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质增效 建设美丽浙江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8.25•【字号】浙政办发〔2023〕49号•【施行日期】2023.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3〕4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高质量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提升全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产业、人文环境、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协同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成效展现“两个先行”的使命担当。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全龄友好。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美丽城镇。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持续塑造城镇产业、文化和风貌特色。
鼓励都市区卫星城、省级中心镇、县域副中心城镇加快向小城市发展。
——联创联建,共富共美。
推动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联创联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统筹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社会“自治之手”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贤返乡助力、人才入乡创业,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局面。
(三)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持续提升小城镇品质,按照“重点打造一批、创新培育一批、扶持提升一批”的建设思路,每年打造100个以上环境更宜居、服务更友好、产业更兴旺、人文更深厚、治理更高效的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联动推进现代化美丽县城(城区)建设。
学习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携手高质量一体化,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学习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携手高质量一体化,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近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今年的主题是“携手高质量一体化,奋进中国式现代化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既步调一致,又各展所长,以“一体化”为卷,“高质量”为笔,“绿色发展”为墨,绘就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图卷,探索出了一套以高质量绿色发展助推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做法。
以绿色转型为抓手,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提质增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
不同地域的区位、生态、政策、产业、资金优势各有长短,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可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制造业、绿色有机农业、生态旅游业等。
同时,根据不同发展模式深化生态补偿机制。
如浙江、安徽两省联动实施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开创了跨省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的先河,走上了跨区域发展的互利共赢之路。
以绿色生态为抓手,推动国土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协同规划。
国务院正式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3-2035年)》,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治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规划将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等三地全域作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示范区,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进跨区域一体化空间协同治理。
为一体化发展区域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生动实践。
区域协同规划可以更好地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构建集约型、开放式、绿色化的区域一体空间布局。
同时,统筹各级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将有力推动全域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扩大生态空间、保障农业空间、优化城镇空间的一体化发展思路。
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加强区域监管一体化发展的交流融合。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17•【字号】浙政办发〔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4〕1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系列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更好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履职、执法为民,进一步提升执法理念、贯通执法环节、集成执法机制、增强执法互动、拓展执法功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实现行政执法效能最大化、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最小化、为民服务效益最优化,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提供有力法治支撑和服务。
到2024年底,行政执法制度更加公平、简约、可预期,行政执法体系更加健全、系统、顺畅,行政指导更加精准、执法监督更加有力。
到2025年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格局成熟定型,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生硬执法、过度执法、重复执法、低效执法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得到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护,人民群众对执法的满意度有效提升。
二、主要任务(一)优化行政许可服务。
坚持“高效办成一件事”,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行政许可服务。
实行行政许可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时,一次性告知相关监管规则和标准。
全面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健全以事项实施难度、风险可控程度、服务对象信用状况为基础的差异化告知承诺事后核查机制。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方案一、背景和目标1.1 背景美丽乡村建设是浙江省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改善乡村环境和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2 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实现乡村振兴与现代化相融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
二、重点任务2.1 美化乡村环境•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和农村污水治理。
•改善农村道路和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推进乡村绿化,增加绿色植被覆盖面积,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2.2 提升农民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设备。
•发展农村旅游和农家乐等特色产业,提供农民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加大对农民教育和医疗保障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
2.3 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4 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村经济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
•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实施方式和措施3.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计划,明确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形成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3.2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相关政策支持,增加美丽乡村建设的项目资金来源。
3.3 加强宣传和推广•制定宣传方案,借助媒体和新闻传媒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和成果。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2.02•【字号】浙政办发〔2024〕3号•【施行日期】2024.0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浙政办发〔2024〕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和《十方面民生实事责任分解》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再出发之年。
各地、各单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历次全会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深入实施“十项重大工程”,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确保政府工作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为全国大局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2月2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一、王浩省长牵头重点工作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2.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一般性支出,大幅压减论坛、展会、节庆等活动,把更多财力用在帮企业、促发展、惠民生上。
责任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牵头,省商务厅、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除标注为“牵头”单位外,列第一位的为牵头或汇总单位,下同)3.积极争取并高效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充分发挥其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拉动作用。
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印发《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政发〔2003〕2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是我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八项举措”之一。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把建设生态省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齐心协力搞好生态省建设。
要以《纲要》为依据,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科学编制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及部门工作计划,保证《纲要》的顺利实施。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生态省建设的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逐级分解落实生态省建设省市长任期目标责任书,将生态省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省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生态市、生态县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服务。
省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纲要》实施的协调和督促,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生态省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二○○三年八月十九日前言2006-03-29迈入新世纪,浙江进入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浙江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要求“以营造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为主要内容,加强生态省建设为主要载体,全面建设绿色浙江”。
建设生态省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是立足省情,把握规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浙江 美丽河湖实施方案
浙江美丽河湖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省河湖环境质量,打造美丽乡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浙江美丽河湖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生态修复、水域治理、景观提升等措施,使浙江省河湖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河湖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
二、具体措施。
1. 生态修复。
通过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措施,改善河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高水质净化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河湖生态景观价值。
2. 水域治理。
加大对污染源头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体水质,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
3. 景观提升。
在河湖周边建设生态步道、观景平台等设施,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提升河湖景观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4. 宣传教育。
加强对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引导市民共同参与河湖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5. 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严密的监管体系,确保河湖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
加大对美丽河湖实施方案的资金投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2. 技术支持。
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生态修复和水域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市民参与。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河湖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实施效果。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全面实施,预计在三年内,浙江省的河湖环境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水域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河湖景观价值大幅提升,成为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的亮点之一。
五、结语。
美丽河湖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浙江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我们期待通过共同努力,让浙江的河湖更加美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1.05.31•【字号】浙发改规划〔2021〕204号•【施行日期】2021.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21〕20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5月31日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为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有关规划计划、《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规划纲要(2020—2035年)》,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与形势(一)“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十三五”期间,我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环境风险防范、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能力建设,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场战役,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考核持续保持优秀,环境空气质量在长三角区域率先实现全省达标。
2020年,设区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3.3%,比2015年分别降低43.2%和提高9.5个百分点,50个县级以上城市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
美丽浙江建设情况汇报
美丽浙江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美丽浙江建设工作,全省上下紧密团结,积极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浙江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湖泊水库治理、水源地保护工程,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全省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浙江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景观优化,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浙江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制造、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四、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浙江省加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五、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浙江省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六、美丽浙江建设迈上新台阶。
美丽浙江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我们要继续保持定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要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面貌全面提升;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水平;要不断加大对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美丽浙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共同努力,相信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美丽浙江一定能够建设得更加美丽,人民群众一定能够生活得更加幸福!。
美丽浙江的实施方案
美丽浙江的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浙江的环境品质和旅游形象,我们制定了美丽浙江的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计划,实现浙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双赢局面,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浙江的自然之美和人文魅力。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浙江省各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保障浙江的空气、水质和土壤环境的整体质量。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力度,保护好浙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让这些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其次,我们将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浙江拥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我们将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推出更多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浙江的旅游服务水平,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享受到浙江的旅游资源和服务。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持和推动。
通过加大对乡村环境整治和乡村旅游开发的投入,打造一批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同时,我们还将支持和鼓励农民开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我们将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浙江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将加大对这些遗产的保护力度,同时开展相关的文化传承和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浙江的历史文化,增强对浙江的文化认同感。
综上所述,美丽浙江的实施方案将全面推动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为浙江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措施和计划的实施,浙江将展现出更加美丽和迷人的一面,吸引更多人来此欣赏、游玩和投资。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美丽浙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浙江省块状特色经济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浙江省块状特色经济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12.27•【字号】浙发改产业〔2019〕523号•【施行日期】2019.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浙江省块状特色经济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浙发改产业〔2019〕523号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区)发展改革委(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重点工作决策部署,促进我省块状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委牵头制定了《浙江省块状特色经济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省级有关单位名单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12月27日浙江省块状特色经济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按照省政府重点工作决策部署,为促进我省块状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浙江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以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为目标,以长三角一体化和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为契机,以数字化为引领,加快块状特色经济集聚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强化关键领域补短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块状特色经济,把块状特色经济转化成为浙江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浙江块状特色经济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到2022年,我省块状特色经济综合竞争力更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步伐加快,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以上块状特色经济15个左右,产值500亿级以上的30个左右。
质量效益更好,“浙江制造”标准和品牌加快涌现,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左右。
创新动力更优,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全国领先。
浙江美丽城镇实施方案
浙江美丽城镇实施方案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建设也日益完善。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人口过密等。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浙江省提出了美丽城镇实施方案。
首先,美丽城镇实施方案将重点关注城市绿化工作。
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将加大绿化投入,建设更多的公园、绿地和花园,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其次,美丽城镇实施方案将加强城市环境整治工作。
对于城市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打造清新的城市环境。
同时,加强对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城市环境卫生。
此外,美丽城镇实施方案还将注重城市交通建设。
通过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推广绿色出行方式等措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另外,美丽城镇实施方案还将加强城市建筑环境整治工作。
对于城市中存在的老旧建筑和违建问题,将进行整治和改造,提升城市建筑质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城市景观。
总的来说,美丽城镇实施方案是一项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工程,将通过绿化、环境整治、交通建设和建筑环境整治等多方面的措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这不仅将提升城市形象,也将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浙江省的城镇将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浙江省美丽城镇工作总结
浙江省美丽城镇工作总结
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拥有许多美丽的城镇。
近
年来,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不断加大投入,推动城镇环境改善,提升城镇品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打造出更加宜居宜业的美丽城镇。
首先,我们加大了城镇环境整治力度。
通过加大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加强城镇
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积极推动城市绿化工作,不断改善城镇环境质量。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城镇污染源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政策,确保城镇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其次,我们注重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加大了
对城市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不断提升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同时,我们还注重了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积极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
最后,我们加强了城镇规划管理工作。
在城镇规划管理方面,我们注重了城镇
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大了对城镇规划的调整和完善力度,确保城镇规划与城镇发展相适应。
同时,我们还注重了城镇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推动城镇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城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总的来说,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美丽城镇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打造出更加宜居宜业的美丽城镇,为广大城镇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和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责任分解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和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责任分解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2.01•【字号】嘉政办发〔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和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责任分解的通知嘉政办发〔202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单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和《2024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责任分解》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深入实施“十项重大工程”,全面落实“十大提升行动”,以嘉兴的“稳”“进”“立”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努力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勇挑大梁、勇立潮头。
各牵头单位要切实承担牵头抓总责任,对标先进、拉高标杆,细化工作举措,把工作做成特色、做出亮点,确保重点任务高质完成、走在前列。
各相关单位要树牢“一盘棋”意识,主动作为、协同推进,形成齐抓共管、实干争先的浓厚氛围。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2月1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注: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
2024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责任分解。
浙江绿色发展申论作文
浙江绿色发展申论作文近年来,浙江省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绿色发展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绿色发展是浙江省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为浙江省带来可持续发展。
而从长远角度来看,绿色发展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次,绿色发展是浙江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
浙江省以发展创新型、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为核心,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例如,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环保技术等领域,浙江省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同时,绿色发展还能够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浙江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再次,绿色发展是浙江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浙江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推进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绿色生产方式的推广,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全省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绿色发展也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最后,绿色发展也是浙江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推进绿色发展,浙江省能够实现城乡区域的共同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同时,绿色发展还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质增效。
总之,浙江省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
绿色发展不仅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今后,浙江省还将继续深化绿色发展,为实现美丽浙江的目标努力奋斗。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特制定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精神,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以深化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努力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
(二)总体目标。
根据县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各地不同的资源秉赋、区位条件、人文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重点培育、全面推进、争创品牌”的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到2015年,力争全省70%左右县(市、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60%以上的乡镇开展整乡整镇美丽乡村建设。
总体实现以下目标:——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低耗、低排放的乡村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乡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新型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节地、节材、节能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美丽浙江美丽乡村的创建
美丽浙江美丽乡村的创建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浙江省在城市发展的也一直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美丽浙江美丽乡村的创建成为了当地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所关注和重视的焦点。
本文将从浙江省美丽乡村的发展背景、创建实施情况和成效展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发展背景浙江是中国的经济大省,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
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过剩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浙江省从2017年开始启动了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旨在通过优化乡村环境、振兴乡村经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创建实施情况1.政策支持浙江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文件,包括《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奖励办法》等,为乡村振兴提供政策保障和经济扶持。
2.项目规划在美丽乡村的创建上,浙江省坚持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确立了“五位一体”乡村振兴战略格局,即突出发展产业、生态保护、环境改善、文化传承、治理体系五大建设内容。
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制定了一系列的村庄规划,包括村庄整治、产业布局、乡村旅游等。
3.实施措施浙江省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创建,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科技支撑、开展人才培训等。
积极推动资源整合和产业转型,加强对村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的改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成效展望美丽浙江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大批乡村焕发了勃勃生机,甚至有不少地方成为了长三角“上海辐射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在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不断深化和贯彻落实,相信美丽浙江美丽乡村的创建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美丽浙江美丽乡村的创建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工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5.20•【文号】•【施行日期】2021.05.20•【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2021年5月20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选取部分地区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浙江省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具有广阔的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
美丽浙江建设宣传稿
美丽浙江建设宣传稿15年来,从“绿色浙江”到生态省建设,再到生态浙江、美丽浙江建设,一以贯之、层层递进。
下面解读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15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接力精神,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其中,生态省建设作为长期以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基调和主旋律,以其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为浙江生态建设战略深化夯筑了“四梁八柱”。
同时根据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特征,及时作出战略深化。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美丽浙江”作出的部署,鲜明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接力要求。
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在内容上的不断完善和要求上的不断升级,充分体现了坚定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的高度自觉和实践担当。
15年来,浙江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水、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地表水水质得到显著改善,地下水水质各项指标保持良好,饮用水源地水质得到更好保护。
Ⅰ类水质占比从2005年的2.9%增长至2016年的10.9%;劣Ⅴ类水质从2005年的14.1%减少至2016年的2.7%,2017年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
全省地表水Ⅰ类~Ⅲ类的省控断面比例从2012年的64.3%上升到2017年的82.4%,平原河网水质也大幅改善,国家首次“水十条”考核浙江省名列第一。
大气环境质量稳定改善,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61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7年的39微克/立方米;全省设区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2013年的68.4%上升到2017年的82.7%,“大气十条”考核连续3年优秀。
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近岸海域海水污染总体得到遏制,优质海水明显增加。
森林生态质量稳定提升。
根据浙江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结果,201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1.17%,为自2004年开展省级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以来的最高值;全省森林资源呈现出总量不断增长、质量稳步提升、结构持续改善、功能显著增强的良好态势。
城乡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加快推动和美城乡建设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加快推动和美城乡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3.11.03•【字号】浙建〔2023〕8号•【施行日期】2023.1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正文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加快推动和美城乡建设的指导意见浙建〔2023〕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部署要求和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规划建设集成改革方案精神,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加快推动和美城乡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城市更新的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两个先行”的决策,围绕高质量发展,结合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域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切实加强城乡统筹联动,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品质建设的省域样板。
(二)工作原则坚持共富导向、统筹谋划。
突出功能完善、产业带动、百姓增收、治理优化等共富元素,一体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环境、风貌形象、活力秩序等方面高品质建设。
坚持资源整合、有机更新。
推进与城市有机更新、土地综合整治、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等工作融合,盘活存量空间资源。
注重山水林田湖草、城镇、乡村一体化整治提升。
注重规划引领、片区统筹,倡导微改造的“绣花”功夫。
注重城镇衰退地区功能复兴、活力重塑,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能。
坚持功能完善、品质提升。
注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更新完善,加快开展城市体检,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
注重绿色发展要求,推动绿色建造、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空间互联互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力提质增效建设美丽浙江
“美丽浙江”是浙江人民的热切愿望,是物质最富裕、精神最富有、生态最优美、政治最清明的完美诠释。
应当看到,……多年来我省XXX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
目前,我省XXX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其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成为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
因此,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质增效,建设美丽浙江,使经济行稳致远,才能实现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
“美丽浙江”令人心动,建设美丽浙江需要行动。
心动而不行动,再美好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心动加行动,才能把蓝图变为现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美丽浙江,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开展“五水共治”。
把创新驱动和“五水共治”作为全面治理环境、倒逼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治水治气和环境综合整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使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近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要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避免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这些重要论述,既符合我国经济增长阶段转换期的现实要求,也体现了我国经济建设思路的重大变化。
经验已经证明,忽视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增长,不仅代价大、成本高,而且会走弯路,欲速不达。
世界上一些国家已有前车之鉴,虽然经济发展加快,国家和社会财富增加,但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环境等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领域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
国内一些地区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类似问题。
这些年来,有的地方不讲质量的粗放型发展,污染了空气、水源,为了“金山银山”丢了“绿水青山”;有的地方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陷入了层层攀比增长速度、层层加码增长指标的恶性循环……凡此种种,都是片面追求产值速度、忽视质量效益造成的恶果。
其中教训我们必须认真记取并高度警醒,要千方百计提质增效,把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努力使浙江人民更加富裕、环境更加秀美、社会更加和谐。
建设美丽浙江,人人共享,人人有责。
履行好这个责任,需要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具体说来,就是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实际行动建设美丽浙江。
着力提质增效夯实发展基础
国内生产总值GDP准确反映了特定地区的绝大部分经济活动,成为诊断经济总趋势的关键指标。
GDP就像灯塔一样,指引政策制定者判断经济冷热、决定政策取向并精细调整力度与节奏。
于是GDP就成为考核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关键一环。
似乎全社会都在探讨如何加快GDP增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都以远超他国双倍数的GDP指数为豪。
应当看到,多年来我省GDP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
目前,我省XXX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其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成为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
因此,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质增效,建设美丽浙江,使经济行稳致远,才能实现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
然而经济增速当真越快,发展就会越快吗?纵观过往,我们不难发现,浙江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
此前的发展都是过度依靠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等要素投入来拉动GDP增长的发展,目前这些因素已出现明显减缓和滑退。
因此,不能再简单地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而要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于提质增效中筑牢发展的基础。
发展要以提质增效为基础,惠及民生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城乡、区域发展的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加快完善,以及社会财富创造与公平分配的相互协调是以提质增效为基础的。
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有序进行,又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前提。
居民收入的提高会促进内需的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顺着这样的发展思路,沿着这样的发展方向,浙江必将获得最为深厚的增长潜力,奋力闯出一条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路。
发展要以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内外兼修才有含金量。
长久以来,我省经济的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
省内大量企业从事劳动密集型、增长粗放型的对外加工贸易。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高端产品开发较少,加之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很多中心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甚至关停倒闭。
面对全球经济的低迷,以及我国人口红利的减弱与环境约束的强化,作为经济强省的浙江,要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有选择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才能顺应人民的期盼,增强发展后劲。
发展要以提质增效为重点,着眼长远的增长才有持久的动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动力源。
只注重速度不注重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省在取得经济发展辉煌成果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和承载能力已近极限。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未来的发展必须把重点聚焦到提质增效上,以“五水共治”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可持续发展。
发展永不止步,改革未有穷期。
我省正处于发展转型的重要关口,只有牢牢把握发展大势,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办法,积极适应速度的“换挡”,不断迈出提质增效的新步伐,我们就一定能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开创更有活力、更富品质的发展境界。
着力提质增效建设美丽浙江
“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这是诗句中对美丽浙江的描述,浙江一直以美丽、秀气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浙江的水已不是那么清,浙江的天已不是那么蓝。
让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已不新鲜,雾霾天气也越发的频繁。
而美丽浙江的内涵绝不仅仅只是环境问题,更深层次来看,应该是人、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各类因素和谐、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美丽”的真谛。
因此,建设美丽浙江,应该在着力提质增效上狠抓落实。
无论是环境问题还是社会问题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所以,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才是硬道理。
首先,政府带头是建设美丽浙江的基础。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群众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同时不能再以GDP论英雄,把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因素纳入到政绩考核中,剔除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实实在在的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打造服务性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并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世风,为建设美丽浙江开好头,起好步。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是建设美丽浙江的关键。
而提质增效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核心。
以科技创新带动转型升级,以五水共治倒逼转型升级,以政策扶植鼓励转型升级等方式提质增效转变企业发展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质量和效益。
并且淘汰排除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环境才能持续改善。
再次,制度监管是建设美丽浙江的保障。
对于那些知法犯法的违规企业要“零容忍”,即拉高压线,又通高压电。
同时加强制度建设,让违法成本远大于违法收益,让守法受益远大于守法成本。
进而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益,鼓励社会监督和媒体曝光,形成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易违规的惩戒、防范、保障机制。
最后,人人参与是建设美丽浙江的根本。
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效益,崇尚低碳生活和绿色出行。
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建设美丽浙江的一份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也唯有如此大家才能对身边的美有切身的感受,更能领会到“美丽浙江”的价值,进而去追求更深层次的“美丽”,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跟着一起提高。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着力提质增效,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有序发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浙江,这既是党和政府的紧迫任务,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