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观察及其护理学

合集下载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儿科是专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和儿科疾病的医学科学,针对儿童常见的疾病,进行合理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1.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常见儿童的初期症状为喷嚏、流涕、咳嗽等。

护理诊断如下:-气道清晰度减退:观察儿童的呼吸频率,定期清洁呼吸道。

-阻塞性呼吸:教育家长帮助儿童用盐水清洗鼻腔、采取正确的鼻息肉按摩。

-体温升高:监测体温,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体温,如冷敷、退热药等。

-水分不足:鼓励儿童多喝水,避免口干舌燥。

2.腹泻腹泻是指每天排出的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量明显增大,大便呈液体或半液体,常伴有腹部胀气、腹痛等症状。

护理诊断如下:-备用液平衡失调:观察儿童的尿量、体重及液体摄入量,及时根据情况调整液体补充量。

-配合疾病治疗:根据病情,及时给予抗生素、消炎药等治疗。

-皮肤完整性破损:保持肛门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定期更换纸尿裤或尿布。

-营养不良:鼓励儿童适量进食,注意提供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3.肺炎肺炎是指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肺组织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

护理诊断如下:-气道通畅度下降:定期清洁呼吸道,保持患儿气道通畅。

-体温升高:观察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措施。

-缺氧: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肤色,及时采取补充氧气等措施。

-营养不良:鼓励儿童适量进食,提供高营养的食物。

4.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常见症状有流涕、鼻塞、咳嗽、发热等。

护理诊断如下:-气道通畅度下降:教育家长帮助儿童用盐水清洗鼻腔、采取正确的鼻息肉按摩。

-体温升高:监测体温,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措施。

-水分不足:鼓励儿童多喝水,避免口干舌燥。

-营养不良:鼓励儿童适量进食,提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5.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铁元素而引起的贫血,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等。

护理诊断如下:-体液平衡失调:观察尿量、体重和体温,及时调整液体补充量。

护理学护理诊断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学护理诊断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1、体液不足与大量失血、失液、体液分布异常有关2、织灌流量改变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微循环障碍、缺氧和呼吸型态改变、肺组织灌流量不足、肺水肿有关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潜在皮肤受损,不能活动、微循环障碍、长期受压或因分泌物、引流液等刺激皮肤有关4、活动无耐力与心输出量减少、气体交换障碍等有关5、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放置多种导管、强迫体位等有关6、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力降低、抵抗力下降、侵入性操作治疗、组织损伤、营养不良有关7、体温过高与感染、组织灌注不足有关8、气体交换受损与微循环障碍、缺氧和呼吸型态改变、肺组织灌流量不足、肺水肿有关9、潜在并发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等骨科及胸外科【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与气管、支气管损伤、血气胸、张力性气胸、胸部伤口疼痛有关2、体液不足与损伤、失血过多有关3、疼痛与骨折、胸部组织结构破坏、损伤、手术有关4、躯体移动障碍与躯体受伤、休克、组织结构破坏或剧烈疼痛有关5、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致伤因子导致皮肤组织结构破坏有关6、潜在并发症:血管及内脏损伤、出血、窒息、感染、肺不张、废用综合征等普外科【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腹泻、呕吐、胃肠减压、禁食、腹腔内脏器出血、严重的腹膜炎症等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腹泻、呕吐、营养物质吸收障碍、高热、机体代谢增加有关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不能有效咳嗽、术后疼痛、机体虚弱有关4、体温过高与感染、体内产生毒素的吸收有关5、疼痛与腹膜炎、手术创伤、个人耐受能力下降、腹腔内感染有关6、体液过多与肝、肾功能的损害、下降有关7、感染的危险与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抵抗力下降、各种侵入性操作治疗、痰液淤积肺部等有关8、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腹膜炎、膈下脓肿、肝性脑病、休克等神经外科【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组织灌注量改变与脑组织发生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脑缺氧、脑血循环障碍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长期卧床痰液淤积、咳嗽无力、气管插管(切开)或呼吸机的应用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自主进食不能、呕吐、高热、机体代谢增加有关4、体温过高与颅内感染、继发的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中枢体温调节失常有关5、躯体移动障碍与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疼痛乏力、活动耐力下降有关6、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瘫痪、卧床,活动限制、活动耐力下降、舒适状态改变(头痛等)有关7、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力降低、抵抗力下降、侵入性操作治疗、组织损伤、营养不良有关一、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有关。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变异
正常人的呼吸是规律且稳氧等。
呼吸异常的原因与分类
原因
呼吸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 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 等。
分类
呼吸异常可分为呼吸过速、呼吸过缓 、潮式呼吸、间歇呼吸和不规则呼吸 等。
呼吸异常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节律以及伴随症状,如咳嗽、 咳痰、呼吸困难等。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等,协助患者采取舒 适体位,遵医嘱使用药物。
机械通气的定义与应用
定义
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机械装置来控制和辅助呼吸,以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
应用
机械通气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如COPD、哮喘、肺炎等。
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观察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体征、 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参数等。
心动过缓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头晕、乏 力等表现。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心理 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等。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04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正常呼吸及其变异
正常呼吸
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呼吸深度为5-6次/ 分,呼气与吸气之比为1:1.5。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这可能包括指导患者保 持良好的饮食和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等。
06
生命体征的协同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协同观察方法
01
02
03
04
体温
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注意观 察发热或体温过低的情况。

护理学中的病情变化观察

护理学中的病情变化观察

护理学中的病情变化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是护理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表现,护士能够及时捕捉并识别出病情的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病情变化观察在护理学中的重要性、方法以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一、病情变化观察的重要性病情变化观察对于病人的恢复和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护士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发展趋势,及早发现并防止病情恶化。

同时,及时观察还可以提供及时的监测和评估,有助于制定和调整治疗计划。

因此,护士在进行病情观察时必须保持专注、细心和严谨。

二、病情变化观察的方法1. 视察:通过肉眼观察病人的外表,如皮肤颜色、黏膜颜色、面容表情等,来获得关于病情变化的线索。

例如,苍白的皮肤可能暗示血液循环不良,面部表情的痛苦可能意味着疼痛存在。

2. 听诊:利用听诊器仔细听取病人的呼吸音、心跳声等,以发现异常的音响信号。

例如,肺部呼吸音变粗糙可能是肺炎的征兆,心脏杂音可能预示心脏问题。

3. 触诊:通过触摸来检查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以获得关于病情的信息。

通过触诊,护士可以感受到病人的湿度、硬度、温度等变化。

例如,高热可能是感染的迹象,脉搏加快可能预示着心血管问题。

4. 问诊:与病人进行交流,询问症状的出现时间、症状的性质、疼痛的程度等,以获取更多的病情信息。

通过问诊,护士可以了解病人的主观感受,判断病情的变化。

例如,病人报告的剧烈腹痛可能暗示胃肠道问题。

5. 检查报告:仔细阅读和分析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其他专科检查的结果,以获得客观的指标。

这些结果可以提供有关病情变化的详细信息,从而协助护士进行病情观察和判断。

三、病情变化观察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1. 呼吸系统疾病: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护士需要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以及有无咳嗽、咳痰等症状。

特别是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要密切观察他们的呼吸困难程度和发作频率。

同时,通过听诊和触诊观察呼吸音和胸部的变化,以及测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护理常见病症状体征识别

护理常见病症状体征识别

护理常见病症状体征识别在护理工作中,准确地识别病症状体征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护士或医生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症状体征以及它们如何被识别。

一、发热发热是人体抵抗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也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当患者发热时,他们的体温会升高。

护士可以通过使用体温计来测量患者的体温。

正常情况下,体温应在36.5℃到37.5℃之间。

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7.5℃,则可以判断他们存在发热。

二、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状,发生在心脏病、肺部感染等多种疾病中。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他们的呼吸会变得急促或困难。

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胸部运动、感受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质量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困难。

三、咳嗽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异物和病原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状。

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咳嗽声音、咳嗽的频率以及伴随的其他症状(如咳痰的颜色、数量等)来判断咳嗽的性质和原因。

四、肌肉酸痛肌肉酸痛是许多疾病或病理状态的常见症状之一。

护士可以通过询问患者是否感到肌肉酸痛来帮助判断他们可能存在的疾病。

此外,护士还可以观察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肢体功能是否受到影响,以进一步确认肌肉酸痛的存在。

五、头痛头痛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它可以是多种原因引起的。

护士可以通过询问患者头痛的性质(如是否搏动性、部位等)和伴随的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等)来判断头痛的原因,并与患者一起寻找合适的缓解方法。

六、胃痛胃痛是胃部不适或疼痛的一种常见表现。

护士可以通过询问患者胃痛的性质(如是否灼痛、位置等)、时间、程度以及可能的诱因来判断是否存在胃痛。

此外,护士还可以观察患者是否有食欲下降、恶心或呕吐等症状,进一步辅助诊断。

七、皮肤疹子皮肤疹子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如颜色、病变的形态和分布等)来判断是否存在皮肤疹子。

此外,护士还可以询问患者是否有瘙痒、灼痛等症状,以进一步辅助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
22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 1)感觉障碍的性质 根据病变的性质,感觉障碍分为 抑制性症状和刺激性症状2类。 抑制性症状: ①感觉缺失或感觉减退。 ②分离性感觉障碍:在同一部位仅有某种感觉障碍, 而其他感觉保存。 刺激性症状: ①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强烈的感觉。 ②感觉过度:轻微刺激引起强烈难以耐受的感觉。 ③感觉异常:没有外界任何刺激而出现的感觉。 ④感觉倒错:指热觉刺激引起冷觉感,非疼痛刺激而 出现疼痛感觉。
20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感觉障碍
• 感觉障碍(sense disorder): • 是指机体对各种形式刺激(痛、温度、触、压、位 置、振动等)的感知缺失、减退或异常的综合征。
21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 1、护理评估 • (1)健康史 • 评估时询问有无引起感觉障碍的起因,在无任何刺激 的情况下是否有麻木感、冷热感、潮湿感、针刺感、 震动感、自发性疼痛等。 • (2)病人意识状态 了解有无认知、智能、神志异 常情况。 • (3)评估感觉障碍的类型 • 按性质感觉障碍分为抑制性症状和刺激性症状2类。 按部位感觉障碍分为末梢型、节段型、传导束型 交叉性等。
13
内科护理学
出版社
医学分社
• (3)生活护理
• 1)饮食: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的水 分,防止便秘。鼻饲流质者应喂食前后抬高床头防止食物反流。 • 2)大小便护理:保持会阴部的干燥与清洁。 • 3)预防并发症:①对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位时头 偏向一侧,预防窒息;每2~3小时翻一次身,同时给病人叩击背 部,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做好大小便护理,导 尿病人要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预防尿路感染;昏迷病人慎用热 水袋,防止烫伤。②谵妄躁动者加床栏,防止坠床和自伤、伤人 ;有幻觉的病人,要防止走失和伤人毁物; • (4)心理护理 • (5)意识恢复训练

护理学中的病情观察和记录

护理学中的病情观察和记录

护理学中的病情观察和记录病情观察和记录是医疗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患者病情的仔细观察和准确记录,护士能够提供有效的护理和帮助医疗团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本文将探讨护理学中的病情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一、病情观察的重要性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变化,护士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和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例如,通过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护士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感染或疼痛等症状,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疗。

病情观察也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患者在面临疾病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焦虑、恐惧或抑郁等情绪问题,通过观察患者的情绪表现,护士可以及时进行心理安慰和支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二、病情记录的重要性病情记录是病情观察的延伸和具体化。

通过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可以实现多学科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和连续的护理服务。

首先,病情记录可以帮助医疗团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往往依赖于护理记录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变化。

准确、详细的记录可以提供医生所需的信息,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其次,病情记录也对护士的工作起到指导和检验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及时记录,护士可以更好地管理护理时间和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并随时回顾和评估自己的工作效果。

三、常用的病情观察和记录方法1. 生命体征观察和记录: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的观察和记录。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观察,并准确记录所得数据。

2. 症状观察和记录:包括患者出现的症状和不适感的观察和记录。

护士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言语和行为等,记录患者自述的症状,并与医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

3. 护理措施观察和记录:包括护士对患者进行的各种护理操作和干预措施的观察和记录。

常见症状观察及其护理学

常见症状观察及其护理学

常见症状观察及其护理学患者的症状观察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认真观察患者的症状,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便及时处理和防止病情恶化。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症状及其护理学。

1.发热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37℃至38℃)的症状。

患者的体温升高可能是感染、炎症、中暑、药物过敏等病因所致。

护理人员应该进行以下观察和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并记录体温值。

-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湿度、呼吸、心率等表现,以及是否出现寒战、头痛、出汗等不适症状。

-保持患者的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受冷或受热。

-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

-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和液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患者呼吸频率和/或呼吸深度不适宜,以及呼吸时感觉困难或不舒服。

呼吸困难可以是由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护理人员应该进行以下观察和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并记录。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气短、咳嗽、喘息等症状。

-给予患者适当的呼吸训练和呼吸困难缓解的方法,如换气训练、气管病吸引术等。

-给予患者充分的氧气供应,保持通畅的呼吸道。

3.呕吐呕吐是指胃内的食物和液体通过口腔排出。

呕吐可以是因为胃肠道的疾病、食物中毒、药物反应等引起的。

护理人员应该进行以下观察和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呕吐频率和量,并记录。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

-给予患者适当的胃肠道护理,如禁食、保持口腔清洁等。

-给予患者充分的液体和营养补充,以防止脱水和营养不良。

-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抗呕吐药物,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等。

4.疼痛疼痛是指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受到其中一种刺激或损伤后所产生的感觉和体验。

疼痛可以是由外伤、炎症、肿瘤等引起的。

护理人员应该进行以下观察和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并记录。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焦虑、烦躁、出汗等症状。

-给予患者适当的疼痛缓解方法,如物理疗法、药物疗法、心理疗法等。

护理常见病症的护理方法

护理常见病症的护理方法

护理常见病症的护理方法作为一名护士,了解和掌握各种常见病症的护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我将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学知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病症的护理方法。

1. 感冒的护理方法感冒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在护理感冒患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湿度在50-60%之间。

1.2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至少喝20xx毫升的水,以补充因发热而丢失的水分。

1.3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1.4 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如稀饭、面条等,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

1.5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退热药、止咳药等。

2. 肺炎的护理方法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

在护理肺炎患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2.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度在20-24摄氏度之间,湿度在60-70%之间。

2.2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至少喝2500毫升的水,以补充因发热、咳嗽而丢失的水分。

2.3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4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如鸡肉、鱼肉、瘦肉等,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

2.5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化痰药等。

3. 高血压的护理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在护理高血压患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3.1 保持室内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和强光的刺激。

3.2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限制盐、脂肪、糖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3.3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

3.4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降压药、扩张血管药等。

3.5 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并处理血压异常。

4. 糖尿病的护理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在护理糖尿病患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4.1 保持室内干净、整洁,避免潮湿、霉菌的滋生。

4.2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脂肪的摄入。

4.3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太极等,避免剧烈运动。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头痛(1)观察病人头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频率、程度,了解病人头痛的原因。

(2)与病人进行交谈,帮助病人了解头痛的原因并告知病人可引起或加重疼痛的因素,使病人学会避免各种诱因。

(3)与病人讨论减轻头痛的方法如精神放松、听轻音乐或者指导式想象,减轻疼痛。

充分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柔和,避免各种刺激;还可用皮肤刺激疗法减轻头痛,如冷敷或热敷。

另外理疗、按摩、加压等方法均可减轻头痛,如偏头痛可用手指压迫颈总动脉或单侧头部动脉等,可短暂性地控制血管的扩张而缓解头痛。

(4)按医嘱给病人药物,护士应了解药物作用、用药方法,让病人了解药物的依赖性或成瘾性的特点,及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

(5)长期反复发作的头痛,可使病人有焦虑紧张心理,应帮助病人找出诱因或减少诱因,安慰病人,消除紧张情绪,以减少发作次数。

(6)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头痛,应积极检查,尽早治疗。

二、感觉障碍(1)针对病人感觉障碍的程度、类型给病人详细讲清其病情变化。

安慰病人嘱其不要紧张,消除不安感。

给病人家属讲解病情让家属了解此病注意事项。

(2)感觉减退的病人注意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物体,避免烫伤、冻伤;对感觉过敏的病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每天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感觉恢复。

(3)给病人做知觉训练,用砂纸、毛线刺激触觉;用冷水、温水刺激温觉;用针尖刺激痛觉等。

(4)教会病人放松的技巧,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督促病人按时服药。

三、运动障碍(一)躯体移动障碍与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瘫痪有关。

(1)协助生活护理,指导或帮助病人进食、洗漱等日常生活。

(2)教会病人或陪护人进行多种康复训练,被动或主动肢体功能训练,每日3~4次。

锻炼和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的技巧。

(3)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获得自强、自尊的心态。

(一)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肢体瘫痪而不能活动有关。

(I)让病人了解病情及锻炼方法以改善运动功能。

1.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_护理

1.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_护理
《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体征的护理
主 要 内 容
咳嗽与咳痰
肺源性呼吸困难 咯血
胸痛
咳嗽与咳痰
主 要 内 容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重 点 和 难 点
重点 身体状况、护理措施
难点
护理措施
护 理 评 估
健 康 史
引起咳嗽咳痰的基本疾病
辅 助 检 查
血液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 胸部影像学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
有窒息的危险
与咯血不畅、喉头痉挛有关
2
恐惧
与突然大咯血或反复咯血不止 有关
3
潜在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
护 理 目 标
呼吸平稳无窒息征象 恐惧感减轻或消除,情绪稳定 没有发生失血性休克,或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护 理 措 施
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患侧卧位 安静 大量咯血者暂禁食 保持大便通畅
诱因 诊治经过及效果
护 理 评 估
身 体 状 况
咳嗽发生的急缓、性质、出现及持续的时间 痰液的颜色、性质、数量、气味、黏稠度 咳嗽与咳痰对机体影响 护理体检:呼吸音、啰音 并发症:窒息
护 理 评 估
心理-社会状况
烦躁、焦虑、抑郁
不重视
护 理 评 估
辅 助 检 查
血液检查 痰液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
护 理 措 施
一般护理
环境与体位 适当休息,避免劳累 饮食清淡,多饮水,避免产气食物

合理氧疗

措 施
给氧方法:鼻导管、鼻塞、面罩、气管内和呼吸机
给氧浓度:
Ⅰ型呼吸衰竭:浓度>35% Ⅱ型呼吸衰竭:低浓度、低流量,1~3L/min

常见疾病心理反应及其护理诊断

常见疾病心理反应及其护理诊断

常见疾病心理反应及其护理诊断疾病心理反应是指正常人患病后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通常表现为负性情绪,如焦虑、疼痛、恐惧、悲伤、抑郁、悲观等。

当人体长期处于负性情绪时,免疫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能力减弱,产生细胞因子、淋巴因子、抗体、补体的分泌功能降低,进而对病原异物的识别功能减退,导致机体的整体抗病能力下降,甚至会延长康复期并可能对愈后的个性也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如何全面细致地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体察其心理变化,作出恰当的护理诊断,以便有放矢地给予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几种常见的疾病性心理反应如焦虑、疼痛、恐惧、抑郁等表现,其原因、护理诊断等简要讨论如下。

1 焦虑1.1 焦虑的生理及心理反应焦虑是由于应激而产生的一种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出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改变。

中医认为焦虑症多为肝失疏泄,心肾不交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受体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系统功能失调有关[1]。

由于肝气郁滞,内分泌失调,患者通常表现为纳差、腹胀、嗳气、口干、易汗、心悸、恶心、呕吐、疲劳、停经、口吃、抽搐、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内在生理反应。

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抵抗或逃避。

其外在行为通常有愤怒、否认、伪装快乐、专心于某种活动、哭泣、负罪感、角色失败等。

苏宝珠等采用“交谈法”对28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80%以上的被调查者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各种焦虑性心理反应[2]。

1.2 焦虑产生的影响因素焦虑产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因素、性格特征、精神因素及生物学因素等。

遗传因素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的同病率为15%,其中单卵双生子高达50%。

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等性格特征也容易使患者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感到紧张或引起情绪波动,从而造成焦虑。

轻微挫折和不满等精神因素也可成为焦虑的诱因。

在生物学因素方面,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的血乳酸水平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许多主要影响中枢5-羟色胺的药物对焦虑症有效,说明其生物学因素是多方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症状观察及护理【教学目标】一、了解发热、头痛、胸痛、恶心+呕吐、咳嗽+咳痰、腹痛、呼吸困难的定义二、熟悉发热、头痛、胸痛、恶心+呕吐、咳嗽+咳痰、腹痛、呼吸困难的致病因素和身心状况三、掌握发热、头痛、胸痛、恶心+呕吐、咳嗽+咳痰、腹痛、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教学内容】第一节发热一、发热的定义:病理性的体温升高超过一般人的正常范围称发热。

发热是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但长期发热可使体内能量物质大量消耗,引起重要器官功能发生障碍。

二、引起发热的原因:(1)感染性发热临床上最常见,包括生物性病原,如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寄生虫等感染引起。

(2)非感染性发热中枢性发热、吸收热、变态反应性发热、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发热。

三、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计):(1)低热体温37.5-37.9℃。

(2)中等热体温38-38.9℃。

(3)高热体温39-40.9℃。

(4)超高热体温41℃以上。

四、热型:(1)稽留热(2)弛张热(3)间歇热(4)不规则热五、对高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保暖,必要时给热饮料。

3.心理护理病人高热时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护理员应体贴、安慰病人,及时有效地解除躯体痛苦,以消除其不安心理。

4.降温较好的降温措施是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9℃,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时,可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作大动脉冷敷。

物理降温半小时后观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5.密切观察高热病人应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脉博、呼吸、血压及出汗等体症。

6.营养和水分的补充给病人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少量多餐,多饮水。

7.口腔护理应在晨起、睡前的饭后协助病人漱口或用棉球揩擦,防止口腔感染,口唇干裂者应涂油保护。

8.保持清洁在退热过程中病人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及床单、被套、以防着凉。

第二节头痛一、头痛的定义:头痛,是指额、顶、颞、枕部的疼痛,系头部痛觉神经纤维受理化刺激或感染、血管病变,缺氧等引起。

头痛可以是某些严重脑病的信号,也见于高级神经活动失调或全身性疾病。

二、致病因素:可由感染、血管病变、颅脑占位性病变或外伤等直接刺激或牵拉颅内血管、硬脑膜引起;或由五官、颈椎、颈肌病变引起;也可由于高热、高血压、缺氧、过敏反应等造成颅外软组织内血管的收缩、舒张而引起;或由于中毒、代谢障碍或神经官能症引起。

三、身心状况:1、头痛的特征及其伴随症状常可提示病因诊断。

2、心理反应头痛发作时痛苦难忍,病人常有辗转反侧、呻吟、哭泣,表现出焦虑、恐惧心理。

四、护理措施:1、观察评估头痛的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

对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病人,给予心理安慰,以解除焦虑和紧张情绪。

将病人安置在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休息,保持舒适体位,促进身心放松,可减轻头痛。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2、头痛伴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床头可以抬高15°-30°,伴呕吐者应注意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呕吐物。

3、保持病人大小便通畅,避免因用力增加颅内压而加重头痛,必要时可给予开塞露通便。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脉搏、血压及头痛症状的改善情况。

第三节胸痛一、胸痛的定义:胸痛是指胸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受到某些因素(如炎症、缺氧、物理和化学因子等)刺激后,产生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的痛觉中枢而引起的局部疼痛。

二、致病因素:呼吸系统疾病有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肺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等,胸壁疾病有皮下蜂窝织炎、肋骨骨折、带状疱疹等,以及心血管疾病、纵隔疾病等。

三、身心状况:1、胸痛的特征2、心理状态有无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

3、伴随症状有无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发绀、心悸、休克等。

四、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内清洁、安静、光线柔和,协助病人维持舒适的卧位。

2、指导病人在咳嗽、深呼吸或活动时用手按压疼痛的部位以制动。

3、对胸痛剧烈者,遵医嘱使用镇痛剂或麻醉性镇痛药,观察并记录疗效及不良反应。

4、指导病人采用减轻疼痛的方法,如放松技术、局部按摩、穴位按压、欣赏音乐等,以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延长镇痛药用药的间隔时间,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和成瘾的危险。

第四节恶心、呕吐一、恶心、呕吐的定义:恶心,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感觉,是欲将胃内容物经口吐出的不适感。

是延髓的呕吐中枢受到刺激的结果。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部分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排出体外。

呕吐可将胃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营养障碍等不良后果。

二、致病因素:1、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幽门梗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膜炎、肠炎、急性肠梗阻等。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脑炎、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外伤等。

3、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4、药物如抗癌药、雌激素、洋地黄、某些抗生素等。

5、代谢及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衰竭、低血钾、妊娠剧吐等。

三、身心状况:1、恶心轻度恶心;严重的恶心。

2、呕吐主要是通过对呕吐物性状的观察、呕吐与进食的关系、以及呕吐时伴随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估。

四、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心情,安置病人休息,保持环境清洁、安静;以温和、关心的语言和态度对待病人。

2、协助病人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坐位或侧卧位。

对昏迷的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尽可能吸净口腔呕吐物。

3、呕吐后协助病人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对昏迷者用纱布为其清洁口腔时,避免刺激舌、咽、上腭,以防再次诱发呕吐。

4、按医嘱适当给予镇吐药物,并注意毒副反应。

5、对反复大量呕吐,持续时间较长者,应密切观察其血压、脉搏、皮肤及出汗的情况,准确记录出入液体量以供医生参考。

6、呕吐不止者,需暂停进食。

呕吐停止后,可给予热饮料,以补充水分。

7、意识障碍病人呕吐时,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窒息和肺炎并发症的发生。

8、呕吐物处理记录呕吐物的性质、量、色味,根据需要保留呕吐物送验。

盛呕吐物的容器和痰盂等应消毒后备用。

第五节咳嗽、咳痰一、咳嗽、咳痰的定义: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具有重要的呼吸道局部防御作用,可将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和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体外。

但是,剧烈、频繁和长久的咳嗽对人体不利,可加重呼吸和循环的负担、诱发呼吸道出血和自发性气胸,还可使呼吸道内感染扩散,影响睡眠和消耗体力等。

痰液是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病理情况下痰量增多,由浆液、粘液、各种炎症细胞、坏死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异物和病原微生物等组成。

借助咳嗽排出痰液的动作称咳痰。

咳嗽伴有痰液称湿性咳嗽,咳嗽无痰称干性咳嗽(干咳)。

二、致病因素:最常见的病因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胸膜炎等,也可由理化因素(吸烟、刺激性气体、冷热空气)、过敏因素、异物、肿瘤、胸部创伤等引起。

此外,循环系统疾病所致的肺淤血、肺水肿,累及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全身性疾病,如麻疹、肺阿米巴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引起咳嗽、咳痰。

三、身心状况:1、咳嗽应从咳嗽的性质、节律、时间、病程,是否有效咳嗽,是否影响休息、睡眠和食欲等方面进行评估。

2、咳痰应评估痰液的颜色、气味、量、粘稠度,以及是否容易咳出、在何种体位时易于排痰等。

3、伴随状况有无发热、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

四、护理措施: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有效咳嗽和排痰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咳嗽、咳痰。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保持适宜的温度(18-22℃)、湿度(50%-70%),必要时地面洒水。

2、每日为病人做口腔护理2次。

3、按医嘱监督病人按时服药;鼓励神志清醒的病人在心、肾功能耐受的范围内多饮水。

4、对无效咳嗽者,指导有效咳嗽、协助排痰。

对无力排痰者,辅以胸部叩击排痰法。

5、对痰液黏稠者,辅以超声雾化吸入酶制剂和抗生素,或蒸汽吸入。

6、对因疼痛而惧怕咳嗽、咳痰者,给予心理上安慰,按医嘱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疼痛缓解后鼓励其咳嗽、咳痰,咳嗽时协助按压胸部以减轻疼痛。

7、密切观察病人咳嗽、排痰情况,出现咳痰不畅、呼吸困难症状加重等窒息先兆时,立即报告医生。

第六节腹痛一、腹痛的定义:腹痛是指局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受到某些因素(如炎症、缺血、理化因子或直接侵犯等)刺激后,产生冲动传至痛觉中枢,所产生的疼痛感。

二、致病因素:1.腹腔脏器疾病如胃、肠、肝、胆、胰腺、肾等脏器的炎症、肿瘤、外伤、梗阻等。

2.胸腔脏器疾病如肺炎、急性心肌梗死。

3、脊柱疾病如胸椎结核、转移瘤。

4、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卟啉病、铅中毒等。

三、身心状况:1、腹痛的特征2、影响腹痛的因素3、伴随状况常伴有休克、呕吐、腹泻、便秘、血便、呕血及腹部包块等。

四、护理措施:1、病室内清洁、光线柔和、环境安静,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刺激性语言。

2、协助病人维持舒适的体位、减轻疼痛。

如急性腹膜炎时协助病人取屈曲位,以使腹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

3、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如消化性溃疡者禁食酸性食物;胆结石者禁食油腻食物等。

4、对腹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并观察记录疗效及不良反应。

5、密切观察腹痛的病情变化和病人的全身状况,如腹痛加剧、全身状况恶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介绍缓解疼痛的方法,延长使用镇痛药物的间隔时间,从而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和成瘾性。

第七节呼吸困难一、呼吸困难的定义: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症状,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张口抬肩、端坐呼吸、皮肤粘膜发绀等。

可由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性疾病、血液病、神经精神疾病等引起。

本节讨论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

二、致病因素: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呼吸困难,称肺源性呼吸困难,系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

分为3种类型:①吸气性呼吸困难,系喉、气管、大支气管管腔狭窄或不全性阻塞所致,由炎症、水肿、异物或肿瘤引起;见于喉头水肿、喉头有异物者。

②呼气性呼吸困难,系肺泡弹性减弱、小支气管痉挛狭窄所致,见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③混合性呼吸困难,系肺部病变广泛、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所致,见于重症肺炎、广泛肺纤维化、肺水肿、心功能不全、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等。

三、身心状况:1.起病的缓急2.判断呼吸困难的类型3.判定呼吸困难的程度4.心理状态有无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等表现。

5.伴随状况应评估皮肤粘膜的色泽变化,有无发热、头痛、失眠、意识障碍等表现,以及呼吸技术应用的状况等。

四、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卧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