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转氨基作用及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讨论

转氨基作用及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讨论

转氨基作用及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讨论转氨基作用是指氨基酸中的氨基团与另一种物质中的羰基团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新的氨基酸或新的化合物。

这个作用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和代谢功能,参与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过程。

为了研究转氨基作用及氨基酸的特性,科学家们开展了许多实验研究,其中纸层析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纸层析实验是一种基于物质在纸上移动的原理进行分离和鉴定的技术。

在氨基酸研究中,纸层析实验可以用来分离和检测不同氨基酸的存在和含量。

这种实验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大量试剂,因此深受科研工作者的喜爱。

在进行纸层析实验前,首先需要准备一张具有吸附性能的纸层析纸。

将待检测样品溶液滴在纸的一端,然后将纸的另一端浸入移液池中。

待液体在纸上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取出纸并晾干。

接下来,可以用各种显色试剂处理纸上的样品,使不同的氨基酸显示出不同的色带。

在进行纸层析实验时,可以通过探讨不同氨基酸的特性来讨论转氨基作用。

每种氨基酸在纸上的运动速度和颜色表现会受到其分子结构、极性和分子量的影响。

例如,极性较大的氨基酸在纸上运动较慢,而极性较小的氨基酸则会相对快速地移动。

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纸层析实验中的色带位置来观察和比较。

转氨基作用还可以通过纸层析实验中的反应产物来进行研究。

例如,将某种氨基酸与特定的酶反应,可以观察到新的氨基酸或产物的形成。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酶的催化作用和氨基酸代谢途径。

总结一下,转氨基作用及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是研究氨基酸特性和生物代谢的重要手段。

通过纸层析实验,可以分离和鉴定不同氨基酸的存在和含量,并观察氨基酸在纸上的运动速度和颜色表现。

此外,纸层析实验还可以研究转氨基作用产生的新的氨基酸或产物。

这些实验方法为我们深入了解氨基酸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线索。

转氨基运用实验报告(3篇)

转氨基运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基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转氨基实验的操作步骤。

3. 观察并分析转氨基作用的结果,加深对转氨基作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转氨基作用是指氨基在转氨酶的催化下,从一个氨基酸转移到另一个α-酮酸上的过程。

该过程不产生游离的氨,而是通过氨基转移酶将氨基从一个化合物转移到另一个化合物上。

转氨基作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如氨基酸的合成、分解以及代谢等。

实验中,我们以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底物,在转氨酶的催化下进行转氨基反应,通过纸层析法观察反应结果,从而验证转氨基作用的实现。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丙氨酸- α-酮戊二酸- 转氨酶- 水合氯醛- 硫酸铵- 氯化钠- 氨水- 纸层析纸- 展开剂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恒温水浴锅- 离心机- 研钵- 移液管- 试管- 滴管- 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试剂:- 将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溶解于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 将转氨酶溶解于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 制备反应混合液:- 取一定量的丙氨酸溶液和α-酮戊二酸溶液,混合均匀。

- 加入适量的转氨酶溶液,混匀。

3. 水浴加热:- 将反应混合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

4. 冷却反应混合液:- 将加热后的反应混合液取出,置于室温下冷却。

5. 纸层析:- 将制备好的反应混合液滴在纸层析纸上,待溶剂自然挥发后,用展开剂进行展开。

6. 观察结果:- 观察纸层析纸上各物质的迁移距离,分析反应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果观察:- 在纸层析纸上,观察到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的反应产物,分别为丙酮酸和谷氨酸。

2. 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转氨酶的催化下,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发生了转氨基反应,生成了丙酮酸和谷氨酸。

这验证了转氨基作用的实现。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转氨基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掌握了转氨基实验的操作步骤,并通过纸层析法观察到了转氨基作用的结果。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实验报告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氨基酸的纸层析法。

这可不是一杯简单的饮料,而是一个神奇的科学实验,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氨基酸嘛,就是咱们身体里蛋白质的小砖块,没了它们,咱们就像没有基础的房子,摇摇欲坠。

通过纸层析法,我们可以把这些小家伙分开,看看它们到底有多丰富多彩。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有趣的科学之旅吧!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材料准备首先,咱们得准备一些实验材料。

这可不能马虎。

需要的东西有:氨基酸标准品,纸层析纸,移动相(比如水和乙醇的混合液),还有一根小刷子,嘿,别问我为啥,刷子可不是用来洗碗的哦!还有,一些试管和显色剂,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魔法工具?其实,科学就是这样的,越简单越好,咱们不需要搞得像厨房做大菜那么复杂。

2.2 实验步骤接下来,咱们就进入到实验步骤了。

首先,取一小块纸层析纸,在上面标记好氨基酸的起始点。

然后,取一点氨基酸溶液,用刷子沾取,轻轻一抹,别太用力,不然纸层析纸可受不了哦。

接着,把纸条放进盛有移动相的容器里,嘿,这时候你可以等着看好戏了。

移动相会慢慢爬上纸条,把氨基酸分开,像魔术一样!你可得耐心等,别心急,科学可不是速食面,得慢慢来。

3. 实验观察与结果分析3.1 观察结果时间一到,你会看到纸条上出现了一道道五颜六色的条纹,就像调色板上的颜料一样,哇,这个时候真的是太激动了!每种颜色代表着一种氨基酸,它们就像在纸上跳舞,简直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不同的氨基酸会有不同的移动速度,有的懒洋洋的,有的则飞快跑了。

这就是化学世界的魅力所在,真是让人惊叹不已!3.2 数据分析不过,光看颜色可不够,咱们还得做点数据分析。

通过测量每种氨基酸的迁移距离,咱们可以计算出它们的Rf值。

Rf值就像是氨基酸的身份证,能告诉我们它们的特性。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问:“这些数据有啥用啊?”别急,科研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咱们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研究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这可是生物化学的基础呢。

05纸层析法鉴定转氨基作用

05纸层析法鉴定转氨基作用

6.显色 将滤纸平放在培养皿上,用喷瓶向滤纸均匀喷洒 0.1%茚三酮溶液,再用吹风机吹干,可见紫红色的同 心弧形斑点。 7.计算 按下表记录有关数据,计算Rf值。
“谷” “丙” “对” “测1、2”
点样处至色斑中心距离(A)
点样处至溶剂前沿距离(B) Rf值(A/B)
将“对”、“测”各色斑的 Rf值与已知氨基酸的 Rf 值进行对比,确定它们各是什么氨用采血管吸取测定管上清液、对照管 上清液、谷氨酸溶液、丙氨酸溶液各 1 滴,依次点在 滤纸上标明测、对、谷、丙的点样处。注意点样斑点 不可太大。直径应小于 0.5cm 。必要时可再点一次, 每点一滴,用吹风机吹干后方可再点第二滴,并且点 样量应力求均匀相等。 5. 层析 将滤纸放在培养皿上,灯芯下端浸入层析液 中进行层析。约40分钟后,去除灯芯,立即用铅笔划 出溶剂前沿,用吹风机吹干。
[步骤] 1.制备肝匀浆 2. 转氨基反应 取干净试管 2 支,分别标明测定管与 对照管,按下表操作。
管号 试剂(滴) 肝匀浆 丙氨酸 α-酮戊二酸 测定管 对照管
10d 10d 37℃水浴10min 沸水浴10min 10d 10d 10d 10d 37℃水浴20min
3. 准备:取直径 15cm 圆形滤纸 1 张,用圆规在滤纸正 中作一半径为 1cm 的小圆圈,用铅笔通过圆心作两点 互相垂直的线,并在两线外端等距离点 4 个原点,标 明测、对、谷、丙。在滤纸圆心处打一小孔(如铅笔 芯粗细),另取同类滤纸小片 1.5cm×3cm,下三分之 二剪成须状。将其卷成圆筒如灯芯状,插入小孔(略 突出于滤纸面)
原理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去掉氨基生成相应的酮酸而另一种酮酸得到此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称为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去掉氨基生成相应的酮酸而另一种酮酸得到此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称为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实验报告

转氨基作用实验报告

转氨基作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转氨基作用实验,观察和验证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转氨基能力,从而了解它们是否具有转氨基活性。

实验原理:
转氨基作用是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与还原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有机化合物。

实验中常用的还原剂是亚硝酸钠,它可以被转化为亚硝基离子,再与氢原子发生反应,形成相应的亚硝胺化合物。

实验步骤:
1. 准备反应溶液:称取适量的待测化合物和亚硝酸钠溶液,放入反应瓶中。

2. 开始反应:将反应瓶密封,加热反应瓶中的溶液,并进行搅拌。

3. 观察反应:观察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情况,记录反应时间。

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待测化合物是否具有转氨基能力。

实验结果:
实验中观察到有机溶液发生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现象,反应时间大约为10分钟。

这表明待测化合物具有转氨基能力。

实验结论:
通过转氨基作用实验,验证了待测化合物具有转氨基活性。


种活性可能对其在药物合成、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2 生物化学实验--纸层析法测定肝组织的转氨基作用

22 生物化学实验--纸层析法测定肝组织的转氨基作用

纸层析法测定肝组织的转氨基作用【目的】1 .掌握纸层析法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相关转氨酶的临床意义。

【原理】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代谢的一个重要反应。

在转氨酶作用下,将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α - 酮酸上。

每种转氨基反应均由专一的转氨酶催化。

转氨酶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组织,例如肝细胞中存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能催化α - 酮戊二酸与丙氨酸之间的转氨基作用。

反应式如下: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支持物,与滤纸纤维素结合的水(约占纸重 20 ~ 30 %)称为层析中的“固定相”。

另一种和固定相不能混合或部分混合的溶剂则为“流动相”。

把欲分离的物质加在纸的一端,并使流动相借滤纸的毛细现象移动,此时,待分离溶质因分配系数不同而逐渐分布于滤纸的不同部位。

层析过程中或层析结束时,用显色剂使被分离的物质显出颜色,成为一个个色斑。

分配在固定相中趋势较大的成分在纸上随流动相移行的速度就小,色斑距原点的位置就较近。

反之,分配在固定相内趋势较小的成分移行就远,色斑位置离原点也远。

溶质在纸上的移动速率可用比移(R f )表示:同一氨基酸在相同的层析条件下 R f 值相同,不同氨基酸在相同层析条件下 R f 值不同,因此可以根据 R f 值来鉴定被分离的氨基酸。

层析时,用显色剂茚三酮使氨基酸显色,将样品氨基酸的 R f 值与标准氨基酸的 R f 值比较,即可确定所分离氨基酸的种类。

【器材】1 .研钵2 .剪刀3 .恒温水浴4 .点样毛细管5 .漏斗6 .表面皿或小平皿7 .新鲜动物肝脏8 .直径 10cm 圆型新华滤纸9 .中试管和小试管10 .电炉或吹风机或烘箱11 .直径 10cm 的培养皿【试剂】1 . 0.2mol/L , pH7.4 磷酸缓种液Na 2 HPO4 溶液 81ml 与 0.2mol/L NaH 2 PO4 溶液 19ml 混匀,再用蒸馏水稀释 20 倍。

2 . 0.1mol/L 丙氨酸溶液称取丙氨酸 0.891g 先溶于少量 pH7.4 磷酸盐缓冲液中,以 0.1mol/LNaOH 仔细调节至 pH7.4 后,用磷酸缓冲液加至 100ml 。

纸层析法鉴定转氨基作用

纸层析法鉴定转氨基作用

6.显色 将滤纸平放在培养皿上,用喷瓶向滤纸均匀喷洒 0.1%茚三酮溶液,再用吹风机吹干,可见紫红色的同 心弧形斑点。 7.计算 按下表记录有关数据,计算Rf值。
“谷” “丙” “对” “测1、2”
点样处至色斑中心距离(A)
点样处至溶剂前沿距离(B) Rf值(A/B)
将“对”、“测”各色斑的 Rf值与已知氨基酸的 Rf 值进行对比,确定它们各是什么氨基酸。据此解释转 氨基作用。
[步骤] 1.制备肝匀浆 2. 转氨基反应 取干净试管 2 支,分别标明测定管与 对照管,按下表操作。
管号 试剂(滴) 肝匀浆 丙氨酸 α-酮戊二酸 测定管 对照管
10d 10d 37℃水浴10min 沸水浴10min 10d 10d 10d 10d 37℃水浴20min
3. 准备:取直径 15cm 圆形滤纸 1 张,用圆规在滤纸正 中作一半径为 1cm 的小圆圈,用铅笔通过圆心作两点 互相垂直的线,并在两线外端等距离点 4 个原点,标 明测、对、谷、丙。在滤纸圆心处打一小孔(如铅笔 芯粗细),另取同类滤纸小片 1.5cm×3cm,下三分之 二剪成须状。将其卷成圆筒如灯芯状,插入小孔(略 突出于滤纸面)
[步骤]
4. 点样 分别用采血管吸取测定管上清液、对照管 上清液、谷氨酸溶液、丙氨酸溶液各 1 滴,依次点在 滤纸上标明测、对、谷、丙的点样处。注意点样斑点 不可太大。直径应小于 0.5cm 。必要时可再点一次, 每点一滴,用吹风机吹干后方可再点第二滴,并且点 样量应力求均匀相等。 5. 层析 将滤纸放在培养皿上,灯芯下端浸入层析液 中进行层析。约40分钟后,去除灯芯,立即用铅笔划 出溶剂前沿,用吹风机吹干。
纸层析法鉴定转氨基作用
[目的] 1.验证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 2.掌握纸上层析法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 [原理] 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去掉α- 氨基 生成相应的α-酮酸,而另一种α-酮酸得到此氨基 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称为氨基酸的转氨基作 用。

纸层析的实验报告

纸层析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纸层析法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 掌握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的实验技能。

3.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纸层析法在氨基酸分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纸层析法是一种基于分配层析原理的分离技术。

它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纸上进行分离。

在纸层析法中,滤纸作为固定相,溶剂作为流动相。

当混合物在纸上展开时,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分配,由于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得各组分在纸上的移动速度不同,最终形成不同的层析点。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层析缸、滤纸、铅笔、剪刀、滴管、烘箱、天平、显微镜等。

2. 试剂:氨基酸混合物、正己烷、丙酮、蒸馏水、显色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滤纸:将滤纸剪成适当大小,放入烘箱中干燥约30分钟。

2. 制备溶剂:按照比例配制正己烷和丙酮的混合溶剂。

3. 点样:用滴管将氨基酸混合物滴在滤纸一端,用铅笔轻轻标记原点位置。

4. 展开层析:将滤纸放入层析缸中,加入适量溶剂,使溶剂液面高于原点。

5. 展开:待溶剂自然上升至距滤纸另一端约1cm时,取出滤纸。

6. 显色:将滤纸放入烘箱中,用显色剂进行显色处理。

7. 观察与分析:观察滤纸上的层析点,分析各氨基酸的分离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层析点分析:通过观察滤纸上的层析点,可以发现氨基酸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纸上得到了较好的分离。

其中,正己烷和丙酮的混合溶剂对氨基酸的分离效果较好。

2. 定性分析:根据层析点的位置,可以初步判断氨基酸的种类。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确定层析点对应的氨基酸。

3. 定量分析:通过测量层析点的面积或颜色深度,可以初步估算各氨基酸的含量。

六、实验结论1. 纸层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氨基酸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2. 正己烷和丙酮的混合溶剂对氨基酸的分离效果较好,可用于实际应用。

3.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的原理及操作方法,为今后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

转氨基实验报告结论(3篇)

转氨基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通过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旨在学习氨基酸纸层析的基本原理,掌握氨基转移反应的过程和条件,以及通过纸层析法分析转氨基反应的结果。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多种氨基酸作为底物,转氨酶作为催化剂,通过观察层析板上氨基酸的迁移情况,分析了转氨基作用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氨基酸纸层析原理纸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纸层析法用于分离混合氨基酸,并观察转氨基反应的结果。

层析原理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滤纸)和流动相(层析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导致物质在层析过程中的迁移速率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2. 转氨基反应的观察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多种氨基酸作为底物,包括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等。

在转氨酶的催化下,这些氨基酸发生转氨基反应,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新的氨基酸。

通过观察层析板上氨基酸的迁移情况,我们可以分析转氨基反应的效率。

(1)丙氨酸转氨基反应:实验结果显示,丙氨酸在转氨酶的催化下,发生转氨基反应生成丙酮酸和新的氨基酸。

层析板上丙氨酸的斑点明显减少,丙酮酸的斑点明显增多,表明转氨基反应发生。

(2)甘氨酸转氨基反应:实验结果显示,甘氨酸在转氨酶的催化下,发生转氨基反应生成甘酮酸和新的氨基酸。

层析板上甘氨酸的斑点明显减少,甘酮酸的斑点明显增多,表明转氨基反应发生。

(3)谷氨酸转氨基反应:实验结果显示,谷氨酸在转氨酶的催化下,发生转氨基反应生成α-酮戊二酸和新的氨基酸。

层析板上谷氨酸的斑点明显减少,α-酮戊二酸的斑点明显增多,表明转氨基反应发生。

3. 影响转氨基反应的因素(1)pH值:实验结果显示,不同pH值条件下,转氨基反应的效率有所不同。

在适宜的pH值范围内,转氨基反应的效率较高。

因此,pH值是影响转氨基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2)温度: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温度条件下,转氨基反应的效率有所不同。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转氨基反应的效率逐渐提高。

转氨作用实验报告

转氨作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转氨作用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六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实验报告实验六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实验名称】: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09救援一班第三大组李岚宇20XX222336室温:28°(一)实验目的:1、学习氨基酸纸层析的基本原理。

2、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在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а-酮酸与α-酮基的互换反应称为转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广泛地存在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是体内氨基酸代谢的重要途径。

氨基酸反应时均由专一的转氨酶催化,此酶催化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α-酮基酸上。

各种转氨酶的活性不同,其中肝脏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如下反应:α—酮戊二酸+丙氨酸谷氨酸+丙酮酸本实验以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底物,加肝匀浆保温后,用纸层析法检查谷氨酸的出现,以证明转氨基作用。

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以滤纸为支持物,滤纸纤维与水亲合力强,水被吸附在滤纸的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

有机溶剂与水不相溶,把预分离物质加到滤纸的一端,使流动溶剂经此向另一端移动,这样物质随着流动相的移动进行连续、动态的不断分配。

由于物质分配系数的差异,而使移动速度就不一样,在固定相中,分配趋势较大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反之,在流动相分配趋势较大的成分,移动速度快,最终不同的组分彼此分离,物质在纸上移动的速率可以用比值Rf表示:ALT物质在一定的溶液中的分配系数是一定的,故比值Rf也相对稳定,因此在同一层析体系中可用Rf值来鉴定被分离的物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1、0.01mol/Lph7.4磷酸盐缓冲液。

2、0.2mol/Lna2hpo4溶液81ml与0.2mol/Lnah2po4溶液19ml混匀,用蒸馏水稀释20倍。

3(:转氨作用实验报告)、0.1mol/L丙氨酸溶液称取丙氨酸0.891克,先溶于少量0.01mol/L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以1.0nnaoh仔细调至ph7.4后,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ml。

纸层析法实验报告

纸层析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纸层析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使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的方法。

3. 通过实验,加深对氨基酸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纸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组分。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使组分在流动相中移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在纸层析法中,固定相是滤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流动相为不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

当试样点在滤纸条的一端后,在密闭的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

由于各种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进行分配,且它们的分离系数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氨基酸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也不相同,最终在滤纸上形成距原点不等的层析点。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滤纸、毛细管、培养皿、滴管、剪刀、尺子、显色剂、显微镜等。

2. 试剂:氨基酸混合溶液、氨水、显色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滤纸条:将滤纸剪成适当的长度和宽度,用剪刀剪去两侧,中间留一长约1.5cm,宽约0.5cm的窄条。

2. 点样:用毛细管吸取氨基酸混合溶液,在滤纸条的一端约1cm处点样。

3. 展开层析:将滤纸条放入培养皿中,用滴管滴加氨水,使氨水湿润滤纸条。

然后将培养皿放在密闭的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

4. 显色:当溶剂展开到滤纸条另一端时,取出滤纸条,待溶剂挥发后,用显色剂进行显色。

5. 观察与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滤纸条上的层析点,根据层析点位置和Rf值,对氨基酸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层析图:(此处插入实验结果图片)2. 分析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现象:(1)不同氨基酸在滤纸条上形成了不同的层析点,说明纸层析法可以有效地分离氨基酸。

(2)根据层析点的位置和Rf值,我们可以对氨基酸进行鉴定。

(3)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证明了纸层析法在分离氨基酸方面的有效性。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地运用纸层析法分离了氨基酸混合物,证明了该方法在分离氨基酸方面的有效性。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纸层析法对不同氨基酸溶液进行分离和检测,以研究其迁移率和相对极性的差异。

通过选取适当的溶剂系统和纸层析条件,我们成功地分离了五种常见氨基酸,并确定了它们在纸上的迁移程度。

实验结果表明,纸层析法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有效的技术,可用于氨基酸的分离和鉴定。

引言:氨基酸是生物体中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于研究生物体的代谢、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快速、准确地分离和检测氨基酸,科学家们发展出了多种分析技术,其中之一就是纸层析法。

纸层析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吸附剂(纸)上的迁移差异进行分离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药物研究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纸层析法对氨基酸进行分离和鉴定,以深入了解氨基酸的性质和特点。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氨基酸样品:丙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

- 层析纸:常规过滤纸。

- 层析溶剂:正丁醇/蒸馏水(7:3)混合液。

2. 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溶液:将每种氨基酸样品分别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制备浓度为0.1 mol/L的氨基酸溶液。

2. 准备层析纸:在纸层析仪中放置一条纸带,细细地描绘线8 cm以上,标明起始点和结束点。

3. 样品加载:使用吸管或微量注射器,将每种氨基酸溶液滴于纸带的起始点上,注意避免溶液的扩散。

4. 层析过程:将纸带放入层析仪中,加入适量的层析溶液至稍高于纸带的底部,待溶液达到上端时取出纸带,立即标记氨基酸的悬浮位置。

5. 结果分析:测量标记点距离起始点的距离,并计算各氨基酸的迁移率。

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分离了丙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这五种常见氨基酸。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不同氨基酸在纸上的迁移率存在一定差异。

迁移率较大的氨基酸,其在纸上的可见位置相对靠近起始点;而迁移率较小的氨基酸,则迁移较慢,位置较远。

这种差异主要与氨基酸的极性有关。

极性较大的氨基酸更容易与层析纸上的极性团结合,从而减缓其迁移速度;而极性较小的氨基酸则与层析纸上的极性团的作用较弱,迁移速度较快。

实验六 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 实验报告

实验六 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  实验报告

实验六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实验名称】: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09救援一班第三大组李岚宇2009222336室温:28°(一)实验目的:1、学习氨基酸纸层析的基本原理。

2、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在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а-酮酸与α-酮基的互换反应称为转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广泛地存在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是体内氨基酸代谢的重要途径。

氨基酸反应时均由专一的转氨酶催化,此酶催化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α-酮基酸上。

各种转氨酶的活性不同,其中肝脏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如下反应:α—酮戊二酸+ 丙氨酸−−→←ALT谷氨酸+ 丙酮酸本实验以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底物,加肝匀浆保温后,用纸层析法检查谷氨酸的出现,以证明转氨基作用。

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以滤纸为支持物,滤纸纤维与水亲合力强,水被吸附在滤纸的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

有机溶剂与水不相溶,把预分离物质加到滤纸的一端,使流动溶剂经此向另一端移动,这样物质随着流动相的移动进行连续、动态的不断分配。

由于物质分配系数的差异,而使移动速度就不一样,在固定相中,分配趋势较大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反之,在流动相分配趋势较大的成分,移动速度快,最终不同的组分彼此分离,物质在纸上移动的速率可以用比值Rf表示:物质在一定的溶液中的分配系数是一定的,故比值Rf也相对稳定,因此在同一层析体系中可用Rf值来鉴定被分离的物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1、0.01mol/L pH 7.4磷酸盐缓冲液。

2、0.2mol/L Na2HPO4溶液81ml与0.2mol/L NaH2PO4溶液19ml混匀,用蒸馏水稀释20倍。

3、0.1mol/L丙氨酸溶液称取丙氨酸0.891克,先溶于少量0.01mol/L 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以1.0 N NaOH仔细调至pH7.4后, 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ml。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和检测氨基酸的混合物,并掌握纸层析法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纸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纸张)上运动速度不同,从而使它们在水平方向上分离。

对于氨基酸来说,它们的极性不同,因此可以通过纸层析法进行分离。

具体方法为:先将混合物溶于适当溶剂中,然后将溶液点于纸上,待其干燥后将纸张放入含有适当移动相(如丙酮-水)的槽中,在移动相作用下,各氨基酸沿着纸张上升,并在不同位置处停留下来形成斑点。

最后通过显色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进行检测。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取一张大小适中的滤纸,在距离底部1cm处画一个横线。

2.制备样品:取苯甲酰氨基丙酸(BAP)和甘氨酸(Gly)各10mg,加入0.1mol/L HCl中,用超声波混合溶解。

3.点样:用微量移液管在距离底部1cm处分别点上制备好的样品。

4.干燥:将纸张放在通风处晾干。

5.装置槽:取一只玻璃槽,加入适量的丙酮-水移动相(比例为7:3),使其深度约为1cm。

6.上色:将晾干的纸张迅速放入槽中,待移动相上升至距离纸面1cm时取出,迅速晾干并标记。

7.检测:将纸张置于紫外线灯下或进行显色处理,观察斑点位置和颜色。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后,在紫外线灯下观察到两个斑点,分别位于距离底部2cm和3cm左右。

其中较靠近底部的斑点为苯甲酰氨基丙酸(BAP),较靠近顶部的斑点为甘氨酸(Gly)。

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可以看出,在适当条件下利用纸层析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和检测氨基酸混合物。

其中,移动相的选择、样品的制备和点样的位置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此外,通过观察斑点位置和颜色可以初步判断混合物中各种氨基酸的成分。

六、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接触皮肤或吸入。

2.制备样品时要保持干燥,避免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点样时要注意位置和数量,避免斑点过多或重叠。

纸层析的实验报告

纸层析的实验报告

纸层析的实验报告篇一: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报告前言纸层析法纸层析法又称纸色谱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分离技术。

本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M.Tswett发现并使用这一技术证明了植物的叶子中不仅有叶绿素还含有其它色素。

现在层析法已成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其它学科领域有效的分离分析工具之一。

它是一种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法。

固定相一般为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流动相为不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也可使纸吸留其他物质作为固定相,如缓冲液,甲酰胺等。

将试样点在纸条的一端,然后在密闭的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

当组分移动一定距离后,各组分移动距离不同,最后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

将纸取出,待溶剂挥发后,用显色剂或其他适宜方法确定斑点位置。

根据组分移动距离与已知样比较,进行定性。

用斑点扫描仪或将组分点取下,以溶剂溶出组分,用适宜方法定量。

纸层析法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菌素等物质的一种分离分析工具。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溶剂是流动相。

在环境分析测试中,有时用纸层析法分离试样组分,它用于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如3,4-苯并芘。

但不如GC、HPLC应用普遍。

在做叶绿体色素分离时用到,将叶片碾碎,浸出绿色液体,将液体与层析液混合,将滤纸一段进入混合液体,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留下4条色素带。

由此观查出各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和种类。

纸层析法一般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地快,反之则慢;含量较多者色素带也较宽。

最后在滤纸上留下4条色素带,所以利用纸层析法能清楚地将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

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添加剂及化妆品行业。

植物体内转氨基作用

植物体内转氨基作用
植物通过转氨酶的作用可将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酮酸原来酮基的位置上结果形成一种新的酮酸和一种新的氨基酸所生成的氨基酸可用纸层析法检测
植物体内的转氨基作用
【实验目的】
1. 学习转氨基反应的原理。 2. 掌握用纸层析法鉴定转氨基的方法。
【实验原理】
氨基转移酶(转氨酶)在植物体内广泛存 在。植物通过转氨酶的作用,可将α-氨基酸上 的氨基转移到α-酮酸原来酮基的位置上,结果 形成一种新的α-酮酸和一种新的α-氨基酸, 所生成的氨基酸可用纸层析法检测。
(二)酶促反应
取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编号,按下表分别 加入试剂和酶液(单位ml)。 Nhomakorabea管号
0.1Mα-酮戊 二酸溶液
1
0.5
2
0.5
3
-
0.1M丙氨 酸溶液
0.5 0.5
酶液
0.5 0.5 0.5
磷酸缓冲液 (pH7.5)
1.5 2.0 2.0
试管摇匀后,置于37℃水浴30min,取出后 各加3滴30%三氯乙酸溶液终止酶促反应,再转 入沸水浴处10min,使蛋白质完全变性沉淀,冷 却后(离心或过滤,取上清液或滤液)备用。
Rf =
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注意事项
整个操作过程中,手只能接触滤纸两侧边缘, 否则手指上的汗液会造成滤纸出现众多斑点。
在点样时,不要将毛细管插错了试剂瓶。 展层结束后,切勿忘记用铅笔描出溶剂前沿。 点样斑点不能太大(直径应小于0.5cm),防
止氨基酸斑点重复。 吹风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斑点变黄。
4.展层:点样后,用线将滤纸绑成筒状(两边 不能接触),直立于培养皿中(点样面朝外, 点样端朝下),盖上层析缸盖展层。当溶剂扩 展至滤纸上沿约1厘米时,取出滤纸,用铅笔 描出溶剂前沿界线,吹干。

纸层析的实验报告

 纸层析的实验报告

纸层析的实验报告篇一: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报告前言纸层析法纸层析法又称纸色谱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分离技术。

本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M.Tswett发现并使用这一技术证明了植物的叶子中不仅有叶绿素还含有其它色素。

现在层析法已成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其它学科领域有效的分离分析工具之一。

它是一种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法。

固定相一般为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流动相为不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也可使纸吸留其他物质作为固定相,如缓冲液,甲酰胺等。

将试样点在纸条的一端,然后在密闭的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

当组分移动一定距离后,各组分移动距离不同,最后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

将纸取出,待溶剂挥发后,用显色剂或其他适宜方法确定斑点位置。

根据组分移动距离(Rf值)与已知样比较,进行定性。

用斑点扫描仪或将组分点取下,以溶剂溶出组分,用适宜方法定量(如光度法、比色法等)。

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菌素等物质的一种分离分析工具。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溶剂是流动相。

在环境分析测试中,有时用纸层析法分离试样组分,它用于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如3,4-苯并芘。

但不如GC、HPLC应用普遍。

在做叶绿体色素分离时用到,将叶片碾碎,浸出绿色液体,将液体与层析液(石油醚)混合,将滤纸一段进入混合液体,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留下4条色素带。

由此观查出各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和种类。

纸层析法一般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地快,反之则慢;含量较多者色素带也较宽。

最后在滤纸上留下4条色素带,所以利用纸层析法能清楚地将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

氨基酸的纸层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纸层析实验,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成分。

实验原理,纸层析法是一种根据物质在固体和液体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在纸上发生分离的方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纸层析法来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成分。

氨基酸在纸上的分离是通过其在纸和溶液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来实现的。

实验步骤:1. 准备纸层析仪器和试剂,取一张纸层析板,将其放入试剂槽中,加入足够的溶剂使其浸没,然后将纸层析板取出,倾斜放置在支架上,使其表面干燥。

2. 样品制备,取少量氨基酸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得到氨基酸的溶液。

3. 样品上样,用吸管或者毛细管在纸层析板的一端滴加氨基酸溶液。

4. 开始分离,将纸层析板放置在密闭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浸没纸层析板的一端。

5. 观察分离现象,待溶剂上升至纸层析板的上端时,取出纸层析板,用铅笔标记溶剂前沿位置,然后将纸层析板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6. 结果分析,观察纸层析板上各色斑的形成情况,根据色斑的位置和颜色来判断氨基酸的成分。

实验结果:经过纸层析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和鉴定了氨基酸的成分。

通过观察纸层析板上的色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氨基酸在纸上的分离情况。

根据色斑的位置和颜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氨基酸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纸层析法在氨基酸分离和鉴定中的应用。

纸层析法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的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纸层析法在其他化合物分离和鉴定中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1. 赵军, 徐宁, 等.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 张三, 李四. 分析化学实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3. 王五, 赵六. 分析化学实验技术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报告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报告

前言纸层析法纸层析法又称纸色谱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分离技术。

本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M.Tswett发现并使用这一技术证明了植物的叶子中不仅有叶绿素还含有其它色素。

现在层析法已成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其它学科领域有效的分离分析工具之一。

它是一种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法。

固定相一般为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流动相为不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也可使纸吸留其他物质作为固定相,如缓冲液,甲酰胺等。

将试样点在纸条的一端,然后在密闭的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

当组分移动一定距离后,各组分移动距离不同,最后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

将纸取出,待溶剂挥发后,用显色剂或其他适宜方法确定斑点位置。

根据组分移动距离(Rf值)与已知样比较,进行定性。

用斑点扫描仪或将组分点取下,以溶剂溶出组分,用适宜方法定量(如光度法、比色法等)。

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菌素等物质的一种分离分析工具。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溶剂是流动相。

在环境分析测试中,有时用纸层析法分离试样组分,它用于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如3,4-苯并芘。

但不如GC、HPLC应用普遍。

在做叶绿体色素分离时用到,将叶片碾碎,浸出绿色液体,将液体与层析液(石油醚)混合,将滤纸一段进入混合液体,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留下4条色素带。

由此观查出各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和种类。

纸层析法一般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地快,反之则慢;含量较多者色素带也较宽。

最后在滤纸上留下4条色素带,所以利用纸层析法能清楚地将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

图1 叶绿素的分离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添加剂及化妆品行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
【实验名称】: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
09救援一班第三大组李岚宇2009222336
室温:28°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氨基酸纸层析的基本原理。

2、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
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在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а-酮酸与α-酮基的互换反应称为转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广泛地存在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是体内氨基酸代谢的重要途径。

氨基酸反应时均由专一的转氨酶催化,此酶催化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α-酮基酸上。

各种转氨酶的活性不同,其中肝脏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如下反应:
α—酮戊二酸+ 丙氨酸

−→
←ALT
谷氨酸+ 丙酮酸
本实验以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底物,加肝匀浆保温后,用纸层析法检查谷氨酸的出现,以证明转氨基作用。

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以滤纸为支持物,滤纸纤维与水亲合力强,水被吸附在滤纸的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

有机溶剂与水不相溶,把预分离物质加到滤纸的一端,使流动溶剂经此向另一端移动,这样物质随着流动相的移动进行连续、动态的不断分配。

由于物质分配系数的差异,而使移动速度就不一样,在固定相中,分配趋势较大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反之,在流动相分配趋势较大的成分,移动速度快,最终不同的组分彼此分离,物质在纸上移动的速率可以用比值Rf表示:
物质在一定的溶液中的分配系数是一定的,故比值Rf也相对稳定,因此在同一层析体系中可用Rf值来鉴定被分离的物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试剂:
1、0.01mol/L pH 7.4磷酸盐缓冲液。

2、0.2mol/L Na2HPO4溶液81ml与0.2mol/L NaH2PO4溶液19ml混匀,用蒸馏水稀释20倍。

3、0.1mol/L丙氨酸溶液称取丙氨酸0.891克,先溶于少量0.01mol/L 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以1.0 N NaOH仔细调至pH7.4后, 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ml。

4 、0.1mol/Lα-酮戊二酸称取α-酮戊二酸1.461克,先溶于少量0.01mol/L 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以1.0 N NaOH仔细调至pH 7.4 后,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ml。

5、0.1mol/L 谷氨酸溶液称取谷氨酸0.735克,先溶于少量0.01mol/L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以1.0 N NaOH仔细调至pH 7.4 后, 加磷酸盐缓冲液至50 ml。

6、0.5%茚三酮溶液称取茚三酮0.5克于100 ml丙酮中溶解。

7、层析溶剂:将重蒸过的酚2份和水1份按比例混合后,放入分液漏斗中,震荡,静置24小时后分层,将下部酚层转移到瓶中备用。

仪器:玻璃匀浆器、10ml试管、培养皿、表面皿、沸水浴锅、37℃恒温水浴箱、9cm圆滤纸、烘箱、手术剪刀、分液漏斗。

(四)实验步骤:
1、肝匀浆制备:取新鲜动物肝0.5克,剪碎后放入匀浆器,加入冷0.01mol/LpH 7.4磷酸盐缓冲液1.0 ml,迅速研成匀浆,用上述缓冲液4.5ml混匀备用。

2、酶促反应过程
(1)取离心管两支,编号:1(测定管)、2(对照管),各加肝匀浆0. 5ml。

把对照管放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取出冷却。

(2)各加0.1mol/L丙氨酸0.5 ml, 0.1mol/Lα-酮戊二酸0.5 ml,0.01mol/L pH 7.4磷酸盐缓冲液1.5 ml,摇匀。

(3)37℃保温,30分钟后取出,保温完毕。

(4)把测定管放沸水浴中煮10分钟,取出后冷却,过滤。

3、层析
(1)取圆形滤纸一张(直径9cm)放洁白纸上,以圆点为中心,约1 cm为半径,用铅笔划一圆线作为基线,在线上四等份处标清四点编号作为点样原点。

(2)点样:用四根毛细玻璃管分别进行点样。

把丙氨酸液、谷氨酸液分别点在原点2、4处。

把测定液、对照液分别点在原点1、3处。

注意斑点不宜过大(应在直径0.5cm以下)。

在第一次点样点干后,再在原处同样点第2次。

(3)层析:先在滤纸圆心处打一小孔(铅笔芯粗细),再取滤纸一条卷成捻如灯芯状,上端插入滤纸中心孔中,下端剪成须状。

(4)把滤纸平放在上述培养皿上,使纸芯下浸入层析液中,盖上培养皿盖。

可见层析液沿纸芯上升到滤纸中心,渐向四周扩散。

当层析液前缘到离滤纸边缘约1cm时,约25分钟,取出滤纸,用镊子小心取下纸芯,放入烘箱中烘干。

(5)显色:将上述滤纸平放在培养皿上,滴0.5%茚三酮的丙酮溶液,使滤纸全部湿润,再放入烘箱干燥,此时可见紫色斑出现,比较色斑的位置,及色泽深浅,计算Rf值,分析是否发生了转氨基反应。

(五)实验结果记录:
图(1)
(六)实验讨论:
1、从表格(1)中可以看出,测定管上清液点样出现了两个色斑,根据Rf值的计算也可以看出,测定管中氨基酸发生了转氨基作用,生成的未知物质b为谷氨酸,则未知溶质a 为丙氨酸;对照管中因为酶的失活而没有发生转氨基反应,只有丙氨酸,所以色斑只有一个。

2、层析点样时手要洗净,操作中尽可能少量接触滤纸,以免污染。

3、层析液中含有腐蚀性酚,取用时注意安全,防止溅到皮肤及眼睛。

4、点样点不宜过大,直径小于0.5cm.
2010年9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