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122页PPT
合集下载
自然观第一讲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课件
![自然观第一讲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50b92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8.png)
• 第二个含义表明:物质是可知的,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物质是可以为 • 人类所认识的。这属于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 过
•
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
•
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可作以下三种划分:
自然观
第一讲、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第二讲、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第三讲、人 与 自 然
第一讲: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提问)
一、物质性(以物质形态存在着) 二、系统性(以系统方式存在着) 三、层次性(以层次结构存在着) 四、运动性(以运动方式存在着)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三个含义) 1、物质的客观性与可知性 2、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3、物质形态的统一性四、自然界的运动性 Nhomakorabea•
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
物理运动
•
化学运动
•
生命运动
小结: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 1、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形态是多样的
• 2、自然界物质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的
• 3、自然界物质系统是有层次的 • • 4、自然界物质系统是运动着的
第二讲: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一、自然界的历史过程性 1、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2、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3、生物的起源与演化
• 子核和电子层次上证明了自然界物质结构的统一性。
• 第三次突破是1919—32年: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建立
•
发现了原子核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至今人类已发
• 现了400多种基本粒子,这就在基本粒子层次上论证了自
• 然界物质结构的统一性。
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正式版】自然界的演化过程PPT
![【正式版】自然界的演化过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217d4e284ac850ac0242d0.png)
• 4.伽莫夫的宇宙大爆炸模型(1948), 和宇宙各向均性现象的矛盾。
• 5.固斯的宇宙暴涨模型(1971),和起始 点的数学奇点问题。
• 引力扰动悖论示意图
• 3.弗利德曼的动态宇宙模型(1922) 和勒 梅特的宇宙膨胀轮。哈勃发现的红移现象
(1922-1929),证明宇宙是膨胀的。
牛顿的无限无界静态宇宙模型
哈勃发现的红移现象(1922-1929),证明宇宙是膨胀的。 牛弗顿利的 德无曼限的无动界态静宇态宙宇模宙型模(19型22) 和勒梅特的宇宙膨胀轮。 核1)合量成子结引束力,阶根段据(0质<子t<1与0中-44子秒比):从宇理宙论由上一可个估不算存出在氦的核时的空质量量子约态为(宇t=0宙,总温质度量为的无1穷/4。大)自发跃迁(即所谓“大爆炸”)到具有虚时空的量 爱子因态斯 ,坦四的种有力限不无可界区的分静,态在宇量宙子模引型力阶(19段1的9),末和期引(t<力10扰-4动4秒悖,论温。度是1032K),虚时空发生超统一相变形成实时空,进入普朗克阶段。 T哈=勃10发-3现6秒的,红温移度现降象到(11902228-1K9时29,),发证生明了宇大宙统是一膨时胀空的相。变,强力划分出来,进入电弱统一阶段。 爱1)因量斯子坦引的力有阶限段无(0界<的t<1静0态-44宇秒宙):模宇型宙(1由91一9)个,不和存引在力的扰时动空悖量论子。态(t=0,温度为无穷大)自发跃迁(即所谓“大爆炸”)到具有虚时空的量 2子)态普,朗四克种阶力段不(t可p<区t<分10,-3在6秒量)子:引具力有阶了段实的时末空期,(并t<且10产-4生4秒出,粒温子度,是但1夸03克2K和),轻虚子时可空以发相生互超转统换一。相变形成实时空,进入普朗克阶段。 41)夸量克子-引轻力子阶阶段段(0<(1t<01-302-4秒4<秒t<):10宇-6宙秒由):一轻个子不和存夸在克的相时互空独量立子。态(t=0,温度为无穷大)自发跃迁(即所谓“大爆炸”)到具有虚时空的量 固 子斯态的,宇 四宙 种暴 力涨 不模 可型 区分(19,7在1),量和子起引始力点阶的段数的学末奇期点(t<问10题-4。4秒,温度是1032K),虚时空发生超统一相变形成实时空,进入普朗克阶段。 牛弗顿利的 德无曼限的无动界态静宇态宙宇模宙型模(19型22) 和勒梅特的宇宙膨胀轮。 固5)斯强的子宇-宙轻暴子涨阶模段型(1(109-67秒1),<t<和1起秒始):点当的t=数10学-6奇秒点,问温题度。降至1012K时,夸克被禁闭,凝聚成重子和介子。 5牛)顿强的子无-限轻无子界阶静段态(1宇0宙-6秒模<型t<1秒):当t=10-6秒,温度降至1012K时,夸克被禁闭,凝聚成重子和介子。 3弗)利大德统曼一的阶动段态(1宇0宙-36模秒型<(t<191202-3)2和秒勒):梅强特核的力宇、宙弱膨核胀力轮和。电磁力不可区分。 弗霍利金德 的曼虚的时动间态宇宇宙宙模模型型。(1922) 和勒梅特的宇宙膨胀轮。 哈固勃斯发 的现宇的宙红暴移涨现模象型(192721)-1,9和29起),始证点明的宇数宙学是奇膨点胀问的题。。 并 1)且量在子相引变力过阶程段中(0释<放t<1出0的-44巨秒大):能宇量宙,由使一时个空不指存数在暴的涨时,空宇量宙子暴态涨(一t=0直,持温续度到为1无0-3穷2大秒)最自后发完跃成迁了(即大所统谓一“相大变爆。炸”)到具有虚时空的量 1子)态量,子四引种力力阶不段可(0区<分t<1,0在-44量秒子):引宇力宙阶由段一的个末不期存(t<在10的-4时4秒空,量温子度态是(t=100,32温K度),为虚无时穷空大发)自生发超跃统迁一(相即变所形谓成“实大时爆空炸,”进)到入具普有朗虚克时阶空段的。量 子哈态勃, 发四现种的力红不移可现区象分(19,2在2-1量9子29引),力证阶明段宇的宙末是期膨(t胀<1的0-。44秒,温度是1032K),虚时空发生超统一相变形成实时空,进入普朗克阶段。 伽莫夫的宇宙大爆炸模型(1948),和宇宙各向均性现象的矛盾。 牛顿的无限无界静态宇宙模型
3第三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
![3第三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67d8d35a32d7375a417805a.png)
15
2.系统的基本特点: 2.系统的基本特点: 系统的基本特点 第一, 第一,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 什么是要素? 什么是要素? 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组分和单元 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组分和单元。 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组分和单元。 单一要素不是系统, 单一要素不是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要 素才可能构成系统。 素才可能构成系统。
18
第二, 第二,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系统的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关系的 系统的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关系的 总和。结构是系统的普遍属性。没有无结构的系统, 总和。结构是系统的普遍属性。没有无结构的系统, 也没有离开系统的结构。 也没有离开系统的结构。 物质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物质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 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 空间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由于相互作 用在空间上形成的一种同时态的稳定结构, 用在空间上形成的一种同时态的稳定结构,如细胞结 生物大分子结构等。 构、生物大分子结构等。 时间结构是指一种历时态的变动结构,如耗散结构, 时间结构是指一种历时态的变动结构,如耗散结构, 是指一种历时态的变动结构 生物进化的时间结构, 生物进化的时间结构,人体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时 间构成等。 间构成等。 19
课堂互动
1.什么的物 1.什么的物 质 ? 2.怎样理解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 2.怎样理解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 一性? 一性? 3.自然界的物质关系概括起来大体有哪几 3.自然界的物质关系概括起来大体有哪几 种。
12
三、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一)系统方式的基本特点
1.什么是系统? 1.什么是系统? 什么是系统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系统概念进行 过诠 他认为: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 释,他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 干 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点: 2.系统的基本特点: 系统的基本特点 第一, 第一,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 什么是要素? 什么是要素? 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组分和单元 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组分和单元。 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组分和单元。 单一要素不是系统, 单一要素不是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要 素才可能构成系统。 素才可能构成系统。
18
第二, 第二,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系统的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关系的 系统的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关系的 总和。结构是系统的普遍属性。没有无结构的系统, 总和。结构是系统的普遍属性。没有无结构的系统, 也没有离开系统的结构。 也没有离开系统的结构。 物质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物质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 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 空间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由于相互作 用在空间上形成的一种同时态的稳定结构, 用在空间上形成的一种同时态的稳定结构,如细胞结 生物大分子结构等。 构、生物大分子结构等。 时间结构是指一种历时态的变动结构,如耗散结构, 时间结构是指一种历时态的变动结构,如耗散结构, 是指一种历时态的变动结构 生物进化的时间结构, 生物进化的时间结构,人体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时 间构成等。 间构成等。 19
课堂互动
1.什么的物 1.什么的物 质 ? 2.怎样理解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 2.怎样理解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 一性? 一性? 3.自然界的物质关系概括起来大体有哪几 3.自然界的物质关系概括起来大体有哪几 种。
12
三、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一)系统方式的基本特点
1.什么是系统? 1.什么是系统? 什么是系统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系统概念进行 过诠 他认为: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 释,他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 干 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02自然界讲义的存在与演化
![02自然界讲义的存在与演化](https://img.taocdn.com/s3/m/4ca0581da1c7aa00b42acbb4.png)
▪ 古猿(南方古猿)阶段 ▪ 猿人(直立人)阶段 ▪ 早期智人(古人)阶段 ▪ 晚期智人(新人)阶段
2、自然演化的方向:进化与退化 ▪ 19世纪出现了关于自然界演化问题的两股
思潮,即创立了两种演化理论。
▪ 克劳修斯等人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 推广
▪ 达尔文为代表创立的生物进化论。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两种表述:
▪ 开尔文: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 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 克劳修斯: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 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 它们反映了自然界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 程的一个总的特征,即热传导的过程或功 变热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 这种不可逆过程的结果,不可能借系统内 部的任何其他过程而自动复原。
二、自然界
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
1、系统: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 其一,一个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 ▪ 其二,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
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 ▪ 其三,系统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 ▪ 其四,系统作为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
▪ 生命有机体之所以能处于有组织的活动状 态,就是由于生命系统能不断地与外界进 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 自然界的物质系统都是非孤立系统、非封 闭系统,总是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开放 系统。
▪ 整个自然界就是由各种动态的开放系统组 成的。
3、自然界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 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
▪ ⑴系统的整体性
▪ 恒星的演化有四个阶段: ▪ 引力收缩阶段; ▪ 主序星阶段; ▪ 红巨星阶段; ▪ 脉冲阶段
⑵地球的演化 地球是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诞生的。 ▪ 首先是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 ▪ 其次是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 ▪ 再是地壳运动
2、自然演化的方向:进化与退化 ▪ 19世纪出现了关于自然界演化问题的两股
思潮,即创立了两种演化理论。
▪ 克劳修斯等人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 推广
▪ 达尔文为代表创立的生物进化论。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两种表述:
▪ 开尔文: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 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 克劳修斯: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 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 它们反映了自然界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 程的一个总的特征,即热传导的过程或功 变热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 这种不可逆过程的结果,不可能借系统内 部的任何其他过程而自动复原。
二、自然界
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
1、系统: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 其一,一个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 ▪ 其二,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
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 ▪ 其三,系统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 ▪ 其四,系统作为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
▪ 生命有机体之所以能处于有组织的活动状 态,就是由于生命系统能不断地与外界进 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 自然界的物质系统都是非孤立系统、非封 闭系统,总是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开放 系统。
▪ 整个自然界就是由各种动态的开放系统组 成的。
3、自然界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 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
▪ ⑴系统的整体性
▪ 恒星的演化有四个阶段: ▪ 引力收缩阶段; ▪ 主序星阶段; ▪ 红巨星阶段; ▪ 脉冲阶段
⑵地球的演化 地球是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诞生的。 ▪ 首先是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 ▪ 其次是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 ▪ 再是地壳运动
02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02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https://img.taocdn.com/s3/m/7a20de4f783e0912a2162a31.png)
贝塔朗菲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 各孤立部分之和”的论点,至今仍然是 “基本的系统问题的一种表述。” (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 状》,载《科学学译文集》,科学出版社, 1981年,P305)
⑵系统的层次性, 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一方面这些要素 是由更低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 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 素。
可以通过对低层系统的结构、规律等方面 的认识,来取得高层系统的一些认识; 可以从高层系统的规律出发,考虑到相应 的边界条件和对应规则,对低层系统的现 象给一些解释。
层次结构中的双向因果链,既表明了低层 系统对高层系统的基础性作用,又表明了 高层系统对低层系统的制约调节性作用。 反对还原主义,也要反对特创主义。
把历史观引入自然科学,从而形成科学基 础上的自然界历史观。
三、自然演化的科学图景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⑴宇宙和天体的起源与演化 第一个阶段是基本粒子形成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辐射阶段或核合成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实物阶段
恒星的演化有四个阶段: 引力收缩阶段; 主序星阶段; 红巨星阶段; 脉冲阶段
2 y( x2 ) ax2
2 y( x1 x2 ) a( x1 x2 ) 2 ax12 ax2 2ax1 x2
y( x1 ) y( x2 ) 2ax1 x2
特点: ①是各要素间具有非独立的相干性,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具有相干协同性,使系统形成一 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②是具有非加和性,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 各孤立部分性质和功能的机械叠加,突现了 各孤立部分所不曾有的系统新质;
层次结构的结合度。 层次由低到高推进,结合的紧密程度由大 到小而递减。 一定的物质层次与一定的阈值相适应。
第2讲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ppt
![第2讲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46cd8a0975f46526d3e13f.png)
2019/10/30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15
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的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 洛伦兹的气象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效 应理论。那就是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 带雨林中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 所引起的微弱气流对地球大气的影响可 能随时间增长而不是减弱,甚至可能在 两周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 风。
2019/10/30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30
2、进化和退化
进化:有序程度提高,混乱程度减少. 退化:无序程度提高,混乱程度增加 病菌或害虫 进化与退化的统一性
认识到自然界存在进化和退化两种趋势和 过程,进化退化相互包含、共存共生和 相互交替
2019/10/30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31
问题:
(1)进化与退化是否互相排斥?
2019/10/30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34
论 宇宙热寂说
在19世纪,能够认识到热寂论谬误的科学只有 波耳兹曼和麦克斯韦两人。
早在1866年,玻耳兹曼就注意到生物的生长过 程与熵增加相拮抗的事实。他说:“生物为了 生存而作的一般斗争,既不是为了物质,也不 是为了能量,而是为了熵而斗争。植物铺开了 它的面积大得不可计量的叶片,以一种尚未探 明的方式,迫使太阳去完成我们在实验室中不 知道如何完成的化学合成。”
2019/10/30
自然辩证法-第二章
35
“麦克斯韦妖”
麦克斯韦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自然界存 在着与熵增加相抗衡的能量控制机制。 但他当时无法清晰地说明这种机制。他 只能假定一种“类人妖”,能够按照某 种秩序和规则把作随机热运动的微粒分 配到一定的相格里。这就是1871年出现 的有名的“麦克斯韦妖”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课件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d126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1.png)
物种形成和灭绝
物种形成是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分化、隔离和适应不同环境而 产生新的物种。然而,物种也会因为环境变化和竞争而灭绝。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1 热带雨林
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宝贵的生态系统之一。
2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面积,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
3 沙漠
极端环境下的生态系统,有着独特的适应机制。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
物种灭绝
人类活动导致了大量物种的 灭绝,破坏了生态平衡。
环境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大量 废物和污染物,对生态系统 造成了巨大破坏。
气候变化
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引发了 全球气候变化,威胁到许多 生物的生存。
未来的演化动向
1
适应环境变化
未来生物将继续适应环境变化,可能出现新的适应机制。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自然界的演化发展,从演化的基本概念到物种的形成和灭绝, 以及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还将探讨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未来的演化动向。
演化的基本概念
演化是自然界中物种逐渐发生变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这涉及基因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适应等多个方 面。
自然选择的作用
自然选择是演化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适应环境条件的个体更有生存机会, 进而传递有利基因给下一代。
2
物种迁移和扩散
随着气候变化,物种将向更适宜的环境迁移,导致物种的扩散。
3
科技与演化
科技的发展可能对演化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基因编辑和人工生命的探索。
自然辩证法自然界的演化发展PPT.
![自然辩证法自然界的演化发展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7ab70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f.png)
自然辩证法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
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是生成着并
消逝着。自然界是由一系列转化过程构成的
“过程的集合体”,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
展灭亡的过程。这里以下面几个为例来说明
• 一、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 二、恒星的起源与演化
• 三、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 四、人类的产生与发展
一、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大爆炸理论中宇宙的演化历程
• 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 实:
1)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 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 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 胀的反映。
2)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彭齐斯、威尔逊) 3)氦的丰度。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
3亿度(3×10 K),核过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 要沉学默会 。在注面意试观中察巧应妙聘地者利对用你沉沉默默。的不反过应,,沉他默们时是间急太于久用会不让着8应边聘际者的感话觉来不打舒破服沉,默一,般还说是来自在信应沉聘着者 地寻思找考合如适何的回词答的你问的题问时题,?你应保持 性原子。 2.让学生知道劳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九部分 预防煤气中毒 小提示75:如有测试,要提前通知应聘者。
• 大爆炸后30万年后 还有的人是恶作剧。夏天外边天热,他就跑进来乘凉。乘凉的时候顺便看看车,有的时候看到车门开着他也想坐进去。但是他不是来
买车的,他也假模假样地去跟你讨论一些车的事情,当你跟他要电话号码的时候他就开始逃避了。
3000度(3×103 K),化学结合作用使中性原子 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自引力作 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直至恒星和恒星系 统。
因为青色的西红柿含有大量的番茄碱,过多食用,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
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是生成着并
消逝着。自然界是由一系列转化过程构成的
“过程的集合体”,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
展灭亡的过程。这里以下面几个为例来说明
• 一、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 二、恒星的起源与演化
• 三、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 四、人类的产生与发展
一、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大爆炸理论中宇宙的演化历程
• 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 实:
1)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 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 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 胀的反映。
2)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彭齐斯、威尔逊) 3)氦的丰度。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
3亿度(3×10 K),核过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 要沉学默会 。在注面意试观中察巧应妙聘地者利对用你沉沉默默。的不反过应,,沉他默们时是间急太于久用会不让着8应边聘际者的感话觉来不打舒破服沉,默一,般还说是来自在信应沉聘着者 地寻思找考合如适何的回词答的你问的题问时题,?你应保持 性原子。 2.让学生知道劳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九部分 预防煤气中毒 小提示75:如有测试,要提前通知应聘者。
• 大爆炸后30万年后 还有的人是恶作剧。夏天外边天热,他就跑进来乘凉。乘凉的时候顺便看看车,有的时候看到车门开着他也想坐进去。但是他不是来
买车的,他也假模假样地去跟你讨论一些车的事情,当你跟他要电话号码的时候他就开始逃避了。
3000度(3×103 K),化学结合作用使中性原子 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自引力作 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直至恒星和恒星系 统。
因为青色的西红柿含有大量的番茄碱,过多食用,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第二讲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发展
![第二讲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ee98f3dd1f34693daef3e9b.png)
生命世界演化发展的动力:生物和环境的矛盾
同化、异化,遗传、变异而不断变化着的物种及 个体与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命世界 演化发展的动力。(人类?)
自然界循环发展的周期性及其周期循环的无限性
气候发展
宇宙发展
植物生长
种子
植株
种子
周期性与无限性
“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 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这 里的‘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和功能并非外界强 加给系统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 的。”
自组织实现的条件:
• 1、系统必须处于远离热平衡状态; • 2、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 • 3、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形相互
ý (一)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ý 1、宇宙、天体的起源与演化 ý 2、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ý 3、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
l ý (二)自然界演化发展的普遍性特征
ý 1、不可逆性 ý 2、自组织性 ý 3、对称性的破缺
ý (三)自然界演化发展的规律性
ý 1、矛盾是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动力 ý 2、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与守恒性 ý 3、自然界循环发展的周期性与无限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相信有一个离开知 觉主体而独立的外 在世界,是一切自 然科学的基础。
• 相信世界在本质上 是有秩序的和可认 识的这一信念,是 一切科学工作的基 础。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 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 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反映。
• 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这三种过程总是呈现交互作用的 情形。
同化、异化,遗传、变异而不断变化着的物种及 个体与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命世界 演化发展的动力。(人类?)
自然界循环发展的周期性及其周期循环的无限性
气候发展
宇宙发展
植物生长
种子
植株
种子
周期性与无限性
“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 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这 里的‘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和功能并非外界强 加给系统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 的。”
自组织实现的条件:
• 1、系统必须处于远离热平衡状态; • 2、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 • 3、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形相互
ý (一)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ý 1、宇宙、天体的起源与演化 ý 2、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ý 3、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
l ý (二)自然界演化发展的普遍性特征
ý 1、不可逆性 ý 2、自组织性 ý 3、对称性的破缺
ý (三)自然界演化发展的规律性
ý 1、矛盾是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动力 ý 2、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与守恒性 ý 3、自然界循环发展的周期性与无限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相信有一个离开知 觉主体而独立的外 在世界,是一切自 然科学的基础。
• 相信世界在本质上 是有秩序的和可认 识的这一信念,是 一切科学工作的基 础。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 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 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反映。
• 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这三种过程总是呈现交互作用的 情形。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最新课件
![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d64ed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b.png)
2、系统的稳定性与耗散结构
物质系统的稳定性的产生和耗散结构的存在是密切相关的。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 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可能从原来的无序混乱状态,转变 为一种时空或结构有序的新状态,这种有序状态需要不断地与外界 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普利高津结构—功能涨落图
功能
(决定论的)
结构
涨落
(随机的)
四、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
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都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 来的,即每个物质系统都是较高一级系统的一 个要素,同时它作为较高一级系统的要素本身, 通常又是较低一级的系统,这样便形成了自然 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如下图)。
图2-2非生命世界物质层次 图2-3生命世界物质层次
非加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系成因例证
在一个原子中,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制约使电子受到时空状态、 随机性、自由度等方面的约束;由于约束,排除了一部分可能的 状态,保留了另一部分可能的状态,这便意味着选择,最终使得 核与核外电子协同构成原子,使原子具有了金属性、非金属性等 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不具有的新属性。
如果整体由于部分的相干性出现新属性,则整体(已成为系统)在 相关的属性上,便表现出非加和性。
(三)层次结构的因果链
层次结构中存在着双向因果链:上向因果链和下向因果链。
其一,低层系统及其相干性关系作为原因,可以在高层系统 中引起一定的结果,决定高层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此乃其上 向因果链。
其二,高层系统对低层系统的支配、影响和限制,这是其下 向因果链。这种双向因果链的存在,不仅造成了层次之间的 差别,也沟通了层次之间的联系:
(二)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尽管多种多样,各 不相同。 但不同形态的物质客体又具有统一性。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PPT课件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5b65f1a21614791611284d.png)
• 3.层次与复杂性
• 通常人们认为上层系统总比下层系统的 构造要复杂一些,如假设干个原子可以 构成简单的分子,而简单的分子可以形 成相对复杂的聚合物等等。然而事实是 “上层系统并不一定比它的下层系统更 复杂〞
• 原因:〔1〕层次构造中多数系统服从 “层次越高,结合度越弱〞的结合度递 减规律。〔2〕较简单的上层系统构造及 相干关系,可以较多地忽略下层系统的
• 4、上层系统与下层系统的相互作用
• 上层系统与下层系统之间以双向因果链 的方式相互作用。这就是自下而上的构 成关系和自上而下的控制与约束关系。
• 〔1〕自下而上的构成关系:上层系统 是由诸下层系统构成的,但是上层系统 的整体功能不一定等于组成系统的各个 下层系统功能之和。对于非线性系统, 整体功能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各下层 系统之和,上层系统会产生不能复原于 下层系统的新功能。
• 2. 层次与结合度
• 在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构造中一般 服从“层次越高,结合度便越弱〞的 结合度递减规律。所谓结合度是指物 质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结合的结实程度, 通常可以用要素间的结合力〔如万有 引力〕或使该物质系统解体所需的能 量级〔结合能〕来衡量,但这些衡量 标准无法标度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等 高层次系统的结合度。
• 1、系统的层次性(参考30页第三节自然 界的层次性)
• 层次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所组成的构造 之间的一种稳定的联系,层次属于构造 并且依赖于构造,层次性反映了构造从 低级到高级的关系。系统内部的构造具 有同级和上下级的关系,层次主要反映 了构造的上下等级关系。自然系统的层 次的划分依据,同样既有又有客观性。
Hale Waihona Puke • 4.根据系统所处的状态可以将系统划
分为平衡态系统、近平衡态系统 和远离平衡态系统。其中,传统
第四讲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第四讲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0e8f6518be1e650e52ea99e0.png)
整体<部分之和
3、系统的整体性
2019/8/15
8
3、系统的整体性
贝特朗菲:
只要我们知道一个系统所包含的所有部
分及它们之间的所有关系,系统的行为就 可以从部分的行为中推出来。
系统=所有要素+所有关系
例、拿破仑
马木留克 2 100 300 1500
法国
3 100 300 1000
(2)功能对结构有反作用 A、结构进化 B、结构退化或消失
(3)异构同功问题
2019/8/15
13
四 有序与无序
(一)人类对有序和无序认识的历史发展 (二)有序与无序范畴的规定 (三)有序和无序的辩证关系 (四)有序与无序的互相转化
2019/8/15
14
(一)人类对有序和无序认识的历史发展
爱因斯坦宇宙模型
2、认识的历史渊源
2019/8/15
15
(二)有序与无序范畴的规定
1、定义
有序:系统内部要素或系统之间有规则
的联系和转化
无序:系统内部要素或系统之间混乱无
规则的联系及转化的无规则性
2、量度--有序度
3、分类
时间序
空间序
时空序
2019/8/15
16
(三)有序和无序的辩证关系
2019/8/15
9
三、结构与功能
1、涵义 2、系统的稳定性 3、结构和功能的辨证关系
2019/8/15
10
1、涵义
结构:是系统内部个组成要素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总 和
功能:是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 行为变化与作用能力