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涧青铜器制作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走近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宝库洛阳博物馆
文化遗产的宝库洛阳博物馆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洛阳博物馆,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珍贵的文化遗产宝库。
洛阳博物馆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全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着丰富多样的文物,展示了这个古老城市的辉煌文化。
首先,让我们来到洛阳博物馆的第一展厅,这里陈列着大量的青铜器。
青铜器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手工艺的杰作。
在这个展厅里,您将看到精美的青铜器,包括器皿、乐器、兵器等,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洛阳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制度和价值观念。
接下来,我们继续前往第二展厅,这里展示了洛阳的陶瓷文化。
洛阳是中国古代的陶瓷生产中心之一,这里的陶瓷器精美而独特。
展厅内的陶瓷作品包括各种器皿、雕塑和瓷砖等,它们展示了洛阳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这些陶瓷作品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还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我们继续前往第三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洛阳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洛阳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中心之一,这里孕育了众多杰出的书法家和画家。
在这个展厅里,您将欣赏到经典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它们展示了洛阳古代艺术的魅力和卓越的创作技巧。
这些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艺术追求,将带给您一种独特的视觉和审美体验。
最后,我们来到洛阳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这里陈列着洛阳的雕塑和佛教艺术。
作为佛教的发源地之一,洛阳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在这里,您将看到高大雄伟的佛像、精美的佛教壁画和佛教艺术品等。
这些艺术作品展示了佛教精神和东方哲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洛阳在古代世界的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参观了洛阳博物馆的各个展厅后,我们不禁对这个古老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底蕴感叹不已。
洛阳博物馆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机构,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洛阳独特的文化艺术。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洛阳古代文化的辉煌和卓越,更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谢谢大家的参观,希望您在洛阳博物馆的旅途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洛阳非遗名录总汇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9年更新)国家级项目(8项)民间文学(1项):河图洛书传说曲艺(1项):河洛大鼓传统美术(1项):灯彩(洛阳宫灯)传统技艺(2项):唐三彩烧制技艺、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传统医药(1项):平乐郭氏正骨民俗(2项):民间信俗(关公信俗)、洛阳牡丹花会省级项目(58项,含国家级项目)民间文学(4项):洛神的传说、玄奘传说、传统儿歌、邵雍传说(伊川)传统音乐(5项):洛阳海神乐、硪工号子、十盘、唢呐(河洛响器)、大铜器(嵩县大铜器)传统舞蹈(7项):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九连灯、曹屯排鼓、竹马舞(苏羊竹马)、抬阁(东蔡庄高台故事、崇阳垛子)、背装(旧县背装)传统戏剧(2项):木偶戏、曲剧(洛阳曲子)曲艺(1项):三弦书(三弦铰子书)传统体育(3项):通背拳、南无拳、转秋(孙氏十六挂转秋)传统美术(8项):黄河澄泥砚、民间剪纸、面塑、刘井薛氏石刻、石砚雕刻(会圣宫石砚雕刻)、泥塑(李氏彩塑)、民间剪纸(孟津剪纸)、竹编(洛宁竹编)传统技艺(10项):杜康酿酒工艺、制鼓技艺、小街锅贴制作技艺、银条种植栽培及烹饪技艺、笙制作技艺、中原棉纺织技艺(黛眉手织布工艺)、金属捶锻工艺、青铜器制作技艺(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金银器制作技艺(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金属捶锻工艺(洛阳铲锻造技艺)传统医药(8项):象庄秦氏妇科、传统膏药(杨氏沙园膏药、济世堂李占标膏药、聂麟郊膏药)、烧伤疗法(烧伤自然疗法与自然烧伤膏)、口腔咽喉疾病疗法(纯德堂口疮散)、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李楼李八先生妇科民俗(2项):灵山庙会、老君山庙会市级项目(135项,含国家级、省级项目)民间文学(13项):卦沟村的传说、鬼谷子的传说、黄大王传说、刘秀的传说(孟津、宜阳)、王祥卧冰的传说、邵雍的传说(洛龙)、伊尹的传说、蔡伦造纸传说、程门立雪传说、龙门传说、牡丹传说、养子沟与梨花教子的传说、黄河故事、李贺的传说传统音乐(2项):武皇十万宫廷乐、南街排鼓传统舞蹈(12项):东关双龙、高装、同乐社盘、洛阳龙马盘鼓、三官庙挠阁、独角兽、二鬼摔跤、通背武狮、赵岭高跷、皂角树抬阁、老城排鼓、跑阵传统戏剧(1项):靠山黄(栾川、嵩县)传统体育(5项):洛阳心意六合拳、四面八方通背拳、武当壬九门武术、意拳、易筋经导引术传统美术(3项):布贴、凉洛寨泥娃娃、民间剪纸(刘爱弹样剪纸、刘心牡丹纸雕、洛阳纸雕)传统技艺(19项):新安县烫面角、瓷窑烧制技艺、洛宁蒸肉制作技艺、太仓毛笔、梅花玉雕制工艺、糖塑技艺、铁谢羊肉汤制作技艺、马杰山牛肉汤制作技艺、传拓技艺、栾川豆腐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平乐脯肉制作技艺、传统棉纺织技艺(洛宁)、青铜器制作技艺(孟津)、李龙锡小米黄酒传统制作技艺、三彩釉画烧制技艺、唐白瓷烧制技艺(老城、孟津)、老龙门农家芝麻焦干饼制作技艺、老洛阳面食制作技艺(浆面条)传统医药(14项):殷天章专门喉科、赵氏中医正骨、小丸药、福安堂傅氏膏药、泰生堂魏氏中医外科、中药偏瘫速愈康制备工艺、象庄郭氏中医针灸、鲁氏腹部推拿、任氏痔瘘疗法、双隆号咽炎疗法、翟泉王氏中医、史法璋中医外科、西关毛氏膏药、孟津传统活血接骨止痛膏民俗(10项):牛心山信俗、福昌庙会、姜公庙会、周公解梦、陈屯社火、放河灯、鲍氏祭祀、冬至、端午节习俗(榭包)、洛阳喝汤的习俗(丸子汤、韩城羊肉汤)。
河南洛阳烟涧村:蜕变中的金属文物高仿村
河南洛阳烟涧村:蜕变中的金属文物高仿村在“收藏热”的催生下,文物贩子遍访村野,既搜罗古董,也唆使农家为其炮制大量鱼目混珠的赝品;而遍及全国各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更是让一些本就擅长烧陶铸铜的农家既增广了见识,又长进了手艺。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从本期开始推出“高仿文物基地调查”系列,通过记者的亲历,展现这些几乎是一步一作坊、家家有绝活儿的被有些人称作文物造假基地的村子的现状,并尝试探讨其处境和出路。
韩少华河南洛阳以九朝古都而知名,地面之下埋藏着的历代遗存,用“一下铲子就能出文物”来形容也绝不夸张。
文物出土得多,络绎而来的文物贩子也就多,他们一个个村子走,或探寻古迹遗踪、或打听掌故,把村子里的农民也磨炼成了半个专家。
自上世纪初以来,每当有重大考古发现之后,考古队或文物商往往就地雇用人手参与出土文物的修复工作,一些农家本就在农闲时捣弄些烧陶铸铜的活计,现在更是有样学样地从文物修复的过程中悟出了点儿照葫芦画瓢、复制文物的道理。
时至今日,在文物热、收藏热的风潮下,文物贩子从量中取利,不惜炮制大量赝品充真品,因此,洛阳周边数个村庄则成了为他们提供“原料”的主要基地。
就像当下中国的任何一个发展制造业的村镇一样,只要有一家在做,就立刻传染给全村,变成家家都做,成品究竟做得是好是坏,已不再重要,高仿品有高仿品的出路,粗制滥造的仿品也自有其出路。
目前,仅洛阳周边举村做高仿的村庄即有做唐三彩的孟津南石山村、做青铜器的伊川县葛寨乡烟涧村、曾出土过钧窑窑址而今做仿钧窑瓷器的禹县神垕镇、曾出土过清凉寺汝官窑而今做仿汝窑瓷器的宝丰县等。
复制:手艺来自民间,资料得自博物馆洛阳伊川烟涧村因青铜器文物高仿而知名,村中近1000户人家中,设作坊做青铜器复制的就有300多户。
搭车往烟涧村的半途,尚未进村,就能在沿公路两侧看到20多家销售高仿品的店面了。
进了村子之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记者发现,这里是很典型的“前店后厂”的格局,沿着修葺一新的村中道路两旁,是一家家销售铺面,铺面后的院子里就是加工铸造的作坊了。
云纹铜禁
如中
今国
再青
次铜向时世代源自人巅绽峰放之
出作
,
因此,学界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作 为中国人,你到河南博物院,想看就能 看云纹铜禁;作为外国人,要看云纹铜禁, 必须先到中国。"国
*| Q4* CULTURAL GEOGRAPHY
它见▲
特证云
有过纹
的楚铜
魅国禁
力 。
盛 世 衰 亡 , 经 历
,被 誉 为 中 国 最 美
过的
岁青
月铜
的重
洗器
礼 ,
,乃
云纹铜禁有着霸气的外形。1米多长 的禁身上方攀附着12条龙形怪兽,它们 探首吐舌,面向禁的中心,禁身的下方 是12条虎形怪兽,蹲坐在禁下支撑着器 件,庄严神圣之感让人不禁想到了 "问 鼎中原”的楚庄王,正如赵世纲先生所说: “它是楚国黄金时代的器物,是楚国能够 争霸中原的一种象征!”
另外,云纹铜禁令人折服的还有它 的制作工艺。云纹铜禁的制作方法相当 特别,采用的是失蜡法。即先用蜂蜡做 成铸件的形状,再用其他的耐火材料填 充泥芯和外范,加热融掉蜂蜡后,再将 青铜溶液灌入其中,冷却之后就成了铸 件本身。失蜡法是中国固有的三大传统 铸造技术之一,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 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 1100 年。对于美国人来说,失蜡法是现代西 方制造业乃至西方崛起的温床,他们难 以想象中国在2500年前,就能够铸造出 这样复杂的器物。
风物志 譬A
que
云纹铜禁
文 石冰纯 图 河南博物馆
在介绍“云纹铜禁”的那期《国家 宝藏》播出后,许多观众都被“云纹铜禁” 背后的故事所打动,“云纹铜禁”也因此 成为了热门话题。
“云纹铜禁”现存于河南博物馆,是 春秋时期的古物,因表面遍布朵朵云纹 而得名。“禁”,在我国古代,是贵族宴 飨宾客或祭祀祖先所用的案几。后来, 周人见证了商人的落败,认为商纣王 因肆意饮酒才使得商朝走向败亡,所以 西周的统治者就将盛放酒器的案几称为 “世" O
青铜 中国
青铜中国作者:黄宏晓来源:《中华手工》2014年第09期探寻烟涧村2011年,曾煕凯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回家时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台北故宫主展馆的二楼有一个青铜器的常设展区,里面既展示了一件件流传几千年的出土文物,又有图文资料讲解青铜器的制造工艺,明代《遵生八笺》中制作仿古青铜器的章节还以动画的方式生动重现。
“这次参观让我对青铜这种材料和工艺萌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我开始在网络上寻找可以制作青铜器的基地。
”于是,河南省伊川县的烟涧村出现在了曾煕凯的视野里。
这个被称为“高仿古青铜器第一村”的工艺村,村中300多家作坊无一例外地都在仿制古代青铜器。
匠人们琢磨于如何做皮壳仿锈迹,力求自己仿制的青铜器能够以假乱真。
“由于出色的工艺,还发生过不少误会。
”20世纪80年代初期,烟涧村有一位名叫方兴庆的师傅,他仿制青铜器的手艺非常精湛。
有一次,方师傅携带其所复制的青铜器前往香港,在途中因涉嫌走私文物被捕了。
查明真相后,方师傅无罪释放,而烟涧村因此声名远播,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仿古青铜器之乡。
曾熙凯听着当地人的介绍,带着无限向往来到烟涧村。
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做青铜器,作坊里大都摆放着九羊方尊、马踏飞燕、父辛爵等仿古器皿,其仿真度非常之高。
工匠们娴熟高超的制造技艺令曾熙凯赞叹不已。
“但除了仿古,他们没有对这种独特的材质与工艺进行任何的现代设计与开发。
”曾熙凯决定在烟涧村住下来,他希望从制作仿古青铜器的传统工艺中找到新的创意点。
于是,从2012年年初,曾熙凯在烟涧村开始了“青铜中国”的设计项目。
旧艺新生半年过后,曾熙凯推出了这个实验的第一个产物——铜镜系列。
与古代铜镜或圆形或方形的传统样式大不相同,他设计的铜镜整体造型是不规则的,正面是古韵十足的铜镜面,背面不再是凿刻的瑞兽祥纹,而是由青黄黑三种最具青铜色泽的块面层层堆叠、交融相间而成,给人自由流动的视觉感。
曾熙凯的设计打破了流传几千年的旧式窠臼,锃亮的铜镜穿越历史,以新面貌、新姿态呈现在家居生活中。
洛阳非遗名录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国家级项目(7个)曲艺(1项):河洛大鼓传统美术(1项):洛阳宫灯传统技艺(2项):唐三彩烧制技艺、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传统医药(1项):平乐郭氏正骨民俗(2项):关公信俗、洛阳牡丹花会省级项目(44个,含国家级项目)民间文学(4项):河图洛书传说、洛神的传说、玄奘传说、传统儿歌传统美术(4项):黄河澄泥砚、民间剪纸、面塑、刘井薛氏石刻传统音乐(2项):洛阳海神乐、硪工号子传统舞蹈(6项):洛阳大里王狮舞、九连灯、曹屯排鼓、竹马舞(苏羊竹马)、抬阁(东蔡庄高台故事、崇阳垛子)传统戏剧(1项):南庄木偶戏曲艺(1项):三弦书(三弦铰子书)传统体育(3项):通背拳、南无拳、转秋(孙氏十六挂转秋)传统技艺(8项):杜康酿酒工艺、制鼓技艺(陈家制鼓技艺)、洛阳小街锅贴、银条种植栽培及烹饪技艺、笙制作技艺、中原棉纺织技艺(黛眉手织布工艺)、金属锤锻工艺、青铜器制作技艺(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传统医药(6项):象庄秦氏妇科、传统膏药(杨氏沙园膏药、济世堂李占标膏药、聂麟郊膏药)、烧伤疗法(烧伤自然疗法与自然烧伤膏)、口腔咽喉疾病疗法(纯德堂口疮散)民俗(2项):宜阳灵山庙会、老君山庙会市级项目(108个,含国家级、省级项目)民间文字(11项):卦沟村的传说、鬼谷子的传说、黄大王传说、刘秀的传说、王祥卧冰的传说、邵雍的传说、伊尹的传说、蔡伦造纸传说、程门立雪传说、龙门传说、牡丹传说传统美术(2项):布贴、凉洛寨泥娃娃传统音乐(5项):武皇十万宫廷乐、同乐社盘、洛阳龙马盘鼓、嵩县大铜器、南街排鼓传统舞蹈(8项):东关双龙、高装、旧县背装、三官庙挠阁、独角兽、二鬼摔跤、赵岭高跷、皂角树抬阁传统戏剧(2项):靠山黄(栾川、嵩县)、洛阳小调曲曲艺:无传统体育(3项):洛阳心意六合拳、通背武狮、四面八方通背拳传统技艺(14项):新安县烫面角、瓷窑烧制技艺、洛宁蒸肉制作技艺、太仓毛笔、梅花玉雕制工艺、糖塑技艺、铁谢羊肉汤制作技艺、马杰山牛肉汤制作技艺、传拓技艺、栾川豆腐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平乐脯肉制作技艺、传统棉纺织技艺(洛宁)、青铜器制作技艺(孟津)传统医药(13项):殷天章专门喉科、赵氏中医正骨、小丸药、福安堂傅氏膏药、李楼李八先生妇科、泰生堂魏氏中医外科、中药偏瘫速愈康制备工艺、象庄郭氏中医针灸、鲁氏腹部推拿、任氏痔瘘疗法、双隆号咽炎疗法、翟泉王氏中医、史法璋中医外科民俗(6项):牛心山信俗、福昌庙会、姜公庙会、周公解梦、陈屯社火、放河灯。
烟云缭绕起仙景 青铜神器耀中华
烟云缭绕起仙景青铜神器耀中华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第17期——首届洛阳烟云涧青铜文化节侧记本刊记者卢新松为了弘扬青铜文化,发展地方经济,4 月6 日上午,首届洛阳烟云涧青铜文化节在著名的青铜之乡烟云涧拉开帷幕。
舞狮、铜器、龙鼓、大戏轮番上演,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尤其是烟云涧青铜工艺品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烟云涧是个地名,烟云涧又是个村名,烟云涧更是一个响彻神州大地的青铜器品牌,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进时代的画卷。
烟云涧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南30 公里的伊河东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夏商周时期,这里就是王室用青铜礼器祭祀天神的宝地,古往今来的烟云涧人以铸造青铜器为业,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进程。
烟云涧由莲花山、九皋山、惠明山三面环抱,其间康水、明水像两条银带穿村而过。
日出日落时分,袅袅炊烟和山涧升腾的水汽交融变幻,使古老的烟云涧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宛如仙境。
村子东边那苔痕斑驳的青石龍溪古桥上的深深辙痕,见证着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上的繁华景象。
附近出土的古代青铜鼎、青铜爵、青铜车等,佐证着烟云涧作为华夏青铜文化源头的历史印记。
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
依然是炎黄的传人,拨开千年历史的云雾,在当年湮没的遗址上,勤劳智慧的烟云涧人,继承和发展先辈流传下来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以微妙传神、栩栩如生的“天子驾六”、“马踏飞燕”等形象,再现了曾被沉淀了的故事。
如今的烟云涧村,人人都是能工巧匠,个个都是烧制师表,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和运作机制,集中所有青铜艺人的智慧,仿古而不泥古,求新而不固新,重现了“炉火映天地、红星透紫烟”的壮观场景。
中国青铜器,正焕发着新时代的熠熠光辉。
2011 年,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烟云涧青铜器系列产品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烟云涧青铜器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烟云涧青铜器在长期探索实践中,把古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使产品的仿真度、精细度不断迈向新的层次,也使产品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不断提升,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如何鉴别青铜器锈迹
如何鉴别青铜器锈迹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
近年来,伴随国人收藏热的兴起,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产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村”“仿古村”,村子里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制作青铜器。
成千上万件披着红斑绿锈的仿古青铜器,从这里制造出来,流向各地。
伊川县烟云涧村是中原地区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这里被称为洛阳著名的“仿古第一村”,这个本该是中原地区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却因为出产高仿青铜器而闻名。
海关查获文物珍品竟是仿古青铜器在数量众多的“青铜村”中,烟云涧村极具代表性。
烟云涧村的能工巧匠,小到1公斤的四羊方尊,大到超过1000公斤的人面鼎,一个个仿制起来得心应手。
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个村子的专业加工户达到300多家,从业人员达1880余人,2008年时产值过亿。
主要产品有东汉马踏飞燕、东周天子驾六、战国方鼎、春秋莲鹤方壶及各种造型壁挂、仿古台灯等1000余种,产品销售到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在东南亚地区更是抢手,美、英、日、加、法、德等国家的商人非常喜爱这里的仿古青铜器。
业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两个与文物有关的案件震动全国。
成都机场在安检中,查获一批制作精美的青铜器。
几乎与此同时,上海海关在出境人员的行李中,也发现大量青铜器。
经专家初步鉴定,这批青铜器极有可能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珍品。
鉴于案情重大,警方立即组织警力,对这两起案件进行侦破。
经过认真排查、讯问,警方发现这些青铜器竟是洛阳市伊川县烟云涧村生产的仿品。
一时间,烟云涧村在仿古圈内名声大噪。
形成产业链仿古变文物利润上百倍一位熟悉烟云涧村的业内人士说,当地人对外人并不避讳,他们会明确告诉你,村民只是在仿古,只是在生产工艺品。
然而,这些工艺品从假古董贩子手中流出时,就成了骗人的“文物”。
据这位业内人士讲,“假如一件青铜器的成本价是3000元。
除去铜的原料,主要是手工和药物配比。
道上人拿货也就5000元左右,但是他再转手就是3万到30万不等,甚至50万都能卖。
文化遗产的瑰宝洛阳博物馆
文化遗产的瑰宝洛阳博物馆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洛阳博物馆,我是您的导游小王。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洛阳博物馆这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瑰宝。
洛阳博物馆位于中国古都洛阳市,是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
作为一座以展示古代文化遗产为主要任务的博物馆,洛阳博物馆荟萃了丰富多样的艺术珍品和文化遗存,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其中的精彩吧。
第一展厅:洛阳的古都魅力首先,我们来到第一展厅,这里展示的是洛阳的古都魅力。
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其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文化遗产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展示的石器时代的工具、青铜器、陶器等文物,让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洛阳的文明与智慧。
第二展厅:石雕艺术的典范接下来,我们来到第二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洛阳石雕艺术的典范。
洛阳石雕是中国石雕艺术的重要分支之一,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名。
这里展示的各种石雕作品,从浮雕到立雕,从人物到动物,展现出石雕艺术的无限魅力,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三展厅:佛教文化之邦漫步到第三展厅,我们来到佛教文化之邦。
洛阳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中心之一,这里陈列的佛像和佛教艺术品,展示了佛教在洛阳的繁荣与影响力。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百千佛塔”,这座塔身上镶嵌着上千尊小巧精美的佛像,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展厅:陶瓷之美继续往前走,我们进入了第四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洛阳的陶瓷之美。
洛阳陶瓷以其多样性和精美度而著称于世。
这里展示的洛阳彩陶、青瓷和黑瓷等陶瓷作品,无论从造型、绘画还是烧制工艺上都堪称一绝,相信会让大家沉醉其中。
第五展厅:书法篆刻的艺术境界接下来,我们来到第五展厅,这里展示的是洛阳书法篆刻的艺术境界。
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书法篆刻的重要发源地。
这里陈列的名家书法和篆刻作品,包括楷书、草书、行书等各个字体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在参观洛阳博物馆时,请您注意保护文物的环境和安全。
不要触摸文物,不要随意摄影闪光灯,以免对文物造成损害。
烟云涧:中国青铜第一村
烟云涧:中国青铜第一村作者:来源:《农家参谋》2017年第07期仿古寻踪烟云缭绕烟云涧村坐落在伊河东岸。
从伊川水寨沿着伊河一直向南,一路上古代遗址随处可见,有三里一庙五里一寺之说,传奇故事数不胜数。
途经土门、夏堡、白元、常峪堡等。
过了“鬼门关”(簋门关),便来到烟云涧村。
烟云涧隶属伊川县葛寨乡,是个拥有3000多人口的村落,背靠九皋山,村子东西两河常年清流潺潺,绿树成荫。
烟云涧村,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地方,与洛阳南部很多地方一样,它的名字与汉光武帝刘秀有关。
相传,当年王莽把刘秀撵到这个地方,无处藏身的刘秀只好躺在墒沟里。
王莽追寻过来的时候,两条河边的树林里烟云四起,立马笼罩了这个地方,使刘秀逃过一劫,刘秀好生感慨,忍不住赞道:“好一个烟云涧啊!”刘秀当上皇帝后,这里便改名烟云涧,当地老百姓则简称这里为“烟涧”。
烟云涧村用传统工艺制作青铜器由来已久。
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被古人视为祭祀宝地,村北一带因地下有许多古代墓穴而被文物部门定为“二级文物保护区”,出土过中国最古老的“子申父己”铜鼎、铜爵、青铜酒器等,佐证着华夏青铜业之源的历史印記。
村口,一尊近两米高的仿古洛阳鼎赫然映入眼帘,鼎端庄稳妥地矗立在烟云涧文化广场,古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神秘的色彩,给人“显赫”“ 尊贵”“盛大”的感觉。
四顾,道路两边杨柳扶风,桥下碧水潺潺,一座座古朴建筑掩映其间。
在烟云涧,青铜器研究以及文化应用已经成为常态。
由于该村企业多,外出打工的就少,还吸引着外村及下岗职工前来就业,一些商铺就是外村人在经营。
路边矗立的石磙、户家门口光溜的碾盘、农家窗台下悬吊的水葫芦、房门口挂着的提灯、满眼形态逼真的青铜器、萦绕耳际的声声蝉鸣、村东苔痕斑驳的青石古桥上深深凹进去的车辙,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仿佛听到了古丝绸之路上那悠远的驼铃。
传统工艺精湛神奇走进烟云涧青铜器展览大厅,感到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震撼,“洛阳鼎”“天子驾六”“马踏飞燕”“莲鹤方壶”,等等,仿古青铜器精品排列在展柜上,有几千种之多,件件栩栩如生。
洛阳国宝:珍藏千年的宝物
洛阳国宝:珍藏千年的宝物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承载了众多国宝的宝地。
在洛阳,有许多宝物被珍藏了千年,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文明的瑰宝。
一处国宝荟萃的地方,就是洛阳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是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国宝级文物,其中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宝物就是“洛阳铁炉”。
洛阳铁炉,相传是古代铁铸技艺的巅峰之作。
它以其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铁炉的外观造型独特,仿佛一座古代宫殿。
这座宝物不仅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冶铁工艺的高度发展,更展示了古代冶炼工匠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洛阳铁炉背后的故事也非常引人入胜。
相传,在唐代,洛阳因为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需要大量的铁器来满足社会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铁匠们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研究,终于打造出了这座传世之宝。
除了洛阳铁炉,洛阳博物馆里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国宝。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姜子牙钓鱼”,这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这件文物是由明朝著名画家吴镇创作的。
画面中,姜子牙高坐在独木舟上,手持竿钓鱼。
整个作品描绘了姜子牙渔翁得利的故事,给人一种静谧、悠远的感觉。
此外,洛阳博物馆内还收藏着许多唐代的瓷器、玉器、铜器等,这些珍贵的文物见证了洛阳在唐代的繁荣与辉煌。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唐代的陶瓷,其中代表作之一是“洛阳窑”。
洛阳窑是中国古代陶瓷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制作工艺和烧制技术在当时可谓领先一时。
洛阳窑的作品以色彩鲜艳、造型优美而著称,不仅在国内受到推崇,也远销海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洛阳白瓷”。
洛阳白瓷的色泽洁白,凝练而雅致,展现出了唐代瓷器的高度艺术水平和审美追求。
除了博物馆里的文物,洛阳还有其他一些珍藏千年的宝物。
比如,白马寺的伽蓝殿中供奉着一尊塑于五代时期的石刻佛像——“颂经菩萨”。
据说,颂经菩萨是当时的白马寺主持平等院世瞩所请得来的高僧所塑造的,佛像高约五米,形态庄严,神态庄重,被誉为我国北方五代佛教石释迦佛造像的最高成就之一。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国家级项目(8项)民间文学(1项):河图洛书传说曲艺(1项):河洛大鼓传统美术(1项):灯彩(洛阳宫灯)传统技艺(2项):唐三彩烧制技艺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传统医药(1项):平乐郭氏正骨民俗(2项):民间信俗(关公信俗)洛阳牡丹花会省级项目(58项,含国家级项目)民间文学(4项):洛神的传说玄奘传说传统儿歌邵雍传说(伊川)传统音乐(5项):洛阳海神乐硪工号子十盘唢呐(河洛响器)大铜器(嵩县大铜器)传统舞蹈(7项):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九连灯曹屯排鼓竹马舞(苏羊竹马)抬阁(东蔡庄高台故事、崇阳垛子)背装(旧县背装)传统戏剧(2项):木偶戏曲剧(洛阳曲子)曲艺(1项):三弦书(三弦铰子书)传统体育(3项):通背拳南无拳转秋(孙氏十六挂转秋)传统美术(8项):黄河澄泥砚民间剪纸面塑刘井薛氏石刻石砚雕刻(会圣宫石砚雕刻)泥塑(李氏彩塑)民间剪纸(孟津剪纸)竹编(洛宁竹编)传统技艺(10项):杜康酿酒工艺制鼓技艺小街锅贴制作技艺银条种植栽培及烹饪技艺笙制作技艺中原棉纺织技艺(黛眉手织布工艺)金属捶锻工艺青铜器制作技艺(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金银器制作技艺(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金属捶锻工艺(洛阳铲锻造技艺)传统医药(8项):象庄秦氏妇科传统膏药(杨氏沙园膏药、济世堂李占标膏药、聂麟郊膏药)烧伤疗法(烧伤自然疗法与自然烧伤膏)口腔咽喉疾病疗法(纯德堂口疮散)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李楼李八先生妇科民俗(2项):灵山庙会老君山庙会市级项目(135项,含国家级、省级项目)民间文学(13项):卦沟村的传说鬼谷子的传说黄大王传说刘秀的传说(孟津、宜阳)王祥卧冰的传说邵雍的传说(洛龙)伊尹的传说蔡伦造纸传说程门立雪传说龙门传说牡丹传说养子沟与梨花教子的传说黄河故事李贺的传说传统音乐(2项):武皇十万宫廷乐南街排鼓传统舞蹈(12项):东关双龙高装同乐社盘洛阳龙马盘鼓三官庙挠阁独角兽二鬼摔跤通背武狮赵岭高跷皂角树抬阁老城排鼓跑阵传统戏剧(1项):靠山黄(栾川、嵩县)传统体育(5项):洛阳心意六合拳四面八方通背拳武当壬九门武术意拳易筋经导引术传统美术(3项):布贴凉洛寨泥娃娃民间剪纸(刘爱弹样剪纸、刘心牡丹纸雕、洛阳纸雕)传统技艺(19项):新安县烫面角瓷窑烧制技艺洛宁蒸肉制作技艺太仓毛笔梅花玉雕制工艺糖塑技艺铁谢羊肉汤制作技艺马杰山牛肉汤制作技艺传拓技艺栾川豆腐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平乐脯肉制作技艺传统棉纺织技艺(洛宁)青铜器制作技艺(孟津)李龙锡小米黄酒传统制作技艺三彩釉画烧制技艺唐白瓷烧制技艺(老城、孟津)老龙门农家芝麻焦干饼制作技艺老洛阳面食制作技艺(浆面条)传统医药(14项):殷天章专门喉科赵氏中医正骨小丸药福安堂傅氏膏药泰生堂魏氏中医外科中药偏瘫速愈康制备工艺象庄郭氏中医针灸鲁氏腹部推拿任氏痔瘘疗法双隆号咽炎疗法翟泉王氏中医史法璋中医外科西关毛氏膏药孟津传统活血接骨止痛膏民俗(10项):牛心山信俗福昌庙会姜公庙会周公解梦陈屯社火放河灯鲍氏祭祀冬至、端午节习俗(榭包)洛阳喝汤的习俗(丸子汤、韩城羊肉汤)。
河南洛阳的“青铜器之村”:高仿青铜器,已经是村子的核心产业!
河南洛阳的“青铜器之村”:⾼仿青铜器,已经是村⼦的核⼼产业!
做为中国乃⾄世界上⾼仿古青铜器第⼀村,位于河南洛阳的烟涧村可谓是⼤名⿍⿍。
烟涧村仿
古青铜器产品主要有各个历史时期⽂物复仿制品、⼈物造型、⼯艺品等三⼤系列1000多种。
图
为村民⽅东鑫制作的3⽶多⾼⼤⿍和他的⼉⼦。
(本篇摄影/王⼒⽴)
烟涧村⽣产制作的仿古青铜器先后荣获洛阳市优秀旅游商品奖、河南省“农村科技博览会”⾦奖、
全国民间⼯艺⼤赛⼀等奖等。
村⾥制作仿古青铜器的创始⼈:72岁的⽅兴庆⽼⼈和⼩孙⼦
在众多的仿古青铜器当中,其中的洛阳⿍、天⼦驾六、莲鹤⽅壶等⼤型仿古青铜器已被全国许
多⼤型企业作为镇⼚之宝。
不说仿制,单说烟涧村⼀带的青铜器制作历史,便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村⼦附近出⼟过中国
最古⽼的“⼦申⽗⼰”铜⿍、铜爵等青铜器。
蜡模是青铜器造型美观与否的关键,通常是仿照古青铜器的样⼦,⽤⽯蜡⼈⼯雕刻出来的。
在当地,有的农户⾃⼰做不出模型,就会向别⼈购买,根据⼤⼩不同价格也不同。
烟涧村⾥,孩⼦骑在马踏飞燕上玩耍。
洛阳博物馆美篇
洛阳博物馆美篇洛阳博物馆美篇洛阳博物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一个重要文化场馆,是集文物收藏、展览、研究、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该馆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分类齐全,品种繁多,包含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领域。
以下将按照文物类别,为您介绍洛阳博物馆的美。
陶器文物洛阳是中国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陶制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制作,并且在历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洛阳博物馆收藏的陶器文物包括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陶器,其制作工艺、造型、纹饰各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特别是汉代陶俑,数量庞大、制作精美,栩栩如生,让人感叹古代陶俑制作技艺的精湛。
金石文物金石文物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洛阳博物馆中,收藏的金石文物更是丰富多彩。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洛阳牌坊集”,该集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研究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此外,该馆还收藏了大量的碑刻、金银器和甲骨等文物,其中的金银器数量极为丰富,制作精美,让人惊叹古代工匠的巧思。
书画文物书画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洛阳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古代书画作品,内容涉及山水、人物、花鸟等各个方面。
其中,清代著名书法家郑板桥的多幅书法作品展示了他独特的书法风格,使人叹为观止。
此外,该馆还收藏了大量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其创作风格清新雅致,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青铜文物洛阳博物馆收藏的青铜文物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重要代表,包括了从商代到汉代的青铜器。
其中,最著名的是商代青铜器“四羊方尊”,其造型庄重典雅,纹理瑰丽,代表了中国青铜艺术的最高水平。
此外,还有历代各种器物、器具等,非常适合了解古代青铜文化的发展。
总结洛阳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是中国文化的珍宝,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每个文物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价值,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祖先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青铜古镇烟云涧调研报告
青铜古镇烟云涧调研报告烟云涧是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著名古镇,也是著名旅游景区之一。
该镇位于大理古城西北方向约30公里处,是云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下面将对青铜古镇烟云涧进行一次调研报告。
首先,烟云涧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
古镇周围群山环抱,大自然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整个镇子依山傍水,建筑以青砖为主,与周围环境非常协调。
而且,镇中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过,给整个村落增添了几分雅致。
其次,烟云涧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古镇建于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典型的白族古镇。
镇中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白族特色。
例如,镇中的旅店、商铺、庙宇等建筑,都采用了传统的白族建筑风格,并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文物和历史遗迹。
这些历史建筑让人们感受到了古时的风貌和白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再次,烟云涧的传统手工艺非常有特色。
在烟云涧,我参观了一家白族手工艺作坊,里面生产着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如刺绣、木雕、陶瓷等。
这些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细腻的纹理和独特的设计深受游客欢迎。
而且,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也十分有趣,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增强了参观者的参与感。
最后,烟云涧的旅游设施完善。
古镇内有许多饭店、客栈和茶馆,供游客休息和品尝当地美食。
此外,镇上还设有游客服务中心,提供旅游咨询、导游服务、景区介绍等。
这些完善的旅游设施使得游客在烟云涧的旅行更加便捷和舒适。
总的来说,烟云涧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古镇,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品。
通过这次调研,我对烟云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大理地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相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烟云涧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个小山村的“青铜时代”
一个小山村的“青铜时代”烟云涧,一个如诗如画的名谓;烟云涧,一个古老神秘的村落;烟云涧,一个光看名字就能给人无限遐想的地方。
刚进村口,你会看到村北的广场上,竖立着一座近5米高的青铜方鼎;走进村子,你会发现街道两旁立满了写有“青铜器”字样的灯箱招牌。
的确,这是一个因仿古青铜器而富裕的村庄,也是因仿古青铜器而闻名的村庄。
一个汉光武帝赐名的村庄在烟涧,人们提起这个富有诗意村名,都显得非常骄傲,男女老少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根据伊川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印的《伊川地名溯源》一书描写,我们找到了烟涧村的由来。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各地群雄四起。
在一次战役中,汉室后裔刘秀率兵,由洛阳向南阳撤退途中,经过一个小村庄,并夜宿此地。
村庄东西两面分别有清澈的小河蜿蜒流过,村庄周围树木葱茏,花草繁茂。
第二天清晨,但见村庄上空轻烟袅袅,云雾漫漫,时隐时现的民居如飘浮在仙境之中。
刘秀触景生情,叹道:好一个烟云涧村!刘秀在洛阳登基后,这个小村庄即以汉光武帝亲口所封,改村名为烟云涧,简称烟涧。
那么,这个小山村是怎么和青铜器结缘,并走上青铜器加工这条独具特色的富民之路呢?一份老祖宗留下的遗产烟涧村地处古都洛阳南50公里,在古“丝绸之路”上,文化底蕴深厚,古遗迹较多。
早在商周时期即被古人列为祭祀宝地,村北一带因地下有许多汉代墓穴而被文物部门定为“二级文物保护区”,附近曾出土有“子申父己”铜鼎和铜斝、铜爵等酒器。
关于该村仿古青铜器的生产,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
而现年72岁的方兴庆老人,则被村里人称为是“青铜器鼻祖”。
他是村里上世纪50年代的高中毕业生,高中毕业后在一家翻砂厂工作。
1963年,他看到一个考古新发现的新闻,其中一面古铜镜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对古物、特别是铜镜着了迷。
他开始进行研究,多次进行实体雕刻、模具制作、青铜器配方、浇铸、雕刻的试验。
经过无数次失败,他渐渐摸索出了规律,并成功地制作出仿战国时代的“牛鼻象背铜镜”。
青铜器仿古手工技艺:仿的是物,铸的是梦
青铜器仿古手工技艺:仿的是物,铸的是梦
肖依斐
【期刊名称】《神州(上旬刊)》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20世纪80年代,烟云涧方长站的仿古青铜器就以"倒卖文物"的嫌疑被几次"请"到北京,以至于坊间有"烟云涧仿古青铜器足以假乱真"的说法。
事实上,烟云涧经过做旧处理的青铜器,不仅形似、神似,这些仿旧如旧、有沧桑感的"古老神器",更是如今烟云涧人的梦想承载者。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肖依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弘扬青铜器文化见证历史变迁——记汝州市荣昌春秋仿古青铜器有限公司 [J], 王红喜;王金辉
2.宋代仿古青铜器造型的设计学考察 [J], 邓昶;朱和平
3.相城十绝(下)仿古青铜器苏州造!——相城十绝之青铜器 [J], 潘君明
4.从宋瓷仿古看宋代瓷器与夏商周青铜器的文化关联 [J], 马雨希
5.仿古之瓷意蕴俱佳——谈仿古瓷的"仿"的艺术 [J], 汪新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云涧青铜器制作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走近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字号
背景
来源:洛阳晚报2019-07-22 08:30 收藏电邮
打印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LYD 到 106583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712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洛阳手机报
烟云涧村口的大鼎,彰显“仿古青铜器第一村”的特色。
浇注铜汁。
制作蜡模。
制作石膏模。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无论是战争,还是祭祀,青铜器都在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洛阳作为夏、商、周三代的古都,曾经创造了青铜时代的辉煌,洛阳博物馆中传世的青铜器,还有青铜作坊遗址留下的陶范,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青铜器作为实用器,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青铜器的传统制作工艺在洛阳民间得以保全,远近闻名的伊川县葛寨乡烟云涧村就是其中的代表。
2019年,烟云涧青铜器传统制作工艺入选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古老的技艺再次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1 烟云涧,“仿古青铜器第一村”
烟云涧,颇有诗情画意的名字。
与洛阳南部很多地方一样,这名字与汉光武帝刘秀有关。
据说,王莽撵刘秀时,刘秀夜宿此地,见这里风光秀美、烟云缭绕,忍不住赞道:“真烟云涧也!”刘秀当上皇帝后,这里便改名烟云涧了,当地老百姓则简称这里为“烟涧”。
从伊川水寨沿着伊河一直向南,驱车走在林阴道上,一路上古代遗址随处可见。
东面的九龙岗和莲花山错落有致,很像有古代的城墙遗址横亘其上。
出了“鬼门关”(簋门关),便来到烟云涧村。
到了烟涧北桥,放眼看去,村口矗立着一座硕大的铜鼎雕像,仿古青铜器工厂、商店和市场更是随处可见——如今,让这个古老村落出名的,是仿古青铜器制作。
据称,全村有近300户农家制作仿古青铜器,年产值已达到上亿元,实现利税上千万元。
烟云涧村用传统工艺制作青铜器由来已久。
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被古人视为祭祀宝地,村北一带因地下有许多汉代墓穴而被文物部门定为“二级文物保护区”,出土了大量
文物。
然而,烟云涧青铜制作工艺的真正兴起,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据当地干部介绍,1963年,该村村民方兴庆开始潜心研究仿古青铜器制作技术,青铜器的制作就在烟云涧村应运而生。
由于方老先生做的工艺品仿真程度高,初期曾多次被文物、公安部门缉查。
当弄清真相后,仿古青铜器的制作也就合法化了。
在方兴庆的传授、
带动下,烟云涧村村民从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开始加工仿古青铜器,20世纪90年代初
具规模,而后辐射到周边的几个村庄,逐渐形成规模,直到成为远近闻名的“仿古青铜器
第一村”。
2 失蜡法,传统工艺入选“非遗”
青铜铸造工艺,在古代大致有“合范法”和“失蜡法”两种。
“合范法”是将模子做好后翻范,做出应有的厚度后,把范合上再加以浇铸。
如今,
洛阳博物馆就藏有出土于北窑西周青铜作坊遗址的陶范。
“失蜡法”则稍晚出现,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就是用蜡模代替石模或者泥模,由于
蜡更易加工,器物制作出来就更加精巧。
烟云涧村目前通行的传统工艺就是“失蜡法”。
如今,方兴庆年事已高,基本不再从事青铜工艺品的制作,年轻一点儿的方长站成为
这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之一。
在他经营的烟云涧青铜器有限公司,方长站向记者演示
了传统的工艺制作流程:
方长站先带记者来到一个简陋的地下室,这是做蜡模的场所,设在地下室是为了保持
恒温,怕蜡模融化。
在这里,方长站先和工人们一起把融化的蜡油浇灌到一个模子里制作
蜡模,然后把蜡模按照要求粘合成型,以备后用。
接下来,他将耐高温的细泥浆淋至蜡模表面,并撒细砂在泥浆表层,反复多次,使之
形成一个圆柱体的石膏模,顶上留有孔洞。
这些圆柱体的石膏模被集中在一起,送入一个土制的高炉中加温烧烤。
此时,石膏模
被倒置在炉中。
加温后,蜡油就从孔洞中流出,它们被收集起来,以备重复使用。
石膏模中的蜡油流出后,就形成一个个石膏空腔。
石膏空腔被集中摆放在一个浇铸池中,旁边在坩埚中融化好的铜汁就逐次浇灌在其中,铜汁冷却后去壳,就形成了一个个纹
饰精美的青铜器。
当然,这还只是毛坯,下面还需要打磨,然后用化学药剂进行仿古做旧,这才形成真正的成品。
方长站说:“所有的工艺流程都是公开的,唯独做旧这个环节,各个厂家的这项工艺
都是保密的。
”
手工制作的过程十分繁复,整个周期大约需要一个月。
为了保存古老的工艺,加之让仿古工艺更加逼真,工匠们长年累月地坚守着古老的技艺,一以贯之。
保持传统,正是烟云涧村的青铜制作工艺被列入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
3 大市场,继承传统走向未来
在方长站公司的展厅里,“洛阳鼎”、“天子驾六”、“莲鹤方壶”等仿古青铜器精品排列在展柜上,这些精品曾被全国许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当宝贝收藏摆放。
不仅如此,连安阳这样的“青铜器之乡”,其城标司母戊大方鼎也是烟云涧村生产的。
烟云涧村目前有青铜器加工户近300个,从业人员1000余人。
烟云涧生产的青铜器还远销海内外,并且被上海、广东、四川等地的20多个博物馆展出或收藏。
去年年底,总投资6300万元的洛阳烟云涧青铜文化旅游市场一期工程竣工。
一期工程包括青铜器博物馆、综合办公楼、广场、标志和道路、桥梁以及蓄水工程等的建设,累计投资1900万元。
该项目完成后,集生产、销售和旅游观光于一体,每年可实现产值2亿元,创利税2000多万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安排下岗职工、农民工以及残疾人3000人就业。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公司副经理马柏成一会儿打磨成品,一会儿给成品拍照并发布到网站上。
小马说,如今网络销售已经占了销售总收入的20%以上……
可以预见,这种销售模式将越来越成熟。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烟云涧村的仿古青铜器工艺品制作正顺应新的时代要求,不断向前迈进。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李英杰文/图)
【转发至洛阳微博】【进入洛阳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