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燃料复习
2019年科粤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第五章_燃料_单元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2019年科粤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第五章燃料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3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6分,)1.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人类未来最理想,也最清洁的能源是()A.可燃冰B.天然气C.氢气D.石油液化气2. 下列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石油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B.焦碳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制得,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C.天然气主要成分是,它不属于化石燃料D.煤中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其他元素3. 家用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下列说法不属于性质的是()A.有气味B.有毒C.有可燃性D.有还原性4. 下列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量筒内5. 下列不是由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是()A.汽油B.柴油C.煤油D.煤焦油6. 以下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都具有还原性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C.用石蕊溶液可区分和D.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7. 节日里五彩缤纷的氢气球给节日增添了喜庆,这是利用了氢气()的性质.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B.氢气难溶于水C.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D.氢气是一种单质8. 年月份我市高明段及鹤山段两地水域惊现多处不明来源的油污带.其中一处长约公里的油污带给高明自来水厂吸水点造成影响.事发后,为确保整个中心城区近万人的饮用水安全,下列处理方法不可能的是()A.立即停止向用户供水,直到环境部门认定饮用水源没有受到污染为止B.立即用吸油毡覆盖数千平米受污江面吸附油污C.向江中投入大理活性炭以吸附油污D.把受污染的水全部抽干,然后集中处理9. 如果你的家人吸烟,请你告诉他们:香烟燃烧放出尼古丁、一氧化碳等种有害气体,它会污染空气、吞噬吸烟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其中一氧化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A.使人体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B.导致脚气病C.引发消化系统疾病D.引发佝偻病10. 点燃、和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剩余的气体可能是()A.、和的混合气体B.、和的混合气体C.和的混合气体D.和的混合气体11. 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碳的重要单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三种单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B.三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C.三种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石墨具有导电性,具有超导性12. 下列有关水、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煮沸不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点燃纯净的氢气会听到尖锐的爆鸣声D.水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1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④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2分,)14.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多用电子邮箱、等即时通讯工具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为了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15.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合理的是()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因为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具有酸性C.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所以过度排放二氧化碳可以引起酸雨D.因为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所以可以作为制冷剂16.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17.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与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D.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8. 水煤气燃烧时产生________色火焰.19. 日常生活中许多问题都涉及到化学知识,“西气东输”工程中的“西气”主要指________,通常所说“煤气中毒”是指________中毒.20. 用来制蜡烛的石蜡是一类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可用通式表示其组成.在空气中点燃蜡烛,常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炭.室内有人吸烟后,常有难闻气味,有人建议,在室内点燃一支蜡烛,不久这种气味可减弱,其原因是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21.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可燃物燃烧除需氧气外,还需满足什么条件?(2)氢气作燃料还不能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什么?(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22. 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按现在对原子、分子的认识,道尔顿的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方法中的假说.近年来,科学家针对“温室效应”问题提出警告:若大气中含量由上升到,环境温度可能上升,将引发许多灾难.(1)请问科学家得出此结论运用的科学方法是什么?(2)人类的生产、生活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请列举两个生产、生活中引起大气中含量增加的实例.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23. (15分)(1)某同学用红色的石蕊试纸放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与浓硫酸铵溶液反应的试管口,结果试纸没有变蓝,你帮这位同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3. (15分)(2)已知明矾化学式为可以用来净水.它在水中能全部电离成自由移动的、和.小明等同学为了探究明矾净水原理,做了如下实验,请你与他们合作完成实验报告:(3)明矾可以用来净水是因为它能与水反应,生成的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杂质形成沉淀,达到净水的目的,反应原理为:,但用明矾作净水剂容易使人摄入过量的铝元素,对人体健康不利,长期或大量摄入铝元素,对人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将造成损害.是一种很好的净水剂,其净水原理和明矾类似,试写出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3. (15分)(4)日常生活中除了尽量少用明矾外,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以免导致人体过量摄入铝元素:________(至少回答一个).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9年科粤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第五章燃料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3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6分)1.【答案】C【解析】氢气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水,不会造成污染,而且放出的热量是燃烧汽油放出热量的倍.2.【答案】C【解析】.根据石油的物理性质来分析;.根据煤的固化过程来分析;.根据三大化石燃料来分析;.根据煤的成分来分析.3.【答案】A【解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有毒的气体,化学性质是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4.【答案】C【解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5.【答案】D【解析】石油中含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的沸点不同,根据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沥青等产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6.【答案】C【解析】、根据、和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A【解析】根据氢气比空气密度小进行解答.8.【答案】D【解析】原油泄露的危害很多,可从不同方向考虑进行作答,如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此题为开放性题,保证论据与论点相符即可.9.【答案】A【解析】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一氧化碳有毒.10.【答案】B【解析】根据氧气在点燃条件下不能与可燃性气体和共存,二氧化碳不反应,用排除法解决此题.11.【答案】A【解析】金刚石、石墨和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是最为坚固的一种碳结构,其中的碳原子以晶体结构的形式排列,石墨中碳原子以平面层状结构键合在一起,层与层之间键合比较脆弱,因此层与层之间容易被滑动而分开.分子是一种由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因此又名足球烯.是单纯由碳原子结合形成的稳定分子.因它们碳原子的排列结构不同,各自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但它们都是碳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同.12.【答案】D【解析】利用水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可知,水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水中元素的质量比可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煮沸不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和软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不同.点燃纯净的氢气不会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水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13.【答案】B【解析】本题应从二氧化碳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本题进行分析来解决此题.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2分)14.【答案】根据定义:“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进行分析作答.15.【答案】A,D【解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分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根据碳酸的酸性较弱分析;、根据干冰易升华分析.16.【答案】B,C【解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生成碳酸考虑;、根据化石燃料的使用方法考虑;、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考虑本题;、根据光合作用的原料考虑.17.【答案】A,C【解析】因为与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又决定它们有不同的用途以及造成的危害.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8.【答案】蓝【解析】水煤气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根据氢气、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回答.19.【答案】,【解析】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对物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0.【答案】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不完全,产生了碳,这些炭的颗粒具有吸附作用【解析】蜡烛燃烧时常常发生不完全燃烧,蜡烛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碳,碳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21.【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①没有找到廉价的方法制取大量氢气②氢气贮存、运输不安全(3)与氧气浓度有关,如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加剧烈.(或与接触面积有关,如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加剧烈)【解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2)根据现在制取氢气的困难考虑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3)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容易发生.据此分析回答.22.【答案】(1)科学家得出上述结论运用的科学方法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2)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引起“温室效应”的实例有: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②秸秆等含碳燃料的燃烧等.【解析】(1)根据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的内容来回答;(2)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根据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回答;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5分)23.【答案】(1)红色的石蕊试纸没有湿润;明矾溶于水,明矾具有净水作用,硫酸铝具有净水作用,硫酸钾不具有净水作用,氯化铝具有净水作用,尽量少喝铝制包装的饮料、食品;少吃用氢氧化铝做的胃药等【解析】(1)根据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变色进行解答;(2)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答;(3)根据氯化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盐酸进行解答;(4)根据铝制品的用途进行解答.。
中国电网考试第五章复习题---4页
第五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电力系统频率主要取决于( )。
A.无功平衡B.有功平衡C.各节点电压的高低D.各节点注入电流的大小2、在系统运行中,调频厂最好由( )担任。
A.核电厂B.热电厂C.高效率机组电厂D.非洪水季节水电厂3、有功功率最优分配的准则是( )。
A.按等耗量微增率B.按等比耗量C.按效率相同D.按消耗量4、为了能及时向增加的负荷供电而设置的备用应是( )。
A.事故备用B.检修备用C.冷备用D.热备用5、频率的二次调整是由( )。
A.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完成的B.负荷的频率特性来完成的C.发电机组的调频系统完成的D.有功功率的经济分配完成的6、电力系统中能实现无差调节的调频方式是()A.一次调频B. 二次调频 C. 都可以 D. 都不能7、系统有功备用容量中,哪种可能不需要专门设置()A.负荷备用B.国民经济备用C.事故备用D.检修备用8、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最优分配的原则是( )。
A.等面积原则B.等力矩原则C.等负荷原则D.等耗量微增率原则9、电力系统的有功电源是()A.发电机B.变压器C.调相机D.电容器10、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可以表示为()A.KL=B.KL=C.KL=D.KL=11、运转中的发电设备所留有的备用容量称为()A.冷备用B.热备用C.检修备用D.国民经济备用12、发电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源与发出的有功功率的关系称为()A.比耗量B.耗量微增率C.耗量特性D.单位调节功率13、如果发电机不参加调频,当负荷增加时,系统的频率会()。
A.升高;B. 降低;C. 不变14、单位时间内输入能量增量与输出功率增量的比值称为()。
a.比耗量;b.耗量特性;c.耗量微增率;d.等耗量微增率二、判断题1、A系统运行于50Hz,B系统运行于49.8Hz,两系统通过联络线组成互联系统,则联络线上的功率从A流向B。
()1、电力系统各电源之间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原则是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2、常规电网中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唯一的有功电源。
【2017年整理】燃烧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什么叫燃烧?2、浓度和化学反应速度正确的表达方法?化学反应速度如何计量?3、什么是单相反应、多相反应、简单反应、复杂反应、总包反应?4、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如何从微观的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理解质量作用定律?试用质量作用定律讨论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5、什么是反应级数?反应级数与反应物浓度(半衰期)之间的关系如何?6、常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反应级数值的范围是多少?7、试用反应级数的概念,讨论燃尽时间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8、惰性组分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9、Arrhenius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从微观的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理解Arrhenius定律?10、什么是活化能?什么是活化分子?它们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11、图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放热(吸热)之间的关系。
12、什么叫链式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3、描述氢原子燃烧的链式反应过程。
14、试用活化中心繁殖速率和销毁速率的数学模型,结合编程技术,绘制氢原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解释氢燃烧的几种反应的情况。
并讨论:分支链反应为什么能极大地增加化学反应的速度?15、烃类燃烧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析碳反应?如何进行解释?什么样的烃类燃烧时更容易发生析碳反应?如何防止烃类燃烧析碳?16、图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作用。
17、什么叫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吕·查德里反抗规则的内容是什么?18、什么是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19、试用本章的知识解释,从燃烧学的角度来看,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20、过量空气系数(a)与当量比(b)的概念?21、燃烧过程中,有几种NOx的生成机理?第二章燃烧空气动力学基础——混合与传质1.为什么说混合与传质对燃烧过程很重要?2.什么是传质?传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3.什么是“三传”?分子传输定律是怎样表述的?它们的表达式如何?(牛顿粘性定律、傅立叶导热定律、费克扩散定律)4.湍流中,决定“三传”的因素是什么?湍流中,动量交换过程和热量、质量交换的强烈程度如何?怎么用无量纲准则数的数值来说明这一点?5.试推导一个静止圆球在无限大空间之中,没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和周围气体换热的Nu数,以及和周围气体进行传质的Nu zl数。
锅炉原理3-5章复习
一、基本概念1. 理论空气量: 1kg 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2. 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量和理论空气量之比。
3. 理论烟气量:当实际参加燃烧的湿空气中的干空气量等于理论空气量,且1kg 的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量称为理论烟气量。
4. 实际烟气量:供给的空气量大于理论空气量,且使1kg 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量。
5. 理论空气、烟气焓:在定压条件下,将1kg 燃料所需的空气量或所产生的烟气量从0加热到t ℃时所需要的热量。
6. 锅炉有效利用热:指水和蒸汽流经各受热面时吸收的热量。
7. 正平衡法:直接确定输入锅炉的热量和锅炉的有效利用热,然后利用锅炉热效率定义式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方法。
8. 反平衡法:通过确定锅炉的各项热损失,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方法。
9. 锅炉热效率:锅炉的有效利用热占输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比。
二、问答题1. 理论烟气量中的物质成分有哪些?答:氮气、二氧化碳、水份、二氧化硫。
2. 什麽叫最佳过量空气系数?答:排烟热损失和机械、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之和最小时的过量空气系数。
3. 烟气中的水分有哪些来源?答:煤中所含的水份、空气中所含的水份。
4. 写出烟气中的氧量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关系式。
答:22121O -=α 5. 我国锅炉热平衡规定有哪些热损失?答:排烟热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
6. 输入热量包括哪些热量?答: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燃料物理显热、外来热源加热空气时带入的热量。
7. 锅炉有效利用热包括哪些部分?答:过热蒸汽吸收热量、再热蒸汽吸收热量、自用蒸汽吸收热量、排污水吸收热量。
一、基本概念1. 煤粉细度:表示煤粉颗粒群的粗细程度。
2. 煤粉的经济细度:使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制粉能耗最小的煤粉细度。
3. 煤的可磨性系数:磨制标准煤和试验煤到相同粒度,所消耗的能量之比。
4. 直吹式制粉系统:煤在磨煤机中磨成煤粉后直接将气粉混合物送入锅炉去燃烧的制粉系统。
《好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经典复习题(提高培优)(1)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刚刚过去的9月27日,我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 、B 卫星。
此次发射所使用的燃料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其燃烧的反应为2822422C H N +2N O 2CO 3N 4X ↑+↑+点燃,其中X 的化学式为A .NH 3B .N 2OC .H 2OD .C 2H 4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 、B 、C 、D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 .C 物质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 .反应后待测的C 物质的质量为0gD .参加反应的A 、B 、D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2:1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x 的值为2C .丙可能是单质D .该反应可能是水通电分解4.向一个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的数值为4B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 .丁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D .乙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15.常用燃烧法测定某些物质的组成,现取2.3g 某物质R 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24.4gCO 和22.7gH O 。
对该物质R 的组成和结构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 、H 元素②可能含氧元素③一定含氧元素④每个分子中H 、O 的原子个数比为6:1 ⑤每个分子中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4:1⑥每个分子中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1:3⑦该物质中C 、O 、H 的元素质量比为12:3:8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⑤⑥B .①③④⑥C .①③④⑤⑦D .①③⑥⑦6.一定质量的CH 4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CH 4完全反应,生成有CO 、CO 2和H 2O ,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 2O 的质量为10.8g ,则CO 的质量为( ) A .11.2gB .8.8gC .4.4gD .5.6g7.某物质4.6g 在氧气里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 .只含有碳、氢元素,D .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18.某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5-3 汽车新能源教案
能够替代目前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新能源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热值高、能量密度大。携带少量燃料就能持续行驶足够的里程,并保证额定的载重量。
(2)安全性好、无毒或低毒,对环境的污染少。
(3)来源广泛,容易制取,价格便宜。
(4)储存、输送和使用方便。
(5)能与目前使用的汽车燃料供给系兼容,或只需进行简单的改装即可使用。
1.毒性大
2.热值低
3.污染较大
目前世界上有相当数量的汽车燃烧甲醇和汽油的混合燃料
天然气
1、资源丰富
2、污染很小
3、辛烷值较高
4、价格低
5、技术成熟
1.储运不便
2.是非再生能源
3.新建加气站网络投资大。
4.动力性有所降低
在许多国家已获得广泛使用并大力推广。
液化石油气
1、污染小
2、储运较方便
3、技术成熟
2.电池质量大,使用寿命短
3.充电时间长
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氢燃料
1、不产生有害气体
2、氢的热值高
3、资源极其丰富
1.氢气制取成本高;
2.储运不便
3.需要专用发动机
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目前多采用混合动力
醇类燃料
1、燃料可以利用植物、天然气、煤制取,来源有长期保障。
2、储运方便
3、辛烷值较高
4、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汽油混合使用
(1)乙醇汽油的特性
教学过程和内容
时间分配
1)它增加汽油中的含氧量,使燃烧更充分,彻底有效地降低了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2)车用乙醇汽油总的变性燃料乙醇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能有效地消除油箱及油路系统中沉淀和凝结的杂质,具有良好的油路疏通作用,可减少为清洁疏通油路而需要购买其他添加剂的费用开支。
最新电分第五章复习题
第五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电力系统频率主要取决于( )。
A.无功平衡B.有功平衡C.各节点电压的高低D.各节点注入电流的大小2、在系统运行中,调频厂最好由( )担任。
A.核电厂B.热电厂C.高效率机组电厂D.非洪水季节水电厂3、有功功率最优分配的准则是( )。
A.按等耗量微增率B.按等比耗量C.按效率相同D.按消耗量4、为了能及时向增加的负荷供电而设置的备用应是( )。
A.事故备用B.检修备用C.冷备用D.热备用5、频率的二次调整是由( )。
A.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完成的B.负荷的频率特性来完成的C.发电机组的调频系统完成的D.有功功率的经济分配完成的6、电力系统中能实现无差调节的调频方式是()A.一次调频B. 二次调频 C. 都可以 D. 都不能7、系统有功备用容量中,哪种可能不需要专门设置()A.负荷备用B.国民经济备用C.事故备用D.检修备用8、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最优分配的原则是( )。
A.等面积原则B.等力矩原则C.等负荷原则D.等耗量微增率原则9、电力系统的有功电源是()A.发电机B.变压器C.调相机D.电容器10、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可以表示为()A.KL=B.KL=C.KL=D.KL=11、运转中的发电设备所留有的备用容量称为()A.冷备用B.热备用C.检修备用D.国民经济备用12、发电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源与发出的有功功率的关系称为()A.比耗量B.耗量微增率C.耗量特性D.单位调节功率13、如果发电机不参加调频,当负荷增加时,系统的频率会()。
A.升高;B. 降低;C. 不变14、单位时间内输入能量增量与输出功率增量的比值称为()。
a.比耗量;b.耗量特性;c.耗量微增率;d.等耗量微增率二、判断题1、A系统运行于50Hz,B系统运行于49.8Hz,两系统通过联络线组成互联系统,则联络线上的功率从A流向B。
()1、电力系统各电源之间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原则是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2、常规电网中同步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唯一的有功电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同步复习题含答案不全
九年级化学上册5.1《洁净的燃料—氢气》一、自主学习1.氢气的物理性质:①②③④2.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生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壁上有出现,接触烧杯的手感到,说明氢气具有,燃烧生成,并。
3.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又说明了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氢气的检验方法是4.不纯的氢气(混有或)点燃时极易爆炸,爆炸极限是,因此使用氢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收集一小试管的氢气,在酒精灯火焰上检验纯度: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若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
5.氢气是理想高能燃料的理由:①②③但由于氢气在、、等方面有许多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氢能源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6、实验室通常用锌与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 .7.(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_火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非常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氢气具有____________。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必须_____________。
9.当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易发生______,经试验测定,空气混入氢气的体积为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____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因此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二、合作探究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而不纯的氢气点燃时(一定.不一定)会发生爆炸,说明氢气与空气的混合,只有达到氢气的才能发生爆炸。
写出氢气点燃爆炸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基本类型是2.可燃性的气体有,。
其与空气一旦混合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
2023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复习第五章第3讲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3讲机械能守恒定律【课程标准】1.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定性了解弹性势能。
2.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体会守恒观念对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3.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素养目标】物理观念:理解重力势能和弹力势能的概念,知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科学思维:会分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从机械能守恒的角度分析动力学问题。
一、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大小E p=mgh,h是相对于参考平面的高度与弹簧的形变量x、劲度系数k有关,x、k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特点系统性:物体与地球所共有相对性: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标矢性:标量,正、负表示大小—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力做功与势能变化的关系1.重力(弹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弹性)势能减小;反之则增加;2.重力(弹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重力(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即W=E p1-E p2=-ΔE p3.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绝对的,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命题·生活情境蹦极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
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相当于10层楼)高度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绳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
(1)跳跃者从开始跳下至第一次到最低点,经历哪些运动过程?(忽略空气阻力)提示: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2)在上述过程中哪些力做功?对应的能量怎么变化呢?提示:整个过程中重力做正功,跳跃者的重力势能减小;橡皮绳伸直后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大。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章 燃料 5.1 洁净的燃料——氢气》_22
5.1洁净的燃料――氢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3)知道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
(4)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5)遵守实验规程,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2、过程和方法:从燃料的角度去学习氢气的相关知识,控制好教学目标,不拓宽加深。
通过学生的观察, 了解氢气的爆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氢气化学性质的学习,知道氢气燃烧的热值高,是理想的高能燃料,而更好地开发氢能源。
【教学重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检纯、燃烧反应的热值。
【教学难点】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纯的原因和方法。
【教学工具】用于测试氢气的特性所需要的氢气肥皂泡实验的相对应器材,用于测试氢气可燃性的实验器材,用于测试不纯氢气爆炸的器材,氢氧燃料电池,相关图片,多媒体。
【教学方法】本节是从燃料的角度去学习氢气的相关知识,课程标准对此要求不高,氢气的制法及还原性留在以后再学。
所以,要控制好教学目标,不要拓宽加深。
只要求学生理解氢气是无色、无味、最轻、难溶于水的气体,了解氢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在点燃时可燃,生成水放出热等即可。
教学时要做好四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切忌先把结论讲出来再去验证。
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相对应的学习方法。
做氢气燃烧实验时,都要无声地演示检纯操作(留下悬念学习下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5—2]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教师做解释:纯净的氢气经点燃可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为淡蓝色(为增大氢焰的可见度,可在管口处用纸条把火焰引出来。
必要时要解释火焰为何呈微黄色),氢气燃烧需要点燃,点燃后依靠反应本身所放出的热量维持其继续燃烧。
在演示氢气的爆鸣实验时,引导学生重点观察:①小孔处在点火之初的现象;②倾听响声的变化;③随响声变化而发生的现象。
演示完毕后,启发学生想像出这个演示的全过程:当拔掉堵孔的纸团时,似乎“看见”(实为想像)氢气分子十分拥挤地从小孔扩散出来,与筒外的氧气、氮气分子相互接触。
九年级《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提纲
九年级《燃烧与燃料》期末复习提纲一. 燃烧基础知识1. 燃烧的定义和特征•燃烧:燃料与氧气发生反应,放出光和热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特征:火焰、放热、放光、产生新物质。
2. 燃烧的条件和过程•燃烧条件:燃料、氧气(空气)、着火温度。
•燃烧过程:初燃、燃烧、持续燃烧。
3. 燃烧产物和热能利用•燃烧产物:二氧化碳、水、氧化物。
•热能利用:直接和间接利用。
二. 燃料与热能1. 燃料的分类•燃料分类: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燃料。
•燃料的比较:来源、特点、利用情况。
2. 燃料的热值•燃料热值: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大小。
•燃料热值计算公式。
•燃料热值与燃料利用效率的关系。
3. 不同燃料的利用方式与环境影响•化石燃料:高效利用、环境影响(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优缺点、减少环境污染。
三. 燃烧与环境保护1. 燃烧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
•水体污染:废水排放。
•土壤污染:废弃物处理。
2. 燃烧产生的其他污染物•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温室效应。
•有毒物质:例如一氧化碳。
3. 燃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措施•燃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减少污染的措施:采用环保燃料、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四. 安全用火与火灾预防1. 安全用火知识•火源的选择和使用。
•用火注意事项:禁止夜间燃放烟花爆竹、注意电器的用火安全。
2. 火灾的成因和蔓延途径•火灾的成因:火源、燃料、氧气、着火温度。
•火灾的蔓延途径:传导、对流和辐射。
3. 火灾的预防与应对•火灾预防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增强消防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火灾应对方法:扑灭初起火灾、报警、疏散逃生。
五. 燃料与社会发展1. 燃料与能源问题•能源需求与燃料供应的关系。
•能源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燃料的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利用燃料资源。
燃烧学复习重点
第三章着火和灭火理论一、谢苗诺夫自燃理论1.基本思想:某一反应体系在初始条件下,进行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产生的热量,同时向环境散热,当产生的热量大于散热时,体系的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度加快,产生更多的热量,反应体系的温度进一步升高,直至着火燃烧。
2.着火的临界条件:放、散热曲线相切于 C 点。
3. ?T=T BRT02 T0E4.改变体系自燃状态的方法qq1降低αq2T增加 Pq q2T ① 改变散热条件②增加放热二、区别弗兰克-卡门涅茨基热自燃理论与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的异同点1.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适用范围:适用于气体混合物,可以认为体系内部温度均一;对于比渥数 Bi 较小的堆积固体物质,也可认为物体内部温度大致相等;不适用于比渥数 Bi 大的固体。
2.弗兰克-卡门涅茨基热自燃理论:适用于比渥数Bi 大的固体(物质内部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以体系最终是否能得到稳态温度分布作为自燃着火的判断准则;自燃临界准则参数δ cr 取决于体系的几何形状。
三、链锁自然理论1.w0 w 0t123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2.运用链锁自燃理论解释着火半岛现象在第一、二极限之间的爆炸区内有一点P(1)保持系统温度不变而降低压力,P 点则向下垂直移动自由基器壁消毁速度加快,当压力下降到某一数值后, f < g,φ< 0---------------------- 第一极限(2)保持系统温度不变而升高压力,P 点则向上垂直移动自由基气相消毁速度加快,当压力身高到某一数值后, f < g,φ< 0---------------------- 第二极限(3)压力再增高,又会发生新的链锁反应HO2MHO2M HO 2H 2H2OOH 导致自由基增长速度增大,于是又能发生爆炸。
压----------------------第三极限力 1000非爆炸区mmHg100爆炸区10·P360400440480520560600温度℃图 3-12氢氧着火半岛现象3.基于 f(链传递过程中链分支引起的自由基增长速率)和g(链终止过程中自由基的消毁速率)分析链锁自燃着火条件a.在低温时, f 较小(受温度影响较大),相比而言, g 显得较大,故: f g 0这表明,在fg0的情况下,自由基数目不能积累,反应速率不会自动加速,反应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只能趋势某一微小的定值,因此, f<g 系统不会着火。
霍林郭勒市第七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燃料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1教案新版粤教版2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1.有两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别开来。
请你模仿示例要求,列举两种鉴别方法:举例: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瓶口下,复燃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氧气说法正确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D.金属锈蚀、动物呼吸、锅炉爆炸都是缓慢氧化3.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选用10mL量筒量取5.5 mL 蒸馏水D.铁粉溶于足量稀硫酸中,形成黄色溶液4.在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硫燃烧时生成无色无味气体6.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氧气难溶于水B.氧气能支持燃烧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被压缩为液体时显淡蓝色7.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②高温煅烧石灰石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④焦炭充分燃烧.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只有④8.氧化银(Ag2O)钮扣电池常用于电脑和手表,该电池内的反应是:Zn+Ag2O═ZnO+2Ag,该反应中还原剂是()A.锌B.氧化银C.氧化锌D.银9.氧化银纽扣电池常用于手表和计算器,电池内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Zn+Ag2O=ZnO+2A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银具有氧化性B.锌发生了还原反应C.银是氧化银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D.在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炼铁,目的是把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参考答案:1.答案:方法1: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有浑浊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氧气方法2:分别加入少量的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氧气方法3:用细线系小动物投入瓶中,窒息而死的是二氧化碳,安然无恙的是氧气。
锅炉原理3-5章复习
一、基本概念1. 理论空气量: 1kg 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2. 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量和理论空气量之比。
3. 理论烟气量:当实际参加燃烧的湿空气中的干空气量等于理论空气量,且1kg 的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量称为理论烟气量。
4. 实际烟气量:供给的空气量大于理论空气量,且使1kg 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量。
5. 理论空气、烟气焓:在定压条件下,将1kg 燃料所需的空气量或所产生的烟气量从0加热到t ℃时所需要的热量。
6. 锅炉有效利用热:指水和蒸汽流经各受热面时吸收的热量。
7. 正平衡法:直接确定输入锅炉的热量和锅炉的有效利用热,然后利用锅炉热效率定义式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方法。
8. 反平衡法:通过确定锅炉的各项热损失,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方法。
9. 锅炉热效率:锅炉的有效利用热占输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比。
二、问答题1. 理论烟气量中的物质成分有哪些?答:氮气、二氧化碳、水份、二氧化硫。
2. 什麽叫最佳过量空气系数?答:排烟热损失和机械、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之和最小时的过量空气系数。
3. 烟气中的水分有哪些来源?答:煤中所含的水份、空气中所含的水份。
4. 写出烟气中的氧量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关系式。
答:22121O -=α 5. 我国锅炉热平衡规定有哪些热损失?答:排烟热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
6. 输入热量包括哪些热量?答: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燃料物理显热、外来热源加热空气时带入的热量。
7. 锅炉有效利用热包括哪些部分?答:过热蒸汽吸收热量、再热蒸汽吸收热量、自用蒸汽吸收热量、排污水吸收热量。
一、基本概念1. 煤粉细度:表示煤粉颗粒群的粗细程度。
2. 煤粉的经济细度:使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制粉能耗最小的煤粉细度。
3. 煤的可磨性系数:磨制标准煤和试验煤到相同粒度,所消耗的能量之比。
4. 直吹式制粉系统:煤在磨煤机中磨成煤粉后直接将气粉混合物送入锅炉去燃烧的制粉系统。
高中化学第五章复习卷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复习卷一.选择题1.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B .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炭、硫要用到二硫化碳、水以及过滤操作C .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均作为氧化剂D .3.2 g 硫与6.4 g 铜反应能得到9.6 g 纯净硫化物2.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酸雨是指pH 小于5.6的雨水B .使用燃煤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治二氧化硫污染C .空气质量指数是指根据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气、细颗粒物等浓度计算出的数值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2.5×10-6m)的燃烧颗粒、有机物、金属颗粒 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 .222Cl NaOH(aq)Fe FeCl Fe(OH)点燃B .22324O H O S SO H SO 点燃C .22223O H O N NO HNO 放电 D .233SiO 高温CaCO CaO CaSiO4.某兴趣小组探究 SO 2 气体还原 Fe 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B 中现象为溶液蓝色褪去B .装置C 的作用是吸收 SO 2 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 .为了验证 A 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 KMnO 4 溶液,紫红色褪去D .反应后,A 中溶液的酸性增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和有较强还原性的HI 、H 2S 等气体B .浓硫酸与单质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2SO 4(浓) ΔCO 2↑+2SO 2↑+2H 2O ,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C .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含2 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中,加热得到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 LD .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与其不反应6.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已知 类推 A. 将Fe 加入4CuSO 溶液中:22Fe Cu Cu Fe +++=+将Na 加入到4CuSO 溶液中:22Na Cu Cu 2Na +++=+ B . 稀硫酸与()Ba OH 2溶液反应至中性:224422H SO Ba 2OH BaSO 2H O +-+-+++=↓+ 4NaHSO 溶液与2Ba(OH)溶液反应至中性:224422H SO Ba 2OH BaSO 2H O +-+-+++=↓+C.铁和氯气反应:233Cl 2Fe 2FeCl += 铁和硫单质反应:233S 2Fe Fe S += D. 2SO 是酸性气体,可以用浓24H SO 干燥 2H S 也是酸性气体,可以用浓24H SO 干燥7.溶液中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 .若加入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则一定有IˉB .若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ClˉC .若加入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SO 2-4D .若加入NaOH 溶液,微热,产生使润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一定有NH +4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NH 3 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 .稀 HNO 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C .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 .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9.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 .充分反应后,锥形瓶内有 NO -3存在C .加热NH 4HCO 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 4HCO 3具有热不稳定性D .将红热的Pt 丝伸入如上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的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催化氧化的产物中有NO 210.下图装置用于气体的干燥、收集和尾气吸收,其中X 、Y 、Z 对应都正确的是( ) 选项X Y Z A无水硫酸铜 氯气 饱和食盐水 B氢氧化钠固体 氨气 水 C氯化钙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溶液 D 碱石灰 一氧化氮 氢氧化钠溶液11.已知某物质X 能发生如图转化,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X 为N 2或NH 3,则A 为硝酸B .若X 为S ,则A 为硫酸C .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 .若X 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A 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1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制器皿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D .将SO 2通入BaCl 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有白色沉淀,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NH 313.物质的量之比为3∶8的铜与稀HNO 3反应,反应结束后,铜没有剩余,则反应中被还原的HNO 3与未被还原的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3 B .3∶1 C .4∶1 D .1∶414.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8.5mol·L -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准状况)。
吉州区三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燃料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说课稿新版粤教版
5。
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第一个方面〕一、教材分析(它分为四个局部,第一局部)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第五单元[燃料]是初中内容的重要组成局部,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知识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以及性质,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氢气、碳,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根底,后面我们还要学习化石燃料,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第二局部〕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我制定的三维目标如下,首先〕〔1〕、知识与技能〔要求)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以及〕2)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化学反响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以及〕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以及〕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3,(第三局部〕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具的准备〔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制定如下)1)教学重点: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化学反响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4,(第四局部〕学生情况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化学思维,虽然本节课的内容针对整本教材来说不是最困难的,但是他们对于课程内容整体掌握以及对于实验的观察描述,判断总结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二个方面〕二、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情境引入法、实验探究法以及问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锅炉教案第五章燃烧理论.
第五章 煤粉燃烧的理论基础和燃烧设备(一)教学要求1.掌握炭粒的三个燃烧区域,理解影响燃烧反应的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2.掌握煤粉气流着火的影响因素和完全燃烧的条件3.了解直流射流的特性,理解直流燃烧器的结构型式及其布置情况4.了解旋流射流的特性,理解旋流燃烧器的结构型式及其布置情况5.了解W 型火焰燃烧技术(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炭粒燃烧的动力燃烧区、扩散燃烧区、过渡燃烧器三个区域2.煤粉气流着火的影响因素3.煤粉完全燃烧的条件难点:1.直流燃烧器的结构型式及其布置情况2. 旋流燃烧器的结构型式及其布置情况(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结合课堂讨论及现场模型讲授(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燃烧的基本理论复习几种热损失。
为了减小热损失,锅炉燃烧需要作到:稳定着火、快速燃尽。
为实现该目的,需寻找强化燃烧的方法,这就要认识燃烧过程的本质。
从而,需要学习基础燃烧理论。
燃烧是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与氧化剂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化学反应;同时伴随各种物理过程燃烧反应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分为:一、化学反应速度某一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速度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速度表示。
1.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质量作用定律:对于均相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速度与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浓度乘积成正比,而各反应物浓度项的方次等于化学反应式中相应的反应系数。
对于异相反应:化学反应在炭粒表面进行,认为碳粒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度指单位时间内碳粒表面上氧浓度的变化。
质量作用定律说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分子的碰撞hH gG bB aA +→+b B a A C kC w =b B B kC w =机会越多,化学反应速度就越快。
2.温度阿累尼乌斯定律:温度增加,反应速度近似成指数关系增加,体现在反应速度常数。
反应物浓度不变时,反应速度常数k 随温度变化的关系3.压力在反应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反应系统压力增高,就意味着反应物浓度增加,化学反应速度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燃料一、氢气的性质和用途1.氢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氢气难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0899克/升,比空气轻,约是空气密度的1/14。
被称为“最轻的气体”。
练习:下列关于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不易溶于水B、有刺激性气味C、液态氢是淡蓝色液体D、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最小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点燃纯净的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形成。
2H2 + O2点燃2H2O3.验纯: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管口向下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表明氢气较纯(如图)。
4.检验:检验氢气的方法:将气体点燃,如果出现淡蓝色火焰,用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小烧杯内壁是否出现小水珠,再将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若内壁出现水珠且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说明该气体是氢气。
5.制取方法:在实验室里,常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H2↑。
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并且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可用排水法和向ZnSO下排空气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收集(简易装置如图)6.用途:高能燃料、制盐酸、合成氨、制金属、制单晶硅、填充探空气球等练习:1、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通常情况下,氢气能在任何气体中燃烧B.氢气具有可燃性,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C.氢气和空气混合,点燃一定会发生爆炸D.因为氢气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来冶炼金属2、氢气的下列用途,利用了氢气物理性质的是()A.高能燃料B.冶炼金属C.充灌探空气球D.焊接金属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是由很多氢气分子构成B.氢气具有助燃性C.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D.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其纯度4、检验H2纯度时,用右手拿住充满气体的试管移近火焰时应()A.试管口向下倾斜B.试管口向上C.试管保持水平管口向外D.以上三种全可以5、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的是()A.氢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氢气吹的肥皂泡往上飞C.氢气填充的彩色气球往上飞D.氢气可用排水法收集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最理想的能源是()A.煤炭B.石油C.氢气D.木材7、请你根据氢气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要证实“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这属于氢气的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请设计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该方案的操作方法和有关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氢气,试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在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______,以防发生________。
点燃氢气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____色火焰。
如果要检验氢气的燃烧产物,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测定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实验如下:取10支大试管,依次盛水(体积分数)90℅,80℅,……再用排水法收集氢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火焰,实验结果如下:(4)通过以上实验,请你总结出氢气具有的性质和用途_______________。
二、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性质的差异又导致它们具有不同的用途。
由此可见,在学习中应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反过来,用途反映了性质,性质反映了结构。
三、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在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碳有如下化学性质。
1.可燃性碳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
2.还原性(与氧化物反应)↑↑练习:1.下列物质中一定是纯净物的是()①木炭;②纯净的金刚石;③铅笔芯;④黑火药;⑤冰水混合物A. ①③B. ①②③C. ②③D. ②⑤2.下列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单质B.属于混合物C.由3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D.相对分子质量为603.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的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路、电厂设备损坏。
这是因为石墨()A.有放射性B.能导电C.易燃、易爆D.有毒性4.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B.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D.金刚石不含杂质,石墨含杂质5.“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A.硬度大B.不能导电C.化学性质稳定D.熔点低6.书写档案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理由是()A.单质碳不与其他任何物质反应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碳易与纸张反应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D.这种墨水是经过加工的性质稳定的化合物7.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时,除去炭粉的方法是()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B.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加热混合物8.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其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则该物质()A.一定是碳的某种单质B.一定是含氧元素的物质C.一定是含碳元素的物质D.一定是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9.试管里有某种黑色粉末状固体,加热后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此固体物质可能是()A.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B.氧化铁和木炭粉的混合物C.木炭粉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0.化学方程式:,则X的化学式是()A. B. C. D.四、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小,难溶于水。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毒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而中毒。
(2)可燃性(3)还原性3.一氧化碳的用途()(1)作燃料(利用一氧化碳燃烧时放出热量)(2)冶炼金属(利用其还原性,通常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五、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密度比空气的大。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另外,绿色植物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此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的用途(),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生成的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的现象。
除二氧化碳外,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臭氧(O3)、甲烷()、氟氯代烷等。
(2)温室效应将使全球气候变暖,这样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防治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②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练习: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 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用H 2作燃料驱动火箭 D.含碳燃料的燃烧 2.下列有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 3.的下列用途中,既利用了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用于灭火B.参与光合作用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干冰作制冷剂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反应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B.灼热的氧化铜C.石灰水D.灼热的木炭5.将干冰放到空气中,其周围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
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A.干冰升华出大量的水蒸气B.干冰升华时产生大量白色的气体C.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大量的白色气体D.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6.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溶液变为_____色,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溶液呈____色,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装石灰水的瓶壁上常有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要洗净表面的白膜要用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利用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有毒性,因此夜间应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吸收一氧化碳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上常用作还原剂8.等质量的,一份通入石灰水中,生成沉淀x g,另一份经过转化后,再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y g,则x与y的关系是()A. x=yB. 2x=yC. x=2yD.无法确定9.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2)写出Z与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气体X、Y都含有_____元素和_____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同。
请举出X、Y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 = CaCl2+ H2O+ CO2↑七、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的探究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