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磁共振影像诊断PPT
合集下载
子宫腺肌病 PPT课件
15
临床表现:体征
子宫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 质硬有压痛(经期更甚) 15%-40%合并卵巢内异症,粘连致子宫活动度差。 半数同时合并子宫肌瘤。
202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
16
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术前诊断本病最有效的手段 。B超可 见子宫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病灶内呈不均质高回 声
• 高碳酸血症:人造气腹时,由于大量二氧化碳充入腹腔,弥散 入血而发生 表现为呼吸浅慢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术后常规吸氧 促进机体吸收和排出二氧化碳
2021/7/8
27
健康宣教(饮食)
• 1、不要吃酸 酸性食品有固涩收敛作用,使血液涩滞,不利 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
• • 2、不要吃辣 辛辣温热、刺激性强的食品,会加重盆腔充血、
2021/7/8
21
治疗
• 海扶刀 奥洛克 超声消融法:低能量的超声波经超声聚焦刀准 确聚焦于靶组织,然后通过生物温热效应使病变组织变性和坏 死,或使子宫内膜的病变组织得以消融。
• 治疗缺点 腺肌瘤、腺肌症的病灶不易消除
2021/7/8
22
治疗:手术
适用于:
症状严重 年龄偏大 无生育要求 药物治疗无效
• 北京协和医院(1961-1974)统计10多年间2669例妇科手术中, 肌腺症发病占7.8%。
• Vercellini(1995) 统 计 1334 例 子 宫 切 除 标 本 中 , 子 宫 肌 腺 症 发 生占24.9%。
• 总的文献报告肌腺症的发生率为5%--70%。
2021/7/8
8
• 至发今病尚不机清楚理
2021/7/8
13
临床表现: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共32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子宫腺肌症影像诊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药物治疗
保守性手术治 疗 根治性治疗
雄激素类衍生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素激动剂GnRHa、孕激素类药、短效 复方避孕药、米非司酮、曼月乐、中 药等
子宫腺肌瘤局部切除术、子宫内膜祛 除术、子宫内膜电凝术、介入治疗、 骶神经切断等
子宫全切术,适用于症状重、年龄大、 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
小结
• 常见的非肿瘤性妇科疾病。 • 好发于30-50岁左右经产妇。 • 影像表现:子宫体积增大,结合带增厚,
病理
• 大体标本见子宫增大,以前后径增大明显, 多累及后壁,剖面见肌壁显著增厚变硬, 无漩涡状结构,于肌壁中可见粗厚肌纤维 带和微囊腔,腔内偶有出血灶。
• 镜下子宫肌层可见内膜腺体及间质,呈岛 状分布,部分腺体呈囊状扩张,周围有肥 大的平滑肌纤维
临床表现
• 主要症状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 • 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 增大的子宫刺激和压迫膀胱出现尿频。 • 不孕和早期流产。 • CA125可增高。
• 子宫体积增大,内膜结合带增厚(12mm以上)
• 弥漫型表现为结合带弥漫性均匀或不均匀增厚;
• 局限型表现为结合带团块状增厚
结合带增厚是常用的诊断指标,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 而且结合带厚度受患者年龄、激素水平、异位内膜的数量、 活性及状态等多因素影响。
患者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及其他占位性疾病 等,致使结合带测量困难。
检查方法
• 超声(操作简单、无创、安全。) • CT • MRI优点:无创,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治疗效果评估有重要 价值。)
影像表现-US
• 经阴道三维彩超声像表现: • 1)子宫腺肌瘤:子宫内部回声不均,病灶内部肌层光点
药物治疗
保守性手术治 疗 根治性治疗
雄激素类衍生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素激动剂GnRHa、孕激素类药、短效 复方避孕药、米非司酮、曼月乐、中 药等
子宫腺肌瘤局部切除术、子宫内膜祛 除术、子宫内膜电凝术、介入治疗、 骶神经切断等
子宫全切术,适用于症状重、年龄大、 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
小结
• 常见的非肿瘤性妇科疾病。 • 好发于30-50岁左右经产妇。 • 影像表现:子宫体积增大,结合带增厚,
病理
• 大体标本见子宫增大,以前后径增大明显, 多累及后壁,剖面见肌壁显著增厚变硬, 无漩涡状结构,于肌壁中可见粗厚肌纤维 带和微囊腔,腔内偶有出血灶。
• 镜下子宫肌层可见内膜腺体及间质,呈岛 状分布,部分腺体呈囊状扩张,周围有肥 大的平滑肌纤维
临床表现
• 主要症状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 • 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 增大的子宫刺激和压迫膀胱出现尿频。 • 不孕和早期流产。 • CA125可增高。
• 子宫体积增大,内膜结合带增厚(12mm以上)
• 弥漫型表现为结合带弥漫性均匀或不均匀增厚;
• 局限型表现为结合带团块状增厚
结合带增厚是常用的诊断指标,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 而且结合带厚度受患者年龄、激素水平、异位内膜的数量、 活性及状态等多因素影响。
患者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及其他占位性疾病 等,致使结合带测量困难。
检查方法
• 超声(操作简单、无创、安全。) • CT • MRI优点:无创,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治疗效果评估有重要 价值。)
影像表现-US
• 经阴道三维彩超声像表现: • 1)子宫腺肌瘤:子宫内部回声不均,病灶内部肌层光点
子宫腺肌症-PPT课件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也可以作为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案 之一。其作用机制有:异位子宫内膜坏死,分泌前列腺素 减少,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降低复发率;在位内膜侧 支循环的建立,可由基底层逐渐移行生长恢复功能。但子 宫动脉栓塞术会影响子宫及卵巢的血运,从而对妊娠有不 利影响。可能会导致不孕、流产、早产并增加剖宫产率。
角色与关系型态
性与生殖型态
患者自我感觉良 好,只是很焦虑 疾病的治疗,希 望尽快好转出院
患者入院后能较 好的配合治疗与 护理工作,家庭 关系良好.
21岁结婚,有 1子
戈登11项功能性健康型态
因应与压力耐受型态 价值与信念型态
经济条件尚可, 患者入院后能正 确认识并积极面 对疾病。
无宗教信仰
术前护理诊断
1.知识缺乏:患者对疾病相 关知识的了解不足有关。
1.知识 缺乏
2.焦虑 与恐惧
2.焦虑与恐惧:与病人对手 术的恐惧、担心治疗效果和 预后有关。
1.向病人及家属宣讲疾病相关知识, 告知病人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相关 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2.关心安慰病人,多与患者交流和 沟通,在病人面前不讨论病情的严 重性,鼓励患者说出心里的感受。
• 2.子宫肌瘤:往往无痛经,只有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 肌瘤红色变性时才可以出现剧烈腹痛,但与月经周期无关, 以往可以有子宫肌瘤病史。如果合并子宫腺肌症时就比较 难鉴别的。 • 3.原发性痛经:多发于未婚女子,未产妇女,常于婚后或 产后显著好转或自愈,妇科检查中子宫大小正常。
• 根据子宫腺肌症的病变程度,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侵入肌层 的范围和深度分为局部性和弥漫性(散在性)行入院,神志清,精神好,无腹痛及阴道出血, 医嘱予妇科外护二级,低盐软食,协助各项辅助检查,做好入院的相 关宣教。 • 2016-11-19 患者主诉阴道少量褐色液流出,医嘱予黄体酮针20mg 肌肉注射 每天1次。 • 2016-11-20 患者今无阴道出血,医嘱予改黄体酮针40mg 肌肉注射 每天1次。 • 2016-11-22 将病情告知患方,其要求手术,签字为证,拟明日行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予常规术前准备,术前宣教,予今辰清 90ml分2次口服+中班辉力清洁灌肠。
子宫腺肌症的MRI诊断PPT课件
11
病理表现
12
13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
弥漫型子宫腺肌症
子宫增大并结合带增厚、边界不清--结合带增厚大于12mm诊 断弥漫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结合带10-12mm应结合病变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结合带 不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T2WI上结合带和肌层内大片边缘不清的低信号区域(增生肥 大的平滑肌)内夹杂散在小斑点状异常高信号(异位内膜、内 膜囊肿或出血)。
10
病理表现
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 生和粘连形成。
局部形成内容为经血的白色或红色斑点-大小不等蓝紫色病灶或 囊性肿物。
病灶大小形态:与浸润深度和病变时间有关;与月经周期有关。 镜下主要由内膜腺体、基质组成,含有出血产物、纤维化和炎
性物质,与周围组织粘连。
15
女 49岁
16
•
17
女 39岁 痛经
内膜下囊肿 内膜出血
18
病理:子宫腺肌症
19
子宫腺肌瘤
•
20
21
(子宫腺肌瘤)送检肌组织中查见多灶宫内膜样腺上皮及间质,符合肌腺瘤
22
•
23
Adenomyotic Cyst
24
子 宫 腺 肌 症 来 源 的 腺 癌
25
子宫肌瘤
鉴别诊断
6
a经血逆流 b淋巴道播散 c血液播散 d腹膜转移分化 7
结合带(junction zone,JZ)
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的连接区 由2个亚层组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和子宫内膜下肌层 受体内激素水平、激素环境改变影响
50岁前,JZ厚度逐渐增加 绝经后,JZ厚度下降 JZ厚度的变化在月经周期各个阶段不同,月经8-16天最厚
病理表现
12
13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
弥漫型子宫腺肌症
子宫增大并结合带增厚、边界不清--结合带增厚大于12mm诊 断弥漫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结合带10-12mm应结合病变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结合带 不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T2WI上结合带和肌层内大片边缘不清的低信号区域(增生肥 大的平滑肌)内夹杂散在小斑点状异常高信号(异位内膜、内 膜囊肿或出血)。
10
病理表现
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 生和粘连形成。
局部形成内容为经血的白色或红色斑点-大小不等蓝紫色病灶或 囊性肿物。
病灶大小形态:与浸润深度和病变时间有关;与月经周期有关。 镜下主要由内膜腺体、基质组成,含有出血产物、纤维化和炎
性物质,与周围组织粘连。
15
女 49岁
16
•
17
女 39岁 痛经
内膜下囊肿 内膜出血
18
病理:子宫腺肌症
19
子宫腺肌瘤
•
20
21
(子宫腺肌瘤)送检肌组织中查见多灶宫内膜样腺上皮及间质,符合肌腺瘤
22
•
23
Adenomyotic Cyst
24
子 宫 腺 肌 症 来 源 的 腺 癌
25
子宫肌瘤
鉴别诊断
6
a经血逆流 b淋巴道播散 c血液播散 d腹膜转移分化 7
结合带(junction zone,JZ)
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的连接区 由2个亚层组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和子宫内膜下肌层 受体内激素水平、激素环境改变影响
50岁前,JZ厚度逐渐增加 绝经后,JZ厚度下降 JZ厚度的变化在月经周期各个阶段不同,月经8-16天最厚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04
手术治疗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保守治疗无效或复发患者适应证
药物治疗无效
经过长期药物治疗,患者病情没有得到明 显改善,症状持续存在。
病情复发
患者曾接受过手术治疗,但术后病情复发 ,症状再次出现。
合并其他妇科疾病
患者同时患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等其他妇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原则及优缺点比较
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以 完全切除病灶,避免复发。但术 后可能导致卵巢功能减退、更年
期提前等问题。
腺肌病灶切除术
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以保 留子宫,仅切除病灶部分。但术后 可能存在病灶残留、复发的风险。
子宫动脉栓塞术
通过栓塞子宫动脉,使病灶萎缩。 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可 能出现疼痛、感染等并发症。
疗效评估指标
主要症状缓解程度、子宫体积缩小情 况、血清CA125水平等。
评估方法
采用量表评分、影像学检查、实验室 检查等方法进行疗效评估。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不良反应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凝血பைடு நூலகம்能等指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处理
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02
子宫腺肌症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主要症状
包括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 经前一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
分型
根据病灶分布和子宫形态,可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种。弥漫型表现为子宫均 匀增大,触诊时子宫呈球形或硬结;局限型表现为子宫不对称增大,局部隆起 ,质地较硬。
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子宫腺肌症ppt参考课件
任何一种学说都不能完全解释内异症的发病机制
2020/4/9
4
病因学研究 种植学说
1.经血逆流学说
•经期时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可随经 血逆流
•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 盆腔腹膜
•并在该处继续生长、蔓延,形成盆腔内异 症
2020/4/9
5
种植学说
2.淋巴及静脉播散途径
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 盆腔淋巴管、淋巴结和盆腔静脉中可见子宫 内膜组织
2020/4/9
2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表现多样 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 其次子宫及其他脏腹膜、阴道直肠隔等部位 组织形态学上良性 但临床行为学有种植、侵袭及远处转移等恶性肿 瘤特点 激素依赖性疾病
2020/4/9
3
病因学研究
主要有以下学说: 种植学说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诱导学说
20
2.不孕
盆腔微环境改变影响精卵结合及运送 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抗子宫内膜抗体增加而破 坏子宫内膜正常代谢及生理功能 卵巢功能异常导致排卵障碍和黄体形成不良 卵巢、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受精卵运输
2020/4/9
21
3.性交不适
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局部粘 连使子宫后倾固定者 性交时碰撞或子宫收缩上提而引起疼痛 一般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
2020/4/9
41
手术方式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保留子宫、一侧或双侧卵巢,至少保留部分卵巢组织, 切净或破坏所有可见的异位内膜病灶、分离粘连、恢复 正常的解剖结构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年轻和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保留卵巢功能手术: •切除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保留至少一侧或部分卵巢 •适用于Ⅲ、Ⅳ期患者、症状明显且无生育要求的45岁以 下患者
2020/4/9
4
病因学研究 种植学说
1.经血逆流学说
•经期时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可随经 血逆流
•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 盆腔腹膜
•并在该处继续生长、蔓延,形成盆腔内异 症
2020/4/9
5
种植学说
2.淋巴及静脉播散途径
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 盆腔淋巴管、淋巴结和盆腔静脉中可见子宫 内膜组织
2020/4/9
2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表现多样 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 其次子宫及其他脏腹膜、阴道直肠隔等部位 组织形态学上良性 但临床行为学有种植、侵袭及远处转移等恶性肿 瘤特点 激素依赖性疾病
2020/4/9
3
病因学研究
主要有以下学说: 种植学说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诱导学说
20
2.不孕
盆腔微环境改变影响精卵结合及运送 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抗子宫内膜抗体增加而破 坏子宫内膜正常代谢及生理功能 卵巢功能异常导致排卵障碍和黄体形成不良 卵巢、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受精卵运输
2020/4/9
21
3.性交不适
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局部粘 连使子宫后倾固定者 性交时碰撞或子宫收缩上提而引起疼痛 一般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
2020/4/9
41
手术方式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保留子宫、一侧或双侧卵巢,至少保留部分卵巢组织, 切净或破坏所有可见的异位内膜病灶、分离粘连、恢复 正常的解剖结构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年轻和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保留卵巢功能手术: •切除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保留至少一侧或部分卵巢 •适用于Ⅲ、Ⅳ期患者、症状明显且无生育要求的45岁以 下患者
子宫腺肌症PPT演示课件
23
COC用于治疗AUB-A
有效性:可缓解腺肌病的AUB相关症状如月经过多,并可缓解痛 经,甚至缩小子宫,疗效显著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排卵来抑制腺肌病病灶以及在位内膜中芳香 化酶的表达 使用疗程:可长期服用 安全性:使用前期可能存在激素相关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可延迟疾病的进展或复发,术后长期用药可明显减少 腺肌病或内异症病灶的浸润等,阻止疾病进展,避免其复发
19
4.子宫腺肌症的超声检查的诊断率52.4%,阴 超的诊断率80%,核磁共振诊断率接近 100%。患者一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 的检查,以便利于对病症的治疗。
20
鉴别诊断:
由于妇科病症中很多病症颇为相似,而且表现症状 也有雷同,所以在诊断的时候一定要鉴别诊断。如: 不孕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 妊娠,痛经等等,这样以更好的准确诊断病症,区 别对待。 1.子宫内膜异位症:除去痛经及月经失调外,多有不 孕,腹痛,经期下腹坠胀,妇科检查是子宫大小正 常,常常后位固定,宫颈后上方或骶骨韧带出扪及 一个或数个米粒到蚕豆大小不等的硬结,触痛明显。 如合并子宫腺肌症时就不容易鉴别。
的AUB,可见于有或无慢性AUB病史的患者
5
AUB病因诊断流程
AUB 规范询问月经史 排除妊娠相关出血 确定出血模式
月经频发 月经过多 经期延长 不规律月经
经间期出血
月经稀发
月经过少
闭经
参见闭经指南
6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UB-A)
定义definition 病因etiology 病理pathology 临床表现manifestation 诊断diagnosis 治疗treatment
范围
<21d >35d <7d ≥7d ≥6个月无月经 >7d <3d >80ml
COC用于治疗AUB-A
有效性:可缓解腺肌病的AUB相关症状如月经过多,并可缓解痛 经,甚至缩小子宫,疗效显著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排卵来抑制腺肌病病灶以及在位内膜中芳香 化酶的表达 使用疗程:可长期服用 安全性:使用前期可能存在激素相关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可延迟疾病的进展或复发,术后长期用药可明显减少 腺肌病或内异症病灶的浸润等,阻止疾病进展,避免其复发
19
4.子宫腺肌症的超声检查的诊断率52.4%,阴 超的诊断率80%,核磁共振诊断率接近 100%。患者一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 的检查,以便利于对病症的治疗。
20
鉴别诊断:
由于妇科病症中很多病症颇为相似,而且表现症状 也有雷同,所以在诊断的时候一定要鉴别诊断。如: 不孕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 妊娠,痛经等等,这样以更好的准确诊断病症,区 别对待。 1.子宫内膜异位症:除去痛经及月经失调外,多有不 孕,腹痛,经期下腹坠胀,妇科检查是子宫大小正 常,常常后位固定,宫颈后上方或骶骨韧带出扪及 一个或数个米粒到蚕豆大小不等的硬结,触痛明显。 如合并子宫腺肌症时就不容易鉴别。
的AUB,可见于有或无慢性AUB病史的患者
5
AUB病因诊断流程
AUB 规范询问月经史 排除妊娠相关出血 确定出血模式
月经频发 月经过多 经期延长 不规律月经
经间期出血
月经稀发
月经过少
闭经
参见闭经指南
6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UB-A)
定义definition 病因etiology 病理pathology 临床表现manifestation 诊断diagnosis 治疗treatment
范围
<21d >35d <7d ≥7d ≥6个月无月经 >7d <3d >80ml
子宫、卵巢的MR表现PPT课件
T2WI-DWI融合
I
图
图
6
女性盆腔MRI检查的新进展
• MMRI造影MRI造影
• Cine-MRI:判断子宫收缩能力RI造影
Cine-MRI:判断 子宫收缩能力 • Cine-MRI:判断子宫收缩能力
7
• 女性生殖系统MRI检查前准备 • 了解详细病史 • 明确宫内有无节育器等 • 膀胱充盈1/2左右
24
宫颈癌的MRI分期
I 期:病变限于宫颈,切除后5年存活 率98%
II 期:病变超出宫颈,偏上的侵犯宫旁 组织,II期:偏下的侵犯阴道全程,偏上的侵 犯宫旁和盆壁,5年存活率31%
IV期:侵及膀胱或/和直肠,或淋巴转 移。5年存活率只有8%
中等或稍低信号(通常不易显 示),
T2WI可因多个卵泡结构表现为高 信号,
但其间质部分仍呈稍低信号 输卵管:无法显示
13
正常MR表现:卵巢
14
妇科常见病变
腺肌症 宫颈癌 囊腺瘤 卵巢癌
15
子宫肌腺病
临床非特异性 女性40-50岁 70%有症状,月经紊乱、出血 子宫内膜异位于肌间 子宫平滑肌反应性增生
17
子宫后壁腺肌症病例1
18
19
子宫后壁腺肌症病例2
20
21
病 例 3
22
宫颈癌
女性生殖系统最 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女一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 鳞常肿鳞(状见瘤状85之细细 的%一胞)胞 类女鳞主癌,性状要是腺癌 型生细诊最癌是殖胞断常约系癌手见占最统是段的15最最:类%常常活型见见检的的恶类性型肿(瘤85之%一),腺癌约占15% (主8要5诊%断)手段,:腺活检癌 约占15% 主要诊断手段: 活检
卵 巢 浆 液 性 囊 腺 瘤 图 像 a.MR T1WI显示盆腔椭圆形囊性病变,呈低信号,其内有分隔,外缘光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1WI上肌层内局灶性高信号-出血。 ➢ 增强呈不均匀强化 ➢ 子宫肌层延长扭曲;子宫内膜轻度受压。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
➢ 局限性子宫腺肌症 ➢ 子宫轮廓光滑,不均匀增大,以后壁多见 ➢ 单发多见,可多发 ➢ 肌层内卵圆形、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肿块,多围绕内膜生 长并引起内膜轻度受压变形。 ➢ 信号强度呈与结合带相近的低信号,内见点状出血 ➢ 边界模糊 ➢ 少数可有假包膜
➢ T1WI上肌层内局灶性高信号-出血。 ➢ 部分形成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肿块,围绕内膜生长并引起内
膜轻度受压变形
➢ 子宫肌层延长扭曲
感谢观看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子宫腺肌症磁共振影像诊断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iosis)
➢功能性子宫内膜发生在正常子宫内膜位置 以外的任何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 症。
➢至少10%生育年龄妇女患病,多见于30-45 岁妇女。
病因
病因至今未明,目前有下列学说: ➢ 1.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Sampsonjb最早提出,经期时经血中所含
间质内膜和腺内膜细胞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 植于生殖器官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续生长和蔓延, 以致形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 2.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 3.免疫学说 目前已知多数妇女在月经来潮时均有经血经输卵 管逆流至腹腔,但仅少数发生腹腔子 宫内膜异位症,且此病亦 有遗传倾向,因而推测此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免疫力异常有关。
➢ 弥漫型子宫腺肌症 ➢ 局限性子宫腺肌症
➢宫外型是指子宫以外的器 官有子宫内膜样组织生长, 临床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最常见的受累位置是卵巢、 其余以此为子宫韧带、道 格拉氏窝、子宫的浆膜面、 输卵管、直肠乙状结肠和 膀胱,远处异位可见于腹壁、 脐部、腹股沟、甚至胸膜、 肺、纵隔和脑。
子宫肌瘤总是呈球形,与周围肌层分界 清楚,内膜和结合带呈推移性改变
多发子宫肌瘤
子宫肌壁间多发性平滑肌瘤
子宫收缩
子宫内膜癌
总结
➢ 育龄期女性,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病史。 ➢ 子宫不均匀增大,结合带增厚(>12mm),与肌层分界不
清。 ➢ T2WI上结合带和肌层内大片边缘不清的低信号区域(增生
肥大的平滑肌)内夹杂散在小斑点状异常高信号(异位内 膜、内膜囊肿或出血)。
➢ 功能:调节滋养细胞植入;子宫特殊收缩功能及调节 ➢ 无粘膜下层-无防止粘膜腺体侵入肌层的作用 ➢ 正常5-6mm;T2WI呈低信号
子宫腺肌症临床表现
➢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以继发性, 渐进性痛 经为特点。
➢ 月经失调: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经量增多,经期 延长或月经 紊乱。
➢ 不孕:内膜异位患者不孕率达60%以上,可能与盆腔结构 的改变、卵巢激素的变化、自身免疫应有关、较正常妇女 不孕率高3倍多。
➢良性疾病,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的能 力
➢激素依赖性疾病-雌激素替代疗法或手术。
分型及发病部位
➢ 子宫内膜异位症按内膜异位的位置分宫内型 (interternal endometriosis)和宫外型(external endometriosis)两种。
➢ 宫内型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作良性侵入并伴有肌层 增生的疾病,又名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若异位 的内膜组织被假包膜包裹,孤立成瘤样肿块则称为 腺肌瘤(adenomyoma)。
➢ 子宫肌瘤多信号均匀, T1WI与周围子宫肌层相比 呈等信号, T2WI上呈明显低信号(比结合带信号 低),增强明显均匀强化,低于子宫肌层。
➢ 部分肌瘤外围见高信号环 ➢ 继发变性者信号不均匀(钙化、玻璃、囊变和红色
样变等) ➢ 子宫肌层受压改变
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弥漫,与结合带分 界不清,结合带变为局限性或弥漫性 增宽;
病理表现
➢ 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 生和粘连形成。
➢ 局部形成内容为经血的白色或红色斑点-大小不等蓝紫色病灶或 囊性肿物。
➢ 病灶大小形态:与浸润深度和病变时间有关;与月经周期有关。 ➢ 镜下主要由内膜腺体、基质组成,含有出血产物、纤维化和炎
性物质,与周围组织粘连。
病理表现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
➢ 弥漫型子宫腺肌症
➢ 子宫增大并结合带增厚、边界不清--结合带增厚大于12mm诊 断弥漫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 结合带10-12mm应结合病变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结合带不 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 T2WI上结合带和肌层内大片边缘不清的低信号区域(增生肥 大的平滑肌)内夹杂散在小斑点状异常高信号(异位内膜、内 膜囊肿或出血)。
a经血逆流 b淋巴道播散 c血液播散 d腹膜转移分化
结合带(junction zone,JZ)
➢ 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的连接区 ➢ 由2个亚层组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和子宫内膜下肌层 ➢ 受体内激素水平、激素环境改变影响
50岁前,JZ厚度逐渐增加 绝经后,JZ厚度下降 JZ厚度的变化在月经周期各个阶段不同,月经8-16天最厚
女 49岁
女 39岁 痛经
内膜下囊肿 内膜出血
病理: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瘤
(子宫腺肌瘤)送检肌组织中查见多灶宫内膜样腺上皮及间质,符合肌腺瘤
Adenomyotic Cyst
子 宫 腺 肌 症 来 源 的 腺 癌
➢ 子宫肌瘤
鉴别诊断
➢ 功能性子宫收缩
➢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肌瘤
➢ 粘膜下,肌层内或浆膜下肿块,多与子宫相连,形 态规则,边界清晰,子宫内膜和结合带受压。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
➢ 局限性子宫腺肌症 ➢ 子宫轮廓光滑,不均匀增大,以后壁多见 ➢ 单发多见,可多发 ➢ 肌层内卵圆形、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肿块,多围绕内膜生 长并引起内膜轻度受压变形。 ➢ 信号强度呈与结合带相近的低信号,内见点状出血 ➢ 边界模糊 ➢ 少数可有假包膜
➢ T1WI上肌层内局灶性高信号-出血。 ➢ 部分形成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肿块,围绕内膜生长并引起内
膜轻度受压变形
➢ 子宫肌层延长扭曲
感谢观看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子宫腺肌症磁共振影像诊断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iosis)
➢功能性子宫内膜发生在正常子宫内膜位置 以外的任何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 症。
➢至少10%生育年龄妇女患病,多见于30-45 岁妇女。
病因
病因至今未明,目前有下列学说: ➢ 1.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Sampsonjb最早提出,经期时经血中所含
间质内膜和腺内膜细胞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 植于生殖器官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续生长和蔓延, 以致形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 2.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 3.免疫学说 目前已知多数妇女在月经来潮时均有经血经输卵 管逆流至腹腔,但仅少数发生腹腔子 宫内膜异位症,且此病亦 有遗传倾向,因而推测此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免疫力异常有关。
➢ 弥漫型子宫腺肌症 ➢ 局限性子宫腺肌症
➢宫外型是指子宫以外的器 官有子宫内膜样组织生长, 临床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最常见的受累位置是卵巢、 其余以此为子宫韧带、道 格拉氏窝、子宫的浆膜面、 输卵管、直肠乙状结肠和 膀胱,远处异位可见于腹壁、 脐部、腹股沟、甚至胸膜、 肺、纵隔和脑。
子宫肌瘤总是呈球形,与周围肌层分界 清楚,内膜和结合带呈推移性改变
多发子宫肌瘤
子宫肌壁间多发性平滑肌瘤
子宫收缩
子宫内膜癌
总结
➢ 育龄期女性,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病史。 ➢ 子宫不均匀增大,结合带增厚(>12mm),与肌层分界不
清。 ➢ T2WI上结合带和肌层内大片边缘不清的低信号区域(增生
肥大的平滑肌)内夹杂散在小斑点状异常高信号(异位内 膜、内膜囊肿或出血)。
➢ 功能:调节滋养细胞植入;子宫特殊收缩功能及调节 ➢ 无粘膜下层-无防止粘膜腺体侵入肌层的作用 ➢ 正常5-6mm;T2WI呈低信号
子宫腺肌症临床表现
➢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以继发性, 渐进性痛 经为特点。
➢ 月经失调: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经量增多,经期 延长或月经 紊乱。
➢ 不孕:内膜异位患者不孕率达60%以上,可能与盆腔结构 的改变、卵巢激素的变化、自身免疫应有关、较正常妇女 不孕率高3倍多。
➢良性疾病,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的能 力
➢激素依赖性疾病-雌激素替代疗法或手术。
分型及发病部位
➢ 子宫内膜异位症按内膜异位的位置分宫内型 (interternal endometriosis)和宫外型(external endometriosis)两种。
➢ 宫内型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作良性侵入并伴有肌层 增生的疾病,又名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若异位 的内膜组织被假包膜包裹,孤立成瘤样肿块则称为 腺肌瘤(adenomyoma)。
➢ 子宫肌瘤多信号均匀, T1WI与周围子宫肌层相比 呈等信号, T2WI上呈明显低信号(比结合带信号 低),增强明显均匀强化,低于子宫肌层。
➢ 部分肌瘤外围见高信号环 ➢ 继发变性者信号不均匀(钙化、玻璃、囊变和红色
样变等) ➢ 子宫肌层受压改变
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弥漫,与结合带分 界不清,结合带变为局限性或弥漫性 增宽;
病理表现
➢ 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 生和粘连形成。
➢ 局部形成内容为经血的白色或红色斑点-大小不等蓝紫色病灶或 囊性肿物。
➢ 病灶大小形态:与浸润深度和病变时间有关;与月经周期有关。 ➢ 镜下主要由内膜腺体、基质组成,含有出血产物、纤维化和炎
性物质,与周围组织粘连。
病理表现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
➢ 弥漫型子宫腺肌症
➢ 子宫增大并结合带增厚、边界不清--结合带增厚大于12mm诊 断弥漫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 结合带10-12mm应结合病变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结合带不 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 T2WI上结合带和肌层内大片边缘不清的低信号区域(增生肥 大的平滑肌)内夹杂散在小斑点状异常高信号(异位内膜、内 膜囊肿或出血)。
a经血逆流 b淋巴道播散 c血液播散 d腹膜转移分化
结合带(junction zone,JZ)
➢ 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的连接区 ➢ 由2个亚层组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和子宫内膜下肌层 ➢ 受体内激素水平、激素环境改变影响
50岁前,JZ厚度逐渐增加 绝经后,JZ厚度下降 JZ厚度的变化在月经周期各个阶段不同,月经8-16天最厚
女 49岁
女 39岁 痛经
内膜下囊肿 内膜出血
病理: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瘤
(子宫腺肌瘤)送检肌组织中查见多灶宫内膜样腺上皮及间质,符合肌腺瘤
Adenomyotic Cyst
子 宫 腺 肌 症 来 源 的 腺 癌
➢ 子宫肌瘤
鉴别诊断
➢ 功能性子宫收缩
➢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肌瘤
➢ 粘膜下,肌层内或浆膜下肿块,多与子宫相连,形 态规则,边界清晰,子宫内膜和结合带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