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元
张一元企业介绍
张一元
• 广告传播 • 公关传播 • 销售传播
现状品牌传播
对张一元未来发展的建议
• 利用网络媒体传播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宣传渠道。 • 利用中国茶文化将企业品牌推向海外。 • 加强企业自身的文化,营造浓郁的茶文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张一元茉莉花茶选用上等原料并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以其“汤清、 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色,深得国内外茶客的欢迎,使得 老字号张一元蜚声海内外。
品牌传播目的
• 发挥创意的力量,树立品牌形象。 • 宣传企业文化,提高品牌知名度。 • 开拓新市场,推销商品。
品牌传播方式 ▪ 广告传播 ▪ 公关传播 ▪ 销售传播 ▪ 人际传播
张一元 早期品牌传播
• 通过 叫卖 / 招牌幌子 / 印刷品 吸引顾客 • 张一元茶庄是第一个用 高音喇叭 、戏剧 来招徕顾客的。(据说,当 时张一元茶庄播放彭素海用西河大鼓演唱的“三下南唐”,每次播放 时,门前总是围着一群人。) • 张一元茶庄店堂中不仅设有品茶桌,而且可以看茶叶小样,使顾客先 看货后买茶叶。 • 同时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大栅栏(闹市)
张一元 ——西单店
图片来源:实地拍摄
张一元公司简介
• 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张一元茶庄是京城著名的老字号, 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 1991年张一元商标正式注册,1993年张一元被国家贸易部命名为 “中华老字号”,1999年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家批准转 制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 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一直秉承“诚信为本”的古训,以“金般品 质、百年承诺”为经营理念,以”打造中国茶叶第一品牌、弘扬国饮 “为目标。
张一元
张一元最早张一元茶庄,是张文卿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10年)在前门外观音寺开办的。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说法,用一元祝他的买卖永远兴旺发达,不会衰落。
张文卿是安徽省歙县定潭村人,年青来京在崇文门外瓷器口荣泰茶庄学徒。
后在花市摆茶叶摊,买卖很好,在创办大栅栏张一元茶庄后,他于1925年在福建设立茶场,薰制茶叶,保证了质量,降低了成本。
其茉莉小叶花茶,向以清汤香馨杀口,为广大顾客赞许。
又由于待客和气,茶叶包足,售价低廉,几十年来,生意始终不衰,名扬全城。
张一元茶庄还经常派人到一些茶店了解售价,掌握商品行情,并且买回别人销售的茶叶,与自家同级茶叶比较,以便使自家的茶叶质量优于同行。
他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进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叶花茶,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
张一元茶庄货色齐全、质优而价廉,招待顾客有礼貌,态度和气,经营灵活。
张一元茶庄店堂中不仅设有品茶桌,而且可以看茶叶小样,使顾客先看货后买茶叶。
凡买2.5公斤以上茶叶者,都送货上门。
在当时北京的商店,张一元茶庄是第一个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戏剧等来招徕顾客的。
据说,当时张一元茶庄播放彭素海用西河大鼓演唱的“三下南唐”,每次播放时,门前总是围着一群人。
张一元茶庄本着茶叶质量高、分量足、招待热诚、薄利多销的宗旨,取信于顾客。
附近的王皮胡同、蔡家胡同、大施兴胡同、小施兴胡同、朱茅胡同、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韩家谭等八大胡同里的几百家妓院,每天需要大量的中高档花茶。
他说服管事的,销售了大量的茶叶。
1947年茶庄失火使张一元茶庄一蹶不振。
1952年,观音寺张一元茶庄和大栅栏的张一元文记茶庄合并。
张一元发扬老字号的优良经营传统,在确保茶叶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改造、调整、增加茶叶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1990年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亚奥理事会官员和各国运动员慕名来买茶叶的络绎不绝 1992年,以张一元茶庄为主成立了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
张一元:节日茶香飘满城
现代医学证 明铁观音具有治感 冒、助消化的功效 ,乌
风情节开 幕当天 ,张一元大栅栏总店还开展 了 “ 学包 龙茶具有降血脂、减肥 、抗炎症 、抗过敏、防蛀牙 、防癌 、
粽子 ,牢记传统 , 受快乐 ”的现场体验活动 , 别邀请 了 抗衰老的功效 。6月 1—2 享 特 3 0日,凡是登陆张一元网上商城 , 包粽子的老 师现场 向消 费者 教授 包粽子的技巧 ,消费者都 购买指定礼品茶 , 都可以享受全国免费邮寄 。 让张一元帮远 争相 向老师学 习如何包粽子 ,一些会包粽子 的顾客还同老 在异 地的儿女尽一份孝心 ,让 身在他 乡的父亲感受到一句 师一起切磋 了包粽 子 的技 巧 。在端 午 节来 临 之 际 ,张一 珍贵 的 “ 爸爸 ,我爱你” 。 元京 津 两地 百余 家连 锁 店开 展 的
8 2
款为 “ 父亲”量 身打造 的铁 观音 礼品茶。
端 午 节 : 香 棕 、 佳 茗
铁观音素 有 “ 七泡而有余香”之美誉 ,如 同父亲 留给 我们 的印记 ,无声无息却绵延不断 , 每每想起倍感温暖;铁
6月 3日,以 “ 天一杯茶 生活更健康 ”之 “ 一 香棕 佳 观音 的外形不 同于其他茶 , 条素卷 曲、沉重如珠 , 同父亲 如
茗”健康端 午新 时尚为主题的 2 1 张一元端午民俗 风情节 那饱经风霜壶f  ̄ 香橼 , l n , 每斟 拉开 了帷幕。此次风情节首次推出 了 “ 健康端午茶 ” ,这 也 的心。铁观音的冲泡更是 “ 上 徐徐咀嚼而 是张一元推 出的首款和时令相结合的茶 品。一款粽子 配一 无一两 , 口不忍噱咽 ,先嗅其香 ,再试其香 , 款茶 ,每 一款茶独特 的味道不但让粽香锦上添花 ,更引导 体贴之”恰似深沉 的父爱 ,重一分则太沉 ,轻一分则无力 , 百姓健康 的饮 食搭配 。同时还推 出了端午文化普及等 系列 从来不会给的太 多,但是每一分都是恰到好处 。
张一元:传承发展中茶香四溢
之 为 企 业 创 造 效 益 。为 此 ,公 司 制 定 有效地 提升 了品 牌的知 名 度。
精 品成 品 茶 展示 。传 承交 流 室分 别
年活动 当中 。2 0 0 9年 度张一 元公 司 员的场 所 ,设置 了传承人 工作室 、培 的 茉 莉毛 尖 茶 ,制 作 这种 茶对 茶坯
在 新 春 民俗 风 情节 、正 月 十五 元 宵 训室 、授 传室 、审评室 等与项 目传承 选择 要求标 准高 , 窨花 工艺繁琐 , 从
节 、清 明民俗节 、春 茶节 、端午 民俗 有关 的 部 室 , 同时把 和 非 遗项 目有 选料 、制坯 、选 花 、养花 、窨 制到成 节 、消夏节 、茶文化 节 、中秋 国庆 民 关的 历 史 及传 承 内容 以 展板 的形 式 品要 经过十几 道工序 ,光 “ 窖花”这
了整 年 度 的 宣 传 非 遗 项 目的 方 案 。
2 、建立非 遗项 目展室和 传承人 介 绍工 艺 传承 谱 系 ,主要 传 承人 情
首先 , 门制作 了 “ 专 张一元茉 莉花茶 工作室 制 作 技艺 ” 入选 国家 非遗 的 广告 宣
况 介绍 ,传承 人 的职 责及 与 传授 工
5 9
时代经 贸…吣OI&总D ̄ AE EO。 ¨EP T CNMC TA , D 月 , R
老 号专
目展 室和 传 承交 窗 口,
可 以接 待 来 宾参 观 。 展室 主 要分 图 文 、工艺展 示两部 分。图文主 要介绍
一
、
项 目保 护的 进展 和成绩
吴裕泰张一元品牌研究
发展历程
开张
1887年 (光绪十三年)吴锡卿老先生(原籍安徽歙县)立足北京北新桥正式挂牌创建了吴裕泰茶栈。
传承与改名
老店换新颖
获奖
三农药事件
清末,吴锡卿儿子们组建“礼智信兄弟公司”,开始了最早的茶业连锁尝试,在北京和天津两地开设了11家茶庄;1955年12月10日 公私合营,“吴裕泰茶栈”正式更名为“吴裕泰茶庄”
O(机会) 全国上下都在关注中华老字号出路问题,探索和研究在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如何重新焕发老字号的青春,并给予支持; 中华老字号成为稀缺资源;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茶叶市场消费量的逐步提升是品牌发展的经济基础; 茶叶行业从品类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换为企业的品牌发展提供了土壤; 吴裕泰的机制改革和公司上下对品牌提升的信息和决心。
联动塑造方法——地域+时尚前提
例举: 蒙牛、伊利背后隐藏着一个叫做“草原牛奶”的大品牌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非常可乐背后隐藏着一个叫做“可乐”的大品牌 红塔山、红河、云烟、阿诗玛背后隐藏着一个叫做“云南烟”的大品牌
消费者心智中对多种事物、多种商品或多个品牌背后某种共同资源的集中认同形成品类。
当下的京华应该以何塑造品牌
现在的京华代表着什么
京华——因为林语堂变的人文 京华——因为立足北京变的京味 京华——因为时间变成了长者 京华——因为辗转坎坷变沉寂了
当下这个时代
8090后新消费人群无奈被速度喂养长大的一代:他们是渴求成功、不愿等待、不肯等的一代年轻人的代表。 当现代社会庞大的竞争压力遇上网络速食文化,刺激年轻人追求一种快速致富、快速成名、快速生活的态度, “快”节奏也铸成了他们希望掌握最新世界的性格和心底“追求梦想,立即行动”的渴望。
T(威胁) 吴裕泰品牌的地域局限性不利于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 吴裕泰现有的经济条件不具备“高投入、大范围”的推广基础; 全国不同区域的饮茶习惯影响了吴裕泰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前的发展; 生活节奏、消费理念的变化不利于吴裕泰现有的品牌定位; 其他品牌的规模效应正在逐步侵蚀吴裕泰的市场基础。
凌波仙词对王实甫的评价
凌波仙词对王实甫的评价王实甫,字仲宣,号临川先生,是明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
他的戏剧作品《西华山》、《汉宫秋》等流传至今,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然而,对于王实甫的评价,凌波仙词却给出了不同寻常的看法。
凌波仙词,又称张先、张一元,是明代文人张岱的别号。
他是明朝末年的一位隐士,以诗词才华著称。
凌波仙词在他的《镜花缘》中对王实甫的评价可谓犀利而深刻,他说:“王实甫,名以文久见,而戏文虽久,亦未见矣。
”这句话正是凌波仙词对王实甫的评价。
凌波仙词以王实甫的文名久闻,但在戏剧创作方面,却并未看到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虽然王实甫的戏剧作品在表演形式上颇具创新,但从情节、人物塑造以及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来看,却未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比之下,凌波仙词认为王实甫的戏剧作品缺乏独特之处,难以与其他优秀的戏曲作品相媲美。
然而,凌波仙词对王实甫的评价并非完全否定。
他在评价中提到了王实甫的名气,这也是他对王实甫的肯定之处。
王实甫作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无论在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理论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的诗文流传至今,被后人所推崇。
正是凭借着这些成就,王实甫在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凌波仙词的评价虽然较为苛刻,但也反映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要求。
他希望戏剧作品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更重要的是要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做到独特而深刻。
他认为,优秀的戏剧作品应当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尽管凌波仙词对王实甫的评价较为苛刻,但我们不能忽视王实甫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戏曲理论家,王实甫的作品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因为凌波仙词对王实甫的评价较为苛刻,我们才有了对王实甫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我们不能仅凭一位文人的评价来定论一个作家的成就,更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和评价一个作家的作品。
张一元且将新火试新茶
智慧库
。
W。。 。 。 —t—‘ge。。e 。。。 。 h I——li。。。 — 。。。 l。 ——。。。。。 。 a 。 。 n— ‘l。 。 c 。 。t 。 — ‘。 。 。 — e。 。 。 — e 。 。 n 。 。 。
张 一 元 的 创 始 人 是 安 徽 人 , 张 昌 翼 , 文 卿 。 从 小 叫 字 学 做 茶 , 9 0年 在 花 市 开 办 了 10 第 一 家 店 , 名 张 玉 元 取 “ ” 在 古 汉 语 里 也 有 茶 的 意 玉 思 .“ ” 在 汉 语 里 是 第 一 的 元 意 思 。 10 6年 在 前 门 大 栅 栏 观 9 音 寺 开 设 了第 二 家 店 取 名 张
了 一 元 钱 买 了一 张 彩 票 . 果 中 了大 结 奖 . 了 这 家 茶 庄 . 名 张 一 元 。据 开 取
思 .” ” 在 汉 语 里 是 第 一 的 意 思 。 元
10 6年 在 前 门 大 栅 栏 观音 寺 开 设 了 第 9
二 家店 . 名 取 ” 一 元 . 张 比 张
同 年 . 家 关 了 观 音 寺 的 张 一 元 与 张
大栅 栏 的 文记 合 并 , 称 张 一 元 茶 庄 。 统
15 6年 张 一 元 茶 庄 公 私 合 营 。 同 时 9 张 玉 元 的 字 号取 消 。这 样
这 个 字 号 延 用至 今 。 关于 “张 一 元 “ 字 号 的 来 历 也
张 一 元的来 历
张 一元 茶庄 , 位于 大栅 栏 商业 街路
南 2 号 。 张 一 元 茶 庄 自创 建 以来 , 2 经 历 了百 年 的风 风雨 雨 终 于 不 负创 业 的 愿望 成 为 京城 著 名 的老 字 号 茶庄 。 张一 元的创 始人是 安徽人 . 叫张 昌 翼 字 文 卿 。 从 小 学 做 茶 .9 O 1O 年 在 花 市 开 办 了 第 一 家 店 , 名 “ 玉 取 张
张一元茶叶
2010-09-06张一元武夷大红袍5800元/斤张一元武夷大红袍5800元/斤更多>>2010-09-06张一元奶香金龟800元/斤张一元奶香金龟800元/斤更多>>2010-09-06张一元手摘阿里山乌龙茶500元/斤产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区。
阿里山乌龙茶香清新典雅,带有浓郁的花果香,条索紧结,呈半球形且颗粒大,汤色蜜绿带金黄,滋味醇厚。
更多>>2010-09-06张一元手摘梨山乌龙600元/斤产于台湾中央山脉的两大主峰五山、大禹岭山的原始森林地带,梨山茶的生长地也是台湾唯一生长梨和苹果的产地,是在雪区中成长,茶味美、香久、喉韵持久、泡水较长,是台湾茶之精品。
更多>>2010-09-06张一元冻顶乌龙茶600元/斤产于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
冻顶乌龙外观紧结,呈条索状,墨绿色带有光泽;茶汤清沏,呈蜜黄色,香气具有花香,滋味甘醇浓厚,汤色黄绿明亮,耐冲泡。
更多>>2010-09-06张一元冻顶乌龙茶800元/斤产于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
冻顶乌龙外观紧结,呈条索状,墨绿色带有光泽;茶汤清沏,呈蜜黄色,香气具有花香,滋味甘醇浓厚,汤色黄绿明亮,耐冲泡。
更多>>2010-09-06300g清香冻顶乌龙游山茶访台湾有很多乌龙茶产区,“宝岛地标”日月潭所在地的南投县是台湾有名的高山茶产区。
根植于南投县茶区的“游山茶访”取“游遍名山、访名茶”的寓意,台湾南投鹿谷是“嘉振茶馆”深耕四十余载的老家园,在创始人陈恋德更多>>2010-09-06张一元安溪铁观音100元/斤张一元安溪铁观音100元/斤更多>>2010-09-03张一元安溪铁观音(一级2号) 150元/斤张一元安溪铁观音(一级2号) 150元/斤更多>>2010-09-03张一元安溪铁观音(一级1号) 220元/斤张一元安溪铁观音(一级1号) 220元/斤更多>>2010-09-03张一元浓香安溪铁观音(特三级4号) 340元/斤张一元浓香安溪铁观音(特三级4号) 340元/斤更多>>2010-09-03张一元安溪铁观音(特三级3号) 500元/斤张一元安溪铁观音(特三级3号) 500元/斤更多>>2010-09-03张一元安溪铁观音(特三级2号) 600元/斤张一元安溪铁观音600元/斤更多>>2010-09-03张一元金奖惠明(二级) 240元/斤张一元金奖惠明(二级) 240元/斤更多>>2010-09-03张一元金奖惠明(一级) 400元/斤张一元金奖惠明(一级) 400元/斤更多>>2010-09-02张一元金奖惠明(特三级) 550元/斤张一元金奖惠明(一级) 550元/斤更多>>2010-09-02张一元苏州绿90元/斤张一元苏州绿90元/斤更多>>2010-09-01张一元六安瓜片(一级一等) 200元/斤张一元六安瓜片(一级一等) 200元/斤更多>>2010-09-01张一元湘波绿(一级) 120元/斤张一元湘波绿(一级) 120元/斤更多>>2010-09-01张一元湘波绿(特级) 260元/斤张一元湘波绿260元/斤更多>>2010-09-01张一元高桥银峰(特级) 400元/斤产于湖南张一元茶叶基地,以良种茶树幼嫩芽叶为原料,再配以精湛的加工技术制作而成,具有优良的品质。
张一元茶庄沉与浮
不论 从 时 间还 是 从事 实 来看 ,这 种 说法 都 是站 不 住 1937年 “七 ·七”事变后 ,南北交通 不便 ,张一 元和 脚 的。黄河奖券 是 “七 ·七 ”事变 后在北京等地 发行 福 建茶场失去 了联 系 ,断 绝了货源 ,加 之北京沦 陷期
摊 一开始买卖就不错 ,销路很好 。
原 因 ,不过是不 了解情 况的人看 到张一元 的店名 ,望
光绪 二十六 年(1900年)春天 ,张 昌翼茶叶 摊后边 文 生 义罢 了 。
的烟铺 ,因东伙不合 ,买卖做亏 了 ,无法维持下去 。
观 音 寺附 近 的朱 茅胡 同 、石 头胡 同 、王 广福 斜
处 ?
二 卜二 年(1 896年),张 昌翅辞 J,柜 ,在 同行 和 朋友帮
助下 ,在崇 文门外榄杆 } 找了 一间房住 下 ,卉 r几块
一 、 变迁 历 程
铺板 、两条长 凳 、一 个独凳 、几个茶叶罐 子 ,就在 花
张 一 : 茶 的 创 始 人 是 张 昌 翼 (1 869— 1931年 ), 『 大 街 羊 市 【J外路 南 , ‘家 烟 铺 门 前 攫 起 了 茶 }】 摊
:文卿 , 徽 歙县 定 潭 村人 。他 自小 就 与茶 l1_ 丁交 花 市平 时 人就 很 多 ,每 月初 网 、 卜冈 、二 十 集 市
酋,帮助 父 铮 理 茶 吲 ,能 够 识别 各种 茶叶 。清 光 H,游人 熙熙攘攘 ,吏 是热 闹 。 此 ,张 昌辩 的茶叶
PRW ORLD 世 界 I 77
张 一 茶 庄 沉 浮
口 文 /樊 延 明
北 人 喝 茶 吃 ^ 心 向 认 :号 ,有 一 ‘u厂1头 弹 绪 十 年 (1 8}{4年 ),张 吕 樊 1 7岁 时 ,经 同 乡 介 来 到 北
京城著名的老字号“张一元”品牌广告发展历史简要分析
金般品质、百年承诺——张一元京城著名的老字号“张一元”品牌广告发展历史简要分析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张一元茶庄是京城著名的老字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店名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
张一元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中国茶叶第一品牌”,张一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张一元经营理念为:诚信为本,追求品质,弘扬国饮,服务社会,厚德兴茶,健康大众,铸造中国茶叶第一品牌!作为中国老字号的张一元有着自身显著的优势,它是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品牌,有着百年的存在时间,作为注重祖先沿袭和习惯性信任旧有品牌的中国人来说,张一元本身就是一种品质与诚信的代表,本身就具有企业品牌效应和美誉度。
它的分店遍布京城,即使你不喝茶,也一定知道张一元。
在北京乃至全国各地,张一元就是北京文化的象征之一。
这个品牌效应是无形的,是伴随着年月代代流传下来的,是中国人对传统的热爱所带动的。
然而,任何一个品牌创建伊始对于大众都是陌生的,都需要宣传,无论是口头的、招牌和幌子、印刷广告还是现代社会出现的音频、视频、短信、彩信广告。
张一元像其它品牌一样,也有着从无名到美誉的心路历程。
尤其是对于早在1900年创建的“张一元”,落后的宣传水平,使得品牌打造的异常艰辛。
1900年,张文卿选址前门大栅栏创办第一家张一元茶庄,那时候没有现代这么多丰富的高效广告途径,除了叫卖和招牌幌子,和为数不多的印刷品,几乎没别的方式。
但是,张一元茶庄还利用了另一个无形的广告途径——地理位置。
大栅栏是北京最古老商业闹市区,历史悠久,闻名于众,这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广告。
因为各种老牌商品,有名无名的,都集中在这个地方,大家可能不知道一个牌子,却因为知道这个商业街或者知道这个商业街的其它品牌而来到这里,然后知道了张一元。
由于“张一元”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进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叶花茶,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在京城百姓中得以认可,广为流传。
北京老字号“张一元”的品牌文化传承和创新传播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可见,饮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源自远古,流传至今,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北京老字号企业中,与茶叶相关的也占到了九家,其中八家都是茶叶老字号,包括吴裕泰、元长厚、张一元、启元、馥郁、京华、庆林春、正兴德。
在我国现存老字号经营状况较好的仅占10%的市场环境下,北京茶叶老字号一直以来大都停留在茶叶品牌经销的传统领域,整体经营状况堪忧。
张一元作为北京老字号中连锁经营较为成功的品牌之一,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茶叶产品和经销市场深挖品牌文化传承和创新传播方式,为北京老字号的发展提供了经验积累。
一、张一元发展历史概述(一)品牌历史任何品牌的发展都有一个历史过程,张一元成立至今已有117年的历史。
从一个小茶摊开始,发展成为名冠京城的大茶庄,期间发展历经风雨,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生存了下来。
张一元茶庄的创始人姓张,名昌翼,字文卿,安徽省歙县定潭村人。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张文卿在崇文门外瓷器口荣泰茶庄学徒。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他另立门户,在花市摆茶叶摊,买卖很好,后来在此开办了第一家店,取名“张玉元”。
在古汉语里“玉”又通“茗”,代表“好茶”,“元”是第一的意思。
1906年张文卿在前门大栅栏观音寺开设了第二家店,取名“张一元”,比起“张玉元”,更好记、更有寓意。
(见图1)“张一元”取“一”和“元”两个第一的意思,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企业能像字号一样在同行业中争第一。
1908年在前门大栅栏街开设了第三家店,亦称“张一元”,为区别前一个店,该店称“张一元文记”茶庄。
1956年张一元茶庄公私合营,张玉元的字号取消。
这样“张一元”这个字号便延用至今。
1990年在北京召开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亚奥理事会官员和各国运动员慕名来买茶叶的络绎不绝。
1992年以张一元为龙头成立了“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使这一老字号再度辉煌。
公司定出“以品牌定位,以质量创效益,服务促经营”的发展战略,不仅直接从各名茶产地进货,还在福建闽东建立了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拥有了自己的茶叶基地。
中国百年茶庄“张一元、吴裕泰”品牌文化史
中国百年茶庄“张一元、吴裕泰”品牌文化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作为中国茶品牌中的绝对老字号,1887年创办的吴裕泰和1900年创办的张一元的“金字招牌”江湖上无人不知。
到底这些古老标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不老秘诀?在“老字号”改造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茶企的“身份证”们何去何从?张一元企业标识的设计,中间采用隶书的“张一元”字体。
字体外是一个圆,象征着张一元茶行销全国。
小圆外是一个大圆,两个圆中间是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云海,大圆象征着国际市场。
企标的主色是金色,体现出“金般品质,百年承诺”的企业内涵。
吴裕泰并没有启用现代时尚元素设计标识,而是继续沿用一直以来的牌匾字样。
商标整体呈深绿色,仅以简单的“吴裕泰”三个字为主体,并没有用到图案,只是在中国传统行书的基础上稍加变体,商标简约明确,颇显百年老店的大气典雅。
吴裕泰商标以白色为底色,字体为“裕泰绿”的专属色,融入“茶”的概念元素。
“题赠”带来明星效益由于历史的原因,老字号的商标往往使用商号、企业名称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店铺、工艺创始人的名字或别号。
中国人历来偏爱名人题赠,京城老字号是此传统的“头号粉丝”。
据了解,北京目前还在经营的200多家老字号中,大部分商号都把名人或书法家的牌匾题词作为商标。
匾额是商家的门脸儿,泼墨挥毫间蓬荜生辉,抬头即见的明星效益自然成了老字号掌柜们求得财源广进的不二法门。
从“吴裕泰茶栈”到“吴裕泰”清光绪年间,创始人吴锡卿以五块银圆请老秀才祝椿年题写了牌匾“吴裕泰茶栈”,吴裕泰从此正式挂牌营业。
几经沉浮直到1985年,“吴裕泰茶庄”得以定名,“吴裕泰”商标就是在当时由原民革中央委员冯亦吾老先生题写的。
现在,你依然可以在吴裕泰店铺门口看到这块黑底金字横式牌匾的复制品。
从“张玉元”到“张一元”北京人对“张一元”这个字号很熟悉,都知道是做茶的,但对张一元字号的来历却不是都清楚。
创始人张昌翼于1900年在花市开办的“张玉元”茶庄其实就是张一元的前身。
张一元的新网事
王秀兰 清楚老字号品牌 应该要 专 摸避 , 她 把再
花 费大 量时 间 ,盘点 繁杂 的 帐表 ,转 而 能够 更多 地去关 注 存货 盈 亏状 况 、
存货结构、采购计划等问题。另外, 系统还 可 以实现 店 内存货 的实时盘 点 、远程数据共享 、畅销与滞销商品
合 ,加 之茶 叶 又有 节 日生产 量大 、生
疑 。因此 ,张一 元搭 上信 息化 列 车 , 在 同行业 中率 先 实现 信息 化促 进 经营
业 务发 展也是 意料 中之事 。 1 0 5 年前 , 张一 元创 始人 张 吕翼 将
度 。那 时候 ,他 无论 如何也 想不 到 ,
这 时候 , 王秀兰清楚 老字号品牌应
任公 司 ( 下称 张一 元 ) 董事 长王 秀 兰
将 目光瞄准了信息化建设 ,在同行业
中率 先 实现 了 利 用 信息 化平 台促 进经
营管 理 。2 0 1 0 年 ,张一 元又 搭上 了电 子商 务这 趟 列 车 .而在 此之 前 ,顾 客
月都要 约j 二 各分 号经理 集体 品茶 , 他们
使 其可 以放 心购买 。
张一元店 内销售 的柚 子花茶
每逢 中 传统 佳 节 .都 是 消费 者
走 亲访 友 的好 时节 ,茶 叶则 成 为必 不
查 询等功能 ,使管 理手段 更加 丰富 。
成本下降 ,仓储 、销售信息 、经营数
据 能够 随 时进 行统 计 与分 析 , 为领 导
买来京城各 家茶庄 的花 茶, 然后找 最 好 的一 种跟 自己店里 的花茶 比较 , 取长 补短 , 直至 超越 。1 9 5 6 年 公私合 营后,
张天翼(1906.9.26—1985.4.28)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张天翼(1906.9.26—1985.4.28) 生平简介主要作品原名张元定、张一元。
祖籍湖南湘乡。
生于江苏南京。
后全家定居杭州。
1924年在杭州宗文中学毕业。
中学时代,并写过滑稽和侦探小说,用张无诤笔名向《礼拜六》等刊物投稿。
1926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开始用张天翼名写作。
同年年底在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对课程不满,不久退学,在沪、杭、宁一带先后任家庭教师、记者、编辑办事员、文书、录事等职,更多的接触了都市中下曾社会。
短篇小说《三天半的梦》经鲁迅关怀,1929年发表于《奔流》,自认是第一篇新小说。
1931年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从空虚到充实》。
同年参加“左联”。
《二十一个》等作品,打破了当时流行的“革命加恋爱”的创作倾向,受到进步文坛的重视。
30年代中期,在短篇小说《包氏父子》发表前后,讽刺特色日益鲜明。
短篇《脊背与奶子》、《笑》、《陆宝田》,中篇《清明时节》,均为价作。
《大林和小林》等童话,想象丰富,笔法夸张,预示着写作儿童文学的更大才能。
抗战发生后,由上海回到湖南故乡,从事文化救亡活动。
目睹某些文化官僚争权夺利的丑态,写下代表作《华威先生》,发表后引起关于抗战文学要不要暴露作品的论证。
以速写提示提供重大讽刺形象,标志着他新的艺术成就。
他的冷峭、犀利的讽刺风格已成熟。
这时,患了严重肺病,辗转于邵阳、淑浦、宁乡各地,写了很多文艺论文。
1944年湘桂大撤退时,带病离湘,艰苦跋涉至重庆、成都。
后去?县农村养病,于疗养之余,写出一组政治讽刺寓言。
1950年,由澳门北上,从此一直居住北京,先后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人民文学》主编。
与中小学孩子们建立联系,创作了《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品。
“文革”中遭受迫害,1975年突换脑血栓,又经历了与病魔的长期斗争。
1985年病逝时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著作书目]从空虚到充实(短篇小说集)1931,现代鬼土日记(长篇小说)1931,上海正午书局小彼得(短篇小说集)1931,上海春光书店齿轮(长篇小说)署名铁池翰,1932,湖风一年(长篇小说)1933,良友蜜蜂(短篇小说集)1933,现代脊背与奶子(短篇小说)1933,良友大林和小林(童话)1933,现代反攻(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移行(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团圆(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人集(小说、剧本合集)1936,良友清明时节(中篇小说)1936,上海文学出版社万仞约(短篇小说集)1936,商务秃秃大王(童话)1936,文生洋??奇侠(长篇小说)1936,上海新钟书局追(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春风(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奇怪的地方(中篇小说)1937,文生在城市里(长篇小说)1937,良友同乡们(短篇小说集)1939,文生谈人物描写(理论)1942,作家书屋速写三篇(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校订本,1963,人文张天翼选集1951,开明罗文应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52,中青蓉生在家里(剧本)1953,中青大灰狼(剧本)1954,中青不动脑筋的故事(童话)1956,少儿宝葫芦的秘密(童话)1958,少儿文学杂评(评论)1958,作家给孩子们(小说、剧本合集)1959,人文去看电影(小说)1960,文学改革出版社张天翼小说选集1979,人文张天翼作品选(小说、童话、剧本合集)1980,少儿金鸭帝国(童话)1980,湖南人民张天翼短篇小说选集(上下册)1981,文化艺术张天翼小说选(上下册)1981,湖南人民张天翼童话选1981,湖南人民张天翼儿童文学作品选1981,吉林人民《二十一个》及其他(短篇小说集)1981,江西人民张天翼论创作1982,上海文艺张天翼作品选1983,四川人民张天翼文学评论集1984,人文张天翼文集(1—7卷)1985—1989,上海文艺(未出齐)张天翼寓言1986,安徽少儿包氏父子(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张天翼作品集(童话集)1987,明天出版社。
驰名北方的张一元茶庄
,
;
。
。
光绪 三十四年 ( l 卯 8 年 ) 张文卿又在京城最繁华 的前门外观音寺路南买下了一间铺面房 开办 了第二 家茶庄 取名 张一元茶庄 图的是 一元复始 万象
, . ’ ,
抗战前夕 茶庄就在店门前装上喇叭 播放歌曲和曲 艺节目 同时在广播电台作广告 向顾客宣传自己的 产品
。 , ,
,
,
。
, ,
批发 商手里购买还要便宜
, ,
。
另外 他还时常派人到其
,
,
买茶时可 以先沏水品尝 所以茶摊一开业 客的欢迎 天长 日 久 张记茶摊就 出了名
, , 。 , , 、 ,
,
.
就备 受顾
他茶庄买回同等级的茶叶 与 自家的茶叶在质 . 和价 格上进行 比较 找 出差距 以及时改进制作方法 调整 茶叶的价格 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在搞好经营的 同时 张文 卿还要求店内职员对顺
。
, ` ,
,
、
,
繁荣 的景象
。
4
:
` . 。 , ,
,
,
,
家经 营粉第一等的茶庄 且茶叶也 是市面上独一无二 的 最好的
、
,
。
远道而来的顾客送上一杯香茶 ; 并备有各类茶叶的小 样 让顾客自选自购 ; 店 内还规定 凡买 5 斤 以上茶叶
, ,
张玉元茶庄开业的当年 愈受到盆创
。
,
八国联军入浸北京
,
,
生
者 派人送货上门 并设有电话订货制度 利用广播招 徕顾客和推销产品 张一元茶庄是京城内的第一家
“
,
更新 开市大吉 永远兴旺 后来有人传说 张文卿的 茶庄之 所以用 一元 作店名 是因为他 当时花 了 一元
张一元发展历史
张一元发展历史张一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张一元的出生、学习、成就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展现他的发展历史。
一、出生与成长张一元生于公元618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商人,经商有方,家境优渥。
从小,张一元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和对知识的渴望。
他从父亲那里学习了许多商业知识,并且在家庭的熏陶下,对经济和贸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学业与求学张一元在年轻时就展现了出色的学习能力,他对各种学科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和才华。
他在读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被老师和同学们称赞为学习的楷模。
在求学过程中,他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事业与成就张一元毕业后,他决定投身于商业领域。
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勤奋努力,很快在商界崭露头角。
他创办了一家独具特色的企业,并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高效的管理方式,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客户的信任。
他的企业发展迅猛,成为当时商界的佼佼者。
张一元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他捐资助学,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并且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的善行感染着更多的人,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公益事业。
四、影响与地位张一元凭借其杰出的商业才华和公益事业的投入,逐渐在商界和社会中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和崇高的地位。
他成为了商界的偶像和榜样,被人们称为“商界泰斗”。
他的成功经历和公益事业的投入,激励了更多的人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五、晚年与传承张一元在商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就,而是开始思考自己的晚年生活和事业的传承。
他成立了一所商业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商业人才,并亲自授课、传授经验。
他希望通过传承自己的商业智慧和经验,培养更多的优秀商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总结张一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元茶庄的沉与浮
史官论语张一元茶庄的沉与浮■文/苏小小老北京人喝茶吃点心向来认字号,有一句口头禅说:吃点心找正明斋,买茶叶认张一元。
说明了老北京人对张一元茶庄的厚爱。
张一元茶庄,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它从一个小茶摊开始,十余年间发展成为名冠京城的大茶庄,其中奥秘何在?经营又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张一元茶庄的创始人张昌翼(1869年—1931年),字文卿,安徽歙县定潭村人。
他自小就与茶叶打交道, 帮助父亲管理茶园,能够识别各种茶叶。
清光绪十年(1884年),张昌翼17岁时,经同乡介绍来到北京崇文门外磁器口荣泰茶行学徒。
他不仅学会了在后柜拼配茶叶,而且也学会了在前柜接待顾客。
出师以后,茶店掌柜让他管账。
这样,他就有机会同茶叶行人打交道,慢慢积累了经验和人脉。
张昌翼很早就想自创事业,干了几年,他积攒下了几个钱。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张昌翼辞了柜,在同行和朋友帮助下,在崇文门外榄杆市找了一间房住下,弄了几块铺板、两条长凳、一个独凳、几个茶叶罐子,就在花市大街羊市口外路南一家烟铺门前摆起了茶叶摊。
花市平时人就很多,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集市日,游人熙熙攘攘,更是热闹。
因此,张昌翼的茶叶摊一开始买卖就不错,销路很好。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天,张昌翼茶叶摊后边的烟铺,因东伙不合,买卖做亏了,无法维持下去。
他抓住时机,走东家串西家,在同行、朋友的帮助下,凑够了钱,终于将这家三间门脸的铺底倒了过来。
张昌翼很重视门面的装修。
他请来瓦工、木工、油工进行整修、装饰,搞了一个多月,使三间门面的店铺里外一新。
茶叶摆放有致,整体气氛也很典雅。
传统的商业经营非常重视在店铺的称谓上有一个富有特色、寓意深刻、吉祥如意的店名。
张昌翼在自己茶庄的命名上颇下了一番心思。
茶庄字号取名“张玉元”,这是他创办的第一家茶庄。
店名“张玉元”中的张是他的姓,“玉”是玉茗这种名贵茶叶的简称,“元”字含有“一”的意思,三个字合起来表示“张家的第一流的茶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一元-品牌概述张一元招牌张一元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张一元茶庄是京城著名的老字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1991年张一元商标正式注册,1993年张一元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
为迎接市场的挑战,壮大和发展老字号民族品牌产品,1992年正式注册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
1999年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制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诚信为本”的企业精神,于1994年在福建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闽东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此基地被福建省定为绿色产品基地。
公司拥有很强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生产、加工、拼配的张一元茉莉花茶以其“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色,深得国内外茶客的欢迎。
公司经营高、中、低档的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保健茶300余种,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为保证茶叶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公司从1995年起所生产的茶叶产品一律经过国家质检部门的严格检验,公司内部专设了质量监督审评办公室,严把质量关。
1999年公司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转版认证,保证了企业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张一元茶叶在国家质检部门的历次抽查中保持了全部合格的业绩。
1999年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公司“购物放心单位”荣誉称号,是北京市茶行中首家获此殊荣者。
2001年张一元茶庄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共青团中央授予“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荣誉称号,这在全国茶行中又是首家获此殊荣者。
2005年张一元率先成为全国茶叶分装企业首家通过QS认证的A 级企业,北京市茶叶行业中首家通过QS认证的A级企业。
中华著名老字号——“全聚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历经几代全聚德人的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
1999年1月,“全聚德“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是我国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
“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在百余年里,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
已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鸭席”选为国宴。
1993年5月,中国北京全聚德集团成立。
1994年6月,由全聚德集团等6家企业发起设立了北京全聚德烤鸭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4月,首都旅游集团、全聚德集团、新燕莎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首都旅游集团成为北京全聚德烤鸭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2005年1月,北京全聚德烤鸭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随即,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收购了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30.91% 股权,与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并列成为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2007年4月,北京著名老字号餐饮企业仿膳饭庄、丰泽园饭店、四川饭店也进入全聚德股份公司,至此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涵盖烧、烤、涮,川、鲁、宫廷、京味等多口味,汇聚京城多个餐饮老字号品牌的餐饮联合舰队。
全聚德股份公司成立以来,秉承周恩来总理对全聚德“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精辟诠释,发扬“想事干事干成事,创业创新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体制、机制、营销、管理、科技、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七大创新活动,确立了充分发挥全聚德的品牌优势,走规模化、现代化和连锁化经营道路的发展战略。
十几年来,以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塑造品牌形象,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加快连锁经营的拓展步伐。
现已形成拥有70余家全聚德品牌成员企业,年销售烤鸭500余万只,接待宾客500多万人次,品牌价值近110亿元的餐饮集团。
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全聚德股份公司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先后被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商业联合会等单位授予“全国文明行业示范点”、“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国际餐饮名店”、“国际质量金星奖、白金奖和钻石奖”、“国际美食质量金奖”、“全国商业质量管理奖”、“中国十大文化品牌”、“中国餐饮十佳企业”、“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北京十大影响力企业”等荣誉和奖励。
经评估,“全聚德”无形资产价值1994年1月1日是2.69亿元人民币; 2004年6月28日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主办召开的世界品牌大会上,全聚德品牌评估价值上升到84.58亿元人民币;2005年8月6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宣布全聚德品牌评估价值为106.34亿元人民币。
2007年9月,在第二届亚洲品牌盛典中,“全聚德”品牌荣获第320强,是亚洲餐饮行业唯一进入亚洲500强品牌的企业。
“全聚德”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现代,她正在向着“中国第一餐饮,世界一流美食,国际知名品牌”宏伟愿景而奋勇前进!同仁堂介绍2009.6.8 来源:北京同仁堂提起中药,许多人都不约而同会想到"同仁堂"三个字。
这家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创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的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
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
简介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
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
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同仁堂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品牌优势得天独厚。
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
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团领导班子被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四好领导班子”;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
2004年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十户国有重点企业典型经验之一,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现状目前,同仁堂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北京大兴、亦庄、刘家窑、通州、昌平,同仁堂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拥有41条生产线,能够生产26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
全部生产线通过国家GMP认证,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TGA认证。
2004年投资1.5亿港元设立的境外生产基地---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于2005年底通过了GMP认证,为实现生产、研发和营销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报和亚商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的评比中蝉联第四、第五届排名第一,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创业板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企业实现了良性循环。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的现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的“ 1032工程”。
同仁堂人有信心有能力把同仁堂集团建设成为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国际驰名的中医药集团,通过全面提升同仁堂现有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同仁堂人决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弘扬同仁堂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药事业做出贡献。
成功之道从最初的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店到现在的北京同仁堂集团,经历了清王朝由强盛到衰弱、几次外敌入侵、军阀混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沧桑,其所有制形式、企业性质、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同仁堂经历数代而不衰,在海内外信誉卓著,树起了一块金字招牌,真可谓药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同仁堂的金字招牌为何可以三百年不倒?保证药品质量,严把选料关从开业之初,同仁堂就十分重视药品质量,并且以严格的管理作为保证。
创始人乐显扬的三子乐凤鸣子承父业,1702年在同仁堂药室的基础上开设了同仁堂药店,他不惜五易寒暑之功,苦钻医术,刻意精求丸散膏丹及各类型配方,分门汇集成书。
乐凤鸣在该书的序言中提出"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为同仁堂制作药品建立起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代代相传,培育了同仁堂良好的商誉。
三百多年来,同仁堂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坚持严把选料关。
在过去,北京同仁堂为了供奉御药,也为了取信于顾客,建立了严格选料用药的制作传统,保持了良好的药效和信誉;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除严格按照国家明确规定的上乘质量用药标准外,对特殊药材还采用特殊办法以保证其上乘的品质。
例如,制作乌鸡白凤丸的纯种乌鸡由北京市药材公司在无污染的北京郊区专门饲养,饲料、饮水都严格把关,一旦发现乌鸡的羽毛骨肉稍有变种蜕化即予以淘汰。
这种精心喂养的纯种乌鸡质地纯正、气味醇鲜,其所含多种氨基酸的质量始终如一,保证了乌鸡白凤丸的质量标准。
中成药是同仁堂的主要产品,为保证质量,除处方独特、选料上乘之外,严格精湛的工艺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炮制不依工艺规程,不能体现减毒或增效作用,或者由于人为的多种不良因素影响质量,不但会影响药效,甚至会使良药变毒品,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仁堂生产的中成药,从购进原料到包装出厂,总有上百道工序,加工每种药物的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工艺要求,投料的数量必须精确,各种珍贵细料药物的投料误差控制在微克以下。
例如犀角、天然牛黄、珍珠等要研为最细粉,除灭菌外,要符合规定的罗孔数,保证粉剂的细度,此外还要颜色均匀、无花线、无花斑、无杂质。
仁行天下同仁堂历经沧桑,"金字招牌"长盛不衰,在于同仁堂人注重把崇高的精神、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熔铸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并化为员工的言行,形成了具有中药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系统。
的确,"质量"与"服务"是"同仁堂"金字招牌的两大支柱,坚持质量第一、一切为了患者是同仁堂长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