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发展路径选择

合集下载

浅议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与战略重点——以青海省为例

浅议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与战略重点——以青海省为例

黄 河沿 岸和 湟水 河沿岸 农业 区呈 带状分 布 ,受 自然 地 科技 通讯 系统 、供 排水 系统以 及污 水处 理系统 、环 境保 护 理 、气候 、人 口、经济和社会 等条件 差异的影响 , 小城镇 的 等。 发展也同经济的发展一样 呈现 出梯次差异 。因而 , 在其发展
2 、提升格尔木市和德令哈市经济竞争力。格尔木市和 和建设过程中既要 以市场推 动为主 ,更需要政府的 引导和 支 德令哈市作为青海大城市的接力棒和资源开发的重心,一方 持 ,同时要以现有城镇 为依托 ,进一步集聚人 口 , 极发展 积 面成为柴达木盆 地资源开发中的发展极 , 动其本区域经济 二 、三产业 ,有选择有 重点地梯次推进 ,逐步培育和 建立起 带
2.万 人 ,城镇 人 口增加 了 3 万 人… 管如此 ,人 口相对 引力的发展模式 。同时,利 用青 藏铁路发展轴线 ,增强与 西 2 9 S 。尽 稠密 区仍然缺乏 中型城市 ,小城镇规模也偏小 ,产业结构层 宁市的联 动发展 ,构建青藏铁路 沿线 城镇 和工矿节点 ,形成 次较低 ,城市体 系出现断层 ,结构优化程度 低 ,导致 城市经 以重点城镇 为节 点的带状布局 。
区域性的外源型大城市 ;另一 方面把格尔木市建成联结藏甘 新川的交通枢纽和青藏高原 资源加 工转换中心 ,把德令哈市
( 一)发展路径——城市群的辐射 带动模式
目前 ,西宁 、海东等东部地 区人 口集聚较高 ,人口城镇 建成高 原绿洲 城 市和 资源加 工基 地 ,形成 以工业 支撑 为优 化 进程 明 显加 快 ,2 一00年 ,东 部 地 区总 人 口增 加 了 势 ,以循 环经济为特点 、以市场推 动为主导 、以优惠政策为 ∞O 2 1
导 为辅 ,有选择 地以特色小城镇 为重点的 中小 城镇 协调和梯 多 ,纯净 原始的生态环境 ,雄 奇独特的 自然景观 ,风格迥 异 (- -)重点任 务

理性选择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理性选择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化需求 。继承和发扬农村淳朴优 良的乡风 民俗 , 掘民间文 化 , 挖 建立 良好 的人 际关 系, 努力 塑造 和谐融洽 的文 明乡风。 尊重并确 立农 民群众 的主体地位 , 健全和完善 民主选举 、 民主决策 、 民主
工业化是发展农村 生产力 、增强 区域竞争力 的根本 动力 和
源泉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工业化作为第
息相对不便 , 村基础 条件太差 , 农 地方 财力弱,缺乏 足够 的配 套建设资金,缺 乏示 范效应,因而在争取 国家支持上往往处 于
劣势。 12 基 础 设 施 建 设滞 后 , 争 能 力 弱 . 竞
些欠 发达地 区“ 四乱 ” 歪风禁 而不止 。一些部 门受利益驱
动, 对企业乱检查 、 乱收费 、 乱罚款 、 乱摊派 , 干扰 了企业 的正 常 生产和营运。 行政效率低下 。 有的部 门和干部不运用改革方式和 市场经济手段抓 经济工作 , 该取 消的程序不取消 , 不该 管的事情 还在管 。有的部门本位主义 比较严重 ,在行 政审批 和办证 过程
22 加快工业化进程 。 _ 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支 撑
力。
建设 、 清洁能源建设等基础设施 方面的投入 , 不断提高农村公共
服务的质量 和水平 。其次按照“ 三贴 近” 的原则 , 大力开展 “ 三下
乡” 活动 , 结合开展社会 主义荣 辱观教育 , 切实加强 乡村 文化阵 地建设 ,以丰富多彩 的群众性先进文化满足农 民群众的精神文
握从事二 、 三产业所 需要 的知识与技 能 , 为增 收奠定长远基础 ,
服务体系 ,大力推广适用技 术 ,以确保在我 国人多地少 的国情 下, 依靠科技提 高资源利用率 , 增加农业 产出量 , 提高农产品质

欠发达地区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欠发达地区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欠发达地区如何统筹城乡发展XXX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着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

起初在那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它对于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确实发挥过不可否认的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推行,这种模式的弊端却日益突出的显露出来,特别是与当前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已经相冲突,这种二元结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广大贫困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这一发展中的矛盾是摆在全国上下的一个思考问题,对于沽源这种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更是需要权衡考虑,从含义、过程、结果中去统筹处理,探索出一条合理的思路。

一、多年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

由于历史、地域、文化、政治、社会意识的综合影响,我国自封建社会便显露出了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雏形。

社会分工的不同,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均造成了区域性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经济和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经济。

这种发展模式在经历一个过度时期后必须要迅速转型,而我国却因历史的原因,始终没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这种模式的引领下,一方面是资源过于向城市地区倾斜,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村地区各种发展资源的严重匮乏。

这种就像是一个两条腿不一般长的人在走路一样,步调是绝对不一致的,城市经济的发展日益迅速崛起,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却像是蜗牛般一样在痛苦中蜗行摸索。

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中的痛,的确需要找到一剂良药来加以治理。

二、欠发达地区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了其弊端,这种发展中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城乡发展中的身份歧视。

一直以来,城市户籍的人口在入学、找工作、住房、社会救助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而农村户籍在诸如上面所说的几种情况几乎不享有任何照顾,同时农村土生土长的农民被冠以盲流、农民工等不和谐的名称。

许多人不愿意闭塞在偏僻的农村地区,选择外出务工,一时间形成集群效应,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结果是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了,与此同时城乡“两种人”之间的摩擦与冲突也时有发生。

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的路径和空间发展模式

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的路径和空间发展模式

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的路径和空间发展模式摘要:城乡统筹作为国家战略,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欠发达地区要推进城乡统筹,其路径就是以主体功能区划为抓手,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按照强化中心、集聚发展的空间模式,引导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和中心镇集聚。

关键词:城乡统筹;路径和空间发展模式;主体功能区划;强化中心,集聚发展ABSTRACT: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s a national strategy, is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to realize th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guiding principle. Undeveloped areas should promote urban and r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ts path is to the main functional zoning for grasper, vigorously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the Urb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enhanced center, the spatial model of agglomeration, guide factor of production to the center of city and the center town agglomeration.KEYWORDS: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Route and the Model ofSpatial Development; Princip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Aggrandizement Center,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城乡统筹作为国家战略,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重要部分,是破解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与此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却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落后和滞后现象。

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发展与现代化的脱节越来越严重。

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路径。

一、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现状分析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生产方式滞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农业区,但农业生产方式滞后,传统耕种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机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效率低下。

2.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设施不完善,农民生活条件差。

3. 农民生产水平低下: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低,农民创业意识不强。

4. 农业发展与现代化脱节: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与现代化脱节严重,农产品市场落后,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

1. 思想观念滞后: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思想观念滞后,缺乏现代化意识,不愿意接受新技术、新理念,对农业现代化认识不足。

2. 技术支持不足:欠发达地区缺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支持不足,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需求。

3. 资金投入不足: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所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企业发展受到限制,基础设施建设困难。

4. 人才短缺:欠发达地区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人才和现代管理人才,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不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受到制约。

1.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提高农民的创业意识和现代化生产观念。

4.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与策略研究欠发达地区,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

这些地区通常集中分布在国家的西部、南部和贫困山区。

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原因,它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一、发展途径1.工业化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工业化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主要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通过推动工业化来实现经济增长。

欠发达地区通常缺乏发展工业的先决条件,如基础设施、技术和资本。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支持这些地区实施工业化战略。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建设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改善法律和政策环境等。

2.农业发展农业在欠发达地区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些地区通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为了发展农业,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产量,包括向农民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改善种植和养殖技术,建立良好的供应和销售网络等。

3.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是一种潜力巨大的产业,可以为欠发达地区创造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发展。

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旅游业发展,包括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制定旅游政策和法规等。

4.新技术发展新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欠发达地区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包括提高人才素质、加强科技研发、引入外部投资和技术、促进学术交流等。

二、发展策略1.政府支持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支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包括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制定有利的政策和法规、改善基础设施等。

政府也应该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管理和服务,为这些地区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2.区域合作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区域合作来促进经济发展。

区域合作可以提高地区之间的合作精神、共同开发资源、促进人才和技术交流、推进政策协调等。

3.产业结构调整欠发达地区应该适当调整产业结构,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向现代化的工业和服务业产业转移。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包括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制定税收政策等。

“十五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战略创新与路径选择

“十五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战略创新与路径选择

专题:“十五五”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erritorial Spatial Optimization in 15th Five-Year Plan编者按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是政府、学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刊》长期关注主体功能区定位及优化实施。

《中国科学院院刊》编委樊杰研究员及其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团队长期致力于地域功能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方法、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现代空间治理体系的研究;在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研究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刊》曾分别刊登主要基于该团队研究成果的“‘十三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2016年第1期)和“‘十四五’规划的区域战略与空间治理”(2020年第7期)专题,收到多方良好反馈。

时值“十五五”即将到来,为更好地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樊杰研究员牵头开展了前期研究;目前已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思考和战略创新、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及其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的途径、综合功能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探索,以及促进高品质空间安全和高质量空间发展良性互动的政策配套等方面形成系列成果。

基于此,本刊特组织“‘十五五’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专题,旨在为研制“十五五”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我国在“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发挥智库作用。

本专题由《中国科学院院刊》编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经济地理教研室主任樊杰研究员指导推进。

引用格式:樊杰. “十五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战略创新与路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4): 605-619,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321003.Fan J. Theory, strategy and path of China’s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uring 15th Five-Year Plan period.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 39(4): 605-619,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321003. (in Chinese)“十五五”时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战略创新与路径选择樊杰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100190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1408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扶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等举措,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良好。

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欠 发 达 地 区 实 现 跨 越 式 发 展 的 主 要 途 径
要 实 现 戈 发 达 地 区经 济社 会 跨 越 式 发 展 , 者 认 为 , 笔
至步 可 以 在 以下 四个 方 面取 得 突破 : 一是 通 过 实施 生态 立
市战略 , 展生态效益型经济 , 可持续 发展道路 , 发 走 跨越 “ 污 染 、 治理 ” “ 发 展 、 先 后 ,先 后保 护 ” 阶段 ; 是 通 过加 的 二 快 推进 城 市 化 进 程 , 进 产 业 集 聚 、 口集 聚 , 越 “ 促 人 跨 先工 业化 、 盾城 市 化 ” 的阶 段 ; 是通 过 利用 先 进 适 用技 术 或 高 三 新 技 术 改造 传统 产 业 和 发展 新 兴 产 业 , 高 传 统产 品的技 提 术含 量 和 附 加 值 . 强 传 统产 品 的 市场 竞 争 力 , 新 兴 产 增 使 业 由弱 到 强 , 跨越 “ 粗 放 、 精深 ” “ 先 后 , 先发 展 、 提高 ” 后 的 发展方式 ; 四是通 过 政 府 行政 管理 体 制 的改 革 , 力 规 范 着 市 场经 济秩 序 , 越 “ 跨 先发 展 、 后规 范 的过 程 体 地讲 : 具
1 8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② 王夫 之 :庄 子辑 》誊 一 ) 中卓 书局 I6 版 . 2页。 《 { , 94年 第 @ 蔫洪 :抱 朴 子 ・ 《 畅玄 》 内篇 善 一 )《 ( ,百子 仝 书》 第八 册 ) ( ,
浙 江 人 民 出 版 杜 18 9 4年 版 , 扫 叶 山房 石 即 奉 影 印 。 括
可持续 发展 是世 界性 的大 课题 , 十年来 . 些地 区在 几 一
资 金缺乏 、 技术 水平 比较 低 的条件 下 , 快速 推进 工业 记所 采 甚至 污染环 境 而实现 经济 增: 睦的 粗 放式 发展 路 子 , 已经 难 以为继 际 上 , 靠 掠 夺 自撩 资 实 依 源 和破 坏 生态 环 境来 换取 经济 的高速 增长 , 忽视 经济 与生 态、 社会 与环境 、 与 自然之 间 的有机 联 系 , 人 必然台 导 致人 、 社 会 与 自然 的 畸形 发展 。 持续 发展 必然要 求 突破传 统 工 可 业 化道 路 中单 纯追 求 速度 型增长 . 免经济 发展 中舫 短 期 避 行为, 防止单项 突进 的发 展模 式 , 而追 求一种 遗 度与麴 益 并 重, 当前 发展 与 长远 发展 兼顾 , 济 和社 会 、 经 生态 环境 协 调 发展 的模 式 。 发 展理 念 上 , 要 考 虑 当酋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在 既 要, 又要 考虑未 来经 济 发展 的需 要 , 以牺牲 后代 人 的景隘 不 为代 价来 满 足 当代 人 的需 要 。 为 全 国生态 建设 示 范 试 点 作 地 区的丽 水 . 们要充 分 发挥生 态优 势 , 我 掌握 和运 用 当代科 学技 术 发展 的新 成果 , 免走 发 达地 区工 业 发展 过 程 中曾 避 经经历 的 “ 先污 染 、 后治理 ” 先发 展 、 , 后保 护 的路 子 , 定 坚 不移地实 施 “ 态立市 、 色 市 ” 生 绿 的发 展 战略 , 大力推 广 清 洁生 产 , 进工 业 的持 续 发展 ; 促 大力 发展 生 态产 业 、 保 产 环

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概要

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概要

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摘要]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最重要的。

在产业发展中,笔者以为,首先要立足本地实际,选好主导产品和产业,其次是做大做强产业。

即通过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人才强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和可持续的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实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人才强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划时代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

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发展是关键。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且素质较低,收入偏少,基础设施落后,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多。

笔者认为解决的最佳办法是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来振兴农村。

发源于日本的“一村一品”,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模式,值得借鉴。

在当前形势下,发展“一村一品”,推动产业发展,不仅是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产业强村富民的战略举措,也是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建设新农村的战略和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战略基点。

它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健全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欠发达地区一定要把握好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抓紧生产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本地实际,发挥特色资源优势,选好产业,做大做强产业。

通过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人才强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发展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和可持续的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振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民强国的目的。

一、大力培育主导产品和产业发展“一村一品”,首先要在“品”字上做文章。

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

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

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董晓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基本特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欠发达地区受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基础等制约因素影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情况更复杂、任务更艰巨、要求更迫切。

高质量发展,既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必由之路,也是根本目的。

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新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发达地区相比较而言的,同时又是一个动态概念,欠发达地区也可能成为发达地区。

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欠发达地区是指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

位于华北中部的河北省邢台市,地跨黑龙港流域、太行山区两大贫困带,20个县(市、区)中有一半贫困县,产业结构重,民生欠账多,人均指标落后,财力紧张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较为突出,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领导干部,工作中压力最大、思考最多的也是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调查研究的持续深入,对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推动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强烈。

现结合河北省邢台市的探索和实践,就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如下初步分析。

高质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破解“发展之困”的内在要求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为标志的。

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成果,是对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全面重塑。

高质量发展体现新发展理念,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s cai n o h g d satn rm e a n u t a ciiis h er d c in o r e ’ e p n e o ito sfrt e a e tri g fo t r a d c l h t urla tvt ,t e u t ff m r e o a s x e s s,t e i h n-
第 7卷第 4期
江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un l f in x A r utrlU iest o ra a g i gi l a nv ri oJ c u y
Vo . No 4 1 7. .
De .,0 c 2 08
20 0 8年 1 2月
村劳动力 6 . % ,0 7年 农 民人 均纯 收 入 64 0 3 3 20 8 元, 广东省人 均 54 0元 。与此 同时 , 5 中部 六省 中
农 民人均 纯收 入 位列 第一 的江 西 只有 40 8元 , 9 安徽 35 6元 , 南 38 2元 。而 西 部 十 二 省位 5 河 5

l ・ 2
江 西农 业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第 7卷
同, 路径 选择也 不 同。 关于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 目的、 意义 、 内涵 ,
农 村像东 部地 区农村一样 容易走上 较快城市 化道
专家、 学者的认 识并不一致 , 由此在对具 体的路径 、 模式 的选择上也莫衷一是 , 而地方政府在 实际的运 作中 , 新农村建设最主要 的活动就是盖房 、 修路 。按 茅于轼先生的话 说 ,新农村 建设 到底想干什么 , “ 可 能有关各方也没想清楚 , 以各有各的做法。 所 …”
当数量的农民在农村生活。 经济收入的提 高也不会很 快。从社会 、 文化、 环境等方面改善农 民的福 利水平 , 在农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策略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策略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策略欠发达地区是指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收入等方面相对落后,面临发展压力和困境的地区。

这些地区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也不同于发达地区。

本文将探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策略。

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发达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

在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较大,因此,发展模式通常是靠增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

这种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此外,在欠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单一产业的发展。

例如,农业和矿业在某些地区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虽然这些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长期来看,依赖于单一产业的发展有其局限性。

当这些产业面临市场需求下降或资源限制等问题时,地方经济就会陷入困境。

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策略针对欠发达地区的特殊情况,需要采取特定的发展策略。

第一,要创新发展模式。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摆脱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

鼓励创业创新,培育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重点发展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具备较高附加值的领域,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第二,建立产业链。

要加强各产业之间的联动,建立产业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发展新产业要与现有主导产业相结合,实现产业链的完整性和价值共享,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

第三,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欠发达地区有很多独特的资源优势,如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等。

要通过开发旅游、文化、体育等行业,挖掘这些资源的经济潜力,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弥补短板。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等方面。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和开拓外部市场。

第五,实施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要出台切实可行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着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降低企业、投资者的税负和成本,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中。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具有阶段性差距。

在新常态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将从较低层次直接向较高层次换挡,动力机制将从传统发展动力没有完全释放就面临动力转换,这对于西部贫困地区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是一个新挑战,但也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遇。

作为“双欠”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酉阳,必须从县域发展的阶段实际出发,积极创新思维,发挥后发优势,探索新常态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发展理念上做到“三个转变”经济新常态,表面上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其实质上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传统的“老路”已经行不通,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增长动力将由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经济增长速度告别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从酉阳发展的现状看,经济结构粗放型特征突出,增长动力投资驱动特征明显,治理方式主要依赖政府推动,在这样的背景下适应新常态,应重新审视传统发展模式,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的三个转变。

转变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

以转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坚决摒弃“先污染、后保护”粗放式增长老路,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资源,推进产业重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组织形式,形成集约高效的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具有酉阳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径。

转变以投资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动力。

切实转变单纯依赖投资驱动的动力机制,着力打好投资驱动和消费驱动共同发力的组合拳,增强混合动力,解决好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

同时,着力解决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加快转换经济发展动力,深化改革推进、扩大开放合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投资、消费、创新共同发力的机制。

转变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为导向,改变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严格按照“法无禁止市场主体即可为、法无授权政府部门不能为”的原则,让市场和政府各归本位,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调配合,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的路径和空间发展模式

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的路径和空间发展模式
[] 地 铁 设计 规 范》(B 0 5 — 0 3 , 国计 划 出版 社 1《 G 5 1 72 0 ) 中
‘ 0
g5 10
T I D
伯‘0 0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 5 0 0 2 1 ) 2《 (B 0 1 —0 0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

图 2剖面图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B o o— o 1 , 3《 G 5 O9 2 0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 建筑桩基 技术规范》(B 5 0 0 2 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4《 G 0 1— 0 0 ,
图 1廉 江在 环 北部 湾经济 圈的位 置
20 0 8年 廉 江全 市生产 总 值 1 4 1 3 . 0亿 元 ,其 中 , 第

产 业 增加 值 5 . 8亿元 ,第 二 产业 增加 值 4 . 5亿 42 41 带动 区域 城市 化和现 代 化进程 。 元 , 三产 业 增 加值 3 . 7亿元 , 次 产 业 比重 分 别 是 第 56 三 通 过 加快 中心 镇 的工 业 化 、 镇化 进 程 , 城 引导 企业 4 . : 2 9 2 . ; 常 住 人 口计算 , 均地 区生 产 总 值 0 5 3. :66 按 人 向中心 镇 工业 园区 集聚 、 口向 中心镇 集 聚 , 高产 业 人 提 96 7 3元 。 人 口集 聚 水平 , 成 产业 发 展 、 口集聚 、 形 人 市场 扩 大 、 商 廉 江经 济社 会发 展存 在 的_ 要 问题 是 : 丰 经济基 础 薄 贸 繁荣 的 良性发 展 ,提升 中心 镇 的 区域 辐射 和 带 动 能
3 .抗拔桩布置 .3 3
■_ ‘ / ~ %


1 、

欠发达地区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六条路径

欠发达地区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六条路径

党 的十七 大报告 指 出 :加快 转 变经济 发展 方 式 , “ 推 动产业结 构优化升 级。 这是关 系国 民经 济全局 紧迫而重 大的战略任务 ” 。浙江省委 、 省政府按照党 中央 、 国务 院总
扩 散和 营销 网络 等 方面 的核 心带动 作用 。开 展 “ 一企 一 策 ” 口帮扶 , 龙头企业通过联合 、 对 支持 并购重f ̄运用 品 l u E l
平。
体部署, 2 0 年 5 于 08 月提出“ 标本兼治、 保稳促调” 具体工 作方针 , 并相继 出台《 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推进经济 转型升级 的决定 》 浙委 (
[0 88 号)《 2 0 ]8 、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浙 (
政发[0 88 号) 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 2 0 10 和《 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0 97 号 ) ( 2 0 12 等一系列
进 经营 管理 转型升级 ; 营 园区, 经 筑巢 引凤 , 推进 产业平 台转型升级 ; 变职 能 , 转 创新机 制 , 政府 推进
服务转 型升级。
关键词 : 欠发达地 区; 传统块状 经济 ; 现代产业 集群 ; 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 : 吴坚, 浙江省仙居县委党校教学科长, 教研室主任, 高级讲师。 中图分类号:1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8 9 8 一2 1)4 0 1— 5 F2 A 10 - 1 7 (0 00 — 0 9 0
发展、 异化竞争、 品板块 分明的集约发展格局 , 差 产 在产业 集群 内部构筑 大中小企 业兼备 的金字塔状 的分工协 作体
系。
知识产权的重点骨干企业 , 列为优秀企业进行培育, 帮助 其制订实施五年发展规划, 鼓励其加强研发, 强化管理 , 制 定标准, 培育品牌 , 充分发挥其产品辐射、 技术示范、 信息

欠发达地区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六条路径

欠发达地区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六条路径
戏 、 子 、 视 等 关联 产业 元 素 . 创 产 业发 展 新 电 影 开
多优 质知 识产权 为重 点 ,大力 提高 企业 自主 创新 能 力 . 力 变 “ 牌 ” “ 牌 ”变 “ 努 贴 为 创 。 企业 制造 ” 为
“ 企业 创造 ” 变 “ . 引进标 准 ” “ 出标 准 ” 走 品牌 为 输 ,
为中小企业提供 创业辅导 、 融资 担保 、 技术开发 、 信
息咨询 、 人才培训等优质服务 。每年确定 2 — O家 03
成长性好 、 创新欲望强 、 营者素质高 、 经 有特 色优势
的 中小企业列为重点培育 的成 长型 中小企业 , 设立

培育龙头 , 优化 结 构 , 力推 进 着
优秀成 长型 中小企业 奖 ,对其 实行 一对 一重点 帮 扶, 推动 中小企 业 向专业化生 产 、 精益化管理 、 自主
牌经 营 、 拟经营等 方式整 合 中小 企业 , 虚 解决 产业
低 、 、 问题 , 小 散 增强 产业核 心竞争 力 ; 确保政府 相
展方式 推进经 济转 型升级 的决定 》 浙委 [0 8 8 ( 2 0 ]8 号 ) 《 于加快 工业 转 型升 级 的实施 意见 》 浙 政 、关 ( 发 [0 8 8 2 0 ]0号 ) 关 于加 快 块 状 经济 向现代 产 和《 业 集群转 型升级 的指导意见 》 浙政 办发 [0 9 7 ( 20 ]2 号) 等一 系列 重要文件 , “ 江制造 ” 为 浙 的未来 发展 规划 了转型升 级 的新 路径 。 突破低端 化锁定倾 向 , 实现 块状经济 向现代 产业集群 转型升级 ,是 推动 产业转 型升级 的当务之急 ,是再创 开放新 优势 的 现实之需 。 是提 高产业竞争 力 的关 键之举 , 也是 浙 江欠发达地 区工业 转型升 级的重 中之重 。

欠发达地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2010

欠发达地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2010

欠发达地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2010-10-13 05:07 来源:中国网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涵盖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系统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接合部。

欠发达地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

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在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时,强调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战略目标,坚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四轮驱动,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统筹对内对外开放,更加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我省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

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精神,需要欠发达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牢牢把握跨越式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

欠发达地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进程。

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克服或避免把工业化等同于单纯做强做大工业的认识误区。

工业化是指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变革以及工业文明、工业生产方式在农业和服务业中的渗透、拓展和应用,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收入(或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由此可看出,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地区工业化的先导力量,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工业化不等于单纯做强做大工业,工业化的实质是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功能区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发展路径选择在国家及陕西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安康市90%以上的国土面积被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域,属于生物多样性维护型的限制开发区域。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安康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因此,需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自身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着力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标签:限制开发区域;发展模式;安康市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对我国区域发展理论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把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4类,这4类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以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市化开发为基准划分的。

按开发内容,又可以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3类,这3类是以提供主体产品的类型为基准划分的。

一、主体功能区规划安康的定位安康是国家级21个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

辖区内的宁陕、紫阳、岚皋、平利、镇坪、旬阳、白河、汉阴、石泉9个县均列入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安康市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做了进一步细化。

汉滨区为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汉阴县的涧池镇、蒲溪镇、双乳镇为点状开发区域,汉滨区极个别乡镇为省级层面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此外,境内还有5个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公园、3个风景名胜区、1个地质公园、1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8个湿地、15个水源地等被划定为禁止开发区域。

全市国土面积为2.35万平方公里,其中限制开发区域面积达1.9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4%(包含点状开发城镇面积160平方公里),禁止开发区域面积1 848平方公里,占比7.9%、重点开发区域面积只有1 915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8.1%。

201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在安康市召开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研讨会;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正式确定安康市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要求按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目标,积极探索限制开发区域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

二、主体功能区背景下安康发展的难点分析1.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安康以汉江为界,分为两大地域,北靠秦岭,南依大巴山,以汉水—池河—月河—汉水为秦岭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形成“两山夹一川”的自然地貌。

国土总面积2.3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山林地,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十分缺乏,坡度在25度以上的山林地占全市总面积的92.5%。

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域面积达6 17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0%,2000年以来,连续发生7次重大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水土流失面积1.3万平方公里,每年因灾返贫率高达15%。

脆弱的生态环境,无法高效承载经济活动的需要。

2.经济基础差,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由于历史、地缘等各方面原因,安康的经济社会发展常年落后,典型的内陆欠发达地区。

以2014年为例,全市生产总值689亿元,仅占全省的3.9%;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仅占全省投资总量的3.3%;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仅492户,有产值过亿元企业仅261户、产值过10亿元企业5户;全市城镇化率为42.8%,低于全省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1.97个百分点。

交通、水利、电力、城建等基础建设落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弱,城镇就业岗位有限,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

3.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安康处在秦巴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中心地带,有9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1个省级重点贫困县。

全市共有贫困人口101.6万,残疾人24万,城乡低保对象34万,农村五保户4万。

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 844元和2 99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442元。

目前仍有20多万户、80余万贫困人口居住在基础设施落后、自然条件恶劣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4.生态保护资金缺口大。

安康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自我恢复能力差,进行人为修复的成本非常高。

比如:关停“两高”企业,实施矿山尾矿治理、工业污染治理,需投入近100亿元,“丹治”二期工程安康需配套投资7.24亿元,退耕还林二期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需配套投资26亿元,此外,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年均运营费用缺口为6 800万元。

而安康自身财力非常有限,以2014年为例,全市财政总收入66.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8亿元,但全年财政支出205亿元,财政自给率不到15%,因此,仅靠自身经济实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方面的压力相当大。

5.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完善。

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地区,从普通市民到政府层面,都有大力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与愿望。

而限制开发的定位,又要求我们放弃一些开发项目来保护好生态环境,因生态保护需要,安康关停部分企业,造成直接减少产值200多亿元、减收利税34亿元。

我们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让渡了一部分“发展权”,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却无法通过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获得相应补偿,这将加剧安康与发达区域的差距。

因此,从中央到省、市,急需完善与细化生态补偿相关政策。

三、主体功能区背景下安康的发展路径选择安康的发展路径及模式选择,不仅要遵循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生态服务功能的主体性。

安康的资源环境特点决定了其发展要以生态环境可承载、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为前提,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是唯一出路,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通过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的发展,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任务。

1.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安康丰富的森林资源非常利于发展生态旅游,境内有5个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公园、3个风景名胜区、1个地质公园。

虽然这些都已列入省级规划的禁止开发名录,但可秉承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适度开发的理念,在这些自然保护区等的外围地带进行适度开发,打造诸如观光、探险等类型的森林生态旅游等项目,通过观赏、体验,游客能深切感觉到完整的生态系统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此外,还可结合安康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充分挖掘整合汉水文化、秦巴文化、宗教文化等地域文化元素,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水乡古镇、古村落、古建筑等文化遗存的保护,使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

2.生态移民发展模式。

生态移民是为了保护、修复一个地区特殊的生态而进行的。

安康的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高发、禁止开发的重点区域,“就地扶贫”成本太高,难度太大,而通过将分散的居民转移出来,使他们集中居住于新的村镇,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是成本较小而收益较大的解决办法。

安康在2010年“7·18”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后,就开始实施“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该工程把移民搬迁与生态保护、集镇建设等结合起来,突出集中安置和农民增收,探索出新的搬迁模式,①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14年底安康已搬迁9.7万户37万人,带动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2个百分点。

通过“内聚外迁、点状开发”的生态移民模式,有计划、分批次地对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极差的区域实施人口迁移,把扶贫工作与生态移民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解决当地居民的脱贫问题,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从而达到移民搬迁与生态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3.“产业飞地”发展模式。

安康的国土面积以山地为主,立地条件差,大部分区域不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可以探索将限制开发区生态功能与重点开发区产业功能在区域空间上进行置换,发展“飞地经济”。

通过积极协商,解决飞入地与飞出地之间在资源整合、利益分配、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促进两地互惠共赢。

安康已做出有益探索,白河、紫阳、岚皋、宁陕、镇坪5个县把重大项目向月河川道集中,进入汉滨区境内的工业园区。

省发改委从陕南循环发展资金中为安康安排了3 100万元,并协调省金融控股集团银政保贴息贷款1亿元,用于支持飞地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14年底,5个县“飞地经济园区”已占地6 300亩,完成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投资3亿元,一批企业相继落户“飞地经济”园区,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

4.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中央每年都以“一号文件”形式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工作,应构建以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努力把月河川道区打造成区域性的特色农业观光带、现代农业的样板区和先进科技成果的展示区,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依水布局、集中连片、突出特色”的思路,走精品、高端、高效现代农业之路。

5.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安康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市已发现和探明的矿物品种达65种,其中汞、锑、铅、锌、黄金、重晶石、毒重石、瓦板岩、水泥灰岩、绿松石等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是陕西省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和国家重要矿藏储备接续地。

但是,丰富的矿产资源必须通过工业化才能变成生态经济。

对于矿产资源开采和深加工发展,可采取“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一个产业链条”的建设模式,推动矿产资源开采与深加工产业提升层次,促进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四、结语为了保证发展模式的平稳和顺利转变,还需做好相关保障措施,諸如:在城市发展布局上,应依照“特色突出、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的原则,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立和完善利益补偿长效机制;严格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生态标记工作力度;完善配套相关政策措施等。

参考文献:[1]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62(4).[2]周民良.主体功能区战略下的地区发展新思维[J].人民论坛,2011,330(6).[3]贾若祥.我国限制开发区域分类的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6(11).[4]马海龙.西部限制开发区人地关系调控的机理与途径[D].北京:中国科学院,2008.[5]杨美玲.主体功能区架构下我国限制开发区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生态经济,2013(10).[6]李富佳.主体功能区划下过渡期辽宁省限制开发区发展模式[J].地理科学进展,200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