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不能手术了?这些药物治疗可以了解一下

结直肠癌不能手术了?这些药物治疗可以了解一下

结直肠癌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早期症状不明显和患者病情恶化非常快。很多患者在就医时,病情就已达到了晚期,错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这些患者就需要依靠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联合治疗手段。层出不穷的抗肿瘤药物,错综复杂的药物组合方式,往往让患者看得头昏脑胀。

因此,海心小编专门罗列了国内外指南中肠癌晚期患者的用药指南,力求让每一位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永远无法回避的基因检测

随着医学的进步,研究人员发现虽然同属结直肠癌,每个患者身上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现阶段对癌症的治疗讲究“个体化治疗”。

针对癌症的基因检测,就像给肿瘤“上户口”一样,找到患者身上特定的基因突变位点,就可以用针对该靶点的药物特异性治疗肿瘤,从而达到更佳的疗效。

比如,对于RAS基因突变的癌症来说,接受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治疗是不起作用的。

此外,约有5%-9%的结直肠癌患者有BRAF基因的突变,此突变可能促进癌细胞生长,并使它们更快速的转移。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若检测出BRAF基因突变,靶向药物BRAF抑制剂可能会有更好的疗效。

基于此,为了让患者获得更精准的治疗,建议每一个结直肠癌晚期患者都接受基因检测,如RAS、BRAF检测。

结直肠癌靶向药物有哪些?

靶向药物因其只作用于某一靶点,治疗的特异性更强,可以与化疗一起使用,也可以在化疗无效的情况下单独使用。

下面就简单介绍下常见的结直肠癌靶向药物:

1.抗血管生成(VEGF)的靶向药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帮助肿瘤形成新血管,从而使肿瘤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阻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发挥作用的药物可用于治

疗某些结肠癌或直肠癌。

这些VEGF靶向药物包括:贝伐单抗(阿瓦斯汀)、雷莫卢单抗、阿柏西普等。

2.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可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在癌细胞表面经常发现有EGFR的大量表达。

因此,针对EGFR的药物也可用于结直肠癌晚期患者,包括: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

3.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

激酶是细胞表面的重要蛋白质,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瑞戈非尼可以阻断,从而有助于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4.TRK抑制剂拉罗替尼

酪氨酸受体激酶(TRK)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和增殖,TRK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激酶的活性来抑制癌症生长。

结直肠癌如何正确使用化疗?

1.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

化疗可能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用药方式了。根据不同的用药方式可以分为:

全身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者口服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转移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风险。

局部化疗:化疗集中在某一区域的癌细胞上,通过限制到达身体其他部位的药物量来减少副作用。

肝动脉输注化疗药物,便是局部化疗最典型的例子。局部化疗常用于已经扩散到肝脏的癌症。

2.晚期肠癌的化疗使用场景:

手术后的辅助化疗:其目的是杀死手术残留的癌细胞,有助于降

低癌症复发的可能性。

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有时和放疗一起):用于缩小肿瘤,使其更容易手术切除。

对于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如肝脏)的晚期癌症:化疗可用于帮助缩小肿瘤并缓解其引起的问题。虽然这不太可能治愈癌症,但常常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3.治疗结直肠癌的常用化疗药物:

氟尿嘧啶(5-FU):可通过抑制癌症细胞DNA的合成,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5-FU是最经典的结直肠癌化疗药物。

卡培他滨(希罗达):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之后,肠粘膜可以迅速吸收药物,并在肝脏中将其转化为一种叫5-脱氧-5氟尿苷的中间产物。

随后,这种中间产物进入肿瘤组织中并转化成了5-氟尿嘧啶(5-FU),相对5-FU,卡培他滨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大大降低了。

伊立替康(IRI):其为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可阻止癌症细胞DNA的复制,常用于5-FU疗效不佳的结直肠癌患者。

奥沙利铂(OX):第三代铂类抗癌药,可拮抗癌症细胞DNA的复制和转录。其常用于与5-FU的联合用药,或5-FU疗效不佳患者的单独用药。

三氟尿苷和替吡拉西(Lonsurf),一种药丸形式的联合药物,俗称TAS-102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良好,联合使用这些药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这样疗效更好,当然毒副作用更大。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方案

如果患者适合比较激进的治疗,那么治疗可以选择以下一种:

1.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联合或不联合贝伐单抗。

2.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联合或不联合贝伐单抗。

3.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联合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图单抗:仅适合无KRAS/NRAS/BRAF突变的直肠癌或左侧结肠癌。

4.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联合或不联合贝伐单抗。

5.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图单抗:仅适合无KRAS/NRAS/BRAF突变的直肠癌或左侧结肠癌。

6.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或不联合贝伐单抗。

7.5-FU/亚叶酸钙(首选输注),联合或不联合贝伐单抗。

如果患者不适合比较激进的治疗,那么治疗可以选择如下一种:

1.输注5-FU/亚叶酸钙,联合或不联合贝伐单抗。

2.卡培他滨,联合或不联合贝伐单抗。

3.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图单抗:仅适合无KRAS/NRAS/BRAF突变的直肠癌或左侧结肠癌。

化疗药物的耐药已经成为当前化疗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可能大部分肿瘤细胞对化疗敏感,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不听话”的肿瘤细胞对化疗不敏感。

所以,即使化疗杀灭了大部分的癌细胞,那些化疗耐药的细胞,仍会不断地繁殖。

因此化疗期间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一般两个疗程左右,需要重新评估一下疾病:看看肿瘤有没有缩小,有没有新发的病灶,有没有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此外,需要抽血化验,看肿瘤指标有没有变化,做CT或者核磁共振等检查,评估肿瘤大小,有没有远处转移。

一旦出现了耐药,我们就需要换药了。

例如,在原有化疗药的基础上,增加另外一种抗癌机制不一样的药物,就可以有效避免耐药。或者从一线治疗的药物,更换为二线治

疗的药物,然后再观察疗效。

【文末互动】

看完这篇文章的介绍,您对结直肠癌该如何用药还有什么疑问吗?或者您在用药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都可以在评论区跟病友们分享互动哦~

中医治疗结直肠癌

在课前的话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业化的高速进展,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呈直线上升趋势,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我国,其发病率都逐年递增。本课件围绕结直肠癌的中医治疗,阐述了中医对结直肠癌的各种分型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提供了有力帮助. 一、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概述 (一)中医药在结直肠癌上的应用情况 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在临床上一般应用于三种情况: 首先,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手术、化疗、放疗同时使用,可减轻手术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不能做手术,或不能做放化疗的病人,中医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最后,晚期的病人,生活质量很差,不能耐受放化疗,中医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康复期的病人,即手术后的病人,长期吃中药,可减轻肿瘤的复发,延长生存期. (二)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特点 中医药治疗癌症既注重攻邪消瘤,更重视患者整体状况的改善,治病以人为本,强调“治病留人”,临床实践中常出现“带瘤生存”的状况.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有很多的特点及优点。 1. 中医疗效较慢但较持久,适合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 2。中医药的不良反应小,适合老年病人,或比较重的病人。 3. 手术后的康复期使用中医药,可减少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及治疗肠粘连。 4。放化疗期间使用中医药,可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5. 中医药用于肿瘤的康复治疗,可减少复发转移,它是肠癌治疗的重点之一。 6。中医药用于晚期不能手术及放化疗患者的姑息治疗,可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三)结直肠癌的中医病机特点 中医认为结直肠癌的主要的病机特点是正气虚,《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是说,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主要是由正气虚引起的。

结直肠癌CSCO2024治疗指南

结直肠癌CSCO2024治疗指南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提供科学、规范和全面的治疗建议,中国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编制了《中国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CSCO2024)。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1.治疗原则 CSCO2024指南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策略。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和肿瘤位置,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和意愿,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辅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 2.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 对于早期结直肠癌,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来彻底切除肿瘤。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分别可以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局部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与肿瘤的高危因素、组织学分级和分子分型等有关。 3.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 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手术前,可以采用新辅助治疗来减小肿瘤体积和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化疗的方案和疗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采用单药或多药联合治疗。靶向治疗主要针对KRAS突变和BRAF突变等靶点进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4.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

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目标主要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 活质量。根据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系统治疗、手术治疗 和局部治疗等方法。系统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5.术后辅助治疗 术后辅助治疗可以通过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可以根据肿瘤的病理特征、临床分期和分子 分型来确定。 结语 CSCO2024指南提供了结直肠癌治疗的最新指南和建议,对临床医生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然而,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应该通过多学科的协作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希望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 生活质量。

结直肠癌治疗最新进展

结直肠癌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饮食环境的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的提高,已然成为威胁我国人... 结直肠癌治疗最新进展 错配修复(MMR)基因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保守基因,主要功能是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降低自发性突变等。错配修复(MMR)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微卫星不稳定性(MSI)。 研究发现大约15%的结肠癌患者被检测到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携带有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的个体一生中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可达30%~70%。 PD-1/PD-L1免疫疗法是当前热门的新一类抗癌免疫疗法,如默沙东的Keytruda (pembrolizumab)可阻止PD-1和它的配体PD-L1、PD-L2的相互作用,从而激活T淋巴细胞杀死癌细胞。目前该药针对结肠癌、肺癌、肾癌、胃癌、卵巢癌等35类癌症的临床试验已经在全球大规模展开。 2016年第52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了PD-1免疫疗法Keytruda (pembrolizumab)治疗存在DNA错配修复(MMR)的晚期结直肠癌临床II期试验结果。数据显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缓解率为57%(n=16/28)(具体数据可参考文献链接)。该实验由约翰?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肿瘤学副教授Dung T. Le主导[4]。 该系列临床研究确认了第一个基因标记物——错配修复(MMR)缺陷——可以用来预测对PD-1抗体pembrolizumab的响应,这一标记物可在一系列癌症中预测PD-1抗体药物的响应情况。未来,MMR缺陷检查可被广泛应用,让更多患者从pembrolizumab和其他PD-1药物中获益。 临床试验有可能在现有标准治疗基础上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鉴于目前药物治疗疗效仍存在不少局限,建议鼓励患者在自愿的前提下参加与其病情相符的临床试验。 在最新的PD-1免疫疗法治疗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晚期结直肠癌I/II期临床试验结果的基础上,MORE Health现对中国患者开放PD-1抗体药物Pembrolizumab治疗微卫星不稳定(MSI)/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的晚期结直肠癌三期临床试验项目,详情见下: 项目名称:比较Pembrolizumab(MK-3475)与标准化疗对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 项目介绍:这项研究的初步研究假设是,与当前标准化疗相比,Pembrolizumab将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关注这种疾病的必要性刻不容缓:幸运的是,免疫疗法能够改变现状。近日,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宣布,其重磅免疫疗法Opdivo(nivolumab)得到了美国FDA的加速批准,用于治疗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好消息,在结直肠癌的方面有更重要的突破。

结肠癌晚期服用中药可以治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就导致结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威胁极大。当结肠癌到了晚期时,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常会出现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预后较差,致死率也较高,其治疗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医药是治疗结肠癌常用的方法,那么,结肠癌晚期服用中药可以治吗? 结肠癌晚期病情较重,想要治好的可能性不大,治疗主要以控制病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治疗结肠癌很多患者首先考虑西医的手术和放化疗,但晚大多数晚期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放化疗虽然能抑杀肿瘤细胞,在短期内控制病情,缩小瘤体,但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力也随之下降,并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甚至过度的放化疗还会加重病情,加快死亡的速度,此时可以考虑安全、副作用小的中医。 中医治疗结肠癌全部使用中草药,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身体弱、年龄大、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耐受。中医治疗结肠癌以扶正祛邪为原则,通过调节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去除恶性肿瘤生存的环境,能在一点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不适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另外中医还能联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如在放化疗期间用药,有助于减轻毒副作用,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使治疗顺利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发转移的可能性。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三联”是指联系到肿瘤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淤、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淤、攻毒散结;“平衡”是指使患者气血、阴阳平衡。概括地说,就是联系到“虚”“淤”“毒”三大病因,以“扶正”“通淤”“排毒”辨证施治,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多年来,众多的肿瘤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平凤珍,结肠癌,河南安阳人 刚开始老人只是感觉胃不舒服一直当做胃病去看,直到2014年12月份的一天,疼的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安阳市人民医院去做检查,医生建议做肠镜,检查出来是结肠癌,肿块已经是8cm*12cm,随即就做了手术,术后只做了一次化疗,像是进了鬼门关(化疗药刚输五分钟就开始胸闷、气短、浑身打颤、出了满身汗,后来输液加吸氧才缓解过来)。出院后在家休养期间老伴到处寻医问药,后了解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老两口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踏上了去希福医院寻医的路途,取了一星期的中药。因其儿子不同意用中医,平凤珍只好把中药藏起来偷着吃,一个星期的药吃完后,自觉身体有所好转:手脚明显有劲了,也能吃点东西了,身体没有之前那么松懒,面色也变得好点。虽然儿子们依然不支持,但是老人依然没有放弃吃中药。老人表示:“吃中药期间我感觉各方面越来越好,面色红润,腿脚也有劲,出去锻炼身体、散步,街坊邻居都说我不像一个癌症患者”。 2017年9月24日平凤珍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老人说:“吃中药就是中、就是好!不但调养了身体,也治好了

2022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2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型靶向药物的应用,靶向治疗已成为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一线方案,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以及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结直肠癌质控专家委员会组织全国多位专家,讨论了结直肠肿瘤靶向药物的规范应用。 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估计2016年全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40.80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0.04%,居第二位高发恶性肿瘤[1]。2016年中国结直肠癌各个维度的发病世标率均低于高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地区的平均水平(合计为18.05/10万,男性为21.65/10万,女性为14.58/10万),高于中HDI地区的平均水平(合计为7.1/10万,男性为8.6/10万,女性为5.7/10万)[2]。约3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因肿瘤转移和复发导致死亡的患者高达30%[3]。 结直肠癌治疗方法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4]。近年来,随着化疗药物的进展及靶向药物的应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显著改善,中位生存期从原来的3.6~6个月延长到24~28个月[5]。化疗的疗效已进入平台期,分子靶向治疗成为改善晚期结直肠癌预

后的主要治疗手段。近两年,随着靶向治疗研究与基因分型相关研究的深入,更多靶向药物也在国内外相继获批。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一线方案,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新的靶向药物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愈和生存希望,但同时部分患者可能因治疗而发生不良反应。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与传统化疗不同,同时由于靶点和通路的差异,不同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谱亦不尽相同[6]。靶向药物已经成为最受关注和最有前途的治疗手段之一。为进一步提高认识并规范晚期结直肠癌靶向药物治疗,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结直肠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基于目前该领域的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反复讨论修订形成《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总结了靶向药物及其各自的临床应用,同时,介绍了靶向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其不良反应管理,这可能有助于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管理。 一、概述 目前临床上精准治疗主要是根据肿瘤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来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方案的针对性,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5年生存率。临床上针对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VEGFR)为靶点、针对以

伊利替康联合替吉奥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伊利替康联合替吉奥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伊利替康和替吉奥是目前常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药物。伊利替康 属于靶向治疗药物,替吉奥属于化疗药物。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关于伊利替康联合替吉奥 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研究的详细介绍。 晚期结直肠癌是指癌症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的病情,生存率较低。传 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化疗,然而化疗药物对肿瘤周围健康细胞也有一定的 伤害,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开发新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 伊利替康是一种针对结直肠癌特异位点KRAS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 它通过抑制KRAS突变蛋白的活性,阻断了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信号传导, 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替吉奥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通过抑制DNA合成过程中的嘧啶酸合成和DNA链断裂修复的过程,使癌细胞无法继 续分裂和生长。 在伊利替康联合替吉奥的临床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个组别,一个组别接受伊利替康和替吉奥的联合治疗, 另一个组别接受单独的替吉奥治疗。研究人员记录了患者的生存期、疾病 进展的时间以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伊利替康联合替吉奥的治疗组在生存期上相对于单独 替吉奥治疗组有显著的延长。此外,联合治疗组的疾病进展时间也明显延长。相比之下,单独替吉奥治疗组的病情发展较快。这表明伊利替康和替 吉奥的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关于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研究显示伊利替康联合替吉奥的治疗组的副 作用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多数副作用为轻度和可控的。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恶心、呕吐、腹泻等。研究人员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给予对症治疗来减轻副作用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总结来看,伊利替康联合替吉奥的临床研究表明该治疗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具有明显的疗效。该联合治疗方案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由于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副作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在使用该联合治疗方案时需要慎重考虑。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一疗效,并探究其潜在的抗癌机制。

结直肠癌用药指南呋喹替尼

结直肠癌用药指南:呋喹替尼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有许多不同的选项。其中一种常用的药物是呋喹替尼,本文将对呋喹替尼的用途、副作用以及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药物概述 呋喹替尼(Suni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缓解症状。 二、适应症 呋喹替尼被广泛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通常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无法耐受时使用。该药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三、用法和用量 呋喹替尼以口服剂型(胶囊)供应,一般建议患者每日用药一次,空腹或饭后2小时服用。具体的剂量和用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因此患者必须遵循医生的指导。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 四、不良反应 使用呋喹替尼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1.骨骼肌肉系统:骨质疏松、关节疼痛、肌肉和骨骼疼痛等。 2.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3.皮肤和黏膜:皮疹、脱发、口腔溃疡等。 4.心脑血管系统: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脏衰竭等。 5.其他常见不良反应还包括疲劳、低血糖、手足综合征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五、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虽然呋喹替尼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在以下情况下患者禁忌使用:

1.对呋喹替尼过敏的患者;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3.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除了禁忌症外,患者在用药期间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使用期间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药物,特别是可能造成肝损害的药物;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不得擅自改变; •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药物监测和检查; •如有严重不良反应或过敏等情况,立即就医。 六、结语 呋喹替尼是一种有效的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应注意剂量和用法,并密切关注可能的不良反应。同时,良好的医生指导和团队的支持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一二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一二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在我国,结直肠癌患者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 辅以放化疗,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对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已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而放、化疗本身带来的毒副作用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10年来,随着人们对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等靶向药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再次迎来的新的曙光。在原有化疗药物的基础上使用靶向药物以进一步提高疗效也成為晚期结直肠癌一二线治疗新的发展趋势。此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原发瘤部位的不同对靶向药物疗效的影响也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本文就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一二线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左、右半结肠对靶向药物疗效的影响进行综述。 [Abstract] In China,the incidence of CRC is reportedly increasing over time. The treatment options including surgery,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which are available depending mostly on disease stage. However,patients with advanced CRC have lost the chance of surgery,may also have a worse life because of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With more and more studies on targeted therapy,such as Bevacizumab and Cetuximab,may shines a light for the patients with CRC.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targeted therapy has become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CRC. Moreover,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umor loca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progress of monoclonal antibody in the first-and second-tier treatment of advanced CRC and the effect of the left and right half colon on the efficacy of targeted drugs. [Key words]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Cetuximab;Bevacizumab 根據最近的数据,我国结直肠癌(CRC)发病率较以往有显著提高,年发病增长率为4.2%,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发病患者趋于年轻化[1-2]。目前,CRC患者的治疗方式依然是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晚期CRC患者往往已出现远处转移,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其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3]。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研究与发展,晚期CRC患者的寿命得到明显的延长,生活质量也得到相应的改善[4]。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有两种:①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西妥昔单抗;②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贝伐单抗。200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将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两种药物正式批准用于治疗mCRC[5]。此外,随着靶向药物研究不断深入,原发瘤部位对靶向药物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左、右半结肠癌之争”也被推向风口浪尖。下面就对这二种药物在一线、二线治疗晚期CRC的效果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左、右半结肠癌之争进行简要综述。 1 西妥昔单抗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性IgG1型抗EGFR单克隆抗体,通过与受体胞外区结合,导致受体内化、降解、抑制EGFR信号转导通路,并通过抗体依赖

2022结直肠癌药物治疗进展(全文)

2022结直肠癌药物治疗进展(全文) 结直肠肿瘤药物治疗发展60 年历史中,前40 年仅有5-FU、伊立替康、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四种药物支持。近20 年来,大量创新药物研究涌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逐渐成为新的治疗手段。 在2022 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上,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张艳桥教授,带来了结直肠肿瘤药物治疗的年度进展报告。 一、围手术期治疗 1、NICHE-1 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非转移性错配修复缺陷(dMMR)结肠癌中高度有效(100% 病理学缓解,60% 病理学完全缓解)。

2、NICHE-2 研究:研究者发起的非随机多中心研究,仅治疗4 周,95% 的患者实现主要病理学缓解,67% 的患者实现pCR,因此新辅助免疫治疗有望成为dMMR 结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 尤其是林奇综合症患者,其有效性直接达到80%。 目标:当前研究的突破方向是如何能去手术化、去化疗,从而能满足患者病理学缓解目标。也一直需要探索方向有:如何在术前及治疗后评估pCR。 二、姑息治疗 1、一线方案

(1)keynote-177 研究目的:单纯免疫治疗能否替代传统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效果。 • PFS 和DOR 显示: • 帕博利珠单抗相较于化疗,可显著改善初治型MSI-H/dMMR 转移性结直肠病患者的疾病缓解情况和PFS 情况,且安全性可控。 OS-结论: 尽管由于用药交叉等原因帕博利珠单抗在OS 方面的表现末能显著优于化疗方案,但目前的结果支持帕博利珠单抗作为MSI-H/d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2)CAIRO5 研究:目的针对不可切除结直肠肝转移患者,右半结肠和左半结肠哪种用药方式对患者疗效更好。 PFS 结果:二者中位PFS 接近(两药化疗+ 贝伐单抗为10.6 月;两药化疗+帕尼单抗为10.3 月)。 结论: 对于初始不可切除RAS/BRAFV600E 野生型的左半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FOLFOX/FOLFIRI 的基础上联用贝伐珠单抗或帕尼单抗作为一线治疗中位PFS 并无差异。 后续研究: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联合切除(和/或)消融治疗后:疗效明显改善。

2023CSCO结直肠癌-内科治疗部分(全文)

2023CSCO结直肠癌-内科治疗部分(全文) 这次分享的是转移性肠癌的内科治疗方面,共有3点更新。 1.首次考虑到dMMR/MSI-H患者药物可及性以及临床研究数据,推荐双免治疗。姑息治疗一线治疗的dMMR/MSI-H患者是Ⅲ级证据推荐,在二线和三线治疗是Ⅱ级推荐。 2.dMMR/MSI-H患者面对PD-1或PD-L1抗体治疗方案的选择时,优先推荐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恩沃利单抗、替雷丽珠单抗、斯鲁利单抗。 3.基于最近几年公布的两个Ⅲ期临床研究数据,TAS-102+贝伐在指南上有2点推荐。一是在姑息一线治疗中不适合接受强烈治疗的患者作

为Ⅲ级选择,对于姑息三线治疗中的患者,将联合治疗方案从原来的Ⅲ级推荐提升到了Ⅱ级推荐。SunlightⅢ期临床研究正式发表之后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证据级别。 详细介绍 1.非常推荐MSI-H患者行双免治疗,基于Checkmate 142研究结果,在dMMR/MSI-H二线及以上的患者中,双免治疗MSI-H患者的有效

率可达65%。一线治疗有效率可达71%,DCR、PFS、OS展现出持久疗效。 伊匹木单抗以往不可及现在可及了,考虑到药物的可及性和临床研究数据,今年的指南将双免治疗方案作为一线和二线专家推荐的治疗方案。姑息一线dMMR/MSI-H放在三线推荐,二线及以上患者放在Ⅱ级专家推荐。

2.关于PD-1和PDL-1药物的选择。在肠癌的临床实践中,K药、O 药、帕博利珠和恩沃利、纳武利尤单抗等PD-1和PDL-1药物都有自己的KEYNOTE研究,Checkmate数据的支持,并被推荐在国外重要指南中。 在中国,恩沃利单抗、替雷丽珠单抗和斯鲁利单抗都在dMMR、MSI-H 实体肿瘤的注册研究中,其中也包含了肠癌的有效性数据。 因此,在指南的注释中,晚期dMMR、MSI-H二线以下患者优先推荐帕博利珠单抗、恩沃利单抗、斯鲁利单抗或双免联合方案。

早期结直肠癌的筛查和治疗方法

早期结直肠癌的筛查和治疗方法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都造成了极大的健康负担。尽早发现和治疗早期结直肠癌非常重要,因为早期结直肠癌的治愈率相对较高。本文将介绍早期结直肠癌的筛查和治疗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种疾病。 一、早期结直肠癌的筛查方法 早期结直肠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筛查是非常关键的。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方法: 1.大肠镜检查:大肠镜检查是最常见和最可靠的筛查方法之一。它通过将一根长而灵活的管状器械(称为大肠镜)插入直肠,进而检查整个结肠的内部情况。大肠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结直肠癌和肠内息肉,并可以及时进行活组织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恶性细胞。 2.虚拟结肠镜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利用CT扫描技术生成结肠的三维图像,以替代传统的大肠镜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具有无创、无需麻醉和插管等优点,但它无法提供活组织检查的能力。 3.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简便的筛查方法,其原理是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潜血。然而,该方法并不特异,也不能确定出血源的具体位置或原因。 二、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

一旦早期结直肠癌被确诊,及早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早期结直肠癌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最主要方法之一。通 过手术可以将肿瘤及其周围的组织一同切除,以确保肿瘤完全被清除。手术方式根据病情和患者的整体状态来决定,可以选择直肠切除、乙 状结肠切除或结肠切除等。 2.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是一种通过内镜技术切除早期 结直肠癌的方法。内镜黏膜切除术切除的范围仅限于黏膜层,适用于 早期不侵及肌层的肿瘤。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优势。 3.放疗:放疗在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放射 线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控制病情的发展。放疗通常与手术治疗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4.化疗:化疗是将抗癌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患者,以杀灭癌 细胞的治疗方法。化疗可以在手术前或手术后进行,以减轻病情或防 止复发。 三、预防早期结直肠癌的方法 除了筛查和治疗,人们还可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早期结直肠癌 的发生。以下是几个预防早期结直肠癌的方法: 1.饮食健康: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早期结直肠癌非常重要。增加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摄入,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有 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华蟾素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探究

华蟾素胶囊联合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化 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探究华蟾素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结直 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 抽取30例为研究对象,用双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用奥 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华蟾素胶囊治疗,比 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治疗 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 疗结直肠癌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近期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华蟾素胶囊;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属于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男性人群中。因 为本病可以通过淋巴、血液循环和直接蔓延等途径将病毒散播到其他组织和脏器,造成病死率极高,仅次于胃癌、食管癌。治疗结直肠癌最好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但是由于大多患者诊断不及时,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于是大多采取化疗[1]。本 次研究探究华蟾素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的应用效果。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为研究对象,用双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46-71岁,平均(66.68±7.24)岁;治疗组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 46-73岁,平均(68.15±7.27)岁。全部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基于PD-L1阻断的联合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基于PD-L1阻断的联合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一、PD-L1阻断的机制 PD-L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是一种膜蛋白,其主要作用是在免疫应答中调 节T细胞的活性。当肿瘤细胞过表达PD-L1时,可以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抑制PD-L1与PD-1的结合,可以恢复T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1. 单克隆抗体治疗 PD-L1阻断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单克隆抗体来抑制PD-L1与PD-1的结合。近年来,一些针对PD-L1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被批准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如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靶向PD-L1,恢复T细胞的活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使用PD-L1阻断单克隆抗体治疗结直肠癌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 活质量。相比传统的化疗方法,PD-L1阻断联合免疫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 扩散,减少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2. PD-L1阻断联合其他免疫治疗手段 除了单克隆抗体治疗外,PD-L1阻断还可以与其他免疫治疗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更好 的治疗效果。PD-L1阻断联合肿瘤疫苗疗法可以增强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从而 提高治疗效果。PD-L1阻断还可以与CAR-T细胞疗法相结合,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三、PD-L1阻断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挑战及展望 目前,PD-L1阻断联合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PD-L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存在差异,一些患者的肿瘤细胞并不表达PD-L1,因此对PD-L1阻 断治疗的反应不一。PD-L1阻断联合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一些患者在接受PD-L1阻断治疗后可能出现免疫相关性的副作用,如免疫性甲状腺炎、免 疫性肝炎等。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PD-L1阻断联合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有了更清 晰的认识。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更有效的靶向PD-L1的药物,并研究其联合应用策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我们还需要加强对PD-L1阻断联合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进 行研究,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基于PD-L1阻断的联合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目前还存在 一些挑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免疫治疗的深入研究,相信PD-L1阻断联合免疫治 疗将会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结直肠癌中医药治疗

结直肠癌中医药治疗 治疗结直肠癌,可以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可以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通过中药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尽可能的减缓肿瘤细胞扩散。如果手术后使用 中药进行治疗,还可以进一步的杀死残留的癌症细胞,防止恶性肿瘤细胞扩散转移。 一、中医治疗结肠癌的应用 中医素有“治未病”的防治理念 《内经·灵枢·水胀第五十七》:“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 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内生。”中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有深刻认识,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卫气营血平衡而预防疾病进展恶变。 据统计,8成的大肠癌系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成,历时约6-10年。大肠腺瘤、溃疡 性结肠炎、家族性多发大肠息肉、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等均是大肠癌的癌前疾病。积极治疗这些大肠癌癌前疾病可有效降低大肠癌发生风险。目前由于肠癌筛查工 作的普及和肠镜的广泛应用,肠息肉检出率越来越高,肠息肉主要分腺瘤性息肉 和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发生恶变的概率较高,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可 能癌变。因此,一旦发现大肠息肉,应当尽可能摘除。而肠息肉不是切一次就完 事了,它可能复发,除定期复查外,须针对病因积极干预,预防复发和癌变。 中医如何治疗肠癌? 肠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和中药治疗等,其中以外科手术 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和靶向治疗主要应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治疗。临 床研究证实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延长术后及晚期大肠癌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功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其中抗癌消瘤的治法效果明显,延长大肠癌 术后总生存期。 大肠癌手术后,病人气血虚弱,脾胃功能受损,应用中药可以恢复体质,减轻术 后的某些不良反应,如低热、腹胀、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等,及早恢复脾胃功能。放化疗期间,由于药物和射线的毒性作用,患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心肝肾功能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是指通过干扰肿瘤血液供应的方法来治疗结直肠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 1. 血管内膜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VEGFR 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最常见的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之一。它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上的VEGF受体,阻断肿瘤血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除了针对VEGFR 的抑制剂外,还有一些直接针对VEGF的抑制剂,如拉帕替尼(ramucirumab)。它们通过阻断VEGF与其受体的结合,降低肿瘤血管新生和增殖。 3. 多靶点抑制剂:一些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同时作用于多个分子靶点,例如舒尼替尼(sunitinib)和索拉非尼(sorafenib)。它们通过抑制多个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相关的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的生长和转移有较广谱的抑制作用。 4. 组合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常与化疗联合使用,以

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会同时应用放疗、免疫疗法等其他治疗手段。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延缓疾病进展: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减少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从而延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提高生存率:与单独化疗相比,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辅助手术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在手术前先行应用,降低肿瘤的血供,减小肿瘤的体积,使手术更容易进行。 -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也有明显的临床应用,可以控制肿瘤的进展,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抗血管生成治疗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

结直肠癌常用化疗方案

结直肠癌常用化疗方案 结直肠癌常用化疗方案如下: (一)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FU(FOLFIRI)方案 适用于: 1 .局部进展期、局部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腺癌,手术或放疗不能治愈者的一线治疗。 2 .作为上述患者的二线治疗,曾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一线治疗后。- 3 .ECOG的PSp«2 4 .足够的骨髓储备(ANC21.5X109/L,血小板>100x109/L) 5 .正常的肾功能(肌酐W1.5X ULN)和肝功能(胆红素426;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W5X ULN) 6 .以下病人慎用:⑴有盆腔放疗史⑵近期心肌梗塞病史⑶不可控制的心绞痛,高血压,心率失常,充血性心衰或其他严重的疾病。 7 .每天基础排便>3次稀便的病人慎用(没有结肠和回肠造漏术者) 化疗前预处理: 1 .按中高度致吐性的化疗,进行抗呕吐的预防用药。 2 .可考虑用阿托品预防腹泻。 3 .在应用伊立替康的当天避免应用氯丙嗪,因为会增加“静坐不能”的发生率。治疗:

每14天重复1次,最多可用24个周期。如果病人仅有2级或2级以下毒性,静注的5-FU剂量可以在第3周期增加到3000mg/m2。 伊立替康和亚叶酸钙可以通过末端相连的Y型三通实现在两小时内同时输入。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不能加在同一个输液瓶(袋)中,奥沙利铂与生理盐水不兼容,所以不能用生理盐水溶解、稀释或冲管。 所有病人应备易蒙停,并指导病人在腹泻出现时怎样服用。 注意事项: 1.腹泻:可以危及生命,需要立刻进行积极治疗。 1)早期腹泻或腹痛性痉挛是指24小时内发生的。用阿托品治疗0.3-1.2mgIV或SC。在以后的治疗中应预防性应用阿托品。 2)迟发性腹泻开始出现在用药后5~11天,一般持续3~7天,必须给予洛哌丁胺治疗。让病人备用洛哌丁胺,在第1次出现不成形大便或稀便或次数较平时增多时开始服用。 3)首次4mg。 4)然后2mg/2h直到最后一次腹泻后12小时。 5)推荐患者饮用大量含电解质的饮料来代替液体和生理盐水。 6)足量的洛哌丁胺治疗后仍持续性腹泻的病人或者患者在腹泻同时伴有发热,即 便是没有中性粒细胞的减少都应考虑口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如腹泻持续48小时以上应住院治疗,给予静脉输液治疗。 2.其他胆碱能症状:可发生在伊立替康输注期间或之后不久,包括流涕、流涎增多、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