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所谓第十名现象
质疑求实的作文
以质疑为话题的作文 篇1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清朝的一名学者曾这样说过,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最可贵的是存在疑问,小的疑问就会有小的进步,大的疑问就会有大的进步。
一个人若不会提问,从来没有疑问,那么他学到的知识只是形式,而不是本质。
善于思考,并对知识进行质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切地理解知识,内化知识。
所谓质疑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果我学会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这些问题经过老师的引导或同学的讨论得到解决,这下不仅会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还能从中培养独立学习解决问题,这不仅会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还能从中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我们应敢于质疑问难,不是只是满足与一知半解。
所以说,学贵有疑。
就像我在预习一篇课文时先把不认识的字了,理解了,在把一些生僻的词语借助字典理解了,而后再想想文章中的意思。
遇到一些重点的句子提出问题,并借助工具书试着理解,在这一次次洗礼中,感受这篇文章的中心,这篇文章的主旨,并用一些一些简练的语言在书上批注,或许这些认识还很肤浅,但我愿意在这一次次的理解中进步,获得知识。
得到这些理解后,在读一遍课文看看有没有别的新的体会和心得,或是别的优美的句子,再体会,经过反复琢磨,学习,对于第二天的学习,也许有很多的帮助。
每篇课文都这样思考,提问在回答。
一本薄薄的语文书中的厚厚的知识都让我们消化,这些小的疑问组成大的疑问,那么语文学习不就有更大的进步吗?成绩也不就突飞猛进吗?所以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 敢于质疑,让我们由困惑,走向真知;敢于质疑,让我们由肤浅的知识走向深邃的大道理;敢于质疑,我们才会疑问解决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快乐。
以质疑为话题的作文 篇2 人生往往面临着质疑,可怕的不是不敢面对,而是无限的自责与逃避,去聆听无声的质疑,面对不休的指责。
厩忆又拉扯到那天。
刚过夏季的清晨,风不断的呼啸。
我和同学一起骑车去上学,冷风让我不断的打哆嗦,骑到一段下坡路时,我们不断的加速,就在这时,几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家,隔着大街谈论着家庭琐事,一位老人把手向空中一伸,正好将我和同学打下车,她也摇摇晃晃的倒了下去,立即人群像饿狼扑食般的拥了过来,将我们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刚刚聊天的几位老人也合力把倒下的老人挽起,询问情况。
《批判性思维十讲》札记(上)
《批判性思维⼗讲》札记(上)(董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5⽉版)。
第⼀讲,批判性思维:必要性和本质。
第⼀讲,批判性思维:必要性和本质作者的提⽰,要掌握的是:“三⼤必要性”“⼀般理解”“运⽤时的三组问题判断”等。
但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对于“批判性思维”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本书作者的界定是:“理性的探究和实证的过程”,是由“理智品质和⾼阶思维能⼒”构成的。
作者进⼀步指出的是“它其实是‘德育’和‘智育’的结合”。
这个概括有点新意。
⾄于“批判性思维的本质”,作者概括为“始于反思⾃我的开放理性”;“批判性思维的品德”,作者强调“求真求理”的“习性”;“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则是⼀问题为中⼼的“六步12项”。
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批判性思维不是什么”的讨论,作者提出的“批判性思维的起点不是否定,⽽是质疑”、“批判性思维是关键再与过程不在于结论”、“批判性思维不等于不听别⼈意见”、“批判性思维也已符合逻辑基本规律为基础”等的命题,值得关注。
⾄于“快速运⽤批判性思维的三⼤启动问题”——“这是什么问题”、“有真的理由吗”、“还有别的说法吧”——倒是有⼀点“可操作性”呢。
第⼆讲,批判性思维进程:探究和实证第⼆讲,批判性思维进程:探究和实证。
作者的提⽰告知,讨论三个问题:其⼀,特征与实现;其⼆,基本要素;其三,起点的判断。
1、作者告诉我们:“批判性思维基础:理性、理由和真理”,这⾥,“真理”是⽬的,“理由”是依据,“理性”是基础。
作者⽤“真理”=“论证了的真的信念”作为定义,⾃然就引出“凭什么”,即“理由”,作者指出⾄少有五种“理由”:客观的、具体的(基于语境)、全⾯的(事实与价值)、发展的(针对不同情况开放)、谨慎的(结论与理由相配)。
作者指出,“理由”是由对错好坏之分的,所以,需要有“理性”作为基础,“理性”⼜可以分为“认知理性”和“⼯具理性”,前者强调“符合客观事实”,后者强调“最好的⽅式实现⽬的”。
由此,作者给出了“批判性思维的核⼼精神”:求真、公正、反思、开放。
2022年12月重庆市黔江区事业单位第四季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强化练习题(二)
2022 年 12 月重庆市黔江区事业单位第四季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强化练习题(二)1、单选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当年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可以_____。
A : 降职B : 不发年终奖C : 解聘D : 辞退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当年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不发年终奖金,并予以批评教育。
(2)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根据不同情况,可予以降职、调整工作、低聘和解聘。
(3)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又不服从组织安排或重新安排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予以辞退。
故本题答案选 B。
第 1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合同中有一条款约定了甲公司对乙公司所有因甲公司履行该合同所造成的损失免责。
该合同的效力是:_____A : 无效合同B : 效力待定合同C :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D : 有效合同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合同法》第 54 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 一)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题中,甲公司对乙公司所有因甲公司履行该合同所造成的损失免责,明显符合上述第二条规定,属于可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故本题答案选 C。
第 2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单选题从给定资料中可以得知,处于浙江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第一层次的县区共有:_____A : 22 个B : 20 个C : 16 个D : 10 个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第 3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单选题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经常导致严重的伤亡事故。
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安全措施没有真正到位,生产安全设备落后,严重违法违规生产,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严重失职渎职。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姓名:宋灿专业:小学教育学号: 191201902973774 学习中心:山东济宁兖州奥鹏学习中心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还有一种更狭义的理解,课程特指某一门课程。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目的和任务,以纲要形式确定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
包括该课程的教学目的,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
3.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
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
与个体的性格及学习习惯有关。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为:(1)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2)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 (2)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
【辩论】中学排名利大于弊——论据整理
1、不在学生中公开名次,并不代表不排名次,所排名次由学校内部掌握,这样有助于老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才可分层指导,才能因材施教。
2、我方认为公开名次对我们是有利的,这样可以刺激我们的积极性,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
名次排出来后,我们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自己成绩的升降,真正了解自己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安排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3、老师可以每次把考得好的同学名单排出来,把考的不好的同学名单按姓氏排出来或者不排,这样就不会让考得差的同学感到难堪了,同时也能让自己清楚地认识到与高分同学的差距,然后再加倍努力争取“榜上有名”。
4、我方认为在现行的高考考试制度下,排名次也是在进行素质教育。
我方不认为排名有伤自尊,不利于成长。
我方认为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排名次利大于弊。
因为这时候学生的心理已经逐渐成熟,排名次不仅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做到知己知彼,还能够增加学习的压力和动力。
同时排名次也能锻炼自己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学习成绩也不可能总是“位列三甲”。
中高考都需要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任何竞争都有一个三六九等的顺序,如果连成绩排名之痛都不能经受,那将来走上社会还能坦然面对人生更大的挫折吗?我方觉得只要我们广大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排名,如何面对一时的挫折,找出失败的原因,就能争取下次和将来在学习上和事业上取得更好的名次,有更多成就。
5、根据我国教育现状,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全部考生都录取还不现实,因为不能满足所有学生上大学的愿望,学生们最终都不得不面对高考这道关。
所有的学生都深深了解,在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过程中,最终还要根据考试成绩优胜劣汰。
对于学生、家长和老师来说,想要了解学生在周围环境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成绩排名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6、济南对不排名就进行过试验,发现不少学生对考试不排名并不支持,济南校园里不乏质疑和反对之声。
济南胜利大街小学四年级某学生说,学校早在几年之前就实行了素质成绩单,把考试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一般等几个等级。
反驳关于进化论的15点质疑
反驳关于进化论的15点质疑1. 进化论仅仅是一种理论。
它既非事实,也不是科学定律。
许多人在小学时就学过,按等级划分的话,理论居於中等—它比纯粹的假说有把握,但与定律相比又略逊一筹。
然而,科学家并不是以此划分这些术语的。
按照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解释,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的某一方面所作的有充分依据的阐释,它可以包括事实、定律、推论以及经过检验的假说等。
」定律是有关自然界的概括性描述,而一种理论无论得到多少证实,都不会使它变成定律。
因此当科学家们谈到进化论时(或者就这个问题而言,谈到原子理论或相对论时),他们并没有表示对这一理论的真实性有任何异议。
除了进化的理论之外(所谓进化指的是遗传上的一代胜过一代的概念),人们也可能举出进化的实例来。
美国科学院把「事实」定义为「已经获得反覆证明的、实际上已被大家公认为『真实』的观测结果」。
化石记录和不计其数的其他证据证明了有机物是随著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进化的。
虽然没有人直接看到这些变化,但间接的证据既清楚又明确,足以令人信服。
无论哪一门科学,依靠间接证据来说明问题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例如,物理学家不可能直接看到亚原子粒子,因此他们通过观测粒子在云室中留下的特有轨迹来证明粒子的存在。
但物理学家并没有因为无法直接观测而使所得的结论欠缺说服力。
2. 自然选择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怪圈:适者生存,存者即为适者。
「适者生存」是一种有争论的自然选择表述方式,实际上更专业的表述方式应采用「生存和繁殖分异率」(differential rate of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这一术语。
这种描述法不是给各个物种贴上适应或不适应的标签,而是描述各物种在既定条件下可能留下多少后代。
将一对繁殖迅速的小嘴雀科鸣鸟和一对繁殖较慢的大嘴雀科鸣鸟放到一个食物丰富的岛上。
在几代之内,繁殖迅速的鸣鸟就可能把持了大部分食物源。
但如果大嘴鸣鸟更容易嗑开种子,那麼优势就可能转向这些繁殖较慢的鸣鸟一边。
《水浒传》的乱世思维及其价值——也从“十字坡开黑店现象”说开去
奸 滥 雄 ,循 规蹈矩老 老实实 ,就 是天生 的庸夫愚氓 ,如果不幸 文 武 , 俱 是 奸 佞 ”、 “ 臣 当 道 ,谗 佞 专 权 ” 、 “ 官 当
被英雄踩踏 了,也是活该如此。”1 5 1
道 ,污吏专权 ”、 “ 官污吏 ,陷害天下百姓 ”之类 的语 滥
四 五 百 年 前 , 明人 就 有 过 “ 盗 说 ”和 “ 义 说 ” 的 句频频 出现 。显然 ,作者是有意识 地将梁 山好汉 的故事置 强 忠
一
无 所 不为 ” ( 3 );青 州 知府慕 容 彦达 “ 青州 横 第3 回 在
行 ,残害 良民,欺 罔僚友 ,无所不为 ” ( 3 第3 回);江州
、
乱 自上 作 ’
《 水浒传 》是一部 描写乱世 的作品 ,体现 了鲜 明的乱 知府蔡九 “ 为官贪滥 ,做 事骄奢 ” ( 7 第3 回);无为军通 专在乡里 害人 ” ( 9 );高唐 州知府高廉 第3 回 世 特征 :一是恶人 多,二是杀人 事件多 。毋 庸置疑 ,十字 判黄文炳 “
政 治 比较清 明、人们生活基 本有保 障、 国家法制 健全等 ,
即 民 众 的 生 存 环 境 相 对 宽松 和 谐 ,全 社 会 成 员 都 遵 循 一 定
州 县 ” 的暴 力事 件 。
一
部 《 水浒 传 》讲 述 的 就是 “ 自上 作 ”的 乱世 悲 剧 。 乱
的规 则行事 。这 样的环境 自然能够 唤起 人类 的道 德 良知 ,
朝政腐败,奸恶胡作非为,国家法令形同虚设 ,民众生
缺 陷”和 “ 奇特 的英雄观在 起作用 ”,而是其特 殊的创作 存环境十分 凶险 ,人命贱如粪土 。 《 水浒传》在描写十字坡
意 图 的 体 现 。 《 浒 传 》第 5 回借 罗 真 人 之 口说 : “ 土 开黑店故事之前 ,第8 水 3 下 回先描写了 “ 闹野猪林”的故事 。野 大
心理学101个心理学效应
101个心理学效应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
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
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阿伦森效应的举例:有效利用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
培养质疑的态度(“卓越安全文化的原则”之六)
“卓越安全文化的原则”之六——培养质疑的态度通过质疑假设、分析异常工况、思考行动的潜在不利后果,员工表现出质疑的态度。
事故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由于组织根据错误的假设、价值和信念,所采取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
员工要对可能给核电安全产生不利后果的状态或活动提高警惕。
1. 认识潜在的风险,常存怵惕之心组织及个人都要意识到系统和设备中潜在的风险。
首先,要清醒地意识到操作手册或规则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对于存在潜在风险之处,要在充分验证安全性的基础上积极谋求改良。
对于个人而言,除了充分认识自己本身有可能误操作或由人因引起事故以外,也不能忘记自己所操作的设备或机械发生问题的可能性也不是零。
作为专业人员,要经常保持一种姿态,对自己的工作中是否存在威胁安全的隐患时刻提出质疑。
煮蛙效应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
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并安然落地。
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等后来感到热度难忍时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是有名的“煮蛙效应”或“温水青蛙效应”。
煮蛙效应与危机管理“煮蛙效应”告诉人们,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事实上,造成危机的许多诱因早已潜伏在企业日常的事物之中,只是由于管理者和员工麻痹大意,缺乏危机意识,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
有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有可能演变成摧毁企业的危机。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在最高管理层具备危机意识的基础上,企业要善于将这种危机意识向所有的员工灌输,使每位员工都具备居安思危的思想,提高员工对危机发生的警惕性,做到防微杜渐。
煮蛙效应的启示这个实验给我们几点启示:第一,太舒适的环境就是最危险的时刻。
青年网络语言特点及不文明现象治理
青年网络语言特点及不文明现象治理网络时代的到来,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话语空间.青年大学生是网络参与者的主力军,通过微博、微信、腾讯QQ、电子邮件等互动交流工具,开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一时间,海量的话题喷涌而出,令人眼花缭乱.然而,网络语言不仅涉及到青年对网络语言运用的狂欢,而且还涉及到语言运用的善恶问题,也就是道德问题.那么语言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一、语言与道德的关系"' 语言有没有道德' ?严格地说,离开了社会语境的' 纯粹言语' 是无所谓道德的.所谓道德,它所涉及的是人际关系准则和规范.因此,道德存在于人际互动行为中,离开了人际交往,道德也就无从谈起.人们说话、写文章,以及其他语言文字运用行为,实际上是言语交际行为.因此,它必然涉及人际利益关系,也就有了道德属性."语言道德存在于社会个体或群体之间的言语交际行为或语言运用行为过程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言说者说话的目的、如何去言说、言说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听者的反应都涉及到人际的利益关系.当代英国伦理学家理查德-麦尔文-黑尔把道德语言界定为一种"规定性"语言,所谓"规定性"是指它指导人进行行为选择和原则决定.在网络时代,青年是网络主体中的主力军,网络话语构成的青年交流、交往的环境.然而,在青年网络话语空间这一"狂欢广场"上,各式杂语破坏了原来的话语秩序.在现实日常的公共场合的脏话、粗话被直接移植或换个面目搬上了网络,似乎"言必带脏"是网络语言的新时尚.更有甚者,运用这些脏话、秽语,进行人身攻击.青年们所发表的言论的道德失范倾向实在让人忧虑.那么繁杂的青年网络语言归结起来有哪些特点呢?青年对网络语言运用出现了哪些不文明现象?二、青年网络语言特点及不文明现象(一)青年网络语言的特点青年网络话语对于"线下"话语一直处于一种混杂与模拟的状态中,一方面,它是一种对现有秩序的重复,是对"线下"话语模式的模仿与再现;另一方面,它又在"线下"话语的强大压力下不断地创造新的话语模式与话语实践,在借助网络这种技术力量的同时,通过生产新的话语来抵抗旧的话语.与传统话语相比,青年网络话语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混杂性与诙谐性.青年网络话语大多数表现在戏谑恶搞类话语、网络流行语,比如"经典"流行语类的"元芳你怎么看""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等."网络流行语"中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别字、谐音字层出不穷,因此从传统语法的角度来评价,很多词语和句子完全是"病句",但混杂性使得使网络语言的语义具有诙谐有趣特.第二,创新性和流变性.不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无论在何时何地,青年总是社会的一部分.如跟社会热点事件有关的网络词语"群",如"躲猫猫"、"我爸是李刚"等等.同时网络语言还与青年的本质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年是最有创造力的全体,个性话的网络词语,比比皆是,如"有木有"、"亲"等等.旧的词语不断被淘汰,而新的词语又以极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并且得以流行,呈现出鲜明的多变性.第三,简明性和形象性.青年网民们为了方便交流,加快文字输入的速度,采用缩略简约的语言形式,如GG(哥哥)、PPMM(漂亮美眉)等;网络语言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利用键盘创造出的符号风趣幽默、生动可爱的图形.(二)青年网络语言不文明现象第一,语言的泛娱乐化.青年网络语言在网络狂欢式地展示其嬉戏、讥讽、怒骂、亢奋,"在现实广场上流行的脏话、口号式语言在网络上也同样被发扬光大.如同是广场狂欢节的基本情绪一样,理性也从来不是网络论坛的通行证.在人数众多的广场上,还可以迅速制造出"场效应".如大连某学院的大学生翟某(网名:兽兽)所引发的"兽兽门"事件;2010 年02 月26 日网上疯狂流传"北京某学院大学生张某某"的"北影门"事件;更有"重庆女大学生卖身救母"、"求包养"的帖子成为网络热帖以及"艳照门"事件等.第二,语言粗俗、使用秽语.目前,在一些门户网站的论坛里,粗口、脏口使用的频率相对比较高,甚至还出现还有评选"中国古代十大淫诗"等侮辱中国古文化的帖子也出现在网络中,这些无聊的内容既破坏了汉语言的规范和诗性,也反映了部分青年网民内心空虚、无所事事的社会心理,这显然不是什么创造,更不是什么语言的智慧,纯粹就是一种语言的污染.如2010 年5 月山东卫视曾报道的关于沈阳一名大四杨某大学生因不满女友与其分手为报复女友擅自提出分手而公布女友不雅视频、联系方式,并用淫晦、粗俗的文字侮辱对方,并用肮脏的语言诋毁女友.第三,语言暴力.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在青年网民们普遍匿名的遮蔽下,彼此成为"蒙面人".青年群体在蒙面的情况下变得不理性,野蛮,口出狂言,脏语.青年网络话语暴力或许正是这种群体行为在网络上的演绎.莫斯科维奇的《群氓的时代》、勒庞的《乌合之众》认为群体行为的根本特点就是非理性,容易陷入到一种无意识的混沌状态当中."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在论坛、BBS、贴吧、聊天室、虚拟社区等场所聊天时的粗口、脏话等言语如"去死吧"、"弄死丫";或是通过展开"人肉搜索",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侵害当事人名誉权.打着以"正义"、"良知"为旗号、以充满诽谤色彩的语言为利器,动辄对当事者进行道德审判;或宣称"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受害的丈夫做祭品",或沮咒偷情者"死无葬身之地",或发布"网络追杀令",甚至一些网民还组织虚拟审判,以静坐、游行、谩骂、自杀等虚拟形式集体声讨事主.三、净化网络语言,引导网络语言走向真善美在网络交谈的过程中谩骂、诋毁现象较多,使用语言秽语、暴力.净化网络语言,显得尤其重要.陈汝东认为:"言语交际行为的道德准则,即言语交际主体实施言语交际行为时,所应担负的道义责任与所应遵守的道德标准和原则.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关于说写行为的,二是关于话语理解行为的."说写行为的道德准则包括"言礼"、(即言语行为要合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道德伦理制度)"言诚"、"言实"和"言信".话语理解行为的道德准则包括"言境统一"、"言实统一"、"言人统一"、"言行统一"和"言德统一".具体来说,一方面引导青年在网络说写时,符合"言礼""言诚""言实"和"言信".另一方面引导青年在理解网络语言时做到"言境统一"、"言实统一"、"言人统一"、"言行统一"和"言德统一".而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通过网络主题教育,对网络用语进行正确的引导.青年在使用网络语言的时候同样要遵循社会道德伦理.青年作为"互动式社会"中的群体,在互联网这种互动性、参与性极强的虚拟空间中,聚集、交流.青年网络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来看,都是基于他人话语之上的,评论是针对他人的言论而言,恶搞和编纂是在他人创设的语境中的颠覆,哪怕是博客中的自我抒情式表达也总是有着他人表述的影子,形成自我和他人的一种对话关系.通过网络主题教育,引导青年的说写行为符合"言礼""言诚""言实"和"言信".第二,培养青年语言思维能力.主要是指青年大学生对于网络语言,要学会辩证的看待,不是单一做受众,或者是被动的宣传.而是应该对于网络语言有所区分,对于不道德的网络语言要学会拒绝使用.与此同时,培养青年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认知、取舍、质疑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制作并理性传播信息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考虑网络客体的利益与感受,节制任意表达自由的欲望,客观而准确的鉴别信息内涵,学会理性鉴别与法律、法规、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伦理不符的内容,学会识别扭曲人性的语言垃圾,自觉做好并履行"把关者"的职责,为减少信源污染、信息滥用、妨碍他人的传播行为做出典范和努力,使整个网络世界日趋稳定、有序、和谐.在语理解网络语言时,做到"言境统一"、"言实统一"、"言人统一"、"言行统一"和"言德统一".参考文献:陈汝东. 话语理解中的道德准则. 道德与文明, 2000(4).【2】周暾. 论网络话语的生长. 湖南社会科学, 2009(4).徐迎春. 众声喧哗:中国网民话语的类型与生成机制考量.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0(6).。
学贵有疑-好习惯 主题班会
丼丑闻名的落体实验
在伽利略乊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丌一样的。它的下落速 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 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觃律的学说当成丌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 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 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丌等 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 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 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丌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 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 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伸利略 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叱上 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伽利略简介
伽利略1564年生亍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 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丑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 了。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 仅努力学习,而丐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穸见惯、习 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养成质疑习惯 培养创新意识
怎样培养自己的善质疑的好习惯呢?
江泽民爷爷曾说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 步的灵魂,是一个国 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 的民族,难以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 而培养创造力的前提 是要培养人的创新意 识。 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① 课前看一看 ② 课前做一做 ③ 课前想一想 ④ 课前练一练
十名现象说明学有余力非常重要 陈省身点拨少年班学生别考满分
十名现象说明学有余力非常重要陈省身点拨少年班学生别考满分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上学时成绩在十名左右徘徊,而哥哥朱筑文则一直保持班级第一。
工作之后,朱棣文当上教授时哥哥是副教授,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时哥哥当上正教授。
杭州天长小学教师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刘道玉看来,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
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状元不能代表什么。
“北大清华几乎招去了所有的状元,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
”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非常赞同刘道玉的观点。
他说,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
朱清时解释,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
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实用主义击溃一些大学最后底线社会上腐败现象都可在大学找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幽默地指出,大学生世俗化很厉害,过去杜甫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现在一些学生在校园里泉水就已经浊了。
朱清时也是这个观点,贪腐之风进入校园,高校道德高地已经失守,社会上很多腐败现象都可以在大学里找到。
高校对学生应该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的全面培养,而文凭泡沫让高教背离了教育的本意。
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连专业课都是一个“混”字!他用一名留学生的经历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一名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读大二的中国留学生是世界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奖获得者,高中毕业被保送北大。
他觉得大学的日子基本上是在“混”中度过:一个学期选10门,甚至更多的课都没问题,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了。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译文文言现象赏析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译文|文言现象|赏析《石钟山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石钟山记》原文宋代: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及注释译文《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
营销翻车“五个女博士”懂传播但不懂尊重
营销翻车“五个女博士”懂传播但不懂尊重原创知小微知微数据近年来,女性形象在诸多营销场景中被冒犯,不少品牌因此翻车。
如今,又有“五个女博士”魔性电梯广告不尊重女性,其广告内容被指“令人焦虑”“侮辱女性”。
本文通过舆情综述、舆论关注和事件观察等内容,对该事件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呈现部分女性营销翻车案例等内容。
舆情综述传播趋势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有关品牌电梯广告的声量较低,内容主要集中在网友关于品牌广告的观感反馈上;5月6日,央媒中国妇女报点名“五个女博士”广告尊重女性,引声量迅速增加;5月1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立案调查,再引声量增加,此后有关“五个女博士”品牌信息、产品信息、主体公司和关联公司的相关内容在舆论场中被热议。
声量渠道分布影响力指数据知微事见数据,“五个女博士”电梯广告事件影响力指数为65.7,高于69%的事件,高于78%的企业类事件。
热搜/热榜据知微事见数据,周期内,今日头条、百度、抖音、快手和微博五平台产生的热搜/热榜词条共计10个,今日头条平台词条数最多,为3个。
从词条上榜时间、最高排名和词条内容来看,受事件进展影响,5月6日和5月13日词条上榜数量相对较多;半数词条进入平台最高排名TOP10;词条内容均与事件进程相关。
媒体参与情况从媒体声量来看,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和极目新闻声量较高。
央级媒体中,中国新闻网、中工网和环球网声量较高。
舆论关注电梯广告语踩中公众雷区早在4月中下旬,微博平台上便出现了有关“五个女博士”电梯广告的负面评论,不少网友称该广告“聒噪”“引人不适”,相关广告语是在“贩卖容貌焦虑”,对女性充满了不尊重,还有网友表示“这是想走黑红路线吗?”中国新闻网评论称,“五个女博士”在营销过程中本末倒置,把博眼球、搞噱头放在首位,忽视了对消费者的尊重。
“碰瓷”北大遭北大医学部发声明澄清北大医学部于2023年9月曾发布声明称:“青颜博识与我部无任何投资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关系。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docx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作为学科。
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3.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学习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1.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2.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3.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三、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3. 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在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有作共同的发展关系的,正所谓“教学相长”,所以,作为教师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题。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沟通,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关爱学生,其次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最后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二、通过互动建立共同发展的关系首先,建立规则,学会倾听。
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初探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的培养方法
㊀㊀㊀㊀㊀㊀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患无疑,疑则有进㊀㊀㊀ 初探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的培养方法Һ胡梦琪㊀(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柳洲东路分校,江苏㊀南京㊀210000)㊀㊀ʌ摘要ɔ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学会质疑是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课堂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本文通过对现行的数学课堂学生质疑能力的现状分析,提出教师可以从 情境激发,自然生疑 机智设问,灵活善疑 借生疑问,寻法释疑 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ʌ关键词ɔ小学数学;质疑能力;培养方法一㊁问题的提出牛顿因为对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而不是向天上飞产生了疑问,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陆九渊说过: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孔门如子贡即无疑,所以不至于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由此可见,在人类进步的历程中,疑问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教会学生学会质疑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质疑是必不可少的课堂环节.掌握了质疑这把金钥匙,就能打开创新的大门.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会质疑的学生少之又少.即使有那么几个勇于提问的学生,往往教师也因为学生的提问过于荒谬而不予理会,学生便不再勇于提问,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新课标恰恰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笔者就如何能够教会学生质疑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后面研究此问题的教师提供方向.二㊁小学生质疑能力的现状分析笔者通过在日常教学中的观察与研究发现:现行的数学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比以往是有了大幅度提升,但还是以教师主动提问㊁学生被动思考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说的时间虽然大大增加,但还是围绕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主动提出疑问的情况很少,一节课中能有一次学生的主动质疑已算是很惊喜的事了.经常有教师感叹:为什么低年级的课堂小手如林,而到了高年级后只剩下教师与几个学优生的华丽表演呢?或许答案就在于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步一步地被削弱,直到完全丧失.总结学生质疑能力低下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1.没有思考大部分学生习惯了课堂听教师讲,自己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发现不了知识点背后隐藏的有深度的问题,机械式地听教师讲.2.羞于提问特别是中㊁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心理特点,特别在意别的同学的眼光.如果提出了比较低级的问题,会遭到同学的嘲笑进而产生自卑心理.教师有时也会指出学生没有认真听而令其坐下,导致学生心理产生阴影,不敢再提问.3.缺乏机会一线教师会深有体会,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课堂时间比较紧张,所以教师往往期待得到正确的符合设定的答案,这样才能把课堂顺利进行下去.如果突然中途学生提出一个比较偏㊁怪的问题,那其他学生的思路就会被带偏,就会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所以教师往往会忽略思维具有创造性㊁发散性的学生的提问.三㊁质疑式教学的理论基础1.有意义学习理论数学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数学的语言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 适当知识 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与新知识有关的 适当知识 ,是有意义学习的生长点,是指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㊁与新知识存在某种联系的那些知识.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垂线与平行线 的内容,与之相关的 适当知识 就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学过的 线段的直观认识 .再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与之相关的 适当知识 就是三年级上册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师要在质疑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新知识与 适当知识 建立有意义的联系,避免与认知结构中不适当㊁不相关的知识进行强行的联系.这样就不怕课堂中出现偏㊁怪的质疑而影响课堂了.2.最近发展区理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 认为学生的发展具有两种水平:(1)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即实际发展水平;(2)在更有能力个体的帮助下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潜在发展水平,也就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教学中我们要更着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给学生带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潜能.教学中的 跳一跳,摘个桃 就是对最近发展区理论最好的诠释.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独立的最近发展区.在质疑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摸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尽可能地合理确定教学的最佳时期,为学生搭建 脚手架 ,不要包办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会质疑,质好疑.四㊁培养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实践方法1.情境激发,自然生疑学生的质疑要建立在一定的情境之下,这样学生才会㊀㊀㊀㊀㊀提出问题.由此可见,课堂的导入部分就能很好地承载这个使命,既能短时间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找到学生疑问的生长点,一举两得.学生的疑问最容易出现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发现利用已有知识不能够完全解释现有的问题,那疑问就水到渠成了.例如,三年级下册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在上这节课时,我就出示了题目在黑板上,学生看到后果然举手提问: 老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了 分数的初步认识 ,怎么今天又学了呢? 这一问就问到这节课的重点上了,我顺势也卖个关子说: 同学们先别急,等学完这节课你们就知道了. 这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本节课的知识,而学生此时也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势必课堂的听讲状态会很好.2.机智设问,灵活善疑教师不管在平时上课还是公开课中,最怕遇到奇思异想的 怪学生 .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会天马行空地提出各种问题.平时课堂上遇到这种情况还好处理一点,如果是公开课的话,恐怕教师的背后要出一身冷汗了.那仔细想想,这真的就只怪学生太调皮了吗?教师自身有没有可以找的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个现象就暴露出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教会学生如何去质疑,那出现这种学生找不到重点, 乱质疑 的现象就可以理解了.古话说: 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向师性,看一个班的学生的行为举止,就能看到这个班班主任的影子,在课堂上也不例外.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要注重质疑,教会学生在哪些地方去质疑才有价值.例如,我在教学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时,就提出疑问: 竖式计算时我们可不可以从十位开始计算?一定要从个位开始算吗? 这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计算的顺序,如果从十位开始算,遇到个位 满十进一 的情况的话,那就还要擦去十位计算的结果再重新算,会很麻烦,所以要从个位开始计算.再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分数的简单加减法 ,在探究算理时,我就相机提问: 为什么分数加减计算时,分母不变呢? 这就问出了这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算理发现:因为分的总份数都没变,只要把选中的份数加或减就可以了.这就是教师亲身示范问在点子上了,并且跟学生说明了质疑的重点在哪,这样质疑的目的是什么.久而久之在课堂的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质疑方式,学会提出有价值㊁能推动课堂前进的问题.3.借生疑问,寻法释疑教会学生质疑,不仅仅是一个形式,学生只学会提问而不会去解决肯定是不行的.质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㊁发现,提问只是一个敲门砖,真正去释疑的过程才是收获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是引导者,千万不能变成只是学生质疑,教师负责回答的机械模式.这就违背了质疑式教学的初衷,学生终究还是没有能力的提升,这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比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上册 四舍五入试商 时,要求学生会用四舍五入试商来计算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在一个班的教学中,小明同学举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老师,为什么要试商,不用试商也可以计算得数啊? 被这么一问我竟然有点语塞,但转念一想这也不失为一个突破重点的好机会,随机我就说: 小明这个疑问可能说出了不少同学的心声,有谁能帮他来解解惑呢? 问题问完,我见班上没有孩子举手,我又说: 那到底试商有什么好处呢? 经过这么一引导,班上的小机灵鬼们纷纷举起手来,我请了其中一个孩子,他说: 四舍五入试商在计算上会快一些,能够快速知道被除数中大约有几个除数 ,底下的不少孩子听完都直点头.我看了一眼刚刚提出问题的孩子,他又举手了,我对他点头示意,他说: 我觉得我不用试商也可以很快. 我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机会,便说: 看来小明还是不太服气哦,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 底下有同学说: 我们来比赛吧! 一提到比赛大家瞬间来了兴致,我问: 怎么比? 经过一小会儿讨论,全班同学一致通过:由我在数学书上选4道题目,让小明不用四舍五入试商法来做,又选了一个同学用四舍五入试商法来做,为了公平我还选了一名成绩和小明相仿的同学参赛.我选了:627ː31㊁782ː24㊁790ː28㊁576ː19四题,比赛开始了,第一道题两名同学速度不相上下,第二道题开始小明速度逐渐变慢了,最终小明做到第三题时,另一名同学已经做完了.紧接着我就组织大家讨论: 为什么小明输了呢? 很快有同学就看出小明在确定商是几的时候,花费了很长,尤其是790ː28时,79里有几个28,小明犹豫不决是商2还是3.但另一个同学用了五入试商后很快就知道商2,从而节省了很多时间.小明看了后也频频点头,我看着他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我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由此可见,在质疑式教学的模式下,学生经历生疑㊁善疑㊁释疑的过程,慢慢从没问题可提,到可以自己提问并且解决问题.这就从根本上改善了教师主导问题,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教师不再害怕学生的 怪 问题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质疑中展现自我,提高学习能力,抓住 质疑 这把金钥匙,让学生打开思维创新的大门.ʌ参考文献ɔ[1]李开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小学数学参考:数学版,2011(7):63.[2]朱维宗,康霞,张洪巍.数学质疑式教学的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3]王瑞琴. 问题意识 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4]杨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4):86.。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主题阅读(怀疑与创造)习题课件(共30张幻灯片)
主题阅读(怀疑与创造)
一些高精尖企业之所以创新成果不断,原因 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 尊敬。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时说, 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 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 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主题阅读(怀疑与创造)
⑤当然,从根本上讲,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 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 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创新的动力。有一位大 学教授与7名教师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研发团队获 得公司95%的股份,学校占公司的股份仅为5%。创新 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积极性高涨, 实现了创新成果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公司成立仅一 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实践表明,敢于破除 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主题阅读(怀疑与创造)
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 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 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如今,历史的 车轮已转过了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 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 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主题阅读(怀疑与创造)
⑤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 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 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 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质疑、探疑,这才 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 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 的大门吧!
主题阅读(怀疑与创造)
②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实例。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 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 造能力放到了特殊突出的地位。因为创 造活动是人类生存与人类文明持续发展 的重要保证,是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 “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③那么,怎样培养创造力呢?
主题阅读(怀疑与创造)
对学生分等的质疑
对学生分等的质疑导读:本文是关于对学生分等的质疑,希望能帮助到您!当今社会并没有一种制度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但几乎所有的学校迄今都存在着尖子生、中等生、差生的划分。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差生”是班级的不稳定因素和消极力量,是班主任、任课教师、班级乃至学校的一块心病。
我们的教育很少考虑如何从根本上为他们做些什么,一般只是简单地给他们贴个标签算完事。
现实中即使有差生(或叫后进生)的转化措施,前提依旧是他们不中用,出发点是防止他们闹出乱子,对他们重点关注的背后含有歧视的成分。
“尖子生”属于学生中的特殊阶层,是许多人心目中好学生的代名词,受到教师的赏识、父母的关爱和同学的羡慕。
但为什么有些尖子生走上社会后却并不出色?因为一“俊”终究无法遮百丑,仅仅因为分数高,就给予学生那么多的赞扬,事实上就是在鼓励他们片面发展。
不少人学习努力,但在内心里并不喜欢学习,花团锦簇没有培养出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对教育的服从和跟随导致失去个性和创造性,他们咽下的是一颗甜蜜而有毒的果子。
分等所损害的不仅仅是低分的学生,对分数高的学生同样是一种不公正和伤害。
“第十名现象”开始改变人们看待“中等生”的观念和态度。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中等生无缘于白榜红榜,属于左右摇摆的不稳定阶层,“抓两头”的工作思路往往使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可就是这个群体,若干年后却有相当数量的人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在社会上成就卓著。
他们的成功得益于教育的“冷落”,这种冷落使他们更具有独立的个性及平和的心态,他们的崛起似乎跟教育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
“尖子生”不优、“差生”不差的现象对教育的“分等”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原因很简单,现行考试的分数既不代表创造力,也不等于综合素质。
分等严重违背了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教师喊苦,学生叫累。
分等问题的严重性就在于教育者不尊重教育规律,以偏概全又习以为常,缺乏教育平等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观念,分数第一的思维定势和教育惯性使得他们对这一切变得木然而又坦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疑所谓第十名现象
大概是十年前吧,有了“第十名现象”的说法。
所谓“第十名现象”,据说是杭州的一位小学老师发现的。
媒体介绍,这位从教近2 0年的老师,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作了跟踪调查,结果在这些如今已上大学或工作了的学生中间,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第十名现象”,即前三名之后,第十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相反,那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淡出优秀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
这位老师进而分析――许多教育专家也这样分析道,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普通,但大都个性比较活泼、灵活性强,读书较为轻松,且兴趣广泛。
老师不大注意这批学生,反而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潜力;同时,由于他们没有争一二名的心理压力,读书心态较健康,不会只懂强记死背以应付考试,令他们有充足的后劲,进步和成才的机会率也就相应提高。
北京一家大报在报道这项“研究成果”时用了这样的标题:《“第十名”才是栋梁材》。
然而,我一直就对这项“研究成果”表示质疑。
我一点都不否认“第十名现象”发现者的“数据统计”,但我想问:他对自己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所得出的这个结论,有多大的普遍性?我也从教近30年,教过学生数以千计,我怎么就没有感觉到
有什么“第十名现象”呢?是的,我的学生中的确有读书时成绩中等――也就相当于“第十名”吧――而日后也卓有成就的,但这绝不是规律。
根据我对已毕业学生的大体统计来看,决不是尖子生成材少,而“第十名”成材多;应该说,还是读书时品学兼优的学生成材的要多一些。
但我不愿将其概括为“尖子生现象”。
因为我想,既然是一项带有普遍性的教育成材规律,就应该有相当规模调查和相当时间的跟踪。
根据一个教师所教的学生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就认为是普遍规律,未免草率了一些。
我曾到过长沙第一师范,看过记载毛泽东在校情况的一些原始资料,这些资料无不显示出,毛泽东当年无疑属于“尖子生”;我曾到过胡锦涛先生的母校江苏泰州中学,该校老教师告诉我,胡锦涛当年在中学时品学均出类拔萃。
这是不是就可以将其概括为“第一名现象”呢?同样,我先后任教的两所中学乐山一中和成都石室中学,都是文化巨匠郭沫若的母校,而当年郭沫若在这两所学校的表现都属于“差生”;我曾看过一些媒体报道,前俄罗斯总统现俄罗斯总理普京小时候在校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小混混”;而大家所熟知的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读小学时连简单的手工劳动都做不好……这又可不可以称其为“最后一名现象”呢?
当过教师的都知道,所谓“名次”是根据学生的每次考试成绩排列出来的,而很少(注意:我说的是“很少”而不是“没有”)有学生连续固定在十名左右或其他名次上――包括第一名。
而对于居于第十名的学生来说,这第十名也绝非是他追求的固定目标,他的目标往
往还是第一名――所谓这类学生“没有争一二名的心理压力”是教师的相当然。
何况,如果某个学生为了“保持个性”为了“学得轻松”而想安居第十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其结果往往是第二十名乃至更靠后。
哪里去找长期不变的“第十名”?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所谓“成才”之“才”如何理解?“第十名现象”发现者所持论点的依据之一,是他参加某次学生聚会时,出席的三十二个学生中,有三名工程师、两名副教授、两名局级干部、三名副局级以及四名公司经理。
当然不能说工程师、副教授和局级干部就不是人才,但李素丽式的劳动者难道就不是人才?甚至没有当上劳动模范但同样给社会作出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不是人才?我认为,都应该是人才!都说教育要讲个性,那么,这“个性“也包括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成才标准。
那些在校时的一二名日后没有当上局长、经理就意味着他们“淡出了优秀行列”?美国总统卡特当选之日,有人去向他母亲表示祝贺,说她培养了一个杰出的儿子,卡特母亲说:“还有个同样杰出的儿子呢!他是卡特的弟弟,正在我家后面园子里种地!”在这位母亲眼里,只要做得出色,当总统和种地一样是人才!
我注意到,最初提出“第十名现象”是针对小学教育的,但后来媒体炒作时,将其作为基础教育的普遍规律。
当然,相比起中学生,小学生的可塑性更大,但因为这样,我认为,恐怕不仅仅有“第十名现象”,因为日后成才的绝不只是是“第十名”,也可能是第二十名乃至第三十名等等。
其实,无论小学还是中学,培养人都是很复杂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精神宇宙,需要教育者依据不同学生
的个性真正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道路也不尽相同,这里面不仅与学生所受的学校教育有关,还涉及到机遇、时代和社会条件等因素。
单纯以一个“第十名现象”来概括的教育与成才的关系,至少是不严谨的。
――教育哪有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