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有意义的商;5÷0得不到商.(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字母表示:a÷a=1(a不为0)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四、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四下第1单元笔记

四下第1单元笔记

四下第1单元笔记
以下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笔记,涵盖了知识点和关键概念:
1. 大数的认识:
大数是指很大的数,通常超过一万或者一亿。

我们用十进制数来表示大数,使用“万”、“亿”等作为大数的单位。

读法: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对于连续的0,只读一次“零”。

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2. 近似数:
近似数是指接近准确值的数,通常表示一个数的近似值。

近似数的取法有“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3. 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数是指使用0、1、2、3、4、5、6、7、8、9十个数字表示的数。

每相邻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的产生:
数字符号的发明:古代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初有0、1、2、3、4、5、6、7、8、9十个数字符号。

位置值的发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表示更大的数,于是有了位置
值制,也就是每个数字符号所占的位置都有一个名称,叫做数位。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 0;字母表示:0÷a(a≠0)=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8)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

字母表示:A÷A=1(a不为0)4、四则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租船问题两个原则:(1)尽可能多的租单座便宜的;(2)尽可能坐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及典型易错题详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及典型易错题详解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及典型易错题详解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0=(a)0+(a)=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0=(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a=(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0=(0);(0)×a=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a=(0)⑥0不能做(除数):a÷0=(无意义)6、租船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1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1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1单元知识点归纳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1单元知识点归纳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1单元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1单元知识点归纳 1一单元:四则运算(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在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注: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叫中括号,它必须用在小括号的外面,和小括号一样,都是改变运算顺序。

算式中同时出现两个一样的括号,可以同时计算。

(二)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1单元知识点归纳 21、解决合理安排时间问题需要按以下步骤进行:(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

(2)知道每项事情各需要多长时间。

(3)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就尽量同时做,这样最省时间。

2、烙饼问题的解决: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 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 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 a = 0④一个数和0 相乘,结果得0:a × 0 = 0 ; 0 × a = 0⑤0 除以一个非0 的数,结果得0:0 ÷ a = 0 ;⑥0 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5、租船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各版本)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各版本)

人教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5)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6)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结果得零:a -a =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 ×0 = 0 0 ×a =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a = 0⑥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5、解决问题————租船问题◆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共有32人,租小船每条24元,限乘4人;租大船每条30元,限乘6人,怎样比较哪种船的租金便宜第一步:比较哪种船的租金便宜小船:24÷4=6(元/人)大船:30÷6=5(元/人)经比较大船便宜。

最新四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复习讲义

最新四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复习讲义

最新四年级数学下第⼀单元复习讲义第⼀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知识点讲解】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个加数3、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个加数,求另⼀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要点提⽰:1、运⽤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可以验算加减法。

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巩固练习】1、填⼀填(1)和=加数〇加数加数=()〇另⼀个加数(2)差=被减数〇()减数=被减数〇()被减数=()〇()(3)减法是加法的()运算(4)根据1266-352=914,直接写出下⾯两题的得数。

1266-914=() 914+352=()(5)⼀个加数是90、另⼀个加数与这个加数相同,它们的和是()(6)在⼀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32,减数是65,被减数是()(7)两个数的和是560,其中⼀个加数是126,另⼀个加数是()(8)被减数是254,差是160,减数是()3、计算下⾯各题,并利⽤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进⾏验算。

379+56= 652+163=900-193= 1035-863=4、看谁算得⼜快⼜对。

320+182=()320+()=716 256+()=123563-()=183 582-126=()()-123=965、(1)啄⽊鸟⼀天吃了596只害⾍,⼭雀⼀天吃了148只害⾍。

啄⽊鸟和⼭雀⼀天⼀共吃了多少只害⾍?(2)啄⽊鸟和⼭雀⼀天共吃了644只害⾍,其中⼭雀⼀天吃了148只害⾍,啄⽊鸟⼀天吃了多少只害⾍?6、在□⾥填上合适的数。

□ 8 4 □ 4 □ 9+ 6 □□ + 9 □ 1 5□ 1 3 2 □ 6 3 5 □7、超市⼀台电视机卖4300元,⼀部⼿机2400元。

(1)李阿姨买了⼀台电视机和⼀部⼿机,共花了多少钱?(2)李阿姨共带了10000元,付款后还剩多少钱?能⼒提升1、在□⾥填上合适的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整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关系式: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整数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关系式:被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整数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关系式: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整数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1)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 (无意义)
2、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 0
2、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4、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5、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6、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
1、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便宜,就考虑先租这种船,如果船没坐满,就再进行调整;
2、尽量不空座或少空座。

解题策略:解决租船问题时,尽量乘坐人均租金便宜的船,大小船搭配正好满员,没有空余座位时最省钱
方法:
先分析分步算式的关系,从最后一道算式入手,找出算式中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同时进行代入。

如果需要改变运算的顺序,就要加括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