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分子运动练习题大全(2)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附答案
A.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烟雾弥漫 B.雪花飞舞 C.香气扑鼻 D.尘土飞扬
C.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D.玻璃表面太光滑
13.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物体受热膨胀原因是( )
A.物体内各个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无规则振动加快,振动范围增大
C.物体各分子间挤进了空气
D.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变大
五、链接河南中考
10.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 )
A.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
B.鱼苗池中的小鱼在不停地游动
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D.落叶在河水中顺流而下
1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煮茶鸡蛋时间久了,蛋壳变颜色
三、经典例题
例11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把1g蔗糖放到蓄水1010m3的水库中,如果蔗糖分子均匀分布到整个水库中,则每立方厘米的水中含有多少个蔗糖分子?
例2分子是非常小的,它的直径大约是( )
A.10-3m B.10-8m C.10-10m D.10-6m
例3(山西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扫地时灰尘飞扬 B.漫步花园闻到花香
C.雨滴纷纷落下 D.雪花漫天飞舞
16.(宜昌中考)在房间里喷洒空气清新剂,室内很快就能闻到香味,这种现象叫做。夏天香味散发得更快,这说明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描述的是分子热运动的是()A.春天,花香四溢B.夏天,白云飘荡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雾霾弥漫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手拿起两个鸡蛋的力约是1NB.“小秤砣压千金”—一应用了杠杆平衡条件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构成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3.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物理学家阿斯佩克特、美国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泽林格尔,以表彰他们在量子力学上的卓越贡献。
下面科学家中,作为量子力学主要奠基人,发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差异的是()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D.玻尔4.下列哪个标志牌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B.C.D.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俗语、诗词等描述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词语中能体现分子热运动的是()A.春风拂面,柳絮飞扬B.晨曦微露,雾漫山野C.百花齐放,花香四溢D.天寒地冻,大雪纷飞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物理中“扩散”现象的是()A.雪花纷飞B.浓雾弥漫C.花香四溢D.细雨绵绵7.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B.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C.在水果店里闻到水果的香味D.风的形成8.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排斥力B.水结成冰后,分子静止不动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用放大镜观察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二、填空题9.厦门人喜欢喝茶,泡茶时,茶香四溢。
“茶香四溢”属于现象。
喝茶时,增大手对茶杯的握力(如图),茶杯仍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
可打印分子热运动练习练习及的答案完整版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型一: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题型二:懂得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和排斥力,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基础知识训练1.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2.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
3.如图15-1 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表明()A.分子有一定的质量B.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C.分子有一定大小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4.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B.美酒飘香歌声飞C.墙里开花墙外香D.亲戚远来香5.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6.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7.把1 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 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 升,请解释这个现象。
综合提高训练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以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___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__3.如图15-2 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4.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5.“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表面太光滑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7.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8.一张纸从边缘稍一用力就可将它撕开,可是若用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拉纸,却要用较大的力气,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9.日常生活中用乳胶粘木制家具时,要让乳胶变干后,才能粘的牢,试用分子运动的知识加以解释。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精选试卷练习(含答案)2
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很小
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应该是B瓶
B.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若实验温度为0℃,则不会发生扩散现象
D.温度越高,气体扩散越慢
46.夏天,将厚衣物和樟脑丸装入带有排气孔的塑料收纳袋内,用抽气筒向外抽气,收纳袋在__作用下体积缩小,如图所示,抽气时,抽气筒壁因摩擦而发热,这是通过__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冬天打开收纳袋会闻到樟脑的气味,说明了分子__.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47.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______________.
A.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B.分子在0℃时停止运动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在向某一个方向有规律的运动
2.下面哪一个现象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A.冬天,瑞雪飘飘B.秋天,落叶纷飞
C.夏天,荷花飘香D.春天,柳枝摇曳
3.“黄花蒿,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浓烈的香气.青蒿素是从黄花蒿叶中提取的高效、速效抗疟药,无色、针状、味苦,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1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图丁中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温度越__________,扩散的速度越快。
(5)图戊中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
44.在“复兴号”动车上全列车禁烟,是因为吸烟后烟雾分子有______现象,会触发烟雾报警器报警,影响行车安全。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3.1 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主要是因为()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D.分子间有引力2.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海绵容易被压缩表明分子间有间隔3.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咸味,仅需几分钟。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青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排斥力C.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较快4.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
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推测:分子间有引力C.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间存在空隙D.现象:红墨水滴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沈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蓝色硫酸铜溶液,如图甲所示:静放几天后,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如图乙所示;放置30天后,全部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如图丙所示。
这个现象说明()A.物质由分子组成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之间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6.一根纱线容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个现象说明了()A.纱线内分子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只有引力B.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C.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大D.纱线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比铜丝间相互作用力小7.下面是一首古诗,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一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映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8.如图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酒精和水后,让它们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会有所下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有答案)1.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了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
这一现象表明液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同样地,“八月桂花香”这句话的物理含义也指出这是一种现象,说明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将煤堆放在墙角处一段时间,会发现墙角处涂的石灰变成了黑色。
这一现象说明固体物质的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
3.右图是用两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隔开。
然后轻轻抽去玻璃片,待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瓶子都充满了颜色。
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扩散和混合。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同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因为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气味,这一现象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
6.将两块糖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会发现糖在热水中溶解得更快。
这说明分子的运动剧烈程度会影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7.在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
8.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
这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9.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C.香气扑鼻。
10.下列社会实践中的实例,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11.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12.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在一起,原因是A.两块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
13.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B.煮茶鸡蛋时间久了,蛋壳变颜色。
14.“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15.分子动理论认为物体受热膨胀的原因是分子无规则振动加快,振动范围增大,导致各个分子体积变大。
16.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现象是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试题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试题1.(2分)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百花争艳B.夏天,波光粼粼C.秋天,丹桂飘香D.冬天,大雪纷飞【答案】C【解析】 A选项,春天百花争艳,花朵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选项,夏天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不属于分子热运动;C选项,秋天丹桂飘香,是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热运动;D选项,冬天大雪纷飞,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正确的选项是C。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2.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A.中子B.电子C.质子D.核子【答案】B【解析】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考点】原子的构成3.很多化学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加热是通过的方式增大反应物的内能,反应物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选填“快”或“慢”).【答案】热传递、快【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加热时,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考点】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分子的热运动4.夏天有许多措施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其中点蚊香驱蚊是应用_____现象,电热驱蚊器是利用_____效应。
【答案】扩散;电流的热【解析】(1)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点蚊香驱蚊时,房间里充满了蚊香的气味,说明分子处于运动状态,是扩散现象;(2)电热灭蚊器在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考点】扩散现象;电流的热效应5.关于图中的四个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填字母)。
A.用力压下活塞棉花燃烧,说明气体比液体的分子间隙大B.抽去玻璃板,瓶中的两种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水沸腾后将盖在试管口上的橡皮塞冲出,说明液体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D.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答案】BD【解析】A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B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说明物体内能可以转化成机械能;D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初中 分子运动练习题大全
分子运动练习题1、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瓶盖打开后,屋子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C,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D,往开水中放些白糖,水会变甜2.防“非典”期间,常用消毒液加热熏蒸的办法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从物理上说,对消毒液加热是为了,弥漫到空气中是一种现象.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B.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的分子运动得越激烈C.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D.分子间只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4.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几滴红墨水,会观察到的颜色较快变得均匀快,这个现象可以说明:5.某人在配制酒精溶液时,把10ml的酒精倒入10ml的水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ml.这现象说明.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白墙变黑,且刷不净B.在一杯水里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全杯水都变红C.打开装香水的瓶盖,香味四处飘逸D.煮稀饭时,米粒在沸腾的水中翻滚.7.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主要原因是()A.泥沙分子间的引力小于斥力B.泥沙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剧烈C.植被破坏,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加快,土地荒莫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8、医生在病人腿上敷膏药,是应用了现象使药物进入体内。
9.在一满杯水中,慢慢加入两小勺细沙糖,杯中的水不会溢出,这说明_____;过一会,取一勺上面的水,尝一尝,发现水有甜味,这是因为_____的缘故。
10.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小明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B.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能闻到刺鼻气味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11、下面是在小宇同学“物理学习笔记本”中的部分摘录,其中错误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物体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12(七地市)图7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13(绵阳)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B.空气容易被压缩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14(河北)图4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15.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 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 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C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D 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16扩散现象表明了( )A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有确定的大小C 分子有确定的质量D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地引力和斥力17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第13章节 13.1分子的热运动 练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节 13.1分子的热运动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年初福州森林公园的梅花开得好美,小雪不禁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漫步丛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C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存斥力2.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DA.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C.PM2.5中“2.5”的单位是nmD.PM2.5中“2.5”的单位是μm3.榴莲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营养,被称为水果之王。
榴莲被切开后,其香味将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D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4.“花卉节”已经成为扬州的一张城市名片,走近花园就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D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D.分子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5.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6.关于声音和物质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B.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D.课上是通过实验和推理的方法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A.春天柳枝摇曳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飞舞 D.冬天瑞雪飘飘8.下列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BA.春天柳絮飘舞 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雪片飞扬9.下列诗句中所描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CA.春江水暖鸭先知 B.数树深红出浅黄C.满架蔷薇一院香 D.纷纷暮雪下辕门10.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是AA .图甲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B.图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C .图丙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D .图丁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二、填空题1.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 。
初中物理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分子热运动练习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甲.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乙.分子可以移动,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丙.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A.甲B.乙C.丙D.乙和丙【答案】C【解析】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宏观上无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特征,要求记住三种不同状态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特点。
2、(2014•怀化中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即使只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思路点拨】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解析】由于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
吸烟有害健康,所以要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水从高处流向低处B.在一杯白开水中放一些盐,不久整杯水都变咸了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D.房间几天不打扫就会有一层灰尘【答案】B【变式2】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空气流动形成风B.打扫室内卫生室,可以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C.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D.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水的杯子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答案】D3、(2016春•陕西校级期中)人们常说“破镜重圆”,但打破的玻璃镜对在一起却不能重新结合起来,其原因是()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引力太小C.玻璃碎片间只有少数几点接触,大部分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玻璃镜断面处靠得太近,分子间力的作用主要是斥力【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的时候,分子间既无引力,也无斥力。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3.1 分子热运动 练习题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3.1 分子热运动一、分子热运动1.下列属于扩散现象并且扩散速度最快的是()A. 春天天空的沙尘暴B. 加盐的辣白莱变咸C. 厨房炒菜,满屋飘香D. 雨水打湿衣服2.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把糖块放入水杯中,水渐渐变甜B. 水壶放在火炉上加热,水渐渐变热C. 一盆水倒在水泥地面上,水立即散开D. 空气中灰尘飞舞3.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_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________有关。
4.将空气和二氧化氮如图放置,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瓶颜色发生变化,空气颜色变深,二氧化氮颜色变淡,这是________现象,在操作过程中将二氧化氮放置下方,请解释原因________ 。
5.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明想打电话给他爸爸,让他来接小明,但是不巧手机没电了,小明急中生智,用手捂住电池一会,再将电池放回原处,手机又能支持一会了,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6.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悬浮在空中吸食花蜜,如图所示。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花香四溢是________现象。
寒冬料峭,初雪交融,雪中花朵的花香浓度会变淡,这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
第5题第6题7.小丽和小亮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为此,小丽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
”小亮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
”请分别判断小丽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二、分子间的作用力8.如图是老师在课堂上做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说明了()A. 分子间有相互引力B. 大气分子对铅块有压力作用C.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①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③液体很难被压缩;④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⑤化纤衣服很容易粘上灰尘;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C. ①②③D. ②③④⑤.10.关于分子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B. 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11.观察下列四组图片,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A. 1 水中有个水分子B. 肥皂膜实验C. 酒精与水混合D. 墨水滴入水中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 海绵很容易被压缩B. 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C. 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D.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13.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B. 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用热水相比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的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4.寒冷的冬季用潮湿的手摸放在户外的金属管,手会“粘”在上面,这是由于手上的水分遇冷后结成冰,使分子间________增大。
(完整版)分子热运动习题(含答案)
分子热运动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下面描述的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风杨柳万千条B.夏日炎炎似火烧C.金秋桂花遍地香D.寒冬北国白雪飘2.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扩散现象C.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在斥力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B.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 C.少量工业区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D.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怡人4.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其中反映了“扩散”这一物理事实的一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影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5.如图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这主要是()A.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导致的B.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导致的C.由于墨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导致的D.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导致的6.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纷飞7.关于图中的四个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是()A. B. C. D.8.2012年5月31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禁烟日,主题是“生命与烟草的对抗”.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也会使他人被动吸烟,他人被动吸烟是因为()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分子很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9.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B.金属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C.0℃冰,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将停止D.只有不同的气体之间能够发生扩散现象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0.如图所示,用吸盘吸住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表明玻璃板和水的接触面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力.11.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这是升华现象,打开衣柜门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是______ 现象,这表明______ .12.2015年的国庆节,小陈一家开车去黄山旅游,他们开车到加油站加油,工作人员开始加油时,小陈闻到一股刺鼻的汽油味,这是______ 现象.13.五月玉兰花绽放时,在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 ;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 .粉笔折断后不能再接在一处是因为______ .14.在医院等公共场所有“禁止吸烟”的标志,这是因为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多人被动吸烟”,这种说法的理由是:______ .15.新装修房屋到处弥漫着剌鼻的味道,这是______ 现象,说明了分子______ 做______ 运动.16.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______ ,冰箱中的食物相互“窜味”属于______ 现象.1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 (选填“上”或“下”)瓶.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做______ 运动.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18.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 运动;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 有关.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9.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5分钟之后观察到的情景如图所示,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_____ .20.在两杯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一滴墨水,发现热水杯中先混合均匀,说明:______ .分子热运动习题(含答案)【答案】1. C2. A3. A4. D5. D6. B7. D8. A9. AB10. 引11. 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2. 扩散13. 无规则运动;斥力;分子间距离太大14.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5. 扩散;不停的;无规则16. 斥力;扩散17. 下;无规则运动;④18. 无规则;温度19. 剧烈20.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解析】1.解:A、春风杨柳万千条,是杨柳枝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夏日炎炎似火烧,说明夏天的温度高,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金秋桂花遍地香,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此选项符合题意.D、寒冬北国白雪飘,是雪花在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它们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要把它与物质运动区别开来.2.解: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故选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是中考的热点,应加强学习.3.解:A、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符合题意;B、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合题意;C、少量工业区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合题意;D、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怡人,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合题意.故选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知道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与微小物体的运动区分开来.4.解:A、绿树荫浓夏日长,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正确.B、楼台倒映入池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正确.C、水晶帘动微风起,是由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正确.D、满架蔷薇一院香,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2)一切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即分子运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5.解: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这是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D.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还要知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题目难度不大,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6.解:A、柳絮飞扬是由于柳絮较轻,飘浮在空气中,随空气流动而运动.不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B、荷花飘香,荷花并没有运动,而是荷花中具有香味的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使周围空气扩散着该物质的分子.属于分子运动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C、黄沙扑面,黄沙的小颗粒在风力作用下悬于空气而四处飘荡.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D、雪花飘飘,空气中水遇冷凝结成似花的冰粒从天而降,受到空气的阻力而飘飘.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微粒很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并且在做永不停息地运动.生活中的扩散、挥发等现象都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分析现象时,注意分析是由物质的小颗粒形成的现象,还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形成的现象,虽然现象相似,但形成现象的本质是的很大不同的.7.解:A、实验中,用力向下压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棉花开始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实验中,抽取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实验中,水蒸气把橡皮塞推出,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D、实验中,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由于分子引力两个铅棒粘在了一起,故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由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可得出各现象演示的规律,而后再据题目中的提示信息选出合适的答案即可.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的掌握,是一道综合性题目.8.解: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分子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因此在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故选A.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吸烟,则不仅有害自己的健康,也有害于他人的健康,因为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吸烟,则不仅有害自己的健康,也有害于他人的健康,会应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9.解: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A正确;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B正确;C、任何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扩散现象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故D错误.故选A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本题考查学生应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注意用分子观点解释的现象都是用肉眼看不见的现象.10.解:当玻璃接触水面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距离较近,故两种分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弹簧测力计要将玻璃拉起需提供比玻璃重力大的力.故说明玻璃和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故答案为:引.本题可根据实验现象结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内容进行解答.本题考查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1.解: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变小,这是它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打开衣柜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和分子运动现象,内容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解:在加油站加油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汽油味,这是汽油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扩散.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3.解:闻到花香,是芳香物质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斥力,固体、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所以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粉笔折断后不能再接在一处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大于能产生相互作用力的距离.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斥力;分子间距离太大.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此题考查了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道基础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是分子间作用力的难点.14.解: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多人被动吸烟”,这种说法的依据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烟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周围人会被动吸烟.故答案为: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动理论记住三句话: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15.解:新装修的房屋内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答案为:扩散;不停的;无规则.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有些分子的运动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本题考查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知识以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中考的重点考查的能力.16.解:(1)铁棒的分子间距离很近,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铁棒很难被压缩;(2)食物“窜味”是冰箱内不同食物的分子由于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对方造成的,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斥力;扩散.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回答: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与掌握,要注意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17.解: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在30℃时,气体扩散最快.故答案为:下;无规则运动;④.①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两只瓶内的气体颜色变化,来反映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一般情况下空气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②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快.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定义的理解和掌握,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说明问题,要尽可能的排除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干扰因素.18.解: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茶泡的越快.故答案为:无规则;温度.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9.解:由于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红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答案为:剧烈.解决本题需掌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本题考查扩散的实际现象,掌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就变快了,该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0.解: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快,冷水温度低,分子运动慢,所以热水杯中墨水扩散快,冷水杯中墨水扩散慢,这个实验表明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故答案为: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着间隙.(2)物体的温度越高,组成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快.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完整版)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习题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C.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A.分子间没有空隙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4.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是有质量的C.分子间有力的作用D.分子是可以再分的5.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C.磁铁能把铁钉吸住D.金属固体很难被分开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A.富裕老窖的瓶盖一开,酒香四溢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7.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角变黑B.空气能被压缩C.打开香水瓶的盖子,整个房间很快充满香气D.用盐水腌蛋10.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和.11.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在.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你对吸烟者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12.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9m),由此可判断飞沫分子.(选填“是”或“不是”)牵手中考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风吹时,风车转动B.滴在地砖上的油污,时间越久越难擦净C.水往低处流D.烟从烟囱里冒出来2.关于动理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空隙B.物体内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3.两块光滑且表面干净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原因是( )A.两块玻璃分子间的距离较大,作用力太小了B.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C.两块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太小,表现为相互排斥D.两块玻璃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太慢了4.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C.磁铁能把铁钉吸住D.金属固体很难被分开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6.分别把充满红棕色气体NO2和H2的无色集气瓶,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都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可观察到图甲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图乙中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能由此现象的出的结论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间有间隙C.H2的密度比NO2的密度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7.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放在桌上,小心地往每杯水中滴入两滴红墨水,杯中水变红说明_____________;热水杯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8.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散开,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从而使固体和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物体能够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________,而固体、液体又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9.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力.10.将50mL的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11.给少量碘微微加热,看到瓶中有紫色碘蒸气生成,这属于________现象.12.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在公共场所,为了他人的健康,请你给吸烟者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只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的是________,原因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B2.C3.A4.A5.B6.C7.B8.C9.B 10.D 10.光的反射扩散现象11.做无规则运动请勿在公共场所吸烟12.不是1.D2.C3.A4.B5.A6.D7.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快8.引力有间隙斥力9.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10.小于间隙11.升华1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13.空气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小,容易被压缩。
(完整版)初中分子运动练习题大全
分子运动练习题1、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瓶盖打开后,屋子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C,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D,往开水中放些白糖,水会变甜2.防“非典”期间,常用消毒液加热熏蒸的办法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从物理上说,对消毒液加热是为了,弥漫到空气中是一种现象.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B.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的分子运动得越激烈C.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D.分子间只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4.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几滴红墨水,会观察到的颜色较快变得均匀快,这个现象可以说明:5.某人在配制酒精溶液时,把10ml的酒精倒入10ml的水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ml.这现象说明.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白墙变黑,且刷不净B.在一杯水里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全杯水都变红C.打开装香水的瓶盖,香味四处飘逸D.煮稀饭时,米粒在沸腾的水中翻滚.7.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主要原因是()A.泥沙分子间的引力小于斥力B.泥沙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剧烈C.植被破坏,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加快,土地荒莫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8、医生在病人腿上敷膏药,是应用了现象使药物进入体内。
9.在一满杯水中,慢慢加入两小勺细沙糖,杯中的水不会溢出,这说明_____;过一会,取一勺上面的水,尝一尝,发现水有甜味,这是因为_____的缘故。
10.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小明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B.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能闻到刺鼻气味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11、下面是在小宇同学“物理学习笔记本”中的部分摘录,其中错误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物体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12(七地市)图7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13(绵阳)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B.空气容易被压缩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14(河北)图4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15.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 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 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C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D 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16扩散现象表明了( )A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有确定的大小C 分子有确定的质量D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地引力和斥力17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
人教版初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经典练习卷(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分子势能p E 随分子间距离r 变化的图像(取r 趋近于无穷大时p E 为零),如图所示。
将两分子从相距r 处由静止释放,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2r r =时,释放两个分子,它们将开始远离B .当2r r =时,释放两个分子,它们将相互靠近C .当1r r =时,释放两个分子,2r r =时它们的速度最大D .当1r r =时,释放两个分子,它们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2.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规律图横坐标表示速率,纵坐标表示某一速率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比由图可知( )A .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 .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 .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D .①状态的温度比②状态的温度高3.用电脑软件模拟两个相同分子在仅受相互间分子力作用下的运动。
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A 、B 分子从x 轴上的-x 0和x 0处由静止释放,如图甲所示。
其中B 分子的速度v 随位置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取无限远处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间距离为x 1时分子力为零B .A 、B 间距离为2(x 1-x 0)时分子力为零C .释放时A 、B 系统的分子势能为2212mvD .A 、B 间分子势能最小值为2221mv mv - 4.某物质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单位体积中所含分子个数为( )A .AN ρ B .AN μ C .A N μρ D .A N ρμ5.若以M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质量密度,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V 0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其中( )①A V N m ρ= ②A N M ρ= ③AM m N = ④ 0A V V N = A .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 .①和③都是正确的C .③和④都是正确的D .①和④都是正确的6.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悬浮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沿x 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PE 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0E -。
人教版初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规律图横坐标表示速率,纵坐标表示某一速率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比由图可知( )A .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 .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 .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D .①状态的温度比②状态的温度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给自行车的轮胎打气越来越困难,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 .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增大D .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温度和气体分子的总数有关3.若以M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m 表示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表示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m 和V 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 VN m ρ= B .m A V N V =⋅ C .A M N V ρ< D .AM m N > 4.有关分子热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 .用手捏海绵, 海绵的体积变小了, 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 .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 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 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 .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C .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6.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位于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 >0为斥力,F <0为引力.a 、b 、c 、d 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 处由静止释放,则(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d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大7.晶须是一种发展中的高强度材料,它是一些非常细的、非常完整的丝状(横截面为圆形)晶体.现有一根铁质晶须,直径为d,用大小为F的力恰好将它拉断,断面呈垂直于轴线的圆形.已知铁的密度为ρ,铁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拉断过程中相邻铁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A.132()AF Md pNπB.1326()AF Md pNπC.2326()AF Md pNπD.232()AF Md pNπ8.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9.物理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使人们对自然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和固体难于被压缩,是由于它们的分子之间只存在斥力B.布朗运动实际上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距离时,分子势能一定最小D.只要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摩尔体积就可以估算分子的大小10.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布朗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D.当物体温度达到0℃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也不会停止11.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运动练习题1、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瓶盖打开后,屋子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C,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D,往开水中放些白糖,水会变甜2.防“非典”期间,常用消毒液加热熏蒸的办法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从物理上说,对消毒液加热是为了,弥漫到空气中是一种现象.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B.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的分子运动得越激烈C.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D.分子间只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4.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几滴红墨水,会观察到的颜色较快变得均匀快,这个现象可以说明:5.某人在配制酒精溶液时,把10ml的酒精倒入10ml的水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ml.这现象说明.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白墙变黑,且刷不净B.在一杯水里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全杯水都变红C.打开装香水的瓶盖,香味四处飘逸D.煮稀饭时,米粒在沸腾的水中翻滚.7.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主要原因是()A.泥沙分子间的引力小于斥力B.泥沙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剧烈C.植被破坏,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加快,土地荒莫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8、医生在病人腿上敷膏药,是应用了现象使药物进入体内。
9.在一满杯水中,慢慢加入两小勺细沙糖,杯中的水不会溢出,这说明_____;过一会,取一勺上面的水,尝一尝,发现水有甜味,这是因为_____的缘故。
10.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小明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B.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能闻到刺鼻气味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11、下面是在小宇同学“物理学习笔记本”中的部分摘录,其中错误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物体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12(七地市)图7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13(绵阳)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B.空气容易被压缩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14(河北)图4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15.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 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 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C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D 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16扩散现象表明了( )A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有确定的大小C 分子有确定的质量D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地引力和斥力17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
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 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18.(12•咸宁)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B.微风拂过,炊烟袅袅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19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现象是()A.花香四溢. B.漫天沙尘C.落叶纷飞D.细雨绵绵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铺设楼房的楼板时,楼板之间应靠得很紧,不留缝隙B冬天架设电线时应比夏天架设时拉得略紧些.C.在一块金属板上挖一个小孔,在高温环境中这个孔会变小些D.常温下刻制的钢尺,当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时,其测量值会偏大21(江苏)如图,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实验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22(柳州)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 A.分子问存在着引力 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3(兰州)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D. 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24(常德))在栀子花开的时候,校园里到处都闻得到栀子花的清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25 (宜昌)小阳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这句话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有作用力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很小26(济宁)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这是由于分子的结果. 27(贵阳)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V1+V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28(安徽)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A.物体运动时动能的大小B.物体势能的大小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D.分子势能的大小29(11•荆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摄氏度的冰变成0摄氏度的水内能不变B.固体清新剂在使用时发生了升华C.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30(广州)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卮的消毒方法是()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B.放在沸水中煮C.用清水冲洗D.用医用酒精擦拭31.常用温度计玻璃泡里的液体通常选用酒精煤油水银等但从未见过温度计的玻璃泡里装水的.制造温度汁不选用水的原因是___.32.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A.沸点较高B.沸点较低C.凝固点较低.D.凝固点较高33.物体内分子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0℃时物体内分子的状态是()A.分子仍然是运动的B.分子处于静止状态C.分子处于相对静止状态D.大部分分子处于静止状态34.汽油库严禁烟火,主要说明了()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③间有间隔④分子总是不断的运动的.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35.下列事实与的性质有关,请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性质的横线上.(1)分子在不断运动(2)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的体积很小.3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烈日炎炎C.秋天,桂花飘香D.冬天,雪花飘飘37.下列现象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38.下列诗句能用分子运动论观点解释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B踏花归去马蹄香C平沙莽莽黄入天D纷纷暮雪下辕门39.下列事实可以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的是()A.CO有毒而CO2无毒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C.花香四溢. D.一滴水有无数个水分子40.物体的分子做无规则的速度跟什么有关()A.物体的温度. B.物体的大小C.物体的质量D.物体的密度41.下列哪一项属于气态物质排列()A.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B.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C.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作用力较小. D.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教室座位上的学生42.航天员专用小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团水说法中正确是()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43.在有关叙述后横线里,填写与之对应有关编号.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是构成物质一种微粒E、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一种微粒4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当距离十分靠近,小于平衡时的相互距离时()A.只有引力B.只有斥力C.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但斥力大于引力。
D.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但引力大于斥力4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不可能相等B.在固体被压缩的过程中,分子间主要表现为斥力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斥力减小,引力增大D.物体在膨胀过程中,分子间斥力增大47.下列关于分子间的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液体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C.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48.下列现象或事实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冰能融化B.将稀盐酸倒在大理石上可观察到气泡C.墙内开花墙外香D.各取10ml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溶液总体体积小于20mL49.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块状冰糖加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B.把氧气压入氧气钢瓶C.1L黄豆和1L大米混合后总体积不足2L 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50.下列现象或事实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金属能导电B.墙内开花墙外香C.100ml的水与10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小于200mL D.将稀盐酸倒在大理石上可以观察到气泡51.下列现象能够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作用的是()A.两滴水珠,滚到一起后结合成一滴较大的冷水 热水水珠B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菌在运动C .在墙角长时间堆放煤块,墙壁里面也变黑了D .铁块的体积很难被压缩 52.“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 ,几乎没 的. 53(湘西州)近年来,我国各地正在掀起新农村建设的高潮,农村公路正在被硬化.(1)我们发现在已硬化的水泥路面上,很多地方划有一道道横线,这些横线有什么作用?(2)若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水泥路面一段一段之间被锯断,人们把它叫做伸缩缝,这些伸缩缝有什么作用?54.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呈固态时分子间作用为F 1,呈液态时间分子间作用力为F 2,呈气态时间分子间作用力为F 3,则这三个间作用力关系为( ) A .F 1=F 2=F 3 B .F 1>F 2>F 3 C .F 1<F 2<F 3 D .F 2>F 1>F 355.(12•广州)90℃水全部变成125℃水蒸气( ) A .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 B .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C .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D .水分子在125℃时比90℃时热运动更激烈56.( 12烟台市)扩散现象(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57.(12海南)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58 (12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 s 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A 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 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 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59(江苏)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6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机械能.D 城市园林绿化有消除“噪音”作用61(兰州)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D.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62.(12•黄石)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现在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B.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C.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度数会降低D.在海拔6km的高原,水的沸点低于100℃63.(12•湖北)下列关于热现象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急刹车时车胎表面温度升高,这是由于热传递造成的B.5月31日是世界“禁烟日”,吸“二手烟”是因为分子的扩散造成的C.在高山上烧水,水沸腾了却不太烫手,是因为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高D.崔家营大坝建成蓄水后,对市区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64.(12•泉州)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是()A.用绸布摩擦过玻璃棒吸引小纸屑B.铅笔很难被拉断C.将橡皮吸盘紧压在玻璃上,很难被拉开D.磁体能吸铁65.(12•南京)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66.(12•内江)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到处移动C.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了,物体的内能就等于零D.“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这两种方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本质是不同的67.(12•泸州)一年四季,花开花谢,鲜花妆点了我们的世界,绚丽了我们的生活.下列关于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我们看到花朵是五颜六色的,是因为不同的花反射的色光不同B.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C.花瓣落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花瓣受到的浮力大于花瓣的重力D.花凋谢时,零落的花瓣飘向地面,是因为花瓣受到重力的作用68.(12•陕西)关于生活和自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B.汽车发动机采用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属性C.西岳华山海拔高,山顶上的气压低,水的沸点高D.为地球带来光明和生机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69.(12•日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存在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其内能就越大C.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D.1kg酒精与3kg酒精的热值之比是1:3 70.(12•日照)吸烟和被动吸烟都有害健康,因为烟雾中含有十几种致癌和有害物质.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人吸烟,一会儿房间里就会烟雾缭绕充满烟味,这表明()A.分子的体积发生了变化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引力D.分子之间有斥力71(12•宿迁)下列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飘舞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雪片飞扬72(綦江)如图,小朋友从滑梯上下滑时,臀部感觉发热,这是用(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甲型H1N1流感病人在发烧时可在病人身上擦酒精,是因为酒精在(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吸热,从而降低病人的体温.73.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D.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闻到烟味74(12湖南)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75(12北京)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3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正确的是76关于分子动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B.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的分子运动得越激烈C.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D.分子间只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7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B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机械能D城市园林绿化有消除“噪音”作用78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当压强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2万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瓶壁渗出来,这是因为A.钢瓶的分子间有间隙B.油分子被压小了C.油分子间有斥力D.金属原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9.(12•株洲)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80.下列出了一些生活现象和现象产生的原因.用打气筒打气时,气筒内气体温度升高--------物体具有惯性将糖放入盛水的杯中,一会儿都变甜-------气体被压缩内能增加;汽车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向前倾--------流体流速越大处压强越小乘客在火车站台候车,须站在安全线外-------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炎热夏天自行车胎容易曝裂---------分子运动加快水银温度计里水银热胀冷缩---------分子随温度改变而改变;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钢瓶中--------分子间是有间隔81.(12•泰安)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C.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也为零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82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的() A.湿衣服被晾干 B.往水里放些糖,过一会儿水变甜了C.从门缝射进一束阳光,可以从光束中看到灰尘在空中漂浮D.箱内放些樟脑丸,过些天后,开箱可闻到樟脑味83(12•绥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B.铁轨铺在一根根枕木上是为了增大压强C.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乘驾人员起到保护作用D.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8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种B.八月桂花香. C.闻到烧菜的香味. D.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8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 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D.磁铁能吸引铁钉86.(12•铜仁市)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能使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B.海洋对全球气温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C.“摩擦生热”现象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D.晶体和非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87.(12•义乌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所以物体内能的改变一定是对它做了功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88.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写上时难擦掉,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