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辨析与使用虚词》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专题复习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词、虚词的概念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2. 能够正确辨别和使用实词、虚词,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通过复习,加深对实词、虚词用法的理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实词、虚词的概念及其在句子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辨别和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讲解实词、虚词的用法。
2.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3. 采用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1. 实词、虚词的概念及其分类。
2. 实词、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3. 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举例。
4. 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5. 课后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实词、虚词的概念及其分类。
2. 讲解:结合具体例句讲解实词、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分析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
3. 互动: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实词、虚词的用法,组织讨论,加深理解。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练习:1. 请举例说明下列实词、虚词的用法,并分析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a. 动词b. 形容词c. 副词d. 介词e. 连词f. 助词2. 请辨别下列句子中实词、虚词的使用是否正确,并对错误之处进行修改。
a. 他很努力学习。
b. 我和她一起去商场买东西。
c.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d. 他们两个人很相似。
3. 请用所学实词、虚词造句,要求句子意思完整、通顺。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实词、虚词概念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后练习、课堂讨论、提问回答。
3. 评价内容:实词、虚词的概念记忆、用法辨析、句子构造。
4. 评价时间:课后、课堂。
七、教学拓展1. 实词、虚词在古汉语中的应用。
2. 对比分析现代汉语与古汉语中实词、虚词的差异。
3. 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献,加深对实词、虚词用法的理解。
八、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
《正确使用虚词》教案
一、教案概述《正确使用虚词》教学对象:高中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虚词的定义和分类;2. 让学生掌握虚词的基本用法和作用;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虚词的分类和基本用法;2. 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虚词的辨析和正确运用;2. 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用法。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虚词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用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展示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虚词的运用技巧。
三、教学内容1. 虚词的定义和分类1.1 什么是虚词?1.2 虚词的分类: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语气词等;2. 虚词的基本用法2.1 介词的用法:表示时间、地点、方向、原因等;2.2 连词的用法:连接词、短语和句子;2.3 助词的用法:表示语气、时态、句式等;2.4 叹词的用法:表达情感;2.5 语气词的用法:表示说话人的态度、语气等;3. 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3.1 虚词的作用:连接、修饰、补充、强调等;3.2 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句子,引导学生关注虚词,提问:“这个句子中的虚词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2. 讲解虚词的定义和分类: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虚词的定义和分类;3. 讲解虚词的基本用法:举例说明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4. 分析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通过典型例句,展示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5.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回答;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虚词的重要性和正确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练习题,加强虚词的运用能力;3. 选取几个句子,分析其中的虚词用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虚词定义和分类的理解;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虚词基本用法的掌握程度;3. 句子分析:评估学生对虚词在句子中作用的理解;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运用。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而使用诗词和虚词学生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诗词和虚词”学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和虚词的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诗词和虚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高考语文试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词的分类和特点2. 虚词的分类和用法3. 诗词和虚词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常见题型4. 典型例题解析5. 练习题三、教学重点:1. 诗词的基本知识和虚词的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诗词和虚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虚词的用法和运用。
2. 高考语文试题中诗词和虚词题型的应对策略。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和虚词的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示例:一、诗词的分类和特点1. 古典诗词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
2. 现代诗词的分类:新诗、散文诗等。
3. 诗词的特点:抒情性、含蓄性、音乐性等。
二、虚词的分类和用法1. 副词:如乎、盖、尝、曾等。
2. 介词:如于、乎、自、从等。
3. 连词:如然、遂、盖、故等。
4. 助词:如之、乎、者、也等。
5. 叹词:如噫、呜、乎、嗨等。
三、诗词和虚词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常见题型1. 选择题:判断诗词的分类、虚词的用法等。
2. 填空题:填充诗词中的虚词或根据诗词内容填空。
3. 阅读理解题:分析诗词中的虚词作用和意义。
4. 作文题:运用诗词和虚词表达情感和思想。
四、典型例题解析1. 选择题:判断下列诗词属于哪种分类?例:1. 《登鹳雀楼》——近体诗2. 《再别康桥》——新诗3.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2. 填空题:填充下列诗词中的虚词。
例:1. 使之__,则可以过去了。
2. 吾尝__矣,而卒无成功。
五、练习题1. 判断题:判断下列诗词属于哪种分类?2. 填充题:填充下列诗词中的虚词。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而使用诗词和虚词学生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诗词和虚词”学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2. 掌握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能够正确辨析和使用虚词。
3. 提高学生对诗词和虚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2.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在诗词中的应用3. 虚词的分类、用法和意义4. 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影响5. 诗词和虚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介绍诗词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点,通过举例讲解诗词的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在诗词中的应用: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等,并通过诗词实例进行分析。
3. 虚词的分类、用法和意义:介绍虚词的分类,如副词、介词、连词等,讲解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4. 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影响:分析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如修饰、连接、引导等,并探讨虚词对句子意义的影响。
5. 诗词和虚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讲解诗词和虚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如文学作品、日常交流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的基本特点、修辞手法、虚词的分类和用法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诗词和虚词。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和练习:布置相关的诗词和虚词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并批改,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设计相关的考试题目,评估学生对诗词和虚词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诗词例句库:收集各种风格的诗词作品,用于教学示例和练习。
2. 虚词用法手册:提供虚词的用法和例句,方便学生查阅和参考。
高三语文(课标通用)一轮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虚词 Word版含答案
——————————————————专题3正确使用虚词——————————————————与实词考查情形一样,直接考查虚词只在自主命题的省市出现,全国新课标卷在辨析病句题的“虚词位置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两类病句题中间接涉及到虚词考查。
在现代汉语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种。
近年来,高考中虚词考查的重点是副词、介词的正确使用,由连词和副词充当的关联词也在考查之列。
下面分类从命题角度举例作分析。
1.副词的使用。
虚词中,副词的种类多,用法灵活,差别细小,误用几率高,常为命题者青睐。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评判历史人物。
他居然将前代的杀手、同时代的违法者塑造成了英雄或准英雄。
________,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刺客们不是经常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石上吗?②他们________到比赛场地,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任何焦躁不安的样子,唯一焦虑的迹象来自于场边的观众。
③“木叶”之与“树叶”,________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A.兴许径直不光B.或许径直不过C.兴许径自不过D.或许径自不光〖典题解析〗或许:也许,多用于书面。
兴许:表示有可能,多用于口语。
句①应选“或许”。
“径直”,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根据语境,句②应选“径直”。
“不光”“不过”作副词用时,都可以表示范围:“不光”表示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不止;“不过”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仅仅。
根据语境,句③应选“不过”。
答案:B。
2.介词的使用。
介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使用搭配上,搭配上的易错漏给命题者设答题陷阱提供了便利。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从近现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复兴史中可以看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而使用诗词和虚词学生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诗词和虚词”学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词和虚词的概念及作用。
2. 掌握诗词和虚词的正确运用方法。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词的定义和分类。
2. 虚词的定义和分类。
3. 诗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4. 诗词和虚词的正确运用技巧。
5. 练习题和解答。
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诗词和虚词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讲解诗词的定义和分类,通过例子进行说明。
3. 讲解虚词的定义和分类,通过例子进行说明。
4. 讲解诗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通过例子进行说明。
5. 教授诗词和虚词的正确运用技巧,通过例子进行指导。
6. 进行练习题的布置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诗词和虚词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 采用举例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诗词和虚词的运用。
3. 采用练习法,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进步情况。
3. 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作文等方式,评估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正确使用诗词和虚词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诗词和虚词的参考资料,如教材、教辅、网络资源等。
2. 练习题和答案,可以是纸质或电子形式的。
3. 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音频等。
七、教学步骤1. 诗词和虚词的概念讲解:先讲解诗词的定义和分类,再讲解虚词的定义和分类。
2. 诗词和虚词的作用说明:通过例子说明诗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3. 诗词和虚词的正确运用:教授诗词和虚词的正确运用技巧,并通过例子进行指导。
4. 练习题布置与解答: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进行解答和讲解。
八、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和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来评估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的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02《正确使用虚词》精品教案
02《正确使用虚词》重点难点梳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使用虚词。
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的判断和分析,偶尔也涉及助词的使用,题型或是选择填空,或是判定已给出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或是根据提供的语境填入虚词,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金题透视例1.(2008年高考重庆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汶川地震,制造了一场极其可怕的灾难,①会让我们经历苦痛,②我们的希望不会沉沦,③会升腾。
④从灾难发生那一刻起,我们都在为那些灾难中的生命祈祷,⑤这场灾难产生如何可怕的破坏力,我们也都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所有人的力量向同一个方向聚集,爱心与力量⑥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传递到灾区。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运用以及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考生在做这类题目时,一方面要注意一些常用关联词的搭配,以及它们表达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要掌握文本提供的信息之间是何种逻辑。
解题关键一要理解句意,二要注意语境。
“让我们经历苦痛”与“我们的希望不会沉沦”之间,显然是转折关系;“我们的希望不会沉沦”与“会升腾”之间是并列关系;而前一个句子与后一个句子之间,又是因果关系,④处可填“因为”;⑤与后面的“也”是假设关系,⑥与前面一句的内容构成因果关系。
在分析中明白了这些关系后,就可以选择相应的关联词语去试填,试填后要再读一下,在语感上读起来逻辑清晰,语意明白,句子通顺即可。
【答案示例】虽然……但是……而……因为……即使……就……例2.(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
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夏天到了,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的①食品,外出就餐的②频率也③高了,这④都将⑤给肠道传染病的⑥发生埋下了隐患。
某市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79%的⑦痢疾患者有过⑧不洁饮食史,他们食用的⑨不洁物多为不干净的⑩熟食,冷荤或剩米饭等;从饮食地点看,51%的患者曾在外就餐,13%为1〇有野炊经历。
高考语文第一轮 第4讲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教案
2012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第4讲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精析精练教学案一、考纲阐释词语的使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
“使用”是指考查考生使用词语的能力在于理解和辨析,同时也表明词语的具体解释、词性、结构等知识不是考查的范围,只是必须掌握的基础。
具体考查包括两个层面:正确理解,正确使用。
即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并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
其中不仅包含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包含使用是否更好的问题。
本考点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三个方面,本部分重点解析实词和虚词。
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虚词主要指副词、介词、连词。
二、考点透析(一)实词正确使用实词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实词。
近几年高考侧重于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能力。
近义词主要有两类:一是同音近义词,如:“学力”和“学历”,“必须”和“必需”;二是异音近义词,如:“迟缓”和“犹豫”,“称道”和“称奇”。
无论哪种类型,准确把握词语含义,辨析、判断用法迥异或微殊的词语都是高考不变的考查方向。
近义实词的辨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意义方面辨析(1)辨明范围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
如:“事件”和“事情”都表示人类生活中的活动和社会现象,但“事件”限于指历史上或社会上的不平常的大事情,适用范围小;“事情”可指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适用的范围广。
又如:“边疆”和“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而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所指范围较小。
如果不注意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搭配习惯,就会用错。
(2)把握轻重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而使用诗词和虚词学生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诗词和虚词”学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提高正确运用诗词表达情感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文中虚词的理解和运用,增强古文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诗词和虚词,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词部分:a. 复习常见的诗词结构和韵律知识,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b. 分析经典诗词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c. 进行诗词创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有情感、有韵味的诗句。
2. 虚词部分:a. 复习古文中常见的虚词及其用法,如“之”、“乎”、“者”、“也”等。
b. 分析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如语气词、代词、助词等。
c. 通过阅读练习,让学生正确判断虚词在句子中的用法,提高古文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经典诗词为例,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和韵律特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和古文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采用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虚词的用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教学评估1. 通过诗词创作和古文阅读练习,评估学生对诗词结构和韵律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的复习效果和提高情况。
五、教学计划1. 第1-2周:复习诗词结构和韵律知识,分析经典诗词,进行诗词创作练习。
2. 第3-4周:复习古文中常见的虚词及其用法,分析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3. 第5-6周:进行古文阅读练习,让学生正确判断虚词在句子中的用法。
4. 第7-8周:进行诗词创作和古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复习效果。
六、教学活动1. 诗词创作工作坊: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诗词结构和韵律知识,创作出有情感、有韵味的诗句。
让学生相互交流、欣赏和学习,提高创作能力。
2. 古文阅读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阅读一篇含有较多虚词的古文,讨论虚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和作用。
《正确使用虚词》教案
《正确使用虚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虚词的定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虚词的定义和作用。
2. 常见虚词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1. 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虚词,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虚词的定义和作用:解释虚词的概念,举例说明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3. 讲解常见虚词的用法:列举常见虚词,如“的”、“地”、“得”、“了”、“吗”、“呢”等,讲解其用法和区别。
4. 虚词辨析练习:提供一些句子,让学生辨别其中的虚词是否使用正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虚词知识和用法。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正确使用虚词,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虚词的定义、作用和常见用法,帮助学生掌握了虚词的基本知识。
通过虚词辨析练习,提高了学生正确使用虚词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加强互动,提高课堂效果。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巩固。
六、教学拓展1. 引入虚词的分类:语气词、助词、连词等,让学生了解虚词的更多分类。
2. 讲解虚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介绍虚词在古汉语中的用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虚词的用法,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2. 问答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解决问题。
八、案例分析1. 分析一些经典的虚词用法案例,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虚词的用法。
2. 让学生举例说明虚词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加深对虚词用法的理解。
九、教学巩固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虚词的填空、改错等练习。
2. 组织一个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虚词知识的掌握程度。
十、教学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虚词的定义、作用和常见用法。
2. 强调虚词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正确使用虚词。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专题复习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词和虚词的概念及分类。
2. 掌握实词和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搭配。
3. 能够正确辨别和运用实词和虚词,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教学内容1. 实词的分类及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等。
2. 虚词的分类及用法:介词、连词、助词、叹词、问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分类、用法及搭配。
2. 教学难点:虚词的辨析和正确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词和虚词的概念、分类及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实词和虚词。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实词和虚词的概念及分类。
2. 新课内容:讲解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及搭配,分析典型例句。
3.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辨别和运用实词和虚词。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对实词和虚词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作业提交评估他们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实词和虚词分类、用法及搭配的PPT,辅助教学。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实词和虚词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网络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专题共计10课时,每周1课时。
2. 教学安排:按照实词和虚词的分类及用法进行授课,每节课重点讲解一种词性,并结合练习巩固。
九、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实词和虚词的笔记。
2. 完成练习题,加深对实词和虚词用法的理解。
3. 自主查找相关资料,拓展对实词和虚词的认识。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实词、虚词》教案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实词、虚词》教案正确使用实词、虚词【考点说明】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考点阐释】一、实词:从试题范围来看,“正确使用词语”中的实词使用重点考查的是同义词、近义词和同音词的辨析。
实词的运用重在辨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辨析色彩词语有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只有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与语境所暗示出来的色彩协调一致,该词语的使用才有可能正确。
如:①在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
②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许多报纸都跟着效尤起来。
③他对别人都很好,惟独对他爸爸格外不尊敬。
(二)辨析对象每一个词语都有其不同的适用对象,只有词语的适用对象与语境的陈述对象协调一致,该词语的使用才有可能正确。
如:①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启用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②就此事件,我新华社授权发表严正声明。
③寺庙里有一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看上去它们的年纪足有上千岁。
(三)辨析词性词语的词性只有与该词语在句子语境中所充当的成分协调一致,词语的使用才有可能正确。
如:①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反映却很冷淡。
②煤炭和石油都是现代化工业所必须的重要燃料。
③《提要》曾不止一次进行过审改,为此不知烦恼过出版社多少次。
(四)辨析搭配汉语中有许多词语有其固定的搭配使用形式,违背了这一固定的说法,词语的使用便可能不正确。
如:①书籍是启迪人们智慧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②端午节,人们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除疾病。
(五)辨析程度有些词语在内涵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分,但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等方面却有细微的分别,对此要加以仔细辨析。
如:①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较深。
②剩下的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文化事业,可以让它们暂时存在,有我们加以监督和管理,以待全国解放后再去解决。
(六)辨析语素将两个词语中相同的语素排除,认真比较和思考剩下的不同语素,明确两个词语的不同点和侧重点。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专题复习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词、虚词的概念及分类。
2. 掌握实词、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搭配。
3. 能够正确辨别和使用实词、虚词,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实词、虚词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2. 难点: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练习巩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实词、虚词的案例及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知识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实词、虚词的概念及分类,引导学生关注实词、虚词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2. 知识梳理:讲解实词、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搭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加深对实词、虚词用法的理解。
3.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辨别和运用实词、虚词。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课堂讨论:选取典型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实词、虚词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和运用。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实词、虚词的知识,提高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挑选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误用例子,如“他的成绩非常的好”、“我昨天吃了一碗大大的米饭”。
2. 分析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
3. 总结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词、虚词的正确用法,提醒学生在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注意避免类似错误。
七、实词、虚词辨析练习1. 练习设计:编写一些实词、虚词辨析的练习题,如“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好好、美好、好好地”。
2. 练习解答: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后给予讲解和反馈。
3. 错题分析: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错题分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讲 正确使用虚词(解析版)教案
第二讲正确使用虚词虚词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虽然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却很高。
虚词往往没有实在意义,使用十分灵活。
要想准确辨析或使用虚词,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讲练结合:从五个方面辨析虚词(一)关注词性【释义】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只有把握了词性,才能准确使用。
【示例】“固然”和“诚然”都可充当副词,但“固然”还可充当连词,表示承认某种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如“你的意思固然不错,但我觉得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与之相似的虚词混用情况有:必须(副词)——必需(动词)、特别(形容词、副词)——甚至(连词)等。
【跟踪训练】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2021·调研卷)许多私营企业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工人每天工作9个小时以上,________违反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
(2)(2021·模拟卷)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_______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3)(2021·期末卷)一场胜利,让恒大刷新了中国足坛的诸多纪录,但相较于恒大的野心,这一切才________开始。
A.公然偶尔刚刚 B.公开偶然刚刚C.公开偶尔刚才 D.公然偶然刚才【答案】A【解析】“公开”是动词(使秘密的成为公开的)或形容词(不加隐蔽的;面对大家的);“公然”是副词(公开地;毫无顾忌地)。
句中修饰动词“违反”,故应选“公然”。
“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
但“偶尔”常作副词,修饰动词;“偶然”常作形容词,修饰名词。
句中用于修饰“飘落”,所以应选“偶尔”。
“刚才”,时间名词,指刚过去不久的时间;刚刚,时间副词,指仅仅非常短的时间以前。
句中是充当“开始”的状语,应该用时间副词“刚刚”。
(二)关注搭配【释义】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换用。
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
届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案正确使用虚词
第二节正确使用虚词考情大视界“正确使用虚词”属于《考试大纲》中的“表达应用”范畴,能力层级为D级。
虚词是构筑语言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专指那些表示的意义不太实在,一般不能单独使用,但能帮助实词构造句子的词。
它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高考对虚词的考查,常体现在正确使用词语、辨析修改病句、变换选用句式、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等题型中。
虚词考查主要包括一些副词、介词及关联词语等,主要命题形式是选择与填空两种。
高考虚词考查中常见的设误点如下:1.错位:所谓错位,是指句子中需要某一个虚词,只是这个虚词的位置不当的错误。
例:第二天,三个人又商量了一个主意:把他们科学试验的意义和已经取得的进展情况,向上海市委领导写一封信。
(句中第二个“的”位置不当,应将其移至“进展”后。
)任何虚词在句中都有其“专座”,如副词一般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介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连词虽然不和任何句子成分发生关系,但由于表意的需要,其位置有时在主语之前,有时却在主语之后,不能随意挪动,不然就会犯“错位”的毛病,从而影响文意的表达。
因此,我们要明辨虚词的位置。
2.多余或残缺:多余是指文句中根本不需要某一虚词时却用了某一虚词的错误。
例1:麦吉尔大学有象牙塔之称,在全国大学评比中曾连续名列第一,吸引了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自”和“于”都是“从”之意,“来自”即“从……来”的意思,“于”字就多余了。
) 例2:桂林山水不仅以它的秀丽多姿吸引了无数游客,以它的奇特风貌把人们带入梦幻的仙境。
(“不仅”之后应有“而且”与之搭配。
)虚词运用既要不多余,又不能残缺,特别是关联词语,我们要注意哪些词经常搭配使用,哪些词既可搭配使用又可单用。
根据句子表意的需要,该用则用,不该用就不用,不要强求。
3.误用:误用是指句子中需要用某一个虚词而运用时却用了另一个虚词的错误。
例:这次他是有惊无险,但是有一点皮外伤而已。
(句中“但是”处需要用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虚词,应用“只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辨析与使用虚词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
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
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
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