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13

虞美人教案

安吉梅春芳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煜的生平和创作。

2、赏析《虞美人》。

3、引导同学们多诵读古典诗歌。

教学重点

1.诵读古典诗词

2.赏析《虞美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幻灯片)

由鸿门宴引出项羽垓下之围,传说在虞姬自杀的地

方长出了一种美丽的花,人们叫它虞美人。后来也有很

多文人写诗来咏这位美丽的女子。引出《虞美人》词牌来历。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

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

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

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

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为名,逐渐演化为词

牌名。

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

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二。简介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宋开宝八年(975),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

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两年后去世(据说是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金错刀、摄襟书和拨镫书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别为一格。又通晓音律,精

别雅郑,既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又曾与昭惠周后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兼以富于藏书,精于鉴赏。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

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

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

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

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

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今存词三十余首,与其父李璟汇刻为《南唐二主词》,后人屡有增补,多至四十六首,然其中多有他人之作羼入,未尽可信。有王仲闻、唐主璋、詹安泰等

笺注本。

三。关于虞美人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

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

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

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他给后人留下许多

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篇。相传后主于生日(七月七日)晚,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

所以,这首《虞美人》,可说是后主的绝命词了。

四。诵读

(一)诵读要求

1、读出感情:低沉、凄凉

2、把握节奏:抑扬顿挫

(二)范读

(三)齐读

五。赏析词句

(一)设疑探讨

1.“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词人却为何希望它

早点结束?

讨论明确:亡国之君、内心痛苦、以乐景写哀情。(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是诗人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

2.“往事知多少”中“往事”的内涵是什么?

讨论明确:是快乐的往事。物质层面:锦衣玉食、

后宫佳丽等等;精神层面:欢乐、尊严、自由、生存的

安全感等等。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明确:应上文“春花秋月何时了”感叹时光流逝,宇宙永恒不变。自然界又一次春风吹拂,而自己的

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

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

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4.品味“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的无限凄凉。

讨论明确:“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

堪回首故国”的倒装。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

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

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

忍受这其中的况味?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不忍

回首,也不堪回首!直抒亡国之恨。

5.体会“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犹在”和“改”的深意。

讨论明确: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

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而朱颜则指后宫佳丽

的容颜、词人自己的容颜、国家的容颜。更重要的是,

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人的感受。

6.体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修辞的妙处。

讨论明确: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多)2、愁思如春水般无穷无尽、无始无终。(长)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

来了。悲愤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

发不可收。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

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以致李煜为此

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令《虞美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

不朽篇章。

7.请问,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讨论明确:愁

8.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

讨论明确: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

之苦

9.作者用了哪些创作手法来写“愁情”?

讨论明确:

虚实结合

(眼前—回忆、想象)

对比

(现在—过去、物—人)

比喻

(满腔愁绪—一江春水)

(二)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深入)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

神的艺术效果。“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

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

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

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

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的倒装。“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

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

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

伏和忧思难平。

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

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

“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

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

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

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缪塞在五月之夜里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六。歌曲欣赏

多媒体播放

七。词句回顾

多媒体配合画面展示

八。背诵,拓展

集体背诵,然后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比较,体会“诗从肺腑出”。

九。作业

王夫之说,一个人如果整天只想着柴米油盐、升官

发财,就会“虽视如盲,虽觉如梦,虽勤动四体而心不灵”。而读诗则可以“振其暮气,荡涤其浊心”。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些诗可以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有的诗可以激励

自己。课下积累一些这样的诗句有利于我们心灵的成长。

课后背诵《长歌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通用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虞美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虞美人》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词“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这一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清结构的基础上,抓住三组对比,熟读成诵。 难点:理解本文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教具使用: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

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他就是李煜,这首词就是《虞美人》。 前面,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二单元的诗歌,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我,从中你都学到了哪些鉴赏诗歌的方法?(生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当然,仅有这些方法,我们还不能很好的鉴赏中国古代诗歌,今天我就将带领大家运用你们所掌握的这些方法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诵读等方法去学习李煜写的《虞美人》。 二、复习检查词的相关知识: 1、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和乐府一样是配音乐的。后来它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为其句式长短不一,所以它还被称为“长短句”。 2、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字数多少) 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 3、词牌和标题 词的标题是其内容的集中体现,而词牌则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4、就内容和风格而言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流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是豪放派诗作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和力量;以秦观、李清照、柳永为代表的是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感情婉转缠绵,多写个人遭遇,男女之情。 三、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听一听、读一读 欣赏邓丽君的《几多愁》并指导学生诵读。 学生诵读《虞美人》,并初步感知 1、音读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九年级语文上册《虞美人》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虞美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设想 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对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们要重点赏析。本文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情感积累去仔细领会。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学生听徐小凤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 二、关于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

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三、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隔句相承,三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是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 问答对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永恒有常) 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短暂难测) 几多愁江水不言之言(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 四、具体研习重要的文句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13 虞美人教案 安吉梅春芳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煜的生平和创作。 2、赏析《虞美人》。 3、引导同学们多诵读古典诗歌。 教学重点 1.诵读古典诗词 2.赏析《虞美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幻灯片) 由鸿门宴引出项羽垓下之围,传说在虞姬自杀的地 方长出了一种美丽的花,人们叫它虞美人。后来也有很 多文人写诗来咏这位美丽的女子。引出《虞美人》词牌来历。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 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 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 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

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为名,逐渐演化为词 牌名。 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 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二。简介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宋开宝八年(975),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 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两年后去世(据说是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金错刀、摄襟书和拨镫书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别为一格。又通晓音律,精 别雅郑,既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又曾与昭惠周后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兼以富于藏书,精于鉴赏。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 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

李煜《虞美人》教案

李煜《虞美人》教案 叶志如 教学目标: 1、将李煜的词进行品味,增加其文化积淀韵味和历史厚重感。 2、知人论文和读文识人结合,使这一课不仅仅停留在诗歌本身技巧、语言等分析上面,也倾向于挖掘诗歌内在的情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句导入:有这么一幅对联: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请问,下联说的是哪个人物?(学生答越王勾践。)越王勾践他被俘虏后,牢记故国,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最终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追回了江山,打败了吴王夫差。有这么一个成语:乐不思蜀。说的是谁?(学生答蜀汉后主刘禅)。刘禅他被俘虏后,不思故国。他虽保住了性命,但他的:“此间乐,不思蜀。”却成了千古笑柄;还有这么两句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请问:名句的作者是哪位?(学生齐声回答:南唐后主李煜”)李煜他被俘虏后,“以泪洗面”,倍思故国。他没有政治才能,做不到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有志者事竟成。他艺术才华横溢,做不到刘禅那样乐不思蜀。李煜他“才子难了亡国恨,囚宋犹唱《虞美人》。”因为《虞美人》词作中有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让宋太宗很生气,就杀了他。李煜的《虞美人》可以说是他的绝命词,就是这首词,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二、作者介绍 作者李煜,又称南唐后主。他做了十五年皇帝,国亡而被俘。宋太宗封他做“违命侯”。从此,生活十分清苦,他曾写信给旧日宫人说:“此间日夕,以眼泪洗面。”后来,宋太宗 听说他于七夕节夜晚在寓中作乐,颇为生气;又因为他的这首词中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句子,便命人用毒药将李后主毒死。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李煜的词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词继承南朝宫体,囚宋后大多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形象鲜明,语言清丽,表达了深沉的感伤情绪,是五代时最有成就的文人,被誉为一代词家。 三、深情诵读 1、学习诗词,先从诵读开始。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评析谁朗读得更好。(一男生、一女生诵读) 2、他们读得怎么样?应该什么样的感情?——低沉、凄凉 3、怎么样才能处理好作者的这种情感? A、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B、把握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这些词特别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 4、齐读一遍。 5、听录音。小声跟读 6、听曲。感受情感氛围。 7、一起背诵,背诵的时候争取眼前能浮现出词中的景象。

虞美人教案7篇

虞美人教案7篇 虞美人教案篇1 教学设想: 两词选自苏教版“笔落惊风雨词别是一家”板块,《虞美人》属于教学课文范畴,《蝶恋花》属于自读课文。可以合并两词一块进行教学。“词别是一家”板块选有宋词四首,萃集了宋词精品,意在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它们不同的风格,从中把握词人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学习__,主要是理解两首词风格,继续学习诗歌的鉴赏。 目标与要求: 1、了解有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2、品味诗句语言,体会诗作风格; 3、学习对诗歌的赏析评价。 4、背诵名句 教时设置: 1教时

第一教时 要点:了解词的有关文学常识,赏析,积累字词,背诵 过程: 一、导入(学习要求) 二、了解词的有关常识: 词的形式有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词的结构:词牌——标题——填词,词牌也叫曲牌,是歌或调的名称,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有不同的平仄要求,有不同的押韵要求,写词当然就叫填词了。 宋代词的创作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北宋初年,词人不多,所作仅是小令和中调;到柳永、苏轼,词才发展到全盛时期。柳永被认为是婉约派的创新者。婉约派的代表作家除柳永外,还有秦观、李清照等。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抒写的情感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或写山水融情于景。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的先河。 三、赏析第1首《虞美人》 1、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的第三代国君。“好声色,不恤政事”,被宋朝灭国;人称李后主。相传后主被俘后,于七夕(他的生日,阴历七月初七)在寓所命歌伎作乐唱《虞美人》,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毒酒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也是他的绝命词。他最为传诵的名作《虞美人》、《相间欢》、浪淘沙》等几乎人人能上口,后人亦称他为“词帝”。 2、听配乐朗读 3、自读 4、赏析 (1)这首词里有一个字是思想情感的眼,试找出来加以品味。(愁,亡国之愁。) (2)这首词怎样抒发自己的亡国之愁?有什么艺术特色?(学生自己回答,答案不要求一致) (3)本词如何通过时空对比来酝酿并抒发情感的?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既写眼前之景,又写想像之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愁思贯穿始终。 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运用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1 《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虞美人》的文学背景和情感内涵,特别是掌握其对 于爱情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2. 分析《虞美人》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领会其唯美主义 的艺术特征。 3. 熟悉《虞美人》的演变历程,探究其文学上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 1. 教学内容: (1) 介绍唐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文学流派的形成,介绍唐诗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方式。 (2) 讲述《虞美人》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及作者屈原的生平。 (3) 分析《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手法:形式和表现手法、唯美主义的特点。教师可设计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文学分析

等方式。 (4) 了解《虞美人》的影响和发展历史,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2. 教学方法: (1) 组织学生阅读《虞美人》的原文和中文翻译,谈论对于诗歌内涵的理解与感受。 (2) 通过讲解和讨论获得学生对唐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的掌握,运用于《虞美人》的分析。 (3) 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掌握《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手法。 (4) 通过阅读和研究历史资料了解《虞美人》的影响和发展历史,并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 1. 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学流派的形成,准确掌握唐 诗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介绍《虞美人》的创作背景及屈原的生平,明确《虞美人》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3. 阅读《虞美人》的原文和中文翻译,通过讲解和讨论,深入理解其文学内涵和情感表达。 4. 分析《虞美人》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了解其唯美主义的艺术特征。 5. 讨论《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情感内涵,并通过文学分析和文艺鉴赏的方式深入领会。 6. 了解《虞美人》在文学和社会历史上的影响和发展历程,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四、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小组讨论、形成性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准确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所掌握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来判断教学效果的好坏,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课程调整和改进。 五、教学总结: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虞美人》的文学背景、情感内涵以及艺术特征和历史意义等方面,从中获得更深的感悟和启示,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艺鉴赏能力。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效果来增强学生对于文学和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文化内涵

李煜《虞美人》教案

李煜《虞美人》教案 ——王成奇汉语言文学0501班 200501031107 教学目的: 经过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育,该阶段的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有了大致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古代文学素养,能够独立的解读一些浅显的古代诗词,并能自主的解读其中一些疑难问题,初步具备了探究和思考能力,所以对该阶段的学生古代文学的教育,具体的词、句不是问题;侧重点在于进一步加强其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歌赋的热爱,以及创设解读文章的主体情境,使其融入词人创作时的情感思绪中,感受作者投射在词中的浓浓情绪,以及挖掘诗文中包含的巨大情感;通过这些方面的训练,熏陶其高雅的审美情感,使其明白,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和幽深含蓄的审美特点——重点着落在情感培养上。 教学重点: 1、通过引导理清思路,了解李煜生平遭际,揭露身世对其创作的巨大影响。 2、通过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当时今非昔比的悲惨处境,了解其词情感内涵。 3、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重点赏析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明白本词特色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李煜的《虞美人》。首先,我要说的是,我国自古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历史中,王朝不断更替,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那就是帝王文学。一般而言,开国帝王的诗歌往往充满了豪气,比如汉高祖的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诗直抒胸臆,格调高昂,气势雄浑,给帝王诗歌开了个好头。而亡国之君的的诗歌呢,则往往随着国破家亡的坎坷遭遇而沾染上了哀怨忧郁的情调,比如李煜的声名,以一首情感含蓄幽怨的《虞美人》,承载一江春水向东流,穿过时空,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名字也随着他的词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 一、《虞美人》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李煜身份简介: 1、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也是五代时出色的词人。李煜即位时,南唐已为宋的属国。他面对宋朝的压力,逆来顺受,想苟且偷安。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后主,南唐灭亡。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978年,李后主被毒死,年42岁。(史料记载,李煜的死也正是因为他的这首词) 2、李煜一生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写诗评价李后主:“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篇。 自从被俘虏后,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情感真挚,亡国之恨油然而生,“日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虞美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注释,了解词人生平,把握本词的写作背景。 2、根据意象、意境,理解词句意思,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3、结合内容,学习本词比喻、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意思,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词比喻、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在历史的那一端,间或几个帝王也拿起笔,写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合韵或不合韵的句子,自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这就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文化——中国古代帝王文学。帝王诗歌之作,当推汉高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诗直抒胸臆,格调高昂,气势雄浑,给帝王诗歌开了个好头。可惜这位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对于诗文小道并不放在眼里,除了这首作品外,其他成就也有限。在帝王中,才气最高的要数李后主了。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词人生平,把握本词的写作背景。 2、理解词句意思,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词比喻、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阅读《虞美人》诗歌原文,圈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不懂的字、词、句。 1、诗歌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感情基调如何?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5分钟) 1、品读诗歌:(1)自由朗读(2)分组朗读。(3)学生齐读。 2、作者在这首词中写了哪些事物? 3、这些景物融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1、品读诗歌:(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轻重,抓住感情字眼) (2)分组朗读。(推荐出朗诵优秀者,老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3)学生齐读 2、作者在这首词中写了哪些事物? 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雕栏玉砌朱颜 愁春水 3、这些景物融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快完结呢?)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作者写乐景正是为了以乐景衬哀情。 春花秋月本是两种美好的事物,春花秋月,本是美好景物,而对于亡国君主李煜却、勾起他对往事的伤心怀念,更更感到今天的无比凄凉。这种美景反成为惹人的烦恼,甚至可诅咒的了。因为他过去的那些快意的享乐生活,大都是同春花秋月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春花秋月年年相似,而昔日欢乐却一去不回,所以他发出哀怨的感叹。 (2)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 A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荣 B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 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 改 (朱颜:经历风吹雨打地位:一国之君为阶下之囚 心情: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感慨: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强烈的今昔对比让作者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这月明之夜。本词两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归纳:亡国之恨 (5)雕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该还在吧 (6)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选择题)

虞美人李煜教案

虞美人李煜教案 【篇一:虞美人教案最终版】 《虞美人》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题:《虞美人》 授课时间: 2016年 8月 30日星期二第 5节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型:公开课 授课班级:高三1404班 授课地点: 1404班教室 授课教师:张玉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李煜生及其作品。 2.感悟意象,体会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赏析重点佳句。 【教学难点】: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 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境导入:以歌曲《虞美人》导入 生:《虞美人》 师:这首词,讲述了一个帝王的故事。一个是失败的帝王,却有许 许多多的人在怀念他,赞美他。这位大人物可谓是“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他曾有过“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 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 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后世这样评价“做 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说到这里,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来 说下他是谁?李煜。是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 世界,一起学习他的绝笔佳作《虞美人》。 好的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李煜和写作背景。 二、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他精书画,通音律,工诗文,尤以词著名,世称李后主。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 后两期。其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后期词则多追忆往

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写作背景: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南唐都城金陵,李煜投降,被 送往汴京,过上了软禁生活。从尊贵的皇帝变成被人羞辱的囚徒, 人生命运发生了巨大的逆转,让他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两年后, 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了《虞美人》词,来表达自己对故国 的深切怀念。这一举动被宋太宗知晓后,大怒,不 久,宋太宗赐酒将他毒死了,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三、吟咏诗韵(读) 我们说诗歌是需要品读的,有感情地朗诵吟咏,可以让我们进入诗 歌的意境,可以在美的享受之中去感受诗歌的情感。当然有感情地 朗诵让我们更能走进诗歌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情感。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全词进行初步感受,在读得过程中要注意几点: 1. 节奏 2. 强弱 3. 缓急 好的,现在请同学们朗读,至少要读两遍。之后老师将会请同学们 展示成果。(朗读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 重音。)走的过程中所说 师: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读一读,展示自己的成果?在同学朗读时, 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在听的时候思考如何评析,这位同学好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生:展示。 生:点评。(安静,美丽或是帅气的同桌) 师:总评:大家都读得不错,要进行表扬。但还有不足的地方,大 家要勤加练习。在朗读这一方面呢?老师想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 大家做好笔记。 吟诵诗词应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字正腔圆;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 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前面几位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就算有些小瑕疵,也值得鼓励。) 第二种:读出节奏;我们都知道诗词读出节奏将给人一种美感,使 人心情随之起伏。看到我们这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拿笔画记好)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节奏明了,节拍适当。

李煜的《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教学设想 本课文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的篇目,重在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和把握意象、关键词句以及艺术手法来感受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和动人的音乐美。 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其词开一代词风,他的作品深深地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回顾旧知,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另外结合课后习题引入他的《浪淘沙》进行拓展阅读。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播放配乐朗读和歌曲版《虞美人》,让学生在音乐中进一步感受词的意境美和音乐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诵读词作,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交流法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时数: 1 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夏天到了,我们校园的白玉兰也开得灿烂,校园处处飘香。有一种花,也是在夏天盛放,它还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虞美人”。不过,今天我们接触的“虞美人”不是花,而是一首词,它的作者是李煜。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李煜的《虞美人》。 (二)知人论世 让学生回顾作者生平,教师补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辱封“违命侯”,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过着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 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李煜毒死。可以说《虞美人》是他的绝命词。古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词前期:多写宫廷逸乐生活,风格绮丽,轻靡婉转。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楼春》、《更漏子》、《菩萨蛮》等。 后期:追忆往事,伤怀故国,词风沉郁苍凉。 (三)整体感知——诵读 1、师:学习诗歌先从诵读开始,正所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诗歌应通过诵读来领悟其韵律和情感。请同学们齐读本词。 (生齐读) 2、师:请一位同学起来给我们朗诵此词,请其他同学认真感受,然后对他的朗诵做出评价。 3、师:同学们请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学生自由评价) 提示: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想象成李煜,诵读时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 感情基调:凄凉哀伤 节奏:低沉缓慢 春花/ 秋月/ 何时了?往事 /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 不堪回首 / 月明中。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 册) 煜词《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 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设想 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 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对比 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 跌宕的手法,我们要重点赏析。本文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情感积累去仔细领会。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学生听徐小凤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 二、关于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

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 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 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 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 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 “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 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三、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隔句相承,三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是一脉相承,专说宇 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 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 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 对比。 问答对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永恒有常) 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短暂难测)

《虞美人》阅读指导教案二

《虞美人》阅读指导教案二。 一、诗歌的主要意境 《虞美人》这首诗歌的主要意境是全诗叙述虞美人被送到京城后的遭遇,展现了唐代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困境和悲惨命运。虽然虞美人拥有出众的容貌和才华,但她不幸被选中入宫侍奉皇帝。在服侍皇帝的过程中,她一直保持着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可是她却被迫忍耐皇帝的强迫,甚至有一夜睡在冰凉的地上。最终,她因忍耐不住这些屈辱而去世,结束了一生的悲剧。全篇在众多的细节中,透出无尽的悲壮和无奈,早已经摆明了一个贞女悲撼情感的主题。在叙述虞美人的遭遇时,诗人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和形象,描写了她的青春美丽、才华出众,以及她的身世、遭遇和悲剧结局,既展示了一个女性的悲惨命运,又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性别不平等和爱情自由的强烈呼声。 二、情感表达 《虞美人》这首诗歌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而且动人。整首诗歌的情感倾向较为压抑,旋律中带一种深沉的哀愁。通过描绘虞美人的悲剧遭遇,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缓慢而深刻的悲恸过程。一方面,诗中表现了对青春美丽、才华出众的女性遭遇的怜悯和悲愤;另一方面,还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颠覆与对自由爱情的感叹。整篇诗歌给人以沉重和压抑感,流露出诗人深挚的悲痛之情。 三、艺术特点

《虞美人》这首诗歌在表达主题、情感抒发和艺术构思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该诗在语言上采用了精炼、简练和质朴的风格,表达深沉的鸣叫之情。诗歌的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结构鲜明而紧凑,采用倒叙叙事法,全诗的结构和节奏都很有感染力。诗中充满着爱情与爱情的悲剧,诗人描绘了虞美人爱情的高峰和落差,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四、阅读指导 由于《虞美人》这首诗歌具有深刻的主题、情感丰富、艺术特点独特等特点,是一首极具价值的古诗佳作,教师可以通过多方面的途径来指导学生阅读: 1.了解背景:通过课前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唐代的封建 礼教和爱情观念等相关背景。这样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此诗以及其中所隐含的主题。 2.分析诗歌结构:分析诗歌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理解诗歌 的内涵,开阔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采用倒叙叙事法,给学生带来的阅读体验更为丰富。 3.分析诗歌中的具体形象:让学生从作者用词和造势、意象 运用等角度,分析诗歌中表现的情感、意境、艺术技巧和意义,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通过学生的分析阅读,可以在教

虞美人(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虞美人(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词的内容,感知词的思想内涵,体会词的音 韵美; 2、对李煜其人及其词有一定的了解。 3、感受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3、提高诗歌鉴能力。 课前准备:预习本词,学唱《几多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全班跟唱邓丽君的《几多愁》歌曲,引入《虞美人》。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找出词眼。 明确:词眼(感情基调)--愁 讨论:为何愁?词人愁的是什么? 明确:与词人身世密切相关 三、知人论世:

李煜全档案 姓名:李煜 字: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身世:国君--阶下囚 特长:绘画、书法、音律、诗文、词 外型:一目重瞳子 性格:纯真 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等 了解了李煜和时代背景,“愁”的内容就很明白了。 明确:亡国之愁。 四、研读与赏析: 1、再读本词,感受音乐美,找出韵脚。 2、词牌名“虞美人”的得来。(霸王别姬故事) 3、“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4、“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呢? 5、“小楼昨夜又东风”中,“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 6、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电影拍摄里的什么手

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蒙太奇手法介绍 8、讨论:词中两次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义吗? 启发学生思考,联系他们所学过的诗歌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9、品味欣赏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的怎样的感情? 五、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含“愁”的诗句?分析这些诗人是怎样写愁的。 六、诗歌鉴赏方法: 了身世、找意象、品语言、析表达、评感情 七、牛刀小试: 讨论:《虞美人》《一剪梅》两首词作感情内涵有何不同? 八、小结 李煜后期的词作语言清新,采用了白描手法写情。抒发的是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感真挚,艺术感染力很强,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

《虞美人》教案

3.4《虞美人》教案(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 唐诗过后是宋词。宋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今天就学习李煜的代表作《虞美人》(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学生,作为南唐的国君,学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学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三、具体研习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学生活,他对人学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2.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学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学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5.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学生啊人学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学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虞美人》精品教案

虞美人 一、关于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在位总十五年,史称李后主、南唐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李煜虽不精于政治,但其艺术才华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被誉为“千古词帝”。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过事非,已成历史之轨迹。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李煜以帝王之尊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尝尽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药毒害而死。这首词可以看作是他临终前绝命词,据说这首词中抒写自己的悲恨和怀念故国,因而成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词中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亡国之痛。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42岁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柏杨《浊世人间》: 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词学的造诣,空前绝后,用在填词上的精力,远超过用在治国上。 二、齐声朗诵全词 56句,上下片各4句。 你认为全词最关键的应是哪一个词?以此引出名句,引出词眼。 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眼:愁 三、讲析: 1.春花秋月是什么意思?“了”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说“春花秋月何时了”何时才是尽头? 明确: 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忍受着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工。他对人生已经绝望,也就丝毫唤不起欣赏的兴趣,他厌烦春花秋月的无休无尽,感情之极端悲苦可以想象。 “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明确: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在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对他是一种讽刺,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2.“往事”指什么? 3.“东风”指什么?这里是否回答了“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里是“问天”有问再隔句回答。

虞美人教案-1

虞美人教案 【精华】虞美人教案3篇 虞美人教案篇1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黑龙江省双城市兆麟中学的语文教师鞠海侠。我来自遥远的北方,今天有幸来到江南,来到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有幸与你们相识,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站在这里,想起了郑愁予的几句诗: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我不是归人,我只是个匆匆的过客。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虞美人》。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我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 《虞美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词七首》的第一首,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包括范仲淹、柳永、苏轼、李清照等在内的许多宋代词人,放在本课首位,既承上一课的唐诗,又引出以后的词人,实属必然。本单元是诗词单元,总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探究诗词的意境和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水平。《虞美人》一词篇幅短小,仅有八句话,但却蕴涵了丰富而深广的情感!主要写的是词人从一国之君沦落为亡国之奴的人生境遇的改变,以致发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和着血泪的悲叹。 2、学情分析: 本词虽是双调,却很短小,上下阕各28个字,学生对词句的理解与把握并不难,但是要使学生对此建立深刻的认识并提高相应的鉴赏水平,并不容易。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准确的定位,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要有积极的思考,做好充分的自学和合作学习。 二、根据本课的内容和诗歌教学的鉴赏要求,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篇一: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 李煜 【教学目标】 1、吟咏诗韵,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2、感受词中复杂的愁绪,体会诗人愁之深远。。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愁情。 【教学难点】品析诗人愁绪,感受愁之深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么一位昏庸无能的君王,年轻时沉迷酒色,面对形势紧迫的国家却只会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整日忧愁悲歌。他又是一位多愁善感、满腹愁情的词人,曾写下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后人称他为薄命君王、绝代词人。他就是南唐李后主李煜。我们曾于《相见欢》中感受到这位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血泪写成的作品《虞美人》。 二、走近作者 1、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字重光,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世称李后主,著名词人。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2、作品风格:

(1)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丽。 (2)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3、写作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实际上如囚徒一般,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子。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便赐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三、咏诗韵 1、全班齐读。 2、听录音范读。 1 3、作诵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1)划分节拍。 (2)找出诗眼:愁 (3)把握基调:无限愁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诵读时语调要低沉,语速应缓慢,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整首词情绪的高潮。“向东流”是指愁绪的绵长无尽,声音要延长,要把这无尽的哀愁表现出来。 4、指名学生试读并点评。(配乐) 5、全班再次齐读,感受愁情。

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7篇

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精选7篇)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精选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老师对要授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提炼,梳理清晰教学重点。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虞美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虞美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词七首》的第一首,该单元选唐宋诗词17首,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词的流派及其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培育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虞美人》的是五代南唐著名词人李煜。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期间,“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宋太祖开宝年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幽居在一座深院小楼,从今,由帝王变成了阶下囚,过着凄凉的生活。确实,李煜

作为一个君主,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但作为一个词人,却留下了许多血泪文字,千古传诵。前人吊其诗云“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人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虞美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作。他也因吟咏“故国不堪回首”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虞美人”成了他的绝命词! (二)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新课标、单元提示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分析、体悟本词的内容、情感,领会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进一步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联系时代特点及的当时的经历、情感走进文本;反复诵读,进行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懂得客观看待人和事,学习前人的闪光点;充分挖掘诗词内在的人文精神,更好地体会诗词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