VDA 621427 〕"外表涂层耐石击性试验"〔SAE J400-2002 〕106 涂料鉴定"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那么"〔GB/T 6040-2002 〕107 金属元素含量"化学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那么"〔GB/T 9723-2007 〕108 化学元素含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那么"〔GB/T 15337-2008 〕109 比照率"白色和浅色漆比照率的测定"〔GB/T 23981-2009 〕110 抗粘连性"木器涂料抗粘连性测定法"〔GB/T 23982-2009 〕111 耐黄变性"木器涂料耐黄变性测定法"〔GB/T 23983-2009 〕112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涂料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23990-2009 〕113 可溶性有害元素含量"涂料中可溶性有害元素含量的测定"〔GB/T 23991-2009 〕114 氯代烃含量"涂料中氯代烃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23992-2009 〕115 甲醛含量"水性涂料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 23993-2009 〕116 施工性( 重涂适应性) GB/T 6748-2008 中5.14 ;GB/T 9755-2001 中5.4 ;HG/T 2592-94 中6.3 ;JG/T 3049-1998 中5.5 HG/T 3346-1999 中4.9117 初期枯燥抗裂性GB/T 9779-2005 中5.6 ;JG/T 24-2000 中6.8118 容器中状态GB 9755-2001 中5.3 ;HG/T 2594-94 中6.1 ;JG/T 3049-1998 中5.4 119 鲜映性GB/T 13492-92 中5.15 120 渗色性( 耐硝基漆性)GB/T 13493-92 中4.18 ;HG/T 2009-91 中4.9 ;HG/T 2576-94 中附录C ;HG/T 2594-94 中6.8 ;HG 2239-91 中4.11 ;HG/T 3354-1987 中3.9121 筛余物HG/T 2006-2006 中5.5122 溶剂可溶物中硝基HG/T 2277-92 中4.14 ;HG/T 2592-94 中6.12123 溶剂可溶物组成HG/T 2594-94 中附录C124 适用期HG/T 2661-95 中4.16 ;HG/T 2884-1997 中4.9 ;HG/T 3668-2000 中5.9 125 白度JC/T 423-91 中5.8126 耐干擦性JC/T 423-91 中5.12127 溶解性HG/T 3380-1987 中3.3128 混合性HG/T 2884-1997 中4.5129 透水性GB/T 9779-2005 中5.9130 苯酐含量HG/T 2453-93 中6.14 ;HG/T 2576-94 中附录D131 不粘胎枯燥时间GA/T 298-2001 中6.1.5132 玻璃珠撒布试验GA/T 298-2001 中6.1.13133 玻璃珠结实附着率GA/T 298-2001 中6.1.14134 环氧树脂检验HG/T 2884-1997 中4.13 ;HG/T 3668-2000 中5.14135 耐砂浆性HG/T 3792-2005 中5.19136 溶剂可溶物氟含量HG/T 3792-2005 中附录B137 树脂中PVDF 树脂含量HG/T 3793-2005 中附录A138 动态抗开裂性JG/T 157-2004 中附录B139 泳透力HG/T 3952-2007 中5.4.2.7140 L- 效果HG/T 3952-2007 中5.4.2.8141 Gel 分率HG/T 3952-2007 中5.4.3.12142 热稳定性"颜料在烘干型漆料中热稳定性的比较"〔GB/T 1711-1989 〕143 密度"颜料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GB/T 1713-2008 〕/ " 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0 局部: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ISO 787-10:1993)144 水悬浮液pH 值"颜料水悬浮液pH 值的测定"〔GB/T 1717-1986 〕145 颜色"颜料颜色的比较"〔GB/T 1864-1989 〕146 水溶物"颜料水溶物测定冷萃取法"〔GB/T 5211.1-2003 〕"颜料水溶物测定热萃取法"〔GB/T 5211.2-2003 〕147 105 ℃挥发物"颜料在105 ℃挥发物的测定"〔GB/T 5211.3-1985 〕148 装填体积和表观密度"颜料装填体积和表观密度的测定"〔GB/T 5211.4-1985 〕149 颜料耐性"颜料耐性测定法"〔GB/T 5211.5-2008 〕150 水溶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颜料水溶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的测定"〔GB/T 5211.11-2008 〕(ISO 787-13:2002) 151 水萃取液电阻率"颜料水萃取液电阻率的测定"〔GB/T 5211.12-2007 〕152 水萃取液酸碱度"颜料水萃取液酸碱度的测定"〔GB/T 5211.13-1986 〕153 筛余物"颜料筛余物的测定机械冲洗法"〔GB/T 5211.14-1988 〕"颜料筛余物的测定水法手工操作"〔GB/T 5211.18-1988 〕"颜料筛余物测定法"〔HG/T 3852-2006 〕154 吸油量"颜料吸油量的测定"〔GB/T 5211.15-1988 〕155 消色力"白色颜料消色力的比较"〔GB/T 5211.16-2007 〕〔ISO 787-17:2002 〕156 白色颜料比照率"白色颜料比照率〔遮盖力〕的比较"〔GB/T 5211.17-1988 〕157 遮盖力"颜料遮盖力测定法"〔HG/T 3851-2006 〕158 相对着色力和冲淡后颜色"着色颜料的相对着色力和冲淡色的测定目视比较法"〔GB/T 5211.19-1988 〕159 易分散程度"颜料易分散程度的比较振荡法"〔GB/T 9287-1988 〕160 相对着色力、相对散射力"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光度计法"〔GB/T 13451.2-1992 〕161 干粉耐热性"颜料干粉耐热性测定法"〔HG/T 3853-2006 〕162 流动度"颜料流动度测定法"〔HG/T 3854-2006 〕163 二氧化钛含量GB/T 1706-2006 中7.1164 硫酸钡和总锌量GB/T 1707-1995 中5.1165 氧化锌含量GB/T 1707-1995 中5.2 、GB/T 3185-92 中5.1166 总铁含量GB/T 1863-2008 中8.1167 铬酸铅GB/T 1863-2008 中8.7168 总钙量GB/T 1863-2008 中8.8169 有机着色物存在GB/T 1863-2008 中8.9170 总铅含量GB/T 3184-2008 中6171 金属物含量GB/T 3185-92 中5.2172 氧化铅含量GB/T 3185-92 中5.3.1173 锰的氧化物含量GB/T 3185-92 中5.4.1174 氧化铜含量GB/T 3185-92 中5.5.1175 二氧化硅含量HG/T 3007-1999(2007) 中5.3 ;HG/T 3006-86(2007) 中2.2176 氧化钡含量HG/T 3007-1999(2007) 中5.1177 三氧化二硼含量HG/T 3007-1999(2007) 中5.2178 水可溶分HG/T 3007-1999(2007) 中5.4179 盐酸不溶物含量GB/T 3185-92 中5.6180 灼烧减量GB/T 3185-92 中5.7 ;HG/T 2248-91 中5.5 181 干粉白度182 油膜白度。

漆膜附着力及其测试标准

漆膜附着力及其测试标准
·标准评介·
漆膜附着力及其测试标准
郑国娟
国家涂料质检中心 (常州 213016)
摘 要 介绍了漆膜附着力测试的 3 项国家标准 ,并对各方法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漆膜 附着力 标准
漆膜的附着力是指漆膜与被附着物体表面通 过物理和化学力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坚牢程度 。漆 膜的附着力是考核漆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附着 力的好与坏关系到整个配套涂层的质量 。漆膜只 有很好地附着在被涂物件上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保 护和装饰作用 ,才能达到应用涂料的目的 ,否则即 使涂层具有很好的保护性和装饰性 ,但由于附着不 好而造成大片脱落 ,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现行大 多数产品标准中对漆膜附着力都有要求 ,因此漆膜 附着力测定方法的研究工作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 重视 。
附着力大于所得数值 ,以 C 表示
胶结失败 : 柱子与胶粘剂脱 开 ,以 D 表示
优缺点
属间接测定法 ,所测得的附着力不是单纯的附着力 ,它还 含有漆膜的变形和破坏时的抵抗力 ,但操作快速简单 ,故 应用较广泛
属直接测定法 ,能用数据表 示漆膜附着力 ,但测试过程 较复杂 ,且必须等胶粘剂完 全固化后才能试验
二 、漆膜附着力测试标准
现行有效的漆膜附着力测定的国家标准有 3 项:
1. GB/ T 1720 - 79 (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此法系将样板固定在一个前后可以移动的平 台上 ,在平台移动的同时 ,用作圆圈运动的唱针划 透漆膜 ,并能划出重叠圆滚线的纹路 ,从圆滚线的 纹路中观察漆膜破坏的位置 ,以判断附着力的级 别。 2. GB/ T 9286 - 1998《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 划格试验》 等效采用 ISO 2409 - 1992《色漆和清漆 划 格试验》。该法是根据样板底材及漆膜厚度用不同 间距的划格刀具对漆膜进行格阵图形切割 ,使其恰 好穿透至底材 ,按漆膜从划格区域底材上脱落的面 积来判断附着力的级别 。 3. GB/ T 5210 - 85《涂层附着力的测定 拉开 法》 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ISO 4624 - 1978《色漆和 清漆 附着力的拉开试验法》。该方法所测定的附 着力是指在规定的速度下 ,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 垂直 、均匀的拉力 ,以测定涂层间或涂层与底材间 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 ,以 MPa 表示 。

油漆附着力标准

油漆附着力标准

油漆附着力标准
油漆附着力标准通常分为10个级别,从1级到10级,1级最好,10级最差。

附着力级别越高,说明油漆对基材的附着力越好。

具体标准如下:
GB/T 1720-1979(19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用专用附着力测定仪在漆膜样板上划圆滚线,按圆滚线划痕范围内漆膜完整程度评定附着力,分为1~7级,1级最好(漆膜完整无损)。

GB/T 5210-1985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用胶粘剂将表面涂漆的专用试样在定中心装置上对接干燥后,以规定的速度(10mm/min),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间或涂层与底材间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以kg/c㎡表示。

测定附着力时在拉力试验机上拉开,以产生附着破坏、内聚破坏、胶结破坏为有效。

试验结果用附着力和破坏形式组合表示。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选择10m/m区域,百格刀划1mm2方格100个,使用3M600(20mm)附着牢固并90度迅速拉起。

判定标准:不允许10%脱落,允许5%脱落。

耐磨测试规范:1mm厚,1cm长棉布,加1000g力,行程30cm,摩擦500次。

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脱落,水泡。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如果需要详细了解油漆附着力标准,建议查阅相
关文件或咨询专业人士。

油漆附着力试验标准

油漆附着力试验标准

油漆附着力试验标准油漆附着力是指油漆膜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是评价油漆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油漆附着力试验标准是对油漆附着力进行定量评定的方法,也是油漆行业中常用的检测标准之一。

一、试验标准的选择。

在进行油漆附着力试验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试验标准。

常用的油漆附着力试验标准有ASTM D3359、ISO 2409、GB/T 9286等。

不同的试验标准适用于不同的油漆类型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试验标准对于准确评定油漆附着力至关重要。

二、试验方法。

油漆附着力试验通常采用划格法、划十字法、拉伸法等不同的方法。

其中,划格法适用于平整的涂层表面,通过在涂层上划格并用胶带进行剥离来评定附着力;划十字法适用于粗糙或不规则的涂层表面,通过在涂层上划十字纹并用胶带进行剥离来评定附着力;拉伸法则通过在试验机上施加拉力来评定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

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对于得到准确的附着力评定至关重要。

三、试验设备。

进行油漆附着力试验需要使用相应的试验设备,如划格仪、十字划格仪、拉伸试验机等。

这些设备需要经过校准和检验,确保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试验操作。

在进行油漆附着力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操作。

在进行划格法和划十字法试验时,需要确保划痕的深度和间距符合标准要求,使用胶带进行剥离时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角度,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拉伸法试验时,需要确保试验机的拉伸速度和加载方式符合标准要求,以得到可靠的测试结果。

五、试验结果的评定。

根据试验标准的要求,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

通常情况下,根据涂层表面剥离的程度和面积大小来评定附着力等级,从而判断涂层的附着力是否符合要求。

六、结论。

油漆附着力试验是评定油漆涂层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合适的试验标准、方法和设备,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和评定,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

这对于保证油漆涂层的质量,提高涂层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七、参考文献。

油漆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油漆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油漆附着力的测定方法测定附着力的方法有:划圈法、划格法、拉开法、扭开法及美国ASTM中的划X法等数种,国家标准标准GB1720-89(79)规定了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而GB9286-88规定了采用划格法测定附着力,GB5210-85规定了采用拉开法测定涂层附着力的方法。

其中应用最简便的是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现场最为常用的是划格法。

1、划圈法测定附着力划圈法所采用的附着力测定仪是按照划痕范围内的漆膜完整程度进行评定,以级表示。

是按照制备好的马口铁板固定在测定仪上,为确保划透漆膜,酌情添加砝码,按顺时针方向,以80-100r/min均匀摇动摇柄,以圆滚线划痕,标准圆长7.5cm,取出样板,评级。

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测定仪的针头必须保持锐利,否则无法分清1,2级的分别,应在测定前先用手指触摸感觉是否锋利,或在测定若干块试板后酌情理换。

(b)先试着刻划几圈,划痕应刚好划透漆膜,若未露底板,酌情添加砝码;但不要加得过多,以免加大阻力,磨损针头。

(c)评级时可以7级(最内层)开始评定,也可以1级(最外圈)评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的漆膜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705以上完好,则认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认为坏损。

例如,部位1漆膜完好,附着力最佳,定为1级;部位1漆膜坏损而部位2完好的,附着力次之定为2级。

依据类推,7级附着力最差。

通常要求比较好的底漆附着力应达到1级,面漆的附着力可在2级左右。

2、划格法测定附着力划格法附着力标准主要有ASTMD3359、ISO-2409和GB9286-98。

其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对于附着力级别的说明次序刚好相反。

ASTMD3359是5B-OB 级由好到坏,而ISO-2409是0-5为由好到坏。

实验工具是划格测试器,它是具有6个切割面的多刀片切割器,切刀间隙1mm、2mm和3mm(刀头可以更换)。

将试样涂于样板上,干燥16小时后,用划格器平行拉动3-4cm,有六道切痕,应切穿漆膜至底材;然后用同样的方法与前者垂直,切痕同样六道;这样形成许多小方格。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苏州新区神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适用范围 文件编号 Q01-060-031 版 00 本 编制部门 品质部 编制/修改日期 2008-10-15 第 2 页 共 2页
MBR产品R01407S061的表面处理的测定
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15%,但不能明显大于35%; 4级: 涂层沿切割边缘大碎片剥落或方格子部位或全部出现脱落受影响,的交叉 切割面积明显大于35%,但不能明显大于65%; 5级: 剥落的程度超过4级。






苏州新区神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适用范围 文件编号 Q01-060-031 版 00 本 编制部门 品质部 编制/修改日期 2008-10-15 第1页 共2页
MBR产品R01407S061的表面处理的测定
1、 目的:了解产品底材分离的抗性,即附着力性能。 2、 依据标准:GB/79286-1998<<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ED7M-31<<漆膜附着力 测定法>> 3、 仪器及材料: (1) 1mm间距多刃划格器或单边刀片 (2) 软毛刷 (3) 48mm宽胶带 4、 试片制作法: 参照《电泳漆漆膜制备法》制作试板; 5、 试验方法及步骤: (1) 将待测漆膜试片平放于固定水平面板上; (2) 用刀具切割涂膜,要求穿透膜层及底材纵横各11道,间距1mm; (3) 用软毛刷沿格阵两对角线方向轻轻反复刷拭各5次; (4) 将胶带粘于格阵上,用指头压紧后以180度瞬间拉去胶带; (5) 观察格阵中漆膜被剥离状况。 6、 评判方法: 分极 0级: 1级: 2级: 说明 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 在切口交叉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 在切口交叉或沿切口边缘有涂层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5%, 但不能明显大于15%; 3级: 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或在格子不同部位上部分全部剥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
油漆附着力测试,先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油漆样本表面划10×1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粘附力350 g/cm2~400g/cm2的胶带(3M 600号胶纸或等同)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试验;
结果判定:要求附着力≥4B时为合格。

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油漆脱落;
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
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5%~15%之间;
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15%~35%之间;
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35%~65%之间;
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1.定义、目的及意义漆膜与被涂物件表面通过物理和化学力的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坚牢程度,称为附着力。

漆膜附着力是考核漆膜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当漆膜具有了一定的附着力,才能满意地附着在被涂物体表面,才会发挥涂料所具有的装饰性和保护作用,达到应用涂料的目的。

2.相关标准GB/T 1720-79(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划圈法)》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5210-85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3.检验方法要点介绍3.1 GB/T 1720-79(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划圈法)》3.1.1 测试原理将样板固定在一个前后可移动的平台上,在平台移动的同时,做圆圈运动的唱针划透漆膜,并能划出重叠圆滚线的纹路,对漆膜的破坏作用,除垂直的压力外,还有钢针做旋转运动所产生的扭力。

3.1.2 材料和仪器设备附着力测定仪:QFZ型漆膜附着力测定仪如图8所示,试验台丝杆螺距为1.5mm,转针采用三五牌唱针,空载压力为200g,负荷砝码重100g、200g、500g、1000g,转针回转半径可调,标准回转半径为5.25mm。

马口铁板:120mm×50mm×(0.2~0.3)mm。

3.1.3 操作要点测试前先检查唱针针头是否锐利,如不锐利应予更换。

再检查划痕与标准回转半径是否相符,不符时,应及时加以调整。

测定时将样板固定在试验台上,使唱针尖端接触到漆膜,均匀摇动摇柄,转速以(80~100)转/分为宜。

划痕标准图长(7.5±0.5)cm。

划完后,取出样板,除去划痕上的漆屑。

图83.1.4 结果表示用4倍放大镜或目视观察划痕的上侧,依次标出1、2、3、4、5、6、7七个部位,相应分为7个等级。

如图9所示。

按顺序检查各部位漆膜的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70%以上完好,则定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应认为坏损。

以漆膜完好的最低等级表示漆膜的附着力,结果以至少两块样板的级别一致为准,1级最好,7级最差。

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

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

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百格测试百格测试百格测试 含义及测试方法含义及测试方法含义:一般而言是测试对象在经过涂装之后测试其附着度的工具,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分为1~5级,级数越高,要求越严格,当客户规范当中要求是第5级时,表示完全不能有脱落。

参考标准:《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痕实验》测试方法:用百格刀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100个)1mm×1mm 小网格, 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3M600号胶纸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试验。

实验条件及标准实验条件及标准规定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 胶带,其面漆或电度层被胶带黏起的数量依照百格的百分比:ISO 等级:0 =ASTM 等级:5B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

ISO 等级:1 =ASTM 等级:4B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5% 。

ISO 等级:2 =ASTM 等级:3B切口的边缘和/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5%~15% 。

ISO 等级:3 =ASTM 等级:2B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整大片剥落,或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

剥落的面积超过15%~35% 。

ISO 等级:4 =ASTM 等级:1B切口边缘大片剥落/或者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35%~65% 。

ISO 等级:5 =ASTM 等级: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依照客户要求B 数测试是否通过百格实验,一般手机业界客户要求在4B 以上。

正式的话是使用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各划1刀及型成100各细小方格.如无百格刀利用美工刀也可以. 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 胶带,测试脱落数量。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标准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标准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标准漆膜附着力是指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是涂料性能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漆膜附着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涂层的使用寿命和防护效果。

因此,对漆膜附着力进行准确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证漆膜附着力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国家和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规范漆膜附着力测试的方法和要求。

一、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

1. 划格法。

划格法是一种常用的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划痕的方式来评定漆膜附着力。

具体操作步骤是,在涂层表面划刻一定深度的格线,然后用胶带迅速粘取,再迅速撕去,观察漆膜的附着情况来评定涂层的附着力。

2. 网格法。

网格法是通过在涂层表面涂覆一层特定的胶粘剂,然后在其表面铺设一定间距的网格,再将网格与涂层一起撕离,通过观察涂层的剥离情况来评定漆膜的附着力。

3. 针孔法。

针孔法是利用特定形状和尺寸的针头在涂层表面刺孔,然后用胶带迅速粘取,再迅速撕去,观察漆膜的附着情况来评定涂层的附着力。

二、漆膜附着力测定标准。

1. GB/T 9286-1998《涂料漆膜附着力检测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划格法、网格法和针孔法三种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评定标准,以及测试设备和试验样品的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涂料和涂层材料。

2. ASTM D3359-17《涂层附着力标准试验方法》。

该标准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发布的涂层附着力标准试验方法,其中包括划格法、网格法和针孔法等多种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涂料和涂层材料。

3. ISO 2409-2013《涂料和清漆-划格法测定漆膜附着力》。

该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涂料和清漆划格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标准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涂料和涂层材料。

三、漆膜附着力测定的意义。

漆膜附着力是评定涂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好坏直接影响着涂层的使用寿命和防护效果。

通过准确测定漆膜附着力,可以为涂料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涂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四、总结。

漆膜附着力测定是涂料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准确的测定方法和标准可以保证涂层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喷涂附着力国标号

喷涂附着力国标号

喷涂附着力国标号喷涂附着力国标号,全称为GB/T 1727-2008《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是我国涂料行业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

它旨在规范喷涂附着力的测试方法,提高涂料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涂料行业健康发展。

一、喷涂附着力国标号的背景与意义喷涂附着力是衡量涂料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过去,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测试方法,导致市场上涂料产品良莠不齐,消费者选择困难。

为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发布了喷涂附着力国标号,对喷涂附着力测试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二、喷涂附着力国标号的具体内容1.测试方法:喷涂附着力国标号规定了两种测试方法,分别为划格法和拉开法。

划格法适用于涂层较薄的涂料产品,拉开法适用于涂层较厚的涂料产品。

2.指标要求:根据喷涂附着力国标号,涂料产品的附着力指标分为五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0级、1级、2级、3级和4级。

不同等级的涂料产品在附着力方面有明确的要求。

3.应用范围:喷涂附着力国标号适用于各类涂料产品,包括溶剂型、水性、无溶剂型等。

三、喷涂附着力国标号的实用性分析1.对行业的影响:喷涂附着力国标号的实施,有助于规范涂料市场,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2.对产品的提升:通过国标号的执行,涂料产品在设计、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附着力指标,从而提高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

3.对消费者的保障:喷涂附着力国标号确保了消费者购买到质量合格的产品,降低了因涂料附着力问题带来的风险。

四、喷涂附着力国标号的执行与监管国家质检部门负责喷涂附着力国标号的监督执行,对企业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涂料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也要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对喷涂附着力国标号的认知度。

五、展望喷涂附着力国标号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喷涂附着力国标号将不断完善,适应涂料行业的发展。

未来,喷涂附着力国标号可能会引入更多先进的测试方法,提高测试准确性,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

涂料附着力测试与标准简介

涂料附着力测试与标准简介

涂料附着力测试与标准简介涂料附着力测试是衡量涂料与基材之间黏附强度的一种方法。

它是确保涂层在不脱落、剥落或剥离的情况下能够持久附着在基材表面的重要指标。

涂料附着力测试通过评估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黏合强度,可以确定涂料的质量和耐久性。

常见的涂料附着力测试方法包括划格法、十字划线法、剥离试验法等。

其中,划格法是一种定性测试方法,通过使用划格工具在涂料表面划出一系列格状线条,然后观察涂层附着情况来评估其附着力。

十字划线法同样是一种定性测试方法,使用划线工具在涂料表面划出一条十字线,然后用适当的胶带剥离涂层并观察划线处的变化。

剥离试验法是一种定量测试方法,通过施加外力,如剪切、拉伸或剥离,以测定涂料与基材之间的粘结强度。

为了确保涂料附着力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一系列相关的标准被广泛采用。

国际上常用的标准包括ASTM D3359、ISO 2409和GB/T 9286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测试方法、评估标准和测试结果的分类。

例如,ASTM D3359标准定义了不同涂层附着力等级,从0B(完全剥离)到5B(无剥离)不等。

涂料附着力测试对于各行业的涂料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和装饰领域,涂料附着力测试可以确保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的涂层能够长期保持美观和耐用。

在汽车制造业,涂料附着力测试可以确保车辆表面的涂层在恶劣环境和日常使用中能够保持完好,提供保护和装饰功能。

同时,涂料附着力测试也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船舶和其他工业领域。

总结而言,涂料附着力测试是评估涂层质量和耐久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可以确保涂料能够稳固地附着在基材表面,提供长久的保护和装饰效果。

这对于各个行业的涂料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产品质量和持久性的保证提供了基础。

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和判定标准

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和判定标准
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漆膜附着力漆膜硬度测定法漆膜耐磨性测定法表面漆膜附着力漆膜耐水性测定法油漆附着力标准附着力测试标准附着力试验标准
入库检查仕样书
整理编号
MK1-
页数
1/2
名称
漆膜附着力检查
作成
承认
检印
担当
技术部
形名
日期
2006/09Leabharlann 11作业号备注一、目的:
本仕样书规定了漆膜与被涂面之间抗性的试验方法、本公司涂装件的膜厚要求及判定涂装附着力
达到0级或1级要求判定附着力合格。
四、抽样规定:
每批次同样颜色的部品入库检查时,试验数量1块,如不合格再试验2块,如有1块不合格就判
定为该批次不合格。
注:每批次的数量不论多少。
出图印
改订
形名
通用
整理编号
页数
2/2
附件一:涂装级别工程表
1级涂装2级涂装3级涂装
担当
检印
出图印
改订
涂装级别
膜厚(um)
判断标准
1级涂装
80~100
0~1级
2级涂装
60~80
0~1级
3级涂装
50~60
0级
注:a)涂装级别按相应的工程表要求,见附件一;
b)部品涂装图上处理栏中对该部品注明涂装级别,如:M2-xxxxxx,其中2代表2级涂装;
c)判定标准:按GB/T9286-1998表1中试验结果分级中规定的等级判定,如0~1级就是试验
合格的入库检查标准
二、适用范围:
用硬质材料(钢、各合金材料如铜合金、铝合金等)和软质材料(塑料及木材等)所加工的涂装
部品,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机型涂装部品。

漆膜附着力检测方法

漆膜附着力检测方法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 1720-79 本标准适用于漆膜附着力的测定。

漆膜对底材粘合的牢度即附着力,按圆滚线划痕范围内的漆膜完整程度评定,以级表示。

•一般规定材料和仪器设备:马口铁板:50 × 100 × 0.2~0.3 毫米;四倍放大镜;漆刷:宽 25~35 毫米;•测定方法按《漆膜一般制备法》( GB 1727 - 79 )在马口铁板上(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底材)制备样板 3 块,待漆膜实干后,于恒温恒湿的条件下测定。

测前先检查附着力测定仪的针头,如不锐利应予更换:提起半截螺帽曙( 7 ),抽出试验台( 6 ),即可换针。

当发现划痕与标准回转半径不符时,应调整回转半径,其方法是松开卡针盘( 3 )后面的螺栓、回转半径调整螺栓 (4) ,适当移动卡针盘后,依次紧固上述螺栓,划痕与标准圆滚线图比较,如仍不符应重新调整回转半径,直到与标准回转半径 5.25 毫米的圆滚线相同为调整完毕。

测定时,将样板正放在试验台 (6) 上,拧紧固定样板调整螺栓 (5) 、 (8) ,和调整螺栓( 10 ),向后移动升降棒( 2 ),使转针的尖端接触到漆膜,如划痕未露底板,应酌加砝码。

按顺时针方向,均匀摇动摇柄( 11 ),转速以 80~100 转 / 分为宜,圆滚线划痕标准图长为7.5 ± 0.5 厘米。

向前移动升降棒( 2 ),使卡针盘提起,松开固定样板的有关螺栓( 5 )、( 8 )、( 10 ),取出样板,用漆刷除去划痕上的漆屑,以四倍放大镜检查划痕并评级。

三、评级方法以样板上划痕的上侧为检查的目标,依次标出 1 、 2 、 3 、 4 、 5 、 6 、7 等七个部位。

相应分为七个等级。

按顺序检查各部位的漆膜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 70% 以上完好,则定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应认为坏损。

例如,部位 1 漆膜坏损而部位 2 完好,附着力次之,定为二级。

依次类推,七级为附着力最差。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1]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1]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1.定义、目的及意义漆膜与被涂物件表面通过物理和化学力的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坚牢程度,称为附着力。

漆膜附着力是考核漆膜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当漆膜具有了一定的附着力,才能满意地附着在被涂物体表面,才会发挥涂料所具有的装饰性和保护作用,达到应用涂料的目的。

2.相关标准GB/T 1720-79(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划圈法)》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5210-85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3.检验方法要点介绍3.1 GB/T 1720-79(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划圈法)》3.1.1 测试原理将样板固定在一个前后可移动的平台上,在平台移动的同时,做圆圈运动的唱针划透漆膜,并能划出重叠圆滚线的纹路,对漆膜的破坏作用,除垂直的压力外,还有钢针做旋转运动所产生的扭力。

3.1.2 材料和仪器设备附着力测定仪:QFZ型漆膜附着力测定仪如图8所示,试验台丝杆螺距为1.5mm,转针采用三五牌唱针,空载压力为200g,负荷砝码重100g、200g、500g、1000g,转针回转半径可调,标准回转半径为5.25mm。

马口铁板:120mm×50mm×(0.2~0.3)mm。

3.1.3 操作要点测试前先检查唱针针头是否锐利,如不锐利应予更换。

再检查划痕与标准回转半径是否相符,不符时,应及时加以调整。

测定时将样板固定在试验台上,使唱针尖端接触到漆膜,均匀摇动摇柄,转速以(80~100)转/分为宜。

划痕标准图长(7.5±0.5)cm。

划完后,取出样板,除去划痕上的漆屑。

图83.1.4 结果表示用4倍放大镜或目视观察划痕的上侧,依次标出1、2、3、4、5、6、7七个部位,相应分为7个等级。

如图9所示。

按顺序检查各部位漆膜的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70%以上完好,则定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应认为坏损。

以漆膜完好的最低等级表示漆膜的附着力,结果以至少两块样板的级别一致为准,1级最好,7级最差。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油漆附着力测试标准
油漆附着力测试,先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油漆样本表面划10×1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粘附力350 g/cm2~400g/cm2的胶带(3M 600号胶纸或等同)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试验;
结果判定:要求附着力≥4B时为合格。

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油漆脱落;
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
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5%~15%之间;
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15%~35%之间;
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35%~65%之间;
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1720-1979(89)2 漆膜一般制备法GB/T 1727-19923 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GB/T 1730-19934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31-19935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732-19936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33-19937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GB/T 1734-19938 漆膜耐热性测定法GB/T 1735-1979(89)9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T 1740-1979(89)10 漆膜光泽测定法GB/T 1743-1979(89)11 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GB/T 1763-1979(89)12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 1764-1979(89)13 测定耐湿性﹑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GB/T 1765-1979(89)14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766-1995 15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1771-1991 16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 1865-1997 17 漆膜颜色标准GB/T 3181-1995 18 色漆和清漆耐水性的测定浸水法GB/T 5209-1985 19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GB/T 5210-1985 20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 6739-199621 涂膜弯曲试验(圆柱轴)GB/T 6742-198622 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GB 9279-1988 23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286-1998 24 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GB/T 9753-1988 25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9754-1988 26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0125-1997 27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通常凝露条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蚀试验GB/T 9789-1988 28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 13452.2-1992 29 色漆和清漆钢铁表面上的丝状腐蚀试验GB/T 13452.4-1992 30 色漆和清漆耐湿性的测定连续冷凝法GB/T 13893-1992 31 色漆涂层粉化程度的测定方法及评定GB/T 14826-1993 32 绝缘漆漆膜击穿强度测定法HG/T 2-57-1980(85)喷漆及其相关的标准术语与解释(2)起(粗)粒bittiness起(粗)粒bittiness在塗料中存在凝膠、絮凝物或外來物的顆粒,或這些粒子從漆膜表面上凸出。

在涂料中存在凝胶、絮凝物或外来物的颗粒,或这些粒子从漆膜表面上凸出。

褪色;脫色bleaching褪色;脱色bleaching通常由於氣候作用或化學品侵蝕而使塗料的顏色完全褪去。

通常由于气候作用或化学品侵蚀而使涂料的颜色完全褪去。

滲色bleedin g渗色bleeding來自下層的可溶著色物質進入或透過上層塗膜而擴散的過程,来自下层的可溶着色物质进入或透过上层涂膜而扩散的过程,因而產生了不希望有的染色或褪色。

因而产生了不希望有的染色或褪色。

可引起這種塗膜缺陷的物質包括瀝青漆、可引起这种涂膜缺陷的物质包括沥青漆、木材防腐劑、木節中的油性樹脂、有機顏料和染色劑。

木材防腐剂、木节中的油性树脂、有机颜料和染色剂。

起泡blistering起泡blistering由於幹塗膜局部失去附著力而脫離其下底面,形成圓拱形凸起物或泡。

由于干涂膜局部失去附着力而脱离其下底面,形成圆拱形凸起物或泡。

這樣的泡可以含有液體、蒸氣、氣體或結晶物。

这样的泡可以含有液体、蒸气、气体或结晶物。

粘連blocking粘连blocking當塗漆工件相接觸時,在工件鄰近表面之間出現不希望有的粘附。

当涂漆工件相接触时,在工件邻近表面之间出现不希望有的粘附。

塗漆工件堆積存放時常遇到粘連。

涂漆工件堆积存放时常遇到粘连。

起霜bloom起霜bloo m有時在有光塗膜上形成一種似葡萄上霜的沉積物,造成其失光和顏色變黯淡。

有时在有光涂膜上形成一种似葡萄上霜的沉积物,造成其失光和颜色变黯淡。

發白blushing发白blushing當噴漆膜乾燥時,有時由於空氣中的濕氣附著和/或噴漆中的一種或多種固體組分沉澱析出而出現的似乳白光。

当喷漆膜干燥时,有时由于空气中的湿气附着和/或喷漆中的一种或多种固体组分沉淀析出而出现的似乳白光。

通常只限于單靠溶劑揮發而乾燥的噴漆。

通常只限于单靠溶剂挥发而干燥的喷漆。

增稠bodying增稠bodying在塗料生產或隨後的貯存過程中,出現的不希望有的稠度增大。

在涂料生产或随后的贮存过程中,出现的不希望有的稠度增大。

(塗膜的)搭接覆蓋bridging(涂膜的)搭接覆盖bridging塗膜覆蓋在未嵌填的縫隙(如裂縫或棱角處)上,使塗層中產生了薄弱處而導致幹膜的最終破裂。

涂膜覆盖在未嵌填的缝隙(如裂缝或棱角处)上,使涂层中产生了薄弱处而导致干膜的最终破裂。

泛金光bronzing泛金光bronzing以近掠射角方向觀察某些大氣老化塗膜(尤其是藍色和紅色塗料)時呈現的金屬光澤。

以近掠射角方向观察某些大气老化涂膜(尤其是蓝色和红色涂料)时呈现的金属光泽。

刷痕brush marks刷痕brush marks刷塗後,在幹漆膜上留下的脊狀條紋。

刷涂后,在干漆膜上留下的脊状条纹。

起泡bubbling起泡bubbling在施塗好的塗膜中出現的暫時性或永久性的空氣泡或溶劑揮發。

在施涂好的涂膜中出现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空气泡或溶剂挥发。

表乾時間surface drying time表干时间surface drying time在規定的乾燥條件下,一定厚度的濕漆膜,表面從液態變為固態但其下層為液態所需要的時間。

在规定的干燥条件下,一定厚度的湿漆膜,表面从液态变为固态但其下层为液态所需要的时间。

實乾時間hard drying time实干时间hard drying time在規定的乾燥條件下,從施塗好的一定厚度的液態漆膜至形成固態漆膜所需要的時間。

在规定的干燥条件下,从施涂好的一定厚度的液态漆膜至形成固态漆膜所需要的时间。

透明度transparency透明度transparency物質透過光線的能力。

物质透过光线的能力。

透明度可以表明清漆、漆料及稀釋劑是下含有機械雜質和渾濁物。

透明度可以表明清漆、漆料及稀释剂是下含有机械杂质和浑浊物。

密度density密度density在規定的濕度下,物體的單位體積的品質。

在规定的湿度下,物体的单位体积的品质。

常用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克每立方釐米(g/cm3).常用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克每立方厘米(g/cm3). 粘度viscosity 粘度viscosity液體對於流動所具有的內部阻力。

液体对于流动所具有的内部阻力。

固體含量non-volatile matter content: solids content固体含量non-volatile matter content: so lids content塗料所含有的不揮發物質的量。

涂料所含有的不挥发物质的量。

一般用不揮發物的品質的百分數表示,也可以用體積百分數表示。

一般用不挥发物的品质的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体积百分数表示。

研磨細度fineness of grind研磨细度fineness of grind塗料中顏料及體質顏料分散程度的一種量度。

涂料中颜料及体质颜料分散程度的一种量度。

即在規定的條件下,於標準細度計上所得到的讀數,該讀數表示細度計某處槽的深度,一般以微米(μm )表示。

即在规定的条件下,于标准细度计上所得到的读数,该读数表示细度计某处槽的深度,一般以微米(μm)表示。

貯存穩定性storage stability贮存稳定性storage stability在規定的條件下,塗料產品抵抗其存放後可能產生的異味、稠度、結皮、返粗、沉底,結塊等性能變化的程度。

在规定的条件下,涂料产品抵抗其存放后可能产生的异味、稠度、结皮、返粗、沉底,结块等性能变化的程度。

相容性compatibility相容性com patibility 一種產品與另一種產品相混合,而不致於產生不良後果(如沉澱、凝聚、變稠等)的能力。

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相混合,而不致于产生不良后果(如沉淀、凝聚、变稠等)的能力。

遮蓋力hiding power遮盖力hiding power色漆消除底材上的顏色或顏色差異的能力。

色漆消除底材上的颜色或颜色差异的能力。

施工性application property施工性application property塗料施工的難易程度。

涂料施工的难易程度。

注:塗料施工性良好,一般是指塗料易施塗(刷、噴、浸等),流平性良,注:涂料施工性良好,一般是指涂料易施涂(刷、喷、浸等),流平性良,不出現流掛、起皺、縮邊、滲色、咬底;幹性適中,易打磨,重塗性好,以及對施工環境條件要求低等。

不出现流挂、起皱、缩边、渗色、咬底;干性适中,易打磨,重涂性好,以及对施工环境条件要求低等。

重塗性recoatability重涂性recoatability同一種塗料進行多層塗覆的難易程度與效果。

同一种涂料进行多层涂覆的难易程度与效果。

漆膜厚度film thickness漆膜厚度film thickness漆膜厚薄的量度,一般以微米(μm)表示。

漆膜厚薄的量度,一般以微米(μm)表示。

光澤gloss光泽gloss 表面的一種光學特性,以其反射光的能力來表示。

表面的一种光学特性,以其反射光的能力来表示。

附著力adhesion附着力adhesion漆膜與被塗面之間(通過物理和化學作用)結合的堅牢程度。

漆膜与被涂面之间(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结合的坚牢程度。

被塗面可以是裸底材也可以是塗漆底材。

被涂面可以是裸底材也可以是涂漆底材。

硬度hardness 硬度hardness漆膜抵抗諸如碰撞、壓陷、擦劃等機械力作用的能力。

漆膜抵抗诸如碰撞、压陷、擦划等机械力作用的能力。

柔韌性flexibitity柔韧性flexibitity漆膜隨其底材一起度形而不發生損壞的能力。

漆膜随其底材一起度形而不发生损坏的能力。

耐磨性abrasion resistance耐磨性abrasion resistance漆膜對摩擦作用的抵抗能力。

漆膜对摩擦作用的抵抗能力。

打磨性rubbing property打磨性rubbing property漆膜或膩子層,經用浮石、砂紙等材料打磨(幹磨或濕磨)後,產生平滑無光表面的難易程度。

漆膜或腻子层,经用浮石、砂纸等材料打磨(干磨或湿磨)后,产生平滑无光表面的难易程度。

黃變yellowing[/ b] [b]黄变yellowing漆膜在老化過程中出現的變黃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