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动机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道德的基础与动机

道德的基础与动机

道德的基础与动机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它涉及个体的行为准则、伦理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等方面。

道德的基础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本性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同时,道德的动机也是道德行为发生与持续的关键因素之一。

道德的基础来源于人类的本性,人们天生具备一定的道德意识。

这种本性使我们有能力分辨善恶、对不同行为做出评判。

例如,当我们看到有人遭受不公正待遇时,内心会产生一种同情和愤怒的情感,这是因为我们对道德的敏感。

此外,人类还有一种天赋的社交本能,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寻求认同和互动,这也推动着我们追求道德。

然而,道德的基础并非完全取决于人类的本性,社会环境也对我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规范、家庭教育、文化传统等因素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会导致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对于孝道和尊重老人的观念非常重要,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更强调个人独立和自主性。

因此,道德的基础也受到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道德行为的动机十分重要,在人类行为中,动机是决定我们选择和坚持道德行为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人们在追求道德行为时,往往会受到外在和内在的动机驱使。

外在动机可以是道德准则、法律规定和社会期望等。

人们会因为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许、避免他人的指责、保持社会地位等而选择道德行为。

此外,内在的动机对于道德行为也起着重要作用。

内在动机源于个人内心的道德标准和信念。

一些人天生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他们会出于善良的本性而选择道德行为。

此外,道德行为也常常与个人的道德自我认同相关。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道德行为者时,他们有更强的动力去持续地表现出道德行为。

然而,道德的动机并非总是单纯的善意行为。

有时候,人们也会出于个人利益或欲望的驱动而做出道德行为。

这种情况下,道德行为并不是出于真正的善意,而是出于利益交换、社会声誉或其他动机。

这种名为“假道学”的行为突显了人类行为中的复杂性和动机的多样性。

德育名词解释教育学2024

德育名词解释教育学2024

引言概述: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的过程,是教育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德育涉及伦理道德、人际关系、家庭教育等方面,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德育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德育教育学的概念和原理。

正文内容:一、德育(Moral Education)1. 自律(Self-discipline):指个体通过独立思考和自我约束的方式,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

2. 道德判断(Moral Judgment):指个体在面临道德问题时,基于价值观和道德原则作出的决策和判断。

3. 道德感(Moral Sentiment):指个体对于道德问题和行为的情感反应,包括喜悦、愤怒、悔恨等。

4. 道德动机(Moral Motivation):指个体行为的出发点和推动力,基于道德准则和原则。

5. 道德价值观(Moral Values):指个体对于道德问题和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和信念,包括公平、正义、真实等。

二、教育学(Educational Science)1. 教育目标(Educational Goals):指教育工作者设计的、针对学生的期望发展方向,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各个方面。

2. 教育方法(Educational Methods):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各种手段和策略,以实现教育目标。

3. 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aluation):指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估和判断。

4. 教育理论(Educational Theory):指教育学领域的一系列原则和规律,以指导教育实践的思考和决策。

5. 教育改革(Educational Reform):指教育系统和教育政策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社会变革和教育需求的发展。

三、德育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1. 示例引导法:通过举例和故事来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判断。

2. 课程整合法: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科中理解和应用道德知识。

教育学 中教 名词解释

教育学 中教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教学中的客体,一般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3、教学媒体:是用于传递旨在改变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的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4、客观性原则: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既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心理的本质、规律、机制和事实。

5、系统性原则: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加以考察。

6、教学过程:指教师把知识技能等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7、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习准备、又称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是指学习原有的知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认知、从广义上说。

认知是指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产生策略和幻想等等。

从狭义上说,认知就是思维或记忆。

4、自我中心、是指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体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5、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其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也是人的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8、自我评价,是指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评价,是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反射: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感觉:感觉是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所作出的反应。

观察: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表象:记忆表象或称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后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指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超额学习:超额学习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

遗忘:遗忘是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象。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想象: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即通过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求异思维: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以新的方式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

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动机: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意志:意志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情商:情商也称情感商数,是人的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也就是以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能力:能力是人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智力:智力就是使人能顺利的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它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1.人格: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也就是说,人格主要是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

2.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3.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4.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1.学习: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2.知识: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对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3.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4.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2.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3.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简言之,变式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完整)《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

(完整)《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

一章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它是指对于行为规范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它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情感特征。

道德信念:指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

道德评价:指运用道德准则对别人或对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

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最近发展区: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前者是指现在已经具有的发展水平,后者是指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水平。

品德测评:是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和工具,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测评对象在某一时期内主要活动领域中的品德特征信息,并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体系作出定性或定量的价值评判、分析,由此反映个体品德状况的一种教育活动。

定性测评法:是测评者依据被测评者的品德表现信息,对照评定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求作出选择判断,从而形成一个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形式表达的关于被评者思想品德状况的鉴定。

总体印象法:又称整体印象评判法。

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情况的随意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方法。

评语鉴定法: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如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

写实法:又称记实法,就是实事求是地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

等级测评法:又叫操行等级评定法、品德考核评等法,即按照一定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括性的等级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动机、社会动机、性与情感动机及道德动机

经济动机、社会动机、性与情感动机及道德动机

性与情感动机则是一种本能,也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求。
பைடு நூலகம்
道德动机也是一种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虽然我不清楚是不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我相信这种本能是在不断进化的,并会遗传到下一代,是促进人类进步的潜在力量。而有些人之所以后来做出有违于道德本能的事,主要是经济动机、社会动机或性与情感动机压过了道德动机,是诱惑击败了本能。四种动机之间不是孤立的,人们的任何一个动机都是四者斗争与权衡之下的结果。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会更多考虑社会和道德方面的动机。
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产和消费动机还受社会动机影响,有时候人们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并不是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而是为了得到人们的认可,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生产的社会动机。在消费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动机则体现的更加普遍,尤其是对一些时尚文化类产品的消费上,许多时候人们消费一种产品主要并不是想购买其硬功能,而是软功能,即通过对一种产品的消费得到人们的认可,为自己属于某个阶层添上标签,这是一种软消费。例如,人们对一些奢侈品的消费。这种动机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做出选择,谋求的是人们的认可,可以视之为一种非理性的选择。社会动机也常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中,通过揭露人们的丑陋的方面使其生活在社会压力之下,通过公开颂扬使其得到人们的认可。简而言之,通过惩恶扬善让社会更好的运行。
从根本上讲,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的动机,人的生产动机决定了人们的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人们的消费动机则是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一次次“投票”影响生产,决定什么产品应该淘汰,什么产品应该加大生产,什么产品应该减少生产。
动机可分为经济动机、社会动机、性与情感动机及道德动机。
如果人们只有经济动机,人们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是为了获取利润,总是追逐利润最大话;而人们消费也一定会选择能满足基本需求又能节省开支的产品,可以说是一种硬消费。这种动机是以个人为中心思考问题并做出选择,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是一种经济学上的理性选择。考虑到经济动机的存在,应用到社会中,可以有经济激励或惩罚,通过经济激励鼓励人们去做什么事,通过经济惩罚要求人们不要去做什么事。

道德行为的动机与目的

道德行为的动机与目的

道德行为的动机与目的道德行为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人们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出发,展现出各种各样的道德行为。

本文将探讨道德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并探索其深层次的意义。

一、动机是道德行为的源泉道德行为产生的动机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自我利益。

个体可能从道德行为中获得个人的利益,比如道德行为可以增加社会声誉、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名声,或者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感激。

此外,个体可能出于满足自身情感和道德心理的需要,比如内心的满足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这种动机是道德行为的表面动机,但也是人类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

然而,道德行为的动机也可能源于关注他人的利益和幸福。

人们能够意识到他人的需求和痛苦,出于同情和怜悯之心而采取行动,以帮助他人摆脱困境。

这种动机体现了人类社会中的团结和互助精神,彰显了道德行为的高尚性质。

它不仅能够改善他人的生活,同时也能够激发更多的道德行为,传递出一种良性循环的力量。

二、道德行为的目的有何意义道德行为的目的不仅仅停留在解决具体问题和满足个人、他人需求上。

它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重要性。

首先,道德行为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从小事做起,关注他人,个体可以培养出责任感、道德意识和良好的价值观。

道德行为的经历和实践可以塑造个体的品格,提高个体的社交能力和处事能力。

从长远来看,道德行为推动了人的成熟和完善。

其次,道德行为对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道德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使得人们能够相互信任、合作和共同发展。

它建立了社会秩序和规则,减少了冲突和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共识。

在一个道德价值观普遍得到尊重和实践的社会中,个体和群体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目标。

最后,道德行为对于塑造文化和积累社会资本具有长远影响。

道德行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它定义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通过代代相传、一脉相承,道德行为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和道德风俗。

浅析道德理论中的道德动机

浅析道德理论中的道德动机

浅析道德理论中的道德动机大多数人可能知道规范伦理学的一些道德理论的道德标准,但是对于这些道德理论的道德动机、动机基础或者说是道德约束力似乎很模糊,不过这是思考道德问题和全面理解道德理论不可缺少的。

斯坎伦的契约论思想关于“正当与不正当”的基础,诉诸这样一种观念,根据他人不能有理由拒绝的根据向他们证明你的行为是正当的。

标签:道德动机;功利主义;斯坎伦一套完善的道德理论往往对道德动机有很重要的论述,笔者主要考察现代伦理学中比较重要的三种道德理论中的道德动机,特别是托马斯·斯坎伦的契约论思想中的道德动机问题。

一、《功利主义》中的道德动机功利主义对于研究规范伦理学的人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我将主要对约翰·穆勒的著作《功利主义》进行考察。

大多数人可能知道规范伦理学的一些道德理论的道德标准,但是对于这些道德理论的道德动机、动机基础或者说是道德约束力似乎很模糊,不过这是思考道德问题和全面理解道德理论不可缺少的。

约翰·穆勒在《功利主义》一书中论述功利主义的道德动机问题时专门用一个章节进行探讨,深入分析道德动机问题。

穆勒说,人们遵守一个道德标准或者说人们内心中存在一种道德感是由于我们的内心感情,“内心的一种主观感情是一切道德的最终约束力”。

这种内心的感情不是别的,就是良心,人们遵守功利主义道德标准也是由于良心的缘故,穆勒说对于没有这种感情的人来讲,也就谈不上什么内心感情的约束力,人们就不会去遵守功利主义道德标准,同时也不会去考虑其他道德标准,就是说没有道德感,对道德处于一种冷漠的状态。

穆勒说,人们心中的这种感情是稳固的,是由于存在一种稳固的基础,“这种稳固的基础就是人类的社会感情,要和我们的同胞和谐一致的愿望”。

这种稳固的基础是功利主义的力量来源,人们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道德标准的力量来源,这是我们的社会感情,社会感情是功利主义的道德动机基础。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这种社会感情,没有了要和我们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的愿望是不是很遗憾、很失落。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3、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5、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6、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7、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8、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9、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0、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2、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3、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同等学力教育学统考资料 名词解释

同等学力教育学统考资料 名词解释

1班级授课制:是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把学生按年龄、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班集体:指一定数量的学生依据共同的学习目的,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所形成的具有心理相容性的集合体。

班集体是学校群体的高级组织形式。

学校的班级只有成为集体,才能成为教育学生的基地。

班集体的特点:具有有价值的社会目标和在目标指导下的凝聚力;集体中有民主集中的精神和集体主义的人际交往的原则;具有维护集体利益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3表象训练:是在一定暗示条件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情境或对象,从而提高情绪控制力、完善活动任务的心理训练方法。

4“八年研究”计划:20世纪30年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

为此,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研究大学与中学的关系问题。

委员会制订一了项为期8年(1933-1941)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计划。

当时在200所中学中选出30所中学,故实验也称“三十校实验”。

“八”计划实验的主要特点为:参与实验的学校面广,有代表性;实验研究以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实验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实验主要围绕教育目的、教育管理、课程和方法等问题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八”计划通过对美国中等教育与大学关系的研究,提示了中等教育的许多问题,对美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5八股文:明清两代专门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

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有不少繁琐而苛刻的要求,专取《四书》、《五经》内容命题,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每篇文章由八个部分组成,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每一部分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

这种文体形式死板,内容空洞,陈陈相因,千篇一律。

道德行为的三要素

道德行为的三要素

道德行为的三要素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在道德标准的指引下所做出的行为选择。

道德行为的三个要素是指道德主体、道德目标和道德动机。

首先,道德主体是指进行道德行为的个体或群体。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是道德行为的主体,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道德规范,积极参与到道德行为中来。

作为一个道德主体,我们应该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其次,道德目标是指道德行为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道德目标包括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两个方面。

个人目标是指个体在道德行为中所追求的自身利益和幸福;社会目标是指个体在道德行为中所追求的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进步。

道德行为的目标应该是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不能只追求个人私利,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道德动机是指进行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和动机。

道德动机是人们进行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它包括了内在的善良意愿、责任感和同情心等。

一个人进行道德行为时,应该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善良的愿望和责任感,而不是出于外在的压力或者利益诱惑。

只有真正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动机,才能真正做到心甘情愿地去遵守道德规范和义务。

综上所述,道德行为的三要素分别是道德主体、道德目标和道德动机。

作为一个合格的道德主体,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同时,在进行道德行为时要从内心深处产生善良的愿望和责任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积极参与到道德行为中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道德心理学:道德情感、道德动机与道德判断

道德心理学:道德情感、道德动机与道德判断

道德情感在道德心理中的作用与影响
道德情感在道德心理中的作用
• 影响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可以调节道 德认知的过程与结果 • 影响道德动机:道德情感可以激发或 抑制道德动机 • 影响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可以驱动或 阻碍道德行为的发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道德情感在道德心理中的影响
• 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的引导作用:积 极的道德情感促使个体做出道德行为, 消极的道德情感抑制道德行为 • 道德情感对道德品质的塑造作用:道 德情感可以影响个体的道德品质,如忠 诚、诚实、公正等
道德动机与道德判断的区别
• 道德动机是驱使个体进行道德行为的内 在驱动力 • 道德判断是个体在道德情境中作出评价 与决策的过程
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的关系
01
道德情感与道德判断的联系
• 道德情感可以影响道德判断的过程与结 果,调节道德判断的过程与结果 • 道德判断可以影响道德情感,评价道德 情感的体验与反应
道德动机在道德心理中的作用与影响
道德动机在道德心理中的影响
• 道德动机对道德行为的驱动作用:道德动机可以激发个体进行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行为的自觉 性 • 道德动机对道德品质的塑造作用:道德动机可以影响个体的道德品质,如忠诚、诚实、公正等
道德动机在道德心理中的作用
• 影响道德行为的选择:道德动机决定个体在面临道德困境时选择何种行为 • 影响道德行为的持续:道德动机可以维持个体进行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 道德判断是个体在道德情境中作出评价与决策的过程 • 涉及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动机等方面
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与心理机制
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
• 道德认知: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影响道德判断的结果 • 道德情感: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影响道德判断的过程与结果 • 道德动机:个体的道德动机影响道德判断的选择与持续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规律性的答应活动。

3、观察法: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4、品德:品德是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现。

品德的形成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也受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5、道德情感:它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按内容可以分为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和自尊感。

6、道德意志:它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7、意义障碍:学生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心理抗拒。

8、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身以外的标准所支配。

9、道德行为习惯:是指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而然出现的道德行为方式。

10、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保持个人之间、群体内部以及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维持社会安定团结、发挥群体的实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心理相容:班级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称为心理相容。

12、小团体:班级是一种正式群体,其中还包含若干由于小学儿童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简称小团体。

13、规范:规范反映一个班级中认为某种行为是对或是错的某种集体期望。

就其本质而言是对面员行为提供的社会控制,因为规范实际上表明班级希望其成员做什么和怎么做。

14、舆论:它是一种群众性的意见,是班级中通过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共同信念。

它具有评论作用。

15、凝聚力:它是指班级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班级凝聚力是在一系列集体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16、个性: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道德行为的动机与后果

道德行为的动机与后果

道德行为的动机与后果人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遵守道德规范是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人们的道德行为并非毫无原因地产生,而是受到多种动机驱使。

同时,道德行为也会对个人和整个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后果。

本文将探讨道德行为的动机与后果,以期进一步了解道德意识背后的力量。

第一部分:道德行为的动机道德行为的动机可以归结为个体自我利益、他人关系和内在价值观等方面。

首先,个体自我利益是一种道德行为的动机。

尽管某些道德行为可能看起来是为了他人利益而行动,实际上,个体在此过程中也能从中获益。

例如,捐款给慈善机构可能会提升个体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在工作场所帮助他人可能会增加自身的工作满意度。

这种动机强调了个人在道德行为中寻求自身利益的一面。

其次,他人关系是道德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动机。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依赖于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展示道德行为,我们能够建立和加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例如,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提供支持,能够增强亲密感和信任,进而为我们创造更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动机突显了个体通过道德行为积极地与他人互动,从而增进社会资本的一面。

最后,内在价值观也是道德行为的源泉。

许多人从自身的内心深处感受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并愿意为之奉献。

这种动机是基于道德的自觉和价值观,个体通过道德行为来追求高尚的目标。

这样的动机可能与宗教信仰、道德教育和家庭价值观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追求内在价值观,个体能够对道德行为产生持久的动力和意愿。

第二部分:道德行为的后果道德行为的后果可以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来考量。

在个体层面上,道德行为可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研究发现,进行善行和慈善行为的个体更容易感受到幸福和满足感。

通过帮助他人,个体能够获得成就感和自尊心的提升。

此外,道德行为还能够减少内疚和羞愧等负面情绪,进一步提高个体的幸福水平。

在社会层面上,道德行为的后果也是显著的。

道德行为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

当个体普遍遵循道德规范时,社会将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学习: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智慧技能:加涅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之一,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

情境性问题解决:指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结构不良问题。

认知策略: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

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态度: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

三、学习的顿悟说: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解释,认为学习是突然领悟到的知觉经验的重新组织。

图式:这里指巴特利特的术语,是个体头脑中原有的观念,对个体的记忆和提取新信息会产生重要影响。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描述的一种条件作用形式,指原先的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重复匹配呈现,获得了由无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操作条件反应:斯金纳描述的条件作用形式,指机体自发的反应因有强化或无强化的伴随而相应增加或降低重复出现的概率。

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指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弱或遗忘;效果律指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动机 名词解释

动机 名词解释

动机名词解释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

在需要的基础上,由一定的目标引起,并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动力。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动机下定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认知的观点。

即把动机看成是个体对自己认识的主观反映。

这一定义强调了人的行为与其认知之间的联系。

(一)内在动机( internal motivation)这种动机包含个体的一些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如食物、水的供应、性要求等等。

这类动机一般较稳定持久,与个体的价值观、信念和世界观密切相关,具有非常明显的意识特征。

(2)人们在对某项工作感到没有兴趣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态度和情绪。

它可分为消极动机和积极动机两种,前者指个体做事时所抱的敌对、回避和冷漠的态度;后者则指个体积极探索、追求成功的愿望。

(3)此外,还有外在动机和过程动机等不同观点。

过程动机认为动机由外部刺激引起,是个体达到一定目标时而产生的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外在动机则认为动机源于内部需要,是个体面临外部环境刺激时所引发的维持活动的动力。

(二)外在动机( external motivation)这种动机通常是由外部环境变化而产生的。

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的作用混为一谈。

实际上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辩证统一的。

也就是说,在不同情况下,一个人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动机,或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动机。

比如,一个农民在种地时,由于对土壤条件及耕作方法有不同的看法,那么他采取的耕作方式必然有所不同。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矛盾冲突。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农民在播种之前,总是要对土壤的性质、施肥的量、劳动力的安排以及农具的使用等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然后才会去播种,并且播种之后还要细心地观察和管理,以期获得好的收成。

所谓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把他人的福利、社会的利益看得比自身更重要,并为此愿意付出努力,尽自己的能力去促进他人和社会福利的良好愿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动机的名词解释
1. 引言
道德动机是指一个人在行动或决策时,驱使其选择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它是个体内心深处的一种力量,促使人们根据道德准则来思考和行动。

道德动机是人类社会中道德行为产生的基础,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道德动机的内涵
2.1 道德与动机
道德是指对于善恶、正误等价值判断的规范。

它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义务、责任等方面。

而动机则是指驱使人们进行某种行为的原因或目标。

2.2 道德动机的概念
道德动机是指在个体决策和行为中起到推动作用的道德理念、信念或情感。

它是人们选择遵守道德准则并采取道德行为的内在推动力量。

2.3 道德动机与其他类型的动机区别
与其他类型的动机相比,道德动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内在性:道德动机源于个体内部的信念、价值观和情感,而非外部奖励或惩罚。

•自主性:道德动机使个体能够自主选择遵守道德准则并行使道德行为,而非被迫或强制。

•社会性:道德动机涉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福祉。

3. 道德动机的作用
3.1 促进个体发展
道德动机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使道德行为,个体能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责任感。

道德动机还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社会参与意识。

3.2 维护社会秩序
道德动机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关键作用。

当个体内心存在强烈的道德动机时,他们更倾向于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维护公共利益。

这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3 促进社会进步
道德动机对于社会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当个体内心存在道德动机时,他们更倾向于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改革。

这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

4. 道德动机的培养
4.1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培养个体道德动机的重要途径。

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引导他们遵守道义、关心他人,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激发他们的道德动机。

4.2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也是培养个体道德动机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重视道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4.3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也对个体道德动机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社会应加强对媒体、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监管,传递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价值观。

社会应加强道德教育宣传,引导公众关注道德问题、重视道德行为。

5. 结论
道德动机是个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选择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它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个体发展、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

培养个体道德动机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多方合力。

我们应当重视道德动机的培养,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公正、和谐和进步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