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与解决研究

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与解决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加深,跨文化交际问题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往往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比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沟通方式不同等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和特点,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和特点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活动,涉及到的人群、语言、文化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语言、视觉、肢体语言等方式进行沟通,同时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以达到和谐共处和合作。
跨文化交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各种语言、文化和传统,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面对多元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2. 动态性:跨文化交际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和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跨文化交际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
3. 矛盾性: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跨文化交际需要协调和解决各种矛盾问题。
二、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问题:1. 语言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各种语言,语言障碍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基本的问题。
2.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同,如礼仪、宗教、道德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或矛盾。
3. 沟通方式不同: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方式和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如在中国,说话时一般比较委婉、含蓄,而在美国,人们则更注重直接表达和说话技巧。
4. 价值观不同: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存在着差异,如在西方国家,人们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而在亚洲国家,人们则更重视集体意识和家庭观念。
三、跨文化交际的解决方法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上述问题,使得交流和合作更加顺利呢?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1. 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是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适应

第二节 文化震荡的症状与面向
• • • • • • • • • 症状 过度关心饮水与食物的品质 过度依赖同文化的人 动不动就洗手 惧怕与异国人接触,敌视当地人 心不在焉,无故走神 无助感,容易为小事动怒 时常想家,感到寂寞与闷闷不乐 失去信心和耐心 偏执狂,精神分裂
文化震荡的方面 • 第一,对新环境心理调试之需求所带来的紧绷的 压力(stress)。 e.g. 他乡如己乡,浓淡无碍 催人的心肝,白人的头发 • 第二,失落感(sense of lose)。 e.g. 昨日主人今日客,同是天涯沦落人 • 第三, 排斥(rejection)的感觉。 e.g. 文化优越感(cultural superiority)
个人弹性能力(personal flexibility)
• 双文化适应期(biculturalism)/完全适应期(full adjustment stage)/熟练期(mastery period) • 发展了独立自主(autonomy)的功力,展现了双 重认同(dual-identity)的能力。 • 能够妥善应付困难或烦恼忧心之事。
歧视(discrimination)
• 第四,错乱感(confusion)。 • 即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对信仰、价值观和该版 样的角色感到迷惑或错乱。 e.g.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以和为贵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 第五,异常的情感反应。 e.g. 焦虑感(anxiety),恶心感(disgusting) 或惊慌失措等心理。
• 文化震荡的意义 • 一般到其他国家短期旅游的人们 • 为了工作、事业或求学,必须身居异国一段时间 的旅居者(sojourner)
• 吾人日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文化语言与非语言符号 突然间的异地失灵。
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际

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际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交流和文化交流成为了国与国之间的必然展现。
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重要,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与不同文化的人接触越来越频繁,所以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方面的知识变得非常重要。
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跨文化交际可以被定义为:在两个或更多的文化群体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它涉及到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之间的交互行为。
2. 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际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际是更加需求高明的,因为全球化的本质是不断地融合国家、地区、民族、文化、语言等各种多样性,而传统的文化模式和价值观随之消失。
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必要的技能。
它将有助于解决相互之间的文化歧视和误解,并建立有利于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际的困难跨文化交际的困难主要包括语言、文化、价值观、信仰、风俗习惯、表达方式、身体语言、沟通方式等方面。
语言方面。
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语言,因此,如果你不懂一种语言,就很难与那一部分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此外,即使使用同一种语言,也会在语言本身的表达和交际方式上面临很多困难。
文化价值观方面。
由于文化的不同地性,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观系统。
当你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时,经常会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观与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发生冲突。
表达方式方面。
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很不一样。
例如,个人自夸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是不被鼓励的,因为人们觉得狂妄自大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个人自夸甚至被认为是自信的象征。
4. 解决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际困难的方法跨文化交际需要熟知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解决跨文化交流的难题需要我们多方面着手:提高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人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相似性和不同性的意识。
提高文化意识可以让人们更容易适应不同的文化,并在交际中更准确地理解他人。
加强语言沟通技能。
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什么是跨文化交流?

什么是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涉及到不同文化间的认知、态度、价值观、行为以及沟通方式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跨文化交流领域,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什么是跨文化交流。
一、文化认知跨文化交流需要充分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语言、行为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
因此,了解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信仰习惯等方面,对于有效的跨文化交流非常重要。
例如,在西方国家以及东亚国家,谈论工作、家庭、婚姻等话题是比较普遍的,而在印度、中东等国家,这些话题会被认为是私人生活的一部分,不适合在公共场合讨论。
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很容易引起误解和冲突。
二、互相尊重跨文化交流必须基于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进行。
尊重他人文化背景和信仰宗教等方面,是跨文化交流最基本的原则。
只有以平等、互相尊重的态度交流,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跨文化关系。
例如,穆斯林在节日期间通常不喝酒,如果送礼的人赠送酒类礼物,就可能引起失望和困惑。
如果对方能够了解穆斯林的信仰习惯,送一些非酒类礼物,就不会引起误解和不愉快的情况。
三、有效沟通跨文化交流必须进行有效沟通,才能让双方相互了解和理解。
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很容易引起误解和沟通障碍。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成为了非常关键的问题。
例如,在跨文化交流中,使用不同的语言是一个普遍的挑战。
为了便于双方的沟通,可以使用双语对话或借助翻译工具进行交流。
此外,在语言表达上要尽量避免使用口头语言或难以理解的术语,以免造成双方的误解和不适。
四、文化融合跨文化交流的本质是促进文化融合。
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双方都可以学习、借鉴对方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以丰富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通过文化融合,不同文化间的距离会逐渐缩小,人们能够更加和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例如,中国的中医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在古代曾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跨文化交际学阅读笔记

《跨文化交际学》阅读笔记一、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概念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如何进行交流、沟通以及相互理解的学科。
它涉及到不同文化间的语言、习俗、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并探究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交流行为。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跨文化交际学中,有几个核心概念是我们需要掌握的。
首先是“文化”,它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共有的语言、艺术、信仰、习俗、传统等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的集合。
其次是“交际”,它是指人们通过语言、符号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过程。
而“跨文化交际”则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过语言、符号等交流工具,进行信息交换和文化理解的活动。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特点包括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世界上存在众多不同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这使得跨文化交际呈现出多样性。
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和误解,也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复杂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会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交流策略,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需要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包括语言、习俗、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意识等方面。
我们才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不同的文化环境,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与内涵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的学科。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阅读《跨文化交际学》我对其中的定义与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语言、符号等交流工具进行信息、情感、观点等的交换过程。
《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学习大纲课程名称: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英文

《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学习大纲课程名称: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英文《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学习大纲课程名称: 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编码: 401022060 学时/学分: 32学时 3学分适用对象: 商务英语专业编写人: 张宁一、课程介绍《跨文化商务交际》为我国高等英语专业商务类核心课程之一。
同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是应用英语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然而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
本课程的主旨是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二、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对对象国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料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解释手势和其他形式的体态语;讨论有关文化适应和相容的问题。
学习目标一览表1. 掌握本课程的基础性内容,包括跨文化交际学的需求,发展简史及内涵等基本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知识2. 对跨文化交际理论有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目标3. 能够结合本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际,透过现象把握其基本规律。
1. 通晓跨文化交流的本质、基本理论和技巧。
2. 了解文化差异产生的过程。
能力目标 3. 掌握基本的沟通方法和策略。
4. 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1. 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执着探索、创新改革的科学精神。
文化素质2. 培养自身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跨文化交际和人际交往意识。
目标三、课程教学内容《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模块,每个模块由基础性内容、提高性内容、拓展性内容三部分构成,基础性内容是必须掌握的内容,提高性内容是在基础性内容的基础上对基本问题的探讨和梳理,拓展性内容是对所学知识的延伸性学习,是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分析和理论延展。
第1至4章以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理论为框架,阐述阐述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等基本概念、交际与文化的关系;介绍文化差异在言语和非言语交际方面的表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理论划分,以及在文化层面上分析了人们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存在的众多价值观念差异。
备课教案第一章跨文化交际

备课教案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引言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下的个体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下,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教案的第一章将介绍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原则和意义,并提供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下,个体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跨文化交际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需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同时要注意自己在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
三、跨文化交际的原则1.尊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包括语言、礼仪、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不应该对对方的文化进行歧视或偏见。
2.适应变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情境。
需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便更好地与对方进行交流。
3.建立共同语言:虽然语言可能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障碍,但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或者使用一种中性的语言来建立共同的语言,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
4.接纳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需要接纳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要意识到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点,不应该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他人。
四、跨文化交际的意义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消除文化冲突和误解。
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并且能够为未来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基础。
五、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多元文化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引入多元文化的内容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2.语言对比学习:通过对比不同文化下的语言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3.资源共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和经验,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
4.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应对文化差异和问题。
语言学与跨文化交流

语言学与跨文化交流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涉及语言的结构、使用和认知等方面。
跨文化交流则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两者密切相关,语言学研究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工具。
一、语言学的重要性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通过语言的使用,人们能够表达思想、分享知识和情感。
语言学的研究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机制,进而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语言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所使用的语言,还能帮助我们学习其他语言。
通过对语言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
二、语言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1. 语言教学跨文化交流中,语言是桥梁和媒介。
语言学的研究为语言教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结构、语法规则和语义等方面的研究,语言学家们能够更好地指导语言教学实践,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
2. 跨文化沟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常常会因为语言差异而产生误解和冲突。
语言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隐含规则,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例如,一些语言中的委婉用语在另一些语言中可能并不存在,直译的话可能造成误解,而通过语言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差异。
3. 语言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等语言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语言学的研究为这些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通过语言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规律,从而提高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跨文化交流对语言学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多样化,这对语言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存在差异。
语言学的研究需要关注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并探索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交流。
其次,新兴的交流方式和媒体也对语言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例如,在社交媒体上的交流往往带有更多的缩略语和表情符号,这对语言学家而言也是一个新的领域。
《沟通的方法》脱不花 框架梳理

《沟通的方法》脱不花框架梳理《沟通的方法》是一本关于人际沟通的经典之作,作者脱不花通过深入剖析沟通的底层逻辑,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沟通方法。
下面是对该书的一个框架梳理:一、沟通的本质1.沟通是一种感知和理解:强调沟通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一种感知和理解对方的过程。
2.沟通是一种影响:指出沟通的目的在于影响对方的行为或态度。
3.沟通是一种协作:强调沟通的本质在于协作,而非对抗。
二、沟通的基础1.建立信任:通过诚实、透明和一致的行为建立信任关系。
2.倾听和理解: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需求,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感。
3.表达清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避免模棱两可和含糊不清。
三、沟通的技巧1.提问技巧:通过提出开放式问题、引导性问题和反问等方式,引导对话的深入。
2.反馈技巧:给予积极、具体和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对方了解自己的表现并作出改进。
3.情绪管理:学会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失控影响沟通效果。
4.解决冲突:通过寻求共同利益、妥协和寻求第三方协助等方式解决冲突。
四、沟通的场合1.面对面沟通:注重身体语言和声音的运用,以及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2.书面沟通:学会运用电子邮件、报告和备忘录等书面方式进行有效沟通。
3.会议沟通:了解会议的目的和议程,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跨文化沟通: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和价值观,尊重差异并寻求共同点。
五、沟通的进阶技能1.影响力:通过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等方式提升影响力。
2.说服力:运用逻辑、情感和证据等方法进行有效说服,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3.领导力:学会领导团队、制定目标和激励成员等领导力技能,提升团队协作和执行力。
4.情绪智商:提高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以促进更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六、总结与实践1.持续学习与实践: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沟通技能和效果。
2.自我反思与改进:定期回顾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效果,寻求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版

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所以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
有的人认为,不同国籍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有的人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亚文化系统的语篇系统方面。
有的人认为,作大范围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比对于改进跨文化交际益处不大,应该把眼光放在更具体的文化差异上。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的探讨。
文化通常不是指个人的行为,而是指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作者认为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
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
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的研究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做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时,我们的眼光首先应集中在它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上,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的特点。
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地区文化-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三、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1.首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有各自的文化系统和风俗习惯,逐渐在美国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格局;美国与各国交往频繁。
Hall 《无声的语言》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
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意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对时间、空间、交际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1972 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日本东京。
年代,影响最大的书籍Samovar&Richard《跨文化交际学选读》John Condon&Fathi Yousef 《跨文化交际学入门》5.跨文化交际学内容:Richard Porter 8态度、社会组织、思维模式、角色规定、语言、空间的组织与利用、时间观念、非语言表达Porter&Samovar 3观点(价值观、世界观、社会组织)、语言过程(语言、思维模式)、非语言过程(非语言行为、时间观念、对于空间的使用)Michael Argyle 心理学家6 语言、非语言交际、社会行为准则、家庭和同事的关系、做事的动力和动机、思想观念。
跨文化交际概论各章节内容要点

跨文化交际概论各章节内容要点第一章跨文化语言交际概述第一节文化、语言和交际一、关于文化的概念(一)文化的内涵和特性1、关于文化的内涵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
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交际即文化,文化即交际,如果没有交际,文化是难以形成的。
科学的提法是:“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2、关于文化的特性(1)文化由人们的内稳和外显的行为组成。
(2)文化是通过符号被人们习得和传授的知识。
(3)文化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
(4)文化与社会是潜在现实中两种类型或两个层面上的概念。
(5)文化是历史所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
(6)文化和交际具有同一性。
(7)文化是动态多变的。
(8)文化具有选择性。
(9)文化是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的意识产物。
(10)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二)文化定势、群体文化、亚文化1、文化定势和群体文化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使其成员形成并发展和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与其相关的交际文化。
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范畴:一是全民族的文化,即整体的文化形象,二是具体的个性文化,即是按个人的社会情况或个人所属文化群体为基础的文化,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称之为群体文化或副文化。
2、亚文化与亚群体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对文化分类的一种较为传统的做法是把文化分成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亚文化是指存在于某一主流文化之中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某一少数群体的文化,这一文化中的行为模式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
二、关于语言的概念(一)语言是交际工具1、交际媒介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中必需的另一种交换活动,交换的是信息、思想、情感。
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一个人脑子里贮存了符号和符号的组合规则,他就可以和别人交际,传情达意,沟通信息。
2.第一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自然的 人为的
知识 信仰 编码 系统 解码
文化的维度
思维
描述文化使用六个维度的文化隐喻
1.人是善的、恶的还是混合的;
举例电子完成
2.与自然和谐共处还是征服自然;
3.做决策时,保持个人主义还是群体或集体主义;
4.接受现状、享受现状、随波逐流或设立特定目标 改变现状;
5.在一个给定的社会中空间是如何定义的?
相互渗透会在不同地理区域导
致独特的结果;随着世界向多
元化发展全球本土化着眼于世
界各地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社会选择适应的程度代表正在
发生的全球本土化的程度。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
LOGO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二节:文化
1.文化的维度: 产生影响的文化 因素主要有三维 度,语言--物 理--心理。
LOGO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2.思维方式:通过自己的 文化意识来观察、感知以
美国的思维方式包括: “美国的方式是最好的”。
及推理的方式。思维方式 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学 习到的。
每一种文化有都各自的思维方式,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又有所不同。
用于形容粗 鲁的,以自 我为中心的 人。他们对 与已不同的 人缺乏敏感 度。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六节:规范、规章、角色和人际关系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五节:民族中心主义
1.民族中心主义:认为自
身的文化背景是最正确的 信仰。包括分析问题的方 式、价值观、信仰、语言 以及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方 式。
我的文化是核心文化,其他 文化都是不正确有缺陷的, 或是古怪的。
截止2016年4月,全球有127个 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76所孔子 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目前仍有70多个国家200多所大 学正在积极申办孔子学院。
国际商务沟通与礼仪教学大纲

五、课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全程式教学考核。
考试成绩计核方法: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成绩为课程实践教学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30%(课堂表现10%,期中考试20%)+出勤10%+10%电子作业;期末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50%。
期末考试的卷面分数为100分。
六、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莉莲.钱尼(Lillian H.Chaney)珍妮特.马丁(Jeanette S.Martin)著;张莉等译《跨文化商务沟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第五次印刷主要参考书:1.张强等《商务谈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8月2.张振刚等《管理沟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4年11月3.刘民英《商务礼仪》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4.金正昆《涉外礼仪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5. 周晨萌《商务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8月1日七、教学内容《跨文化商务沟通》第一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1.1 全球化、全球本土化以及增长全球化1.2 社会文化适应1.3 民族中心主义1.4 规范、规章、角色和人际关系1.6 文化智障和沟通障碍1.7 跨文化概念和全球思维方式1.8 跨国公司管理方向第二章通用制度2.1 经济制度2.2 政治制度2.3 教育制度2.4 婚姻和家庭制度2.5 社会等级以及互动第三章对比文化价值观3.1 价值观3.2 语义差异3.3 归属和认知3.4 对待女性的态度3.5 工作态度和道德态度3.6 宗教影响和个人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第四章文化冲击4.1 文化冲击的阶段4.2 缓解文化冲击4.3 文化冲击的要素4.4 人际关系和家庭因素4.5 公我与私我第五章语言5.1 高语境和低语境的语言5.2 非正式与可选择的语言5.3 数字语言和语言互动的形式5.4 谈话禁忌和翻译问题5.5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第六章口头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模式6.1 副语言和时间观念6.2 近体学6.3 眼神、瞑觉和触觉6.4 举止神态6.5 姿势和姿态6.6 物件、标志和符号第七章书面沟通模式7.1 写作语气与写作风格7.2 信件格式7.3 传真7.4 电子邮件7.5 简历和求职信息第八章国际礼仪8.1 介绍、问候与握手8.2 交换商务名片8.3 职位和身份8.4 电子通信礼仪8.5 用餐习俗和小费8.6 送礼物和旅游礼仪第九章商务和社会习俗9.1 语言表达9.2 男女关系和工作环境的平等9.3 迷信与禁忌9.4 衣着与外表及风度和行为习惯9.5 办公室习俗9.6 贿赂第十章跨文化谈判过程10.1 谈判的过程10.2 谈判过程中常犯的错误10.3 跨文化谈判模式10.4 谈判战略10.5 贸易协定10.6 谈判风格第十一章跨文化谈判的组成11.1 影响跨文化谈判的成见11.2 谈判风格的比较11.3 有效谈判者的特征11.4 群体导向与个体导向11.5 面对面策略11.6 个人建构第十二章影响国际商务和旅行的法律12.1 本国法和东道国法12.2 国际法12.3 道德和法律12.4 国际旅行和法律八、实训方式实训通过中外大部头电影来完成。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沟通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沟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跨文化交流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商业、教育还是旅游领域,我们都有可能遇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因此,理解文化差异并掌握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技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文化差异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跨文化沟通建立更好的理解和关系。
文化差异的本质文化是一个社会或群体共享的信仰、价值观、习俗和行为模式的综合。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性,这些独特性在不同文化间造成了差异。
文化差异可以体现在语言、饮食习惯、礼仪规范、工作态度等多个方面。
例如,东西方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就非常明显:西方文化倾向于线性时间观,强调时间的宝贵和效率;而东方文化则更注重循环时间观,强调顺其自然和过程的重要性。
跨文化沟通的挑战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多种挑战。
首先是语言障碍。
即使使用同一种语言,不同的口音、语速和用词习惯也可能导致误解。
其次是非言语沟通的差异,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等,这些都可能因文化而异,从而影响信息的传递。
此外,还有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这可能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截然不同。
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策略为了克服上述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策略:1. 开放心态:保持好奇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我们应该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评判他人的行为。
2. 学习和了解: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之前,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和禁忌。
这不仅可以减少误解,还可以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
3. 清晰的表达: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避免使用难以翻译的俚语或双关语。
同时,注意非言语信号的使用,确保它们不会传递错误的信息。
4. 倾听和反馈:积极倾听对方的观点,并通过提问或复述来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误解。
5. 寻求共同点:尽管存在差异,但人类之间也有很多共通之处。
寻找共同的兴趣或目标可以帮助建立联系和信任。
结论总之,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相互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跨文化交流学概论

1)文化时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
2)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
3)文化时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
? 我们观察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不能孤立地看,而是要考虑到传者和受者的周围的群体以及整个的社会环境。
第三部分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第五章 语言交际
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有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
?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E.g.①亲属称谓是语言反映文化的一个突出例证。
D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生而知之,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一部分是人类的本能,有些是后天习得的;
E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在从事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时使用的大脑“半球”不同。(语左,非语右)。
? 非语言交际通常起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传达的信息冲突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后者。
? 传播与人类的历史同样长。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传播。传播是对于人的社会性的确定。
? 传播学大致形成于30~40年代的美国。
? 张国良的定义:所谓传播,即人类传授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传播就是信息的传送和接受,一方发出信息,另一方接受信息,这一过程就是传播。)
三、传播的种类
? 传播 人类传播 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电视手段)
信源 → 发射器 → 信道 → 接收器 → 信宿
↑
噪音源
? 循环式的模式:加入“反馈”
跨文化交际学概述

跨文化交际对 一 些人 来说 或 许是 一个 新 的名 词 , 际 实
家, 只是直到近几 十年才 引起 人们 的广泛 关注 , 作为一个 新
的概念被人们提出来 。
上, 我们经常不 自 地从 事这样 一种 行为 , 觉 只是我们 自己没
有意识到而已。姑且先撇开前半部分“ 跨文化” 对剩下的 ,
中图分类号 : 0 G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1 8 6 2 1 ) 1— 14— 2 10 —7 3 ( 00 0 0 3 0
一
、
跨 文 化 交 际
渐都包括 了十分复杂的跨文化交际 的过程 。由此可见 , 文 跨 化交 际实质上 自古就有 之 , 广泛地 存在于 各个 民族 、 各个 国
一
相互接触和相互融合 , 中都充满 了丰富的跨文化交 际的 这其 内容。如在 中华 民族形成 的过程 中 , 我们就 可以找到大量 的 例子。始于公元前 2 纪的丝 绸之 路使 我 国古 代人 民通过 世 商业往来 与中亚 、 西亚 、 非洲 、 欧洲 的人 民进 行交 流 , 这是我 国早期在 国际范围内的跨 文化交 际 的一个 突出例 证。印度
影电视史一个复杂的跨文化交 际的过程 。 综上所述 , 跨文化交 际 , 简单来 说就 是具 有不 同文化 背
景 的人从事的交际的过 程。 各个 国家在其 发展历程上 也都 少不 了与不 同民族 间的
么, 发生 的 , 怎样 为什么 发生 , 产生 什么后 果 , 以及如何解 决 和避免交际障碍和文化 冲突 , 以达到 有效交 际。换 言之 , 我 们试图解 决有关跨文化交际所涉及的众多的问题 , 把学者们 提出的不同侧 面知识和理论综合起来 , 把零星 的事 实汇聚成
跨文化交际_第一章_第一节_绪论

影响交际的因素
文化背景
价值观、文 化取向、社 会结构、心 理因素和环 境因素等
交际情景
交际双方地位、 角色关系、交 际发生的场合、 时间、话题等
代码系统
“文化”过滤机制
编码的本质是一种约定。即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是约定的,它取决与使用者(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 收者)之间的一种协定。
东西方人的表情符号差异,你看懂了没?
传送者 编码
渠道
信息
渠道
接收者 解码
回馈 接收者 传送者 噪音 编码 ﹋ ﹋ ﹋ ﹋
解码
(三)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 1、语言是交际工具 (1)交际媒介与语言符号 • “符号”: 用某种能感知的形式来代表某种事物或现象的 结合体。 形式 意义
• 媒介——声音
• 语言符号的特征——约定俗成
人们所思、所觉、所言(言语和语言)、所为 的总和。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 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狭义:(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风俗 习惯、语用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
广义:(精神和物质方面)指人类在历史发展 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语种 无意义形式 日语 英语 汉语 68.3 37.9 47.2 惯用表达式 17.0 34.2 31.1 重复式 承上启下式 合作完成式 2.2 1.3 5.8 12.5 10.4 14.5 0 15.6 8.9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炼成记
@Seven
文化差异
1 情绪化障碍
2 障碍 6
认识上的误区非语言冒犯 Nhomakorabea3
5
4 价值观的差异
民族中心主义
1
跨文化意识是关键
提高文化敏感度,培养跨文化意识。
主动学习对方语言, 以便更好地沟通。
语言还是基础
2
走出“民族中心主义”, 树立文化全球化意识
避免不必要的 误会
5
恰当使用 身体语言
6
实践出真知
通过不断的实践,进行改进、积 累。加深对异文化的沉淀积累。
字箴言 尊重差异 包容个性 和谐共存 造福世界
Thanks!
世界是个地球村,这就意味着......
每个人和其他人都是联系的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跨文化沟通
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承认有文化差异的存在 正确对待文化的差异,学习适应包容。
既不能有霸权主义,也不能有
文化 自卑
4
本质是 沟通
技巧
话要说到 对方心里
给自己时间 思考,也给 对方时间反 应。
一个都不能 [少]
了解对方 身体语言
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跨文化沟通是现代社会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进行交流和合作。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跨文化沟通也经常带来挑战和难点。
本文将从跨文化沟通的特点和挑战、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方法和实践中进行探讨。
一、跨文化沟通的特点和挑战跨文化沟通的本质是不同文化间信息的交流,而不同文化则根据其所处的历史、地域、宗教、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习惯、观念、信仰、价值和社会行为规范等。
这就决定了跨文化沟通的特点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语言障碍: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语言和语言习惯会导致信息的失真和误解。
2.文化信仰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信念、宗教和价值观念,这些信仰差异会对行为和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产生认知和沟通的差异。
3.社会行为规范的差异:不同文化对社会行为和社会规范的理解也存在差异,例如许多亚洲国家重视集体主义思想,而西方社会则比较注重个人主义思想。
4.时间观念的差异:不同文化对时间的看法也不同,一些文化认为时间是可压缩、可轻松、可调节的,而另一些文化则认为时间是不可压缩、不可轻松、不可调节的。
二、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人们需要了解文化差异,并学习一些跨文化沟通技巧和方法,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方法:1.建立信任关系:在跨文化沟通中建立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了解对方的背景和利益,尊重对方,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建立起互信互利的关系。
2. 了解文化背景:了解文化背景是有效跨文化沟通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该了解不同文化的信仰、价值观、礼仪、语言、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态度和行为。
3.积极倾听和理解:积极听取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尤其是关于文化和价值观的观点,这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关系。
4.积极表达和沟通:在跨文化沟通中,尽可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有助于避免误解和意见分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0年联合国报告》:妇 女占世界一半人口,全世界 工作时数的2/3是由女性完 成的,而女性的收入只占全 球收入的1/10,女性拥有的 资产只占全体的1%。
经济学家史清琪
LOGO
第1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亚文化是与宏观文化不相符的
群体。与主流文化存在沟通方
面的问题。
1.全球化、全球本土化及增长全球化; 2.文化;
社会和商业 全球和本土相互渗透 规范本地人处理的
传播途径 一致性和差异性
强制行为的方式
三维度:语言--物理--心理。 我的是最好的!
3.社会文化适应; 4.文化适应; 5.民族中心主义;
学习适应自己所在 社会背景的文化
四个维度:
自身的文化背景是最正确的
LOGO
第1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本章学习目标:
1.理解一些特定名词;
2.意识到沟通障碍如何影响跨文化沟通;
3.理解规范、规章、角色和人际关系网络之间的区别
4.区别亚文化和亚群体;
5.理解商务全球化、全球本土化和增长全球化的概念
6.区分民族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区域中心主义以及
使各地方的分公司有足够的自由运营来满足工人的文化需要。
LOGO
第一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十二节:跨国公司管理方向
博斯罗克提出了走向国际的十诫:P15
1.准备好;2.提问题,细心倾听;3.不断努力:尝试而发生 错误要好于不尝试。4.当问题出现,假设主要原因是误传。
2.多中心主义管理:跨国公司既要强调东道国差异性的理念, 也要考虑公司所在国家的文化。管理人员考虑公司所在地工作 人员的文化要求。
3.区域中心主义管理:更注重公司所在的区域而不是国家,国 家会有并且经常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区域理论认为美国所有 的区域是不同的。
4.地心主义管理:要有一个各个国家通用的结构。
本土化和全球化思维方式的比较P13
本土化思维方式
职能专长 优先级 结构 个人责任 没有突发事件 针对突发事件进行训练
全球化思维方式
更大、更广泛的蓝图 矛盾平衡 流程 团队合作以及多样性 改变是机遇 欢迎突发事件
LOGO
第一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十二节:跨国公司管理方向
语言的 非语言 竞争
理解他人及他们的动机能力。 非语言信息。 倾者做其他事情而不专注倾听。
LOGO
第一 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水面以下部分是行为的基础。
环境 行为 民族 着装 语言 非语言
宗教
规范 准则 感知
刻板印象 人际关系 商业理念 价值 亚文化 群体
图1-2文化冰山p12
LOGO
第一 章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十节:跨文化构念P12
5.我们精通自己以及他人的
跨文化方面取得成功,必须拥 文化。
有七种构念:
6.我们知道自己文化在四个
1.我们,沟通的目的,可能会导致单 通用的价值维度上的地位,以
一的表达行为或信息收集。
及在文化取向模型中的交互作
阿德勒指出:尽管女性 占有世界上口的50%
“她经济”是教育部 2007年8月公布汉语新词
以上,但是没有任何一
之一。随着女性经济和社
个国家的公司,有一半
会地位提高,围绕着女性
儿或者接近一半儿的女 性管理者。
1870--1937
理财、消费而形成了特有 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
在中东、远东、以及南美的一些国家,经商是男人的事。
整合、分离、同化和边缘化
前台文化-后台文化
6.规范、规章、角色和人际关系;
界定行为 是否正确
明晰规范的
地位 行为 期望
归属的需要 是友谊及 亚群体的基础
王胜寒:企鹅团社群 创始人-醉鹅娘 骂红的纽约留学生 美国布朗大学 历史经济 法国蓝带葡萄酒管理
LOGO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七节:亚文化和亚群体
7.亚文化和亚群体; 8.文化智力;
集体文化或 副文化
从主群体中 分离出来的
五方面:文化智力-语言-空间-内在-交际智力。 三方面的智力! 智力资本、心理 资本、社会资本
9.沟通障碍; 10.跨文化构念; 11.全球化思维方式
若干类型
七种构念: 以我们为重点
管理者欲成功
地心主义 管理
十诫
12.跨国公司管理方向;
1. 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 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 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 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 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 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 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 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 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 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 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 值与观念。
亚文化是具有能在更大的社会 范围内,使自己有别于他人特 点的人群所形成的文化。
2017年7月,贾被顾颖琼 在微信公众号中曝光位
斯
于美国洛杉矶的豪宅。
成
1.智力资本:
1)全球商业头脑;
拉
2018年10月顾在其微信 公众号发布公开道歉信
功
2)认知复杂性; •汽车
伊隆·马斯克
的
3)国际视野。
•太空技术
跨
•太阳能
文 化 管
2.心理资本: •电池等储能技术
1)对多样性的热情;•卫星
2)追求冒险
风格群时体,将其作为第一 范式。
情境的,文化的)。
LOGO
www.nordridesΒιβλιοθήκη
哈佛大学,每 逢冬季期末考 试的前夜,学 生会举行一项 奇怪的活动: 集体裸奔。
美国作家肖恩·埃科尔
在哈佛念大一时赶 上了这件事。看到 一群人裸奔,他当时 就惊呆了。心念一动 ,马上回到宿舍,脱光衣服, 准备加入到裸奔的队伍里 但,当他走到楼门口发现,自 己犯了三个严重的错误: 1.裸奔不能脱鞋; 2.门钥匙在衣服里,衣服在屋 里,但门锁了,进不了屋。
美国的宏观文化由白种人形成, 占人口的64%,美国最大的亚文 化群体是西班牙裔占16% (或拉丁裔),非洲 裔美国人占14%,亚 洲裔占5%。
京沪深等城市女性认同独身观念
第1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LOGO
的有82.79%,在高学历女性群 体中,这个比例达到89.94%。
第七节:亚文化和亚群体 跨文化沟通,肯定涉及亚文化。
•快速轨道交通
3)自信
•外星球殖民
顾颖琼博士杠上 话题人物贾月亭
理
者 3.社会资本
的 属性
1)跨文化移情; 2)人际交往的影响; 3)外交
马克·扎克博格
LOGO
第一章 跨文化沟通的本质
第十二节:跨国公司管理方向
1.跨国公司:指在一个以上国家设立公司的公司,通常会 按照民族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地心主义或者宗教中心主 义开展管理工作。所有跨国或全球化公司都是跨越国界的。
跨国公司
多中心主义 管理
区域中心 主义管理
准备好;提问题并倾听; 不断努力;发现问题; 有耐心;假设人本善; 真诚;幽默;微笑。
LOGO 每课分享
快乐属于知足者,幸福属于感恩者。 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 前人,幸福和快乐就会不请自来。
--摘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5.要有耐心:在另一个国家或文化背景下完成你的目标,往 往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6.假设人都是最好的:多数人 按照他们学到的价值观和传统行事。7.真诚。
8.保持幽默。9.努力变得招人喜欢:当人们喜欢
你的时候,他们会原谅你的错误。10.微笑。
LOGO 总结:
LOGO
化背景的人时,对方的行为跟我们完全不同,会产生沟通障碍。
障 碍 的 类 型
P11下
物理的 文化的 感知的 动机
时、空、舒适性、需求及物理媒介。
民族、宗教及社会差异。
评论男女主人公的沟通
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如何看待。 障碍表现在哪些方面?
倾听者的心理惯性。
至少写出三种
经验的 缺少相似的生活经历。 情感的 倾听者个人感受。
3.等他追到楼门口,只发现一 溜儿远去的屁股。裸奔的大部 队,已经跑远了。
人生不是在每个关头都明确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选择。 那怎么办?跟上这个时代,跟上这群人。
LOGO 第一章:跨文化商务沟通
第十一节:全球化思维方式:管理者要想成功进行跨文化沟通,就
需要培养全球化的思维方式。 特
明显不符合主流文化的沟通行为。
亚群体,包括青少年匪帮、娼妓、破
坏者、盗用公款者以及其他群体。他 们有不被宏观文化认可的独特经历或 特征。亚文化成员特有的词语使宏观 文化或者亚文化中的成员很难理解。
举办了38届。32届 2016年11月在绍兴 举办。最后这届, 38届2019年5月在苏 州市举办。
LOGO
2.一种文化中的控制论,可以在另一 用。
种文化之外独立运行。
7.其我们在联想--抽象、特
规范
3.我们能掌握其他文化的感语知言。
准则
殊--普遍、封闭思维--开放思
4.我们能够在建立于另一种文刻化商板的业印理象人念 类沟通系统的限制下工作(个人的,
人维际的关维系度上认识自己以及其他
文价化亚值的文导化向,并 在认知沟通
地心主义管理导向。
12项内容 1.全球化、全球本土化及增长全球化;2.文化;3.社会文化适应;4.文化适
应;5.民族中心主义;6.规范、规章、角色和人际关系; 7.亚文化和亚群体;8.文化智力;9.沟通障碍;10.跨文化概念;11.全球化思维方式;12.跨国 公司管理方向。
LOGO 总结:
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文 化
空间智力 表现形式寒暄、介绍、会议等空间使用方式。
智 力
内在智力
能适应国际标准而形成的对自 身文化风格的认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