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泌尿系统

合集下载

解剖学基础 第05章 泌尿系统

解剖学基础 第05章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 Urogenital system
二、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1.肾 Kidney
2.输尿管 Ureter
3.膀胱 Urinary Bladder 4.尿道 Urethra
功能:
排出机体新成代谢中产生的废 物和多余的水分,保持机体内
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1.肾 Kidney ( renes or nephros, renal)
肾的被膜
纤维囊
包裹于肾实质表面,与肌织 膜连结疏松,易于剥离,剥 离困难即为病理现象
肾的被膜
脂肪囊 肾筋膜
肾的结构
肾皮质 肾髓质 肾小盏 (7-8)
肾 柱
肾锥体(15~20)
肾乳头
肾盂
肾大盏 (2~3)
肾移植的解剖学基础
肾移植是目前器官移植中较为成熟的、数量较多、 成功率较高、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70%的一种器官移植手 术。 对于供体肾的要求是:肾的生理良好,有丰富的血 液循环管道。必须使保留的输尿管有良好的血液供应, 通常输尿管动脉来源于肾动脉。供体肾取出后必须保存 在含有高渗透压;高浓度的钾过、钙、镁的低温营养保 存液中。 肾移植的受体位臵:通常将移植的肾脏放在受体的 盆腔内,髂窝部是移植肾放臵的较理想部位。 Murray(1956年)首次报道了从腹膜外将肾脏移植到髂窝 的手术方法。
肾蒂内各结构的排列:
前→后:肾V、肾A、肾盂 上→下:肾A、肾V、肾盂 肾窦:由肾门伸入肾实质的凹陷,为肾 血管、肾大、小盏、肾盂和脂肪等占据。 肾窦是肾门的延续,肾门是肾窦的开口
肾动脉 肾静脉 肾 盂
位置 position
位于腹腔内,脊柱两侧,腹 后壁腹膜的后方,为腹膜外位 器官 左肾:第11胸椎体下缘和第23腰椎椎间盘之间 右肾:第12胸椎体上缘到第3 腰椎体上缘之间

人体解剖学第六章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六章泌尿系统
根据医生建议,接受专业治疗,如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定期随访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随访,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合理用药,避免药物对泌尿系统的损害
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注意药物副作用
了解所用药物的副作用,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 馈。
泌尿系统的位置与毗邻
位置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输尿 管沿腹膜后壁下行至盆腔,膀胱 位于盆腔内,尿道起始于膀胱颈 部,终于尿道外口。
毗邻
肾脏与肝脏、脾脏、胃等器官相 邻,输尿管与卵巢、子宫等器官 相邻,膀胱与直肠、子宫等器官 相邻。
泌尿系统的生理意义
01
02
03
04
维持内环境稳定
通过排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 平衡,保证内环境的稳定。
05 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与诊 断方法
尿液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
通过对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等物理性质进行检测, 可以初步判断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尿沉渣检查
通过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进 行显微镜检查,可以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等疾病。
尿蛋白检查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判断肾脏的滤过功能是否正常, 有助于诊断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肾脏的生理功能
排泄功能
通过生成尿液排出体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调节水、电解质以及酸 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肾脏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肾素、前列腺素、激肽等,参与 调节血压、红细胞生成和钙磷代谢等生理过程。
03 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构 与功能

系统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系统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精囊
2021/8/25
膀胱位置随尿量不同而变化
2021/8/25
(二)、形态:尖、底、体、颈
膀胱尖
膀胱体
膀胱颈
2021/8/25
膀胱底
膀胱 输尿管
(三)、内面结构
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
膀胱三角是膀胱底内面, 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 间的三角区域。此区粘膜 光滑无皱襞,是肿瘤和结 核好发部位。
四. 乳房
1.位置:
胸前部,胸大肌表面
2.形态:

呈半球形,中央有乳头,
大 肌
乳头顶端有输乳管的开口。
3.结构:
由皮肤、皮下脂肪、纤维组织 和乳腺构成。 有15- 20个乳腺叶。
乳腺小叶 乳房悬韧带 输乳管
输乳孔 乳头
2021/8/25
乳房脂肪体
会阴 perineum
狭义:肛门与外生 殖器之间。亦称产 科会阴。 广义:封闭骨盆下 口的所有软组织。 分为尿生殖区和肛 区。
生殖腺(卵巢)
内生殖器 输送管道(输卵管、子宫、阴道)
组成
附属腺(前庭大腺)
外生殖器
2021/8/25
(一) 内生殖器
1. 卵巢(产生卵子)
卵巢悬韧带
位置:位于骨盆侧壁的 卵巢窝内
形状:呈扁卵圆形
固定卵巢的韧带:
卵巢
卵巢悬韧带
输卵管
卵巢固有韧带
子宫
卵巢固有韧带
2021/8/25
2. 输卵管(输送卵子的管道)
2021/8/25
小结
1.男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 睾丸及附睾的形态与位置。 输精管的分部,输精管结扎的常用部位。 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 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形态、结构特点

人体解剖学第五章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五章泌尿系统
骶髂关节前方下行达坐骨棘水平。输尿管在盆腔内的行程男女有差异。 男性输尿管行经膀胱底处,走在输精管的后方并与之交叉;女性输尿 管行经子宫颈外侧约2 cm处,绕过子宫动脉后下方并与之交叉 。
3.输尿管壁内部
输尿管壁内部是输尿管斜行穿膀胱壁的部分,长约1.5 cm。当膀 胱充盈时,膀胱内压力升高引起壁内部管腔闭合,可阻止尿液由膀胱 向输尿管返流。
第一节 肾
2.肾的毗邻
两肾的上端附着有肾上腺。两肾后方上1/3部分与膈相邻,下部 与腰大肌、腰方肌及腹横肌相毗邻。左肾前上部邻接胃底后壁,左 部与结肠左曲相邻,中部有胰尾横过肾门前方。右肾前上部邻接肝 右叶,下部与结肠右曲相邻,内侧与十二指肠降部相邻。
第一节 肾
三、肾的被膜
肾表面包有3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2.肾的毗邻
窦内。脂肪囊对肾起弹性垫样保护作用。 3.肾筋膜 肾筋膜被覆在脂肪囊的外周,分前、后两层,两层在肾的外侧和
上方互相融合,在肾的下方互相分离,其间有输尿管通过。肾筋膜 对肾的位置起固定作用。
第一节 肾
四、肾的结构
在肾的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
1.肾皮质 肾皮质位于肾实质的浅层,厚1~1.5 cm,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一、肾的形态
第一节 肾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第一节 肾
1.肾的位置
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隙内,略呈“八”字形排列,属于腹 膜外位器官。两肾的位置并不对称,右肾受肝的影响,比左肾约低 半个椎体。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右 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二、输尿管的狭窄
第二节 输尿管
输尿管全程有3处狭窄,其中上狭窄位于 肾盂、输尿管移行处;中狭窄位于小骨盆上 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下狭窄为输尿管 壁内部。以上狭窄处是输尿管结石易于嵌顿 的部位。

解剖学部分-泌尿生理

解剖学部分-泌尿生理

4. 马肾
属于平滑单乳头肾,不仅肾叶之间 的皮质部完全合并,而且相邻肾叶间髓 质部之间也完全合并,肾乳头融合成嵴 状,称为肾嵴。右肾略呈三角形,左肾 呈豆形,位于最后二三肋骨椎骨端和第 l~3腰椎横突腹侧。
二.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一)输 尿 管
(二)膀 胱
(三)尿结构 肾位于最后几个胸椎和前3个腰椎腹侧,左、 右各一。 营养状况良好的动物,肾周围有脂肪包裹, 叫肾脂囊。 肾的内侧缘凹人叫肾门,是输尿管、血管(肾 动脉和肾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地方。 肾门深入肾内形成肾窦,是由肾实质围成的 腔隙,以容纳肾盏和肾盂。 肾的表面包有一层薄而坚韧的纤维囊,也称 被膜。健康动物肾的纤维囊容易剥离。
2. 猪肾 属于平滑多乳头肾。肾叶的皮质部 完全合并,但肾乳头仍单独存在。左、 右肾呈豆形,位于最后胸椎和前3个腰 椎横突腹侧。每个肾乳头与一个肾小盏 相对,肾小盏汇人两个肾大盏,后者汇 成肾盂,接输尿管。
3. 羊肾和犬肾 均属于平滑单乳头肾。两肾均呈豆形, 羊的右肾位于最后肋骨至第2腰椎下,左肾在 瘤胃背囊的后方,第4、第5腰椎下。犬的右 肾位置比较固定,位于前3个腰椎椎体下的下 方,有的前缘可达最后胸椎。左肾位置变化 较大,当胃近于空虚时,肾的位置相当于2-4 腰椎椎体下方。当胃内食物充满时,左肾更 向后移,左肾的前端约与右肾后端相对应。 羊和犬的肾除在中央纵轴为肾总乳头突人肾 盂外,在总乳头两侧尚有多个肾嵴,肾盂除 有中央的腔外,并形成相应的隐窝。
(1)血管球 (如图) 一团毛细血管,入球动脉粗,反复 分支后又汇成一条较细的出球动脉。管 壁的内皮细胞有许多小孔,所以有滤过 能力。 血中的水分、尿素、尿酸和一些营 养物质都能滤出,形成原尿。
(2)肾小囊 包在血管球外的双层杯状囊。分壁层与脏 层,两层之间为囊腔,壁层的细胞为单层扁 平上皮,脏层的细胞为多突扁平细胞,称足 细胞,相邻足细胞的突起互相嵌合,附着在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膜上,突起之间有裂 孔,足细胞是重要的滤过装置,突起的膨大 或缩小可调节管腔,控制滤过液的分子及滤 过量。

解剖学基础课件第章-泌尿系统

解剖学基础课件第章-泌尿系统
Page 15
图 7-9 足细胞与毛细血管超微结构模式图
P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 16
(2)肾小管 是由单层上皮细胞围成的小管, 有重吸收和排泄等作用。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又 分为近端小管曲部和近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 小管(又分为远端小管直部和远端小管曲部)。近 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小管直部三者构成“U” 形的袢,称为髓袢(肾单位袢)。
Page 26
第四节 尿 道 男性尿道有排尿和排精的双重功能,故在男性
生殖器中叙述。 女性尿道长 3 ~ 5 cm,直径约 0.6 cm,易于
扩张。女性尿道位于阴道的前方,它起自膀胱的尿 道内口,向前下穿过尿生殖膈,终于阴道前庭的尿 道外口。
Page 27
思考与探究 1.肾位于何处?与椎骨和第 12肋有什么关系?肾 有病时何处可有压痛? 2.请说出肾结石脱落时可能在哪些部位滞留? 3.为女性病人导尿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Page 17
3.球旁复合体 由球旁细胞和致密斑等组成(图 7-10)。
(1)球旁细胞 入球微动脉在靠近血管球处, 管壁中的平滑肌细胞发生了上皮样改变,称为球旁 细胞。
(2)致密斑 远端小管靠近肾小体侧的上皮细 胞增高、变窄,紧密排列成椭圆形斑块,称致密斑 。
Page 18
图 7-10 肾小体和球旁复合体模式图
Page 20
(二)肾血液循环特点 肾血液循环有营养肾组织和生成尿的双重作用 ,故有以下特点:①肾动脉直接起于腹主动脉,短 而粗,血流量大,每 4 ~ 5分钟流经肾的血量相当 于体内血液总量。②血管球的毛细血管两端皆为微 动脉,入球微动脉管径比出球微动脉粗,使血管球 内血流量大,血压高,有利于滤过。③肾内两次形 成毛细血管,即血管球和球后毛细血管网,血管球 有利于血液滤过生成原尿,球后毛细血管有利于对 原尿中物质的重吸收。

解剖学 泌尿系统PPT课件

解剖学 泌尿系统PPT课件

维持内环境稳定 肾2
生成尿
组成
输尿管2 膀胱1
输送尿 储存尿
尿道1
排出尿
3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实质性器官, 红褐色, 表面光滑, 质软, 形似蚕豆, 左、右各一, 前、后面, 上、下端, 内、外侧缘
4
肾门 :指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有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肾门诸结构为结缔组织包裹组成肾蒂。 从前向后:静脉→动脉→肾盂 从上向下:动脉→静脉→肾盂
25
问题
1、泌尿系统的组成 2、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 3、什么是肾门? 4、什么是肾区? 5、简述肾的位置。 6、什么是肾柱? 7、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
26
肾的微细结构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曲部 近端小管
直部

肾小管 细段
(肾单位袢)
尿 小
直部

远端小管
曲部
集合小管(髓放线、肾锥体) 球27 旁复合体
肾动脉 肾段动脉 肾段 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区域的肾实质
5个肾段 上段 上前段 下前段 下段 后段
肾内静脉无一定节段性
前面
后面
肾段的划分,为肾局限性病变的定位及肾段或肾部分切除提供 了解剖学基础。
23
肾段血管和肾段
前支 肾 动 脉
后支
24
上段 上前段
后段
下前段 下段
前面
后面
肾 的 血 管 铸 型
内脏学
第六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 胱 第四节 尿 道
1
学习目标
•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位置和形态及女性尿 道的特点。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潘殿兴第5章泌尿系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尿酸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肾,在肾内形成尿液,然后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当尿液达到一定量后,再经尿道排出体外。

泌尿系统对维持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

第一节肾一、肾形态肾为成为的实质性器官,形如蚕豆,左、右各一,新鲜时呈红褐色。

肾表面光滑,可分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侧、---中部呈四边形的凹陷称肾门为肾血管。

神经。

淋巴管。

肾盂。

出入门户。

肾长8-----14cm宽5-----7cm厚3----5cm重134------148g。

外侧两缘。

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

前面较隆凸,朝向前外侧,后面较平坦,紧贴腹后壁。

二、肾位置与毗邻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在腹膜后方紧贴腹后壁上部。

两肾的上端较靠近脊柱,下端的稍远离,略呈八字形排列。

肾的位置有个体差异,女性稍低于男性,儿童低于成人。

右肾因受肝的影响,略低于左肾。

1---2c两肾上端相距较近。

距正中线3.8cm下端距正中线1.2cm上端下端第12肋右肾平第12胸椎体上缘平第3腰椎体上缘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肾门;约在躯干背面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相当9肋软骨前端高度。

形成的夹角处。

某些肾病患者,叩击或触压该区常引起疼痛。

肾的毗邻关系比较复杂。

两肾上端内侧由肾上腺附着。

后面1/3与膈相贴,并与胸膜腔的肋膈隐窝相邻,下2/3与腰大肌、腰方肌及腹横肌相贴。

左肾前面自上而下分别与胃、胰、空肠相邻,外侧缘于脾和结肠左曲相接触;右肾前面近内侧缘邻十二指肠降部,外侧邻接肝右叶和结肠右曲三、肾被膜1、纤维囊为紧贴肾实质表面的一层薄而坚韧的结缔组织膜,正常情况下,易与肾实质分离,但在病理情况下,则与肾实质粘连,不易剥离。

2、脂肪囊为位于纤维囊外面、包绕于肾及肾上腺周围的脂肪组织,并经肾门延伸至肾窦内。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培训课件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培训课件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35
五、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 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微动 脉-----血管球-----出球微动脉----球后毛细血管(肾小管周围) -----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
叶间静脉、肾静脉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36
肾的血液循环 特点:
(1)发自腹主动脉,流量大,流速快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41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42
第四节 尿道urethra
男性尿道:排尿和排精的共同通道,较长 女性尿道:较男性短,仅有排尿功能。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43
细胞界线不清。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20
近曲小管高倍镜像
刷状缘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Fra bibliotek刷状缘
21
直部-- 与曲部相似,但细胞略小,上 述结构不如曲部发达
功能:重吸收的重要场所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22
(2)、 细段 thin segment
于髓放线和肾 锥体内,直径 10-15um,单 扁上皮,细胞 薄,细胞浅, 无刷状缘。
4
肾 Kidney
二、肾的形态
是成对的实质性脏器,形 似蚕豆。肾分上、下端, 内、外侧缘和前、后面。
肾门 Renal hilum:
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肾盂出入的部位。
肾蒂 Renal pedicle:
出入肾门的血管、淋巴管、
神经、肾盂等结构被结缔
组织包裹。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5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30
(三)、球旁复合体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输尿管上端接肾盂,在腹膜的后方, 沿腰大肌内侧的前方垂直下行,于小骨 盆上口处跨越髂总动脉分叉处的前方入 盆腔,至膀胱底的外上角,斜穿膀胱壁, 开口于膀胱底内面的输尿管口。
腹后壁的结构
输尿管按照经过的位置可分为腹部、盆部和壁内部3部分。
输尿管腹部:自肾孟下端至小骨盆入口处; 输尿管盆部:小骨盆入口处至穿膀胱壁之前的部分; 输尿管壁内部:输尿管穿经膀胱壁的部分。
第七章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功能: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
生的废物、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 等,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肾,在肾 内形成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 暂时储存,当尿液达到一定量后, 再经尿道排出体外。
泌尿系统模式图
目录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胱 第四节 尿道
1.肾小体(肾小球)
血液从血管球的毛细血管渗入肾小 囊腔内形成原尿时,必须通过滤过 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裂孔 膜),也称为滤过屏障。
屏障受损时,大分子物质甚至血细 胞都可漏入肾小囊腔内,会出现蛋 白尿或血尿。
滤过屏障模式图
2.肾小管
单层上皮性小管,与肾小囊外层相续, 终于集合管,有重吸收原尿中的某些成分 和排泄等作用。
膀胱(男性盆腔正中矢状切片)
三、膀胱壁的构造
膀胱壁分3层,由内向外依次黏膜层、肌层和外膜。
1.黏膜层
由固有层和上皮构成。上皮为变移上皮,固有层为疏松 结缔组织,含有较多的弹性纤维。
膀胱空虚时,黏膜形成许多皱襞,充盈时消失。 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
角形区域,黏膜始终光滑无皱襞,称膀胱三角, 是结核、炎症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两输尿管口之间横行的黏膜皱襞称输尿管间襞, 呈苍白色,是膀胱镜检查寻找输尿管开口的标志。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大量输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滤过压
GFR
4. 肾血浆流量 虑过平衡点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速度加快 GFR
很快达到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二 各段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功能
1.概念
重吸收: 指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 到血液中的过程
2. 重吸收方式 1)被动重吸收: 2)主动重吸收:
3. 重吸收的特点 ◇选择性 ◇差异性 ◇有限性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结构
一、肾的位置:腹后壁脊柱两侧:左肾 T11-L2;右肾:T12-L3 二、形态: (1)两端:上端:宽薄;下端:窄厚
(2)两面:前面:凸;后面:平 (3)两缘:外侧缘:向外隆凸;内侧缘:凹有肾门、肾V、肾垂及N,淋巴管出入部 (4)被膜:内层:纤维囊、中层:脂肪囊、外层:肾筋膜
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K+、血Na+改变 心钠素:排纳利尿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原尿 数量 125mlx60x24=180L/天
质量 去蛋白的血浆 其他成分和血浆相同
99%被重吸收
终尿
1-2L/天 平均1.5L/天
无糖、Na、Cl、K少尿素、 肌酐比原尿多
1%排出体外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第三节 尿生成的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浓度的影响 小管液中某溶质浓度 管腔中渗透压
滤过平衡: 有效滤过压下降到零时, 滤过停止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cap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有统效滤过示意图
(三)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的因素
1. 大失血、休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
肾内直小血管袢与髓袢伴行,利于肾小管与集合 管重吸收与尿浓缩
肾内各区血流量不同, 皮质血流量大、快; 髓质血 流小,慢。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的 变化,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 调节。
肌源性机制:当肾灌注压( 80~180 mmHg )增高时, 血管平滑肌因灌注压增加而受到牵张刺激,使得平滑肌的 紧张性加强,血管口径相应地缩小,血流的阻力相应地增 大,保持肾血流量稳定。
泌尿小管各 段模式图
(3)集合管与乳头管
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 管在皮质内陆续汇集 到集合管。
集合管为一直管,从 皮质直行通过髓质。
许多集合管汇入乳头 管,然后通到肾小盏 。
(二)肾小球旁器
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间质 细胞)组成。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位于肾小体三角区 。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ppt
第一节 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及其途径 排 泄: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体内的代谢终
产物、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机体的异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皮肤
排泄
泌尿系统
消化道
呼吸道
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球旁细胞
系膜细胞
球旁复合体模式图
致密斑
球旁细胞
三、肾血液循环
肾血液循环
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 其分支经叶间动脉→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又分支成肾小球毛 细血管网,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而离开肾小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肾的位置和毗邻
成年人的两肾位于腹膜后间隙,脊柱两旁, 呈"八"字形排列,通常为左高右低. 左肾上,下端分别对应于第12胸椎和第3腰 椎的椎体上缘水平,右肾上下端则分别对应 于该两椎体的下缘水平.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三.肾的被膜
肾的表面包绕三层被膜, 自内向外依次为 纤维囊 fibrous capsule 脂肪囊 fatty capsule 肾筋膜 renal fascia 肾的正常位置由肾被膜,肾血管,肾的 毗邻器官,腹内压以及腹膜等固定并保持.
泌尿系统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urinary system
组成: 组成: 1.肾 1.肾 2.输尿管 2.输尿管 3.膀胱 3.膀胱 4.尿道 4.尿道 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形成并排出尿液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urinary system
泌尿器官——1.肾 1.肾 1. 输尿管道——2.输尿管 2.输尿管 2. 3.膀胱 3.膀胱 4.尿道 4.尿道
男性尿道 男性 全长约16~22cm, 分3部: 前列腺部 膜 部 特点: 海绵体部 3个狭窄 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 个狭窄:尿道内口, 膜部和尿道 个狭窄 尿道内口 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 3个扩张 个扩张:前列腺部,尿道壶腹和舟状窝 个扩张 2个弯曲 耻骨下弯,耻骨前弯. 个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 个弯曲 耻骨下弯
输尿管有3个狭窄: 3个狭窄 ①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②骨盆上口跨越髂血管交叉处; ③壁内段.
第三节 膀胱urinary bladder
一,膀胱的形态 肌性囊状器官, 成人的平均容积约 300~500ml. 空虚时呈三棱椎 形,分膀胱尖,膀 尖 胱体,膀胱底和膀 体 底 胱颈4部分. 颈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第一节 肾kidney
一,肾的形态 实质性器官, 形似蚕豆,左右 各一. 位于脊柱两 侧贴于腹后壁. 内缘中部凹陷,称肾门 肾门,是肾血管和肾盂 可分上,下两端, 肾门 等结构出入的部位. 内外两缘,前后 两面. 出入肾门的结构合称肾蒂 肾蒂. 肾蒂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上 上前
五.肾的血管与肾段
肾动脉 肾段动脉及肾段 肾静脉
下前 下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第二节
输尿管ureter 输尿管
为一肌性管状结 构,全长20~30cm. 贴腰大肌前面下行, 入盆腔后向内下方 穿入膀胱. 依其行程可分为腹段,盆段和壁内段.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其盆段前方,在 男性有输精管越过, 在女性有子宫动脉 越过(距子宫颈约 1.5cm处).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三,膀胱的位置和毗邻
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男女有别) 后方 ◆女性 子宫和阴道; 女性—子宫和阴道 女性 子宫和阴道; ◆男性 精囊腺, 输精管壶腹和直肠. 男性—精囊腺 输精管壶腹和直肠. 男性 精囊腺,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第四节 尿道urethra 尿道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女性尿道 女性 全长约4~6cm, 以尿道外口开口于 阴道前庭. 特点: 短,宽,直.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小结及复习思考题
1.试述肾的位置,形态和内部结构. 2.试述输尿管的形态结构特点,分部及 其狭窄处的临床意义? 3.不同年龄和充盈状态下膀胱的形态位 置对临床操作会有什么影响? 4.比较男,女性尿道结构的异同点及各 自的临床(应用)意义.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二,膀胱的内部结构
☆膀胱三角
trigone oபைடு நூலகம் bladder
膀胱底内面,两侧 输尿管口与尿道内 口之间的平滑三角 区称之. 输尿管间襞, 输尿管间襞,膀胱垂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三,膀胱的位置和毗邻
在成人,空虚 的膀胱居小骨盆内, 上方有腹膜覆盖, 为腹膜间位器官. ★膀胱充盈时, 膀胱尖及腹膜返折 线可上升至耻骨联 合以上.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四.肾内部结构
肾实质分为肾皮质 肾皮质 和肾髓质 肾髓质. 肾髓质 肾皮质 renal cortex 在表层,其伸入肾锥体之 间的部分称肾柱. 肾髓质renal medulla 肾髓质 形成15~20个肾锥体,顶端 为乳头孔.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温广明制作
由肾门往内, 肾实质围成肾窦 肾窦, 肾窦 内有7~8个肾小盏, 2~3个肾大盏和由 肾大盏合成的前后 扁平,漏斗状的肾 盂(等结构). 肾盂离开肾门下行并变细,约在第2腰椎 上缘处移行为输尿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