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2)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摘要: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人们对自己活动预期效果的判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判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学生探究式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而且也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对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我效能感培养

1前言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我行为或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积极乐观、勇敢自信的判断,会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喜欢学习数学、努力学好数学,进而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否则,学生就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主动参与,更不会持久的学习,一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退缩甚至放弃。因此,数学教学中对于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和培养,对于情商的关注和开发,要求我们不能忽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要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2自我效能感概述

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感:通向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即“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

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人们对自己活动预期效果的判断,它需要表现在特定的活动领域。对尚处于受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自我效能感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领域,因为学习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学习活动能力的推测和判断,它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成就动机、目标设置、学习归因密切相关。

3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影响

3.1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我效能感决定着行为的选择,数学学科本身就是探索的学科,需要学生养成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数学教学活动,研究各种学习方法,攻克各种数学难题,并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对数学教学活动漠不关心,从不探索学习方法,遇到稍微解决不了的难题就失去耐心和毅力,失去对数学的兴趣。由此可见,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培养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3.2影响学习目标的确立

有了明确的目标,自己的学习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完成教学任务。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完成了一般目标之后,会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并且具备实现目标的坚定信念,而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愿意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相反自我效能感稍低的学生,自信心不是很强,数学学习的目标要么过低,要么不切实际,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选择

退缩,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决心去解决。

3.3影响学习过程中对困难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个人完成既定任务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行为以及达到成功的情况。自我效能感越强的学生,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对待数学的态度是乐观向上的,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能坚持下去,并愿意为之付出更多努力,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就会犹豫,畏畏缩缩,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不足,甚至完全放弃。

3.4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

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比如在面对同一项学习任务时,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任务的要求上,调动自己所具备的知识,想法设法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往往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困难无限放大,使困难比实际要大得多,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甚至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已有水平。

4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和途径

4.1增加成功的体验

成功的积累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降低其自我效能感。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当的目标,以及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机会,体验成功。注意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新课程标准重视每一个

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实际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中,要学会因材施教,把握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让每一位学生能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2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评价

每一次努力之后,中学生都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他们需要外界对他们的评价。这时候,老师对他们的鼓励,哪怕一点点都是对他们的阳性反馈,而且这种反馈是最有效果的。通过正确合理的反馈意见,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哪些需要改正的地方等,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因而提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及时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

4.3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帮助每位同学树立适合自己学习的榜样,从而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这里谈到的榜样,不一定是指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件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习中的榜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榜样身上,从榜样身上看到自己的潜能,最终增强自我效能感。

4.4创设公平、民主的教学环境,增强自我效能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关心爱护,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师生关系和谐、民主、融洽。当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耐心启发,循循诱导。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更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启发学生一起寻找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点和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

肯定,给予鼓励和表扬。总之,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提高。

4.5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自我强化

自觉地在学习中进行自我强化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自我强化首先就要建立恰当的自我行为标准。如果标准过高,即使经过努力还达不到,自我效能感反而会降低;而标准过低,既不利于能力的发展,也无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因此建立恰当标准的关键就是要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的自我观察和自我定位。在这方面,教师要给学生以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在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自我强化的阶段,更应该重视起来。

4.6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

所谓积极的归因方式,就是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诸如能力和努力等;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诸如努力不足。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要培养他们积极的归因方式,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归因方式,除了增加成功经验,还要注意淡化竞争,强调自评,情绪表达,言语评价,适时指导以及积极期望。

5结语

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影响学生面对困难的态度,学习目标的设定以及学习潜能的发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