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教 学 内 容 的 选 择 和 处 理
自主学习 精讲点拨
有效训练 拓展提升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段复习中已有第七章力的
基础知识,又梳理了力学的一些知识;
同时从生活中也对一些物理现象有感知
性的认识,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 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六、本节的教法
本节主要采用“三步四环五型”教学模式
。通过课前预习梳理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点
永吉十中 赵秀昕
说课提纲
1
2
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的教学目标
3
本章的重点、难点
4
内容选择和处理
5
学情分析
说课提纲
6
本节的教法
7
8 9
本节的学法
本节的教学过程
本节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对八年级《物理》中《运 动和力》课程的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 力学中的的基础,更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 一物理规律,对学生进行力学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是本节课进行复习的重点之一。 二力平衡是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保持平衡状态,是物 体受力平衡问题最简单情况,是在学生学习力、牛顿第一 定律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和运动的初步知识,也是本节课 学习的重点。无论是牛顿第一定律还是二力平衡,均是学 生进行力与运动关系分析的基础,同时为今后学习其他相 关物理知识设下伏笔,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这 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本章教学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能解释一些 (1)通过生动有趣的 ( 1 )通过演示实验,观察 与惯性有关的简单现象。
知识与技能
光学现象,调动学生的 光的反射现象,总结得出 学习兴趣。 2、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 光的反射定义。 变化的原因 (2)通过科学探究的 (2)经历猜想、设计、实 全过程,培养学生严谨 验的探究过程,总结得出 3、能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解决一些简单的物 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 理问题。 光的反射规律,获得比较 精神。 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 (3)密切联系实际, 4、理解摩擦力的定义,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 (3)通过对比,理解镜面 的因素,能解释生活中增大、减小摩擦力的 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 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方法。 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过程与方 法
“三步四环五型”教学模式。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Fra Baidu bibliotek
反射定义。 兴趣。 (2)经历猜想、设计、实验 (2)通过科学探究的全 的探究过程,总结得出光的 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 反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的 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探究活动体验。 (3)密切联系实际,提 2.通过小组活动,养成表达自己的见解及和 (3)通过对比,理解镜面反 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 他人交流的习惯 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活和社会的意识。
九、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一个定律
运动和力
一种平衡
一种性质


一种力
二力平衡
(滑动)摩擦力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教学课的设计, 有许多考虑不周与不足的地方尽请各位老 师指正,便于我更好的调整课堂教学方式。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课堂上教师对共性问题的点拨精讲,突出知
识间的对比和联系,使学生重视知识的迁移,
并且最终通过小组活动自主得到力的相关知识 的呈现方式,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 难点,进行有意义教学。
七、本节的学法
• 学法:学生要重视知识的构建过程,充分参 与课堂活动,学会分析归纳规律,并懂得把 规律应用到具体问题分析中来。 • 建议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通过 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 认识,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培养对知识整 理归纳和提炼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 知识应用能力。
八、本节的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 二、检查预习学案,小组之间交流 三、课堂探究 环节1:学生自主整理学案 环节2:小组合作交流,找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环节3:教师精讲点拨加强知识的理解深化,突出知 识间的对比和联系,重视知识的迁移应用。 环节4:有效训练,精心设置巩固练习题目。 四. 拓展提升
1.培养学生根据学案复习学过的相关内容。 (1)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光 (1)通过生动有趣的光 构建所复习内容的知识框架。独立完成预 的反射现象,总结得出光的 学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 习学案课前测试。
三 、 本 章 的 重 点 与 难 点
1、 惯性及惯性现象的解释
2、 二力平衡的条件
通过知识的归纳、梳理,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以多媒体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质疑、分析和归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