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更是取得了举世震惊的发展成就。

与此同时,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虽然受到一些干扰和挫折,但总的看来,是在迂回中前进的。

直至今天,我国在会计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令人瞩目,其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日益凸显,可以说对国际会计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粗略地把会计研究阶段分为初始起步、深入发展和创新发展这三个阶段,清晰地展示了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并做出了对会计理论研究的未来展望。

【关键词】会计理论研究阶段综述一、概述建国初期,受传统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一度陷入停滞阶段;改革开放后以及会计会计学会成立,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借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进入新世纪,通过对三大基金中会计类项目在立项数量、立项类别、资助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了解到这个阶段我国会计研究的特征与趋势。

本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分为初始起步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创新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了解每个阶段的会计研究特征及研究成果,并对未来会计研究的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不同阶段的会计理论研究(一)初始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会计理论的研究)解放之前,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制度、方法及其理论,基本上来自于资本主义国家,而与原苏联采用的模式不同。

新中国成立之后,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若不肃清英美模式的影响,苏联模式确实不可能在中国顺利建立。

因此,建国之初,学术讨论焦点是社会主义会计和资本主义会计是否有根本区别?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会计核算是否具有阶级性。

此次学术会议讨论的结果是肯定会计的阶级性,社会主义会计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会计。

从50年代后期起,中国会计界关心的另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会计核算的对象究竟是什么,以此为契机,由财政部组织编写的《会计学原理》问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统编会计教材,是对新中国成立13年以来的会计工作基本经验进行的一次理论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回顾及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回顾及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回顾及评价【摘要】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初期的起步发展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会计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分析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展望未来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历史进程和现状,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会计理论研究、发展、改革开放、现状、问题、挑战、展望未来、总结、回顾、引言、正文、结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代以来,会计理论一直是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中国会计理论研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体系与框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中国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会计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社会主义会计的特点和实践、建立社会主义会计制度等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系统化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以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审计理论等为主体的多层次研究格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发展的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回顾和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历程和特点,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会计理论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计理论研究可以促进会计学科的发展和壮大,不断推动会计学在我国的学术研究水平提升。

会计理论研究可以为我国会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推动会计实践不断规范和完善。

会计理论研究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会计理论研究对于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文献综述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文献综述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文献综述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和会计学会成立以前的30年里,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经历了在挫折与阻碍下的缓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多里,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稳步推进,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中国会计学会自成立以来的工作充分表明,它对推动会计理论研究的深人,并向实用方向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学者对三大基金中会计类项目的立项情况进行梳理与研究,对促进我国现阶段会计科学研究乃至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目的在于以时间为主轴,将发展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基于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会计研究,会计学会自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果和近十年间国家三大基金资助会计类项目的统计研究这三个纬度,从不同侧面简述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以前的会计理论研究(1949-1978)建国之初,一场关于会计是否具有阶级性的争论开始了,争论的结果是会计具有阶级性,为我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会计制度建设和会计教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50年代后期,会计对象的研究成为主角。

而对会计对象的研究又促进了我国自主会计学原理一类的著作的繁荣(葛家澍,2000)。

在经历文革十年动乱的影响后,会计研究又几经停滞和倒退(孙铮和贺建刚,2008)。

这一阶段可称之为会计理论研究在曲折中成长的时期。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会计学会成立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会计理论研究(1978-2001)1978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创新性变革助推我国会计研究发展迎来空前繁荣,也使会计理论研究真正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

孙铮和贺建刚(2008)以会计信息有用性为研究视角,为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特征,并对我国的会计研究发展加以回顾。

这一时期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会计基本问题研究、会计准则与国际化、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会计信息在其他方面的作用等。

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简史

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简史

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简史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在历史的延续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种认知逐步完善并形成科学的理论,会计理论也是如此。

了解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认识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规律,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要完整地描述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是极为困难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研究成果的发表。

要完整地描述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除了要对中外会计发展历史有精深的了解外,还要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可供参考,对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也有极高的要求,我们不具备上述条件。

但是这种研究确实会推进会计理论的发展,本着这种愿望,我们愿做一种偿试,以期抛砖引玉。

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15世纪以前的会计理论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会计理论的研究,殊难考证。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人类考虑会计的理论问题,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400-2980年的古埃及第一、第二王朝期间,政府已对动产和不动产的盘存作了制度性的规定。

到了第四王朝时期,政府对财产盘存的主要内容、盘存程序、盘存的内部牵制制度等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1这说明会计理论的萌芽已经开始。

2500多年前,我国的教育先驱孔夫子对会计有精深的认知:“孔子尝为委吏,曰:会计当而已矣。

”2孔子讲的话,给后人留下了悬念。

这里的“当”字较难理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讲法。

根据我们的理解,这个“当”字以得当、适当来解释为妥。

例如“岂非用赏罚当邪”3中的“当”字,就是正和合宜的意思。

具体说来,这里的“当”字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会计事务的处理方法要选择适当。

孔子讲中庸,讲礼制。

中庸有求人们不偏不倚地处理包括会计在内的社会事务,礼制(周礼)则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一套行为标准。

这里“会计事务的处理方法要选择适当”,既可能体现在会计方法选择上,也可能体现在收支标准的执行上。

孔子既批评管子为盖君丑而在个人生活方面过于奢侈,又责难晏子在生活上过于克己而有损于士大夫风度。

所以孔子是主张该收则收,该花则花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适度税收,适度消费。

中国会计学发展史

中国会计学发展史

中国会计学发展史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期到1949年间。

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了解和学习西方的会计理论和实践。

为了提高国家财务管理水平,中国政府派遣了一批学生到美国和欧洲留学。

他们接受了先进的会计教育,学会了西方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同时,中国也开始了编制和颁布会计准则和规范的工作。

第二阶段是1949年到开放之间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会计工作成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体制,中国会计学开始发展出自己的特点和方法。

同时,中国也开始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学习他们的会计经验并借鉴他们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阶段是开放以后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全面引入国际会计准则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逐渐深入,私营企业和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中国开始进行会计制度,推动会计规范化和标准化。

中国政府也开始加强对会计教育和研究的支持,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会计学术研究者和专业人才。

目前,中国会计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的会计准则和规范逐渐与国际接轨,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在国际会计界中崭露头角。

中国会计学术界也在不断推动会计理论和研究的发展,不断提高中国会计学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总的来说,中国会计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引进到消化再到创新的过程。

从学习西方的会计理论到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国会计学在国家发展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
进程,中国的会计学也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起步、发展进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情况。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在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政策下,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契机。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海外会计理论,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

我国也开始进行自主研究,致力于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会计理论。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起步期。

在这一阶段,我国主要借鉴国外会计理论,积极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并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初到新世纪初的探索期。

在这一阶段,我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会计理论体系,提出了“估计法”、“独立性原则”等重要理论。

第三个阶段是新世纪初到2010年代初的发展期。

在这一阶段,我国加强了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推动会计信息披露的国际化。

我国也开始研究新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理论,如企业价值评估、可持续发展会计等。

第四个阶段是2010年代至今的创新期。

在这一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不仅关注传统会计理论的完善,还涉及到新兴领域的研究,如互联网金融会计、大数据会计等。

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理论研究的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在会计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缺乏独立的会计理论。

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多受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缺乏自主创新的理论体系。

社会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关注度不高。

会计理论研究常常被认为是一种理论性的工作,缺乏实证研究和实践的结合,导致其实际价值不高。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和创新四个阶段。

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未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加强自主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与取向会计研究十年文章述评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与取向会计研究十年文章述评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与取向会计研究十年文章述评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与取向,通过对过去十年间会计研究文章的述评,分析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未来取向。

本文首先概述了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过去十年间会计研究文章的梳理和评价,总结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会计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会计理论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的述评旨在揭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和取向,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接下来的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主要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

同时,本文还将对过去十年间的重要会计研究文章进行梳理和评价,分析这些文章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并探讨它们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影响和贡献。

本文将提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回顾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突破。

这一时期的会计理论研究,呈现出多元化、深入化和国际化的特点,不仅对我国会计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推动了会计学科的持续发展。

回顾过去十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轨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计理论研究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者们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财务报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浅谈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

浅谈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

浅谈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作者:樊启荣李玉琴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05期摘要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再次起步阶段,重建会计理论体系。

第三个阶段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我国对会计理论研究进行不断的探讨,呈现出新的气象。

第四个阶段是90年代中期至今关键词会计理论中国会计发展会计改革会计现状一、我国会计的起步与曲折发展我国会计的起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也开始复苏,对会计的需求也日益明显,由于遭受了战争的重创,我国在经济技术以及学术理论研究方面举步维艰,只能借鉴国外的技术和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会计工作上推行原苏联的会计制度,理论以及会计方法。

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在原苏联的会计方法上逐渐总结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力求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会计体系。

二、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重新起步与快速发展1、会计学会的产生。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文化领域发展迅速,1980年会计学会应运而生,会计学会由财政部所属,集合了会计领域的各类人才精英,既沟通了政府机构、工商界和学术界,也使得我国的会计人才就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等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

会计学会的成立无疑给我国的会计理论发展带来新的曙光,标志着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重新起步。

2、学术性的会计期刊杂志纷纷涌现。

《财务与会计》于1979年1月创刊;财会通讯》于1980年4月创刊;会计研究》于1980年1月由会计学会创刊。

这些学术性的会计杂志与期刊都大大推动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鼓励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促进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繁荣,使我国的会计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三、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与不断探讨1、对会计观点的转变与改革。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许多在“文革”期间被批判被否定的有关会计理论的先进思想重新得到重视与肯定。

会计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会计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会计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会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的记录、分类、汇总和分析的学科,它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并且在不断演化中。

本文将探讨会计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趋势,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学科。

一、早期会计学的发展早期会计学起源于古代文明,随着人们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需求增加,他们开始发展出一套记录和追踪经济事务的方法。

最早的会计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当时已经有了类似记账簿的记录工具。

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人们开始将商业交易和财务管理视为一门学问,并开始系统地记录和分析财务信息。

二、现代会计学的形成现代会计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交易规模扩大,人们对财务信息的需要迅速增加。

工业革命为会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人们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

随着公司法的建立,会计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会计学的进一步发展在20世纪,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会计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会计学家开始探索会计信息在经济决策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

例如,研究表明,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有重要影响,因此会计学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公司内部,而是扩展到了外部利益相关者。

四、当前的会计学趋势当前,会计学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几个当前会计学研究的趋势:1. 国际会计准则: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会计准则逐渐成为全球会计标准的趋势。

国际准则的统一将提高全球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2. 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会计学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加快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分析速度,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3. 可持续发展会计:由于人们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可持续发展会计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会计学家开始研究如何衡量和报告企业的环境和社会绩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回顾及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回顾及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回顾及评价【摘要】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时期和发展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在起步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受制于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条件,缺乏理论积累和研究基础。

探索时期,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逐渐走向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发展阶段,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不断补充完善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理论体系不够完备、理论研究和实践脱节等。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我国会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望未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应该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不断提高学科影响力和学术水平。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回顾,评价,起步阶段,探索时期,发展阶段,特点,不足之处,成就,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发展历程,是我国会计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和国内外环境的限制,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会计理论的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和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会计理论研究逐渐走向独立自主的道路,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会计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

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理论体系仍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深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

本文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评价,总结成就和不足之处,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评价,以探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特点、成就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探索时期和发展阶段进行梳理和总结,揭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一、初期研究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早在经济改革开放之前的年代。

当时,我国的会计实践主要是参考苏联的会计标准。

由于国情和经济体制的差异,这种引进式的会计制度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研究者开始关注我国会计实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二、探索阶段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

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发展适用于我国国情的会计原理和制度,包括在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核算、会计准则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此时,我国会计理论开始逐渐与国际接轨,引进了一些国际会计准则,同时也推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

四、现代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已进入到一个现代发展的阶段。

研究者开始关注会计信息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的会计理论和模型,如价值链会计理论、企业绩效评价模型等。

我国也推出了一批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会计准则,如财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

未来展望
未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需要迎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求,研究者需关注会计信息对企业发展的支持程度,提出更贴近实际情况的会计理论和准则。

会计信息的价值也将成为一个研究的重点,研究者需关注会计信息在投资决策、经营决策等方面的作用。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还需与国际接轨。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会计信息的国际化也变得日益重要。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需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订,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改进意见。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一)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一)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一)中国的会计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但是在现代会计的概念下,中国的现代会计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前的时期,国民政府时期的会计发展较为落后,当时会计记录大多数采用锦纶纸、报纸和小贴片等材料,记录方式单一,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制度。

直到国民政府财政部制定了《军需会计办法》和《财政会计办法》等一系列的会计法规,使得会计制度逐渐得到完善。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会计发展进入到了新的时期。

新中国政府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与修建,相较于前一时期,会计规范化、科技化更加普及。

中国财政部制定的《会计核算办法》和《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法规,使得会计工作健全而规范化,并为会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会计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会计制度也逐渐与国际接轨。

2006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确立了中国会计发展的新里程碑。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国家开展了“一号文件”专项整治和“两化”融合等一系列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会计规范化程度。

中国的会计职业教育体系经过不断的完善,学历证书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会计人才储备得到了增强。

总之,中国会计的发展经历了漫长和曲折的历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落实,中国的会计制度已经逐渐完善,会计知识的普及也更加广泛。

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中国的会计行业将会更加成熟、更加专业。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历程及展望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历程及展望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历程及展望作者:李明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7期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会计理论基本上经历了引进、建立、中断、恢复和创新发展几个阶段,本文以会计理论发展过程中的3次规模较大的会计理论讨论为主线,简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对我国未来的会计理论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会计理论;发展历程;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新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一直处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过程中,备受瞩目。

本文基于我国会计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几次大的会计理论论争为视角,对我国的会计理论发展做一简要回顾和简单展望。

一、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影响较大的学术讨论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关于会计(会计核算)对象的理论论争。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由于经济制度包含会计制度,经济理论也包含会计理论,所以,怎样建立新中国的会计理论的基础,成为会计学界迫切需要解决和讨论的问题。

这次讨论的焦点在于:社会主义会计与资本主义会计是否有根本区别?关键是:会计核算是否具有阶级性?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会计学界首先肯定了会计具有阶级性,对英美会计进行了批判,之后又引进了苏联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对会计对象论争的直接原因是我国会计界对1950年原苏联高教部批准的“会计核算原理”提纲中对会计核算对象定义的表述持有不同意见引起的。

这次讨论的直接结果:一是修改了原苏联教学大纲中对会计对象的定义,二是出现了一些对会计对象的新提法,如其中一个被会计学界广泛接受的新观点:“会计对象是在企业和其他单位中的资金运动”。

这次讨论最终导致我国会计学界逐步摆脱了苏联会计模式的约束,转而寻求适合自己的会计模式,基本形成了以“资金运动论”为核心的为计划经济服务的会计理论体系。

2.贯穿于20世纪80年代的关于会计本质与职能属性的学术论争。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会计理论研究在我国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算经”、“算学”等形式。

现代意义上的会计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初。

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受到西方会计理论的影响,最初以规范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为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开放,会计理论研究逐渐向更为综合和实践性的方向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此期间,会计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审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展开。

这一时期,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主要受到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影响,以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为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在改革的大潮中,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开始向国际接轨,吸收和借鉴了许多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成果,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也逐渐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的会计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二、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目前,在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包括会计学基本理论、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审计理论等在内的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不仅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也逐渐吸引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在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理论方面,我国的学者们积极探索和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理论。

这些理论包括了会计信息的质量、透明度和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和监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财务会计理论方面,我国学者们在借鉴国际先进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对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进行深化和完善。

特别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们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为我国的财务会计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在不断完善和深化,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国的会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简要回顾与评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简要回顾与评述

8.会计制度和准则研究 会计制度和准则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会计改革的深入,会计学界 认识到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 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于是 会计准则成为当时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这一时期主要讨论了: 会计准则的含义、 会计准则的含义、我国要不要建立会计准则 如何建立会计准则: 如何建立会计准则:由谁制定和发布 会计准则的层次体系 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 具体准则的内容 具体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 上述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 布实施以及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世纪90年代的会计理论研究 (二)20世纪 年代的会计理论研究 世纪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 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过渡的时期。 与这一时代背景相适应,资本市场建立 并迅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一系列新的问题: 一系列新的问题 会计舞弊比较泛滥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会计规范问题构建 注册会计师审计问题等等 受到广泛重视。
7.会计与提高经济效益的研究 会计与提高经济效益的研究
在1979年12月底到1980年1月广东佛山中国会 计学会成立大会上,学术界就会计管理和经济 效果、经济核算制的关系等若干会计理论的根 本问题进行了研讨,此后,学术界就会计、尤 其是管理会计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了深 入探讨。 主要成果包括:“结合我国实际,学习管理会 计”(阎金锷、汪家佑,1980)、“现代管理 会计的主要特点及其吸收利用问题”(余绪缨, 1981)、 《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有助于提高经 济效益的学科》 济效益的学科》、《现代管理会计中几个基本 理论问题的探索》 余绪缨, 理论问题的探索》(余绪缨,1981;1982)。 ; )
1.会计本质的研究 会计本质的研究

中国会计理论发展简述

中国会计理论发展简述

中国会计研究发展简述【摘要】自新中国的成立以来,我国会计研究从基础理论的研究,到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后续的完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新世纪以来的会计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简述了我国会计研究的发展进程中每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会计研究改革开放研究内容一、引言新中国成立后,会计界就会计理论基础进行了理论论争,虽然当时大多数会计学者“肯定了会计具有阶级性”(葛家澍,2000),但是这些论争使会计学者对会计基本理论方面有了自己的认识;改革开放后,会计学者纠正了会计只有阶级性错误观点的同时,认真探索了会计的本质与职能等概念问题,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会计相关理论;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建立,有关财务管理、审计等领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本文目的在于对我国自新中国成立至新世纪以来的会计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简要论述。

主要贡献在于:分阶段对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从总体上对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重点演变进行了认识。

二、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主要内容论述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采用的会计制度、方法及理论深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因此在建国初期,当时的会计学者就解决会计核算是否具有阶级性的问题进行了理论论争。

由于当时的形势,多数人认为会计具有阶级性。

在会计的性质有了定论以后,会计的对象成为后续的研究重点,在此过程中对会计形成了中国化的定义。

以此为契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也出现了。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会计原理》(财政部高等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1962)。

这本教材在会计对象、基本任务、性质这些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

改革开放真正使会计学者解放了思想,在纠正了会计只有阶级性的观点的同时,会计界认真探索了会计的本质与职能等概念问题。

关于会计的本质,此阶段形成的主要成果是杨纪琬和阎达五两位教授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活动论”,和由余绪缨教授从国外引进并发展了的“信息系统论”。

关于会计职能,两者强调的会计职能也有所不同,前者强调监督和控制,后者则强调反映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代会计理论研究发展历程
【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会计研究理论的发展进程进行归纳总结,首先,本文按时间把我国会计研究划分为两个阶;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会计学会成立的三十年,为初始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来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为深入发展及创新阶段,按阶段归纳总结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在各个阶段发展的基本情况。

其次,通过回顾过去,展望了未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将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应对措施。

最后是结语,通过梳理,期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有所启迪。

【关键词】会计理论发展历程发展阶段总结启迪
一,新中国成立到会计学会成立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现状
(一)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我国经济政治基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社会性质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转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革,会计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也要适时地做出改变。

当时由于受苏联和英美会计模式的影响,要建立我国的会计理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弄清会计属性的问题,因此,一场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应用而生,社会主义会计和资本主义会计到底有什么区别,会计核算是否具有阶级性等问题在学术界展开了讨论,这场讨论为我国按苏联模式进行会计理论和制度的建设和会计教学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为讨论普遍认为会计计量具有阶级性。

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采用社会主义会计计量模式是理所应当的。

(二)关于会计核算对象的探讨
到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另一个问题又被我国会计研究者提上议程,那就是会计核算的对象,五十年代后期,关于对会计核算对象的讨论受苏联的影响,是基于苏联出版的“会计核算原理”中提出的关于会计核算对象持有不同意见而引发的,苏联会计理论认为会计核算的对象是“各类企业和组织,用货币反映、监督和总结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及物质基础的社会主义财产”对这一看法我国会计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会计核算的对象应该是“在企业、事业及机关等单位中能够用货币表示的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及社会主义财产”(高级财经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1963)还有一种比较新的但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就是“企业及其他单位的资金运动”还有其他多种不同的提法,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这场关于会计计量对象的争论是由学术界发起的,此次讨论无论是在参与的人数及持续时间方面还是在发表的论文方面都是空前的,它的贡献不在于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而在于以会计核算对象为起点激发了学术界编写丁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和原理教材,丰富了我国会计研究的著作,激发了人们对会计的思考。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之前,由财政部组织编写的《会计原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基本会计工作经验进行的一次理论总结,这一时期会计研究表现为“百家争鸣”的特点。

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背景下能够摆脱苏联在会计领域某些问题上的束缚,提出自己新的见解是十分不易的。

二、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会计理论和其他理论一样具有继承性,虽然在建国初及后来一段时间内会计研究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发展及其曲折,但是总体上说还是在曲折和迂回中前进的,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为后来会计研究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改革开放为会计研究提供了开放的政治及经济环境,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名誉和地位,解开了限制知识分子的思想枷锁,他们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会计理论思想,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和实践进行会计理论创新,会计理论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

(一)关于会计职能的探讨
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会计理论研究呈现繁荣局面。

首先,会计学会成立之初,就引发了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由于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制度,生产分配均是按计划进行.国家财政决定着企业的财务,而财务又决定着会计的职能,会计职能是相对较为简单的核算,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只是一种简单的核算工具,因此,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是一种工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越来越重要,其职能也不在局限于简单的核算,还有监督,管理等职能。

在各种思想的交锋讨论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即“信息系统论”(杨纪琬,阎达五,1980)和“管理活动论”馀绪缨,1980)。

其次,引进并发展了管理会计,在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为余绪缨教授,八十年代出版的管理会计标志着管理会计在我国引进消化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得到发展。

(二)制定及完善了会计准则
再次,这一阶段会计学会的成立还促进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及其理论的研究,八十年代后期,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引进外资的需求大大增加,股份制企业及跨国公司的发展,要求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财务信息披露及财务报表编制等问题上与国际接轨。

最后,这一时期,在中国会计学会的引导下也引发了对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与研究,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之初就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提高经济效益的会计方法体系作为目标,在后来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中基本都以此目标为中心展开的。

三、未来展望及结语
会计作为一种计量手段,服务于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其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在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知识经济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将会给会计带来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面对新的形势,会计的将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出现的新问题,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快会计理论及会计准则的研究,在保证中国特色的同时研究国际文献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最求学术贡献和国际影响力,力争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新中国会计理论发展要略,葛家澍.第五卷第五期2007.9
[2]余绪缨,关于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会计体系问题1982 5.
[本文转自 代写会计毕业论文]
[3]杨纪琬,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1980.1.
[4]潘序伦,重视会计工作.解放日报1980.3.
[5]杨纪琬同志论会计的职能财会通讯.1981 11.
[6]葛家澍,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作者简介:蒲红霞(1993-),女,汉族,甘肃西和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就读于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专业:会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