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从小就要爱科学课件及教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语文第24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语文第24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
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采用了提问、引导、启发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但从教学效果来看,这些方法的应用还不够到位,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显得不够自信。因此,我需要在课堂上更多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部分,我觉得可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在课后,我会主动询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他们的疑问和困惑,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从小就要爱科学》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探索科学奥秘,我发现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互动交流,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意识到在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时,有些学生对于这个过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实例的运用,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科普文章的写作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科学探究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科学探究的基本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是一种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它对于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中提到的恐龙化石的发现,展示了科学探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将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 苏教版

二十六从小就要爱科学教学目标1.了解序言的内容、特点。

2.了解《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和价值。

3.品析严密准确的语言。

4.了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崇尚科学、学科学,将来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科技知识,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能正确看待科学的发展和懂得合理利用科技资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播放“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影像片段,说明我国航天科技在世界上已处于先进地位,但这能不能说明我国已经是个科技强国?让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两组数据再下定论。

显示我国和美国、日本三国科技实力的调查对比表:这说明我国的科技实力总体上还是比较弱的,我国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重视。

而“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我们更应从小就要爱科学。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小就要爱科学》这篇课文(多媒体展示课题),这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为《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所写的序言。

课前我让大家搜集苏步青的有关资料,请大家说一说(生说后多媒体展示、生读)。

苏步青(1902—2003),浙江平阳人。

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数学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曾任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因病于2003年3月17日逝世于上海,享年101岁。

(二)展示目标二、自主学习(一)自读课文,完成提纲1.本文的文体是序言,请问什么是序言?2.勾画圈点下列内容:(1)生字、难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查字典、词典。

(2)苏步青教授为什么说“从小就要爱科学”?在文中寻找这样说的理由。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主旨进行阅读,直切主题,抓住文章的精髓,减少不必要的冗杂问题。

并且学生能在此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归纳出文章要点。

)(二)自主学习(查、画、写、记、练、思)(三)自学检测明确序言基本特点: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二十六从小就要爱科学教学目标1.了解序言的内容、特点。

2.了解《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和价值。

3.品析严密准确的语言。

4.了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崇尚科学、学科学,将来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科技知识,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能正确看待科学的发展和懂得合理利用科技资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播放“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影像片段,说明我国航天科技在世界上已处于先进地位,但这能不能说明我国已经是个科技强国?让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两组数据再下定论。

显示我国和美国、日本三国科技实力的调查对比表:这说明我国的科技实力总体上还是比较弱的,我国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重视。

而“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我们更应从小就要爱科学。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小就要爱科学》这篇课文(多媒体展示课题),这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为《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所写的序言。

课前我让大家搜集苏步青的有关资料,请大家说一说(生说后多媒体展示、生读)。

苏步青(1902—2003),浙江平阳人。

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数学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曾任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因病于2003年3月17日逝世于上海,享年101岁。

(二)展示目标二、自主学习(一)自读课文,完成提纲1.本文的文体是序言,请问什么是序言?2.勾画圈点下列内容:(1)生字、难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查字典、词典。

(2)苏步青教授为什么说“从小就要爱科学”?在文中寻找这样说的理由。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主旨进行阅读,直切主题,抓住文章的精髓,减少不必要的冗杂问题。

并且学生能在此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归纳出文章要点。

)(二)自主学习(查、画、写、记、练、思)(三)自学检测明确序言基本特点: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课件(共22张PPT)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课件(共22张PPT)
4.宋朝时印刷工人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003年3月17日下午4时45分,苏步青因多器 官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 逝世,享年101岁。 苏步青,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诗人,国际 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 被国际上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与 “东方第一几何学家”。1902年9月出生于浙江平 阳,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历 任浙江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校教务长,复旦 大学教授、教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部
1961年5月,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东与苏步青亲切握手。
序言:
序言是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 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 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本文属于 后者)
一、快速阅读第1、2段,简单 说说所表达的意思。
1.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 2.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语) 3.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 4.科教兴国。 5.科学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语) 6.扫除“文盲”和“科盲”。
你知道哪些科学家及他(她) 的发明创造的故事。
1.被誉为木匠祖师爷的鲁班发明了带齿的锯子。
2.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纹的邮票。 3.英国科学家牛顿由苹果落地产生联想,终于发 现了宇宙中的物体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吸引力”。牛 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才24岁。
三、集体朗读课文第5段,体会苏步 青教授对青少年朋友的殷切希望。
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1. 如何从身边做起 , 做一个 从小爱科学的中学生?
言之有理即可。
2.你能举出身边的例子说明科技进步
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吗?(太空婚礼、克 隆马、互联网„„)

《从小就要爱科学》课件(苏教版八上)(优质)获奖课件

《从小就要爱科学》课件(苏教版八上)(优质)获奖课件
勉励广大青少年朋友“从小就要爱科学”。
实际上也指出了这套书的编撰背景和目的。
4、小结:从本文来看,序言, 除了要介绍或评论该书外,还 要写哪些内容呢?
集体朗读 课文第5自然 段,体会苏步 青教授对青少 年朋友的殷切 希望。
同学们,当你们看着气势恢宏 的电影大片,玩着逼真的电脑游戏, 坐上快速的列车,接听电话发短信 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了科学 就在我们身边,科学改变了我们 的生活。 你能说说身边的例子说明科 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么?
à n zhì cè ng mò dì
黯淡
lè ng zheng
呆滞
shǔn

shuà n
蓦 地
yūn xuà n
愣 怔

涮净
晕 眩
二、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概述。
送奶糖 分奶糖 埋奶糖 奶糖化
合作学习
思考题一:
1、文章中的“她”是谁?到学校来干什么? 2、我们可以从文中哪些语句能看出她对王小 亮的疼爱? 3、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他知 道这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小读者们阅读之后,定会受益匪浅” ——这是作者对该书所作的 最好评价。(即书的价值)
3、前三段内容跟该书 有关系吗?可不可以 删去?
3第一段,“知识就是力量”; 、前三段内容跟该书有关系吗? 可不可以删去? 第二段,现代社会,我国“科教兴国”的国策;
第三段,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越昔日的
预测或构想。
学习目标
1、了解序言的特点、要求和该 书的特点及价值。 2、 运用圈点勾画和生疑发问 的读书法掌握内容 3、立志做爱科学、学科学、用 科学的新一代青少年
遨游(á o) 猕猴(mí ) 拓宽(tuò ) 编撰(zhuà n) 受益匪浅(fěi) 如火如荼(tú )

苏教版语文八上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ppt课件3

苏教版语文八上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ppt课件3

•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需要科学技术;时代昭示我们, 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离不开科学技术; 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也在召唤和提 醒我们,不要忘记肩负的神圣使命。
再见!
1961年5月,毛泽东与苏步青亲切握手。
学习目标
1、了解序言的特点、要求和该 书的特点及价值。
2、 运用圈点勾画和生疑发问 的读书法掌握内容 3、立志做爱科学、学科学、用 科学的新一代青少年
遨游(á o) 猕猴(mí ) 拓宽(tuò ) 编撰(zhuà n) 受益匪浅(fěi) 如火如荼(tú )
作为社会主义 新中国的年轻一代、 跨世纪的建设者, 学了本文你有什么 感想 ?请写下来。
思维拓展
• 同学们,相信你们从小就非常热爱科学, 很多同学也树立了长大要当一名科学家的 远大理想,相信你也有过自己的科学经历, 能把你的一次科学实验、科学观察等叙述 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你能举出身边的例子说明科技进步 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么?
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
神 舟 七 号 腾 空 而 起
知识就是力量, 技术就是财富!这 个世界上,小到 针,大到摩天大厦. 航天飞机无不来 源于知识智慧的 创造.拥有了知识, 就把握了成功!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 已被无数事实证明。 假如不懂得地质科学, 人们就不会知道960万平方 公里土地下的宝藏;不懂得 信息科学,就会变成耳聋眼 花的现代人;不懂得基因科 学,就不能克服遗传障碍, 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没有 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 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生存; 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必 然会落后、挨打。
我国最先进的计算机神威1型, 运算速度为每秒3840亿
核 电 站
核 潜 艇
——

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3)

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3)

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3)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序言的内容、特点和写作要求。

2、了解«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和价值。

3、品析严密准确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自己扫瞄序文。

能够运用圈点勾画和生疑发咨询读书法,或自己总结制造的学习方法。

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字典、词典和图书馆的作用,合作探究,学会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进展的庞大成就,鼓舞青青年从小爱科学、崇尚科学、学科学,今后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的奉献。

二、教学设想重点:序言的写作要求。

难点:把用语严密准确。

教学突破: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设计〔一〕明确目标〔二〕教学流程1、乐趣导入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几乎无不浇注着血与泪、汗水和生命。

作为人类本质力量最直截了当最集中的表达,科学的萌生与进展无疑承载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悲壮历史,记录了人类自身进展的曲折足迹。

相伴科学的进展而形成的科学精神,那么深深地扎根于人类文明的现实土壤中,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光明前进。

因此,我们从小就要作好献身科学的精神,让我们«从小就要爱科学»,今天就请同学们一起自由阅读我国闻名数学家苏步青的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作者)2、课前热身背景:本文是苏步青1998年4月为«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写的序文。

全文介绍了该书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高度概括了该书的要紧内容,并对该书的内容进行了高度评判,建议宽敞青青年爱科学,学科学。

序文:一样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讲明写书宗旨和通过。

也有不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

本文属于后者。

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现在日的〝引言〞、〝前言〞。

是讲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形的文章。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咨询题的研究阐发。

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5)

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5)

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5)一、导入:1、提咨询:有句话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讲明了什么?2、组织交流,引导认识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中也同样如此。

3、提咨询: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有专门多,你能讲出几句吗?4、组织交流二、组织学生学习阅读方法1、组织学生阅读P216的«阅读方法介绍»,要求:用勾画圈点法将要点划下,预备与大伙儿交流。

2、组织交流、评判3、引导:除了书上所介绍的方法,也许你还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可否拿出来与大伙儿共享?4、小结:〝方法〞并不深奥,人人都能把握;〝方法〞要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小试牛刀,用这两种方法阅读«从小就要爱科学»。

三、组织学生阅读«从小就要爱科学»1、引导:尽管把握了阅读方法,但独立面对一篇课文,我们是否仍觉得无从下手?那么,阅读一篇文章,一样从哪几方面入手呢?〔引起注意摸索即可,不要求学生给出严密的答案〕2、教师明确:一篇文章,无非〝文〞〔语言〕和〝质〞〔内容〕两方面,我们既要读明白文章的内容和要紧意思,也要学习文章的语言、布局等方面的优点,也确实是我们既要弄清文章写的〝是什么〞,也要弄清文章是〝如何样〞写的。

后者往往被我们忽视,因此提醒大伙儿注意。

2、学生阅读课文2遍:第1遍,勾画圈点:生字词、词汇;关键句;佳句;段序;生疑处……〔不必面面俱到,看有没有必要;不必到处勾画圈点,要精要、有价值。

〕第2遍,生疑发咨询:每人提2~3个咨询题〔提咨询一要有价值,二要〝小、新、奇、特〞。

〕3、巡视、点拨4、组织交流〔讲明:教师要作两手预备,以防学生做得不在点子上。

假如学生提咨询没有价值,教师可将预先预备的咨询题混在学生的咨询题中,让大伙儿一起讨论哪些咨询题提得好,然后再一起解决咨询题〕附:本文应该注意的几个咨询题①苏步青教授什么缘故讲〝从小就要爱科学〞?②本文属于什么文体?这种文体一样应该如何写?③〝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24《从小就要爱科学》(共35张PPT)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24《从小就要爱科学》(共35张PPT)
2.不能删去。这些句子概括了当前的大 好形势,富于激励、鼓动效果。
总结
• 本文说明了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 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高度评 价了《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 全书》的特点和价值,勉励青少年 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为伟大 祖国作出应有贡献。
结束
袁 隆 平 和 他 的 杂 交 水 稻
数 码 相 机
磁 悬 浮 列 车
联 合 收 割 机
迷 你 笔 记 本
克 隆 羊 多 利
防“非典”助手机 器人
——
核 潜 艇
中 国 的 海 中 长 城
从小就要爱科学
作者简介
苏步青(1902—2003), 浙江平阳人。杰出的数学 家、教育家,著名的社会 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优 秀党员。因病于2003年3月 17日逝世于上海,享年101 岁。
了解序言
• 序言,是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 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 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 写的,多介绍或体现本书内容, 本文属于后者。
背景介绍
• 本文是苏步青1998年4月为《21世 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写的 序文。全书介绍了该书的写作背景、 写作目的,高度概括了该书的主要 内容,并对该书的内容进行了高度 评价,建议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 科学。
• “提出“科教兴国”的基本国 策”
•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越 昔日的预测和构想”
• ……
• “从加强和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需要出发”
2、标出段序、总括 句、重点句、佳妙句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写科技知识的意义和现代发 展的成就。
第二部分(4),说明这套《21世纪·中国少儿科 技百科全书》特点和意义。
探究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 苏教版 (共8张PPT)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 苏教版 (共8张PPT)

自由发挥:1.为什么“从小要爱科学”?
2.如图中的试管婴儿,你想到了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八年级语文上册26《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26《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新版)苏教版

从小就要爱科学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 课《从小就要爱科学》教课设计二十六从小就要爱科学[ 教课目的 ]1、认识前言的写作要求。

2、认识科技知识的重要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鼓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未来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 要点难点 ]1、要点:前言的写作要求。

2、难点:用语严实正确。

[ 教课时数 ] 一教时一、导入本文是有名数学家苏步青为《21 世纪 ?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所写的前言。

前言,是写在著作正文以前的文章。

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主旨和经过;也有他人写的,多介绍或表现本书内容,本文属于后者。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全文共 5 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1-3),写科技知识的意义和现代发展的成就。

第二部分( 4),说明这套《 21 世纪 ?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特色和意义。

第三部分( 5),鼓励青少年朋友“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了为伟大的祖国创建新发明,作出新成就。

” 三、研究1、这篇课文篇幅不长,内容却很丰富深刻,如揭露了科学的意义,反应了科学飞腾发展的局势,指出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提出了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等等。

读完文章,试就上述内容挑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谈谈你的感想。

学生议论沟通,并评论。

科学的意义:“科学是第一世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

科学飞腾发展的局势:“今日,现代科技的发展已遥遥超越昔日的展望或构思。

并且,此刻的电脑网络全世界通,绵羊、猕猴的无性生殖等。

”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以建设祖国为己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未来长大了为伟大的祖国创建新发明,作出新成就。

” 2、阅读文章首段和末段,领会语言的正确性和煽动性等特点,回答以下问题:⑴ 首段中可否删去:“从必定角度上看”,“在它的背后”?为什么?⑵ 末段中可否删去:“面对热火朝天的改革、开放高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为何?⑴不可以删去。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从小就要爱科学》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从小就要爱科学》课件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从小就要爱科学》课

从小就要爱科学苏步青《21 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序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
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2、领会序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
清科学发展的形式,培养热爱科学,为祖
国腾飞作贡献的精神。

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数码相机
迷你笔记本
磁悬浮列车
联合收割机
克隆绵羊多莉
防“非典”
助手机器人
太空机器人核潜艇——中国的海中长城。

八年级语文上册 《从小就要爱科学》课件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从小就要爱科学》课件 苏教版
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
神 舟 七 号 腾 空 而 起
我国最先进的计算机神威1型,运算 速度为每秒3840亿
核 电 站
核 潜 艇
—— 中 国 的 海 中 长 城
转 基 因 克 隆 羊
袁 隆 平 和 他 的 杂 交 水 稻
苏步青(1902—2003),浙江平阳人。 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著名的社会活动 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因病于2003 年3月17日逝世于上海,享年101岁。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的题材是?作者向我们推荐了哪套书? 2、这套书采用了怎样的形式?主要讲了那些内容? 有什么价值? 3、分别概括前三段的主要内容。 4、前三段与该套书友什么关系? 5、 从本文来看,序言,除了要介绍或评论该书外, 还要写哪些内容呢?
1、本文的文体是序言,请问 什么是序言?
2.末段中能否删去:“面对如火如荼的改 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 轰鸣”?为什么
不能删去。这些句子概括了当前的大好 形势,富于激励、鼓动效果。
3.就“文盲与科盲”问题认真思考,并发 表自己的看法。 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科盲,指缺乏 科学常识的成年人。扫除科盲是比扫除文 盲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认为,在今天一 个缺乏科学常识的人就是一个文盲,不能 适应时代的要求。
第一段,“知识就是力量”; 第二段,现代社会,我国“科教兴国”的国策; 第三段,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越昔日的 预测或构想。 勉励广大青少年朋友“从小就要爱科学”。 实际上也指出了这套书的编撰背景和目的。
除了介绍或评论某本书的 特点和内容外,还要写该书的 编撰背景和目的。往往还要在 某一点上生发开去展开议论, 发表见解,从而使读者对该书 的理解更加真切深刻。
Hale Waihona Puke 集体朗读 课文第5自然 段,体会苏步 青教授对青少 年朋友的殷切 希望。

《从小就要爱科学》课件(苏教版八上)

《从小就要爱科学》课件(苏教版八上)

先和同学、老师一起
分奶糖
然后在回家的路上
埋奶糖
原因是他想到现在妈妈的冷酷
返回
他想到了……
想到了“过去妈妈”对自己的疼爱;
想到了同学的帮助; 想到了老师的关心; 想到了传达室老爷爷的关心; 想到了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关心与帮助;
探究拓展
小组讨论:
小说前面写到:王小亮的亲妈妈把糖放 在“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 还带着体温的糖”。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未 能融化,现在埋藏在地里却融化了。难道地 温回升能超过体温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链接一
王小亮过去的妈妈
送奶糖
王小亮最爱吃的奶糖
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树,一动不动,宛 如一座雪雕。 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 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 无力地垂下脑袋,……
……
理由:
1、这包糖是王小亮“最喜欢吃的糖”,也只 有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才知道儿子最喜欢吃奶糖。 2、当王小亮吃了糖后,当晚就梦见了过去的 妈妈笑着回来了。
再见!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
《甜甜的泥土》
歌曲欣赏
歌曲: 歌词:
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投进妈妈的怀抱,梦里也会笑。
甜甜的泥土
整体感知
1961年5月,毛泽东与苏步青亲切握手。
什么是序言:

是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 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 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
阅读全文,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上从小就要爱科学课件及教案(苏教版)二十六从小就要爱科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序言的内容、特点和写作要求。

了解《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和价值。

品析严密准确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自己浏览序文。

可以运用圈点勾画和生疑发问读书法,或自己总结创造的学习方法。

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字典、词典和图书馆的作用,合作探究,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是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崇尚科学、学科学,将来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序言的写作要求。

把用语严密准确【教学法】运用圈点勾画和生疑发问读书法,合作探究,学会学习【课时】1课时【预习导学】.导入新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几乎无不浇注着血与泪、汗水和生命。

作为人类本质力量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科学的萌生与发展无疑承载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悲壮历史,记录了人类自身发展的曲折足迹。

伴随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科学精神,则深深地扎根于人类文明的现实土壤中,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光明前进。

因此,我们从小就要作好献身科学的精神,让我们《从小就要爱科学》,今天就请同学们一起自由阅读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这篇。

作者链接苏步青:浙江平阳人。

我国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

回国后,受聘于汇报江大学数学系。

后到复旦大学任教,任教务长、校长等职。

历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

专长微分几何,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

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 “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 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因病于XX年3月17日逝世于上海,享年101岁。

背景:本文是苏步青1998年4月为《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写的序文。

全文介绍了该书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高度概括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并对该书的内容进行了高度评价,建议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

序文: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

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

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

本文属于后者。

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

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就相当于前言后记,写在正文的前面的,称为前言,写在正文后面的,称为后记或者“跋”。

前言后记一般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写的,还有一种是为了提高这本书的价值请别人来写的序,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该书以简洁的文字,通俗的词语全面介绍了古今中外人类取得的科研成果、科技精英及主要科技知识。

全书分1—4卷,每卷包括4个部分,第1卷有科技先驱、数学王国、物理王国,化学万象,第2卷有生物园地、农艺之窗、人类奥秘、天体漫游,第3卷有物理奇观、时空印象、飞向太空、通讯网络,第4卷有电脑时代、核能利用、兵器大观、未来天地。

全书各卷卷首印有若干精美的彩色图片。

各条目中配有插图。

考虑到少年儿童的阅读特点,该书还突出了文字简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查阅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

新版对内容、图片、版式等进行了修订和调整。

字词正音:着力zhu? 遨游?o 猕猴?拓宽tu 编撰zhu, n 受益匪浅f…i如火如荼t'字词释义:如火如荼蓬勃:繁荣;旺盛;遨游:游历。

着力:使力气;用力;致力;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多久;编撰:编纂;撰写。

精英:①精华;②出类拔萃的人。

战略:比喻决定全局的策略;决策:决定的策略或方法。

庆幸: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

【合作?探究?展示】一、整体感知:下面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文,圈画出:每段中心句;关于科学的意义、科学飞跃发展的形势、对青少年殷切期望的语句;关于《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这部著作编撰的目的、形式特点和主要内容的语句。

根据这些语句划分结构。

明确:从一句流行语“电脑与外语…通行证”落笔,指出“… 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立身之本”,可见意义重大。

\'科学是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英国思想家培根之语。

培根,英国锐意创新的思想家,曾位居英国司法部长。

培根被杰克逊称为“有过生命的人中三个最伟大的人”之一。

他在学术界几乎无人不晓,这当然是因为培根在有生之年写下了《学术的进展》《新工具》《科学的进展》等开创一代新风的著作,提倡归纳推是和研究的方法,不仅从根上摆脱了亚里士多德的演绎三段论的影响,而且用科学研究的热忱代替了当时无休止的神学争论。

是培根给知识下了一个全然不同于传统的定义,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伟大论断。

“扫除科盲…提倡之举…‘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表明普及科学知识是当务之急,国家的兴衰与科教的程度紧密相连。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这些新成就,既为广大少年朋友提供了奔向新世纪的理想翅膀,也为他们拓宽了眼界和思路”科学飞跃发展的形势:“今天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越昔日的预测和构想…曾几何时…又反映了现代科技的新发展”由这些新成就,使青少年受到巨大鼓舞。

“值得庆幸的是…《百科全书》”“值得庆幸”意味丰这套书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和“祖国的未来”的需要,有助于“加强和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编撰目的“放眼祖国的未来,从加强和发展科技教育事业需要出发…编撰了这套《21》”;形式特点“该书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查阅”;主要内容“全面介绍…主要科技知识”。

中心句:句。

交待了青少年的地位,从而对他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面对…新成就”,显得十分必要,语重必长明确段落:一说明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从而交代了《百科全书》的写作背景。

二说明《百科全书》的编撰目的,高度评价其特点、内容和价值,是一本值得青少年阅读的好书。

三号召广大青少年朋友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四边互动对话阅读,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鼓动性等特点,回答下列问题:首段中能否删去:\'从一定角度上看\',\'在它的背后\' ?为什么?明确:不能删去。

因为严格说来,\'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这句流行语本身也有一定的片面性,电脑与外语主要性质还在于工具性,而不是知识本身,更没有涉及到道德品质问题,加上\'从一定角度上看\',表明了对这句话的有保留的承认和肯定。

第二段中“如果说,在20世纪……那么,今天……”中“如果…那么…”这个关联词是不是假设和结果的关系?明确:不是,因为“如果”后面说的不是假设,而是既成的事实。

这两个句子,前面一句说明一种事实或作出一种判断,衬托后面的句子,加以对比,含有既然前面说的是事实,后面说的也就是事实的意思,也显得表意严密。

末段中能否删去:\'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 ?为什么?明确:不能删去。

这些句子概括了当前的大好形势,富于激励、鼓动效果。

“这些新成就,既为广大少年朋友提供奔向新世纪的理想翅膀,也为他们拓展了眼界和思路。

”中“这些”具体指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明确:“这些”全面介绍古今中外人类科研成果、科技精英及主要科技知识。

这句话的含义:说明新科技可以为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学习提供帮助,有利他们更好地发展。

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就\'文盲与科盲\'问题认真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科盲,指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

扫除科盲是比扫除文盲更高的要求。

甚至可以认为,在今天一个缺乏科学常识的人就是一个文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我们说这是一篇序文,它的写作非常切合序言的要求:部分写出科技知识的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勉励广大青少年朋友“从小就要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孩子”,实际上也指出了《百科全书》的编撰背景和目的;第二部分不说明这套书的特点和意义,进一步体现了本文作为一篇序言的写作要求,由于本文是序言,因而也完全有必要比较集中论述青少年的地位和肩负的希望,这就有了的第三部分。

这也是本文的个写作特色。

那么,你能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明确:引导青少年朋友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长大了为伟大的祖国创造新发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迁移拓展:为什么“从小要爱科学”?播放插图,“这是什么?”明确:试管婴儿。

很可爱哩。

如图中的试管婴儿,你想到了什么?主题:本文说明了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高度评价了《百科全书》这套书的特点和价值,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贡献。

三、写作特色:本文的写作非常切合序言的要求;本文说理叙事、说明介绍,平易亲近,可谓语重心长,作者好像在和青少年朋友谈话交流,读来倍感亲切,深受鼓/f li t夕牛。

语言严密准确。

上面我们已分析过几个例子。

板书设计一说明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从而交代了《百科全书》的写作背景。

二说明《百科全书》的编撰目的,高度评价其特点、内容和价值,是一本值得青少年阅读的好书。

三号召广大青少年朋友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反馈检测】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遨游编撰曾经B.猕猴图文并茂受益匪浅c .如火如荼羡慕蓬勃D.殷切希望提倡翅膀【解析】选A o A项中的“撰”应读zhu cn o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些新成就,为广大青少年朋友拓宽了眼界和思路。

B.青少年朋友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更是令人羡慕的新一代跨世纪建设者。

c.今天,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越昔日的预测或构想。

D.科技知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利身之本。

【解析】选Do D项中的“利身”应为“立身”。

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我相信少年朋友们定会以建设祖国为己任。

如火如荼:__ 小读者们阅读之后定会受益匪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