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浅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文化浅说
善卷洞的历史可推到2700年前的周代。明陈仁锡《潜确居类书》记曰:“善权(卷)洞,在常州府宜兴县国山东南,一名龙岩,周幽王二十四年,洞忽自开。”这说明这里早在公元前就发生过地震,“洞忽自开”,有了善卷洞。但在更为远古(约4000年前)的时候,舜要把天下禅让给湖南常德人善卷,而善卷却不愿就任,说:“余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遂潜入深山,不知去向。但在宜兴县志中却有“相传尧时有善卷隐居此地”的记载。如果这一传说成立,则善卷洞在4000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到了三国时候,义兴(即现宜兴,因周(王己)三兴义兵而得名,公元976年,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为宜兴)善卷山区又发生地震,离墨山上有一块围5米的大石突然耸立山头3米多,称为“吴自立大石”;善卷山“有空石,忽裂十余丈,名曰‘石室’”。这次地震将善卷洞两个干洞一个水洞态势定格。特别是水洞中云雾缭绕,紫霭氤氲,谓是藏龙之所。吴帝孙皓认为这山上有王气,是大瑞之兆,即封此山为“国山”,命丞相(氵允)撰写碑记,派司徒董朝、太常周处到“国山”封禅,建国山碑,埋下金函、银龙、玉壁等作为镇山之宝。同时将原“天册”的年号改为“天玺”,并设置国山县,隶属于义兴郡。从此,善卷山区成为东吴形胜之地,大家都争着到国山祭天、游洞。
南北朝时,各代君主不仅常有祭天求雨之举,且于各地大肆兴建佛寺。据《寰宇记》载,梁武帝萧衍曾祷雨于南京蒋山未成,后有神托梦给武帝,说是阳羡九斗山(即宜兴善卷山,宜兴古称阳羡)有神张水曹,能兴风雨。武帝即遣使筑坛,祭雨而降。因此,于多秀的善卷山建寺,乃是理所当然的。仅当时的义兴一地,于公元479-570的一百年中,就建了11座佛寺,其中齐代4座、梁代6座、陈代1座,而为首的即是位于善卷洞旁的善卷禅寺。
梁祝故事原发地 在善卷后洞,现在还有碧鲜庵碑、晋祝英台琴剑之冢、蝶亭、英台阁、祝英台读书处等有关梁祝爱情故事的众多遗址遗迹。当地的地名,也曾为祝陵。原来,千古传颂、妇孺皆知的梁祝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宋《咸淳毗陵志》云:“祝陵在善权山,岩前有巨石,刻云祝英台读书处,号‘碧鲜庵’。昔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其说类诞。然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
从《咸淳毗陵志》记述看,可以说明四点:其一,
在善卷寺中,有一篇《善卷寺记》,其中记述了齐武帝赎祝英台旧产建寺的史实;其二,编者史能之对梁祝化蝶之说认为荒诞无稽;其三,史能之在阅读查考《善卷寺记》后,确认为齐武帝赎祝英台旧产建寺的史实;其四,根据《善卷寺记》的记述,史能之最后肯定历史上必有祝英台其人和她的住宅。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出三点结论:一是《善卷寺记》为齐武帝歌功颂德,应作于齐武帝在位期间(公元483年-493年)距梁祝生活的年代仅130年左右,且早于《金楼子》70年左右,是现今发现的最早的关于祝英台的文字记载。二是历史在记录齐武帝行为的时候,把祝英台也记了进去,祝英台是宜兴人是无疑的。三是作者认为“恐非女子耳”,但民间认为“本女子”,就产生出祝英台“女扮男装”的故事。
宋《咸淳毗陵志》编者史能之,字子善,浙江四明人,进士出身,朝奉大夫太府丞相,咸淳二年知常州府。他在编篡《咸淳毗陵志》时态度十分严谨,对祝英台作了实事求是的记述,不仅为我们解开了祝英台是虚拟人物还是历史真实人物的千古之谜,而且为我们确认祝英台故里提供了最早的可靠依据。
不仅祝英台的故里是在宜兴,而且梁祝的读书处也在宜兴善卷洞的碧鲜庵。唐《十道四蕃志》中有“善权山南,上有石刻曰祝英台读书处”的记述;唐《广舆记》也称:“祝陵有精舍,号‘碧鲜庵’。”现今“碧鲜庵”碑是唐代人所书,已成为我国现存的梁祝爱情故事的最早文物。
梁祝化蝶传说渊源
“梁祝化蝶”是梁祝爱情故事的高潮,是人们对梁祝爱情永存美好向往的寄托,也是宜兴人民的独特创造。
现存可考最早的梁祝化蝶文字,是宋代薛季宣(公元1134-1173年)的《游祝陵善权洞》诗。其诗云:“万古英台面,云泉响佩环。练衣归洞府,香雨落人间。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这比其他地区在清代才出现的“化蝶”文字要早六百多年。明代冯梦龙在《情史》中称:“吴中花蝴蝶,妇孺称黄色者为梁山伯,黑色者祝英台”。这与宜兴民间对黑黄蝴蝶的称呼相同。善卷前后洞主要有三种蝴蝶,一种是黑色大蝶,另一种是黄色彩蝶,但要比黑蝶小得多;还有一种是白色的小蝶,仅有黄蝶的一半,善卷人把当地最大的黑蝶称为“祝英台”。
“梁祝化蝶”的传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评论相结合的经典之作。使爱情悲剧得到升华,这里面,除了寄托着宜兴人民对爱情永存的希冀和美好愿望外,与善卷洞的环境也是密切相关的。善卷洞三面环山,一泓清流,从冬暖夏凉的善卷水洞中潺潺流出
,使这里的空气中充满湿润,特别有利于植物生长和蝴蝶繁衍。因此,每逢春末夏初,蝴蝶纷纷集此交媾,才形成了彩蝶云集的自然景观。宜兴史志记载:“山中杜鹃花发时,辄有大蝶又飞不散,俗传是两人之精魂”。在明清文人留下的歌颂梁祝的20首诗词中,涉及咏蝶的就有一半。农历三月二十八,是当时的“观蝶节”,每年这天人们纷纷到善卷洞踏青、观蝶。一些情侣还到“碧鲜亭”许愿、还愿,祈求“蝶仙”保佑爱情永久;一些学子和家长也来此焚香,祈求“蝶仙”保佑学成名就。这里还流传着“梁祝爱情惊天地,忠贞不渝蝶双飞”和“梁祝读书传佳话,宜兴教授遍天下”乡谚咏句。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宁波学者周静书称:“梁祝化蝶最早发源地是宜兴,宁波一带至清代才有,影响也远不如宜兴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