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改革

合集下载

考研历史中国近代史试题集合

考研历史中国近代史试题集合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中国近现代史1、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复旦1997,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2、简述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人大200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3、左宗棠收复新疆述略。

(人大1999,中国近现代史)4、简述李鸿章出面签署的五个不平等条约及其时间、地点。

(复旦1998,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5、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清朝皇帝先后有哪几个?(年号、庙号、姓名)(厦大1997,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地区史、国别史)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人大200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7、太平天国北伐述评。

(南开2001,历史学各专业)8、简述民国元年的迁都之争。

(南开2001,历史学各专业)9、1885年签订的《中法新约》有哪几点主要内容?(浙大1998,中国近现代)10、“军机四卿”是指“百日维新”时光绪帝任命的哪四位军机章京?(浙大1998,中国近现代)11、同盟会成立前四种影响最大的革命宣传作品是什么?(浙大1998,中国近现代)12、简述《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人大20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先秦史中国近现代史1、论述鸦片战争之后知识界对国外和边疆史地的研究。

(南开2000,历史系各专业)2、论述鸦片战争十年间中国政治经济的变化。

(吉大2000,中国古代史)3、太平天国天京不事变的原因分析。

(人大1999,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4、<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评价。

(北师大1999,中国近现代史)5、论述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对晚清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变化的影响。

(复旦1998,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6、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不平等条约。

(人大1998,中国近现代史)7、在晚清政治中,辛酉政变(北京政变或祺祥政变)是政局演变的一枢机,它的结局对此后清政府的政治格局乃至此后近代史的演进均有重要影响,试对此进行归纳分析。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中国已经遭受外国列强入侵和帝国主义的侵蚀。

中国的教育也一直被限制在传统的文化和教育体系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初。

然而,20世纪初期,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的教育改革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中国的教育改革主要是受西方教育的影响。

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学制》和《课程》等一系列法律条例,开始对中国的中等教育进行管控和规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中国的教育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以陈宝箴、吕志伊、严复、胡适等人为代表的群体运动,试图通过学术的推动来推动中国教育的改革。

到了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推行了新的教育政策,取消了大学入学限额,改革了封建主义的婚姻制度,并成立了一系列的大学、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构。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掌控了政权,把教育视为改造中国社会的必要手段。

他们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如大规模的农村教育、文盲扫除和义务教育,成功提高了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

然而,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系统受到了破坏和扭曲,学生们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挫折。

20世纪70年代中期,教育制度经历了改革和重建的过程,推行了“三化”教育改革方案,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现代化和技术领域的投入。

此后,中国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然而,即便是在如此历史背景下,中国教育体系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中国的教育内容仍然是以试题和考试为导向的,而不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发展兴趣爱好为导向。

中国的教育貌似成功地提高了国民文化程度和素质,但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对于学生们的创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没有付诸实践。

另外,中国的教育体系严重缺乏私营教育机构,这就意味着许多学生只能通过名校录取会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也经常受到批评。

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退抚制度探略

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退抚制度探略

第36卷第5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Y殳!:i!堕旦:!』Q望曼塑垒垦Q!坚垦塑垒型塑Q曼丛垒圣旦塑!∑垦墨璺!!羔璺!巳:;Q!!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退抚制度探略任同芹(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要: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为了革新政治,整顿吏治,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便加紧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

其中建立和实施完善的退休抚恤制度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促进人事的新陈代谢,保障公务员的基本生活、解决其后顾之忧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此后的10多年间,国民政府在建立和推行公务员退抚制度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制定、颁布和实施了一些有关公务员退休、抚恤等保障措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务员的权利,稳定了公务员队伍,提高了行政效率。

但是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强的经济后盾,更重要的是缺乏一个合理的政治体制,致使公务员退抚制度并未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退抚制度中图分类号:F0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59(2009)05—0096—04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为了革新政治,整顿吏治,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便加紧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

其中,建立和实施完善的退休抚恤制度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促进人事的新陈代谢,保障公务员的基本生活、解决其后顾之忧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深入研究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退休抚恤制度,对于当今我国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公务员退抚制度的法律构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伊始,人事管理混乱、吏治腐败、行政效能低下。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革故鼎新,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民政府便不遗余力地推行公务员制度。

国民政府最早制定有关公务员退休的法规是1927年颁布的《官吏恤金条例》,该条例共16条,其中关于退休的内容有8条,该条例对退休条件、退休金种类以及给予年资的计算都有规定。

2023-2024年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3-2024年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3-2024年研究生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大学》。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

上述各句中“教”字相同的含义是:A.反求诸己B.养子使作善C.以身垂范D.上施下效2.苏联20世纪30年代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是()A.使学校类型统一化B.全面批判西方教育理论C.新大学运动D.提高教育质量3.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民政府对中学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其重要举措有A.高中不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B.高中不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C.高中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D.高中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4.在测量调查中,对于生活水平,可以给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等级,这种测量方法属于:()A.定序测量B.定距测量C.比率测量5.以下数据具有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是()A.平均数B.标准差C.相关系数D.方差6.认知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以下不属于布鲁纳理论基本主张的是()A.理智发展的教育目标B.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C.学科知识结构D.程序教学方法7.傅老师在执教中极为关心“同学们如何看待我?”傅老师处于()职业盛业阶段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自我价值D.关注学生阶段8.19世纪上半期,英国新大学运动开始,标志是A.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改革B.伦敦大学的成立C.曼彻斯特学院的创设D.伯明翰学院的开办9.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人教学论》,但有人认为此书尚不足以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因为是此书()A.宣扬教符为现时生活做准备B.只谈教育实务,不谈教育理论C.并非教育理论著作,而是教学理论著作D.这本书的研究方法是自然思辨10.学龄初期儿童的总特征是身心发展较缓慢,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龄中期儿童的特征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特别是情感较为丰富,又不容易控制自己,有人称之为“危险期”;学龄晚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明显成熟,接近成人的水平。

【百师联盟原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猜题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

【百师联盟原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猜题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

猜题卷(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

”这种变化产生的政治背景是............................................................ ()A.西周建立起分封制度B.分封制度走向了崩溃C.郡县制在全国被推广D.实现了“大一统”局面下表为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中的统计表入仕群体中/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丧上述变化的最大影响是.............................................................................. (................................................................................................. ) A.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B.为官僚体制提供了高素质人才C.为寒门子弟提供了参政机会D.有利于克服察举制任人唯亲的弊端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雍正五年(1727年),清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

这说明 ......................... () A .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 B.主佃之间的依附关系松弛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D.明清两朝的统治政策逐步开明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李贽.............................................................................................. () A.肯定人的私欲的正当性 B.强调私欲是唯一的人性C.颠覆程朱理学的人欲观D.批判了大公无私的思想“夫西人立国“育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戎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事件始末

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事件始末

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一、事件背景(1)国际背景:1.世界通货的金本位制对我国汇率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放弃金银复本位制,纷纷采用金本位制。

我国以及少数国家仍然保持银本位,即白银在我国是通货,而在国际市场上则是商品。

因此,我国外汇极易受到国际市场上金银比价的影响。

而实际上,纵观20 世纪30年代之前(即币制改革前),国际市场上的金银比价确是我国外汇决定中的最基本的因素。

我国实行银本位制,但我国自己并不生产白银,我国不能左右世界银价的走势,相反,我国的银价主要随世界白银市场价格的波动而沉浮。

2.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对我国汇率的影响20 世纪30 年代是世界金本位制崩溃的时期,自1931 年9 月20 日英国首先放弃金本位,英镑贬值后,世界与英镑有联系的国家和地区纷纷先后放弃金本位。

这时我国仍然坚持银本位制,我国白银对外的汇率便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传统的金银比价,为真实汇率,二是白银与各国纸币的兑换率,为名义汇率。

这个时期银价相对于金本位国家的货币还是呈下降趋势的,但相对于大多数放弃了金本位的国家来说,白银开始升值。

由于英、美分别在1931 年9 月,1933 年 3 月放弃金本位,同时两国分别以英镑、美元表示的银价开始上升。

之后随着法币改革中外汇汇兑本位制的实行,自1935 年后至1937 年间一直趋于稳定状态。

银元在我国是货币而在放弃银本位制的国家已经成为商品,与其它商品一样,随着供求关系而随时涨落,中国货币必受世界银价的影响,币值极其不稳定。

货币是社会经济的神经,牵一丝而动全身,币值变动,不仅牵动物价,而且影响工商业、财政等整个经济生活。

3.美国的白银政策此外,美国由于受大危机影响以及国内白银集团的推动而推行“白银政策”。

1934年6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白银收购法案》,提高白银价格,同年8月9日宣布白银国有,造成世界银价的剧烈上涨。

纽约银价由美国实行白银国有时的每盎司49.31 美分, 涨至1935 年5 月的74.42 美分,以后虽略有下降,但一直维持在65 美分以上。

2024年沪科版选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81

2024年沪科版选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81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
——摘编自蔡昌《动荡时期的创新与冲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税制度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税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操税制改革的意义。
9、材料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启动经济改革计划。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制定的兵工整理计划,一方面,对全国的兵工厂提出了三个原则: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另一方面,“济南;金陵二厂,以国防上见地,固应移于安全地点,以因迁移而致绥靖所需的弹药减少供给起见,除必要者外,暂不迁移。”1935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隶属于军事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就是创办与国防有关的工矿企业。1936年3月,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设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工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
A.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
B.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C.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
D.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6、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雅典民主制度。
A.进一步扩大城邦公民权力
B.按财产多少分配政治权力
C.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D.推动雅典的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
材料二(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苏辙《栾城三集》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梭伦上述改革措施的认识。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第三,白银收归国有,实行“汇兑本位”制布告规定:银钱行号商店及其它公私机关个人,均不得保留银币、金银。经限期兑换法币。这实际上是以国家法律强制手段将全国白银收归国有。这样国民党政府的财力大大增强了。国民党政府将搜刮到的这些白银运往英美换取外汇,作为法币的准备金。这就稳定了法币值,并增强了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能量。法币对内是不能兑现的纸币,没有法定的含金量,但还不能算是一种纯纸币制度,而是一种“汇兑本位”的货币制度,“以外汇为本位,信用由外汇的价格决定,这是货币的买办性的基本特点”。法币不仅与英镑、且与美元相联系。据统计,抗战以前,存在英国伦敦的法币准备金有二千五百万英镑,存在美国纽约的约有一亿二千万美元,合计约合法币11亿元。这么大数额的资金存在英美,无疑是增强了法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活动量和信用。这种靠英镑和美元来维持货币币值的制度,使法币成了英镑、美元共同的附庸。这有利于英美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加紧政治经济侵略。故法币不是一种真正独立的健全的货币制,而是一种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的货币制。
但是必须指出,废两改元并没有解决中国货币半殖民地化的根本问题。废两改元后,中国货币采取银本位制仍存在严重弊端。中国不是产银国而是用银国,世界银价涨落对中国货币影响极大。中国的货币权仍被帝国主义控制。30年代初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纷纷脱禽金本位,进行外汇管理,并通过大幅度贬值以增加出口竞争力。中国货币缚于银本位之上.银根有限不能通过大规模贬值的方式扭转外贸严重逆差局面,经济受到猛烈冲击。
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决定为准备废两先从上海实施特规定上海市面通用银两与银本位币1或旧有l元银币之合原定重量成色者厘合银币1元为一定之换算率并自本年3又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新银元重量成色及型式宣布新银元铸造权专属中央造币厂规定凡公私款项及一切交易及银本位币接受其用数每次均无限制

中国行政史章节测试:第十二章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

中国行政史章节测试:第十二章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

第十二章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选任机关是A.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D.国民参议会【解析】C 行政院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院长、副院长均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并向其负责。

2.国民政府的“考试院”成立于A.1928年B.1929年C.1930年D.1931年【解析】C 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于1930年1月成立。

3.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是国民党的最高监察机关,它成立于A.1928年12月B.1928年11月C.1930年1月D.1931年2月【解析】D 监察院于1931年2月成立,是国民党的最高监察机关。

它的职权包括到全国各地监察区行使弹劾权。

监督国民政府所属全国各机关预算、计算、收支及稽察财政上的不法行为。

4.1928年国民党实行训政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与以往地方行政体制有所不同,普遍实行了A.地方高度自治的行政体制B.行省的行政体制C.高度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D.城乡分立的双轨制行政体制【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行政体制。

1928年国民党实行训政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与以往地方行政体制有所不同,普遍实行了城乡分立的双轨制行政体制。

这是我国行政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5.到抗日战争前夕,全国直属行政院的市有A.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西安B.南京、上海、汉口、天津、武汉C.南京、上海、北平、杭州、武昌、广州D.南京、上海、郑州、济南、青岛、重庆【解析】A 1928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了初步的调整。

设立特别行政区和特别市,直属行政院。

到抗日战争前夕,全国直属行政院的市有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西安。

6.根据国民政府1930年颁布的《市组织法》,市分为A.直辖市和地级市B.中央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C.中央直辖市和省辖市D.地级市和县级市【解析】C 本题考查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对市的分类。

试论1 9 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

试论1 9 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

第37卷第1期V01.37No.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ENANNORMALUNIVERSITY2010年1月Jan.2010试论19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申成玉(新乡学院历史系,河南新乡453002)摘要: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前,中国的货币发行权极为分散,当时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繁多,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完备的币制、实现币制现代化是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历史动因。

地方政府拥有的地方金融权是对抗国民政府的经济基础,连年内战,庞大的军费开支造成财政赤字愈来愈大。

加强对全国的经济掌控和解决政府财政困难是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现实动因。

关键词: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历史动因;现实动因中图分类号:K2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59(2010)01一0181一03作者简介:中成玉(1963一),河南新乡入,新乡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近20年来,中国史学界对1930年代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对于这次币制改革的动因,普遍的看法是严峻的国际形势所致:一方面,中国受到日本侵略的巨大威胁,另一方面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带来国际货币金融形势的巨变和美国的白银政策给中国带来巨大冲击[1]。

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其片面性,它忽略了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

即使一些文章对国内动因有所涉及,也较为肤浅。

本文试图在较为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进行客观的分析,以推动相关研究走向深入。

一、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币制现代化有两大明确标志,一是货币发行集中,二是有统一的货币。

但是,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币制改革前,中国的币制仍然十分混乱,外国人评论说,“中国的币制是在任何一个重要国家里所仅见的最坏制度,它是乱七八糟一大堆铸币、重量单位和纸币凑成的大杂烩,,[21,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论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改革

论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改革

1 自治组织 建 设 迟 缓 , . 组织 乏 力 。 国 民政 府
以划 分 自治 区域 、 事 调查 和户 口登 记 、 人 开会 宣
誓 、 举 为 内容 的 自治 组织 建 设 因 2 选 0世 纪 3 0年
代 中 国人 民落后 的物 质条件 和文化 水平 而无法 推
收 稿 日期 : 0 0— 2—1 21 0 2 基 金 项 目 :国 家社 会 科 学 基 金项 目(8 Z 06) 0 C 20 作者简介:白贵一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政治学博士 , 从事政治学理论与中外政治制度研究。

12 国民党 三大 通 过 《 定地 方 自治 之方 99年 确
略及 程序以立政治建设之基 础案》 决定从 12 , 9 9年
起至 13 9 4年底 完成 县 自治 。而事 实 上 , 国的客 中 观环境 、 民知识 水平 、 会 经济 和物 质基 础 不具 人 社
是 中央各部会 、 省各厅 处 不经过 县长 , 接对县 直
而事实上中国的客观环境人民知识水平社会经济和物质基础不具备开会宣誓选举和开展自治事业的能力及条件不切实际的政治纲领和法令引发r一系列的问题
21 00年 1 月 1
第1 2卷
第 6期
江 苏 大 学 学 报( 会 科 学 版) 社 Junlo i gu U i r t(oi cec dtn ora fJ ns n esy Sca SineE i ) a v i l i o
物, 责诸 县长 一人 。实 际可为县 长辅 助者 , 二三科 长 及秘 书等 三 四人 。局 长 名 义为 县 长 指挥 监 督 , 实 为尾 大不掉 之势 。 ”
( ) 纲 不 切 实 际 , 发 社 会 问题 二 政 引

2023-2024年度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库(含答案)

2023-2024年度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库(含答案)

2023-2024年度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认为“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的学者是()A.王守仁B.王夫之C.黄宗羲D.颜元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源在于:A.制度化教育弊端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D.学习化社会来临3.古德莱德提出五类课程说,其中一类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应该开设的课程,这类课程属于()A.理想课程B.正式课程C.实行课程D.经验课程4.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民政府对中学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其重要举措有A.高中不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B.高中不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C.高中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D.高中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5.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哈多报告》提出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A.初等教育均衡发展B.中等教育面向所有儿童实施C.高等教育大众化D.普通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6.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制约作用的是:A.乡村学校规模日益缩小,而城市学校范围不断扩大B.新冠疫情促使世界各地的学校纷纷采取混合式教学C.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良性互助D.学业竞争中学生关系日益紧张7.当已知一个复合现象A(C、D、E)是引起另一个复合现象B(c、d、e)发生的原因,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8.从利的角度,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作用的人物是()A.颜之推B.韩愈C.王充D.嵇康9.苏联20世纪30年代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是()A.使学校类型统一化B.全面批判西方教育理论C.新大学运动D.提高教育质量10.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1.多尔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他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所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四个方面,下面不属于多尔后现代课程标准的特点的是()A.丰富性B.循环性C.关联性D.可操作性12.在教育测量中,难以控制偶然因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操作误差13.在国民政府的改革中,照搬外国教育制度,忽视中国国情从而最终失败的教育管理制度是()A.会考制B.督导制C.大学区制D.戊辰学制14.将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规定为义务教育性质,“无论何色人等皆应该受此教育”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5.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且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当局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行全国统一计划的可能性的教育法案是()A.《费舍法案》B.《巴特勒教育法》C.《富尔法案》D.《巴尔福教育法》16.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指()A.教育过程中的目的B.学校系统中的目的C.教育以人格发展为目的D.教育以知识掌握为目的17.中国古代早起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是为了()A.满足在校士人夫子弟的要求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D.为了在中国文化坏境中立足1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A.国子寺B.国子监C.礼部D.京师大学堂19.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主要依据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是()A.差异性和阶段性B.差异性和顺序性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D.阶段性和顺序性20.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A.卢梭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奇D.夸美纽斯21.南宋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是()A.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B.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漳南书院、茅山书院C.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东林书院D.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东林书院、象山书院2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类型是(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机械的发现学习D.机械的接受学习23.以下数据具有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是()A.平均数B.标准差C.相关系数D.方差24.“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的是谁提出的()A.马斯洛B.奥苏泊尔C.加涅D.布鲁纳25.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 )A.生理的需要B.归属的需要C.尊重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26.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C.设立学部D.创设京师大学堂27.最早应用“启发式教学”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士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熹、苏格拉底28.关于人为教育、事物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实施,卢梭的主张是A.人为教育、事要教育配合趋同于自然教育B.自然教育、事物教育要配合趋同人为教育C.自然教育、人为教育要配合趋同事物教育D.人为教育、事物教育、自然教育要分别独立实施29.李老师习惯用更加准确的语言复述学生不甚清晰或不甚完整的发言,引得学生频频点头,表示那就是自己的意思。

西安事变带来的历史启示

西安事变带来的历史启示

西安事变带来的历史启示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政治事件,它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华民族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安事变之后,中国政治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转折点,也为我们今天的中国带来了一些历史启示。

一、抗战是保卫国家安全的基本任务西安事变的发生表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已经到了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程度。

当时,国民政府的解放区成立,全国人民唤起了自卫的愿望,但是由于国共两党的内部斗争,大局并未形成对外统一的决心。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的行动,让我们领会到了抗日战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当时,蒋介石、汪精卫两派分裂,他们的建议不乏激进,但是最终却徒劳无功,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想要实现和平和发展,必须要先保障国家安全,也就是要打败外敌的入侵和侵略,这才是生存的根本必需。

二、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的关键西安事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

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战争的缘故,导致了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的分化,使得中国的军队没有形成统一的战略,战术的协调和合作也不够紧密。

从中国的历史经验来看,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的关键,而不是国内斗争和对立。

中国的各民族和各地区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是大家都应当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今天的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背后有许多的艰辛和付出,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三、政治稳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西安事变也揭示出了政治稳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是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保持社会平衡的重要保障。

当时的中国,由于国内的战争和军事政变,政治动荡频频。

经历了北洋政府、国共两党的内战,虽然最终实现了民主政治,但这个过程付出的代价是如此之大。

今天的中国,通过政治和经济的体制改革,建立了现代化制度,实现了社会稳定。

这是中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四、社会改革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西安事变之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国防、内政、政治、军事建设,通过落实计划经济和加强工业化建设,使得中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

高考历史中 国近现代工业化知识点2025版

高考历史中 国近现代工业化知识点2025版

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知识点2025版在高考历史中,中国近现代工业化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它不仅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脉络,也展现了中国在追求现代化道路上的探索与努力。

接下来,让我们系统地梳理一下这部分知识。

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开端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 60 年代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以及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先河,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

同时,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身于工业生产。

这一时期,棉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涌现出了像张謇、荣氏兄弟等著名的民族企业家。

然而,中国民族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

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封建势力的束缚以及军阀混战等因素,使得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曲折。

在一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但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陷入困境。

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在一些基础工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由于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再次受到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化建设。

在“一五”计划期间(1953 1957 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苏联援建的 156 个项目为中心,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高考专题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和中国

高考专题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和中国

《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和中国》【重要历史现象、历史概念】一、罗斯福新政材料一新政不只是一个项目,是罗斯福和他的内阁在他刚开始任职的时候和以后的几年里制定的一些项目的名字。

罗斯福想做的不仅仅是减轻经济衰退带来的眼前的问题,比如:失业问题和低收入的问题,他还想规范和实施政府干预和经济政策,并且帮助防范以后的经济衰退。

所以有很多项目,比如工作项目,来帮助筑路、建学校、修桥、筑堤、植树、重建公园。

这样,不仅让人们有了工作,也给政府提供了有用的基础组织。

还有很多项目,比如,社会保障项目,给老年人、失业人群和残疾人提供保障。

还有有关银行和金融业的政府政策,这将有助于防范以后的经济衰退。

——《世界历史》解说词材料二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失业率,但是罗斯福新政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1931年美国失业率是15.9%(大萧条之前是3%左右),到1939年仍停留在17.2%。

大萧条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私人投资率的萎缩,而新政时期私人投资的恢复也很有限:1929年私人投资占GDP的16%,到1941年也就恢复到14%。

就人均GDP来说,1939年美国的人均GDP仍低于1929年。

——刘瑜《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材料解读】1929~1933年的大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使人民深受其害。

在危机高峰时期,美国有200万流浪者。

而此时的胡佛及其领导的政府仍然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原则,认为经济危机是正常现象。

罗斯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到了政治的前台,取代胡佛成为白宫的新主人。

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从1933年到1934年,罗斯福实施了第一期新政,通过了70多项法律,稳定了摇摇欲坠的经济形势。

罗斯福新政的第一个举措是,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清理整顿银行;第二个举措是由国会通过《全国产业复兴法》,旨在复兴工业;第三个举措是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以减少耕地的方式减少产量,从而提高产品价格;第四个举措是政府开展失业救济的工作。

1933年5月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其目的是向穷人提供援助。

推行县政改革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推行县政改革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国民政府为什么要在 1930 年代中前期大力推行县政改革呢?笔者认为 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
一是 1920 年代末 1930 年代初,国民政府将县及县以下的区域作为自
治机关,全面推行地方自治的成娘不佳,在行政上尤其表现为政令到县为 止就难以推行,区公所及其他自治机构往往为土豪劣绅所控制 。 当时官方
<3>李国维
页.
(县行政坦坦 2在街论上朱呈树r. (l野县政研n> .汗血书店. 193.5 .第 30
-32

翼'事竹
u所矗孩的理论且真机构 与方童的商fII). (浙县政画降~).第.5.5 Jí 之县政,自可健全完备,但因自治之未收其成效,而地方豪劣贪污 之充斥,敏育之未普及,生产之落后,种种情形 . 尚未至于实施总理遗敬
(U-自治到保审·近代河 JIJ 地方基层政治曲jJf墅 I 1908-1 四S) (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
1930 军代申团期南京国民眼睛推行县政cl1.革的原因及主要内窑
161
治单位的说法,只是他们认为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推行县政改革是当务
之急,是实现地方自治的先决条件 。 1933 年 10 月,国民政府内政部在阐 述实验区办法之根本精神时,就曾着重强调"县行政与地方自治,不可
政府各厅处也将县政府各局作为其直属机关,彼此直接行文,破坏县行政
系统 , 县长 与 各局闸,不能收指挥监督之效 。
其次,在行政实践上,法令苛细 , 而且无先后缓急之分 . 限期完成,
使县几乎无丝 毫行政之自由,疲于应付 。 省厅方面对于县政府控制太严,
颁布法 令, 少含弹性,事元巨细,皆需请命而行,结果自不免辗转迟缓,
2回4 年第 1 期 ) ,魏光奇《国民政府时期新地方精英阶层曲形成) ( (首都师植大学学报》

浅析南京国民政府20世纪三十年代前期地方政体改革

浅析南京国民政府20世纪三十年代前期地方政体改革

浅析南京国民政府20世纪三十年代前期地方政体改革
张强国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08(000)018
【摘要】20世纪50年代前期,南京国民政府为适应新的政治形势需要,对原省县二级政府合议制政体进行了调整,分区设立行政督察专员、省政府合署办公、县政府裁局改科。

本文旨在浅析这些政改举措的出台背景、内容及运行特点。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张强国
【作者单位】济宁学院,山东曲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2.9
【相关文献】
1.浅析行政体制改革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J], 严文山
2.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前期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政策及其实施成效 [J], 曹成建
3.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对地方自治政策的调整 [J], 曹成建
4.浅析行政体制改革下地方政府执行力问题 [J], 伦志毅
5.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财税改革的时代悖论——以20世纪30年代的陕西省为考察中心 [J], 王今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任央行行长的宋子文
背景:大萧条后期,美国为了转嫁国内危机
,在1934年5月通过购银法案,提高银价大量采 购白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934年7月至10月 中旬的3个半月,出口即达2亿元之巨,严重影响 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原币制
措施:1935年11月3日,财政部颁布《法币
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以改变以往
各家银行皆可呈准许发行货币的混乱局面,统一 全面币制,实施法币制度,将银本位改为外汇本
位,以纸代银
财政部还设立了专门委员会,办理法币发行、 收换和确定准备金
1)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
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 法币 辅币方面上,央行于1936年2月开始发行20分、10分、5分镍质辅
币及1分、半分的铜质辅币,统一实行新的十进制
2)实行白银国有
禁止白银流通,并将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 凡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银类者,交由指定之银行兑换法 币
3)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
为使法币对外汇比价稳定,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
卖外汇
法币的价值用外汇率来表示 法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当时规定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5便士
1.废除厘金方面,1931年1月1日,国民政府颁 布裁撤国内通过税条例。各种厘金及由厘金变名 的税捐,一律取消,使国内货物得以畅通无阻。 2.在废除苛捐杂税方面,1937年,全国25省市 共废除苛杂7,100多种,废除款额达6,700多万元

3.在推行直接税方面,1936年7月公布“所得等 暂行条例”,首先开征的为公务人员薪给报酬所 得,和公债存款利息所得,到1937年1月,又推 及其他方面。
币值改革的意义
国民政府的一系列货币改革措施可以誉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彻
底的一次币制改革,对稳定中国货币非常成功。中国第一种全
面流通的不兑现钞票法币的问世,完成了货币统一并使币值脱离银
价,迈入了现代化管理通货。随之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开始加深,相
对地,各地地方势力,甚至租界洋行的利益有所削弱,使国民经济 发展呈现出新气象
20世纪30年代 国民政府推行的改革
2014级 金融双语2班
目录 contents
经济改革 工业改革
改革意义
part
1
经济改革
●币值改革 ●财政改革
1.1币值改革
A
废两改元
B
发行法币
“废两改元”是南京国民政府所采取的一种确定
银本位币的货币措施。 1933年3月1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了《废两
财政改革的意义
统一征收机关,各项税皆由统税机关征收 国民政府建立预算度、推行直接税、废除苛捐杂税和
废除厘金。这四点财政措施,足以纳中国财政于正轨
实行关税上力国政府多次谈判,通过四次关税
改革,使海关关税大为提高,显著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part
2
工业改革
从1936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的一年半中,建 成铁路2030公里,平均每年达1353公里,这是
1936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被迫与美国缔结《中美白银协定》
,法币又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法币1元等于0.2975美元,使法币 成为英镑、美元的附庸。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币制,是中国货 币制度的进步,在实行初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2财政改革
废除厘金 废除苛捐杂税 推行直接税 建立预算度
part
3
改革意义
改革意义
《剑桥中华民国史》评价称,1928年至1937年,中国国民党力量巩固,取得成 就。政府积极革新刑法,稳定物价、改革货币、建设道路、改善公共卫生、立法禁 毒、扩大农工生产。此时期因为国民政府在经济建设取得成就而称为
“黄金十年”
谢谢观看
改元令》,宣布实施“废两改元”。
1933年3月8日,国民政府颁布了银本位币制造 条例。具体办法规定1元银币为一切交易的本位
币,每银币1元(成色为0.88,总重为26.6971
厘米)易银7钱1分5厘。 1933年7月1日起,中央造币厂的新银元开始流 通。
废两改元的意义
在客观上起到了统一货币、发展经济 和便利人民的作用,扩大了中央银行活动的 规模和机能,有利于中央政府纸币的推行, 为以后实行法币政策奠定了基础 这次货币改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货币 混乱的局面
1927年至1935年8年间年建筑速度的6.5倍。在抗
战时,这些交通系统发挥了很大效力,例如抗战初 期,广九铁路就从香港运输大量武器补给,再转往
东南战场
公路方面,西兰公路,甘新公路及各条新建公 路及整修公路,皆于此时期完成,其中1937年通
车的迪伊线迪哈公路,是一条重要的国际交通线,
抗战时大批苏联援华物资就是通过这条公路运往中 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