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用典与意象

合集下载

诗词写作手法

诗词写作手法

诗词写作手法诗词写作手法丰富多样,诗人通过这些手法表达情感、创造意境、塑造形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词写作手法。

1.赋、比、兴: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直接描写对象,铺陈其事,如杜甫的《春望》。

比:通过比喻来表达情感,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兴:借助其他事物来引发情感,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意象: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或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如月亮常常象征团圆和思念。

3.象征:用具体的事物代表更深层的意义,如鸽子可以象征和平。

4.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5.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以增强表现效果,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

6.对仗:在诗句中使用平仄、字数、意义等方面的对应,形成韵律美,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排比:将同类事物或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增强语言的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8.设问:在诗中提出问题,有时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思考,有时则是自问自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9.反问:用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常常用于强调和表达激动的情感。

10.用典:引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前人诗句,以丰富诗歌的内容和增加深度,如杜甫的《咏怀古迹》。

11.隐晦:不直接表达意思,而是通过含蓄、曲折的方式来传达情感,如李商隐的《无题》。

12.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13.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如王维的《相思》。

14.寓情于景: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使情感与景物相互映衬,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些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诗歌创作效果。

诗人根据自己的情感和创作意图,灵活运用这些手法,创作出千变万化的诗歌作品。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之用典

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之用典

四、解答技巧
答题思路 : 叙(确认采用了哪种表达技巧) 析(结合诗句分析如何运用这种表达技巧) 评(指出采用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
答题程式:这首诗或(某某)诗句采用了 (某某)表达技巧,写出了意象的(某某) 特点,表现了作者的(某某)思想感情, 突出表现了诗歌的(某某)主旨。
例说
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问:此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分析:用典, ,来表达 自己谪官的愁思,正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 解的苦闷。
古诗词表现手法之用典鉴赏
释义: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故事
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这种表现手法 的运用,能够使诗歌语言精练,内容丰 富,表达生动含蓄,收到1.引前人之言之事,使己立论有根据。 2.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抒发的,故借典故的暗示, 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含蓄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志 趣追求. 3.品评古人事物,借古论今。 4.使诗歌语言含蓄、洗炼, 5.引发联想,意境创新,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6.可使诗歌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可收到言 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 7.使文辞典雅,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容,美化诗 句)
《南乡子》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 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 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主旨? 分析:用典。本词就三国吴蜀联合抗曹的事迹发 出感怀的。 。(反用,反 弹琵琶,对比鲜明)“生子 孙仲谋”一句虽 为曹操之言,也代表了作者的心声,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与用典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与用典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与用典在古代诗歌中,意象与用典是作为艺术手法的重要元素,既能丰富诗歌的表现力,又能传达诗人的思想与情感。

意象是指通过形象化的描述,表达抽象概念或情感内涵的手法;而用典则是指借用典故或典型事物来映衬或突显诗歌主题的手法。

深入研究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与用典,不仅能了解古代文化的底蕴,还能领悟到诗人的才情与艺术追求。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可以分为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两大类。

自然意象主要涵盖山水、花草、天空、动物等元素,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立志做出伟大事业的情感。

人文意象则借用人类的行为、情感和文化象征来表达诗人的思考与思想。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遭遇相映衬,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古代诗歌中,用典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通过借用寓言、神话、历史事件等典故,诗人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并以此映照时代背景或塑造人物形象。

用典既能补充诗歌的意义,又能增强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借用了《木兰诗》中的典故来描绘女子的心声,使诗歌更富有情感共鸣。

再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一诗中,借用了庄子的话语“人生天地间,忍将何事苦”的典故,突显了人生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赋予了诗歌深厚的哲理性。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与用典不仅仅限于此,不同的时期和文化背景也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

例如,唐代的豪放派诗歌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意象,反映了壮美的山水风光;宋代的诗歌则注重表达内心情感,意象多以家园、比喻和婉约的方式展现;元代的诗歌则往往借典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某种现实情感。

每个时期和诗人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与欣赏古代诗歌的无尽可能。

总之,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与用典是诗人通过巧妙的表现手法,将抽象的思想与情感转化为形象的艺术语言。

(完整版)诗歌意象集锦

(完整版)诗歌意象集锦

诗歌意象集锦(一)自然万物1.山川风物类。

“青山意象”: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改的特色,因而备受文人喜欢: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如“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如“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月”意象: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如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③抒发盛衰无常,物事人非的感慨。

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④花好月圆,团圆喜庆。

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冰雪"、“冰心”意象: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

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洞庭青草》)“水”意象: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②时光流逝。

如“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关山”意象:①关塞山河。

如高适《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②历史存在.如“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关”。

“清风明月白云"意象: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如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

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灏《黄鹤楼》)③沉醉田园,恬淡洒脱。

如“明月清风惊鹊”等。

“斜阳云烟清霜"意象:①沉郁思古幽情.如“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

如“暮霭沉沉楚天阔”。

2.天地草木类.“草木”意象:①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完整)怎样鉴赏古诗中的用典

(完整)怎样鉴赏古诗中的用典

怎样鉴赏古诗中的用典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常见的古代诗词用典有四个种类1.明用。

直接引用典故原事,诗人感情和所用典故思路一致.例如:曹操《短歌行》结尾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诗用周公姬旦辅佐年幼成王一事,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曹操用此典,表达了招贤纳士、礼遇天下人才的诚心。

再如:李白在《塞下曲(其一)》中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句子。

《汉书·傅介子传》中提到楼兰王为匈奴所反间,多次杀害汉朝使者,大将军霍光利用楼兰王贪财的弱点,派遣傅介子带去金帛,在酒席间埋伏勇士取其首级。

李白这二句,便是化用这个典实,直接点出边塞将士激昂的报国壮怀.2.暗用。

间接引用典故,即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含蓄隽永,天然浑成,不饰雕琢.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领会诗意;知道出典则更觉意味深长。

所以暗用又叫化用。

例如: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暗含“孺子牛”典故。

“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

相传齐景公晚年宠爱幼子荼,荼又名孺子。

孺子撒娇,要老父装牛让他牵着玩。

景公应允,口衔绳,手着地,不停地学牛叫。

齐景公年岁已老,一不小心,栽倒在地上,磕掉门牙一颗。

于是“孺子牛"的故事便广泛流传。

鲁迅用典充分表达了他甘做人民大众的牛,抒写了鲁迅先生对人民大众的忠诚和热爱.再如: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隋宫》),也是暗用典故的名句。

这两句诗讽刺隋炀帝荒淫奢侈、腐朽糜烂的帝王生活。

隋炀帝曾叫人搜集大量萤火虫,在夜间游山时放出,使满山都是萤光。

他为到江都(今扬州)行乐,又下令开凿运河,并在河边遍栽杨柳.李商隐借用这两个故事,说明豪华生活都会烟消云散,只能在身后留下凄凉的景象,寓讽于景,手法巧妙。

古诗赏析手法分析之标题意境

古诗赏析手法分析之标题意境

古诗赏析手法赏析之标题意象典故意境程季子表达(手法技巧)赏析歌诀标题典故, 意象情境。

修辞炼字,时空远近。

动静正侧,虚实对衬。

综合感官,色嗅触闻。

(一)标题典故,意象情境。

1.标题(1)从标题看诗歌的意旨,即诗人写作本诗的目的、意图,也可以从标题看诗歌的题材类型,从而理解其不同的写法。

诗歌的标题经常会对诗歌的中心事件作交代,对诗歌的内容、事件作明显的提示或概括。

像这样的标题很多,如“逢入京使”“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这类标题,诗人常常会把诗作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题目中向读者作交代。

因此,赏析诗歌时抓住题目中交代的主要事件,便可比较容易地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为标题的,:乌衣巷、石头城、赤壁、马嵬坡、焚书坑、竹里馆、黄鹤楼。

以此为题的诗大多是怀古诗,表达的感情常常是借古讽今、吊古伤今,或登临览胜、即景抒怀。

(3)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如:“蝉”、“菊”、“早梅”、“孤雁”、“柳”、“蜂”、“云”、“流莺”、“石灰吟”、“海棠”、“子规”等。

以此为题的诗一般都是咏物诗,多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也有摹写物态、托物寄兴的。

如有定语,定语是诗歌立意的重点。

(4)以人物为标题如:“山中寡妇”、“里中女”、“贫女” 、“蚕妇”、“西施”、“王昭君”、“息夫人”、“贾生”、“渔翁”等。

这类标题中的人物如果是下层人民,那么该诗多表达对其命运的同情;如果是历史名人,多表达对其的景仰或同情或身世之感。

这种类型的诗多为代言体,即诗人代人设词,假托他人的身份、口吻、心理、语气来创作构思,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抒发情志的一类写法。

(5)从标题探寻诗歌的感情倾向像下面的标题都可以用来推测诗歌的感情倾向:“悯农”、“伤田家”、“春怨”、“书愤”、“哭晁卿衡”、“怀吴中冯秀才”、“桃林夜贺晋公”、“汾上惊秋”、“望鹦鹉洲悲祢衡”。

我们要找准凝聚着诗人情感的那个字眼,看其词性、成分、情感特征、内容、涉及对象等。

古代诗词的用典技巧

古代诗词的用典技巧

古代诗词的用典技巧用典,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凡诗歌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的史实或文句,来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就是“用典”。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

用典是文言各体共用的手法;诗词中常常用,也许是因为它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果竟是这样,我们就无妨把用典看作诗语中有鲜明特点的一个小类。

由用典是怎么回事说起。

这可以用定义的形式说,是用较少的词语拈举特指的古事或古语以表达较多的今意。

如“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对棋”句是用《晋书·谢安传》记谢安与客下棋事,以表示自己(作者杜甫)当年与房太尉也有过这样的交谊。

“把剑”句用《史记·吴太伯世家》记吴季札于徐君死后挂剑于徐君墓树事,以表示自己对死者也有此心。

两句都是引古事以表今意;“凌波”是用《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以表示美人脚步,是引古语以表今意,这用不着思索就会看出。

这样的表达方法会带来麻烦:一种轻的是“隔”,因为不是径直说,理解就不能不绕弯子;另一种重的是“难于理解”,因为读的人也可能没念过《晋书》、《史记》和《洛神赋》,不知道事或语何自来,典故就必致成为迷魂阵。

一、用典的涵义“用典”是古体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之一,但是“用典”这一名称出现较晚,最早见于元人王构的《修辞鉴衡》,在此之前关于这一修辞方法的名称主要有:1.用事:钟嵘《诗品序》中即有“诗何贵于用事?[①]”之问。

王昌龄《诗格》“诗有六式”云:“五曰用事。

谓如己意而与事合。

”2.隶事:《南史王谌传》:“谌从叔摛,以博学见知。

尚书令王俭尝集才学之士,总校虚实,类物隶之,谓之隶事,自此始也。

[②]”3.引事:萧绎《内典碑铭集林序》称“引事虽博,其意犹同。

[③]”4.事类:《文心雕龙事类》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5.事义:《颜氏家训》中《文章》称:“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

高考复习专题之古诗词中的用典

高考复习专题之古诗词中的用典

赏析古诗用典艺术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常常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障碍之一,就是诗词中的“用典”。

“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六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就是说,借助既往的事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能够“以古证今”。

古典诗词中的“用典”,是古典诗词固有的一种特色,这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经得起反复吟咏。

显然,不用典,就很难抵达这样的境地,因此,诗人常常借助于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在最为经济的有限天地里,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

从典故的性质上看,有“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刘勰语),前者为“用事”,就是引用既往的故事,借此类比现实,或引发联想,使语意更丰盈、更深厚;后者为“用辞”,即引用现成的辞语,借此明证事理,或概括形象,使用语更清幽、更委婉。

“用事”可分为“直用”、“活用”、和“反用”。

(一)“直用”,就是直接引用典故的本来意义,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用”,是灵活地变用典故,它既可以突出典故某一个侧面的意义,从新的角度加以引用,又可以对整个典故的原有意义加以引申发挥。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阙可以说用的全是周瑜破曹的故事,词人多层面地展示了周瑜的飒爽英姿,特别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雄才大略的非凡风采跃然纸上,词人讴歌周瑜的丰功伟绩,折射出的是词人内心深处建功立业的真切渴望。

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说周公“一沫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也。

”意思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有识之士,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他念叨的是如何让贤士归依自己;一餐饭要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了人才。

诗人巧用这一典故,以周公殷勤待贤,礼贤下士之不凡气度来勉励自己,以求一统天下伟业的实现。

诗词的用典与意象

诗词的用典与意象

诗歌的用典和意象高考考查诗词鉴赏中的“形象”,包含着对典故、意象的考查,了解一些象征意义的典故和具有固定意义的意象,对广大考生快速准确鉴赏评价诗词是大有裨益的。

1、月亮、夕阳、白云、杜鹃月亮亦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用“月”来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

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

《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的《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的《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

唐刘长卿的《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再如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杜鹃又名子规、布谷、杜宇、望帝。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如李白诗云:“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的《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叫声最容易触动游子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高考诗歌鉴赏“用典”知识点梳理及典例与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用典”知识点梳理及典例与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诗歌鉴赏“用典”知识点梳理及典例与练习(附参考答案)一、赏析古诗用典艺术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常常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障碍之一,就是诗词中的“用典”。

“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六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就是说,借助既往的事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能够“以古证今”。

古典诗词中的“用典”,是古典诗词固有的一种特色,这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经得起反复吟咏。

显然,不用典,就很难抵达这样的境地,因此,诗人常常借助于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在最为经济的有限天地里,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

从典故的性质上看,有“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刘勰语),前者为“用事”,就是引用既往的故事,借此类比现实,或引发联想,使语意更丰盈、更深厚;后者为“用辞”,即引用现成的辞语,借此明证事理,或概括形象,使用语更清幽、更委婉。

“用事”可分为“直用”、“活用”、和“反用”。

(一)“直用”,就是直接引用典故的本来意义,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用”,是灵活地变用典故,它既可以突出典故某一个侧面的意义,从新的角度加以引用,又可以对整个典故的原有意义加以引申发挥。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阙可以说用的全是周瑜破曹的故事,词人多层面地展示了周瑜的飒爽英姿,特别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雄才大略的非凡风采跃然纸上,词人讴歌周瑜的丰功伟绩,折射出的是词人内心深处建功立业的真切渴望。

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说周公“一沫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也。

”意思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有识之士,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他念叨的是如何让贤士归依自己;一餐饭要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了人才。

诗歌鉴赏“四看”

诗歌鉴赏“四看”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其中不但有优美的词句,而且还蕴含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足以值得我们百读万品。

自1994年以来,古诗词鉴赏成为了高考中的必考试题。

高考对古诗词鉴赏评价水平的考查主要有两个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不过因为诗词的特点和学生自身基础等方面的原因,古诗文鉴赏题成了高考语文失分最多的题目之一。

作者在借鉴前辈们的成果和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个古诗词鉴赏解题模式即“四看一泳”。

下面本文将结合局部高考古诗词赏析例题和高中课本中的课文拟对此作粗浅阐述。

四看“四看”指的是,一看古诗词的标题,二看作者,三看文后注释,四看文本。

第一看,看古诗词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能够从标题中得出很多信息。

①从古诗词的标题中能够找出主要事件或主题。

如《丹阳送韦参军》和《送孟浩然之广陵》,作品的主要事件是送别。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天净沙·秋思》,作品的主题为怀古和思秋。

②从古诗词的标题中能够看出托物言志的对象。

如《闻雁》和《白梅》,雁和梅当为其中作者情感的承载物。

③有些题目中会有时令的交代,如《天净沙·秋思》直接交代了时令为秋天;《白梅》的“梅”则暗示了寒冬。

④还有些题目直接道出了写作背景,如《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这首诗必定写于白居易被贬之后。

第二看,看作者。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所谓“知人”就是要理解掌握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所谓“论世”就是要理解掌握作家所处的时代风貌,从而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特征。

知人论世有助于我们对诗词实行准确全面的把握。

李白的政治理想是功成身退,不过他却未能如愿。

天宝元年,李白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但李白入长安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梦游天姥吟留别》),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飘荡四方,愁苦满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诗词的创作技巧和艺术手法

诗词的创作技巧和艺术手法

诗词的创作技巧和艺术手法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和美的象征。

在诗词的创作中,艺术手法和技巧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诗词创作技巧和艺术手法。

1. 用典:用典是指在诗词中运用典故、典型的人物、历史事件等。

通过用典,可以使诗词更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的典故就被诗人们广泛运用于诗词当中,使作品更加哀怨动人。

2. 押韵:押韵是诗词的重要特征之一,能够增加作品的韵律美和音韵感。

常见的押韵方式有平仄押韵和平仄交错押韵。

通过合理的运用押韵,可以使作品更加悦耳动人。

3. 对仗:对仗是指诗词中句与句之间、词与词之间的语音和意义上的呼应和对应。

对仗可以增加作品的韵律美和平衡感,让诗词更加优美和流畅。

例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的“阶夜”和“织女”、“色凉如”和“看牵”就是对仗的运用。

4.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类比,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

诗词中经常运用的比喻手法有形象比喻、寓意比喻和转喻。

通过合理运用比喻,可以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5. 借景:借景是指诗词创作中通过描写特定的自然景观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借景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能够让读者沉浸于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中。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观,既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又营造出一种宏大壮丽的氛围。

6. 借代:借代是指诗词中通过借用其他事物或者符号来代替具体的事物或者意象。

借代可以使作品更加简练和深邃,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例如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皎皎白发凤背寒,西风吹老令公鬓。

”中的“白发凤背”和“西风吹老”通过借代方式,既表达了岁月无情,又突出了主题的凄凉。

《诗词用典浅议》

《诗词用典浅议》

《诗词⽤典浅议》《诗词⽤典浅议》曳尾堂弟⼦左震友字诤⾔撰⽂诗⼈常借⽤典来丰富意象、深化内涵、美化⽤辞、创造意境,'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刘勰《⽂⼼雕龙》)。

以前的⽂⼈普遍于古典⽂化有较深认识,识典⽤典已成习惯。

经过语⾔的发展、历史的变化,许多曾经常⽤的典故已变得陌⽣,有些新的典故也被创造,今⼈对⽤典的认识、对典故的识别和运⽤能⼒,已经和前⼈有了很⼤区别。

识典⽤典不单是对传统⽂化的学习和传承,也是对诗词创作的促进和深化。

⼏点体会,略述如下。

⼀、⼀⾸诗词的好坏,与有没有⽤典⽆关。

⽤典是修辞⼿段。

典故是材料,是⼯具,是装饰。

典故如珠⽟,与锦绣同现,可以增辉,若与⽡砾杂出,则刺⽬。

⽤典是为了表达,⽽不是为了炫艺。

⽤不⽤典并⾮诗词品质的决定性因素。

⽤典只是为了丰富⽂采,深化辞意,和诗歌⽴意、意境的⾼度并⽆直接关系。

⼆、⽤典之利弊。

⽤典的益处⼤略有三:甲:⽂约意丰。

诗词⼒求⽤字简约经济,⽽典故是中华⽂化浓缩之精粹,拥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定的意义。

以典故⼊诗⽂,可以减少词语的重复累赘,可以⽤更精炼的⽂字,表达更准确、更丰富、更深⼴的意义,能够让⼈印象更深刻,让⽂采更多姿。

例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联,以向秀闻笛之典稍露对旧友受排挤的不满和怀念,以王质遇仙之典抒发贬官多年回来后⼈事全⾮的感慨。

仅⽤⼗四个字的精严对仗,就表达出深刻复杂的情感,正是⽤典的妙处。

⼄:婉曲典雅。

诗有不宜直⾔的、不便表述的,以典作⽐、作喻,可以⾔辞深婉、容留思索空间;诗有语句直朴单薄的,以典述之,可以丰富意象、美化辞藻、变化声律、增加韵味。

例如,王维《酬张少府》尾联:“君问穷通理,渔歌⼊浦深。

”,诗⼈并未正⾯回答张少府的提问,⽽是借《楚辞·渔⽗》的典故,描绘了⼀幅⾃由豁达的画⾯:“渔⽗莞尔⽽笑,⿎枻⽽去,乃歌⽈:'沧浪之⽔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浊兮,可以濯吾⾜。

诗歌鉴赏之用典

诗歌鉴赏之用典

诗歌鉴赏之用典一、用典:诗歌中援引历史故事、诗文词句或者神话传说来抒发情怀的手法。

二、用典类型:(一)按内容分1.事典: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属于借古抒情。

2.语典:引用或化用前人诗词,目的在于加深诗词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3.神话传说:(二)按方式分1.明用和暗用明用:在引用历史故事时明白的指出是何人何事暗用:比较隐蔽,不能一眼看出指的是什么人什么事2、正用和反用正用:正用典故的意义反用:反用典故的意义三、用典的作用1.语言精练,内容丰富;2.含蓄委婉,情思深刻;3.增强艺术感染力、说服力。

四、用典答题步骤1.知典故:指出所用典故2.明原旨:典故原来所表达的意思。

3.析境义:综合作者写本首诗处境、个人经历、社会大背景来分析诗人引用此典故所要表达的情感。

4.品妙处:语言精练,内容丰富;委婉含蓄,情思深刻;增强艺术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用典的设题方式1.选择题2.主观题真题1.精卫词(2018 全国卷三)【朝代】唐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注:(1)磊磊:山石众多而委积的样子。

(2)但得:只要。

(3)何所为:做什么。

(4)穿:破。

(5)空:仅仅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2.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 A (A项说法涉及诗歌第一句,从诗的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这个神话中人物的赞美,可知该项“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说法有误)2.(北京卷2018)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常用用典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常用用典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常用用典用典,是古典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古诗歌常用用典,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古诗歌常用用典(一)一般而言,古典诗歌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即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

一、用事用典用事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南宋大词人爱用典故,常常一连使用数典,多数是出于内容的需要,有时也难免堆砌。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

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⑨,尚能饭否?[注释]①、京口: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②、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④、“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帅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轻率。

是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

⑥、“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⑦、佛狸祠: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

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⑧、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⑨、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从注释上不难看出全词几乎始终在用典中展开。

词人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韩侂(tuō)胄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

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即刘裕、刘义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廉颇的故事。

这首词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方便正面直说,所以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高中语文古诗歌常用用典(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用典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用典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及用典例说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及用典例说
该诗格调高雅既写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寄寓着自己锐意变法革新的宏图大略收到了色味意俱佳的艺术效果例5武夷山中北宋谢枋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及用典例说
一.草木类
1.梅花
特征——冲寒斗雪,迎寒早开, 玉骨冰肌,美丽脱俗, 孤高自赏
象征:①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 ②敢为人先、不畏权贵,身陷逆境而勇往直前为 理想拼搏的勇者; ③趋绝于世、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 苍苍,荒凉破败,诗人抒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兵车行(节选) 唐.杜甫 ……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生男不如生女,女孩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埋骨沙场, 随着自生自灭的野草,再无人过问。
二.动物类
1.大雁(鸿雁)特征——阵容壮观,雄姿勃勃,
春秋迁徙,鸿雁传书。
象征:①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壮士)
②寄寓诗人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 思念之情。(游子、怀人) ③代指书信。
例1.“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宋.陈亮《梅花》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 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 咏自己。 例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南宋.陆游《咏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 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例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 质,言浅而意深。
这两句描景,写后主所处的凄凉环境。他登上西楼,举头见 新月如钩,钩起一串旧恨新愁;低头看桐荫深锁,锁住了满院清 秋。凄凉的景物中,蕴含着深深的愁恨,景中有情,情溢景外。 例4. 《双调.水仙子.夜雨》——元.徐在思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用典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用典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乡村四月》。

它描绘了诗人思乡之情,表达了对乡愁的深切感怀。

乡书、归雁、洛阳,都是富有诗意的词语,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本文将从文学、历史、地理和情感层面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1. 文学意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乡愁的深切思念。

乡书代表了来自家乡的书信,寄托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牵挂;归雁象征着渴望回家的心情,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洛阳则成为了诗中乡愁的背景,凸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

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灵,体现了诗歌的抒情特质。

2. 历史与地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在历史上,洛阳是我国古代八大古都之一,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这座古城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思念和眷恋。

洛阳地处中原腹地,是古代交通要道,归雁经常选择在此栖息,成为了古代诗人刘禹锡表达思乡之情的意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句诗在历史与地理的背景下,显得更加丰满和生动。

3. 个人观点与理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句诗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和历史内涵,它唤起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所蕴藏的离愁别绪。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城乡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许多人都体会到了乡愁的滋味。

而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句诗则像是一面镜子,让人们反思自己对家乡的情感,也让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和身边的人。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句诗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刻的意蕴,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地理内涵,引起了人们对家乡和乡愁的深刻思考。

无论身在何处,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都是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

愿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珍爱家乡,发扬乡情乡愁,也让乡愁成为情感的一种美好寄托。

通过这篇文章、与主题相关的深入探讨,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个主题。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中的用典与文化内涵之以登高为例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中的用典与文化内涵之以登高为例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中的用典与文化内涵之以登高为例古代诗人们在创作诗歌时常常善用用典,运用各种典故来丰富诗歌的内涵与意境。

这其中的一种常见手法是通过描写登高景物展示人物情感及思想,以登高为例,古诗中的用典与文化内涵再次得以展示。

在古代诗词中,登高常被用来表达对追求理想、追求自由以及思考人生意义的内在渴望。

登高作为一种行为,既是面向自然、面向广阔天地的一种情感发泄,也是欣赏自然、接近天地的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以下是几首古代诗词中关于登高的用典与文化内涵的分析:其一,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首先通过描写登高的方式展示了壮阔的自然景色,将大自然的辽阔与人的心灵相结合,使人产生一种拜物敬天的感慨。

其次,作者所引用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亦是一种用典,暗示了人对追求理想的不断追求,对进步与超越的追求,体现了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其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以庐山瀑布为背景,通过描写瀑布的气势和瑰丽的景色,展示出壮丽和奇特的自然景观。

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是运用了典故,与道家思想中的仙境、天人合一等观念相联系,体现了李白追求超凡脱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内在追求。

其三,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以描绘高山、长江等自然景观的方式,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浩渺。

其中,“猿啸哀”、“鸟飞回”等描写手法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荣耀和力量。

此外,“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述的落叶和滚滚长江,形成了古代登高者的寂寥和无法承受的力量的对比,表现了作者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痛苦与无奈。

通过以上几则诗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登高一词所展示出的用典与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意象和词藻,拓展了作者的思维空间,又增添了诗歌的内涵与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用典和意象高考考查诗词鉴赏中的“形象”,包含着对典故、意象的考查,了解一些象征意义的典故和具有固定意义的意象,对广大考生快速准确鉴赏评价诗词是大有裨益的。

1、月亮、夕阳、白云、杜鹃月亮亦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用“月”来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

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古人常用“夕阳”发思古之幽情。

《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男女相思,柳永的《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的《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

唐刘长卿的《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再如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杜鹃又名子规、布谷、杜宇、望帝。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如李白诗云:“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的《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叫声最容易触动游子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2、鸿雁、尺素、双鱼、锦书、彩笺、青鸟鸿雁常借指书信。

书信也称为雁书、雁足、鱼燕、尺素、双鱼、双鲤、锦书、彩笺等。

相传苏武在匈奴牧羊十九年,他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从北海带回祖国,传递消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

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有“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大雁没有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引起了女词人无法排遣的相思。

北宋秦观的《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青鸟青鸟是传书的信使。

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松、梅、竹、菊、荷、蝉松、梅、竹、菊被称为“岁寒四君子”,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崇高的志向和气节。

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的品格。

如李白的《古风》“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魏晋刘桢的《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梅花常被诗人赋予高洁的品格。

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竹子,被人们认为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菊常被诗人们用来表现追求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

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苏轼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花,素来是纯洁、清高的象征。

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表现的情感就是赞美哪些居高位而不贪婪,处尊贵而清廉的可贵品格蝉,在诗人笔下是高洁的象征。

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食露,不食人间烟火,所以用它来比喻清高的雅士文人。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李商隐的《蝉》:“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4、梧桐、芭蕉、芳草、落花、红豆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

以梧桐写悲秋,是古典诗词常用的手法。

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煜的《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总是跟“愁”分不开。

芭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打芭蕉”也像“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

吴文英的《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五代李煜的《长相思》“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元朝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词里常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离恨顿生。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春草起兴,表达了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奈,这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典型主题。

“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南浦、长亭、西楼、折柳南浦,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之如何!”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有名词了。

长亭,驿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休息和送别,是陆上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西楼是相思之所。

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唐五代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折柳,古人送别时有折柳的习俗,因“柳”,是“留”的谐音。

后用“折柳”指送别,用“柳岸”指送别之地。

唐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6、捣衣砧【zhēn】、寒衣。

捣衣砧,在古典诗歌中常常代表闺妇思念外出丈夫的惆怅和迷惘。

秋天到了,远在他乡的丈夫无御寒的衣裳,在阵阵捣衣声中寄托了无尽的牵挂和思念。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寒衣,和捣衣砧相关,今天民间还有十月一日送寒衣的风俗。

通过寒衣表现对亲人的关爱和思念。

清蒋士铨《岁暮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邻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唐刘长卿《余干旅舍》“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7、羌笛、胡笳、阳关羌笛是古代出自西部的一种乐器,它发出的声音凄切哀婉,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管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李陵《答苏武书》有“胡笳动,牧马悲鸣”句。

张孝祥《六州歌头》:“笳鼓动,遣人惊。

”陆游描写边塞诗常用胡笳声塑造悲壮氛围,表现豪迈气概。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羽箭雕弓,忆呼鹰故垒,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舞,飞落蛮笺。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送别时所唱歌曲称作“渭城”、“阳关”。

出自王维《渭城曲》“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冯延巳《鹊踏枝》“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8、黍离、麦秀《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魏晋向秀的《思旧赋并序》“叹《黍离》之愍(同“悯)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9、柳、东篱、三径陶潜宅前植有五棵柳树,故其自号“五柳先生”。

后以“五柳”代隐者。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东篱,出自陶潜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多借以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三径,隐士的住所,或指家园。

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北宋叶梦得《水调歌头》“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10、鸿鹄、请缨、投笔、击楫、逐鹿鸿鹄,秦末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而起于大泽乡。

后以“鸿鹄”喻人有远大志向。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魏曹植《鰕篇》“燕雀戏藩柴,安知鸿鹄游。

”南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请缨,汉武帝欲使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长安。

后用“请缨”指报效国家。

唐魏征《述怀》“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南宋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投笔,出于班超掷笔从戎事。

指弃文从武、建功立业。

唐五代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近代秋瑾《感事》“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

逐鹿:比喻争夺政权。

唐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清李秀成《抒意二首》“举觞对客且挥毫,逐鹿中原亦自豪”。

11、沙鸥、鹧鸪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鹧鸪,它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